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精選21篇)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精選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數學課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精選21篇)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的自主學習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

2.運用多種感官及方式感知8以內數的含義,培養幼兒概括數的能力。

3.通過各種遊戲活動,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獨立思考及相互協作的能力,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1.數字卡片1—8,六種遊戲的標識

2.數字卡片1—8、實物卡片1—8、點子卡片、一次性碗、筷、泡沫球、小積木、拼數字卡片、內裝物體的小口袋等若干

3.數物朋友、分類計數遊戲的作業單若干,鉛筆若干

4.六種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師:今天我們要到“數的王國”去玩,國王要先看看你們認不認識它的孩子們。(出示1—8數字卡片)你們用動作學學它們的樣子吧。(指數字8)這個數字你們認識嗎?8像什麼?我們一起用手指在空中寫個8。

二、介紹遊戲內容及規則教師邊介紹遊戲內容邊出示遊戲標識。

·按數夾物根據數字或點子卡片夾相應的物體放入碗中。

·數物朋友天上或劃掉物體,使物體的數目和數字一樣多。

·拼數字8

·數物拼板根據物體的個數找相應的數字拼起來。

·聽音摸物 一個幼兒拍手,另一個幼兒按拍手的次數摸出相應的物體。

·分類計數 這個遊戲是以前沒有玩過的,要你數數三角形有幾個,正方形有幾個……把數字分別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師:你們數一數一共有幾個遊戲? 國王說,玩可以,但是要考考誰最聰明。你們看這是什麼?這是國王送給你們的獎品,每一組的獎品都不一樣,你們玩完一組遊戲後,請旁邊的小朋友檢查,對了就可以拿一個獎品。我們看誰玩的又對又快,得的獎品的種類最多,誰就最聰明.提問:怎樣才能得到最多的獎品呢?(幼兒討論)你認爲那些遊戲比較難?當你玩遊戲遇到困難時應該怎麼辦?能幹的小朋友玩完六個遊戲後應該怎麼做?請小朋友和數字娃娃玩遊戲去吧!

三、幼兒分組操作,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遊戲,老師巡迴指導。重點指導:對有困難的幼兒適當的引導和幫助。重點觀察:幾個能力比較差的幼兒進行跟蹤觀察。觀察幼兒玩“分類計數”遊戲的各種方法.

四、集體交流、討論:

1、誰能告訴大家你玩了幾組遊戲?(數自己的獎品,告訴大家)誰的獎品最多?(對其他幼兒要給予鼓勵)

2、哪些小朋友玩了“聽數摸物”的遊戲?玩這個遊戲要注意什麼?你是怎麼摸對的?(出示一張“分類計數”作業單)上面有幾個三角形?你是用什麼方法數出來的?用什麼方法可以數的又對又快呢?(給每一位幼兒發一張“分類計數”的作業單)你們現在用最快的速度再來玩一次,可以用我們剛纔的方法,也可以自己找出不同的方法。(鼓勵幼兒尋找多種不同的方法。)請找出不同方法的幼兒介紹自己計數的方法。

3、爲了感謝數字娃娃,我們拍8次手、蹲4次、轉2圈。(運動覺感知)。國王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禮物(每人一個口袋)現在我們自己去摸摸你得到了幾個禮物吧!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我們在選擇活動主題時必須緊緊圍繞生活實際,從生活中、從幼兒的興趣點來確定活動。在本課的備課和教學過程中我本着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爲主要目的進行教學,讓學生知道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去感受數字和我們生活中的關係,來引導學生去認識數字,發現數字,學習數字,會運用數字。

在尋找數字寶寶的環節中,當孩子自己發現的數字時,他們會恍然大悟,原來在我們身邊藏着這麼多的數字朋友啊!此時孩子們的熱情被初步激發,趁熱打鐵,我又帶領孩子們揭開數字的面紗,探尋深層的奧祕。讓孩子們瞭解到數字在不同的地方可以表示不同的意義,發現數字變化的奇妙。最後在孩子們對數字有了充分的感知時,讓孩子們再次進行探索,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了數字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從討論中瞭解數字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在教師和幼兒一起玩遊戲《開火車》的這個過程中,這一環節非常吸引幼兒,使幼兒充分地參與到遊戲中來,在學中玩,玩中學。

整個活動,環節安排緊扣,師幼互動好,孩子們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通過觀察、回憶已有的生活經驗、說說看到的數字等形式,發現了周圍世界中處處有數字,知道了與自己生活有密切關係的數字。由於有了興趣這個基石,孩子們完全投入到活動中,自己去找,自己去想,自己去做,自己去玩。整個活動室都充斥着孩子們自主探究的勃勃生機。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在對稱圖形身上找出對稱軸。

2.通過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在操作中探索發現。

3.感受周圍事物的對稱美,提高審美意識、體驗創造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蝴蝶24,剪刀。

2.長方形,正方形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理解對稱概念,初步感受對稱美

1.出示圖片:蝴蝶,感知理解對稱。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圖片給小朋友看,你們想看嗎? 你覺得這些圖片好看嗎?你發現這些圖片奇妙的地方了嗎?(幼兒互相議論。)

2.教師小結:原來,這些圖案的左邊和右邊都是一模一樣的,像這種左右兩邊形狀、大小、顏色都一樣的,我們就叫它“對稱”。

3.教師出示一張圖片,演示圖形對摺。

(1)教師:那麼把這些對稱的圖形對摺,會怎麼樣呢?對摺後一樣齊的,我們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後,我們發現中間有一條折線,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對稱軸”

4.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圖片,感受對稱美

(1)出示蝴蝶風箏、、面具(臉譜)、飛機等感知對稱,尋找對稱軸。提問:它們對稱嗎?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它們是對稱的?對稱軸在哪裏?)

(2)爲什麼人們要把這些東西造成是對稱的呢?看起來對稱的東西怎麼樣?

(平衡感、整齊、美觀)

二、尋找身邊的對稱物品,鞏固理解對稱含義。

1.出示實物若干(望遠鏡、梳子、衣服、鏡子等)提要求:選一件對稱的物品。

2.幼兒介紹自己的物品,說說爲什麼自己覺得它是對稱的?對稱軸在哪裏?

(引導幼兒發現對摺後能重合,即是對稱)

三、幼兒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

1.出示作品(眼鏡)

教師:你們看這是什麼?它對稱嗎?你們知道還有什麼是對稱的嗎?

2.幼兒操作,探索用紙片摺疊對稱圖形。

四、結束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班裏的小朋友都很能幹,不但認識瞭解了對稱,還能自己動手摺疊對稱的圖形,在我們身邊還有好多好多對稱的物品,今天我們也回家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對稱的,明天來告訴老師好嗎?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練習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正確認讀5以內的數字。

2.培養幼兒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的能力。

3.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呀,小動物們都出來一起玩兒了,小鴨來到了池塘邊,看看,都有哪些小動物在這兒玩呢?

師:除了小動物圖上還有什麼?

二、數一數。

圖上有幾隻小鴨?我們一起拿出小手指來數一數。(幾朵荷花?幾隻蝌蚪?幾個荷葉?幾隻青蛙?)

三、認一認。

小鴨有“5”只,我們一起來看看數字“5”是怎麼樣的。(1~4同上)

活動延伸:

數一數皮球。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爲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根據實物及圖片口編加減應用題,學習7的加減。

2、學習用清楚的語言講述算式所表達的意思。

【活動準備】

1、背景圖2幅,磁性教具兔子、小貓各7個,1--7的數字2組,算術符號“+”、“-”、“=”。

2、幼兒操作材料:紙、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複習7以內的組成和加減。

1、遊戲:我的火車幾點開。

規則:教師出示不同的算術題(如:3+2=?)問:我的火車幾點開?幼兒回答:3+2=5,你的火車5點開。遊戲反覆進行幾次。

2、出示數字7,複習7的組成。

請個別幼兒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說出7的組成。

二、口編應用題,學習7的加法和減法。

1、出示圖一,引導幼兒觀察:

——圖上顯示草地上有5只小兔在玩耍,這時教師又在圖上貼上兩隻小兔,請幼兒根據圖和老師剛纔的操作,用三句話描述圖意。

——請幼兒用加法算術來表示圖意(5+2=7)

——幼兒認讀算式題,鼓勵幼兒說出算式中每個數字和符號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圖二,引導幼兒觀察:

——圖上顯示遊樂園裏有7只小貓在遊戲,這時老師從中拿走3只小貓,請幼兒看圖並結合老師剛纔的操作,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意,並列出算式(7-3=4)。

——請幼兒說出算式中每個數字和符號所表示的意思。

三、幼兒操作活動。

1、紙、筆人手一份,幼兒根據圖意列出7的加減算式題。

2、檢查幼兒作業,一起講評。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5

【教案目的】

1、學會順數與倒數,學會順接數、倒接數。

2、在遊戲中感知倒數與順數的規律,開拓幼兒的思維發展。

3、情感上: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積極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理解順數與倒數的內在規律。

【活動難點】學習倒數、倒接數。

【教案准備】

課件;幼兒操作板人手一份。

【教案流程】

一、以三隻小豬學數學引入。

1、今天三隻小豬要給小朋友們講三兄弟捉迷藏時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教師配合課件,講故事“三隻小豬捉迷藏”)

2、概況故事中的發生的數學趣事,老大不會10以內的順數和倒數,更不會10以內的順數接着數和倒數接着數。

二、請小朋友們配合課件“數蘋果”,一起學習10以內的順數和倒數。

教師小結:順數是從小的數開始數,比如第一個數字是1,順數的方法就是1、2、3、4、5、6、7、8、9、10,倒數就是從大的數字往小的數字數,比如第一個數字是10,倒數的方法就是10、9、8、7、6、5、4、3、2、1。

三、欣賞童謠《我們一起數房子》,通過欣賞和跟唱童謠,鞏固學到的順倒數知識。

四、幼兒操作活動。

1、豬媽媽喊小豬回家吃飯了,可是小豬的花園旁有壞狐狸在蹲着,想要吃他們三兄弟,豬媽媽在花園裏佈置了道路迷宮,只有走對正確的路才能

回到家。正確的路上按照倒數的方法表示着10、9、8、7?的數字,請小朋友們用筆按照倒數的方法把所有的數字連起來,幫助小豬回家。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表揚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幼兒。

五、遊戲活動。

翻牌接龍遊戲:用倒數的方法接龍,教師翻開一張牌(如紅色6),手持紅色數字6的幼兒要立刻站起來大聲的說出“6”,而手持紅色數字“5”“4”“3”“2”“1”的幼兒依次接上,要求大聲的說出自己的數字。

六、順數倒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1、電梯上下樓時顯示的數字順序;紅綠燈;微波爐等。

2、出示“快樂暑假倒計時”課件,讓幼兒先用順數的方法數一數今天離放暑假還有幾天(跟着標記好的日曆,全班一起數),得到數字是“7”,引導幼兒想想,今天過完了,明天還剩幾天?後天還剩幾天?大後天呢?從而使幼兒初步認識到倒數的方法在計算重要日子時的使用方法。

七、結束。

老師在班級活動廳裏畫好了“跳房子”的格子,小朋友們回班後可以用順數和倒數的方法一起玩“跳房子”。

附:小豬學算術

六隻小豬,呼嚕呼嚕去讀書,排排坐呀坐整齊,呼嚕呼嚕學算術。小豬有幾隻?誰來數一數?

我來數,一二三四五。我來數,一二三四五,我來數,一二三四五,咦?怎麼丟了一隻呀?快快找呀快快找

唉!原來沒把自己數。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自然測量,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或大)測得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測得的次數越多。

3、同伴之間能相互合作,大膽的交流。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測量工具(各種長棍、尺、繩子、紙盒等)、筆、記錄紙、黑板、摸箱、標記

【活動過程】

1、導入:將幼兒分成五組,進行跑步比賽。

師:你們知道剛纔跑了有多遠?有什麼辦法知道呢?(量一量)

2、提出測量要求:這裏有許多材料,每組商量一下選一種材料進行測量,並將測量的工具和結果記錄下來交給老師。

3、幼兒第一次嘗試測量,教師觀察幼兒的測量方法是否正確,並指導幼兒與同伴合作。

4、請測量方法正誤的兩組幼兒分別演示,師生討論哪種方法測出的結果更精確。老師講解正確的測量方法(第一次測量的結束處是第二次測量的開始,依次接着量)。

如幼兒測量的都正確,也請一位幼兒示範,教師加以解釋。

5、請幼兒反思剛纔本組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進行第二次測量驗證第一次的測量結果。

6、請每組推選一位幼兒介紹本組的測量結果。

7、提出問題,引起幼兒思考:爲什麼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因爲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長、有的短,量具越長(或大)測得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測得的次數越多。

8、遊戲:找寶藏。第三次嘗試測量。

幼兒從摸箱裏摸出一張畫有寶藏地點的標記圖,根據圖進行測量,找到寶藏。

9、結束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用各種工具進行測量,還知道了測量的結果和量具的大小、長短有關。除了今天用的量具外,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用來測量呢?小朋友回去後找一找、試一試好嗎?

【活動反思】

由於選擇的教學內容——《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興趣的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爲幼兒也準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積極性都很強,探索活動中個個都表現地很投入,許多平時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通過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動,已能掌握比較準確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能力也得到了發展,特別是動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適宜行爲:在第一個環節中,讓幼兒進行探索性測量,並根據自己的測量經驗進行討論,讓幼兒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說出來,起到了互相學習,互相借鑑的作用,而且個別幼兒的演示、教師的示範講解,使幼兒對正確的測量方法有了初步地瞭解。

不足之處:

1、幼兒人數較多,而空間有限,選擇椅子的高度來測量,讓孩子的視線受阻,活動不方便。

2、在我示範正確的測量方法時,選擇了和幼兒一樣的測量對象——椅子,由於空間受阻,因此做在後面及旁邊的幼兒觀察地比較不清楚。

問題:

1、如何選擇幼兒的探索對象、教師應發出怎樣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環節中欠缺充分的考慮。

2、教師是否必須選擇和幼兒同等的測量對象進行示範講解呢?怎樣選擇才能更好地考慮到每個孩子的視線呢?

對策:

1、可以讓孩子們選擇椅子靠背的邊作爲對象進行測量,這樣既能讓幼兒的活動空間不會太窄,又有利於幼兒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線段,通過比較清晰的方法來進行示範講解?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7

一、設計意圖:在二期課改全面鋪開的今天,我園也一直在嘗試開展“主題背景下的教學活動”。本月我班的大主題是《我居住的地方》,作爲新教師,我常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將計算活動與主題活動以及嘗試教學法有機的結合起來。

此外,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有的知識水平(因爲我班幼兒在小班時對三種基本圖形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本學期開學初又分別學習了橢圓形、梯形和半圓形等圖形,但對於如何通過這些圖形的各種特徵對它們進行分類還掌握得不夠。)於是我設計了這次“搬新家”的活動,旨在通過活動,讓幼兒在觀察、思考及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掌握對圖形按不同特徵進行分類的方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爲圖形搬家”的操作活動,讓幼兒探索按圖形片的顏色、形狀以及大小等特徵進行分類的方法。

2、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積極思維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圖形操作材料、自制房子若干,開獎箱,對獎券

四、活動過程:

1、出示教具,導入活動:

(1)出示圖形寶寶引起幼兒興趣,導入活動。

(2)幼兒初次嘗試,爲圖形寶寶分家:

出示“新家”請幼兒根據要求爲圖形寶寶搬家(按形狀不同分成正方形和圓形)

(3)檢驗並討論:放得對不對?爲什麼這樣放?

小結:可以根據圖形的形狀爲他們分類。

2、幼兒再次嘗試:

(1)幼兒觀察其中一幢房子裏的圖形寶寶一樣嗎?(不一樣)

什麼地方不一樣?(顏色、大小)

小結:圖形寶寶不僅可以根據形狀不同進行分類,還可以根據顏色和大小的不同進行分類。

(2)幼兒操作:幼兒4人一組,爲圖形寶寶搬新家。

要求:小組成員經過討論決定用一種方法爲圖形分類。

(3)展示新家並討論:

幼兒將操作結果貼在畫板上,並說說你們是根據什麼爲圖形寶寶分家的。

(4)根據操作結果,請幼兒再次操作

A、如出現三種相同或三種不同的操作結果,則請幼兒進行第二次操作。

B、如出現兩種相同、一種不同的操作結果,則請兩種相同結果中的其中一組進行修改。

3、“開獎樂無窮”

(1)出示開獎箱,準備進行開獎,告訴幼兒今天要和圖形寶寶一起玩開獎。

(2)出示圖形寶寶:

幼兒嘗試用“××顏色的××形”說說有哪些圖形寶寶?

(3)老師與幼兒一起爲圖形寶寶編號。

(3)進行開獎:幼兒根據摸出的開獎球上的數字尋找與圖形

寶寶編號相同圖形片,並逐一粘貼在彩票的開獎區內。

4、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爲圖形寶寶搬了新家,還和圖形寶寶一起玩了開獎,你們覺得開心嗎?現在帶着你們的兌獎卡跟着老師一起去拿獎品吧!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小學生下課10分鐘適合做的事情。

2、模擬小學生下課10分鐘的活動,嘗試合理安排課間10分鐘。

3、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已參觀過小學下課的前期經驗;幼兒自備書包,小學學習用品若干;書籍、棋類、玩具和時鐘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引出話題

1、討論:小學生怎麼知道什麼時候上課?什麼時候下課?課與課之間可以休息幾分鐘?

2、觀看時間:知道時鐘的長針走2大格,就是10分鐘。

二、下課 10分鐘該做什麼

1、在下課10分鐘裏,可以做哪些事情?

2、哪些事可做可不做?哪些事必須做好?(幼兒根據操作材料選擇)

3、教師按幼兒的討論總結:

(1)必須做,如喝水、上廁所準備下一節課的課本等。

(2)可選擇做,如看圖書、下棋、聊天、到操場上去轉一圈等。

4、兒歌小結

三、模擬小學生下課活動

1、模擬下課,規定10分鐘休息。

2、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活動。

3、按上課鈴聲準時回到座位上。

四、交流

1、教師檢查幼兒是否準備好課本和文具。

2、介紹自己在課間10分鐘所做的事情,說說這樣安排的理由。

總結:課間10分鐘是很有限的,必須做好下節課的準備工作和必要的休息,這樣的10分鐘纔會過得有意義。 活動反思:

《認識鐘錶》這節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分時針、分針,瞭解鐘面上數字的排列規律,初步瞭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認識整點、半點。爲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採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鐘錶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着,我引導幼兒先觀察並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字的位置。瞭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律,知道這些數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後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麼不同,根據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並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兩根指針朝着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節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現整點時時針在哪裏,分針在哪裏。接着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後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鍾”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節因爲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鬆掌握難點呢?我採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鐘,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說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說說‘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最後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半點時分鐘總是指向6,時鐘指在2個數字的中間。對於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藉助實物大鐘邊撥鍾邊解釋:看現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麼時針已經走過的數字4,有沒有走到數字5上,所以現在應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說說幾點半時,發現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着又讓幼兒看數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於半點的鞏固。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9

【活動設計】

作爲農村幼兒園的孩子,對外界的一切都感到十分好奇。孩子去參加親戚的喜宴還會給我帶來喜糖,現在喜糖的包裝形狀各異,喜糖也是多種多樣的。我覺得喜糖可以滲透到數學領域,很適合在幼兒園開展集體活動,所以我用喜糖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4以內的數,培養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

2、用1—4的點卡進行匹配,並能根據實物將同一形狀的喜糖盒子放在一起。

3、樂於參與活動,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三角形、星型、圓形、長方形、圓柱形、正方形形狀的喜糖盒子。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提問: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啊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各種形狀的喜糖盒子,很漂亮是嗎?

師:這麼多喜糖盒子,讓我先來擺放好。

二、分喜糖盒,進行配對。

提問:

1、現在讓我們來觀察一下這些喜糖盒子好嗎?

2、你們看到什麼了呀?

3、有這麼多的喜糖盒子,你們瞧它們是什麼樣子的?三角形、星型、圓形、長方形、圓柱形、正方形形狀的喜糖盒子。可是你們仔細看有一樣的喜糖盒嗎?你們能幫忙找出一樣的嗎?

4、請一個孩子上來進行操作,引導孩子根據喜糖盒子的形狀進行配對。

小結:這兩個盒子的形狀是一樣的,所以把他們放到了一起。是xx形狀的。

5、師:寶寶們真能幹,幫老師把一樣形狀的喜糖盒子配在一起。

三、經驗遞進,進行配對。

1、師:寶寶們真能幹,老師把一樣的喜糖盒子找對了,現在老師還想請寶寶們幫個忙,現在寶寶的桌子上有很多的喜糖盒子,你們能幫幫老師把一樣的喜糖盒子配在一起嗎?

2、幼兒集體操作,師引導幼兒根據喜糖盒子的形狀、顏色進行配對。

三、數喜糖盒(鞏固運用4以內的數字,每種喜糖盒4個)。

1、師:我們來數一數你配對一樣的喜糖盒是幾個呢?

2、幼兒分享交流,教師總結。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瞭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爲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後的數學活動中多加遊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的理解兩數之間的多少大小。

2、更進一步得理解數數。

活動準備:

1、一張圖,上有20個蘋果 、15個梨 、10個香蕉,按每排5個用排列法排列

2、卡紙做的獎品彩色小蘋果、香蕉、梨圖案小勳章數個。

活動過程:

教師:小朋友們好,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幼兒;喜歡。

教:那有些什麼水果呢?

幼:蘋果、香蕉、杏、還有....。

教:那麼多,,哦那天水果王國給我送來了幾個勳章圖案,他們說你們好聰明,是個肯動腦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給你們 (拿出水果勳章)你們看好看嗎?

幼:好看。

教:想要嗎?

幼:想。

教:那好。(拿出圖)你們看這上面有什麼呀?

幼;有蘋果.....

教:對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有多少個,我們一起來數好嗎?

幼:好。

(1、2、3、4、5、6、...)

教;哦 蘋果有20個, 小朋友蘋果有多少個呀?誰來回答。舉手回答,不舉手我不讓回答,如果不舉手, 你也說我也說,那 水果圖案小勳章給誰呢?所以回答問題要把手舉好老師叫了纔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歡你們了,不給你們圖案小勳章了喲(好,XX你來吧)

XX幼:20個。

教:恩對了,來,你回答的很好,給你一個蘋果圖案小勳章。

(一樣的依次的和幼兒再數一數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數出了香蕉15個梨10個,香蕉和蘋果誰多一點呀?

幼兒:蘋果比香蕉多一點。(教師在黑板上寫上蘋果多一點,再在蘋果和香蕉的下面對應的寫上個數的數字)

教師:對了,那蘋果20個,香蕉15個,那麼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們跟着我說:20比15多,20比15大,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

(再依次說蘋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關係)

延伸:看見這些水果,我們想象一下,蘋果象什麼呀?梨象什麼呀?....

我還會想到一首歌謠:排排坐,吃果果——分果果,吃果果,大的給奶奶,小的留給我。排排坐,吃果果,你一個,我一個,妹妹睡了留一個。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認識點卡,給3以內數量的物體匹配相應的點卡。

2、練習手口一致點數,並能正確地說出總數。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在上學期感知過3以內的數量。

物質準備:

教具:創設《娃娃家》廚房。桌子上有:三個碗、三把勺子、二個盤子、二個杯子、一口鍋等,1-3的點卡各兩張。

學具:《幼兒用書》(P1-2頁)人手一冊,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1、整理娃娃家。

教師帶領幼兒來到“家”的場景中。

(1)師:娃娃家的媽媽打掃廚房啦!瞧,媽媽把家裏的東西都抹乾淨了,都放在了這張桌子上。引導幼兒說一說桌子上有些什麼呢?(碗、勺子、盤子等等)

(2)師:媽媽想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可是她太累了,誰願意來幫幫媽媽來整理呢?教師請個別幼兒示範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

(3)師:我們幫媽媽整理好了桌子上的東西,你們知道每樣東西有幾個嗎?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請幼兒手口一致地數一數每種物品有幾個。待全部數完後啓發幼兒思考:怎樣讓別人一下子就知道這兒有幾個。

(4)認識點卡。教師出示點卡,請幼兒數一數卡片上有幾個點子,告訴幼兒有幾個東西就可以用幾個點子表示。

(5)請幼兒爲娃娃家的每種物品送相應的點子,鼓勵幼兒邊送邊說三個碗可以用三個點子表示,二個杯子可以用二個點子表示等。

2、幼兒操作活動。

(1)數數圈圈: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P1頁),觀察畫面上有幾個圈點,引導幼兒在每堆物體中圈出和點子一樣多的物體。

(2)點物連線: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P2頁),請幼兒觀察圈點的數量,數一數畫面上每種物體的數量,再找相應的點卡進行連線。

3、交流活動。

請幼兒介紹“數數圈圈”活動,說一說爲什麼要圈×個物體,進一步瞭解×給我點子可以表示×多花、×條魚、×個蘋果等。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讓幼兒通過有趣的遊戲活動來學習7的組成,讓幼兒掌握7的六種分合方法。

2、引導幼兒發現分合式中遞增、遞減規律和互換規律。

3、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幼兒主動探索事物規律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讓幼兒掌握7的六種分合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幼兒發現分合式中遞增遞減規律和互換規律。

教學準備:

教具:花果山背景圖(小花、小草、太陽、小鳥、小猴);貼片桃子7個;粉筆、黑板;磁帶、錄音機;教鞭

學具:1—6數字卡片人手一份;桃子卡片30張(均貼有數字並剪成兩半);每人一碟小桃子卡片、空碟人手一個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引出課題;花果山上的桃子熟了,我們到山上摘桃子吧!(放音樂,教師帶幼兒模仿猴子動作進入教室)

二、基本部分:

(一)學習7的組成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

(1)、請7個幼兒爲一組,手拉手邊念兒歌邊走動:“123,321,你拉我,我拉你,我們都是好朋友,你蹲下我站起。”兒歌唸完,有的幼兒蹲下,有的幼兒站起,請一個幼兒在卡片上用分合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後繼續遊戲,引導幼兒把每一次遊戲的情況記錄下來。

(2)、把7的幾種分法用綜合式的方式記錄,學習7的分合式。

(3)教師小結;7共有6種分法。 (二)、引導幼兒探索分合式中的遞增、遞減規律

(1)引導幼兒發現分合式中的遞增遞減規律

請幼兒看一看剛纔的分合結果,左邊有些什麼數字?右邊有些什麼數字?

思考:能不能調換一下每組數字的順序?應該怎麼做呢?

(2)幼兒嘗試按順序分。幼兒用7個桃子,自主練習數字7按順序分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左邊的數字和右邊各有什麼特點?(小組)

教師小結:在分合式中,左邊的`數字越來越大,右邊的數字越來越小。按順序分不僅能很快地找出全部分法,而且不會重複。

3、引導幼兒發現分合式中兩個部分數的互換關係

(1)師:“小猴子們仔細看看,在分合式中還能發現什麼祕密?”

教師以7和7兩個分合式爲例講解分合式中互換規律。

∧∧

3 4 4 3

小結:部分數交換位置,總數不變。

(2)引導幼兒用互換規律找出77的相應分合式 77

∧∧ ∧∧

1 66 12 55 2

4、複習7的組成

(1)遊戲一: “對口令”

遊戲玩法:每個幼兒盒子裏有數字卡片1—6,請幼兒找出和教師的數字卡片合起來是7的就舉起來。要求幼兒表述,如——師;我是1、幼:我是6,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來是7。 (2)遊戲二:拼拼樂

遊戲玩法:每張桌子上的小籃子裏有許多貼有數字的半張桃子卡片,幼兒取半張桃子卡片看清上面的數字後在本組內找到另一半桃子,兩張桃子卡片上面的數字合起來是7就可以變成一個完整的桃子,送給小猴子。

幼兒遊戲,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在本組幼兒中尋找和自己卡片上的數字合起來是7的桃子卡片。

(3)遊戲:數字娃娃找朋友

幼兒佩帶數字卡當數字娃娃,聽音樂找朋友,要求兩個幼兒的數字合起來是6。遊戲開始,看看哪一組找得又快又對。

三、結束部分

小猴子們看到這麼多又大又紅的桃子,他們說謝謝你們,還邀請大家一起去玩,我們走吧。(放音樂,帶幼兒離開教室。)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13

教案目標:

1、在故事情節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隻熊的關係。

2、樂意爲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案准備:幼兒人手一隻小盒子、6個蘋果,FLASH課件

教案過程:

一、觀察小熊一家,通過比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導入:小朋友,看看他們是誰?(小熊)是小熊一個人嗎?還有誰?

2、哪個是爸爸?爲什麼你說他是爸爸?

哪個是小熊寶寶?爲什麼?

那媽媽呢?

3、小結:在我們家裏,一般情況都是爸爸長得最高,寶寶長得最矮,媽媽長得不高也不矮。

二、創設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過分碗這一事件,區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導語: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準備好了三隻碗。

2、哪知碗給爸爸?什麼顏色的?

哪隻給媽媽?什麼顏色的?寶寶呢?

三、情境"分蜂蜜",體會蜂蜜的多少和三隻熊的關係

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樣早餐。他們會吃些什麼呢?請你來猜一猜。

2、到底是什麼呢?(蜂蜜)第一樣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數字,這個是1號瓶……

3、幾號瓶給熊爸爸吃?爲什麼?

幾號瓶給熊寶寶吃?幼兒園教案爲什麼?

幾號瓶給熊媽媽?爲什麼?

4、小結:一般情況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

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細"

1、引導語:第二樣早餐是什麼?(玉米)剛剛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們一下就看出來了。玉米都是一樣高的,要怎麼分呢?爲什麼?

2、通過肢體語言引導幼兒感知"粗"、"細"——人是講胖的,玉米要講粗(動作提示),慢慢的,就變……(動作收緊)細了

小結: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五、情境"分蘋果",引導幼兒操作

1、明確要求:第三樣早餐是什麼?(蘋果)數數有幾個?怎麼分呢,他們是這麼分的: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寶寶吃得最最少,熊媽媽吃得不多也不少

2、幼兒複述要求:他們是怎麼分的?

3、幼兒走到桌邊進行操作活動。教師重複講述要求:三隻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

4、幼兒帶着自己的操作卡回到座位上

5、評價

(1)把錯的拿出來:對不對?

(2)出示對的:對不對?誰跟他一樣?問問爸爸媽媽對不對?

六、情境"分魚"

1、引導語:第四樣早餐是魚。盒子上有什麼?什麼意思啊?

2、哪個盒子給爸爸?(6條魚的)寶寶呢?(2條魚的)媽媽呢?(3條魚的)爸爸媽媽們同意嗎?

3、揭開盒子:我們來看看。6條什麼樣的魚?

4、現在還是把6條小魚給爸爸嗎?

5、小結:有的時候數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時數字大的並不一定表示多。這個問題有點難,等我們長大了就明白了。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14

活動領域:數學

1.熟悉左右,掌握 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位。

2.初步理解用1個"物"代表1個數字。

活動準備:

1.大田字格紙、小動物貼絨教具。

2.音樂《圓圈舞》、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熟悉左右。

(1)小朋友好!我是馬老師,我們打個招呼吧!剛纔你們是用哪個手和我打招呼的呢?

(2)小朋友你們平常都用右手來做什麼事情呢?我們身上除了左手和右手還有什麼分左和右的?(眼睛 腿 腳 耳朵 肩膀)2.遊戲 "我說你做"右手摸耳朵 左手摸頭髮 右手寫字 左手指眼睛 右手拿筷子吃飯 左手捏鼻子 右手拍拍左腿 左手摸摸右耳朵 左手和右手握握手3.出示大田字格,引導幼兒說出大田字格紙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位。

(1)提問:看看這張大紙上有幾個格子?這是一張田字格的紙,其中兩個格子在右邊,兩個格子在左邊。請一名幼兒指一指,哪兩個格子在左邊,哪兩個格子在右邊?

(2)這張田字格還可以有另一種說法:有兩個格子在上邊,有兩個格子在下邊。誰願意上來給大家指一指,哪兩個格子在上邊?哪兩個格子在下邊?

(3)如果我想說其中一個小格子應該怎麼說呢?引導幼兒說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位。

4.送小動物到相同方位的格子裏。

(1)現在有4只小動物它們都想回到和自己上身貼有相同方位的田子格里去,誰願意幫助小動物,把它們送到田字格里?

(2)你們真聰明!把小動物們都送回了不同方位的田子格里面,小動物和開心。我們和小動物們一起跳個"圓圈舞"開心一下吧!

(3)播放課件:出示4只卡通兔子圖片,固定在大田字格紙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小格里方位。

(4)這個大田字格里有4只小兔子,你們看看這4只小兔子都是什麼顏色的?

(5)你們觀察一下這4只小兔子分別住在哪個格子裏呢?

(6)現在小兔子要到鄰居家做客,看看紅兔子從……到……白兔子呢?

5.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用紅、黃、灰、白兔子分別代表數字(2,3.5,6)(1)兔子們去拔蘿蔔,看看紅兔子拔了幾個蘿蔔?(2個)黃兔子拔了幾個蘿蔔?(3個)灰兔子和白兔子呢?

(2)引導幼兒用不同顏色的兔子代表不同的數字。教師出示兩個數相加的加法題。

6.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 、教幼兒初步認識一和許多,並瞭解它們的關係。

2 、培養幼兒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的能力。

活動準備

花籃一隻,小紅花每人一朵,畫有一和許多的小黃花、樹葉、小魚、小圓片的圖片。解放軍圖片一長、

活動過程

一、 出示花籃,請每個幼兒拿一朵小紅花

1、 教師提問: A 、老師的花籃裏有什麼?(紅花)

B 、這個花籃裏有多少花?(許多)

請幼兒多說幾次(有許多)

2、 請幼兒在花籃裏拿一朵花(強調只能拿一朵)

全部拿完以後問:小朋友拿了幾朵花?

3、 教師小結:剛纔花籃裏有許多花,現在還有花嗎?(沒有)每個小朋友手裏有幾朵花(一朵)每個小朋友從花籃裏那了一朵花,花籃裏就沒有花了,許多紅花已經分成一朵一朵了。

二、 請小朋友把紅花貼在解放軍圖片上。

小朋友們熱愛解放軍叔叔,我們把紅花送給解放軍叔叔。(請小朋友把紅花貼在解放軍的圖片上。引導幼兒說我送一朵紅花給解放軍叔叔,其他幼兒說 XX 小朋友送一朵紅花給解放軍叔叔,請幼兒一個一個的送紅花,反覆強調一朵紅花)

教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送一朵紅花給解放軍叔叔,解放軍叔叔就有許多紅花,一朵一朵和起來就有許多紅花。

三、 出示小黃花、樹葉、小魚、小手的圖片。

A 、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

B 、請幼兒區別說出一和許多。

C 、請幼兒集體回答,然後請幼兒個別回答。

D 、請幼兒在活動室裏找一找什麼東西只有一個,什麼東西有許多。

如:一個老師,許多小朋友

一臺電視機,許多椅子

一架鋼琴,許多玩具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後找一找家裏那些東西有一個,那些東西有許多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16

一、遊戲價值:

衆所周知,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是孩子們天性的反映。《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中指出,“遊戲不只是教學藉助的一種手段,遊戲更有它自身的價值,應充分發揮幼兒在遊戲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幼兒參與多種遊戲,鼓勵幼兒在遊戲中反映生活,爲幼兒在遊戲中運用和發展學習到的知識及能力提供機會和條件。”若將數學知識融入各類遊戲中,可助幼兒擺脫枯燥、抽象的數學概念,使幼兒在歡愉的氣氛中參與、體驗、感受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遊戲學數學學習可以提高幼兒興趣,使得數學教育生動有趣,能更好的促進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與理解。

幼兒的主動性是遊戲的主要特點,遊戲深深吸引着幼兒,使得幼兒樂於參與遊戲並且易於在遊戲中受到教育。現代幼兒教育研究表明,遊戲可以促進幼兒感知、觀察能力的發展,可以促進幼兒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幼兒通過遊戲提高自身技能,通過遊戲認識社會規則,學會與他人相處。

在遊戲中學數學,有利於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遊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它生動、活潑、有趣。利用遊戲形式進行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習,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具體的遊戲情境結合起來,把數學教育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使幼兒易於接受,能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複的練習也因遊戲而變得生動起來,使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中輕輕鬆鬆、饒有趣味地學習數學,效果也會更好。

在遊戲中學數學,能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思維是人類認識活動的核心之一,思維的產生是兒童心理髮展的重大質變。在幼兒數的教育活動中,有許多數學內容都可以通過遊戲來完成,而此類遊戲能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這些活動均要求幼兒改進思維方式,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觀察、思考,加快思維的反應速度,進而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遊戲中學數學,有利於發展幼兒的社會性。 在尊重兒童身心特點的基礎上,創設的良好的環境,有利於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增進幼兒之間的瞭解,體驗交往的快樂,從而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基於以上原因,我設計了數學遊戲《小小數學迷》,旨在幫助幼兒複習鞏固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培養幼兒的計算興趣及思維的準確性、靈活性、敏捷性,讓幼兒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二、遊戲準備:

1—10數字若干,+(加號)、-(減號)、=(等於)符號若干,1—10數字大卡片一套(老師使用),小夾子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

三、遊戲玩法:

幼兒自選一張卡片夾在胸前,手拉手站在圓圈上,按順勢針方向走。教師問:“1234567,誰是小小數學迷?”幼兒答:“7654321,我們是小小數學迷。”教師說:“數學迷,看仔細,我的卡片上是幾?幾加幾等於6,列出算式站整齊。”這時,戴着有關數字或符號胸飾的幼兒便站到圓圈中間列成算式。如:1+5=6、2+4=6、3+3=6。教師帶領幼兒逐一檢查,正確、迅速者爲勝。教師可變換形式出題,或出加法,或出減法;或出得數,或出一個加數,或出減數、被減數……遊戲反覆進行,讓每個幼兒都參加,連續幾次獲勝者,可以代替老師當出題者。

四、遊戲指導:

1、初次遊戲時,可降低遊戲難度,讓幼兒練習5以內數的加減運算,鞏固理解5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同時,熟悉遊戲玩法。

2、以後,可逐漸增大數量,玩6—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3、佈置場地時,可用即時貼剪幾個小紅旗貼在地上作起點,幼兒列算式時,從起點處排隊,可避免混亂狀態出現。

4、爲提高幼兒列算式的準確性,可讓幼兒先列口頭算式(以降低難度),然後去找相關同伴去小紅旗處站成一排列成算式,這樣,可避免幼兒胡亂找朋友。

五、遊戲資源:

1234567,誰是小小數學迷?

7654321,我們是小小數學迷。

數學迷,看仔細,我的卡片上是幾?

幾加幾等於6,列出算式站整齊。”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試看平面示意圖,運用已有的數經驗,尋找相應的座位。

2、體驗“模擬小課堂”的樂趣,樂意細心觀察、認真思考。

活動準備:

座位表PPT、有數字的胸飾、題卡等。

活動過程:

一、說說小學課堂

1、小朋友,我們都去參觀過小學,說說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主要說說與幼兒園不一樣的地方。

2、小學生會上哪些課呢?

3、小結:小學的生活和幼兒園很不一樣,小學有不同的課,不同的課堂。

二、看試題找座位

導語:小朋友就快入小學了,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模擬小學生課堂的遊戲。誰來說說什麼叫模擬?

1、猜測:小學生的課堂就在那裏,等會兒我們要找座位坐下來,哪張椅子是你的呢,與你胸前掛着的數字有關係,猜猜怎麼找?

2、交代要求找座位:看清自己胸前的座位號,這是式題的答案,找到貼有相應式題的椅子,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3、檢驗:幼兒一個個開火車念算式及答案,教師驗證。

4、提問:這種彎彎月亮型的座位,小學生也坐嗎?可能在上什麼課?(音樂課)

5、誰願意來當音樂老師,帶着小朋友一起來唱一首好聽的歌?(請一幼兒)

三、找座位

(一)

導語:音樂課上完,要上數學課了,數學課怎麼坐呢?一起來看看這張座位表。

1、 出示座位表:這次座位是怎麼排的?(排成了四排,每排四個人)用你胸前的座位號找一找,想想,你會坐在哪一排的哪一個座位上?(請一幼兒說說“你是怎樣找到這個座位的)

2、 交代任務:根據座位表,先計算相應的式題,找到自己的位置,再把椅子搬到相應的位置。

3、 師:好了,都坐好了,可以開始上課了,誰想來當數學老師的,出幾道加減運算題考考大家。

4、 小結:在小學裏,不同的課可能有不同的座位,剛纔我們坐成了四列隊,除了要算對題,還要看清座位表,分清前後左右,才能正確找到座位。

(二)

1、提問:

(1)這裏還有一張座位表,和前一張座位表有什麼不同?這樣分成小組的座位可能在上什麼課?(討論課、繪畫課、手工課等等)

(2)1號桌是活動室裏哪張桌子?2號3號4號桌呢?(請幾名幼兒幫相應的數字放過去)(教師指黑板)這是什麼?有什麼用?我們的黑板在哪裏?

2、找座位:看着這張座位表,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嗎?

3、共享交流:提問:你是怎麼找到座位的?

4、小結:要找到座位除了算式題要算對,方向也不能搞錯。要成爲一名小學生,學會觀察和思考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18

一、設計意圖

3歲半到4歲的幼兒已經開始掌握計數活動,並學會按計數活動的要素進行計數,形成了最初的數概念。我班幼兒現處於小班下學期,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和訓練,已經能夠按順序口頭數數,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根據幼兒計數能力發展的順序:按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按數取物,特設計此次數學教育活動。

二、活動內容:

做客——按數取物(5以內)

三、教案目標:

1、喜歡參加操作活動,並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動。

2、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

3、學習按數取物,根據5以內的指定數量取出相等數量的物體。

四、教案准備:

教具:帶圓點的蘑菇形房頂用1—5的點卡表示幼兒園教案;貼有小動物的房間,分別爲五種不同的動物;大子兩顆。

學具: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學具(“糖”、糖紙、數字卡等)。

五、教案過程:

(一)創設情景——練習點數

唱歌《開車歌》到小動物家做客。依次出現小動物的房間:“看看我們先到誰家啊?”(小豬)“有幾隻小豬在家?”(3只)打亂順序出示,請幼兒

點數並說出總數。

小結:大家都數一數,知道每個房間住着幾隻小動物。

(二)遊戲“掛門牌”——將數字與數量對應匹配

“小動物的房子蓋好了,可是它們都忘記掛門牌號了,我們大家來幫它們掛一下吧!”請幼兒分別用數字卡表示門牌號。並提問:“你怎麼知道這個門牌號是ХХ家的呢?”

小結:小狗的房間裏住着一隻小狗,門牌號應該是1、(類推)(三)遊戲“包糖果”——練習按數取物

1、教師擲有點卡的子,幼兒根據點卡數量取出相應數量的糖紙,邊拿邊說:一個點我拿一張糖紙。(重複遊戲)

2、教師擲有數字的子,幼兒根據數字取出相應數量的糖紙,並邊拿邊說。

3、幼兒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給自己想送的小動物。

小結:有幾隻小動物就包幾顆糖果。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19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排序的規律,學習按物體的形狀或顏色規律排序。

2、建立初步的有關序列的概念。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數學》

2、紅黃綠三種顏色的三角形、圓形和長方形串珠若干;按顏色、形狀規律排序的幾條串珠項鍊。

活動過程:

1. 教師談話引出活動內容

小雞要過生日了,送什麼禮物給它呢?

2. 按顏色規律排序

出示一條按顏色規律排序的項鍊。教師說,小鴨想給小雞準備一條五彩的項鍊,可是它不知道怎麼穿項鍊才漂亮,我們來幫助它好嗎?(引導幼兒觀察已穿好的項鍊,找出它們的排序規律,接着往下穿)

3. 按形狀規律排序。

出示一條按形狀規律排序的項鍊。教師說,這是小狗給小雞準備的禮物。我們來幫助小狗把項鍊穿好吧。(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已穿好的部分,找出規律,接着往下穿)

4. 請個別幼兒練習排序。

誰也想給小雞送禮物呢?(教師按一定的規律擺出項鍊的一部分,請個別幼兒上來完成穿項鍊的任務,其他幼兒幫助檢查)

5. 操作活動。

翻開《小朋友的書·數學》第12頁“小動物的腳印”,讓幼兒練習按圖示的規律繼續往下排腳印。

活動反思:

幼兒對此課比較感興趣,但是由於教具準備的不夠充分,導致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的就很少,基本上都是老師在操作,小班的課程(數學)還是第一次上,個人感覺,引題是採用動物引題,但沒那麼生動有趣,整堂課幼兒都對小鴨小狗送給小雞的項鍊比較有興趣,對於排序這一方面還沒全部掌握,簡單的顏色還是能夠掌握齊全,對於形狀的掌握還缺乏一點。個人對整堂課的熟悉程度還欠缺點。一堂小班課,感悟也蠻多的,對於課前準備和課前的安靜下來都有不同的方法。小班的孩子比較好動,不怎麼好控制,中班的孩子還是比較容易安靜下來的。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3以內的數量。

2、知道總數,能說出總數是多少。

3、能積極參與,感受活動的樂趣。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重點】手口一致地點數3以內的數量。

【活動難點】準確地將點卡和動作、點卡和實物相匹配。

【活動準備】

小鳥和大樹圖卡;1到3的點卡、數卡;小動物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數一數,說出總數是多少。

1、出示小鳥圖卡,讓幼兒手口一致地數數,說出總數。

老師家裏最近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天我回家時看到陽臺上有一隻小鳥凍得直髮抖,我就把它裝在了一隻籠子裏;(貼一隻小鳥圖卡)到了第二天的時候,我又看到了一隻小鳥落在了籠子上,我就又把它也裝進了籠子裏。(再貼一隻小鳥圖卡)現在小朋友幫老師數一下,我的籠子裏有幾隻小鳥?(2只)到了第三天的時候,又來了一隻小鳥,我就又把它裝到了籠子裏,(再貼第三隻小鳥圖卡)小朋友再數一下,現在老師的籠子裏總共有幾隻小鳥?(3只)

2、出示大樹圖卡,讓幼兒手口一致地數,並說出總數。

這三隻小鳥在籠子裏邊呀總是不開心,它們也不吃食也不叫,我都不知道該咋辦。後來我的女兒告訴我:“小鳥可能是想家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吧!”小朋友知道小鳥的家在哪呢?(大樹上)出示三張大樹圖卡,讓幼兒數並說出總數。

3、將小鳥和大樹一一對應。

一隻小鳥一個家,現在誰願意把小鳥送回家呢?(指明幼兒將小鳥圖卡貼在大樹圖卡上)。

二、遊戲:將點卡與動作相匹配。

1、出示圓點卡,讓幼兒初步感知相對應的數量。

剛纔我們把幾隻小鳥送回了家?(3只)可以用數字寶寶幾來表示?

(3)它還可以有另一種表示方法,就是用圓點表示。(出示三個圓點)。這種圓點呢,也可以表示數量,是幾個圓點就表示幾個。

2、遊戲:教師出示點卡,幼兒按要求做相應數量的動作。

圓點呢也可以表示動作的數量,就像我們來拍手,我出示一個圓點,你們就拍一下手;出示兩個圓點就拍兩下手,出示三個圓點就拍三下手。下來我們來試着做一下。(拍手,拍腿,點鼻子等)

三、操作:點卡與實物等量匹配。

1、出示小動物掛圖,讓幼兒手口一致地數它的數量,並說出有幾隻小動物。

2、操作:將點卡與小動物的數量相匹配。(將點卡貼在小動物後邊)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試着將實物、點卡、數卡相匹配。(將數卡貼在點卡的後邊)

活動反思

優:

1.本節課選題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2.本節課思路清晰,環節設計新穎,抓住了幼兒喜歡小動物的心理,並加入遊戲,充分調動了班級幼兒的積極性。與老師配合的很好。

缺:

1.由於時間的原因,本節課沒能讓全部幼兒進行操作。

2.在教學過程中,點數方法強調的不夠深刻,造成幼兒操作時需要老師提醒。

這節課總的來說還比較理想,如果在上這節課我會加大難度,比如,三個小動物要用數字“3”表示,另外在點數方法上我會反覆想幼兒說明。

幼兒園數學課教案 篇21

【教案目的】

1、嘗試運用不同的數數方法對20以內物體的數量正確計數,並通過數量比較判斷輸贏。

2、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教案准備】

10籃糖果、20個盤子等。

【教案流程】

一、引出遊戲:瞭解石頭剪刀布的遊戲的基本方法)

“玩過石頭剪刀布的遊戲嗎?是怎麼玩的?”

小結:手握拳是石頭,食指和中指是剪刀,五指張開是布。剪刀贏布;石頭贏剪刀;布贏石頭。

二、數糖果

1、幼兒第一次遊戲

遊戲規則:

(1)2個人一組,每一組有一籃糖果,每人一個盤子;

(2)玩剪刀石頭布,誰贏誰就在在籃子裏拿一顆糖果。

(3)老師喊停,遊戲結束,數一數你得了幾顆糖果,比一比誰得到的糖果多?

提問:數一數你得到了幾顆糖?誰得到的糖果多?

小結:看來剪刀石頭布的遊戲贏的次數多,拿糖的機會就多,得到糖果也就越多。

2、幼兒第二次遊戲

遊戲規則:

(1)換個朋友,兩個人一組;

(2)玩石頭剪刀布的遊戲,誰贏了誰就從籃子裏抓一把糖果;

(3)數一數你得到了幾顆糖?誰的糖果多,誰就贏;

“誰贏了?你得到幾顆糖果?怎麼數的?”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用剪刀石頭布的遊戲得到了糖果,還用數數的辦法,找到了獲得糖果多的孩子。剪刀石頭布除了在遊戲中來決定輸贏外,還有什麼時候,我們也會用到剪刀石頭布的遊戲呢?

【活動反思】

在生活中,按數羣計數的運用很廣泛,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按“數羣計數”的方法,在操作中,體驗運用不同的方法數數的樂趣。並儘可能的遷移到日常生活中。按羣計數就是計數時不以單個物體爲單位,而是以羣體(物體羣)爲單位。幼兒按羣計數能力不是突然產生的,而是在幼兒掌握10以內數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果方法得當,大班後期,幼兒的按羣計數能力可以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範圍可達“100”,甚至以上。按幾個幾個數更快,爲什麼?幫助幼兒初步瞭解數羣越大,數的次數就越少,數羣越小,數的次數就越多的函數關係。

本次活動以簡單又好玩的“石頭剪刀布”遊戲,讓幼兒在遊戲中學會了不同方法的數數,真正地讓幼兒體驗了在“玩中學,學中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