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談教育《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談教育《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談教育《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談教育《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談教育《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談教育《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1

讀了黃全愈的《素質教育在美國》,自己的心似乎一下子被什麼觸着一樣,驚詫地發覺美國的素質教育原來是這樣,於是又饒有興趣地翻看一些有關於中美教育差別的文章,對美國教育總的印象是:美國的學校,固然不贊成向學生進行“知識填鴨”,但也不能簡單地看成只重視向學生傳授謀生求知的實用技能。而是儘可能地提供一個對所有人平等開放的、有利於學生鍛鍊能力、施展才華、張揚個性的自由、寬鬆、多元的環境。如果說中國古人的見解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那麼美國的做法是“授人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場”: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範傳授怎麼捕魚,卻更重視創造一個寬廣遼闊、有風有浪的漁場,讓被教育者自己從實踐中學會怎麼捕魚。

在本書的第一章《創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講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國畫啓蒙教育的兒子三歲就能畫出像模像樣的國畫,而在美國的學校的班裏,兒子卻無法落筆畫畫,因爲老師什麼都不教,只讓學生塗鴉似的亂畫這使作者甚爲不滿,竟然讓兒子退出了繪畫班。可是一段時間後,他又發現,美國孩子在繪畫的時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從不問“像不像”,而是問“好不好”,也就是畫得獨特不獨特。而中國孩子評判一幅畫好壞的標準卻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師的畫,像不像現實中的實物。如果沒有一個參照物,他們就根本無法下筆。

看起來這好像只是評判標準上的差異,而實際上這是一種觀念上的誤區,即把技能和創造分隔開,把教和練混爲一談,結果使許多中國的孩子具有的是相當好的繪畫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模仿能力,但欠缺創造力。“好不好”,強調的是創造能力的問題;“像不像”,強調的是模仿能力的問題,顯而易見,缺少了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作者認爲,教與練是不同的,“教”是一個指導和引導的過程,學生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自由。我們常說的“傳道、授業、解惑”就是對“教”這一概念最好的解釋,我們的教學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各學生髮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比如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可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爲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參與組織者,以學生爲主體,採用開放式、啓發式的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自己動手動腦動手,實踐探索、合作交流。師生間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關係。

另外,活動課或綜合實踐課上多組織一些能培養學生創造力和運用知識和能力的活動,還可以是一些瞭解社會、接觸社會的活動。增加活動時間,並讓他們來組織安排,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官半職,讓每個學生能“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館,班級的圖書角查找資料等;利用電腦網絡設計圖畫、個人介紹、數學小報等等,爲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個性的空間。

  談教育《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2

先前我拜讀了美籍華人留美博士黃全愈先生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此書敘述行雲流水一般,讓讀者輕鬆、悠閒、隨性,這裏沒有繁瑣的、乾澀的教育觀念,也沒有長篇累牘的論述,我不太喜歡那種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測的論理書。作者以自己的兒子在美國的學習中的“小故事”爲素材,通過一個又一個立體生動的案例分析,深入淺出地闡明瞭美國素質教育的特點,在對比中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目前教育所面臨的困窘,發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黃先生書中的許多問題很有價值,很有見地,值得我們探討。如“創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懲罰孩子?”等等。

第一章《創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講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國內,作者就開始讓三歲的兒子接受中國畫的啓蒙教育,兒子的國畫有板有眼、像模像樣。來到美國後,作者把有着繪畫天賦的兒子送進了邁阿密大學美術學院辦的繪畫學習班。可是在這個班裏,兒子卻無法落筆畫畫,因爲老師什麼也不教,只讓學生塗鴉似的亂畫,甚爲不滿的作者立即讓兒子退出了這個“誤人子弟”的繪畫班。可後來,作者通過觀察,發現美國孩子在繪畫的時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從不問“像不像”,而是問“好不好”,也就是畫得獨特不獨特。而中國孩子評判一幅畫好壞的標準卻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師的畫,像不像現實中的實物。我想如果沒有一個參照物,中國的孩子就根本無法下筆。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師,參加課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質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們的素質教育和美國的素質教育究竟有何區別呢?帶着這些問題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看完這本書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國的孩子可以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分科選擇不同的學段進行學習,而我國的孩子只能按年級學習各門功課,可見美國教育重視個性發展;美國的孩子在小學五年級就開始寫調查報告,而中國的學生在上大學時,纔開始學習寫調查報告,可見美國認識到社會對孩子成長作用很大;美國的孩子每到一個地方,社區裏都有球隊可以參加,而中國的學校裏很少有自己的球隊,看來美國比較清楚成長中的孩子需要培養團隊意識;美國的孩子從小學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搞一個“職業日”,請社會上各行各業,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學校來給孩子們介紹各自的工作,什麼律師啦、拍賣行的拍賣師啦、汽車推銷員啦、消防隊員啦、警察啦、運動員啦、作家啦,等等等等。從“職業日”裏,孩子們學到的並不主要是幹什麼能賺多少錢,他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社會上的人到底是怎樣存活的?因而,孩子們對職業的選擇從小就是五彩繽紛、五花八門的,也能瞭解到社會競爭的殘酷。

而我們中國的孩子受幾千年的陳舊思想觀念影響,“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對社會的瞭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護下把社會想象的過於美好,長大後社會競爭力低下。從這些對比中不難看出美國在教育真正是以人爲本的教育,他們把人看成教育的主體,那麼教育面對的“人”就是學生,也就是現在我國討論的“誰是教育的主體”的問題。當我們把學生看作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的目的就是爲了人。

我們正在進行課改,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爲了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參與組織者,以學生爲主體,採用開放式、啓發式的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自己動手動腦動手,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快樂還給學生,讓孩子們在極度輕鬆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與體驗生命本體的狀態,例如我們現在開設的活動課或綜合實踐課就是要培養學生創造力和運用知識和能力的活動,還可以增加一些瞭解社會、接觸社會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權利選擇體驗的職位,學會承擔、學會接受。但是,我們對學生所進行的`素質教育還僅僅只限於各個學校,學校不可能包容整個社會,它不可能給學生一個真實的環境讓他們去感受,去體驗,而社會又沒有積極有效地配合學校,建設相應的設施,開展各種相應的活動,所以,中國的素質教育只浮於表面,還沒有深入。

素質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開放的視野,有創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創我者生”,陶行知先生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創造是教育的核心、靈魂,願中國教育創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樣開得更美更豔!

  談教育《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3

現在對於教育,人們常常提到的就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到底是怎麼樣的,恐怕每一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但是重點都是一個,那就是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我們學部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及個性發展爲目標的指引下,不斷摸索着具有國際部特色的小班化素質教育!這個四月我們全體老師有幸共讀了黃全愈博士所著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下面我將結合書中的一個案例,談一談老師的責任感

每一個人都會有缺點,老師也會有他所不知道的知識,在我們中國的教育環境中,似乎許多人都認爲老師應該知道他所教學的專業的所有知識,似乎我們老師自己也認爲自己在學生面前不能承認自己有不知道的地方,這本書的第45業就提到這樣一個案例!作者的兒子和同學遇到了一個不敢於承認自己有知識盲點的自然科學老師,兩個孩子爲了證明這位老師不夠有“料”,設計讓老師露出了自己的缺陷。這個案例觸到了我的心裏,在一次科學課上,我帶着三A班的學生去生物園觀察草本植物與木本植物的不同特點,首先大家觀察地上的小草,生物園裏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草,一會兒有同學就問我不同野草的名字,由於在準備這節課的時候,我沒有考慮到要去查查這些野草的名字,很多我都回答不上來,就直接告訴同學們:“老師也不知道!”面對我的不知道!孩子們有點失望,也無意說出了一句“原來老師有這麼多不知道呀!”。學生無意的一句話,我卻記在了心裏,後悔自己沒有準備好!

無獨有偶,接下來同學們來到了一棵開着火紅火紅花朵的大樹前,同學們都認真觀察樹的各種結構,這個時候有學生對落在地上的花朵感興趣了,我就順便給同學們介紹了花朵的結構組成。每一位同學都聽得非常認真,這讓我很自豪!這個時候有同學問:“老師這叫什麼花啊?”,這個時候我覺得空氣凝住了,因爲我自己也不知道這種植物叫什麼名字,而剛剛學生說的“老師也不知道啊!”迴響在耳朵裏,正當我猶豫着要不要說不知道時,樑永毅說這叫紅櫻花!我想都沒想就直接附和他的答案!這件事讓我一直都無法放下,一位老師最重要的是要嚴謹,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一定要是正確的,不能誤導了學生!我想那天的課讓我終身都不會忘記!

看了這本書的案例,感受到面對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不是遮蔽起來,是去解決!如果不敢於直接承認,我們可以巧妙的運用教育機智!比如我們開展生物角活動時,學生帶來的植物有的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就問我,我也會有不知道的。這個時候我會對學生說:“老師忘記了這種生物叫什麼名字,我們一起查一查。”然後立刻帶着孩子查資料,解決問題!當我們一起查資料找到答案時,我感受到孩子也很開心!然後對學生說:“以後大家也要學會面對問題時,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能什麼都問老師,自學能力對你的一生是最重要的一種技能!”這不僅解決了問題,也沒讓學生對自己失望,還對學生開展了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