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自私的基因》讀後感(精選6篇)

《自私的基因》讀後感(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自私的基因》讀後感(精選6篇)

《自私的基因》讀後感(精選6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自私的基因》讀後感(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私的基因》讀後感1

《自私的基因》也是一本拖了很久纔看完的書,在最開始看的時候,更多的關注的是自私,其次就是基因。同時對於作者比較感興趣的原因就是作者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支持者,且反對上帝。因此想要看看是如何論述的。

“那麼,自然選擇是否像我在這裏強調的那樣,在基因間進行選擇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便不會驚訝於個體生物“爲了基因的利益”,表現出諸如餵養與保護親屬等利他行爲,因爲親屬更有可能與其共享相同的基因。這種親屬利他行爲只是基因自私性在個體利他主義上的一種表現形式。

怎麼說呢?作者的世界觀還是蠻宏大的,從動物世界到人類世界都有所涉及,但是作爲一個行爲生態學家,作者更多的還是把重心放在動物行爲的論述上,同時大多采用比喻的手法來對一些深奧的內容來進行論述。

作者在引言中說,本文的自私用的並不是很好,不應該用自私,但是又找不到特別好的替代詞彙,因此還是選用了自私。

在書的前一段,還是能看到自私的一點影子的,比如說基因的存在更多的是爲了他的更多的遺傳,而人類或者動物其實都是一種生存機器,最終死亡的都是基因本身。

獨立的DNA複製因子如羚羊般靈活,他們自由奔放的隨世代相傳,在一次性的生物容器中臨時組合,而不朽的雙螺旋則不停改組演替,在形成終將腐朽的肉體時磨鍊,最終走向各自的永恆。

如果用科幻電影來進行比喻基因的作用的話,更多的是像電影情節中那些通過遠程在地球建立基站的外星人,但是他們無法直接去佔領或者控制地球,而是通過預先在電腦中的指令來控制,更類似於一種根植於深處的控制指令,乍一看好像對我們的生活並沒有直接的影響,但是實際上卻是在最深處控制着我們的選擇與生活。

但是對於基因而言,一個個體其實並不能指望通過生育將自己的基因永久的流傳下去,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人的傳宗接代其實是蠻可笑的,因爲你所希望遺傳下去的基因組合其實是僅僅存在於你一個人身上而已,下一代已經是不同的基因組合,基因是永存的,基因組合卻只是短暫而臨時的。

任何一個個體基因組合(combination)的生存時間可能是短暫的,但基因本身卻能夠生存很久。它們的道路相互交叉再交叉,在延續不斷的世代中一個基因可以被視爲一個單位,它通過一系列個體的延續生存下去。

不過從基因遺傳的角度來看,中國古代的一夫多妻與偏好兒子還是很有道理的。首先,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條件下,男子娶很多的妻子,將自己的50%的基因通過精子傳給自己的後代,如果孩子越多,那麼有越多的人擁有他的基因。雖然男孩與女孩其實繼承了一樣多的來自父母的各50%的基因,但是在一夫多妻制的存在,使得男孩可以比女孩可以有更多的後代,從而可以將自己的基因更多更久的一代代傳下去。但是也僅僅是基因而已,就像之前所說的那樣,每個人的基因組合是無法遺傳下去的。因此,期望通過生孩子、生男孩可以將自己的生命或者家族一直延續下去,本就是無稽之談。

但是,雖然基因組合是臨時的,但是人類社會的基因—文化卻是不朽的,因此作爲基因生存機器的人類確實無法通過基因獲得不朽的,但是確實可以通過人類自己建造的“基因庫”——文化,獲得永垂不朽的,正所謂人或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不過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最終其實都是歸於無而已。

那麼進一步聯想到現在的社交媒體,所謂自媒體其實就是爲我們留下我們來過的印記提供了便利,比如說之前聽過的一個段子,如果我死了,請不要關閉我的Facebook,麻煩繼續幫我推送。社交媒體的發展某種意義上,也是爲了人類傳播文化在起作用,每個人都有可能通過這種SNS建立起自己的社交王國,成爲主宰,被記住,從而不朽。

  《自私的基因》讀後感2

如果你是個常人眼裏自私的人,那麼道金斯這本自私的基因再適合不過你了,如果你是個經常無私奉獻的人,那麼這本書你同樣需要一讀。

因爲讀完這本書,你才能明白自私的人是如何一點一點從這個世界上被自然選擇所消滅,而無私利他的人又是如何一點一點使得物種進步。

道金斯在書中提出了幾個重磅的觀點,這在1976年裏引起了軒然大波,直到今天,如果你未曾讀過道金斯的著作,或不曾關注過達爾文主義和進化論的學術研究,那麼可以肯定的說,這本書還是會在你的腦海裏興風作浪,讓你讀完一時無法平靜。

他的觀點主要在於,自然選擇發生在基因,而不是人們通常認爲的個體,甚至是類羣。

這也是這本書開始後着重筆墨攻擊的對象,道金斯毫不留情的用簡潔明瞭的邏輯和生動形象的類比,彈無虛發的整體打擊了支持類羣選擇學說的同行們。我們人類站在今天的生物成就高度,是很難去理解幾百萬年前基因是採取了什麼樣的策略才能得以繁殖進化。

已經有幸活在健全社會當中的我們,理所應當的將羣體道德,羣體約束,羣體利益等概念強加於生物的進化原因之中,就好像非要用比特率來解釋和描述飛鴿傳書的傳輸速率,只會得個牛頭不對馬嘴。

事實上在生物早期發展階段,如果在一個以羣體利益爲終極追求的集體中,所以個體都本能的做着利他行爲,而這時如果有某個個體突變出自私的行爲,它在這個羣體中會享受到無與倫比的優勢,不論是它可以有更多交尾的機會,或是有更有利的條件來撫養後代,自然地會將他的基因更好的傳遞下去。而也是道金斯在書中描述的事實,動物會進化出欺騙與檢測欺騙的功能。繼續上面的例子,由於這種自私的基因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傳承自己,這個本來無私利他的羣體裏多了許多自私自利的個體,這時出現的情況往往是雙方如何通過進化來更好的保護自己的權益。

我們在這裏談論"利他"或"自私"僅僅是我們人類給予這兩種生存策略的名稱,但實際上策略就是策略,有效的就是好的,無效的就是壞的。當保持利他的羣體可以成功分辨自私自利者的欺騙行爲,自私自利者只好進化更復雜的欺騙行爲或接受在自然界消失的命運,反之亦然。似乎這樣的結果往往逃避不了一個羣體的覆滅,但道金斯通過引入進化穩定策略來解答這個問題。

進化穩定策略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因爲便於闡述,道金斯在書中往往通過一個羣體當中的兩種基因,兩種性別,或着乾脆就用兩種生物來進行博弈。

事實上達成這種進化穩定策略往往需要主客觀,內外部的協調統一。

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淮北則爲枳。一個種羣或多個種羣達成進化穩定策略的條件是極其複雜多變的,但是回顧歷史的話,我們可以發現,實際的情況只能一分爲二,要麼達成進化穩定策略,要麼滅絕。這種進化穩定策略幫助了一片區域內,哪怕是敵對的物種之間的穩定進化,舉個例子,獅子和羚羊之間就屬於進化穩定狀態,當獅子第一次遇到羚羊時,很多的羚羊被捕殺了,倖存下來的羚羊無疑有着矯健靈活的基因,隨着獅子羣體的增大,羚羊日益快速靈巧,很多的獅子被活活餓死,而活下來的獅子不是成功忍飢挨餓,就是有着獨特的捕獵技巧。剛好進化的羚羊也繁殖的越來越多供進化的獅子享用,以此周而復始。

聽上去很簡單,但實際上這個時間跨度極長,其他客觀因素如環境,食物鏈等也會不同程度的影響進化穩定。但道金斯指出進化穩定策略是基因層面一定會達到的,不然這種基因就活該被淘汰掉。

道金斯對生物以及基因的解讀看上去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恰好這也是作者想表達的,我們不應該依靠剖析高度發達的人類社會羣體來試圖找尋遠古單細胞生物的進化策略和趨勢,而是應該分割再分割,像物理學中對"上帝粒子"的追求一般去追求進化論的構成粒子。道金斯給出了他所在時代最令人滿意的答卷,《自私的基因》客觀公正的闡述了道金斯及他的一系列同僚所發現的生物進化規律,以及其潛在的自然選擇原理及動力,如果你是個唯物主義者,那麼這本書將幫助你理解自己的構造,甚至可以引發出自己該如何定位自己在進化史當中的地位這樣的深度思考。

我們也可以通過自私的基因這種理論依據,去分析和解答當今社會當中的存在的各種社會現象,比如出軌,比如拖延。當然還有些更爲複雜的情形比如同性戀,獨身主義等,道金斯給出了他對這些問題的可能性解答,但實際上這些問題仍有待我們去進一步學習,科技進一步發展纔有可能得到答案。

  《自私的基因》讀後感3

理查德道金斯,1941年3月26日生,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教授,著名科普作家,生物學家。2001年當選爲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他的暢銷書中,於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爲最重要的代表作,他的基因觀念,顛覆了我們對自身的幻覺,深刻影響了整整一個時代。

這周我們一起共讀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文章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幾個章節:

第一章《爲什麼會有人呢》,作者道金斯提出了本書的論點是,我們以及其他一切動物都是各自的基因所創造的機器。在一個具有高度競爭性的世界上,像芝加哥發跡的匪徒一樣,我們的基因生存了下來,有的長達幾百萬年。這使我們有理由在我們的基因中發現某些特性。作者將要論證的是,成功基因的一個突出特性就是其無情的自私性。這種基因的自私性通常會導致個體行爲的自私性。然而我們也會看到,基因爲了更有效地達到其自私的目的,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滋長一種有限的利他主義。

第五章《進犯行爲:穩定性和自私的機器》。進化上的穩定策略,“策略”是一種程序預先編制好的行爲方式。例如,“向對手進攻,如果它逃你就追,如果它還擊你就逃”就是一種策略。進化上的穩定策略是指,個人的大多數一旦運用這兩種有條件的策略中的某一種,所有脫離羣衆的行爲皆會受到懲罰。基因被選擇,不是因爲它在孤立狀態下的“好”,而是由於在基因庫中的其他基因這一背景下工作得好。基因因能相互和諧共存而被選擇在一起,這並不一定說明我們必須要像看待蝴蝶的情況那樣,把基因羣體也看成是作爲單位來進行選擇。基因庫是由一組進化上穩定的基因形成的,這組基因成爲一個不受任何新基因侵犯的基因庫。大部分因突變、重新組合或來自外部而出現的`基因很快就受到自然選擇的懲罰:這組進化上穩定的基因重新得到恢復。新基因侵入一組穩定的基因偶爾也會獲得成功,即成功地在基因庫中散佈開來。然後出現一個不穩定的過渡階段,最終又形成新的一組進化上穩定的基因——發生了某種細微程度的進化。漸進的進化過程與其說是一個穩步向上爬的過程,倒不如說是一系列從一個穩定臺階走上另一個穩定臺階的不連續的步伐。

第六章《基因種族》。一個自私基因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它的目的就是試圖在基因庫中擴大自己的隊伍。從根本上說,它採用的辦法就是幫助那些它所寄居的個體編制它們能夠賴以生存下去並進行繁殖的程序。如果這個白化基因碰巧使它的一些個體對其他的一些白化體表現出利他行爲,那麼不管它情願與否,這個白化基因往往因此在基因庫中自然而然地興旺起來。基因有沒有一些比較合乎情理的辦法“識別”存在於其他個體中的其自身的拷貝呢?回答是肯定的。

從遺傳學的觀點來看,父母之愛和兄弟/姐妹的利他行爲的形成都可以用完全相同的原因來解釋:在受益者體內存在這個利他性基因的可能性很大。人們有可能把種族偏見理解爲是對近親選擇傾向不合理地推而廣之的結果:即把外貌和自己相像的個體視爲自己人,並歧視外貌和自己不同的個體的傾向。

第七章《計劃生育》。撫養只有作爲混合策略的一部分,才能取得進化上的穩定——至少需要進行某種數量的生育活動。動物往往從其自私的觀點出發繁殖最適量的幼仔。假如它們生育得太少或太多,它們最後撫養的幼仔,會比它們應該生育的最適量來的少。親代個體實行計劃生育,爲的是使它們的出生率保持在最適度的數值上。

第八章《代際之戰》。親代投資的定義是:親代對子代個體進行的任何形式的投資,從而增加了該個體生存的機會(因而得以成功的繁殖),但以犧牲親代對子代其他個體進行投資的能力爲代價。“幼兒應該欺騙”這樣的提法意味着,促使幼兒進行欺騙的基因在基因庫裏處於優勢地位。如果其中有什麼寓意深刻的地方可供人類借鑑,那就是我們必須把利他主義的美德灌輸到我們子女的頭腦中去,因爲我們不能指望他們的本性裏有利他主義的成分。

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生存的意義:盡力繁殖並努力保證我們的後代一直有旺盛的繁殖力——所以“人丁興旺”一直都是對一個家族最大的讚美,達到在生物意義上的不朽。第二點就是努力創造覓母——帶有我們標記的思想或事件——並讓其傳播,達到在文化意義上的不朽。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吧。

以前我很討厭自私的人,看了《自私的基因》,也慢慢放下了偏見與狹隘。從古至今,大家都在說:“自私是不好的。”在我們接受到的教育中,自私的人也是不會有好報的。但是看了本書,我的認知也開始顛覆了。

  《自私的基因》讀後感4

老實說,讀《自私的基因》,乾巴巴的,我有些看不下去,感覺作者彷彿在說廢話,立足的某些基點我也並不認可,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淺見。

我想作者是洞察了些什麼,明悟到深層的一些人性邏輯、動物性邏輯,將體會整理成書,本意想闡述基因的自私原理,人類要培養利他思維,只是寫成了論文,有些枯燥。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老祖宗唸了幾千年,近幾十年來纔有人提出“人性本惡”的觀點。矛盾嗎?我以爲不矛盾。

怎麼說呢?按佛學中的解釋,人本是高層生命,因一步步變得不好,最後落到了底層,成了人類。

人最初的那個生命本源,既然是高層生命,必然是符合那層的法理的,是好的、善的。

在漫長的生命長河中,由於一些因素增加了私心,變得不那麼好了,就一層層往下掉。

每次看到這個說法,就覺得人類像個垃圾站似的,扯遠了。

既然是私心越來越大,落得越來越低,成了人,人性本惡也當屬正常了吧。

我就是這樣理解的,有的問題,沒必要爭論,說的就不是一回事兒,爭什麼?不是鹹吃蘿蔔淡操心嘛!

很喜歡稻盛和夫說的:人生是一次靈魂的修煉,不論你有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使他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更爲高尚。

人生不需要給別人交代,理由再多,是說給別人聽的,你需要交代的只有你自己,過的是自己心裏那道關。

當你回首一生歷程,你的靈魂層次提升了,你在某方面就戰勝了那個自私的基因,或者說自私的人性,你的這一番回爐再造就有所提升。

這就是我對自私的基因的領悟。

基因什麼的,每個人都一樣,但活成什麼模樣,卻是各有各的不同。是基因決定的嗎?是每個人自己決定的,是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性的領悟,對人生的追求決定的。

基因確切的說只是趨利避害的本能,如果你沒有思想,那它的邏輯就會主導你,如果你有了自己的思想,那它也只能從屬於你。你可能做的比它還過分,也有可能超越於它的層次,向上提升。

就像雌螳螂交尾時,爲了後代,會咬死雄螳螂,這是基因的本能,而我們人類不這樣,不會爲了孩子去犧牲父親。但爲了自家孩子犧牲別人家孩子,是可能的,人性的自私將自家人和外人區分得很清楚,因爲人的心不大,顧好自家,纔有精力顧及別人。聖人畢竟鳳毛麟角。

人性的自私我以爲並不是基因的自私所能涵蓋完的,它更加複雜多變,基因只是其中一項。

有句話老話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我發現,同理,自私的基因不可怕,就怕生命有想法。

當生命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有了思想,衍生出來的東西,複雜透頂。人性在關關隘隘處的每一個閃念,其實細思極恐。

若你私心不大、心懷坦蕩還好說,生命向着大道飛馳;若你私心大、心思陰沉,難免營營苟苟,在人性的私慾中浮浮沉沉。

但是,有想法總比沒想法好,自己的人生就要活個清楚明白。

別糾結,很多事情糾結出不來結果。去做事吧,在做的過程中,不管是我們的心思,還是周遭環境,都會明朗開來。這時,選擇人性中的陰暗還是陽光,就看你了。

無論怎樣的選擇,成就的都是我們自己的人生,開心與否,後悔與否,時光的車輪都不會後退半分,一路向前。但你駛向的是光明還是黑暗,由你說了算。

  《自私的基因》讀後感5

經典大作就是不一樣,儘管是幾十年前寫的關於進化理論的書籍,新的理論和技術不會出現在裏面,但《自私的基因》這本書建立的解釋體系,仍然是強大的。

自私在這本書裏,只是一種擬人的說法,方便說明而已,我們大可以這樣理解:基因的自私性質,是指它有自發增加自己數量的趨勢,就和物體在高處總有下落趨勢、高溫物體自發向低溫傳熱的性質一樣,是物理規律、化學規律等。

實際上,全書對進化的一個根本邏輯可以這樣概括:爲什麼會這樣呢正常來說,不這樣的都被淘汰了(死掉了)。

從宇宙形成之初,物質已經存在(比這一部分更深入的問題只能交給物理學家了),此書從這樣的條件開始。在某個條件下,例如壓力、溫度等,某些粒子和另外一些粒子容易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而另外一些,因爲不穩定,無法形成或者無法維持某種結構這時,可以把穩定的結構看作進化了,它們比其他粒子更多,打比方說,假設原來的宇宙只有H原子和O原子,某種環境下形成了H20,也形成了H2O2,但H20因爲性質穩定而佔很大比例,H2O2很少或者徹底被分解,可以看作H2O前進了一步。

根據上面的邏輯去演繹,各種各樣的分子機緣巧合之下,碰到了其他分子,形成更穩定的分子,各種分子達到了比例穩定的狀態,穩定的分子不再容易碰到其他分子形成更穩定的狀態了。

有些有機物,可以複製自己據我的理解,應該就是鹼基之間的連接與分開吧,也可以對應形成氨基酸,進而形成蛋白質。這裏算是基因吧。有些基因形成的蛋白質可以包裹基因分子,因此更穩定,它的數量會逐漸增加。

不同的基因會碰到一起,有時候可以連接在一起,如果連接在一起可以穩定,或者形成了互利,形成的保護更好,他們的數量也會變多(不是它們主觀想要互利,而是自然界只有穩定的東西纔會隨着時間推移而積累變多的)。漸漸地,基因就變成了基因集合,進而形成生命。

單個基因不一定能分好壞,在不同的集合裏,同一個基因就不一定是好是壞。假定草食動物對應合適的牙齒和胃由兩個基因管理,碰巧出現了肉食的牙和草食的胃,它們的搭配不好,所以就被淘汰了。作者以賽艇爲例說明,划槳最好以左右平均搭配爲好,在一個右手漿手多的環境,左手漿手的加入更能提高成績。

作者極力避免提到意識這東西,更不用說人。他把各種各樣的生物歸類爲生存機器,和當初保護基因分子的蛋白質一樣,把行爲都看作是基因製造的物質的外在表現,是基因這個程序設定好的。(當然,他也說了,對行爲的控制是遲滯的、延時的)。

這種基因控制行爲的理論基礎,解釋了各種各樣的行爲,包括、父母兒女/兄弟姐妹的愛、蟻后奴役工蟻、鳥一窩該生幾個蛋等等。即使在個體層面上的利他行爲,拋開意識對行爲的干擾,也可以理解爲基因增加自己數量的手段。這裏並不是說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有目的性的,而是說不同的行爲,包括利他行爲,都符合以每個基因在盡力使自己變多爲基礎的演繹。

我個人延伸的部分:

人是有意識的,而不是單純受基因控制,儘管受基因控制的行爲還真的不算少。也不知道從哪個階段的動物就算是有意識。我覺得,用書中同樣的邏輯去推理應該是這樣的:在一羣無意識的生物中,出現了幾個有一定記憶力的生物,後者顯然比前者有更強的生存能力,進而擴大了比例;然後,記憶和預計未來的能力在進化歷程中越來越重要;慢慢地,基因的程序出現了放權,即原來慣有的代碼是無論如何你要做這事,新的代碼變成了如果長期來說那樣做更好,你可以那樣做而不用這樣做我猜想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我們可以形成文化、建立制度,使我們的長期利益可以提高。以博弈來說,作弊可以在短期獲益,但合作可以使很長一段時間的總獲益提高。記憶能力、推理能力弱,不懂得合作等等的,自然就不容易生存下來,被淘汰了。

小時候我就想過,身體的構造真好,一些東西不用腦子控制就自然做了,腦子只需要思考,現在想來,這完全是反過來了,應該是無意識的基礎還在,意識能力的發展對基因有了更好的保護看看人類在地球上的統治力就知道了,同時也可以觀察到有些人類不想發生的身體變化,還是會發生,放權的程度不足以讓意識完全控制自己這個生存機器)。

目前來說,人的意識的自主度還是相當高的,很多情況下人不必像一個機器,可以更像一個人。

  《自私的基因》讀後感6

第一章爲什麼會有人呢?

道金斯的目的,是研究自私行爲和利他行爲在生物學上的意義。在這裏,他嘗試解釋了一下他本人的立場,並舉出一些有爭論的學說。

他指出,目前主要有兩大理論體系:“羣體選擇”理論和“個體選擇”理論。

羣體選擇理論認爲:一個羣體,如一個物種或一個物種中的一個羣體,如果它的個體成員爲了本羣體的利益準備犧牲自己,這樣的一個羣體要比喻之競爭的另一個羣體,如果它的個體成員把自己的自私利益放在首位,滅絕的可能性要小。因此,世界多半要爲那些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的個體所組成的羣體所佔據。

個體選擇理論認爲:即使在利他主義者的羣體中,幾乎可以肯定也有少數持不同意見者,拒絕做出任何犧牲。假如有一個自私的叛逆者準備利用其他成員的利他主義,則它比其他成員更可能生存下來並繁殖後代。這些後代都有繼承其自私特性的傾向。這樣的自然選擇,經過幾代之後,“利他性的羣體”將會被自私的個體所淹沒。一個羣體是否會滅絕,可能受該羣體中個體行爲的影響。

最後,他擺出自己的信念:選擇的基本單位,因此也是自我利益的基本單位,既不是物種,也不是羣體,嚴格說來,甚至也不是個體,而是遺傳單位基因。

這一章,他給了我頭腦冷靜、脈絡清晰,有公正而嚴謹的求學態度的最初印象,我很欣賞這個態度。

第二章複製基因

至此,作者回答了在第一章中並沒有答案的疑問:爲什麼會有人呢?

那麼,爲什麼會有人呢?他指出,人是保存基因而存在的終極理由,是基因的生存機器。

他首先用極爲通俗的語言展示血紅蛋白模型,然後,在有了一個具象爲基礎的前提上,闡述複製基因的形成、競爭的出現,以及進化過程。

簡單地說,複製基因自我拷貝,集結起着構件作用的分子組成穩定的鏈,當這樣的鏈越來越多,周圍存在的構件分子日漸稀缺時,不同品種或品系的複製基因必然爲了爭奪它們而互相搏鬥,而“在任何導致產生更高一級穩定性的複製錯誤,或以新方法削弱對手的穩定性的複製錯誤,都會自動地得以延續下來併成倍地增長”,由此導致“生存鬥爭隨之逐漸激化,生存機器的體積越來越大,其結構也漸臻複雜。這是一個積累和漸進的過程”,人,就是這個過程積累和漸進至今的產物之一。

第三章不朽的螺旋圈

本章的要義是:基因是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

我發現,道金斯對他所闡述的理論底氣似乎並不足,或者說,以他的才華,仍無法在宏觀上找到一個合適的具有說服力的比喻,來證明基因如何進行自我拷貝,又如何服從自然選擇等。同時我注意到,他多次用“碰巧”、“理所當然”這些詞,這是我不樂見的,這些詞是在不夠嚴謹。

諷刺的是,“碰巧”、“理所當然”、“運氣好”是達爾文主義者慣用的伎倆,如果他們不致於蠢到變節轉而服從拉馬克學說的話。

當然,儘管這樣,我仍然十分佩服他的敘述能力,他解釋了基因之成爲自然選擇基本單位的原因。這是一家之言,但非常有說服力。

基因通過拷貝形式的存在幾乎是永恆的,爲爭取生存,犧牲等爲基因增加自己生存的機會。基因是自私行爲的基本單位,可以肯定地說,能夠生存下去的基因,必然是帶有自私特性的。

這一章很長,它顯示了道金斯是一個多麼傳統又地道的達爾文主義者。

我並不想省略很多有趣的例子,不過它們太多了。我贊同他提出的:一個(實體)同另一個之間的差別,可以很容易地在環境或者基因方面追溯到一個或幾個先前的差別,就是這些差別才真正關係到生存競爭和鬥爭,就進化而言,起作用的是受遺傳控制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