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0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0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0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

今天,同學向我推薦一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於是我便認認真真地看了起來……

這本書主要描述了:一個一歲半就雙目失明的海倫。她並沒有放棄人生的旅途,而是頑強地生活下去。她再也不能用耳朵和眼睛來看那美麗的地球和聽不到小鳥那動聽的歌聲了。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就像一塊大石頭壓住你的身體一樣痛苦。可是海倫並不自卑,她爲了弄懂“cup”和”water”的單詞,用了好長時間,那時,她因爲混亂了這兩個單詞,所以將新的娃娃給摔傷了!海倫的老師莎利文小姐摘下自己的帽子和海倫到水井房,莎利文老師把海倫的手到出水口下,讓清涼的水告訴她,這就是“water”。海倫有着這中熱愛學習的精神,最後,終於到了哈佛大學讀書!

瞧!海倫多麼頑強啊!她雖然雙目失明,聽不到東西,她照樣衝進了哈佛大學,她跟我們正常的孩子相比,肯定是咱們最幸福,但是,有學多孩子都不珍惜這個機會,不好好學習,海倫她的眼前是一片黑暗,而我們的眼前卻是個充滿歡聲笑語的的世界,難道你想要個黑暗的世界?爲了學兩個單詞,花了學多時間,就等於我們學一個單元的知識,如果我是海倫我肯定會放棄!因爲這樣太無聊了!而海倫卻不嫌它無聊,努力學習!頑強地向她的道路前進,海倫只要三天的光明,何況我們一輩子的光明?

海倫的頑強不屈的精神,不僅是美國人民的驕傲,也是世界是上孩子們的好榜樣!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2

最近,我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看完後主人公海倫凱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生於美國南部,十九個月大時因病失去聽力和視力,陷入盲聾啞的黑暗世界中。可她不肯放棄,向她的恩師莎莉文老師學習,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德克利夫學院,並走遍世界,募集資金,把資金獻給盲人福利。海倫凱勒那不平凡的一生及她與生命抗爭的歷程鼓舞了我,給了我奮鬥的力量。作爲正常人的我們很難想像一個雙目失明、失聰、失語的人,可以用心去感化天地萬物,海倫就用心靈傾聽了世界最美的音樂,觀賞了最美的風景!

苦難鑄就了海倫凱勒堅強的性格。她以親身感受告誡世人,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成功的最基本的條件,如果一個人沒有健康的心理就難以成就一番事業。要珍惜啊!生命只有一次!

讀完這本書,我深有感觸:即使我們身體殘疾也不要抱怨命運的安排,更不要渴望接受別人的施捨和憐憫,我們要有自信,要自立、自強、堅持不懈地奮鬥,總有一天會到達理想的彼岸的!

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但她卻有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勇氣,她用自己奮鬥的一生,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難遺忘的生命之歌,像警鐘一樣提醒人們:請珍惜生命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3

書是知識的海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認識萬事萬物最基本的工具。我喜歡讀書,喜歡讀歷史、地理、航空及名人事蹟等等方面的書籍。其中美國慈善家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是之一,這部著作一共有五個篇章,主要寫了海倫·凱勒一生經歷的故事。

海倫·凱勒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她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在她出生19個月的一天,因一次發高燒,連日不退,突然有一天早上,高燒神奇的退了,卻失去了光明、聲音、聽力。之後她的家人和她一道,步入了痛苦的困境;而她的媽媽和親人爲她的一切奔波,終於遇到了最著名的莎莉文老師,讓她從回憶中認識“水”這個英語單詞開始,那種常人無法想象的學習之旅。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的人,經過勤奮的努力,考入了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一生一共寫了14部著作。

這本書裏面的優美詞句使我陶醉,讓我心情舒暢,又使我感到難過,她沒有光明,能寫出這麼好的著作令我敬佩,她堅持不懈、不服輸的精神值得我學習。她是殘疾人,卻建起了一家又一家慈善機構,爲殘疾人造服,她不僅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又將自己的痛苦和快樂記錄下來,給人勉勵。

翻譯此書的李漢昭在最後寫到“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顆偉大的心靈對話”。書中人物所展現出的品質、意志、耐力等震撼着我們,值得我們這一代人深思和學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

海倫。凱勒,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的女孩。她一場大病奪走了她的視覺與聽覺,這是一個多麼殘酷的現實啊!我不禁對小海倫產生了同情心。一個幼小的孩子在這樣一個無聲、無光、無語的世界裏,只有無盡的黑暗,那他會多麼的孤單、害怕呀!

可出乎意料的是,小海倫並沒有屈服於命運對她的折磨,她勇敢地站起來,和病魔作鬥爭。後來,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與教育下,海倫。凱勒掌握了五種文字,並且在她的不斷堅持與努力之下,她考上了哈佛大學德吉利夫學院。

海倫。凱勒用自己的一切力量,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爲盲聾人造福。

海倫。凱勒這個有着一顆堅強不屈的心靈的女子,我心中不禁油然而生一種敬佩之情。其實,沒有人不向往光明,沒有人不向往幸福,更何況是一個盲、聾、啞的女子。海倫。凱勒雖是一位殘疾人,但我認爲她比健全的人更健全!她用行動告訴了人們:擁有光明是多麼可貴,我們應該珍惜光陰,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海倫。凱勒曾問過我們一個問題:“假如你也只有三天的光明,你會用你的眼睛看些什麼?你會把你的目光停留在那裏?”

看到這個問題,我陷入了沉思。想想我們現在是多麼的幸福,每天我們可以看到美麗的天空;閃耀的星星;敬愛的老師;可愛的同學們。可我們卻虛度光陰、不思上進,我們生活中的困難對於海倫。凱勒來說,是那麼的渺小、微不足道。

我們應該向海倫。凱勒學習,要學會像海倫凱勒一樣堅強、上進。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

當我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後,海倫的'故事讓我震撼,安妮老師讓我感動。

上帝給予海倫,只有19個月的光明與聲音。但是,她在失去光明、聽力,失去語言表達能力後,並沒有因此絕望,而是更加熱愛生活。

海倫讓我震撼。當然,開始她也很膽怯,但通過老師的幫助下,克服自己內心陰影,勇敢的從自己內心的黑暗世界中走了出來,變得不再像以前那麼弱小,那樣寂靜。往日被鎖在空茫黑暗中的女孩,不再孤單寂寞了。她雖然不能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不能聽到人間悅耳動聽的聲音,但學會了溝通與參與;海倫讓我震撼。很難想象,如果一個正常人正常人失去了視覺、聽覺,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可,海倫憑藉着強大的個人毅力,讓自己的世界不再是黑色的,而是越來越精彩。

安妮老師讓我感動:耐心地教導海倫,讓她更多的瞭解世界,瞭解大自然,讓海倫無聲無色的視覺世界,慢慢變成了能夠參與的繁華空間;安妮老師讓我感動:教會海倫閱讀,用書籍的大海洋,讓海倫的思想自由自在的暢遊。教會海倫寫字,能夠從無聲的世界,用文字傳達自己的情感。

合上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們的故事,深深的震撼到我內心深處。

假如,也只給我三天光明,我會怎麼辦?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

這幾天,我終於讀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也就是主人公海倫.凱勒,讓我震撼不已。

這本書主要說了海倫.凱勒只有一年的光明後,在黑暗中生活。她雖然是個耳聾眼瞎的小女孩,但最終成爲了一個讓美國震撼,乃至讓全世界震撼的人。她於1900年考上了美國哈佛大學。在她年幼失明後,是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老師改變了她的命運。用她那無限的愛去感化海倫,讓海倫對自己的生命有了新的認識。

其中,有這麼一句話讓我久久不能忘記:“在朋友從森林轉一圈回來時,海倫問他看見了什麼? 他卻說什麼也沒有看見。”海倫非常驚訝,最後她得出一個結論,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讀到這裏我深有感觸,我們現在不僅不聾不瞎,還有舒適的學習條件,難道我們就學不好嗎?海倫.凱勒一個殘疾人都能學得好,都那麼努力,難道我們不慚愧嗎?我們缺少的就是海倫的那種挑戰生活的精神。

海倫.凱勒雖然自己是個殘疾人,但她還是盡力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而我們,一個健健康康的人爲什麼做不到呢?爲什麼不能向她學習,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讓這世界處處充滿愛呢?

海倫凱勒,一位女子,一位殘疾人,卻有着那麼頑強的毅力,那麼讓人不得不屈服的力量,讓世界都爲之震撼。多麼不屈不撓的精神呀!她不向命運低頭,勇敢的去挑戰命運。讀了這本書,想想自己,真是萬分慚愧。從今以後,我一定要做一個像海倫那樣不屈不撓的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7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名著,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一種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精神。

這本書的作者是海倫·凱勒,也是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海倫·凱勒一歲零七個月時就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了,但海倫·凱勒並沒有放棄這美好世界的未來。

有一天早上,海倫和安妮並肩坐在臥牀地板上。安妮抓牢海倫的手,在她手中拼字,一遍又一遍不停的掃描畫着。有一次,安妮拿起抽水筒把手,用力上下重複壓縮。水從龍頭嘩啦嘩啦衝出,水花四濺。

她急忙抓住海倫·凱勒的手,浸在冰涼的流水中,同時用手在她溼淋淋的掌中拼寫:“水”。突然海倫像觸電似的停住掙脫,停住呼吸,她全神貫注於手掌的拼字。“水”,這段話讓我覺得,海倫他雖然雙目失明,但他碰到了水,心裏就會產生一種感覺,後來經過安妮不停地叫他拼寫水這個字,她才逐漸明白了這個世界有多大,有多美好啊!後來她要求安妮快快叫她拼寫各種各樣的字。即使遇到一些難字,她也一次次拼,決不放棄。海倫因爲很好學,不停的拼寫,把自己的手指弄出了血。安妮輕輕噓着:“夠了夠了。”她抱着海倫放到兩人共睡的牀上,一起睡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人遇到困難時,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去面對。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

海倫·凱勒在19個月大的時候因一場病導致失明,失聰,失語,她變成了一個既盲,又聾還啞的女孩。海倫是不幸的,她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但同時她又是很幸運的,她遇見了春風暖化雨般的莎利文老師。莎利文老師讓她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諦。從此,海倫憑着一顆堅強的心,身殘志不殘,在逆境中崛起,學會很多種國家的語言,最終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里夫學院,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並四處奔走建立起一家又一家慈善機構。

海倫的乞求不高,她只祈望擁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整個世界,她想看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但這對她卻只是一個美麗的夢。與海倫相比我們實在是太幸運了,我們擁有健康的體魄,優越的條件,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還等什麼呢?我們還能抱怨什麼呢?我們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再做出許多的假如,那隻能留給我們太多的遺憾。

讓我們從讀完這本書開始,像海倫。凱勒那樣堅強、樂觀、勇敢,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用微笑面對厄運,自強不屈,奮發學習,到達自己理想的彼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9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用自己堅強樂觀、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向世人揭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最可貴的是樂觀向上、永不言敗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就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坎坷中不斷前進,在逆境中獲得新生。

“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正是苦難鑄就了海倫凱勒堅強的性格。她作爲一個盲聾啞的殘疾人,卻有着超越常人的健康心理。她用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所能想像到的情景,表達自己對求知的渴望和對人類的真摯友愛。她也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告誡他人,健康的心理是人類成功的最基本條件。有健康身體而沒有健康心理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具有健康心理的人,縱然是身體殘疾也不會抱怨命運的安排,去渴求他人的憐憫。他們會憑着自己堅強的毅力到達理想的彼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部書的內容令我受益匪淺,我從中找到了學習的動力,找到了自信、堅強與樂觀。真的,一部好書能讓我們受益終生,它不但讓我們增長知識,還能使我們看透人生,理解人生,感悟人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很高興能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交上朋友!

讓海倫凱勒的精神成爲我們學習的動力;讓我們揮起手中的筆,給明天添上自己的一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0

清晨,陽光穿過朦朧的黑暗,打在書桌上,我走到書桌旁,拿起一本淡藍色的書,撫摸着書上凹凸不平的幾個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輕輕地翻閱着。

當我把書合上時,陽光貫穿了黑暗,淡藍色的書泛着金色的光,我的雙眼溼潤了。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沒錯,海倫喪失聽覺、視覺後就與這個美麗的世界失去了溝通,使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古怪、暴力、無禮,直到有一天,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世界,她認識的第一個字---水,使她對知識的渴望激發了出來,她甚至學會了枯燥無味的拉丁語、德語、法語等多國語言,書中海倫細膩的筆觸,對大自然美麗景色的描寫,猶如一位文筆優美、四肢健全的作家,很難看出這文章是一位盲人作家所創。我相信,她是用心在寫作,她是用心在享受這個世界所帶來的美好。

人生是很長的,亦是很短的,我們從不想想自己的未來世界,每日懶懶的。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當我們想起逝去的光陰,總是妄想回到從前,那已逝的日子不再逝去,如果我們用知識點亮心房,我相信世界將充滿光明!

誰說只有失去了光明纔會珍惜?誰說世上只有失聰了纔會去珍惜聽覺?誰說只有步入暮年的老人才會珍惜生命,海倫的一生令我們感悟。她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人們的一生;她的一生,給世人帶來了一曲難忘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