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合集10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合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合集10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合集10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

夜已深,人已靜,但我手中仍捧着出自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讀得津津有味,思緒萬千……

海倫出生在幸福的家庭,可她卻非常不幸,降出18個月之後,一場意想不到的重病使海倫變成了一個又聾又啞的殘疾人。她生活在漫長的黑夜中,看不到五彩斑斕的世界,聽不到世間上美妙的聲音,沉浸在死一般的寧靜中,是如此的可怕!後來,她在沙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更是憑着自己堅強的毅力,持之以恆,拼命地努力奮鬥,她付出的艱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卓越!最終她學會了五種語言,還結識了許多名人朋友,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這是多麼驚人的奇蹟啊!

海倫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她用微笑迎接挫折,用雙手擁抱世界,用心靈感觸生活。她沒有因自己身有殘疾而跌倒在跑線上,她有着自尊、自立、自強,去面對生活,去面對她的人生!她樂觀向上,意志堅強,就算她出生就遇上了不幸的命運,但她卻能完全靠自己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怕的病魔不能擋着海倫求知的慾望,不公的命運並沒有擊垮堅強的她!海倫她求知若渴,摸讀盲文書時,她的手指像微風中的樹葉一樣不停地動,反反覆覆地練習。有時讀得入迷時,就連上牀以後還要帶着盲文書摸讀,她根本沒有絲毫地感到學習是累的!她這樣正確的思想,這樣的態度,真值得我學習學習!

人生總會有遇到挫折,永遠都是平平坦坦的,就沒意思了!海倫樂觀向上,她竟然遇到這麼重的打擊,仍是勇敢地擡起頭,一步一步地邁向成功之路!想想看,她是個殘疾人就有着這麼驚人的毅力了,而我們這些健全平常人,爲何就比不上一個殘疾人呢?世界上很多人的智商都比海倫高,也有成千上萬的人的命運比海倫好,很多人樣樣都不比海倫弱!可爲什麼,大家都是人,海倫卻成爲了一個世界聞名的人物呢?答案很簡單,就因爲很多人都是那麼的懦弱,遇上了一點點困難就忙着投降了。可想而知,困難的敵人就是懦弱,它只要困難一遇上堅強的人,它就會像只烏龜緊緊地縮起了腦袋。一個成功的人,他一定會經過很多風風雨雨,一定在他手下打敗了很多困難,他一定是不怕挫折,把挫折當成了自己的目標,不肯輕易服輸的可貴品格!就拿上次的來說吧,我英語成績突然下滑了。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得到的結果卻是這樣,我感到無比的沮喪和失望,我就非常討厭英語了,一提到這科目就忍不住哭起來,覺得我是永遠也學不好英語的,與其不去學它還好。現在,我想起了往日這件事,就慚愧起來了!我和海倫比起來,算什麼,我只不過是遭到了一點點的失敗,就成了這樣了,那以後還能怎樣繼續穩穩地踏上我的人生道路呢,所以我就要多學習下海倫那難能可貴的精神!

朋友們,我們的生命是寶貴的,不要隨意去糟蹋它;我們的生活是美好的,不要因一點挫折而使它變得沒意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2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寫了一個盲聾啞人——海倫凱勒的傳奇以及如果給她三天光明他會如何利用。

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小城鎮——塔斯喀姆比亞,在一場大病之後失去了視覺與聽覺,但她堅持按正常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絕不因殘疾而降低對自己的標準,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被迫把自己幽閉在盲聾世界裏的人,竟然奇蹟般的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並用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四處奔走,建立起了一家家盲人,聾啞人的慈善機構,爲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爲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而對她幫助最大的就是沙莉文老師和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了莉文老師跟海倫凱勒很投緣,她們認識沒有幾天就相處融洽,而且海倫·凱勒還從沙莉文老師那裏學會了認字。一天,老師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了“‘water’水”這個詞,海倫·凱勒總是把“杯”和“水”混爲一談。到後來,她不耐煩了,把老師給她的新洋娃娃摔壞了。但沙莉文老師並沒有對海倫放棄,她帶着海倫凱勒走到噴水池邊,要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噴水孔下,讓清涼的泉水濺溢在海倫,寫下‘water’“水”這個字,從此海倫·凱勒就牢牢記住了,再也不會搞不清凱勒的手上。接着,沙莉文老師又在海倫凱勒的手心楚。海倫後來回憶說:“不知怎的,語言的祕密突然被揭開了,我終於知道水就是流過我手心的一種物質,讀後感《作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不過,沙莉文老師認爲,光是懂得認字而說不出話來,仍然不方便溝通。可是,從小又聾又瞎的海倫凱勒,一來聽不見別人說話的聲音,二來看不見別人說話的嘴型,所以,儘管她不是不能說話的啞巴,卻也沒法子說話。

爲了克服這個困難,沙莉文老師替海倫·凱勒找了一位專家,教導她利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說話時嘴型的變化,以及鼻腔吸氣、吐氣的不同,來學習發音。當然,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過,海倫·凱勒還是做到了。盲人作家海倫·凱勒,除了突破功能障礙學會說話,更奉獻自己的一生,四處爲殘障人士演講,鼓勵他們肯定自己,立志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海倫·凱勒這份愛心,不但給予殘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國人士正視殘障福利,紛紛設立服務機構,輔助他們健康快樂地過生活。

書後面寫了如果給海倫凱勒三天光明她會:

第一天:他會去看莎莉文小姐以及幫助過她的朋友,家人。

第二天:她會早早的起來去看日出,去參觀紐約市博物館和藝術館晚

上去看一場電影。

第三天:也是擁有視力的最後一天,她去觀察自然界的美景。

對於我們有視力的人來說能看見東西不算什麼,但對於一個盲人來說卻是非常珍貴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喜歡的一本書》。

很小的時候,我就學會了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常常陶醉於書的世界裏。我手捧《安徒生童話》,會爲賣火柴的小女孩感到傷心、難過;手捧《魯濱遜漂流記》,會爲歷盡磨難,頑強地生存下來的魯濱遜大聲喝彩;手捧《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會爲保爾鋼鐵般的意志肅然起敬;手捧《三國演義》,還會爲諸葛亮雄才大略欽佩不已。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我喜歡讀書。

今年暑假,我又看了許多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它帶給我許多啓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講述了海倫凱勒誕生於美國,她在那裏度過了一年零九個月的美好時光,就在她兩週歲時,不幸染病眼瞎耳聾,陷入了黑暗中。這對於一個無辜幼小的生命來說是一個多麼沉重的打擊,但是母親的慈祥和藹使她在黑暗中得到一線光明。她不肯向命運屈服,她用超常的毅力去面對現實,面對困難。終於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立起一家家慈善機構,爲殘疾人造福。海倫凱勒雖然眼瞎耳聾,但她沒有因爲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感到痛苦,而是跟正常孩子一樣,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穀倉、馬糧以及乳牛場,都曾留下她童年朗朗的笑聲。她這種樂觀地面對生活的態度是令人敬佩的。海倫凱勒身殘志不殘。她從一個殘疾人走向一個大作家,創造這一奇蹟,全靠一顆不屈不饒的心。在困境中,她以驚人的毅力去面對;在逆境中,她勇敢地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向世人證明,殘疾人是可以有所作爲的。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的弱女子,用愛心去擁抱世界,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這份愛是何等的博大。而我作爲一名健全的小學生,與海倫凱勒相比,我顯得非常渺小。

學習上,一遇到難題,我就依賴老師;生活上,一遇到難事,我就依靠父母。因爲我缺乏毅力,所以做事經常半途而廢。在海倫凱勒面前,我覺得慚愧。也許還有許多同學還沒有看過這本書。我相信,當你讀完這本震撼人心的書時,一定也會被海倫凱勒的故事所感動。詩人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在這裏我要對那些不愛讀書的同學說:“趕快讀書吧!”因爲書中有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所以熱愛讀書吧!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那樣熱愛讀書。閱讀感人心絃的高貴作品,親炙偉大性靈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精華,讓目光投向更廣闊的時空,讓心靈溝通過去和未來,已知和未知。

世紀老人冰心奶奶說:“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謝謝大家!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偉大的心靈對話”。是的,一本好書往往可以豐富自生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好的書猶如養料,滋潤心靈,使人獲益匪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是這樣一本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海倫·凱勒,一個聾、盲、啞的世界著名美國女作家。該書由海倫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三部分以及發表在美國的《大西洋週刊》著名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編譯而成。介紹了海倫生動、真實而偉大的一生。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裏,海倫對光明十分渴望,她設想自己在三天的光明時間裏該做什麼:第一天,她想看看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把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朋友面貌牢記在心;第二天,她希望在電影院或劇院度過,感受視覺所帶來的快樂;第三天,也就是最後一天,她希望能遊覽城市,感受人們一天所忙碌的生活。短短的三天,她是如此的珍惜,沒有一天是浪費的。對於我們視力正常的人來說,光明並沒有什麼特別。而對於海倫來說,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三天的時間裏,她安排的每一件事,都是井井有條,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說,是再平常不過了,而在海倫的眼中,卻是一種奢求。也許海倫不曾擁有過光明,所以才格外珍惜。與海倫相比,我們是否幸運多了?我們擁有光明,可以飽覽萬千世界;我們擁有聽覺,可以傾聽鳥語花香;我們擁有一張會說話的小嘴,可以說出悅耳動聽的話語。我們是健康的、快樂的,我們可以用靈活的雙手,塑造出生命的價值。然而,在生活中,總是存在着一些這樣的人:他們整天吃喝玩樂。似乎除了這些沒有什麼可以打動他們。如果他們把吃喝玩樂的時間用來幫助別人,至少也能體現出生命是有價值的。看到那些虛度年華、碌碌無爲的人,我想起了書中海倫說的一句話:“我們大多數人把生命視爲當然。我們知道,有一天我們必得死去,但總把那一天看的很遙遠。”我們是活潑的,死亡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我們眼中,生命好像是沒有盡頭的。只有當明天就要走向死亡,我們才覺得生命的可貴,纔想到在短短的一天內發揮出它的價值。

生命的可貴在於要擁有求生的慾望、頑強的生命力和爲體現生命價值而奮鬥。不是每一道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破土而出。生命是短暫的,也是寶貴的,我們應該珍惜生命,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像海倫·凱勒那樣,以一個身殘志堅、柔弱女子的視覺,讓那些身體健全的人們珍惜生命。像杏林子那樣,以一個身殘志不殘的精神,呼籲大家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巨大的價值。病魔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珍惜生命,讓生命白白流失的人。只有熱愛生命,擁有一顆堅定不移、知難而進的心,才能克服一切困難,勇往直前。

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我的啓發很大。應該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光明。海倫雖然是個盲人,但她有着對大自然、對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的熱愛與嚮往。我們要心中有他人,爲幫助他人心中而感到快樂的高尚品德。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

“希望它給你激勵和動力,讓你快樂地面對挫折和打擊,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空間去實現你的人生夢想。”這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封皮上的一句話,我看到後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其實,我在中學時期就讀過有關作者海倫凱勒的文章。當時被她那種頑強的鬥志所激勵,所以自然而然地想走進這位偉人的世界,想了解她的生活,感受她的精神。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本名人自傳,講述作者海倫凱勒從小到大的經歷,遭受磨難重重,但卻永不言棄的拼搏歷程。海倫凱勒是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裏的殘疾人,她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爲殘疾人造福;她的語言文字始終洋溢着活潑的青春氣息,以童真的視角來欣賞世界的愛,感受世界給予她的愛。

海倫凱勒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的歲月。她意味深長的提示讓我感到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多麼的幸福,然而我們有時卻不會好好地利用,好好地珍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懂得了若想成功,必須付出代價,付出辛勤與汗水。世界並不是完美的,生活中會有許許多多的不如意,我們的生活有時會很艱辛,工作學習的壓力會很大,“都市病”圍着我們打轉,甚至有人想到了輕生,所以我希望那些心裏存在較大壓力的人們都看看這本書。與海倫凱勒比起來,我們真的象生活在蜜罐中一樣。上帝恩賜於我們健全的身體,可以欣賞美麗的世界,可以聆聽美妙的`音樂,可以唱出動聽的歌曲,所以我們沒有資格再去抱怨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換個角度,換個視角,去思考,去聆聽,去感悟生命的真諦,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與衆不同的發現。

海倫凱勒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爲她擁有堅持不懈的鬥志和永不言棄的精神,還有陪伴她左右的良師益友,不斷地給予她支持與幫助:當她最失落與不安的時候給予她安慰,當她最感疲憊想放棄的時候給予她支持。耐心的教導,悉心的照顧,無償的奉獻,使她感受到內心世界的光明,心靈聲音的悅耳和思維語言的釋放。海倫凱勒一生最感謝與敬佩的就是陪伴她許久的安妮莎莉文女士,由此可以看出莎莉文女士在海倫凱勒心目中的地位。莎莉文女士也真心地陪伴着她度過生命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關,不斷地支持與鼓勵她,沒有任何的利益索求,只有祝福她更好,這種純真的友誼也是不斷支持她走向成功的有力條件。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也給我一個全新的認識和體會。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要學會忍耐,更重要的是要永不言棄。當現實的無情和突如其來的傷害擺在面前的時候,唯有毫不退卻地勇敢面對,義無反顧地堅持到底,我們前進的風帆纔會永恆飄揚。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

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在書中,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爲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人間奇蹟!

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爲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在她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這個幼小的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譴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一接觸到了知識,孤獨的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閱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閱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吸取着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學習比做攀登奇山險峯,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漸看到更爲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雲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峯!這些知識,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

書中,海倫用細膩的筆觸,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使人很難相信出自一位盲聾人之筆;她去騎馬、划船、游泳、劃雪橇,甚至獨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領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甚至去“欣賞”歌劇……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是知識給了她生活的勇氣,是知識給了她接受生命挑戰的力量,使她能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是知識使她產生了一種的信仰:現實環境固然可怕,但人類應該保持希望,不斷奮鬥。生命的意義何在,人生的價值何在?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我們似乎從未想過或不敢想象未來的世界,每日懶懶地生活,懶懶地工作,遇到困難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間如流水飛逝,過去的日子不再重現,當我們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戀?是否值得紀念?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用知識點亮自己心中的燈,我相信,這個世界將是一片光明!

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在有生之年把對知識的渴求,看作對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這種追求,懷着友善、朝氣、渴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增添多少歡樂、多少幸福啊!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難遺忘的生命之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7

星期二做數學作業,我要趕電影,所以我刷刷刷飛快趕完了。第二天,作業發下來的時候,作業得到了一個A。A一般都是有一個或者兩個錯誤的。可是我的作業卻沒有一處錯的地方,老師的批字還是五個大大的紅色的字:“書寫不規範!” ?。這是最近第五次了。我很不開心,老師幹嘛對我這麼苛刻呢。直到我看到一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海倫·凱勒,她在十九個月大時,一場大病使她失去了視覺和聽覺,使她跌入了無聲無光的幽閉世界。六歲時,充滿愛心的莎莉文老師來到她的世界,從此海倫凱勒的生活,發生了奇蹟般的變化,最後,凱倫凱勒成爲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盲聾女作家和教育家,激勵了無數的讀者。莎莉文老師是怎樣做到的呢?

在安妮-莎莉文老師還沒有來到海倫凱勒的世界前,因爲她的不幸,每個人都同情她,呵護她,讓着她,五年來盲目的憐憫和寵愛助長了海倫任性的壞脾氣,讓她生氣起來像個小暴君。吃飯時,海倫吃飯有個壞習慣,總是喜歡吃完了自己盤子的菜又去拿別人盤子裏的菜。直到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到來,安妮老師和他相處了一兩天之後就知道了,原來他被別人寵愛的太厲害了,莎莉文老師就從糾正海倫吃飯開始,她嚴格要求海倫一定按照正常人的規矩吃飯,在經過了無數次和海倫的拉鋸,在差點被海倫的父親解僱後,慢慢的,老師才教會海倫管理好自己。

一次,老師教她分別“杯”和“水”兩個單詞,因爲她分不清。海倫在喝水時,在她沒有光明和聲音的世界裏,杯子和水是在一起的,所以她認爲“杯”也是“水”, ?“水”也是“杯”。 老師於是避開這個問題,帶她去水井邊散步,把海倫的手置於噴水口下,便有一股清涼的水從海倫的手上流過,一直流到她的心裏,老師又在她的另一隻手心上拼寫WATER的單詞。海倫在書中回憶說:“ ?我恍然大悟,感覺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腦中激盪,一下子感覺到了文字的奧祕。水,是誰喚醒了我的靈魂,給了我希望和光明”。

海倫問老師什麼是愛,海倫喜歡聞花香,她問老師:“愛是花的香味嗎?老師說不是。海倫又想了想,她覺得太陽溫暖地照耀着她,她又問老師愛是不是太陽? 老師告訴她:“愛是無形的,但你能用心感受到它帶來的甜蜜。”海倫凱勒立刻就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平日裏似有無數無形的線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靈中間,她不是花朵,不是太陽,卻能給心靈的帶來芬芳和陽光,這就是愛。

讀到這裏,我恍然大悟:“ ?跟海倫的老師一樣,海倫的老師用象陽光般的愛,手把手地教她一個單詞:水。我的老師何嘗不是用他紅色的中性筆,一次次地教我二個字:認真。莎莉文老師的用苦良心使得海倫成打開了文字的奧祕和心靈的大門,成爲一代偉人和傳奇。我也能從我的老師一次次的“書寫不規範”批語中學會認真,認真書寫,認真作業,認真做人。”

看着作業本上老師紅色的批改字跡,我象是看到了給海倫心裏帶去溫暖的那束陽光。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

最近我閱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部作品,這是一部影響了千萬人的勵志作品。閱讀後,着實令我震撼。

海倫·凱勒她自幼因病失明,雙耳失聰,她欣賞不到眼前美麗的世界,更無法訴說心中的感受,她只能用觸覺去感受一切。幼年的她心灰意冷、悲痛至極,直到遇到了沙利文老師。記得法國巴爾扎克曾經說過:“困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強者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萬丈深淵。”也如海倫自己文中所說:“我將命運無心賜予的缺陷變成了欣賞美好的特權。雖然某些陰影揮之不去,但它並不影響我一路向前。”都說“上帝爲你關閉一扇門,往往爲你打開另一扇門”這話說得沒錯,她在身體上是殘疾的,但她的精神是富足的。她並沒有因爲身體的殘缺而影響到自身的發展,而是有着驚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在沙利文老師的幫助下不但能熟練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國語言,還以一個聾啞人的身份完成了哈佛大學的全部課程,並且創作了多部文學作品。此外充滿感恩的她還用關愛的雙手創辦了多家慈善機構,爲無數殘疾人送去了溫暖,被美國《時代週刊》列爲20世紀十大英雄偶像。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做出這樣的評價:十九世紀最優秀的兩個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我覺得她擁有這麼高的評價是當之無愧的。

我閱讀後,在我心目中浮現出的海倫不僅僅是一個作家的形象,更是一個英雄形象。她的點滴事蹟不得不引人深思,我無法想象一名失聰且失明的人究竟要克服什麼樣的困難來獲得常人看來微不足道的能力。比起海倫幸運的多的我,感謝頗多:自己視力健全,卻沒有發揮它能對生命產生更燦爛光芒的潛能;自己雙耳敏銳,卻沒有發揮它能讓自己開闊視野的潛能。難道真如海倫所說是因爲人類與生俱來的懶散基因會腐蝕其所有的天賦……回想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在一些無謂的事情上揮霍着自己的年華,從而荒廢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學習時光,丟失了生命中最寶貴的各種機遇,很多最美與我失之交臂。然而,現在我有所感悟,也是好的。在我的工作崗位上,我也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和方向,比如:要在這個學期教會孩子哪些本領,要在下學期讓孩子學會生活中的哪些本領……有一個規劃,可以使自己更充實一些,在實踐中善於反思和總結,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心裏充滿陽光,眼前就永遠不會黑暗”,海倫堅忍不拔的精神光芒也照到了我內心深處,使我有所觸有所思,提醒自己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應當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把自己的快樂傳遞給別人,帶去快樂。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9

一個聾啞盲人,嚮往着光明,雖然三天的時間很短,但對於一個對光明極度嚮往的人來說已經是很滿足的了。

海倫·凱勒——這個偉大的女性,一次高燒後,她失去了光明,她聽不見,看不着,連說話也很困難。正如一隻失去翅膀的蜜蜂,已經沒有了活下去的理由,但堅強的海倫在死亡的懸崖邊回過了頭,最終,他在沙利文的幫助下,一舉成名。

他站在了世界最明亮的地方。

作爲一名身體健康的人,我實在佩服海倫·凱勒。一位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海倫·凱勒做到了,而一位正常人不能做到的,海倫·凱勒也能做到,我不禁被他那種頑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一名從小就既聾又啞又盲的人,能夠憑着他的觸覺,憑着他的堅持不懈,寫出了多本令人震撼的書,而她的個人傳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人們感受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海倫是多麼熱愛着豐富多彩的世界!她從不爲自己的缺陷而感到多麼的自卑,而是更加頑強努力,在艱難中獲的力量與堅強的性格,而且獲得了人類的證明與佩服和巨大的成就!這些都讓我折服!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使我流下了淚水,我從海倫·凱勒身上更得到了一種力量!這是怎樣一種的力量啊!頑強、富有毅力、熱愛生命、熱愛生活、艱難中進去,我不知怎樣用語言去描述,但我知道這是一個人爲實現一個別人眼中不可能達成的目標的力量。就像馬克·吐溫說的那樣:“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海倫·凱勒已從一個嬌縱的姑娘成長爲一個偉大的人,而這本書正講述了19世紀這個偉大的故事。

書中海倫有這樣的一段話,“失眠的我可以給那些看得見的人們一個提示——對那些能夠充分利用天賦視覺的人們一個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應用於其他感官。聆聽樂曲的妙音,鳥兒的歌唱,管絃樂隊雄渾而鏗鏘有力的曲調吧,猶如你明天你的觸覺將會衰退。嗅聞所有的芳香,品嚐沒一口價要把,猶如你明天再也不能嗅聞品嚐。充分利用每一個感官,通過自然給予你的幾種接觸手段,爲世界向你顯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細節而自豪吧!不過,在所有的感官中,我相信,視覺一定是最令人賞心悅目的。”

她是多麼的嚮往光明,然而命運卻帶給了她一片黑暗的世界;他卻又是這麼的讓人嚮往,因爲他的精神已經超越了一切。讀着海倫的自傳,聯想到了自己,我身體健康,各種感官器官良好,作爲一名正常人,我卻有時應爲自身的惰性,浪費了大量的學習時間,只是一昧的追求舒服,實在感到自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實在是本好書,它能振奮人心,它讓我越發覺得要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要懂得滿足,它給人以感動,能鼓舞人心。希望大家都能走進海倫的世界,感受那一份沒有光明的世界,體味或許我沒一身都不會感受到的生活。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0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由著名作家海倫·凱勒所寫。在這本書中主要寫了海倫·凱勒的一生,寫了她的奇蹟般的生活,她遇到的不幸,她的不屈不饒精神,她的愛心等等。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要寫了海倫·凱勒變成盲聾啞後的生活。剛開始的海倫·凱勒對於生活是失望的,用着消極的思想去應對生活,情緒十分的暴躁,常常的發脾氣,她感覺現實生活中沒有愛等等,她是多麼期望從新得到光明。在她父母的尋求下,幫海倫·凱勒找到了一位老師——安妮·莎莉文,這爲老師成爲了海倫·凱勒從新生活的引導者,使海倫·凱勒重新對生活充滿着期望,充滿着激情。在莎莉文老師耐心的指導下,海倫·凱勒學會了閱讀,學會了許多的字,也讓她知道了愛。隨着時刻的推移海倫·凱勒在老師和親人的陪同下體會到了許多不一樣的事物,比如:過聖誕節、擁抱海洋、體會秋季和冬天等等。

之後是說了海倫·凱勒的求學生活。在海倫·凱勒的求學生活中,海倫·凱勒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但同時她也結識了許多的朋友等等。海倫·凱勒在學習中,由於她的不屈不饒的精神,她學會了說話,寫作,雖然在這過程中海倫·凱勒遇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但她並沒有放下。她的發奮得到了回報,她成功的實現了她的大學夢想,她進入了哈弗大學。在她的而大學生活中由於生理上的缺陷,因此在繁重的功課中她十分的吃力,在老師的幫忙下和她十分發奮,她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還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文字。大學畢業後她也遇到了悲傷的事,比如:慈母的去世。海倫·凱勒之後說了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偉人比如:愛迪生、馬克·吐溫等等。同時也說她體會不一樣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之後寫了她的慈善活動等等。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凱勒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在她的世界只有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但她卻頑強地認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透過“靈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勵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溫厚與心懷感動的人們。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我將懷着敬畏之心,仰望壯麗的曙光全景,與此同時,太陽也喚醒了沉睡的大地。第三天,我將在當前的日常世界是中度過,到爲生活而奔忙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去體驗的他們的快樂、憂傷、感動與善良。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記錄了她的一生,從而引起我許多的感觸,生活中有着許多的無奈,但我們能夠去發奮的改變自己的生活和把握好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