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愛心樹》有感(通用15篇)

讀《愛心樹》有感(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讀《愛心樹》有感(通用15篇)

讀《愛心樹》有感(通用1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愛心樹》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愛心樹》有感1

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愛心樹》這本書主要寫的是一棵極有愛心的樹跟人類生活在一起的故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 :

有一棵樹,深愛着一個小男孩。那位男孩有時爬到樹枝上去盪鞦韆,有時跟大樹媽媽一起捉迷藏,大樹媽媽每次都可以找到他,大樹媽媽跟他在一起玩感覺很快樂.玩餓的時候愛心樹就讓他爬到自己的身上摘蘋果吃,這時大樹感覺很快樂.男孩慢慢地長大了,有一天,大樹叫他到自己的身上來盪鞦韆.男孩說他長大了不想再到大樹媽媽身上去盪鞦韆了,說想去買一些好玩的東西,大樹說:你是想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吧,我沒有錢,但我的果實你可以將它摘下來,到街上去賣之後賣好的錢你就可以買自己想要買的東西了,這樣你就會感到快樂了。男孩笑了,看到男孩滿意的樣子,大樹也很快樂。

過了好久男孩也沒有來看大樹了又過了幾天男孩沮喪地又來了,說他現在已經是個成人了,想有間自己的房子好娶妻生子。於是樹讓他把枝椏砍去,自己搭建了房子。又一天,男孩悶悶不樂地向樹說他厭倦了故鄉,想要到遠方尋找陽光燦爛的日子,於是樹又把主幹給了他,讓他自己造了條小船,完成了出海的夢想。看着男孩滿懷壯志地去尋找新的人生,樹很快樂。

多年後,男孩倦遊歸來,又來到樹的身邊。樹看看自己僅存的樹墩,十分抱歉地對男孩說:“如今我只剩下一個老樹墩,實在沒有東西可給你了”。男孩滿臉倦容地對樹說,現在我需要的也不多了,只想有個安靜的地方,好好休息一下。樹說,既然是這樣,那麼我這老樹墩還是挺管用的,“來吧,坐下來,好好的休息一會兒”。身心疲憊的男孩坐下了,樹努力地挺直了腰支撐着,那一刻,樹彷彿又回到從前,覺得自己好幸福。讀到這兒,你是否已經流下了感動的眼淚?這是一棵平凡樸實的樹,也是一棵爲了自己深愛的孩子而給予了他太多太多的愛的樹。

看完這本書,讓我覺得媽媽就像那棵樹,我就像那個小孩。媽媽無私的愛我,照顧我,我也一定要更愛媽媽,好好學習,做一個健康、樂觀、無私、好學的好孩子。等我長大了,我也會回報媽媽,一直照顧媽媽。我會很愛很愛樹,就像樹很愛很愛我一樣。

讀《愛心樹》有感2

在這短暫的寒假當中,我讀許多書,有:《愛心樹》、《青銅葵花》和《祕密花園》這三本書。這幾本書都讓我受益匪淺。但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書那當然就是《愛心樹》啦!這本《愛心樹》雖然能說是小嬰兒看的低幼兒的書,可是我想:張老師讓我們看肯定有些什麼“意圖”的呀。於是,我就認認真真得看了一遍,果真的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愛心樹》主要講得是一個小男孩和一棵樹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小時候男孩和大樹一起玩耍、嬉戲,可是小男孩長大了之後,卻一直再向大樹索取東西,而大樹卻一直滿足了他的心願,從不說一句怨言,還不求回報,到最後竟然使用自己唯一的身軀去完成男孩的心願——坐一會兒。可見大樹是多麼的愛那個男孩,多麼的無私呀!

讀完這本書,我深有感觸:生活中,我也常常幫助別人,哪怕只是幫了一點忙,自己心中也會感到快樂的。這讓我更深一步的瞭解了“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含義了,又讓我想起了高爾基說的一句話:““給”,永遠比“拿“愉快。還讓我知道了,人類和其他植物、動物是一樣的,出生到老都是一樣的過程。

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例如:爸爸媽媽一直在我們的身邊幫助我們,卻一直不求回報,而且還默默無聞,這種“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呀!

讀《愛心樹》有感3

今天課間操的時候,趙老師給我們講了《愛心樹》的故事。

《愛心樹》講的是一個男孩和一棵大樹的故事。男孩小的時候,總愛爬樹,盪鞦韆,大樹很快樂。男孩長大一點了,大樹還把自己的蘋果送給男孩,後來男孩需要一座房子,大樹就把它的枝幹送給了男孩,大樹就只剩樹幹了,可是它還很快樂!(我問:大樹爲什麼只有樹幹了還很快樂?貝貝說:老師說因爲大樹幫助了別人很快樂!)等男孩老一些了想去遠方需要一條船,大樹就把它的樹幹給男孩做船了。大樹就只剩下樹墩了。等男孩老得走不動的時候,坐在樹墩上。

大樹幫助了別人,犧牲了自己。我都被大樹感動了,差點哭了。

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貝貝突然說課間操看《愛心樹》的故事了,說大樹讓她很感動,差點掉下眼淚。我問她大樹哪點讓她感動,她說大樹犧牲自己幫助別人讓她感動。晚上,因老師說可以把讀後感寫下來,就讓她說一下,可她說着說着就不願意說了,我聽她的聲音有點想哭的感覺,我想她可能怕自己哭了,就匆匆結束了。

沒想到這本書會讓孩子有這麼深的感受,我一定也買一本,孩子多看兩便也許會有更多的感受!

讀《愛心樹》有感4

今天我看了一本名叫《愛心樹》的繪本,書中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

《愛心樹》講了一棵大樹很喜歡一個小男孩,小男孩每天來爬樹、摘樹葉、吃蘋果、做遊戲……男孩很開心,大樹也很開心。可是,男孩漸漸長大,不再與大樹一起玩耍。男孩希望獲得金錢,大樹把蘋果給他去換錢;男孩需要建立家庭,大樹把樹枝給他造房;男孩希望去遠航,大樹把樹幹給他造船……當那個已經變成老人的男孩再回到大樹身邊時,大樹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給他。不過它還有個樹墩,可以讓男孩坐下來休息……

看完這本書,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對我無私的愛,爸爸媽媽總是想方設法滿足我的要求,他們的付出從來不奢求回報,不正如書中的大樹嗎?而我不正是書中的小男孩嗎?不,我不要做書中那個貪得無厭的男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好孩子,長大以後好好孝敬他們!爸爸媽媽,你們愛我,我更愛你們!

讀《愛心樹》有感5

近日,和孩子們一起讀了《愛心樹》,感慨良多,它雖然是本兒童讀物,只有簡潔的黑白畫面和寥寥數語構成,卻透露着點點滴滴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愛心樹》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小時候經常跑去和一棵大樹玩耍,採集樹葉,藏貓貓,盪鞦韆。只要小男孩快樂,大樹就會感到幸福!男孩漸漸長大了,他要做自己認爲有意義的事情,不和大樹做伴了,大樹感到孤寂。有一天男孩來了,他向大樹要錢,大樹無怨無悔給小男孩自己的果實,讓男孩賣掉換錢生活;很多天過去了,小男孩因爲結婚,又來要房子,這棵大樹讓小男孩砍走樹枝造房子,小男孩滿足了,大樹很快樂!後來,小男孩又想去遠遊,大樹又讓小男孩砍掉樹幹做船。船駛走了,大樹很快樂,但是心裏有些。(我想大樹可能更多的是對孩子的眷戀)。過了好久,這個身心疲憊的男孩又回來了,大樹說:“我什麼都不能給你了,我只有老樹墩”。看着孩子坐在自己的樹墩上休息,大樹很快樂。

文中的大樹奉獻了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幹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它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付出,爲的卻只是能讓小男孩快樂,希望小男孩能獲得他所想要的幸福。這樣的愛多麼偉大,多麼無私,多麼令人感動。想想在我們的身邊不也存在着許許多多這般偉大、無私的愛嘛。可曾想,我們的父母就是這樣一棵“愛心樹”。可曾想,我們的老師就是這樣的“愛心樹”,爲了能讓孩子們健康茁壯地成長。老師們把畢生的精力毫無保留地給了學生,不求半點兒回報。還有警察、醫生。很多很多的人,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樣無私、偉大的愛。付出了,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回報。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愛,我們的生活變得五彩斑斕;也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愛,我們是如此的幸福與快樂!

但在感動的同時,我對文中的小男孩不管不顧一味索取,不懂關心,不懂感恩的行爲有着一種心痛的感覺。怎樣愛孩子纔是真正的愛?要讓孩子獲得真正幸福,就必須讓孩子們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我們在付出愛心的同時,也要教孩子學會知足,學會感恩,學會做人的道理,教他們以同樣的方式去愛社會,愛自然,愛身邊的一切,這纔是真正的愛!偉大的愛!在得到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傳遞愛。

讀《愛心樹》有感6

記得第一次看《愛心樹》時,我才8歲,還不認識很多字,那時的我最愛看的書就是繪本了!什麼《逃家小兔》、《爺爺一定有辦法》、《愛心樹》啦……應有盡有,可我最喜歡看的是這本書——《愛心樹》了。

這本書是一本繪本,最大的特點就是字少道理大。你可別小瞧了它,只要你認認真真的去品味它,你一定會被它優美的文字所吸引,你也一定會被它精美的插圖所迷住,還有,全文最後蘊含的深刻道理也是值得大家去回味的。

書中主要講了一個小男孩兒與一棵蘋果樹的故事。小男孩兒餓了,蘋果樹給將他蘋果吃;小男孩兒不高興時,蘋果樹讓他爬到樹枝上玩,漸漸的,小男孩兒長大了以後,把樹砍了,讓木匠把樹幹做成了船,把樹枝做成了房子,可當從前的那個小男孩兒老了時,從前的蘋果樹也成了一個老樹墩,可老樹墩沒有說什麼,只是努力地挺了挺身子,讓當年那個小男孩兒坐下來好好休息休息。雖然大樹很累,但它看到小男孩兒高興、快樂,心裏也會很高興、快樂。我想:故事中的蘋果樹多麼想我們生活中的父母呀!他們爲了我們,願意付出一切。只要我們快樂,他們也會一樣高興,心裏像就會得到了巨大的滿足一樣。可是,我們在享受幸福的同時也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同學們,感恩是一種美德,每個都要學會感恩。父母不需要孩子對他們說“謝謝”二字,但是,如果你對他們說一句“謝謝”,他們的心裏絕對會感到無比溫暖、無比欣慰。

總之,我在《愛心樹》這一本書中讀到了許多做人的方法與道理,《愛心樹》可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啊!

家長的話:我很支持女兒讀這本書,因爲我覺得,這本書的教育意義很大.而且,我還很喜歡與女兒一起讀,各自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可以讓一家人的生活變得更融洽.我讀過許多繪本,這本寫得最好,教育意義非常深刻,我看完女兒寫的讀後感後,我感覺她真的長大了。

讀《愛心樹》有感7

今天我看了《愛心樹》這本書,它是由謝爾?希爾弗斯坦寫的,看了這本書後,使我很感動。

雖然這本書文學很少,但讓我真正體會到什麼是幸福。

從前有一棵大樹,它喜歡上了一個小男孩,男孩每天和大樹玩,有時採集樹葉,有時自己做王冠,有時他也會爬上樹幹,在樹上盪鞦韆……他們兩個互相愛着。但是,時間過得很快。男孩需要錢的時,大樹給他蘋果讓他去賣掉,男孩需要房子時,大樹給他樹枝,讓他去蓋木屋……

我想起了我們人,連大樹都可以做得那麼好,難道我們不能試一試嗎?說真話,我不是一個助人爲樂的人,因爲我們總想着自己,不顧別人,只求自己的生活好一點。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只有爲別人着想,爲別人的傷心而傷心,爲了別人的高興而高興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讀《愛心樹》有感8

記得第一次閱讀這本書是在讀五年制師範的第四年,那是一堂兒童文學課。兒童文學的老師爲了讓我們能更真切地瞭解兒童讀物,經常在課堂上讓我們欣賞。原本總覺得小孩子看的書無非是一些絢麗的卡通漫畫亦或是我們從小便已熟知的經典童話故事,不免覺得無聊。然而我們錯了,現在小孩子的讀物中無論是圖畫還是語句的設計,都是經過編者深思熟慮的,都從中透露着點點滴滴的道理,只要在閱讀後細細地去回想,便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在繪本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愛心樹》。

大學畢業踏上工作崗位,成爲了一名人名教師。在一次晨讀課,我帶領孩子們閱讀了《愛心樹》,孩子們看着大屏幕中簡潔的畫面,聽我讀一句句簡練的話語,起初還有點浮躁的課堂卻漸漸安靜了下來,越往後讀情緒便越投入在故事的情節中,我發現自己的聲音開始變的梗塞,孩子的情緒也受到了影響。雖然孩子們並不能很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感觸,但這樣就夠了。

這本由天才繪本作家希爾弗斯坦所寫的《愛心樹》,雖然裏面只有簡單利落的`黑白線條和簡單的文字,但是卻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一次又一次不思厭倦地去翻閱。究竟這本書具有了何般魔力,能讓我如此迷戀,我想還是根源於文章所描述的一種引人深思的愛。

讀《愛心樹》有感9

“給予”?“索取”?讀了《愛心樹》這本書,這兩個詞一直在我的腦子裏徘徊。

這本繪本主要講了小男孩小時候跟大樹親密,可慢慢長大了,男孩只回來了四次,每次只知道貪婪地向大樹索取。大樹一次次無私地給予,卻很快樂!

小男孩,你怎麼能只知索取,而不懂得回報呢?大樹爲了你,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有抱怨過嗎?他有向你傾訴過嗎?而你沒有絲毫抱怨,甚至連一句感謝都沒有說過,你不覺得慚愧嗎?我們身邊,這樣的男孩也不在少數,有時甚至覺得自己就像這個男孩。

暑假裏,媽媽和我一起逛超市,我跟着媽媽,並沒有半點聲響,媽媽也沒有理我。可看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時,我站住了,指着那樣東西。媽媽卻若無其事地繼續往收銀臺走去。我就站在那兒,大喊道:“媽媽,媽媽,快回來,我想買這樣東西!”媽媽還是沒有理我,徑直地走到那兒排隊。我跑到媽媽那兒,有點兒想哭:“媽媽,帶我去買吧,好不好?”

“想買的自己去買,自己買的東西才能心裏踏實,不是靠自己努力換來的東西,怎麼能要?我以前寵你是因爲你小,現在你已經長大了,應該懂事了,想得到的東西不能靠別人!”

我很生氣,不理媽媽,就這麼點要求都滿足不了我,那我爲什麼要這麼聽話。可想着想着,自己竟然想通了,媽媽不輕易給予我東西,是想讓我明白,自己用勞動換來的東西,纔是最有意義的!原來她是不想讓我成爲《愛心樹》的那個男孩,只會一味索取。

“給予”、“索取”這兩個詞已深深刻入我的心中,時刻提醒我,要做“大樹”,無私給予,不圖回報。莫學男孩,只知索取,不懂感恩。

讀《愛心樹》有感10

《愛心樹》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男孩和一棵大樹的故事。大樹和男孩很友好,大樹給了他生活所需的東西,男孩非常快樂。文章寫對的生動有趣,是沿着時間線來寫的。

在《愛心樹》裏,大樹非常關心男孩,男孩也喜歡大樹。書中的男孩從小就和大樹是夥伴,他們每天一起玩遊戲,盪鞦韆,捉迷藏.......都很開心,很快樂。漸漸地,男孩長大了,他向大樹提出了種種問題,大樹也盡力地幫他解決困難,大樹多麼關心男孩啊!大樹奉獻出了無私偉大的愛。文章結尾,“大樹挺直了身體”,體現了大樹一心想着男孩,捨己救人,值得我們學習。生活中,爸爸媽媽也是無私奉獻出的愛,比如在我們睡着時踢了揹着,深夜,爸爸媽媽會輕輕地幫我們蓋被子,這好比書中的大樹一樣。爸爸媽媽這麼關心我們,我們難道不認真學習回報嗎?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說話。”我完全相信這句話,我應該用全部的精力努力學習,多讀書,讀好書!

讀《愛心樹》有感11

愛心樹是一個感動的繪本,我看了以後眼睛裏溼漉漉的愛心樹是一棵不求回報的樹,愛心樹把他的一且都奉獻給了那個孩子,它卻沒有得到一絲回報,後來他什麼也沒有了,他還想着還能給孩子什麼呢?

而孩子是個貪婪的人,什麼都向大樹要,可最後他把大樹東西都拿走了,我就想起了一個童話故事叫:看不見的龍,它把他身上的所有器官都給了別人,可自己卻沒有的得到一絲回報。

愛心樹就像媽媽一樣,他無私奉獻,也代表着媽媽對孩子愛。他也和其他的樹不一樣,他還會說話。當孩子把他的樹幹看下來做成船使走了的時候,大樹很快樂,可心坎裏卻有失望,因爲孩子離開了着個地方就等於離開了他。我覺得愛心樹是真心愛小男孩的,就是這樣,他才能把他的一切給小男孩,而且不求一絲回報。

愛心樹就想一個母親,一個兒子,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而孩子對母親的愛是不能計算的。如果我是愛心樹,孩子第一次想我有東西的時候,我就要給他講道理,讓他明白,東西是有自己用勞動來獲取的。

來吧!讓我們拉起手,心連心,用勞動來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吧!

讀《愛心樹》有感12

《愛心樹》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小時候經常跑去和一棵大樹玩耍,採集樹葉,藏貓貓,盪鞦韆??只要小男孩快樂,大樹就會感到幸福!男孩漸漸長大了,他要做自己認爲有意義的事情,不和大樹做伴了,大樹感到孤寂。有一天男孩來了,他向大樹要錢,大樹無怨無悔給小男孩自己的果實,讓男孩賣掉換錢生活;很多天過去了,小男孩因爲結婚,又來要房子,這棵大樹讓小男孩砍走樹枝造房子,小男滿足了,大樹很快樂!後來,小男孩又想去遠遊,大樹又讓小男孩砍掉樹幹做船。船駛走了,大樹很快樂,但是心裏有些??(我想大樹可能更多的是對孩子的眷戀)。過了好久,這個身心疲憊的男孩又回來了,大樹說:“我什麼都不能給你了,我只有老樹墩”。看着孩子坐在自己的樹墩上休息,大樹很快樂。

文中的大樹奉獻了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幹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它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付出,爲的卻只是能讓小男孩快樂,希望小男孩能獲得他所想要的幸福。這樣的愛多麼偉大,多麼無私,多麼令人感動。想想在我們的身邊不也存在着許許多多這般偉大、無私的愛嘛。可曾感受,我們的父母就是這樣一棵“愛心樹”。或許在孩子們看來,父母的愛早已成爲習慣,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但是站在這一刻,當自己面向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時,要自己真正地踏上新的旅途時,回過頭看看過去的點點滴滴,雖然有些往事已漸漸變得模糊,但父母對我的那份愛,那種感覺,就如記憶的鵝卵石,無論時間的溪流怎麼沖刷,永遠都不會淡忘,那是種心靈的觸動。可曾感受,我們的老師就是這樣的“愛心樹”,爲了能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爲了能讓孩子們在歡樂地天空中翱翔,爲了能讓孩子們健康茁壯地成長。老師們把畢生的精力毫無保留地給了學生,就像一隻蚌,用愛的汁液一點一滴地孕育沙礫,直到把它孕育成一顆珍珠,不求半點兒回報。還有警察、醫生??很多很多的人,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樣無私、偉大的愛。付出了,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回報。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愛,我們的生活變得五彩斑斕;也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愛,我們是如此的幸福與快樂!

但在感動的同時,我對文中的小男孩不管不顧一味索取,不懂關心,不懂感恩的行爲有着一種心痛的感覺。怎樣愛孩子纔是真正的愛?要讓孩子獲得真正幸福,就必須讓孩子們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爲了讓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成爲有用之材,就不該只是盲目愛的付出,要適時適機地引導教育。孟母三遷、五子登科、斷機教子、岳母刺字等,這都是教育孩子很好的例子,愛需要理智,愛是無私的卻是有度的,我們在付出愛心的同時,也要教孩子學會知足,學會感恩,學會做人的道理,教他們以同樣的方式去愛社會,愛自然,愛身邊的一切,這纔是真正的愛!偉大的愛!在得到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傳遞愛。

讀《愛心樹》有感13

吃過了晚飯,一家三口倚在沙發上其樂融融,我拿來了老師發給孩子的那篇《愛心樹》,清了清嗓子開始讀起來。從兒子小的時候,我就喜歡和他一起讀故事,讀課文,甚至分角色朗讀,所以兒子一直喜歡閱讀東西,對朗誦詩歌也蠻有心得。

“從前有一棵大樹,它喜歡上一個男孩兒。男孩每天在下。小男孩很愛這棵樹,非常非常愛它,大樹很快樂”讀到這裏,我感覺回到了自己的孩提時代,依偎在父母身邊,單純而快樂,一室的陽光,明媚而溫馨。讀到“隨着時光的流逝,孩子逐漸長大,大樹常常感到孤寂。”時,心裏漸漸升起了一片陰鬱,大樹在我眼裏就是一個孤寂的老人,盼望着長大後的孩子依然如小時候一樣依偎在自己身邊。大樹對孩子說:“來吧,孩子,爬到我的身上來,在樹枝上盪鞦韆,吃幾個蘋果,再到陰涼裏玩一會。你會很快活!”“我長大了,不愛爬樹了,我想買好玩的東西,你能給我錢嗎?”大樹說:“我沒有錢,只有樹葉和蘋果,把我的蘋果拿去賣錢吧,你就會快活了。”孩子拿走了蘋果,很久很久沒有再來看望大樹,大樹很難過。讀到這裏,我的眼淚不知不覺流了出來,聲音也開始哽咽,我拿了張紙巾抹了抹眼角,抑制了下已經激動的心情繼續讀下去。

當我讀過了,大樹奉獻出了它的樹枝、它的枝幹,去給孩子造房子,造船,直到變成了一個老樹墩,依然對孩子說:“孩子,我沒有什麼可以給你了,我沒有蘋果,沒有了枝條,沒有樹幹,我希望還能給你點什麼,但是我什麼都沒有了,我現在只是一個老樹墩,真是抱歉”“大樹儘量把身子挺高,對孩子說,你看,我這個老樹墩正好叫你坐在上面休息,來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眼淚再也抑制不住,順着臉頰流了下來,我讀不下去了,我的身邊也靜悄悄的,兒子默默的遞給我一張紙巾,讓我擦拭滾滾而下的淚水。他的爸爸也深深感動了,一家人久久沒有說話。

老樹就像我們的父母,一生爲我們操勞,有人說過,世上最疼愛自己的莫過於自己的父母,一如這棵老樹。但是,當我們漸漸成長以後,卻漸漸忽略了父母的孤獨和寂寞,忙着學習、工作、戀愛、婚姻、家庭,還有自己的孩子,忽略了“老樹們一顆即使一味奉獻,也會快樂的心”,所以很多人才會有“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悔嘆”。父母對我們來說就像老樹,而當我們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我們又甘願成爲一棵老樹。我讚頌老樹的無私奉獻,可是更多的卻是愧疚與那個孩子的自私,也許,在我們成爲一棵老樹的時候,要教育好我們面對的孩子,讓他們有一顆感恩的心,讓他們不要當自己也成爲一棵老樹的時候,纔想起曾經有棵老樹對自己的無私的關愛和奉獻......

讀《愛心樹》有感14

從前有一棵樹,它是一棵蘋果樹,還是一棵有愛心的樹,它喜歡上了一個小男孩。

兒童時期的小男孩喜歡在大樹上盪鞦韆、爬樹、捉迷藏,喜歡收集愛心樹的落葉,喜歡吃樹上的蘋果,吃飽了就在樹上打盹。

青年時期的小男孩已經長大了,好久沒來看愛心樹了。一天,小男孩向愛心樹要錢買玩具。樹說:“我沒有錢,但是你可以把我身上的蘋果帶走,拿到城裏去賣。”於是小男孩把愛心樹上的蘋果都摘下來了,拿去城裏賣了,樹很快樂。

中年時期的男孩已經長成大人了,樹很想念男孩。男孩回來了,愛心樹很高興。男孩說:“我要一幢房子,妻子和孩子需要一個住的地方。”愛心樹說:“孩子,你把我身上的樹枝砍走吧。”男孩把樹枝砍走了,樹很高興。

老年時期男孩回來了,愛心樹高興得幾乎都說不出話來。男孩說:“我想要一艘船離開這裏。”樹說:“孩子你把我的樹幹砍走吧。”男孩想也不想直接把愛心樹的樹幹砍走了,樹非常開心。

很久以後,男孩又回來了。樹說:“抱歉孩子,我現在什麼都沒有了,只有這個矮小的樹墩。”男孩說:“我現在只需要能坐的地方。”男孩在矮小的樹墩上坐了下來,男孩對愛心樹說他一路上的經歷,呆呆地在那坐了好久好久……

有一棵大樹,我們春天倚着它幻想,夏天我們靠着它談心,秋天我們繞着它收穫,冬天我們依着它看雪。這棵樹,就是我們的父母。家是溫暖的港灣,家是呵護人心靈的庇護所……

讀完這篇作文,我感覺心裏暖暖的,這棵樹就是我們的父母,但是我們不要讓父母像愛心樹那樣爲我們付出一切卻一直忍受着孤獨,我們要多陪伴他們,孝順他們。

讀《愛心樹》有感15

這本書很薄,故事很簡單圖但圖文並茂,含義深刻,令我受益匪淺。這本讓我回味無窮的書就是——《愛心樹》。

繪本中的小男孩每天都去找大樹玩耍,做皇冠,盪鞦韆,吃蘋果,捉迷藏......他們在一起的時光是那麼的快樂,那麼的悠閒。漸漸地,小男孩長大了,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就少了,大樹感到很孤寂。小男孩第一次向大樹要錢,大樹把蘋果全給了他,第二次向大樹要一座房子,大樹就獻出了自己的樹枝,第三次小男孩想造一艘船,他就把樹幹砍斷,只剩下一個樹墩。每一次大樹爲了滿足孩子的要求,都把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獻給了小男孩,即使最後只剩下一個殘缺的自己。過了許多年,當年小男孩回來時,已經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了。當他想要一個歇息的地方,大樹依然獻出自己最後的力氣讓他坐......

讀了這本書,我想到了媽媽,媽媽就是大樹的化身,我就是小男孩。大樹的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無數次地打動了我。因此我更愛媽媽了,生活中我每次跟媽媽要東西,媽媽就會很慷慨地給我。我沒去體會過媽媽的感受,我們只顧及自己的要求和慾望。讀了這本書,我暗暗告誡自己,做任何事都要先考慮別人感受,不能一味地去索取。

我要向大樹學習,做一棵小小的愛心樹,用自己的愛回報媽媽,回報愛我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