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靜靜的頓河》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1

在秋天的下午閱讀《靜靜的頓河》,每次擡眼都能望到陽臺外清爽的藍天,剎那間的心思已經飛到了遙遠的頓河邊上,我自己化身爲頭戴制帽腳蹬長靴的哥薩克,四下是如煙的大草原,耳畔響着哥薩克的古歌:“不是犁頭開墾出這沃野千里,開出千里沃野的是戰馬鐵蹄,千里沃野種的是哥薩克的頭顱,裝扮靜靜頓河的是年輕寡婦……”這是讀者閱讀的造化,也是小說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夠與作者面對面,那麼在兩個人的對視裏必定都是會意的微笑。

頓河之美在於肖洛霍夫用細緻入微的筆觸描繪出的哥薩克世界,這個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樣構建出來的,而是對土地與人的情感宣泄。基於作者對頓河的熟悉,使得他對每一個細節和人物的刻畫駕輕就熟,幾個主要人物的描寫有渾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軍和紅軍中的搖擺不定;阿克西尼亞對純真愛情的執着追求;潘捷萊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對親人憐愛交加,娜塔麗婭的善良美麗卻性格剛烈。每一件相關事件的發展,你會發出這樣的感嘆:人在這個時候,就是這樣的!而不應該是別的樣子的。

哥薩克既是士兵又是農民,士兵在歷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鎮壓者的角色,農民則永遠處於被壓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薩克人身上,這二者融合的是那麼自然。馬,酒……這些元素反覆出現在小說中,成爲哥薩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頓河畫卷中的點綴色,有時候又成爲小說的主旋律。只有粗獷的民族才於這些詞彙連接在一起,當這些詞彙成爲一個民族的歷史符號時,讀者就會感知到這個民族的成長之路是從血與火中走來的。這些人物和事物從開篇起,就像山巔初融的雪水,每個哥薩克都是一顆微小的水滴,組合爲一體時就迸發出巨大的感染力,讀者在閱讀時會被這緩慢但不可阻擋的力量推動着,盡情體會哥薩克的粗魯野蠻、單純幽默,保守和卑微,會認識一羣奴隸的後裔,一羣不屈的戰士,一羣小農意識支配下的農民和無政府主義者,這些人性的魅力貫穿全篇,使得小說成爲和諧統一的整體。

按照鏡頭構建法的分析,《靜靜的頓河》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算是近景,人物所處的戰火烽煙是中景,在這一切的背後的遠景,則是絢麗所彩氣象萬千的頓河風景畫,從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厭其煩地描繪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頓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葉,每一朵蒼穹上的繁星,還有春水氾濫中的魚羣,麥浪翻滾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羅斯民族那樣寬廣的土地上才能誕生這樣的情感,只有這樣的土地才能誕生這樣的作家。一個蜷縮在城市衚衕中作者永遠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體會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遠弄不懂,爲什麼有的作家會癡迷於描寫高天上的流雲和草地上的蝴蝶。

有人說過,老舍先生的《茶館》有一點非常厲害,那就是劇中人物往往只有之言片語但讀者卻能從這片刻的出場中窺見此人的性格,肖洛霍夫同樣具備這樣的神來之筆,在頓河中有時候僅僅是一個簡短的感嘆,就能勾勒出一個人物的速寫。俄羅斯小說家一向是擅長對話描寫,肖洛霍夫的《頓河》也不例外,在這裏我想說到另一位俄羅斯作家妥斯脫耶夫斯基,與之相比較,妥斯脫耶夫斯基推理式的對話就顯得拖沓和枯燥。肖洛霍夫出身鄉村,對鄉村俚語方言的運用,大量的哥薩克歌謠穿插其間,或悲或喜,信手拈來,神韻自成。因爲作者的心屬於那片土地,因爲作者愛那片土地,所以,無需取巧,一切盡在掌握中。而讀者應該感謝的除了肖洛霍夫,還有譯者。王小波說,最好的文章是譯文。我深以爲然。我先後買過兩個版本的《靜靜的頓河》,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的顯然不如灕江出版社這一版,灕江版的譯者力岡,據說是翻譯俄文的權威,單從這本書的翻譯上來看,權威是肯定的。他譯出了小說的神韻,也譯出了哥薩克人的靈魂。

我一直認爲,當小說脫離了土地,脫離作者所賴以生存的根基,脫離民族性,地域性,脫離了作者的本體性,那麼,小說就已經死亡。一篇中國人的小說讀起來像美國人寫的,一個日本人的情感看上去更像一個印度人的,這這樣的小說是失敗的。人本小說根本上講是對小說的背叛,一個人從降生時起,他就不可能沒有國籍,沒有地域性,對於一箇中國作家來說,他(她)首先是中國人,其次纔是人,泛人性論同樣是對人性的褻瀆。

美有內在統一的本質,又以千姿百態的表象展現出來,雨打芭蕉是美,金戈鐵馬也是美。當然,這取決於讀者主觀的審美情趣,審視一種風格的文字,宛如看風景,比如大漠黃沙,一個旅行者看到的是發自內心的讚歎:浩瀚、蒼涼、雄渾等等,而一個生活在沙漠中的土著,必然抱怨自己所處的窮山惡水,這不是矛盾,只是觀看者所用的角度不同。我姑且把自己當成一個頓河邊上的旅行者。

誠然,《靜靜的頓河》一書使用的是現實主義手法,在它獲得諾貝爾獎的頒獎詞中,瑞典人也提到:“肖洛霍夫在藝術創作中並沒有什麼創新……現實主義這一手法,與後來的小說創作藝術出現的一些模式比顯得簡單而質樸……”我以爲,小說的終極目的在於表現小說家想表現的思想,傳達小說家想傳達的觀點,講述小說家想講述的故事。當小說最終產生了力量,使讀者產生了共鳴,讓作者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那麼創作這個小說所用的藝術手法就是成功的,就是勝利的,無所謂現實主義或現代主義,小說是表達思想,宣泄情感,而不是買弄技巧,以金庸小說裏的人物爲例,黃藥師武功的奇巧華麗可以成爲大師,郭靖的敦厚凝重也可以自立一家。

現實主義過時了嗎?沒有,每一種現代主義離開了現實主義都會成爲無根之水,成爲空中樓閣。小說不是隱藏,不是讓讀者在迷宮裏暈頭轉向,也不是讓讀者讚歎建築迷宮者有多麼高超的手藝,更不是小說家躲在斗室中的孤芳自賞。作爲小說家任性的肆意妄爲和心血來潮,產生了這樣那樣的實驗,這些實驗令人尊敬,但到今天,沒有一種小說手法的成就能夠超越現實主義,也沒有一種現代技巧能夠構建起《頓河》這樣一部宏大的哥薩克史詩。

瑞典老人們對《頓河》獲得諾貝爾獎的決定時指出,“肖洛霍夫在描寫俄羅斯人民生活中一個歷史階段的頓河史詩中所表現的藝術力量和正直。”在六十年代的前蘇聯,今天,我們回過頭來審視處在那個時代那個國家中的作者,在那時,能夠不嬌柔不做作不掩飾,能夠以正直的決心和正直的良心來描寫真實的人性之美,站在與《日瓦戈醫生》、《古格拉羣島》的同等意義上,肖洛霍夫和《靜靜的頓河》理應獲得讀者更多的尊敬。

當一個作家從內心歸屬於一片土地時,他的血液裏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傳奇、風采、歷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傳達給他的某種特殊啓示,將凝聚成這個作家畢生賴以表達的字符,在他的這些字符裏所傳達出來的,是那種最擅長抒發心靈和情感之美的語言,他不是從世界文學的潮流中,不是從書架上的字紙堆裏,而是從炎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長葡萄的平原或積雪的高山之間獲取靈感,獲取文字的力量和決心,只有對土地的眷戀和心有所屬,他的文字才能如此從容不迫和富有個性。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2

毋庸置疑,《靜靜的頓河》是一部好作品,是經得起時代的驗的文學經典。然則值得注意的是,這部長篇小說是蘇聯主流文學中一個極爲特殊的文學現象。這部作品居然被蘇聯官方接受和認可,並且還竟然一度被官方視爲主潮文學中的一部“紅色經典”,顯然是有一定的不爲人知的歷史背景。關於這部作品問世過程中的蹊蹺已有許多考證文章進行了論證。

讓人驚訝的是,該小說無論從哪種角度去看,都是對斯大林時期蘇聯主流文學中的烏托邦情愫的顛覆,其反烏托邦情感是異常明顯的`。將這部史詩性鉅著當做“紅色經典”去閱讀着實是許多年來蘇聯和中國讀者的“荒謬邏輯”,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倒是在“文革”期間,當肖洛霍夫在中國“反修防修”運動中“不幸”淪爲“最反動的作家”,他的《靜靜的頓河》也隨之成爲最大的“毒草”時,中國人才陰差陽錯、歪打正着地看出了這部作品對蘇聯30年代主潮思想的顛覆。

這部史詩般的鉅著真實地表現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國內戰爭結束這個動盪的歷史年代頓河哥薩克人的生活和鬥爭。他們的心酸、苦楚、旺盛的原始生命力、對土地的眷戀、蠻性與善良相交織的質樸的本性,均在男主人公葛利高裏和女主人公阿克西妮婭、娜達莉婭身上體現出來。他們的痛苦與悲哀,歡樂與幸福均來自他們真實的人性。而小說主人公葛利高裏·麥列霍夫在紅軍與白軍之間的猶豫選擇和最後的迷茫,隱含着社會的悲劇和歷史的荒誕性。小說一方面出色地描繪了哥薩克人本真的生活。

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沃土上,勞動、戀愛、繁衍,純樸而煥發着生命的激情。葛利高裏與他的情婦阿克西妮婭之間的情愛,正體現了他們生命力的旺盛與衝動。另一方面,小說刻畫了布爾什維克們的殘酷與冷漠。小說中對布爾什維克黨員彭楚克和柯謝沃依的描寫,突顯了他們身上的殘酷無情。他們在作家筆下成了革命的機器,成了政治原則的化身,他們的自覺性與葛利高裏的本真性成了鮮明的對照。布爾什維克領導的紅軍將革命風暴帶到了寧靜的頓河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哥薩克農民們被迫迎來了歷史的變動。葛利高裏在這場殘酷的動盪中必須做出人生的選擇。

他選擇的標準其實很樸素:無論是紅軍還是白軍,只要誰能使他自由地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想吃什麼就種什麼,想愛哪個姑娘就去追求,無拘無束地過日子,那麼他就跟誰。葛利高裏是個自由純樸的哥薩克,他在紅軍與白軍之間的徘徊正是出於這種樸素簡單的生活要求。然而,如此簡單的要求,在那個殘酷的年代裏,也無法實現。無論是紅軍還是白軍,都無法滿足葛利高裏這一最基本的生活願望。最後,他也只能抱着冤死的阿克西妮婭的屍體,緩緩走向沒有出路的未來。

革命究竟給普通的哥薩克農民帶來了什麼?從小說悲劇性的結尾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某種暗示。小說對蘇聯國家烏托邦主義的顛覆是相當明顯的。也正因爲這部小說所具有的鮮明的反烏托邦性,使得它在蘇聯斯大林時期的主流文學中顯得十分特殊。然而,應該說,這部身份可疑的主流文學作品,在客觀上爲斯大林時期並不景氣的蘇聯主流文學寫下了最精彩的一筆。

小說對哥薩克人生活的真實到位的描寫,對他們情感世界的準確深入的展示,對歷史悲劇性的深刻把握,均顯示出作者第一流的筆法。這對於年僅20多歲的作者來說,更顯得難能可貴。而肖洛霍夫在他以後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再也沒有了如此出色的藝術概括才能。的確,將60年代那個頤指氣使的揮舞意識形態大棒的文壇政客肖洛霍夫與《靜靜的頓河》的作者聯繫在一起,着實也容易引起人們的疑惑。這也許成了後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對這部鉅著的作者權產生爭論的重要誘因吧。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3

如果說《戰爭與和平》是以上層人士眼光來敘說的史詩,那麼《靜靜的頓河》無疑是以下層參與者感受來體驗的史詩。

它殘酷地剝開每一個英雄表面的粉飾,真實的告訴我們,在偉人們揮斥方遒時,將有多少悲劇發生,無論是歷史前進的代價,還是無謂地犧牲。

大地上真正讓人動容的是來此最底層的咆哮。

此書共分爲四部,從1928年開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時間才創作完成。肖洛霍夫這部處女作一經問世,立刻受到國內外的矚目,被人稱作“令人驚奇的佳作”,“蘇聯文學還沒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說”。此書於1941年獲斯大林獎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書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爲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蘇聯作家。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4

《靜靜的頓河》是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全書共四部,長達一百五十萬字。比《戰爭與和平》還要長。我個人覺得是最長的一部名著了。而且這部小說以記敘爲主,沒有多少議論。這一點很像中國的古典小說。情節緊湊,人物衆多。這樣複雜的小說,是特別難寫的。既耗費人的精力,又很難構思。可以說,這部小說是以作者的生命來寫的。所以我特別喜歡這步小說,讀得特別仔細。小說的情節給我很深的印象與震撼。

小說描寫的是哥薩克人在戰爭中的表現。開始寫頓河兩岸的哥薩克的生活。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哥薩克在保衛祖國的戰爭中表現非常突出。不久,蘇聯國內戰爭爆發。紅軍與白軍的戰爭中,哥薩克由於受舊勢力的欺騙,而加入了白軍。哥薩克曾三、四次動亂,小說很好的描寫了蘇聯國內戰爭的情景。

小說人物衆多,主要描寫的是葛利高裏一家人。父親、哥哥,都是哥薩克中的英雄。小說以這三個人爲主要線索,描寫了韃靼村的哥薩克,描寫了地主階級、無產階級的一些人物。小說還寫了葛利高裏與阿克西尼亞、娜塔莉亞的愛情。下面我想寫一寫這部小說的幾個優點。

  第一個優點是小說描寫頓河兩岸的生活特別出色。

頓河兩岸的農村,人們生活質樸,勤勞勇敢。作者將農村的生活寫的是淋漓盡致。中國的善於寫農村生活,但是與《靜靜的頓河》比都要稍遜一籌。可以說這部小說將農村的生活寫“盡”了。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農村的一草一木,農村的房屋、田地,農村的人們的一言一行,都被描寫了出來。小說開頭二百頁都是描寫頓河兩岸的農村的生活的。可以說這二百頁是全書最精彩的二百頁。

  第二個優點是描寫戰爭。

全書除了開頭二百頁描寫平和的農村生活,其餘全部是描寫戰爭的。這在世界名著裏是少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蘇聯國內戰爭,哥薩克的三、四次動亂。小說雖然長,而且都是描寫單一的戰爭,但是小說不枯燥。這與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是分不開的。小說在描寫戰爭的同時,還描寫了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戰士的形象。小說有點像《紅樓夢》,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有表現的舞臺。這樣每人人物都栩栩如生。戰爭場面的描寫也是我很佩服的。像攻克碉堡、騎兵作戰、小隊人馬相遇戰、對待戰俘等等,寫的是栩栩如生,印象深刻。

  第三個優點是,描寫哥薩克。

描寫哥薩克的作品很多,托爾斯泰的《哥薩克》、果戈裏的《塔拉斯。布爾巴》、美術作品中也有很多關於哥薩克的作品。《靜靜的頓河》是描寫最成功的一部。哥薩克人在和平時期與戰爭時期的形象、性格都描寫出來了。哥薩克生活中憨實、豪邁,戰爭中勇敢。同時作者也指出了哥薩克太過實在,被白軍欺騙了。我讀了這部書,對哥薩克人產生了好感,覺得他們實在、勇敢。

這部書還有許許多多的優點。我讀完這部書,感覺像是讀了哥薩克乃至俄羅斯的歷史。因爲這部書包括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小說的每一個情節都可以讓人津津樂道幾個世紀,這是難能可貴的。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5

第一次接觸《靜靜的頓河》時候,我在讀高中,當時我們學校竭力創辦着屬於我們自己的期刊《青蘋果》,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同學投稿。但畢竟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很快,就沒有多少人去投稿了。但是怎麼辦呢?難道說讓辛辛苦苦纔好不容易辦起來的一期刊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流產嗎?最後就想到了一個辦法:用大量的餓版面來連載肖霍洛夫的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沒想到的是,着小說一上期刊,就立刻爲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人氣。我們大家都開始看起我們學校自己辦的期刊來。

但畢竟時間有限,在幾個月的時間內不可能將那麼大的一本書全部都載到期刊上。我們也就只看了那麼一小小的部分。現在上了大學了,時間也多了起來,偶爾一次去圖書館借書的時候,發現了四本《靜靜的頓河》:是一整套素。我高興的差一點就跳了起來。不見多時,現在終於有和它見面了,我心理別提有多高高興了!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學校一次只能借一本小說,我這個心裏的鬱悶啊!

於是我憑着以前有過看它的經歷,便借了第四本,也就是大結局的那一本。我整天愛不釋手的那着我心愛的書。就這樣終於有了感覺。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俄過人葛利高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先後加入哥薩克和布爾什維克的故事以及在其中發生的餓一件又一件令他傷心的事,先是自己哥哥的戰死,然後自己的結髮妻子因爲不願意給他生孩子而自己墮胎是失血過多而死。自己也因爲沒有文化而被別人瞧不起,最後不得不有師長降爲了一個小小的連長。因不滿哥薩克們的戰爭無目的,後來他有投身紅軍。將自己對那些高高在上的沒有實際作戰的能力的將軍的餓怨恨全都發泄到了戰場上。

作者通過對他們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細緻描寫,真實的餓反映了生活在戰爭年代的人們對自己命運的無能爲力和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的災難。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6

我成長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戰爭,戰爭對我來說,僅僅存在於小說中或環球新聞報道中,但靜靜的頓河看完,我覺得自己隨主人公格里高利一起走過槍林彈雨,冒着炮火向着未來邁進,多麼沉重的一段旅程!心靈和身體都疲憊不堪,再也沒有什麼比戰爭更能考驗人性的了。

主人公第一次在戰場上殺第一個敵人的場景讓我永生難忘。他本是個善良的小夥子,心裏還懷着純潔火熱的愛情,可是他在自己也搞不清楚爲什麼而戰的情況下,稀裏糊塗的殺人了。一旦戰爭的巨輪往前滾動,誰也不會有空或有膽去想爲什麼而戰,只是本能地讓自己避開死亡。主人公沒有文化,沒有見識,一心只想打完仗回家跟心愛的女人廝守,爲此他麻醉自己的心靈,儘量不去想那一張張死去的臉孔和他們身後的父母妻兒,他不得不這麼做,求生的本能驅使着他前進,在戰場上心軟的人就是死神最愛光顧的人。

戰爭把他的心揉碎了,掰開,慢慢又長合,長合之後又撕開,扯壞,再長合的心就完全變形,很硬很空了,隨便一敲就支離破碎,再也拾不起了。他失去了兩個最愛他的女人——妻子和情人,尤其是他深愛着的情人,勇敢無畏的跟着他逃難的阿克西妮亞,他親眼看着她中槍死去,連最後的道別都沒有機會說。

埋藏完情人,就像埋藏了他自己的一生。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女兒相繼死去,在這世界上的唯一牽持就是幼子,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的抓住了這個信念,勇敢的面對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現實。戰爭中,個人的命運是如此的渺小,在歷史的洪流中有很多像主人公這樣被迫前進分不清該如何選擇立場的人,他們只能依着本能隨大流前進,而他們的本能往往和歷史背道而馳,悲劇就此而生,對此我們毫無辦法。

雖然不能挽救格里高利的悲慘人生,卻能深刻認識到戰爭的可怕,從而更珍惜現在擁有的安寧生活,我要竭力看清自己的命運,在需要抉擇的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

永別了,靜靜的頓河,我不忍看第二遍了。誰也不想經歷兩次戰爭,看着美好的東西再次被毀滅,看着善良純樸的人再次被戰爭摧殘,看着不計其數的無辜生命再次消失,這真是最最殘忍的事了。我再也承受不起。

戰爭的時候,上帝不存在。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7

《靜靜的頓河》一部宏篇鉅著。這本書再現了俄國十月革命前後,俄國人沉痛的生活。看完我在想,這到底在向人們詮釋什麼呢?我想有以下幾點。

  一、感情。

感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葛利高裏執着的愛着,已爲人夫的婀克西妮亞。爲此他們兩次私奔。第二次時,他們乘着滿天雲霞上路了,還沒走幾步,婀克西妮亞就被子的彈擊中了。血從她的嘴裏無情的流出來,葛利高利把自己的棉衣脫下來,枕在心愛的人頭底下,趕忙查看她的傷口,然後把自己的內衣撕下一塊,塞進還在沽沽流血的胸口,抱起她的頭悲痛欲絕的喊:“你倒是說句話啊!”曾不顧一切和他私奔,雖不是妻子卻愛他勝過妻子的心愛的人,沒有再說一句話,就此撇下一生的摯愛撒手人寰。葛利高利悲哀到了幾點,他用雙手沉痛的掩埋了自己的愛人。雖是畸戀卻如此感人至深,我想只有那種不顧一切的愛,纔會如此的打動我們的心。

  二、戰爭。

戰爭也好像是人類不變的主題。只要有人存在,就不免要強取豪奪。有些人爲了自己一己私利,讓許多無辜的人們捲入這場死亡遊戲。愛好和平的人們,是不需要戰爭的,戰爭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死亡、恐懼、飢餓、窮困,人民不能安居樂業,而是顛沛流離;夫妻不能長相廝守,而是聚少離多,或是從此陰陽兩隔。每次政權的更跌,都是血淚交流,橫屍遍野。人民只想過個安生日子,卻是如此的難。想想家人的團聚,溫馨的飯桌,自由的來去,安逸的睡眠,該是多麼的舒服滿足。珍惜和平和安寧,纔不會輕易陷入戰爭的漩渦。公會名稱

  三、親情。

丈夫去打仗,妻子的不捨;兒子戰死沙場,母親肝腸寸斷;新婚妻子瞬間變成寡婦,不忍拋棄的公婆……

靜靜的頓河,卻是如此的不平靜。那裏曾演繹了愛的歡歌,那裏以前歷了瀰漫的硝煙,那裏曾撒下了數不清的血淚,那裏曾有一批人日落而息日出而做,那裏曾有鐵騎踏過的一條靜靜流淌的頓河。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8

一提到最偉大的俄語文學作品,很多人首先會想到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到他們的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和《卡拉馬佐夫兄弟》。英國作家毛姆把《戰爭與和平》列爲他心目中的世界十大名作之首,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則宣稱,《卡拉馬佐夫兄弟》纔是最偉大的小說。毛姆主要是從文學創作角度來看的,而弗洛伊德之所以推崇《卡拉馬佐夫兄弟》,是欣賞裏面的弒父情結,認爲揭示了普遍的、深度的人性。這兩本書我都讀過,然而讀了《靜靜的頓河》之後,我以爲最卓越的俄語文學作品,應該是後者。

現在,我們把這三部作品比較一下,說明《靜靜的頓河》爲什麼勝出?

從結構樣式看,《戰爭與和平》與《靜靜的頓河》最爲接近,都屬於史詩鉅著,都展示了宏大的歷史場景,塑造了衆多生動的藝術形象,那種對於歷史橫斷面的全景式描繪,創造了不僅屬於俄羅斯民族的巨幅生活畫卷,也是關於人類生活場景的百科全書。

從結構處理和人物塑造上對比,肖洛霍夫和托爾斯泰各有勝負,托爾斯泰擅長處理複雜的人物關係,營造繁複而精密的藝術結構,從而使他的作品在結構上極其嚴整,這一點,肖洛霍夫似乎略有不及。從已經寫成的作品的看,(尤其是前兩卷設計的線索)《靜靜的頓河》在早期的結構處理上,似乎是想寫四條線索:一是以葛裏高利爲中心的麥列霍夫家族,代表自耕農、中農階層,二是以科什沃依爲中心的貧僱農革命分子,三是以李斯特尼斯基父子爲中心的地主階層、保皇派,四是莫霍夫家族爲代表的商人階層。但是後來,後兩條線索明顯地中斷了,李斯特尼斯基父子的結局只是在結尾部分,間接地有個交代,而莫霍夫逃走以後,就不知所蹤了。再從全書的結構看,《靜靜的頓河》在結構處理上,不夠嚴整,尤其是第二、第三卷的內容,鬆散、拖沓,插入了很多和主體情節不相干的內容,比如革命者本丘克和安娜的故事,而主人公葛裏高利幾乎被淹沒地看不見了,直到第四部,才漸漸顯露出來,使得結構的主體清晰、明確,首位連貫。所以,從藝術結構看,托爾斯泰高出一籌。

再從人物塑造的成就看,表面看,兩個人的成就不相上下,主體人物都塑造的生動、鮮明,然而,仔細體會,我以爲,肖洛霍夫要高出一籌。《戰爭與和平》也許是因爲描寫貴族的生活,所以,塑造的人物有明顯的“做作”痕跡,這也許是因爲貴族的生活和舉止都符合倫理規範的緣故,溫文爾雅,循規蹈矩,但是總是給人感覺缺乏更多的生氣和活力。《靜靜的頓河》就不一樣,塑造的人物極其生動、鮮明,不僅躍然紙上,甚至可以從書本里跳出來,有站到讀者面前那種真切感。而幾個主要人物的塑造,更是渾然天成,沒有一絲一毫的斧鑿痕跡,熱情豔麗的阿克西妮亞,貞潔賢淑的娜塔莉亞,放蕩妖冶的達麗亞,脾氣暴躁的潘苔萊,粗野頑固的彼得羅,狡猾又愚蠢的福明,等等,即使一個小人物,一個普通的哥薩克男人或者女人,都描寫的非常生動,而且這種生動有一種自然而然的美感、真實感,彷彿只是用精準的白描把原本真實的生活臨摹下來一樣,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更重要的,在這種真實之中,有一種高貴的“誠摯”,這恰是作品的根本魅力所在。因爲任何藝術形象都要通過感染受衆,才能使形象真正“活”起來,併成爲經典。這也就是爲什麼很多創造了不朽的藝術形象的作品,最終都得以保留,因爲時代可以更迭,故事也可以重複,但是獨特的“人”的魅力不會因此而衰減,不同時代的人,都可以通過對藝術形象的解讀,觀照到自己的生活。《靜靜的頓河》比《戰爭與和平》更能深入人心,也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顯現出它的“誠摯”。

至於說《靜靜的頓河》和《卡拉馬佐夫兄弟》相比較,顯然,這是文學和非文學的區別,《靜靜的頓河》是最純粹的文學,沒有一句說教,甚至沒有任何議論,它對人生的深刻把握和揭示都是通過情節進展的人物來展現的,自然而然,非常純粹,任何一個讀到結尾的人,都可以在這種漫長的敘述之後,領悟到那種勘比希臘悲劇一般的悲壯與滄桑感,似乎我們在“這個在太陽的寒光照耀下、光輝燦爛的大千世界”所經歷、所感受的一切,一切的悲歡哀樂,都包含其中了。而《卡拉馬佐夫兄弟》顯然是“小衆”作品了,它更像是一部用文學語言寫成的哲學著作,尤其是“宗教大法官”那段,連篇累牘的說教,如同哲學分析。俄國人的哲學思想,大都體現在文學作品裏,似乎俄國人不太擅長哲學敘述,這一點和德國人形成鮮明的對照:德國人的文學作品都充斥着濃重的哲學思辨,比如《浮士德》,比如卡夫卡。從這個意義上,《卡拉馬佐夫兄弟》和《靜靜的頓河》這二者,沒有可比性。

迄今爲止,《靜靜的頓河》被譯成92種語言,在全球上百個國家一版再版,發行量超過一億冊,2005年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爲肖洛霍夫年,以紀念這位傾倒衆生的偉大作家。蘇聯解體之後,許多體制內的曾經的御用寫手們的作品都銷聲匿跡了,而《靜靜的頓河》仍然二度登上俄語暢銷書排行榜的榜首,實在不是偶然的。很多人反對肖洛霍夫的一個原因,是因爲他是體制內作家,而且還是官方的作協主席。作爲體制內的文化官僚,肖洛霍夫曾經支持蘇聯官方的文化高壓政策,有爲虎作倀的劣跡。不過,一個人的思想和所作所爲總是複雜的,不能以他個人的功過掩蓋其藝術成就,海德格爾始終是一個忠實的納粹黨徒,但不可否認,他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巨擘;同樣的,不可否認肖洛霍夫巨大的藝術成就,毫無疑問,肖洛霍夫是繼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俄語文學大師。以思想成就而論,肖洛霍夫要比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稍遜一籌,但是以才情而論,肖洛霍夫是更純粹的文學家,《靜靜的頓河》無愧於俄語文學的顛峯之作。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9

想把《靜靜的頓河》重讀一遍。

這幾天一有空,就在手機上看《靜靜的頓河》,已經看到第一卷的第十九章了。這一次是慢讀,細心的品味小說的語言藝術。而且在這一次的細讀之中,弄懂了小說基本情節的框架。想寫一篇關於《靜靜的頓河》的描寫藝術心得的稿子。我覺得肖霍洛夫的語言描寫,在小說中是很成功的。你隨便讀小說的哪一段文字,都可以感受到小說的語言鮮活、生動而富有形象感染的力量。隨便拈一段出來,你獨立欣賞一下,就覺得這樣的文字,特別有着不同尋常的藝術魅力。這與其他的小說有着本質的區別。我不知是讀了多少遍這部小說的第一卷了。先前是在紙質的小說上讀的。記得是在2006年,在上班的時候,我又在電腦上打了一遍全書的四分之三的篇幅。至於還有四分之一的篇幅沒有打進電腦的原因是什麼,我不太記得了。可能是因爲有臨時的任務,放棄打下去了。也可能是覺得耗費的時間太長,終於厭倦了吧。

《靜靜的頓河》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有人懷疑肖霍洛夫是抄襲別人的作品。查來查去,後來終於證實,這是毀謗,不是事實。但肖後來的作品,遠遠不如這一部了。我看過他寫的長篇小說《被開墾的處女地》,無論語言與人物塑造,都沒有《靜靜的頓河》達到的藝術水平。與後者比較起來,前者應該是失敗之作。

我在廣州的時候,與主編閒談時,曾經說到各人閱讀的喜好。主編說,他最喜歡閱讀的小說就是《靜靜的頓河》。此言一出,讓我一驚,爲什麼他閱讀的喜好與我一樣呢,真是如出一轍。我對他說,我也非常喜歡《靜靜的頓河》。他說,這書最好看,看不厭的。我說,我不僅看完了這部大部頭的四卷,還抄錄了不少風景描寫的詞句。他說,他也是,讀着讀着,就想將一些喜歡的段落抄下來。記得記了一本筆記,後來搬家,不知弄到哪裏去了。

我說,我一般不喜歡讀外國人寫的小說的。老外的小說,老是用長句子,老是靜止的敘述,沒有生動的描寫,讀着讀着就讀不下去了,不是想放下書本睡覺,就是跳過許多的章節,去看一些認爲生動的描寫段落。再加上外國人的人名地名太長了,稀奇古怪的名字,讀起來拗口,根本記不住。看的時候,眼睛總是在老外的人名地名上打轉轉,好像是繞不過去的坎一樣,真的煩人。反覆讀了幾遍的外國小說,我還是記不住小說裏面的主人公的名字。倒是《靜靜的頓河》這一部鴻篇鉅製,我記住了主人公的名字。這一次再次閱讀,我將男主人公葛利高裏的一家人的名字,全記住了,還將女主人公阿克西裏妮亞一家人的名字記住了。

主編說,他也是的,讀其他的外國小說,可以說沒有讀完一部完整的,都是挑着讀,沒有多大的興趣讀完全本的。

通過與主編的談話,我才知道,原來,國內喜歡《靜靜的頓河》的還是有一部分人的。這更加堅定了我對這部小說的看法,將它奉爲經典圭皋去讀。

當然,我還喜歡另外一部外國小說。這就是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但《追》這部小說,我是純粹看他的語言,不大關心它的情節。而《靜》呢,這部小說,我不僅欣賞肖霍洛夫的語言藝術,還喜歡他塑造的小說人物主人公葛利高裏和阿克西妮亞。這一對野情野戀的男女,從小說一開篇他倆出場,一直到小說的大結局,我都是十分關注他倆的命運的。《追》本其實沒有一個貫徹全篇的主要人物,也沒有什麼富有戲劇化的小說情節。所以,小說只有一些關於場景與人物描寫值得一看,除此之外,沒有什麼看頭的。《靜》是歷史大篇章,是恢宏之作。描寫了規模很大的戰爭的場面,寫了很多的人物,但葛與阿的這一對主人公的生生死死的愛情,一直貫徹到小說的最終。寫大場面,作者放得開,寫小細節,又那麼細膩與生動。特別是寫草原上的風光,那是讓人沉醉不已,我抄寫的段落,就是關於草原的描寫。那些抄錄的文字,我還可以在我的粗糙的毛邊紙看查找得到的。去年,我就在一大堆毛邊紙裏,看到了這些關於《靜》的抄錄文字。這些文字,是用較淡的藍鋼筆水抄下來的,由於時間較長,文字已經漫患模糊,看不大清了。我一邊看着這些筆跡,一邊回憶我那時候看《靜》的情景,覺得那時候的我,簡直是瘋狂地閱讀,更爲瘋狂地抄書。拿到什麼書就抄一大堆文字在紙上。也不管這些抄錄的文字在今後用得上還是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