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做學生的心靈導師》有感

讀《做學生的心靈導師》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7K 次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的藝術在於喚醒、激勵和鼓舞。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陽光,才能爲全面發展做好鋪墊。寒假期間,我有幸拜讀了心理學者、應用心理研究員,著名心理諮詢師馬志國所著的《做學生心靈的導師》---學生心理輔導的60個典型案例一書,收穫頗豐。該書通過60個真實、典型的案例,對中學生在學業、人際、情感、人格、異常等方面的表現進行了心理分析,《你到底想得到什麼》、《“清華苗子”爲何要退學》、《美麗的“戀師情結”》、《男孩要求退學的背後》……一個個活生生的故事,幫助我們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從多方面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做一位出色的“心靈導師”。書中有故事、有人物、有診斷、有分析、有答疑、有建議、有方法、有對策,講究實用性。本書最鮮明的一個特點是,案例敘述中有機穿插了“與教師一起思考”。這是作者於讀者的交流與思考,是心理案例的拓展與深入,發人深思,啓人心智。這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真是特別的實在和實用,對指導我們如何做好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讀《做學生的心靈導師》有感

剛捧起這本書時,就被它深深吸引。文章深入淺出的剖析了教育的真正含義,對於教育做出了新的詮釋,讓我感悟到教育的真正內涵。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只有走近孩子,走進孩子的心理,呵護好、培養好、引導好那可愛而又稚嫩的心靈,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真正需要,才能更好的盡到一個老師的責任。這讓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分數排名,而卻有意無意地忽視了他們的心靈的成長。我們願意不厭其煩的爲孩子們講大道理、樂於不分白晝的爲他們上課批改練習,卻不願給孩子犯錯和自己思考的機會。平時我們或許也經常會看到身邊出現下面的情況:學生沒有做作業,老師就罰抄、罰做,或者直接嚴厲的批評。但是之後學生還是故技重演。而學生爲什麼不做,教師沒有研究。 所以,教師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應該先思考一下,學生“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找出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

而這本書就是通過案例來告訴老師,在面對不同的問題時應該如何去做?怎樣做才能保護好學生的心靈?作爲教師,我們首先必須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我們的學生。讓學生在掌握知識、提升思維能力的的同時,受到真、善、美的感染,這是學生所渴望的。《做學生的心靈導師》一書中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馬老師提到了我們在工作中有時候會不經意間給學生心頭留下陰影,讓學生形成了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這就是所謂的“師源性心理問題”。據我瞭解,學生“師源性心理問題”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說,很可能我們每一個老師都經歷過。記得我也曾經看過一些關於這方面的文章,如《一個申請處分的學生》、《如果時光可以倒流》、《關於“公平”的思考》等,裏面提到的學生,有些在個人成長過程中遇到了自己無法逾越的鴻溝,甚至是十幾二十年來都受到某些陰影的影響,沉重的思想包袱一直放不下,這些問題的出現,可能都是由於教師或家長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沒有考慮到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或者是過於急功近利而造成的,這樣的失誤,甚至有可能會害了孩子的一生。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成長的道路上難免磕磕絆絆,甚至遍體鱗傷,我們做老師的不應該在孩子的傷口上再撒上一把鹽,而是尋找一劑良藥儘快爲孩子療傷。

那麼教師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教師要心中有愛。關愛學生,用心去交流。

如果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愛就是打開心靈的那把鑰匙。沒有愛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師對學生懷有愛心,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誨。教師要有一顆關愛學生的暖心,走進學生的心靈,關愛學生。這種愛,要發自內心,純於天然。就像是書中所描述的那樣。每個學生在學校都需要得到關愛,尤其對於學困生或有特殊問題的學生來說,老師的愛對他們成長如雨露和陽光,一句簡單的問候,一抹微笑,一個點頭,都會給他們帶來溫暖,給他們增添信心和勇氣。處理任何事情首先都要以愛孩子作爲出發點,不要一味的指責與批評,要考慮孩子爲什麼會這樣做,他的出發點和目的是什麼,不要太急於處理孩子所犯下的錯誤,要多從孩子的內心去體會、包容他們。我們要用心的、時常的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知道老師願意做學生的朋友。這樣就可以拉近師生間的 距離,增強學生對老師的親近感,從而實現親其師、信其道。其實,每個班級都有學困生,這部分學生一般是老師心目中的“老大難”,他們學習跟不上的原因可能大部分不是智力問題,而是心理問題。這類學生大部分都是基礎差並有一定的家庭問題。要幫助他們提高成績,我們教師只有悄然走進學生心靈,瞭解學生,關愛學生,真正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對症下藥,方能巧治學生心病。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有幾個特淘氣的孩子,他們均是父母離異。長期生活在單親家庭的溺愛中,有的性格孤僻、懶散,有的脾氣古怪、暴躁,還有的終日沉默寡言。雖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是對他們,我也會盡力去關心、去關注。生病時及時提醒孩子吃藥,天氣變化時,提醒學生增減衣服,讓好久沒有享受過關愛的他們能夠體會到家人般的溫暖。教育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學會關愛別人,學會獨立生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等等。也許我的關愛對學生的有些幫助微不足道,但是如果能在這些單身家庭中的孩子的生活中的某些關鍵處、轉折處幫扶一把,或許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從而成就他們的一生。

我漸漸的體會到了教師的真正含義,理解了人民教師的不容易,以及不平凡之所在。我明白了教師應以博大的母愛,贏得學生的信賴,以高尚的師愛,取得學生的熱愛,那樣我們的心纔會與學生更加貼近。愛別人就是愛自己,愛好比一顆種子,只要播下了愛的種子,一定會收穫愛,希望老師們也能時刻遵守這個真諦,慢慢的去領悟和感受愛吧!

其次,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爲本”的理念。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人格。

每個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一根琴絃,要想真正撥動這根心絃,教師就要尊重學生,以平等的地位去傾聽學生的心聲,這樣學生纔會把他們心思告訴老師。所以,我認爲作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一定要走近孩子,走進孩子的心裏,做好孩子的心靈導師。 要把學生當成是一個就有獨立思想的人來看待,不能有私心偏心,對待學生一定要公平。我們教師看到某個學生調皮,或者做了有點出格的事情時,大都心裏非常氣憤,狠狠地批評一頓。但靜下心來後,又有點懊惱,爲什麼不與孩子好好溝通一下呢?讓其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對以後的道路會有更好的幫助。教師的責任不就是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嗎?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評,當然收不到理想的效果的。做學生心靈的導師,循循善誘,引領他們走出心靈的沼澤,輕快地行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搞好與學生的溝通工作,只有真正與學生相溝通,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師。有一句名言說得好:要想了解孩子的感受,就請你蹲下來。老師要走近學生,是指教師要主動地去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真正融入其中,成爲他們中的一員。而要成爲孩子當中的一員,我們就必須蹲下來”或是“坐下來”。學生雖然年齡小,其實只要你把他當大人來看,當朋友來對待,他們更樂意接受工作中我堅持時刻以一顆慈母般的心關愛着每一個學生;始終以期待的目光關注着每一個學生。從不因學生學習成績差而歧視學生。既爲取得好成績的學生感到高興,也能諒解學生學習中的小小失誤,讓學生時時刻刻感到我既是他們學習上的好老師,又是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在教學工作中,我一直認真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認真鑽研業務, 不懈地努力,我所教的學生都願意把自己生活中和學習上的問題請教我。而我也願意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成了學生們真正的知心朋友。 你的教導。在這種平等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師生關係更容易長久。

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唯有用愛心關愛學生,才能走進學生的世界,保證學生身心健康,正如馬老師所言“心病還須心藥醫”。“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學生的心靈導師。總之,讀了《做學生的心靈導師》這本書,受益匪淺,我會時刻提醒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做一個真正的“學生的心靈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