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柴靜《看見》的讀後感

柴靜《看見》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讀書,讓稚嫩的心智逐漸豐盈,也讓成熟的心性有所扶正和昇華。以下小編爲大家帶來柴靜《看見》的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柴靜《看見》的讀後感

  柴靜《看見》的讀後感【1】

在接觸《看見》之前,對於柴靜我算是一無所知,很無意地從同學裏借到書看了下去,就情不自禁地讀了下去。《看見》雖然是柴靜10年從業來的自傳性作品,和其中我所拜讀過的名人自傳比如《巴菲特自傳》、《喬布斯傳》比較起來,《看見》對於作者自己的成功的方面和經驗描述幾乎沒有,而是運用了超多的細節描述和心理描述,既是生動地還原了作者本人親身經歷的重大事件的過程,同時把事件任務包括柴靜自己的感受相當細膩的表現出來,表現了柴靜在苦難和苦澀下內心和潛力一步步地艱難成長。

《看見》一書涉及了相當多的中國重大事件,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我們都能看到柴靜奮鬥在最前線奔波不停的身影,在這奔波之中也讓她逐漸的成長起來。對於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有一些事當時我還年幼,只是跟隨着當時主流媒體的看法。能在時隔多年後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的還原,更多的是修正了一些對事情的偏見,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體會吧。

印象最深刻的首屬藥家鑫事件。《看見》讓我們有機會從藥家鑫的內心想法的角度再度審視整件事的經過,而讓我居然驚奇地發現這個被全中國主流媒體斷定爲“殺人魔”、看似罪無可赦的藥家鑫竟然也有那麼無奈的一面,而他更像是一個選錯了方式的孩子,令人惋惜。《看見》還讓我們看到了“非典“時期從醫人員的艱辛和巨大的生命風險,每一天都與死神是如此的近;讓我們看見了還有盧安克那樣默默無聞地爲我們農村教育事業奉獻的外國人……沒有《看見》,沒有柴靜的用心尋求和發現,也許許多事情的真相和許多默默無名的人就將這麼一向被淹沒在時間的潮流中了。勇於質疑並盡力挖掘真相正是柴靜在《看見》中所散發出的作爲一名記者最最珍貴的精神也是我被《看見》深深吸引的原因吧。回到自身反思,那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幹勁算是我缺少的吧,更多時候是在對事事保留着淺嘗輒止的態度,過去的是因爲學業排的時間很緊張實在是很少時間做些自己的事,淺嘗輒止無可厚非。來到了大學,時間上相對自由了許多,在保證了學業的基礎上,是該用計劃規劃好課餘時間認認真真地學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其次,《看見》還讓我真正理解並學會了用客觀公正的眼光看待發生的每一件事,並用心發現身邊的真善美,就算是最權威的媒體也會有偏頗失實之處,盲目跟風並隨意評論是對自己最大的不負責和傷害。

《看見》一書中描述的作者10年從業來一步步地成長曆程也相當精彩,對於剛走入大學的我如何調整自己不久的未來投身於工作時的心態尤其具有現實好處,或多或少我看到了自己的未來的不易吧。每一步成長都充滿着相當多的苦澀和困難,每一次蛻變或是來自於或是剛入業時的常常的辛苦熬夜加班,或是一些前輩的不經意的話和深刻的指導等等方面,一點一滴積累起來完成了從量變轉爲質變的過程,也從一個剛進入工作的小女生到了這天受到衆人矚目的位置,其中的汗水想必只有她最清楚,在看《看見》的同時我們也是在和柴靜一齊成長着,以她的視角審視着在這片56個民族共享的中華大地上,發生過的那些在我們心裏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的以前。“《看見》中,我沒有刻意選取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超多的報道里,我只選取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因爲工作的原因,我恰好和這些人相遇。他們是流淌的,從我的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背一遍遍的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我明白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這就是柴靜在《看見》中的原話,最本真和樸實的一段話。在發售《看見》一書後,柴靜在微博上經歷了大起大落,譭譽參半。但她並沒有表現出相當的大起大落的迴應,不爭不辯,依舊在她的崗位上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也是她在書外同樣表現出的那份本真樸實的氣質吧,只能讓人遠遠地仰慕。

最後,《看見》帶給我的不僅僅僅是書籍資料上的的享受,也讓我能有機會認識了一位很堅強很了不起的中國記者柴靜,從書和作者身上我都同樣收穫豐富,也期望這份收穫今後還能帶給我更多的有好處的啓示和指引吧!

  柴靜《看見》的讀後感【2】

我很喜歡柴靜,她知性優雅,她的文字渾厚大氣,讓人悠然神往,加上朋友推薦,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看見》。一本424頁的《看見》,引發了絕對不止424頁的深思。在《看見》中,我讀到了一名記者從早期的懵懂、青澀到後來的自省、觀察和沉澱。她的文字樸實無華,令人感動,同時透過文字又展示了她作爲一名記者的職業素養。我雖不是“柴迷”,但從內心尊敬她,也渴望像她一樣,有自己的原則,又在不斷經歷中完善自己,變得獨立自主。

十四五歲的`小女孩,正處於愛美的階段,關注的是青春時尚流行,“深度”對她們來說,更像“偏門”。但看看李凱京是怎樣評價柴靜的吧——知性優雅、渾厚大氣、獨立自主……尤其是她說:“一本424頁的《看見》,引發了絕對不止424頁的深思”,這讓記者甚是吃驚,一個孩子的思想竟如此成熟!

記者的評價,也得到了語文老師的確認:有想法,勤奮踏實,從不認輸。李凱京說:“喜歡讀書,最喜歡契訶夫的作品,還有最近看的柴靜的書,這些書都有深度有思想……”

這,是一種成長,就像一株小草獲得了額外的陽光,優秀於同伴。

在人生的路上,遇到了這樣一本書,遇到了這樣一個人。我們無法判斷,一本書、一個靈魂、一個思想對孩子是否有影響,如果有影響是大是小。但我們堅信,當你說出“渴望像她一樣”,渴望成爲一個優秀的人時,這種影響一定是良性的,也是有益的。青春年少,壯懷激烈,想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會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很重要。對於一個人來說,遇見一本好書,無疑是在迷茫的時候,一個最好的指引。

或許,她會成爲第二個柴靜,成爲一名思想深厚的記者,即便不能成爲和柴靜一樣的人,這樣深邃的浸潤,也一定會使她成爲一個自立而堅強的人。

一本書的厚度真的無法量度,但書的厚度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深度,所以書讀得越多,眼界越寬闊,看得越高遠。雨果說,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這個工具,無形也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