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林徽因傳讀後感(通用13篇)

林徽因傳讀後感(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林徽因傳》這部傳記小說是集欣賞價值、珍藏價值、參考價值爲一體的書籍。接下來小編整理了林徽因傳讀後感(通用13篇),歡迎大家閱讀。

林徽因傳讀後感(通用13篇)

  林徽因傳讀後感 篇1

她是一個聰慧的女子,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

林徽因,白蓮一樣的女子,純淨而美好。不僅在詩詞文學上大顯身手,更在建築學領域舞弄風騷,卓有成就。林徽因,一代風華的絕世佳人,才華橫溢傾倒衆生;讓徐志摩、樑思成、金嶽霖三大才子癡迷鍾愛一生。就是這個走在人間四月天的女子,讓衆男子“渴望仰慕愛”,讓衆女子“羨慕嫉妒恨”。作者結合其生平和寫過的句子展現一代才女多情動人的人生傳奇。在這寒冷的夜裏,我坐在這裏聽着音樂,感受着一本書,或者不妨說這本書所講述的女子,帶給我的溫暖。“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樣的詩句讓我溫暖、感動。我不知人世間多久還會有這樣一個女子,她美麗、靈動、溫婉,有着遺世而獨立的氣質。她詩歌、散文、戲劇均造詣非凡,她是中國現代建築學獨一無二的女建築學家。她才華橫溢又一生淡泊。

世上有一種美總是讓人難以忘懷,縱然已被時光覆蓋,當你再一次翻開它的時候,仍然掩不住它的爍爍光華,讓後人爲之讚歎,而林徽因就是這樣的人,她就是擁有着這樣美麗光華的人。

  林徽因傳讀後感 篇2

林徽因是溫和的,她的性情沒有太多的放縱,所以也不存在多少破碎。她活得樂觀而執着,堅定又清脆,所以她的生命不驚心亦不招搖,她不曾給別人帶來粗礪的傷害,也不曾被他人所傷。她是那樣的柔婉又堅忍,詩意又真實。

她常想,人世間生活着這麼多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在你的生活中來來往往,你認識了他們,甚至你也不討厭他們,但是,他們在你的生命中卻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只有極少數的人,你願意和他分享你心靈的祕密,你的快樂和憂傷,你的熱愛和熱情,真正的友人是你可以擱置心靈的地方,是上帝給予人生的恩惠和慰藉……

人們談起林徽因,往往想到的首先是她與三個男人之間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情。別忘了,在林徽因的生命裏,事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的一生如同一首詩,真摯、雋永而有激情。她曾經說過:“我覺得我的一生沒有太墮入凡俗的滿足也不算一樁壞事。志摩警醒了我,他變成一種激勵在我的生命中,或恨,或怒,或快樂或遺憾,或難過,或痛苦,我也不悔的,我也不得意我自己的倔強,我也不慚愧。”她在自己的生命過程中釋放了全部的愛與熱情。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沒有陰暗;有貧困,但沒有卑微;有悲愴,但沒有鄙俗。

她走了,在1955年四月春日的清晨。儘管晨光熹微,白露如霜,但人們都記得,她走於一天最清新的時刻。儘管這個春天乍暖還寒,風沙撲面,但人們都記得,她的生命定格於美好的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傳讀後感 篇3

她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作家,爲中國第一代女性建築學家,被胡適譽爲中國一代才女。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的參與者,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之一,是傳統景泰藍工藝的拯救者。她是一個聰慧的女子,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林徽因,純淨而美好,白蓮一樣的女子。她是人間四月天,笑聲點亮了四面風。她是蒼穹中一顆低調的星星,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初始不知道林徽因,看到這樣的介紹後,非常好奇究竟是怎樣的一位女子能得到這樣高的評價,讓這麼多傑出的男子仰慕,於是毅然買了《林徽因傳》,讀後猶如喝了一杯茶,久久回味,立馬便迷上了這個30年代的大才女。喜歡林徽因的詩詞,意境異常優美。喜歡她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喜歡她的“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喜歡她的“除非在夢裏有這麼一天,你和我,同來攀動那根希望的弦。”她的感情經歷也讓人印象深刻,她的誠懇,真實,率性,讓這個女子變得那麼的剛烈又溫情……

這本書我讀了一個多星期,也許時間長些,但是閱讀的過程卻使我無比沉醉其中。人物臨摹似的描寫,景物身臨其境般的描述,充滿作者靈犀、生動的敘述獨白,字裏行間時而浪漫,時而悲感,時而激憤,時而靈動,還有充滿學術性的記載和專業知識性的詞彙,更多的是對林徽因這樣一個讓人千古留戀的一代才女,偉大的母親的一種憐惜,讓人爲她對藝術,對文學,對建築學的奉獻精神和那種癡狂而敬重。

林徽因是美麗的,是智慧的,縱然是病魔纏身,仍然寫了很多詩詞併爲中國的建築史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且還參與了國徽的設計,瞭解這樣一個美麗的女子總會讓我們感慨萬千,深思千萬。她的生命只有51年,對於現在人來說,這個時間並不長,但是對林徽因來講,51年剛剛好,不長不短,她在有限的51年裏做了自己該做的,奉獻了自己該奉獻的,沒有大起大落,亦沒有大喜大悲,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留下了溫暖……

  林徽因傳讀後感 篇4

初春,乍暖還寒。窗外已經開始淅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下午閒來無事便隨手拿了本同事的《林徽因傳》來看。本是想打發無聊的時間,但是剛看了幾頁我就被書中貌若天仙的才女林徽因的愛情深深的吸引住了。

書中描述了一代才女的浪漫而坎坷的心靈歷程。徐志摩爲她徜徉在康橋;樑思成與她攜手走過千山萬水;金嶽霖爲她終身不娶。她與三個男人的愛恨糾纏深深的吸引着我。勾起了我無限的好奇心。讀書過半,作爲女性來看林徽因,可能最羨慕的是林徽因遇上了那麼好的丈夫,當林徽因坦誠愛上金嶽霖,當林徽因同徐志摩走的非常的近,樑思成給與了極大的理解和信任,不離不棄。這在一般人是絕對做不到的,那是怎樣一種豁達的情懷呢?

林徽因出了美貌與愛情,她最值得稱道的是她的學術成就和藝術成就以及這種成就背後的孜孜不倦的創造精神。這其實與她小時候與父親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是分不開的。

從林徽因的身上更能看到女人也可以活的精彩,都說女人是一所大學。林徽因的一生讓我羨慕又驚歎,不僅有溫婉的浪漫愛情還有傑出女性的成就,放下書,細細的回味,其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都有自己的故事,在羨慕別人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回首看看自己是不是幸福呢……

  林徽因傳讀後感 篇5

林徽因是一個玲瓏剔透的女人,她是那樣的有靈氣,感情豐富多彩。縱觀樑思成一生的成就,都與林徽因是分不開的,從一開始選擇專業到後來各國遊歷,對古建築的測繪,成立建築系……直至後來的國徽的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林徽因都有很大的功績!

林徽因既是理性的,從她選擇樑思成到後來建築學的成就方面看到。也是感性的,比如她的詩,她的“太太客廳”,她的靈氣與悟性……兩種有衝突的性情在她身上表現的是那樣突出!

她一生的經歷是那樣的豐富,知識是那樣的淵博,才氣是那樣的突兀!

覺得她不屬於家庭,但她有了家庭,她對樑思成有依賴,有引領,有相互激勵,相互幫助,也是樑思成事業的大後方……但她卻和徐志摩有那樣深刻的友誼或許也是一種說不清的曖昧,還有金嶽霖。

她的一生那樣的短暫,但是卻是影響着那樣多的人,在不同的領域有那麼高的成就,還有那麼多的朋友……

她的是幸運的,生在一個富足,思想新潮的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見識廣博!“新月社”“太太客廳”可謂“談笑有鴻儒”

她的一生是堅強和奮鬥的一生,愛與智慧的一生,感性與理性突顯的一生!藝術與實操都有成就得一生!

她也是美麗與時尚並從……

希望人們再也不要嘲笑她的“太太客廳”,她是那樣的具有人格魅力,她在有限的生命裏那樣的用力奔跑,那樣的努力幫助別人,那樣的給予別人友誼,至情至性……

  林徽因傳讀後感 篇6

網絡上多見的關於林徽因的評價極其兩級分化,可是這樣一個人怎麼能用極是或是極非來判定。書裏可能又不少美化的成分,可林徽因的才情不假,爲建築研究做出的貢獻不假,主要的人生經歷不假,實在是不枉此生。

前半段的人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自由的追求理想,有着豐富的閱歷,讓人羨慕得很。讀這部分的時候,有個很詩意的瞬間。

坐巴黎地鐵在上學的路上讀書,沒有手機信號,最適合看書。文筆優美很有味道,情緒輕易就被拉回到100年前,那是個最讓我着迷的時代,整個人陷進去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笛聲,吹奏的並不熟練但也還是悠揚婉轉,和我彼時的心緒極爲相稱。我擡頭一看,吹奏者竟是一位黑人大叔,實在是有趣又矛盾的碰撞。對巴黎又多了一點喜歡。

可是隨着站在的到來,社會的變革,生活開始受到一波接一波的衝擊,之後的內容看得我幾度落淚。爲祖國的遭遇落淚,爲他們突變的艱辛生活落淚,更爲生活再難還要堅持理想的模樣落淚。

最後疾病帶走了她,在遭遇更多不幸之前,也算是一種幸運吧。

  林徽因傳讀後感 篇7

讀完這本書已經有好幾天的時間,一直想寫些什麼。林徽因真是一位傳奇的女性,她的人生活的非常精彩,書中有一些內容對我觸動很深:

一,非常欣賞她對熱愛專業的執着,從小受過中西方的連續,接觸很多人,每次看她的言論都有種暢快淋漓的感覺,這是衆多知識的積累,再融會貫通的結果;

二,書中聚集了很多在當代非常有影響力的名人,這要擱在現在,都是大明星價格的。特別嚮往他們一起下午茶的時間,暢聊各種事實,或就某個觀點,甚至謀篇文章加以討論,我認爲這纔是一種有意義聊天。(想想我們朋友間的聚會,好多是以吐槽爲主題的,是有點兒浪費時間和精力哈);

三,書中對樑思成的父親梁啓超有一定筆墨的描寫,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幾封梁啓超給樑思成和林徽因的書信,我想這纔是一個父親對子女盡心盡力的教導與指引。

四,林徽因在十六七歲的時候遇到徐志摩,我想她對他是一種崇拜,一種可以一起談天說地的朋友。當然徐志摩是浪漫的,林徽因可以在她那個年紀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沒有答應當時徐志摩的追求,這種智慧讓人欽佩;

五,最後來說一下林徽因和樑思成的婚姻,我想說的是能有這樣的伴侶過完一生,這是最大的幸福,沒有絲毫的遺憾。

  林徽因傳讀後感 篇8

林徽因,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她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家和作家,被胡適譽爲中國一代才女,在上世紀曾經掀起極大的轟動。因爲她的才氣與智慧,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樑思成深愛了一生,也讓金嶽霖默默思念了一生。我在讀書的時候,不禁發問:她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子,能讓徐志摩等這些優秀的學者被深深思念呢?

《林徽因傳》這本書生動的描述了林徽因精彩的一生,從她的出生,到與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男子的相遇及去世,在書中,讓我們與那些人交流。她優秀的筆風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

綜觀她的一生,雖然不凡,卻也平淡,這個優秀的女子並沒有在歷史的長河中掀起太大的風浪,她始終是大海中的一朵美麗的浪花,也只願做那一朵小小的浪花,安詳的生存在大海中。我有時會想:如果林徽因並沒有和父親離開江南小鎮,也許她的人生將會大有轉變,沒有徐志摩,沒有樑思成,沒有金嶽霖,也許她會生活在幽靜的江南水鄉中,過平淡的日子。但人生如戲,總有意想不到的發生,不會讓她的'才氣埋沒,所以她註定不是一個平凡的女子。

從遇見徐志摩的美好青春,到與樑思成深愛徹底,再到與金嶽霖相互欣賞。喜歡她在感情上光明磊落,喜歡她在事業上鞠躬盡瘁,一身才氣。因此她這一生過得如此精彩、豐富,但她走時卻走得很寂靜、安謐。

八年抗戰,使她在顛沛流離中度過。貧困與疾病始終困擾着她,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她並沒有放棄,仍然堅強樂觀面對生活,堅持鑽研着她的學問。爲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與進步,幾乎走遍了大江南北,以至於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在她身上。我學到了對於夢想的堅持,需要拿出我們不認命、不服輸的勇氣。還要有她樂觀向上的求知精神,保持有溫度的奮鬥,堅持不懈,描繪出我們自己的人生藍圖。

幾場梅雨,幾陣荷風。走在江南水鄉的青石小徑上,撐一把油紙傘,穿一襲白衣裙,江南還是當年的江南,可當年那個絕美優秀的女子卻不知去向。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傳讀後感 篇9

貌若天仙的才女林徽因與詩人徐志摩,哲學家金嶽霖,建築學家樑思成三人之間的情感故事,早已傳爲千古佳話。但當我讀了作家林杉先生寫的《林徽因傳》後,上述的那些印記都已顯得微不足道,即而代之的林徽因則是一位氣質超俗,風姿迷人,思維敏捷,洞察銳利,治學嚴謹,艱苦探索,傲骨博學的大家的鮮活風範。

作家林杉先生以清麗如詩的文字,運用巧妙的散文手法,詳細的記錄詩人,建築學家,一代才女林徽因浪漫而坎坷心靈歷程。開篇從風姿綽約的少女——林徽因與風流倜儻的詩人——徐志摩相識康橋寫起,止於著名哲學家金嶽霖和另一個哲人聯手共同爲其題寫的輓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間。”同時,也從側面勾勒出一幅巨大的近代史上、享負盛名的文化、藝術界的精英們一路艱辛、治學的坎坷動人的畫面。

首先是從林徽因的情感世界談起吧:我認爲理智與明智的林徽因與充滿幻想、浪漫的徐志摩,註定是摯友、詩友的關係;而她與樑思成則必是志同道合的一對。從書中的記述,我非常的欣賞樑思成的幽默。比如,林徽因與樑思成在圖書館內約會讀書,徐志摩有時會湊趣過來聊天,而樑思成便在門上貼張紙條,大書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願干擾)又比如,樑思成在學生時代,做個仿製古董銅鏡,讓研究東方美術史的老師鑑定,最後被騙的外國籍老師不得笑說:“Hey!mischievous imp1(淘氣包)而金嶽霖對待林徽因的情感更接近柏拉圖的那句名言:“理性是靈魂的最高貴的因素。”

然後,在談談林徽因的才學。林徽因是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主要設計者,這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而她還是挽救頻臨滅絕景泰藍的第一人;她是詩人,她的詩就像徐志摩評價的:“徽因的詩,佳句天成,妙手得之,是自然與心靈的契合,又能讓人讀出人生的況味。”她的小說,比如《窘》、《九十九度》等以辛辣的手法尖銳的揭露、抨擊黑暗的舊社會;她寫的話劇《梅真同她們》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年輕人由於所處的地位、追求的思想迥異而導致的悲劇。讀了她的這些文學作品,會令人無限回味深省的。此外,她還是第一個畢業於美國大學的美學專業的中國人。

其次,就是她那嚴謹、執着的治學態度。林徽因患有肺結核病,可她卻以頑強的意志,堅強的毅力,帶病治學、考察、調研。由其是在艱苦的抗戰八年間,雖然深受疾病的纏繞,但仍能與樑思成(疾病纏身)共同的棲息在惡劣的環境裏,記錄、編寫一部部建築專業的論著。當他們的美國好友,邀請他們離開這苦難的環境時,他們卻婉言拒絕,仍留守國土繼續治學的精神,真是令當今知識分子借鑑與學習的榜樣!

最後,再談談林徽因在建築方面成就給我留下的深刻回味。從他們夫婦早年遊歷歐洲,再到回國後考察大半個中國古建築止,那種鍥而不捨、竭盡餘力保護古物的精神,實在令後人敬佩感動!同時,我也能全方位、透徹的瞭解到建築對東西方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繪畫、雕刻等帶來的深遠意義。從而也感知了異域的文化及鄉土風情,給東西方建築代來深刻影響。就像書中介紹的英國的聖保羅大家教堂,海德公園的水晶宮,愛因斯坦天文臺,到法國的盧浮宮,楓丹白露,古羅馬角鬥場等等歐洲典型的建築,你會不自主的陶醉於建築藝術的魅力中!你又能從側面瞭解道,人物與建築相互之間的歷史關係,從而懂得建築是藝術的靈魂,是人類心靈的契約。同時又通過建築知道了如:拿破崙,拉斐爾,門德爾鬆,大衛、米開朗琪羅、達.芬奇等世界名人軼事,簡直又像閱讀世界人物史。

《林徽因傳》這部傳記小說是集欣賞價值、珍藏價值、參考價值爲一體的書籍;當你掀開它品讀時,你會如癡如醉隨着文字海洋,遨遊在世界的文化藝術殿堂裏;同時也能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古今中外,東西方學者那艱辛、嚴謹、執著、探索的治學態度與崇高精神,是多麼令後人欽佩與學習的.

  林徽因傳讀後感 篇10

終於看完了這本書,心裏不知道是何許的感覺,只知道美美的,帶有詩一般的韻味,就像林徽因,總是給人以清潔、美好的感覺…

只看林徽因的詩,我們知道她是溫柔的,出身於官宦世家的她應該是身居豪宅,不問世事的大家閨秀,然而進一步瞭解她之後,我們會發現,她雖然有着詩意的人生,她卻不喜歡一個人的獨處,煮一壺香茗,約3、5個好友,一起夜下話談,談人生談理想談事業談詩詞歌賦或許才投她意,但是對事業極度熱忱的她卻很少有這樣的時間。

只有在香山養病的那4年,纔可以這麼愜意的生活,但是病情稍微有些好轉,她就立即投入到自己喜愛的建築事業中去,喜歡一個人,沒有什麼原因,只是因爲喜歡,就像她喜歡古建築一樣,沒有其他的原因,無關風月,只是喜歡,故以她的才華,完全可以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有一番作爲,創造一番輝煌!

每個人都是過客,緣起緣滅都是前世今生早就註定的,今生我們擦肩而過,來世或許就會有那一次回眸。不需要刻意的去記住誰,也不需要刻意的去忘記誰,前世的債今世會來償還,今世未了的情來世可以再續。但是誰又能知道,到底有沒有那奈何橋,前世今生,我們在乎的那個人,來世是否還可以記得或者會忘記!

林徽因在16歲的時候遇到了24歲的徐志摩,她在情竇初開的年紀遇到了風華正茂的他,在劍橋之上,兩個生來就帶着詩意的他們怎麼可能不擦出火花,這或許早就註定了。林徽因是理智的,任何時候她都不會讓自己尷尬,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軟弱,所以當她發現自己擺脫不了徐志摩的妻子張幼儀的陰影的時候,她斷然的選擇了離開,沒有告別,就像徐志摩的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徐志摩知道林徽因的離開是爲了什麼,因爲他懂她…後來徐絕情的與張幼儀離了婚,本以爲這樣林徽因就可以接受孑然一身的他,與他相依相守,但是他不知道林徽因是驕傲的,她同大部分女人一樣,在浪漫的愛情與安穩的生活面前,她最終選擇了樑思成給的安穩的、真實的生活,即使心裏深愛着那浪漫,也只能是藏於心底,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慢慢回味…

也許只有林徽因纔有這樣的魅力,才能讓多情的徐志摩掛念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一生,金嶽霖守護一生。即使後來徐志摩愛上了陸小曼,他心裏也永遠有着林徽因的一席之地;“我苦惱極了,因爲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麼辦纔好?”林徽因沮喪的說,樑思成第二天告訴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願你們永遠幸福。”他用實際行動寵愛了她一生;

金嶽霖,我不知道從何說起,終身未娶,只爲愛她,他永遠都是她的鄰里好友,他會隨着她的居所的變更而變更,一生守護,無怨無悔。徐志摩是多情的,他不止有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三個女人,還有凌叔華,雖然最愛的只有林徽因和陸小曼;樑思成縱然是寵愛了林徽因一生,但是在她逝世幾年之後,他還是娶了自己的學生林洙;只有金嶽霖是鍾情的,終身未娶,即使在林徽因去世之後,還記得她的生日,靠以前的回憶度過餘生。感情的事我們總是說不清楚,沒有誰對誰錯,我們只是羨慕林徽因傳奇的一生,感動金嶽霖的癡情。

林徽因是美麗的,是智慧的,縱然是病魔纏身,仍然寫了很多詩詞併爲中國的建築史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且還參與了國徽的設計,瞭解這樣一個美麗的女子總會讓我們感慨萬千,深思千萬。她的生命只有51年,對於現在人來說,這個時間並不長,但是對林徽因來講,51年剛剛好,不長不短,她在有限的51年裏做了自己該做的,奉獻了自己該奉獻的,沒有大起大落,亦沒有大喜大悲,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留下了溫暖…

或許真的是有緣分這一說,她寫了人間四月天亦在人間四月悄然離去…

  林徽因傳讀後感 篇11

被公認爲“才女”的林徽因,是如此炫耀的光環,可誰又能知道這個偉大的奇女子背後的艱辛與磨難!被稱爲文學家、美術家,但她更高興於別人稱她爲建築師!她的一生雖稱不上永遠的坎坷,曲折,卻是非常人所能承受的,她體弱多病,人也特別消瘦,但卻永遠的高貴着,氣質着。這是中國千千萬萬的女子所不能及的,而正是因爲她的高雅,使徐志摩、金嶽霖爲之傾倒!而接受中國傳統教育和西方開放教育的她,在感情方面卻一直傳統着,她瞭解小時候跟母親所受的苦,她承受不了那種受冷落的痛苦,所以最後選擇了樑思成。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處在當時那個動盪的年代,她忍受這各種難以想像的折磨,而她卻始終樂觀着,這是怎樣的一種修養,一種境界啊!她受到許許多多的人的讚揚,有名的,無名的,無不欽佩!那麼她的成功來源於哪裏呢?我認爲是她的聰穎、她的堅持、她的悟性,她的良好的少年教育、她豐富的人生閱歷、她廣博的積累知識,最重要的是她的熱忱和真性情!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些,而她做到了,所以她被我們景仰!每個成功的人背後都有不爲人知的苦難,而她們在成功之前都是毫無怨言,默默地付出。

合上這本書,靜靜地望着天空,深深的沉思,再看看旁邊沉睡的導遊基礎知識,突然發現,現在的一切痛苦又算得了什麼呢?又怎能和林徽因這麼個“千古一才女”所經歷的苦難相提並論呢?深感到自己的渺小與無能。還幻想着,若干年後也會有人給我們寫傳記,而後來人就會和我現在讀林徽因一樣,讀我們的人生!呵呵,那是個多少奢侈的夢啊!夢醒時分,狂讀我的導遊基礎知識,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但我知道,我現在要做什麼了,至於那是不是一個夢,就另當別論了!

年輕沒有失敗,而我也將永遠年輕!

  林徽因傳讀後感 篇12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民國的才女們大都如煙花一般絢爛,讓人難以忘懷們她的美麗。徽因便是如此,相信,後世之人都不會忘記當年的那段傾城之戀……

翻開《林徽因傳》,徽因的一生,離不開三個男人。可是,使我最有感觸的那個人,不是最終抱得美人歸的樑思成,也不是風流倜儻的詩人徐志摩,而是鮮爲人知,默默無聞的金嶽霖!

徽因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三個癡情的才子圍繞着她。建築學家樑思成與她結爲伉儷,廝守半生;多情詩人徐志摩肯爲她與原配離婚決裂,甚至爲她的一場講座匆忙赴約而英年早逝;而執着緘默的金嶽霖則深情地默默守護了她一生,不動聲色,終身未娶!

徐志摩說:“我將於茫茫人海,訪我一靈魂伴侶……”曾經滄海難爲水,什麼是靈魂伴侶。我想,金嶽霖的靈魂伴侶就是林徽因了吧!而且是唯一的一個!一起愛上徽因的三個男子,樑思成在林徽因去世後又續娶了學生林洙,徐志摩追求徽因失敗後又與陸小曼結下了另一段塵緣。金嶽霖,這個看起來內斂甚至有點木訥的男人,只有他將自己對林徽因的感情悄悄地埋於心底,而默默地一個人孤獨終老。

“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金嶽霖用自己的理智以駕馭自己對林徽因強烈的情感,他對林徽因說;“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於是他選擇了退出,此後三人終生爲友,金嶽霖總喜歡與他們毗鄰而居。樑家每週幾乎都有文學沙龍,而金嶽霖總會是座上賓,他們志趣相投,交情甚篤。據說,每次林徽因與樑思成鬧矛盾時,總會不約而同去找理性冷靜的金嶽霖去裁決。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徽因,最終還是辭世而去。葬禮上,金嶽霖的淚水,就沒有停過。他爲徽因寫下了那幅讓人永遠記住的輓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徽因去世後,金嶽霖再也不能伴她左右,孤獨的他只能依靠美好的回憶度日。有一天,他把從前所有的老朋友全都請到北京飯店裏,請的時候他沒有交代理由,老朋友也不知爲何故!直到宴席開始了,他才舉起了手中的酒杯,平淡地說:“今天,是徽因的生日!”在場的人無不爲之動容,爲他的癡情默默地流淚!

金嶽霖的晚年是和徽因的孩子們一起度過的。他們親切地叫他“金爸”,他們知道這個緘默的老男人爲他們媽媽付出了自己畢生的感情了。元好問有詞雲: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金嶽霖,他默默地對徽因用自己的一生,來作爲最美的答案,詮釋了這個情爲何物這個問題……

  林徽因傳讀後感 篇13

幸運得到了一本《《林徽因傳》,仔細閱讀後,驚歎世間竟有這位奇女子,集美麗、才華、驕傲、事業於一身。

林徽因,這位出身名門,在中國文學史和建築史的才女,是一個站在塔尖的才女,是一個用一生追逐自由、雙腳一直在行走的女人。她的生命是短暫的,只活了五十一歲。然而她的生命是燦爛的奪目的。她不僅留下了大量優美的詩、散文和小說,作爲建築學家,對保護中國的古建築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她的美麗和才華有目共睹,衆人稱羨。

我喜歡的林徽因,不做作,不矯情,儘管出身名門望族,但她卻待人落落大方,從不擺架子。她不追求浮華,也沒有走捷徑,而是腳踏實地地在人生道路上跋涉着。否則以她的才學和美貌,她完全可以過另一種生活。八年抗戰她一直在顛沛流離中度過,貧困與疾病始終困繞着她,她卻樂觀的生活。她爲研究和弘揚中國的古建築傾盡了心血,以至於五十一歲便因肺病離開人世。

世上有一種美總是讓人難以忘懷,縱然已被時光覆蓋,當你再一次翻開它的時候,仍然掩不住它的爍爍光華,讓後人爲之讚歎。而林徽因就是這樣的人,她就是擁有美麗光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