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莊子》的讀後感

《莊子》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莊子》的讀後感,歡迎大家的閱讀。

《莊子》的讀後感

  《莊子》的讀後感一

《莊子》全書一方面斥責仁義與聖賢,另一面要求人們棄置聰明與智巧,這兩方面合併起來,就是全書治世的總方針。通過讀《莊子》,使自己明白了很多爲人處事的道理。

優秀的廚師一年換一把刀,因爲他們是在用刀割肉;普通廚師一個月就換一把刀,因爲他們是在用刀砍骨頭。如今我用的刀已經十九年;所宰殺的牛牲上千頭,而刀刃鋒利就像從磨刀石磨過一樣。——《養生篇》。這看似在說一個廚師刀功的高低,但同時也暗喻順着自然本性的人往往會有所體會。就像庖丁在解牛時順着其構造解肉,刀不會因此受損,十九年解牛上千頭刀刃卻還鋒利如初。這正是順應自然稟性的好處,同時也是養生的一大要點。莊子因此而感嘆:“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卻不懂得無用的更大用處。”井裏的青蛙,不可能與他們談論大海,是因爲他們受生活空間限制;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他們談論冰凍,是因爲受到生活時間的限制;鄉由之士,不可能跟他們談論大道,是因爲教養的束縛。如今你從河岸出來,看到了大海,方纔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將可以參與談論大道了。——《秋水》。看到這段話,讓我想起這麼一句話:“只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不能叫知道,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才叫做知道”。井裏的青蛙、夏天的蟲子、鄉曲之士他們都被自己所看到的、知道的東西束縛着,因此這正是他們自身的一種鄙陋。一旦他們掙脫束縛,從已知進入未知,這樣便可以與他們談論他們所不知的事了。爲什麼這麼說呢?在他們都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事時,他們只相信自己所知道的,因此你與他談論他所不知道的事時,他往往不相信;若當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時,你與他談論他所不知道的事,他往往會相信。因爲他明白自己所不知道的,所以相信別人所說的那些自己不知道的事。因此河伯見了大海的浩大才明白自己的鄙陋;井底之蛙只有出了井口才會知道自己的愚昧;夏蟲只有經歷了四季變化纔會明白自己生命的短暫;鄉曲之士只有掙脫教養束縛纔會明白自身的無知!因此只有從自身所侷限的範圍中掙脫,纔會接近另一個大的範圍!

傳統文化重視個人道德修養,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

我們的傳統文化將“修身”與治國平天下聯繫在一起。傳統文化經典著作中有“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必治其國,欲治其國,必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修身是爲人、爲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則一事無成。當代大學生常不注意自身修養,如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在宿舍不打掃衛生等給別人造成了很大困擾,大學生若能夠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會爲他們今後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前途之路更加平坦。

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成長於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從整體上看,他們較之父輩擁有相對充裕的物質條件、多元的價值取向和多種可供選擇的生活方式,現代化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傳統文化在他們的認識和觀念中也逐漸被淡化。但是,總體上大學生還是肯定傳統文化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未來充滿信心。

當代思想家任繼愈先生認爲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是“國家興亡之學,民族盛衰之學”,必須重視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的普及和教育工作,發揮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加強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的大衆化教育是提高全民歷史意識,弘揚傳統文化精髓的重要舉措,也是現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責任。

大學生應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趨勢表明,單純的技術型、經濟型人才已經不是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型人才,文明的前進呼籲更多不僅具有專項技能,同時更具備良好的道德、文化修養的高素質人才,如果連最基本的歷史常識都不知道,不僅僅會鬧笑話和犯簡單的錯誤,甚至對國家的榮譽及形象也會帶來損失。清末文人龔自珍曾說:“滅其國不如先滅其史。”可見歷史對一個國家來說有多麼重要。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應該努力學習人文知識,自覺吸收傳統文化精髓,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莊子》的讀後感二

莊子不是一部書,而是一個世界。

是的。當看完莊子那些看似荒唐怪異的故事,反覆揣摩這其間顛撲不滅的真理,纔會發現原來你僅僅只是打開一扇大門,這扇大門通往本真樸質的天之道。

人間數千年的悲哀,就在於世人只在世俗中尋求人生真諦,卻沒有超越世俗到曠野幽邃的宇宙中去尋求大道。莊子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爲他已經跳出三界,站在雲端鳥瞰人間滄桑。“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萬物。”莊子就是這樣的性格達人,他認爲天下沉濁,不能講嚴正的話,滿書繆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他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始無終者爲友。

莊子一直在譏諷萬代顛倒的世界,嘲笑那些爲功名利祿蠅營狗苟之徒,諷刺那些爲眼前蠅頭小利毀壞天人和諧的小人。那些謀取權力之人以心靈的殘缺和人格的扭曲來換取世俗所謂的福氣,而莊子卻寧願做在爛泥裏拖着尾巴的老龜,也不願做供在高堂的占卜龜殼。莊子的飄逸和灑脫,正是他卓爾不羣、高傲不羈的性格魅力托起的自由天空。

在《莊子》天下篇中,闡述了最高的學問是探討宇宙和人生本原的學問。打開莊子的世界,有限的內篇無不昭昭弘道,萬物依天道而行。何謂萬道之本源?唯道。何爲萬物之源泉?唯道。人生本原又何在?莊子微笑輕輕點撥——人最大的智慧是意識到自己的渺小,人生不過蟻穴一夢。

柏拉圖說,人的靈魂來自一個完美的家園,那裏沒有我們這個世界的污穢醜陋,只有純淨和美麗。靈魂來到這個世界漂泊很久,寄居在一個軀殼裏,忘記了自己從哪裏來,也忘記了家鄉的一切。每當他看到、聽到感受到這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就會不由自主的感動,會覺得非常舒暢親切。他知道那些美好的東西,來自他的故園,於是他的一生都極力的追尋那種回憶的感覺,不斷朝自己的故鄉跋涉。

依真性生存是莊學的核心。可我們都在人爲的魔圈中生存,一切都是人爲,我們早已迷失本性。我們要做的就是尋找美好的本性世界。

乘着莊子自然的簫聲尋找那失落的世界吧,人的生命歷程就是靈魂踏上尋找美麗故鄉的歸途。

  《莊子》的讀後感三

李世民曾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新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此話甚是有理,而我說“以書爲鏡,可以通古今,明大義。”書不愧是人類的良師益友。 生活在當今這樣一個複雜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在尋求一門恰到好處的處事哲學?我們怎麼樣才能找到這樣的哲學呢?我想《中庸》就是我們的源泉。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因此我們要跟隨本性而行,達到中和之境,以不變應萬變。

那麼,何謂中和呢?中和即中庸,包容與利用,做到不偏不倚,一切隨時,隨性,隨遇,隨緣....

慎 獨

要想達到中和之境,首先我們要做到慎獨.慎獨就是如元代曹鑑一般,一生秉持清廉守義之志。就是如楊震所言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們作爲醫者更應該重視慎獨,一個人獨處時也不應該忘記醫者救死扶傷的使命,於細微處更是要細緻小心,要做到言行合一,於無人處嚼舌根種種嫉妒之心更是不可取。

中庸的思想不僅貫穿在《中庸》一書中,更是滲透於《道德經》《莊子》中。

無 爭

《道德經》中說過“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水因爲無爭,所以沒有過失,那麼人呢?因爲處處爭強好勝,所以錯漏百出。劉邦退居漢中,火燒棧道之舉,是以退爲進。不爭鋒芒,只是一個人成大事的手段,而不是毫無進取的態度。偏安一隅,是蓄勢待發的預備過程,而不是苟且偷生的活着。劉邦最後重返中原,打敗項羽,告訴我們,忍耐一時,風光一世。不爭就是我們中庸處事之道。於生活中不爭,獲友人無數,於工作中不爭,既成全別人又保全自己。因此我們要學習像水一樣有靈性的生活,遵循自然,順勢而爲,遊刃有餘。

齊 一

《莊子》中說過“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惡乎然?然乎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莊子認爲雖然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千差萬別,有時甚至是矛盾對立的,如生與死,壽與夭,貴與賤,富與貧,是與非等,但歸根到底是沒有差別的,是齊一的。天地萬物都是等同的,因此不要用有色眼鏡去看待他人。當我們認爲萬物齊一,那就不會刻意去追求財富,名利,就可以做到一切隨緣的中庸之道。相反社會上愈演愈烈的整容風潮就值得思考了,美醜是相對的,在根本上沒有區別,那我們何必要破壞我們的自然之本呢?

中庸之道,寓意深遠,要完全做到,何其難也,吾姑且從慎獨,無爭,齊一三方面去要求自己,希望自己可以以此爲尺,成爲無尤之人。

  《莊子》的讀後感四

經典書籍需要慢慢地讀,如此才能做到真正深刻地理解。初讀《莊子》時,不能擁有良好的心態,總想一口吃成大胖子,結果一無所獲,還讓心態陷入愈加焦躁的沼澤。我決定沉下心來,不求速度,只求質量。一天只讀那麼兩三頁,三十三個章節,共四百多頁,分付幾個月時間。這期間裏,多寫讀書筆記,加深認識和記憶。

這兩天我讀的只是第一篇《逍遙遊》,收穫很大。瞭解到莊子思想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逍遙地逃開名利的束縛,不借助任何外力,自由自在地遊蕩在宇宙天地間。莊子和老子一樣,都是追求自由的人,較之老子,更加熱衷於無所羈絆的自由。他可以做到無視世俗的一切偏見或者只是意見,“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無論世人如何讚譽還是誹謗自己,都不會改變自己對個性的堅持。這一點真的很難得。一個人生活於世,就要堅持自己認爲對的東西,不能以別人的意志爲轉移,否則或者不過是傀儡。正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一個人不能受制於任何外在的東西,比如功業、名利等,要活得灑脫、坦蕩與無比自由。

莊子的逍遙的人生價值觀,或許在某些人眼裏有些消極避世,不值得贊同。但我們要承認的是,人各有志,莊子和老子一樣,不是積極追求建功立業揚名於世的人,他只是追求君子“窮則獨善其身”的價值觀念。在戰亂頻仍的年代,個人的力量是極度微薄的,唯有把自己做好,才能超脫苦難的人生。莊子的生活年代是致使莊子思想誕生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而莊子睿智、豁達、富有遠見卓識的個性,亦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莊子思想之所以能夠千年如新,正因爲它能夠引起廣大人們的共鳴。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熱愛自由、無所顧忌的品性,只不過是有的由於種種外在環境的影響,而被社會規範、人生準則、忠於名利等東西所掩蓋。老莊思想代表的是人類最原始的最無華的價值觀念,可以企及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觸動軟肋。

我們不妨在行走於人生困頓的時候,或是感覺到人生勞累的時候,汲取莊子逍遙自在的思想觀念,讓心靈保有一份難得的安靜與沁涼,以便能夠迎接更大的挑戰。當然更可以依從於莊子,實踐體會他的逍遙思想,在其中自由馳騁,獲得輕鬆愉悅和無所擔憂的人生體驗。

在我的眼裏,莊子的逍遙遊思想並沒有什麼缺陷,被所謂的正統思想觀念所排斥,是不可思議的。道家思想與儒家思想,誰是誰非,本沒有什麼明確的界限。思想的天空,就應該是百家爭鳴、異彩紛層的,後人可以從中汲取到豐富而不單一的思想養料。人生、國家和社會,需要博採衆長,才能實現優質,否則就會朝向不健全的方向發展。一邊孔子,一邊莊子,我認爲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