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師如何做課題》讀後感範文大綱

《教師如何做課題》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教師如何做課題》一書從課題研究的價值、如何選擇課題、如何進行課題設計、如何成功申報課題、如何做好開題論證、如何實施課題研究、如何面對中期檢查、如何撰寫結題報告、如何推廣課題成果等方面入手,條分縷析地做出實戰指導與疑難解析。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了“《教師如何做課題》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幫助到您。

《教師如何做課題》讀後感範文

  《教師如何做課題》讀後感範文(1)

近幾年也在嘗試開展課題研究,過程中也閱讀相關專著及資料,受益匪淺。但在實踐中還是存在諸多困惑,直到近日閱讀了李衝峯教授的《教師如何做課題》一書,許多困惑豁然開朗。

這本書從課題研究的價值、如何選擇課題、如何進行課題設計、如何成功申報課題、如何做好開題論證、如何實施課題研究、如何面對中期檢查、如何撰寫結題報告、如何推廣課題成果等方面入手,很有針對性地做出實戰指導與疑難解析。使我認識到,教育問題是教育作爲一種社會現象,作爲一種培養人的實踐活動在與社會其它現象,互相作用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矛盾等在人腦中的反映。科學研究就是一個不斷提出或發生問題。解決問題、認識客觀規律、揭示事物的本質的過程。在這九個步驟中,我認爲最爲重要的、也是最能體現教師研究能力的,是如何恰當選題、如何進行課題設計和如何撰寫結題報告這三個環節。

一、如何恰當選題

課題要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創造力與想象力。選題過程中存在一些常見的問題,避免這些問題可以使選題更有價值。這些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選題缺乏新意。題目新穎是選題上的一大亮點,而且往往能夠帶來新的研究成果。選題要有新意,儘量避免常見的或已有很多人研究過的問題,多關注新鮮的事物,關注研究的前沿,或者變換研究的切入點,以新的視角進入。求新脫俗,應該是選題所追求的方向。

2、選題缺乏價值。選題必須具有研究價值,而且有比較充分的研究價值,否則,研究了也沒有什麼意義。選題缺乏價值的表現有:一是題目陳舊,題目內容陳舊主要是指所選題目已經不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或者已經是他人研究過的題目。二是題目現實意義不大,不符合當前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即使做出來也沒有多大的現實意義。不能只考慮個人的喜好和興趣,必須與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教學的需要結合起來。三是題目實施起來容易,容易實施的題目,其價值也小。

3、選題缺乏興趣。興趣是一切有意義的活動的`發源地,也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關鍵。沒有興趣,做起來就沒有意思。爲了能夠申報成功,就硬着頭皮選擇。選擇自己不感興趣的題目,在做的時候往往會感到比較痛苦,也不可能真正做出高質量的成果來。

4、選題大小失當。大小適中是課題研究的原則,同樣是選題的原則。選題太大或太小,都是有問題的。選題太大比較容易出現問題;選題太小,則研究意義不大,因此,選題要儘量做到大小適中。

二、如何進行課題設計

(一)研究背景

也稱“選題背景”,主要回答“爲什麼要進行該課題的研究”,一般分爲時代背景、理論背景和實踐背景。時代背景是指課題選擇所處的時代對課題選擇的影響因素或條件,理論背景是指影響課題選擇的理論依據,實踐背景是指實踐對課題選擇的影響因素或條件。

(二)課題依據

主要解決“依據什麼進行課題研究”的問題。包括政策依據、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寫這個問題時容易出現的偏差:

第一,所選擇的理論或政策、法規依據與研究的問題要相一致,否則理論依據就被架空。

第二,提出了理論概念,還要對相關內容作具體闡述,因爲這些理論的內容很多,不知道該課題選擇什麼樣的具體理論作指導。

第三,不能用某個人的話語作爲理論依據,這難以說明它是什麼樣的科學理論。

  《教師如何做課題》讀後感範文(2)

在“教師專業發展”不斷推進的今天,進行課題研究是教師成爲真正研究者的必經之路。因此,提高對課題研究的認識,不斷提升課題研究的能力,“成爲一個懂課題、會申報課題、會研究課題的教師”,應該是每一位教師不懈努力的方向。

爲了彌補自己在課題研究理論知識方面的匱乏,我詳細閱讀了華東師範大學李衝鋒教授的《教師如何做課題》,本書從課題研究的價值、如何選擇恰當的課題、如何進行課題設計、如何成功申報課題、如何做好開題論證會、如何實施課題研究、如何面對中期檢查、如何和撰寫結題報告、如何做好結題工作、如何推廣課題成果進行了全面的闡釋,本書實用性強,書中典型案例介紹具有很好的釋疑與指導作用,幫助我一步步理清課題研究的思路,逐漸改變之前對課題研究的畏難情緒。

在這十章中,我認爲最重要的環節是如何恰當選題和如何設計課題。

課題研究從選題開始,選題主要解決“研究什麼”的問題,主要包括髮現研究問題、篩選研究問題和確定研究課題三個步驟。

教師做課題的一個困惑是感到沒有什麼可研究的。其實,並不是沒有什麼可研究的問題,而是缺乏發現問題的眼睛。想要擁有一雙敏銳的發現問題的眼睛,需要樹立起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指人關注事物之間存在的矛盾及對原因追究的心理品質。它表現爲人對問題的關注與敏感。問題意識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後天的實踐中逐漸培養起來的。問題意識形成的關鍵是提問技能的形成,爲此,要對進入頭腦中的事物和現象進行“爲什麼”的思考和追問,思考其存在的合理性,追問其所以然。經過持之以恆的“每事問”得鍛鍊,問題意識就會逐漸增強並形成。因此,要在日常生活和教學實踐中時刻存有問題意識,不斷追問,以便從中發現有價值的問題,進而形成課題。

篩選問題就是把問題找準備,爲後續研究提供正確的前提。選題要有新意,就要儘量避免常見的或已有很多人研究過的問題,多關注新鮮事物,關注研究的前沿。選題時應進行大量的文獻檢索,廣泛學習和閱讀他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複研究。選題必須具有研究價值,符合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考慮現實需求。

選擇了研究的問題並不等於確定了研究的課題。還需要對課題的名稱進一步明確和規範,對課題進行論證,最後才能確定研究課題。課題名稱的表述,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表明研究手段,是自變量;一部分表明是研究目的,是因變量,即通過什麼手段達到什麼目的,或通過什麼方法完成什麼任務。如通過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論證研究課題主要看它是否具有代表性、創新性、可行性。

課題設計主要圍繞“爲什麼做課題”、“該課題做什麼”、“該課題如何做”這三個方面。

“爲什麼做該課題”的問題,主要從研究背景、課題依據、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現狀述評、選題意義等方面闡述。研究背景主要回答“爲什麼要進行該課題的研究”,一般可從三個方面來回答這一問題,即時代背景、理論背景和實踐背景。課題依據主要解決“依據什麼進行課題研究的問題,研究依據通常包括政策依據、理論依據、實踐依據三個方面。研究者對相關理論知識掌握的越紮實,在課題研究中運用的越好,這些理論知識就越能夠促進課題的研究。在寫作理論依據時,要揭示所依據的理論與所研究的客體之間的關係。兩者之間的關係越密切,理論對課題的指導性就越強。核心概念是指能夠集中反映課題研究主題或主要內容的概念。界定核心概念時爲了使課題研究有清晰的邊界,防止研究範圍的隨意擴大或縮小。如“就近就學”不進行界定的話,就容易被誤讀。研究現狀,既包括自己所做的研究現狀,也包括他人所做的同專題研究的現狀,特別注重的是他人研究的現狀。一個好的研究現狀的寫作要全面地佔有材料,既要有書籍材料,也要有期刊材料;既要直接相關的材料,又要有間接相關的材料。還要謹慎地選擇材料,防止只選擇哪些對課題研究有利的材料,故意忽視或放棄那些於課題不利的材料。這樣寫出來的研究現狀是不全面的、不客觀的,也不利於問題的真正解決。還要建立合理的綜述框架,比較好的做法是,根據研究的問題或領域來寫研究現狀,在此基礎上對研究者的觀點進行分類,在每一類中,把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呈現出來。邊呈現邊評價或者集中呈現後集中評價,即匯評。選題的意義,一般可從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兩方面來處理。理論意義的寫作側重對已有理論研究的豐富、發展與創新。實踐意義的寫作側重課題研究對實踐中問題的改進或推動等。

“課題做什麼”的問題主要包括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假設、擬創新點等幾個方面的內容。明確的研究目標,對課題研究具有定向和指導作用。目標之間要有內在聯繫,不交叉、不重疊。研究內容忌籠統、模糊,很多人在寫研究內容時,只是把內容一條條地羅列出來,而對每條的內容沒有做簡明扼要的介紹,這是不妥當的。只是根據研究內容的羅列,評審還不一定能夠準確把握具體的研究內容,所以,需要對研究內容做出必要的介紹。

“課題如何做”的問題包括課題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實施步驟等內容。研究思路要寫清楚這項研究打算怎麼做。課題研究方法往往要採用多種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不應簡單地羅列出來,要在課題中說明是怎麼運用的。

通過初步地學習,讓我認識到教師“問題意識”的重要性,也反思自己在教學中日復一日,重複別人的路,別人的話,對一些教學現象已司空見慣、熟視無睹,缺少主動探究的習慣,缺乏提出問題的勇氣。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經常帶着自己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哪怕是小問題,多去和別人交流,去聽課,然後結合自己的教學,從中不斷對比、思考。對於《教師如何做課題》,我還將繼續認真學習,相信還會有更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