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13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優秀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13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1

被選着優先來看的一本書,在同事的書櫃中看到,遂決定優先看此書。一路讀來,還是很不錯的。在這裏記下記憶深刻的幾個觀點:

1、誰是管理者:在本書中,“管理者”一詞,將泛指知識工作者、經理人員和專業人員,由於其職位和知識,他們必須在工作中做影響整體績效和成果的決策。這裏有舉例的戰場上的一位青年步兵上尉,明確指出。行動的決策由戰場上的每個人自己決定。這與我們通常認爲的軍人以服從爲天職的理解是有很大出入的。

2、關於組織的用人。關於選用全才的認識。我們任用的人才,充其量也只能在某一項能力方面比較優秀。而某一項能力較強,自然在其他能力方面就不免平平了。

我們必須學會這麼一咱建立組織的方式:若某人在某一重要領域具有一技之長,就要讓他充分發揮這一特長。我們不能一味拔高能力的標準來期望管理者的績效,更不能期望萬能的天才來達成績效。我們只有通過改進工作的手段來充分發揮人的能力,而不應該期望人的能力突然提高。

你彈莫扎特的曲子時,也許不可能像鋼琴家施納貝爾演奏得那樣好,但是並沒有理由說,你不必像施納貝爾那樣地練習音階。最偉大的鋼琴家,如果不肯辛勤演練,也一定無法演奏莫扎特的曲子。

3、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在思想上養成的習慣: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

(2)有效的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

(3)有效的管理者善於利用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和下屬的長處。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越的成果。

(5)最後,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

4、時間管理重點項

(1)人事決策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因爲決策所涉及到的一些問題,只有在反覆考慮多次之後才能看清楚。通用汽車公司前任總裁斯隆先生的例子。初步判斷後,隔幾天甚至幾星期後,再拿出來重新考慮,而且不會受第一次判斷的影響。斯隆先生一向以知人善任而聞名。

(2)診斷時間,用本子記錄並分析。華爲時間管理中有詳述。一總經理參加禮貌性聚會後的反思。

5、用人:多個軍方用人的實例,如林肯時期的南北戰爭,格蘭特將軍的故事。一家連鎖商店總經理提拔年輕職員的故事。一位主管如果說少不了某人,那麼不是主管不行,就肯定是那位少不了的某人不行,甚至於兩人都不行。所以,他的做法是立刻將那位“少不了的某人”調職。

6、決策時反而意見的應用。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2

管理大師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闡述了成爲一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項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時間,重視工作的貢獻,善於利用各人的長處,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善於做有效的決策。上述五點言簡意賅,通俗易懂,但細細想來,確實也是切中要害。對於管理者特別高層管理者而言,有效決策應該是至關重要的,讀後深受啓發和教育。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訴我們:一羣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只要我們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決定組織工作成效的最關鍵因素;並不是只有高級管理人員纔是管理者,所有負責行動和決策而又有助於提高機構工作效能的人,都應該像管理者一樣工作和思考。

但怎樣才能成爲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通過閱讀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認爲關鍵有以下幾點:

首先要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要有敬業的精神。“學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只有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着濃厚的興趣和發自內心的喜愛,纔有可能在工作中用心思考,努力完成。通過工作來學習,獲得經驗和知識,實現自我價值,投入的熱情越多,效率也會越高,將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將敬業當成一種習慣,這樣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要善於利用有限的時間,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如何管理時間是管理者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時間是很重要的,決定了個人的成就。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總會有許多瑣事佔用了大量的時間,使我們總是感覺每天都處於忙碌中,但效率卻不高。因此有必要對時間做合理的分配,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集中於重要的領域,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有限次序,把握要事第一的原則。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

管理是實踐,管理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管理就是決策”是美國著名管理學家西蒙的一句名言,一個人的才能,只有通過有條理、有系統的工作,纔有可能產生效益。一個人的知識10%是培訓中得到的,20%來自向有經驗的人學習,剩下的70%是在實戰中獲得,因此只有不斷的學習—實踐—再學習,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管理者不能僅執行命令,還必須能做出決策,並承擔做出貢獻的責任,不能推脫,要願意承擔全部責任,爲自己所做決定引起的錯誤與缺點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如果他企圖迴避這項責任,那麼他將失去下屬的信任。別總帶着問題找領導,因爲領導不是爲你打工的,領導有自己的事情和責任,他更需要的是你對問題的見解和解決方案!因此作爲一個有效地管理者,需要從多方面考慮做出正確決策,而不是研究“能爲人接受”的決策是什麼。決策是一種判斷,是若干項方案中的選擇。管理者的職責就是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就是要進行有效地決策。決策是“不同意見的討論”的基礎上的判斷,不是“一致意見”的產物。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思考和研究,一個人是否可以做正確的決策是長期經驗的積累。在做出決策時,要確實瞭解問題的性質,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再做出決策;決策的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及有效性。

通過閱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使我懂得了成爲一個有效得管理者,必須要有良好的習慣,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善於利用時間,集中精力在重要領域,善於做出有效地決策,只有不斷地學習實踐,身體力行做,必定會有新的收穫,成爲卓有成效的人。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3

卓有成效是可以被後天培養的,在這本書裏,就是教會我們如何成爲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同時,讓每一個讀過此書的讀者明白,每一個智力工作者都是一個管理者,是否在履行管理職能不在於是否身處管理崗位,而在於是否像一個管理者一樣在思考,是否以做出貢獻作爲自己的信條。

書中對我觸動比較大的幾句話:

“才能本身並不是成果”,這一句解釋了一個現象,很多很有才能的人並沒有做出耀眼的成果。

關聯到現實環境裏,時常以爲只要具備了專業知識、有才能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這種想法並不可取。

如今智力工作者比比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有着自己的才能,如此一來將很多人結合在一起之後也許會適得其反,往往越是有才能的人越是自視甚高,久而久之會沉浸在自己的才能裏不能自拔,這對組織是一種傷害。

每個人都應該反思自己,是否“恃才傲物”,是否仗着自己的一點小技能沾沾自喜而不自知。

對於組織而言、好的成果纔是王道,這要求每個智力工作者要自省,以貢獻爲出發點來思考工作,規劃行爲,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將才能轉化爲成果。

“精而後博”,時常被一個全能人才的神話所吸引,覺得某個崗位就是需要一個樣樣通的行家,但是現實當中很少有這樣的人,況且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時精通多個方面的知識。

作爲普通的一員,應該有專長,精通某一項技能之後自然會有一些東西觸類旁通,加之輔修一些其他的跨學科知識,成爲一個既精又博的人,因此,專注於自己的領域先做精再圖博。

“花在會議上的時間越多,是組織不健全的表現”。從自己的實際工作出發,會議過多除了組織不健全可能還有流程的問題,也許還有一些組織之外的因素。

但是無論是什麼原因,過多的會議都會擠佔工作時間,使得本就不多的自我可支配時間變的更少,這對於組織的健康運行是一種傷害。

引申到現實工作中,如果作爲會議組織者,我們要權衡一件事情是否適合召開一個大的會議,召集很多人蔘與其中。如果作爲參與者,很多會議又是否有必要參與其中。

書的篇幅不長,但既有讓人醍醐灌頂的金句,也有很多方法論,比如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有效率的利用時間,通篇下來獲益良多。

要掌握自己的時間,以貢獻爲己任,發揮自己和同事的長處。

釐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做有效的決策,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建設、發展組織,實現願景目標。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4

根據MBA專業老師的推薦,有幸拜讀了德魯克大師的名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可謂受益匪淺。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這本書主要內容是:管理者必須學會如何讓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先要從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開始,通過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做好決策,要事優先,讓自己的工作有貢獻值,並能夠用人之長,激發別人的潛質,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措施,取得最佳績效。而我認爲,要取得最佳績效,這與個人的素質修煉、經歷認知、融會貫通、有效溝通、身體力行等密切相關。而其中,掌握基本的業務信息、操作規則和每個組織的文化底蘊,進行有效決策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通過學習,我感觸頗深,認爲要當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做到:

1.具有明確的目標:通過目標的確定讓自己的工作具有計劃性,把自己的日常工作與目標掛鉤,心繫責任,勤奮努力,通過各項工作的開展圍繞目標不離不棄,日常工作計劃的執行到位,也就是做好OEC,來達成自己的目標,保證工作目標的實現,並通過實現小組織的目標,來保證實現組織的整體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加強溝通和組織內部的互相認同、團隊合作、自我激勵和人才培育是實現組織目標的根本措施。

2.做好時間管理:書中所說的某公司董事長所想的三部分時間的安排都不能兌現,某大公司負責人經常參加對公司發展沒什麼好處的應酬,可想我們普通管理者的時間管理會有多麼難,會經常被上司干擾,計劃工作難以保障。由此可以看出,工作有計劃、時間有管理、溝通要及時的重要性,學習那個財務經理用一個通知方式解決會議時間過長、同時兼顧他人不會覺得被忽視以及某公司三個部門合併的做法,實在必要。合理安排臨時性工作,忙而不亂,抓住核心工作的進展,不讓自己的時間被外界所左右,是讓自己的工作有序進行的基礎,是保證工作實現最佳績效的根本措施。

3.用人之長,建好團隊: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合理搭配班子、進行性格互補和工作按流程咬合、做好人性的制衡,知人善用,善於挖掘人才、激發潛力,做好授權和及時溝通,就像越南叢林作戰的青年上尉尚未所說的游擊戰中,每個人都是管理者一樣,必須根據現場和形勢,區別對待;學習那個財務出身的新總經理一心爲公司發展想方設法關注青年人才的做法,還要學習那個將自己一個文件處理部門轉變成銀行的推銷部門的做法。而保證團隊協作和公平競爭,並進行及時激勵,才能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氛圍,取得最佳績效。

4.關注經營核心,發揮集中優勢,進行有效決策:管理者應該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影響經營結果的核心業務上,着眼於戰略目標,着手於戰術策略和行動措施,按時間管理四象限法處理好輕重緩急的工作,並且充分利用自己專業學歷、經歷特長,做好綜合分析和換位思考,善於以史爲鑑、總結經驗,檢討自己,把握機遇,有膽有謀,大事宜簡,小事宜柔,進行及時有效的決策,方能成就大業。學習那位醫藥公司能夠分析全世界藥品消耗趨勢,研發突破領先並結合某國健康保險的宏觀思路和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方式,超前思維、準確定位,必然發展不斷。還有美國貝爾公司組織管理架構的調整策略,帶來了集權和管理方式、經營發展的良好結局,非洲兩個熱帶水果加工廠中一個廠因管理和決策不到位引發的難以全身而退的慘痛教訓。

5.大事講原則,小事講方法:責任與義務同在,關注結果,更要講究方法策略。同樣是爲了讓下屬認知不足,提高業務操作水平,批評和表揚甚至兩者結合用漢堡包的方法效果不會是一樣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爲了結果採取一個下屬接受、認同並能積極付諸行動的方式。從書中的案例日本人只看員工優點不重員工缺點、“終身僱傭”的晉級制度可以看出,管理方法的不同,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結合本書對照自身,我將採取以下措施來爭取有效管理:

1.積極推行績效管理:把握公司的戰略、目標,做好店鋪定位,抓好店鋪的宏觀決策,

把公司戰略、店鋪目標有效結合,在全員中實施績效管理的辦法,加強過程監控,關注員工績效,以時段、天、周、月、季度等爲單位做好跟進,並最終達成年度績效。

2.營造高效的團隊氛圍:利用好公司的培訓系統,通過高效率的培訓和學習掌握知識。

合理分配任務,責任到人,工作制定預定計劃時間,總結方法高效完成。

3.利用好管理日誌:做好周工作計劃和日清工作的實施和指導,抓好現場管理和細節管理,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高。

4.抓好核心工作的督辦: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採取要事優先和工作計劃相結合的管理方法,明確核心工作的進展節點和完成時限,要求定期反饋,掌握核心工作的日常進展,關注核心工作的績效,是保障目標實現的基本措施。

書中的管理理念,許都讓我受用,工作中時常會出現的問題,通過德魯克先生的總結、分析變得條理分明,曾經出現的難題,全部可以通過“訓練”,得以解決。

總之,作爲一個管理者,擁有一顆包容、博愛、奉獻的心,具備守時、高效、尊重、溝通等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必不可少,時間管理、進度控制和有效決策無處不在,將管理的基本常識用到日常工作中,關注核心工作績效,重視長久利益,做到順時應勢、與時俱進,必將取得卓越績效。同樣本書中海油許多不懂之處,之後還需要多學習瞭解。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5

管理大師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重點闡述了成爲一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項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時間,重視工作的貢獻,善於利用個人的長處,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善於做有效的決策。上述五點可謂言簡意賅,通俗易懂,但細細想來,確實也是切中要害。對於高層管理者而言,有效決策應該是至關重要的。

管理者不同於技術和資本,不可能依賴進口,即便引進管理者也是權宜之計,而且引進的人數也將是寥寥無幾。他們應該是中國自己培養的管理者,熟悉並瞭解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並深深植根於中國文化、社會和環境當中。只有中國人才能建設中國。目前中國面臨的最大需求和麪臨的最好的機遇,應該是迅速培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那麼,什麼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德魯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個特徵:

第一,重視目標和業績,只做正確的事情。

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他極力審慎地制定自己的優先順序,隨時進行必要的檢討,毅然決然地拋棄那些過時的任務,或者推遲做那些次要的任務;他知道時間是他最爲珍貴的資源,必須極爲仔細地使用它。

第三,作爲一名知識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貢獻在於:創造新思想,遠景和觀念;他的原則是:我能做哪些貢獻?

第四,在選用高層管理者時,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績效和正直的品格。

第五,他知道增進溝通的重要性;他有選擇性地蒐集所需要的信息。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被量化,而過多的信息會導致混淆和混亂。

第六,他只做有效的決策。

但是,另一方面,作爲一個管理者,作爲一個自然人,他也和正常人一樣受到各種各樣的條件的約束,他所能利用的資源也是相當有限的,於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優化配置資源,也成爲管理者的一大能力要求之一。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時間是一項限制因素。任何生產程序的產出量,都會受到最稀有資源的制約。而在我們稱之爲“工作成就”的生產程序裏,最稀缺的資源,就是時間。

有效的管理者也知道,人力也是一種重要的資源,每一個工作者都必定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而缺點和短處幾乎是不可能改變的。管理者的任務就是,最優化地利用人力資源,使人發揮自己的長處,利用好人的長處,而同時使人的短處和缺點不發生作用。

時間是最有限也最有彈性的資源。人力資源具有“協調、整合、判斷和想像”的能力,有它的特殊優勢。大師德魯克也着重寫了這兩種資源的使用原則。管理者要主動地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合理安排時間,而不是被時間安排。聯繫到我們的現實工作:理想狀態下我們最好能主動地面對和管理一切工作事務,是人安排事情,不是事情推着人走。我們的銷售管理活動要把工作中消耗的時間和處理的事項標列出來,同時持續地進行改進。比如市場與客戶工作,我們絕不能被動地被所謂項目和機遇牽着鼻子走,要主動地設計規劃客戶管理工作,主動地開發市場,主動地維護客戶。

關於人力資源的論述,也讓人茅塞頓開。簡言之,就是“用人所長”。無論是上司、同事、下屬還是自己,要多運用大家的強項,互相補充,團隊作戰。書裏面一個很妙的地方在於,在論述“如何發揮人的長處”之前的一個小章節,講的是人際關係。互相尊重、講求貢獻是合理的人際關係的基石。有合適的人際關係,纔有大家各展所長的環境和土壤。管理可以學會,卻不可以教會。同樣,一個人的發展和成長也只能通過自身的努力探索實踐來完成。一個組織的成長、成功也要靠組織內部的精神磨礪才能實現。因此,我們要着重建設良好的人際關係,重視貢獻,讓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出自己的貢獻,促使我們的團隊做得更好。

讀了德魯克先生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之後,真的受益匪淺,特別對於我們在日常生活和班級裏的事務起到一個很好的幫助。在學習上,特別進入大學生活以來,學習和人際交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更好統籌學習和各種活動之間的關係,如何更好的安排和利用時間,如何更好地協調和處理同學們之間的人際的關係,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着的問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爲我們指明瞭方向了,將指導我們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和更好地在大學生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6

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猶如陽光鋪灑照耀、咖啡嫋嫋飄香濃情四射、讓人有一種愛不釋手的感覺。初讀第一遍時處於斷斷續續閱讀過程中,感覺頗好,腦袋卻依然很空。再次拜讀,每每讀完一段,閉目思考,對照自己,彷彿可以看到前行之燈,讓人茅塞頓開。

本書一共分爲七章,前五章主要講管理者如何管理自己,如何使管理者本身變得更加卓有成效。後兩者主要講的是管理者如何決策。書中詳細闡述了要成爲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在思想上養成以下五個習慣:一是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二是有效的的管理者非常重視自己的貢獻程度。三是有效的管理者很善於利用他人長處。四是有效的管理者會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五是有效的管理者善於做有效的決策,這是成爲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備要素,也是這本書的主題和核心所在。

所有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都明顯感覺時間好緊,沒時間,工作永遠做不完,猶如歌詞中所講:時間都去哪裏了?其實作爲一名管理者要學會善用時間,要合理合排時間,必須要“抓大放小”,分清“輕重緩急”,選擇關鍵的事情去做,要將碎片化的時間集中進行去處理某一件事,在進行工作安排的時候要謀定而動,而不是被牽着鼻子亂走。要學會做工作計劃,重要的事情要優先,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亂了章法,亂了分寸、亂了陣腳。

在人員的使用方面,管理者要有胸襟,要學會容忍他人短處。每個人都有短處,包括弱點、缺點、不足甚至錯誤。人之“短處”與“長處”就像高峯與低點,同時存在且無法改變。所以管理者在用人之時不要企圖使人成爲“完人”、“全才,要充分發揮個人的長處、優勢,包容其短處。苛求的管理者並不能成就一支完美的團隊,卻往往讓人變成”孤家寡人”。在人員的安排上要打破以往“因事用人”的理念,學會“因人設事”,摒棄所有的客觀因素,公平公正、嚴格地去設置崗位,將人安置於某崗位之前,仔細考慮此人的條件,他能做什麼,而不是侷限於這個崗位要求做什麼,否則容易按既定的模式去考量他人,他人只有缺點卻無成績,同時降低人員對職務未來的期望值。

管理者的基本工作就是“決策”,也只有管理者才需要做決策,有效的管理者在做一個決策時首先會弄清決策事項的性質。有效的決策者絕不會就事論事只看問題的表面而輕言結論,而是會透過表面深層挖掘事情的本質所在。有效的管理者在決策時都非常明確決策事情的目的與作用,目標越明確,決策越有效。有效的決策者在決策時都會心思縝密地思考決策後方案的執行與成效,做到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整個決策方案心中有底,心中有數。管理者在做決策時一定要克服“偏見”,杜絕“以偏概全”或者只看到問題的部分,沒有看清全貌的現象發生,否則容易被假相所矇蔽,形成錯誤決策。

做爲一名管理者整本書中我非常喜歡德魯克對管理者的一個描述:管理者就是貢獻價值。德魯克先生清晰地告訴我們:什麼是管理者,“管理者本身的工作績效依賴於許多人,而他必須對這些人的工作績效負責。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同事(包括上級與下屬)發揮其長處,並避免用到他們的短處。這段話直接有效地詮釋了管理者應負有的職責和具備的管理素養。一名管理者假如你的工作不能幫助你的同事解決問題,那管理者的意義何在?

我還喜歡德魯克所言:有效性雖然人人可學,但卻無人可教“的理念,德魯克的這句話告訴我們,管理者的有效性作爲一個習慣可以學會,但不可以教會。你想學習有效性,但又不肯在實踐中思考問題背後的問題是什麼,不去創新,只想找一個捷徑或一個模式讓你的管理變得有效,那你與有效肯定無緣。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心靈。

我想一本好書,會對每一個人終身受益,每一遍的閱讀,收穫肯定也會有所不同。目前的我對這本書的理解還很淺顯,但我相信未來我還會去精讀這本書,去品味書中的精華,沿着德魯克的指引,在通往卓有成效的路上不斷前行。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7

最近讀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這本管理類的書並沒有很難懂的概念,也非常的接地氣,講的都是我們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首先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卓有成效並沒有想象中那樣高不可攀,每個管理者只要肯學,都能學會。

第二掌握自己的時間。對於管理者來說時間總是不夠的,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就顯得尤爲重要了。要管理自己的時間,首先要記錄時間,瞭解時間都用到了哪裏,哪些事情是不必要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消除的。然後是如何管理時間,將自由時間儘量集中起來,來做幾件重要的事情。最後,消除浪費時間的事項。只參加必要的會議,只做必要和重要的事情。

第三是管理者的貢獻。管理者應更多考慮能爲組織貢獻什麼,而不是擁有多少職權。重視對成果的貢獻,明確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第四是要發揮人的長處。管理者要能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或下屬的長處。要注重能做什麼,而不要只盯着缺點。在崗位的設置上,也要能充分發揮員工的長處,利用長處,共同完成任務。

第五是要事優先。因爲管理者的時間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時間裏更應該將要事排在其他事情之前,一次只做一件事,把事情做好。

第六是決策的要素。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決策,他們所做的都是重大的決策。他們重視的是分辨什麼問題是例行性的,什麼問題是策略性的,而不重視“解決問題”。

第七是有效的決策。管理者有效的決策,來自於多種不同而且互相沖突的見解中產生,而不僅僅只有一種方案。有效的決策纔是真正需要的決策。

最後管理者的工作必須要卓有成效,而管理者也必須學會卓有成效。

其中我對會議的描述頗有感觸。確實我們在工作中會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有些會議並不需要那麼多人蔘加,但出於一些原因,往往會要求很多不相關的人列席,其實這就是一種時間浪費。如何改善這種浪費,也是對管理者時間的一種釋放。管理者要學會對自己時間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不斷完成真正的要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8

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仿如良師益友,雖然面對的是不同的事實,卻能從不同的角度說出你不曾想、更不曾想到的理念,常有茅塞頓開之感。

書中重點闡述了成爲一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項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時間,重視工作的貢獻,善於利用各人的長處,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善於做有效的決策。

“善用時間、關注結果、善用人才、要事第一、有效決策”此五項說起來容易,落實到具體問題中,無不關係到個人的認知、領悟、溝通、總體掌控能力。對於管理者而言,有效決策應該是至關重要的,修煉有效的決策能力,必須掌握足夠的信息、規則、文化。

德魯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個特徵:第一、重視目標和績效,只做正確的事情。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第三、作爲一名知識工作者,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貢獻在於:創造新思想、遠景和理念;他的原則是:我能做那些貢獻?第四、在選用管理者時,要注重出色的績效和正直的品格。第五、要知道增進溝通的重要性,但要有選擇性地蒐集所需要的信息。第六、只做有效的決策。

怎樣才能做一個好的管理者,養成好的管理習慣呢?通過學習感受到,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養成五個好習慣:

第一、有效的管理者知道如何掌握自己的時間。

他們會系統的工作,善用這些有限的可控制的時間。時間管理非常重要,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很重要,決定了個人的成效。

第二、有效的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

有效的管理者懂得將自己的工作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常自問:“對我服務的機構,在績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麼貢獻?”永遠強調的是責任。大多數人都做不到這一點。我們重視勤奮,但忽略成果。對於重視對外界貢獻的人來說,他們能爲適應新職位而變,能適應不同的價值觀承諾而變。重視貢獻的人,因爲都有把工作幹得更好的心理動力,會讓別人充分了解自己,也總想了解別人需要什麼,發現了什麼以及理解了什麼,因此會重視互相溝通、團隊合作、自我發展以及培養他人,不爲組織的內部所惑,跳出組織之外,視線從“內部事務、內部工作、內部關係”轉移到“外部世界”——組織的成果,從而達到組織的真正目的。

第三、有效的管理者善於利用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下屬的長處。

“見人之所長以及用人之所長”管理者要善於抓住有利形勢,做他們想做的事。這就要求個人要知己知彼,古人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充分溝通,瞭解自己,瞭解他人,善於利用不同的人的優點,共同完成任務。

第四、有效的管理者要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

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越的成果。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優先次序,把握要事第一的原則。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否則反倒一事無成。管理者專心一志,第一項原則是擺脫已經不再有價值的過去。人遭遇了重大的失敗,改正並不太難,他們能檢討自己。可是昨天的失敗和成功,卻能留下無盡的影響,遠遠超出其有效期。所以有效管理者必須經常檢討他們和同事的工作計劃,要經常問:“如果我們還沒有進行這項工作,現在我該不該開始這項工作?”如果不是非辦不可,他們就會放棄這項工作,或者將它擱置起來。至少他們不會再將資源投入到不再產生價值的過去。而對於已經投入的最佳資源,尤其是非常匱乏的人力資源,他們會立即抽調出來,轉而投入未來的新機會。推陳才能出新,這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原則。其次是先後次序的考慮。

第五、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

決策是一種判斷,是若干方案中的選擇。所謂選擇,通常不是“是”與“非”間的選擇,最多隻是“大概是對的”與“也許是錯的”之間的選擇。他們知道有效的決策事關處事的條例和秩序問題,也就是如何按正確的次序採取正確的步驟。他們知道一項有效的決策,總是在不同意見討論的基礎上做出判斷,它決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他們知道快速的決策多爲錯誤的決策,真正不可或缺的決策數量並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決策。

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戰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戰術。彼得通過研究發現做重大決策的人,往往具有相同的特性:他們解決問題,都着眼於最高層次的觀念性認識。他們先透徹的思考該決定的是什麼,然後研究制定決定的原則。換句話來說,他們的決策,並不是爲了適應當時的臨時需要,而是戰略性考慮。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9

近日,閱讀了德魯克的經典著作之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此書雖然寫於1966年,但是其基本的理論和思想,在四十多年後,仍然影響着許多現代的管理者,在企業經營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本書圍繞着“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的核心觀點,分爲七章展開。第一章主要論述了管理者爲什麼要卓有成效及先關問題,二到七章則針對如何實現卓有成效的五點要求分別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最後一章回扣主題。整部著述結構清楚,層次分明,使人一目瞭然。雖然,書中有些專業的內容我並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讀過此書,仍然使我受益匪淺。在我看來,書中的許多觀點並不僅僅適用於管理者,對我們日常的生活及學習也有着許多的幫助。

一直以來,我在很大程度上認爲管理是需要天分的,而書本的知識更多的是紙上談兵,無法真正的在真實的管理中發揮作用。但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卻改變了我的想法。德魯克講到“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就是‘做好該做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而“一個人的有效性,與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識之間,幾乎沒有太大的關聯。有才能的人往往最爲無效,因爲他們沒有認識到才能本身並不是成果。”這些論述,激發了我學習管理的動力,並瞭解到有效性纔是管理者所應追求的目的。

同樣令我改觀的還有德魯克對管理者範圍的限定。在書中作者將管理者的範疇擴大到了更寬的領域,不僅僅是企業,政府,軍隊,醫院也都需要管理。而管理者也並不都是經理人,而是泛指知識工作者、經理人員和專業人員。

他們可以下屬衆多,也可以沒有下屬,可以職位崇高,也可以職位低微,但是他們必須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要在工作中作影響整體績效和成果的決策。這一概念的提出,改變了人們對管理者的傳統理解,在我看來,在一定程度上,日常生活的我們也都是一位管理者,因爲我們許多時候要爲自己的未來決策,因此,無論是爲了將來踏上工作崗位,或者僅僅是爲自己的現實生活,我們都應學會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

針對如何卓有成效,德魯克先生提出了五點要求,分別是掌握時間、講求貢獻、發揮人的長處、要事優先及有效的決策。而這五點,必須成爲管理者思想上的習慣。換言之,“有效性是一種後天的習慣,是一種綜合的實踐。”而“既然是一種習慣,便是可以學會的”。管理者要學會這種習慣,必須經過訓練。“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這些訓練,則無論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象力和多豐富的知識,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努力的去接受訓練,培養使自己有效的習慣。

儘管德魯克先生的五點要求,部分內容我還無法會意,而且對於並未踏上工作崗位的我們來說,實踐起來有些困難。但是他對時間、發揮人的長處等方面的論述,仍然給了我很多啓示。

首先是在時間方面,德魯克先生強調了管理者的時間總是被一些並不重要的事情佔據,而且職位越高,時間被佔用的比例就越大,因此,管理者應該學會管理時間,用有限的時間創造更多的成果。他在時間上的論述對我啓發很大,因爲雖然身爲一名學生,我同樣也有感到時間不足的經歷。而且很多時候,原本感覺時間充分,但依然不能完成預定的計劃。

對此,我認爲德魯克先生的解決方法是值得借鑑的。他告訴我們,首先應該進行時間的記錄,認識自己的時間究竟用在哪些事情之上,從而針對性的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其次,要進行系統的時間管理。德魯克先生特別強調了要整塊的運用時間,多數情況下,一些事情需要連續的時間才能完成,例如寫一份計劃書,連續的3個小時可以完成,但如果分成6個30分鐘,則可能毫無進展,我便常常範此類的錯誤,經常把幾件事情一起來做,一件事情沒完成又去進行另一項工作,而結果往往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相信,如果可以如德魯克先生所講,整塊的運用時間,我的效率可以提高很多。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10

看了彼得.德魯克的經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真是叫人拍手稱讚,樸素而博大精深。

該書作者的視角是“旁觀者”,與作者長期的諮詢經歷有關,跳出來,對各種組織中的各類管理者的行爲蒐集、剖析、歸納、驗證、診斷,對組織作系統的觀察。源於實踐,高於實踐,極適合指導實踐,我想是本書最大的特點。在德魯克先生45年的諮詢生涯中,接觸過各種類型的組織,案例豐富,他本人觀察力極其敏銳,非常善於診斷病源,將管理者脫離深陷事務的泥坑,跳出常規思維,正視自己的目標和任務,明確了管理者必須卓有成效。對我啓發較大的幾點如下:

1、對管理者的行爲觀察和案例的剖析是一種科學的,可供管理者學習經驗,做自我評價的好方法。

2、區分了知識工作者和體力工作者的在管理上的差異,指出了知識工作者與行政管理者二種權威二種發展,對組織同等重要,明確管理者的範圍,和管理者自我管理對知識經濟時代組織的推動力。

3、管理者工作要圍繞組織外部成果貢獻,提出了管理有效的標準,和通過改變思路、習慣、行爲提高有效程度。

4、爲人力資源的績效考覈設計、職業發展通路設計、人才發展理論(包含招聘和培養)提供了源於實踐的管理思想基礎。

先生的書需要反覆看和琢磨,需要不斷深入體會,不同的人不同時間看會有不同的體會和啓發,經典是實至名歸。近期讀書分析麥克.裏蘭博士是用歸納法的方法,蒐集崗位勝任的素質點,做統計分析,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學中關於崗位勝任的問題;德魯克先生用歸納法的方法,蒐集不同管理者在不同組織中的有效行爲,做概念統合提煉,解決管理學中的效率問題;肖恩.柯維博士是從心理學的視角,蒐集高效能人士的行爲習慣特點,做統合分析,爲渴望自我發展的人提供激發潛能的改造方法。這三種改造的特點,都是期望分析清楚某個領域的本源,相信人是可以改造和後天的習得的,相信人的潛力可以推動組織和世界的發展。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11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共分8章,貫穿着一個完整的邏輯,即組織的命運繫於成果,組織的成果繫於外部的機會,源於組織的有效決策;源於人的長處的發現和發揮,源於組織對人的“自我發展”的激勵;最終這一切源於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有效性。沿着這個邏輯我們才能明白:組織中的管理者是否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最終決定着一個現代組織的命運。一個卓有成效管理者應具備以下方面的要素:

一、改變管理思想

何謂管理者?在一個現代的組織裏,如果一位知識工作者能夠憑藉其職位和知識,對該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地影響該組織的經營能力及達成的成果,那麼他就是一位管理者。在主管人員中,也有許多人並不是管理者,判斷是不是一位管理者,我們不能以他有沒有下屬而定。

彼得.德魯克教授認爲要成爲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在於有效的“管理別人”而在於有效的“管理自己”,不在於“如何管理他人”而在於“如何管理自己”。管理者是通過他人對企業的最終成果產生影響的人,管理者的價值不在於任勞任怨、埋頭苦幹、加班加點、服從領導,也不在於職稱、頭銜或地位,而在於依靠自身的知識、才幹或貢獻意識,促進企業產生的工作成果。

“自我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理者的意識和思維方式,包括整體意識、貢獻意識和成果意識,管理者必須集中精力於少數關鍵領域,選擇正確的事情去做。如果事情本身不正確,就不可能產生積極的成果,就是在“錯誤的事情上窮折騰”。管理者的有效性,強調的是“按時做完自己該做的事情併產生成果”。管理者工作的失效乃至失敗往往是自我管理不善,沒有騰出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如何做正確的事情(高層管理者)或如何把事情做正確(中層管理者)。他們的時間往往被掠奪,使自己陷於日常事務或內部複雜的關係中,眉毛鬍子一把抓,反而忽略了產生成果的方向,忽略了產生成果的外部聯繫。

二、善用時間

時間是寶貴的,有效的管理者要記錄自己的時間,必須清楚自己的目標,並弄清實現目標需要多少時間,這樣才能建立相應的成果意識和貢獻意識,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責任,工作中的瑣事該放就放下,將能由別人做的事情交付給別人,這樣才能做真正應由自己做的事情——這纔是有效性的一大改進。

放下那些次要的、不重要的事情,關注於關鍵事情,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從源頭或根本上解決問題。事實上,一位管理者大刀闊斧減少不必要的工作,絕不會有太大的風險,文中舉出羅斯福總統的機要顧問霍普金斯先生的一個實例:二次大戰期間,霍普金斯已體衰力竭,每隔一天才能辦公幾個小時,因此他不得不把一切事務都撇開,僅處理真正重要的工作,但這絲毫無損於他工作的有效性。丘吉爾還對他欽佩備至,讚美他是一位蓋世奇才。他完成的任務,當年美國政府無人能出其右。當然,霍普金斯只是一個特例,但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大膽減少無謂的工作,絕對無損於管理的有效性。

三、重視貢獻

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貢獻,並懂得將自己的工作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應常自問:“對我所服務的組織,在績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麼貢獻?我的責任是什麼?”重視貢獻是有效性的關鍵,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內容,工作水準及其影響。

2.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包括對上司,對同事和對下屬。

3.各項管理手段的運用,例如會議或報告等。

現實中大多數管理者往往只重視勤奮,而忽略成果,一個只知道埋頭苦幹的人,如果老是強調自己的職權,那不論其職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別人的下屬,而一個重視貢獻的人,一個有責任和對成果負責的人,即使他位卑職小,也應該算是一個高層管理人員,因爲他能對整個機構的經營績效負責。文中舉出一個簡單的例子,當管理顧問公司向委託機構提供服務,總是先花幾天時間對管理人員進行前期詢問,當問到:“您在貴公司服務,自認爲你應該做些什麼呢?”通常對方的回答不外是:“我主持本公司的會計業務。”很少有人這樣回答:“我的任務,是向我們的經理提供他所需的資料,使他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

對每一個管理者而言,應該關注三個方面的貢獻,即關注組織的直接成果(利潤)、樹立新的價值觀及對這些價值觀的重新確認(戰略)、培養與開發企業明天所需要的人才(人才培養)。如果企業在發展中缺少這三方面中的任何一個方面,企業的發展就會面臨困境。一個組織必須要有昨日的努力、今日的思考和明日的眼光才能保持旺盛的發展動力,在變幻無常的商海中立於不敗之地。

四、善於用人

組織是各類性格人的集合體,所謂人無完人,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發揮其長處,而不是隻看重各人的缺點,管理者的任務就是要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的長處,共同完成組織目標,只抓住缺點和短處的管理者是無法集衆人之力完成任務的。用人之長包括以下幾方面:

1、用下屬之所長

有效的管理者,懂得如何把平凡的人組織起來,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所謂“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組織的力量就在於發現併發揮每個人的長處,管理者要爲下屬設計好每一個“職務”(崗位職責),使每一個職務都是“常人或普通人”能夠勝任的,如果一個職務設計超出了普通人的能力範疇,或需要“非凡氣質”或“特殊天分”,那就無法找到合適人選,也就無法達到組織目標的實現。

有效的管理者應具備容人之量,但絕不可以容忍一個人的“惡劣品行或腐敗”,絕不能任用“缺乏良知和良心”的人。有才能者往往自視甚高,以自我爲中心,但這並不會影響這個人成爲有作爲的人或偉人,只用當一個人的短處影響到其優勢發揮的時候,才應該考慮如何加以限制或予以幫助和彌補。管理者要堅持因事用人而非因人設事,因爲組織是用人來做事而不是用人來投主管之所好。要儘量發揮下屬的長處,不但是管理者必須對組織承擔的義務,更重要的是,這也是爲人處世的道理:上級應該協助下屬得到應有的發展,使每一位成員都能憑其才幹達成成就,而不必顧念其短處。當年的艾森豪威爾將軍缺乏戰略知識和全局意識,他的直接上司馬歇爾,擔心這會影響到他發揮組織和策劃的長處,對此設專人予以輔佐,以彌補他戰略知識的缺失和不足,使艾森豪威爾將軍成爲一代將領。

2、發揮上司所長

每個管理者都應該弄清楚,自己的上司究竟能做什麼,有過什麼成就,需要什麼幫助,如何發揮他的長處?千萬不要企圖改變上司,抱怨上司的短處。下屬必須根據上司的優勢調整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以協助上司、上下一致,爲組織績效作出貢獻。

3、發揮自己所長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管理者必須清楚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必須找到自己可以做而且值得做的事情,尤其是企業的領導者,要把自己的表率作用建立在充分發揮自己所長上。

五、要事優先

有效的管理者總是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次只做一件事情,面向未來、抓大放小,抓住“具有未來意義”的機會。這些是人的特點決定的,要做的事多,時間有限。管理者面對的事物太多太雜,才需要集中精力,專心。忙忙碌碌、一事無成的人往往低估做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時間,且喜歡同時做幾件事情,最終往往是亂了章法、亂了方寸。

現實中管理者往往事務纏身,在現實壓力面前,那些危機事件或緊急事情必然優先,而“具有未來意義”的機會和事情就會暫緩,事實上只要暫緩,就不會啓動也許永遠也不會啓動。這是一個組織難以成功地走向未來、走向更加強大的原因。

六、決策的要素

只有管理者才需要做決策,做有效的決策。所以決策本身值得探討,決策,是一套系統化的程序,有明確的要素和一定的步驟。

決策的五個要素:

1、要確實瞭解問題的性質,如果是經常性的,那就只能通過一項建立規則或原則的決策才能解決。

問題的發生是經常,例外,還是隻是表象,真正的偶然,要仔細定位。

2、要確實找出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換言之,找出問題的“邊界條件”。

一項有效的決策必須符合邊界條件,足以達成目的。邊界條件說明得越清楚和精細,做出的決策越有效。反之,邊界條件不夠明確,則所做的決策不論看起來如何了不起,都肯定是一項無效的決策。

3、仔細思考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再考慮必要的妥協、適應及讓步事項,以期待該決策能被接受。

研究“正確”的決策是什麼,而不是研究“能爲什麼接受”的決策是什麼。不要採取折中的辦法。折中方案總有一部分是錯誤的。

4、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

化決策爲行動,是最費時間的一步。一項決策如果沒有列舉一條一條的行動步驟,並指派合適的人去實行,那便不能算是一項決策,最多是一種意願而已。

5、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以及有效性。

在決策中建立一項信息反饋制度,以便經常對決策所預期的成果做實際的印證。決策是人做的,人難免出錯。

決策的要素和下一部分有效的決策是緊密聯在一起的。

七、有效的決策

管理者的基本工作就是決策,管理者的決策不是就事論事的解決例常問題,而是基於思想觀念或高層次的認識和方法。比如公司資金不足,他不會馬上想到發行最容易售出的債券,如果他認爲在可預見的未來,有賴資金市場的協助,他會創造一類新的投資人,設計出一種也許目前根本還不存在於大衆資本市場的新證券(以貝爾公司的總裁費爾先生爲代表);又如公司的各部門主管都非常幹練,但是都處於各自爲政狀態,有效的決策者也不會馬上想到殺雞儆猴,而會從更根本的立場上建立一種大組織的觀念(以通用公司的總裁斯隆先生爲代表)。

有效的決策者,第一步總是先從最高層次的觀念方面去尋求解決方法,看到事物的本質,找出真正的問題,不會只滿足於解決表面現象的問題,更不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20世紀初,貝爾公司的總裁費爾先生,在任職的20年時間中,做出若干項重大決策,提出了“爲社會提供服務是公司的根本目標”、建立了貝爾研究所、發行了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普通股,使貝爾公司成爲首屈一指的民營通信企業。有效的決策往往不是爲了適應當時的臨時性需要。“善用時間、重視貢獻、善用人才、要事優先、有效決策”此五項說起來容易,落實到具體問題中,無不關係到個人的認知、領悟、溝通、總體掌控能力。管理者的見解源於事件、學習和修煉,不能簡單獲得,如同禪宗裏的一句話:“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心靈”。

只有不斷的提高認知、提高修爲才能成爲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12

最近讀了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參照自己的工作經歷,感覺受益良多。

天生的管理天才很少,而大多數的平凡人想成爲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需要後天學習和錘鍊的。正是基於此,德魯克通過簡單、通俗的語言和案例告訴我們如何成爲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給無數還在朦朧中摸爬的人以啓迪。

管理者要管人,但是如何管人,卻有很大的學問。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於用人所長。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抱怨,誰誰有什麼毛病、嫉妒心強、不夠勤快、或粗心大意、缺少智謀等等,卻很少聽到領導讚揚自己的下屬。事實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小問題,但也都有其擅長或優點。作爲一名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發現下屬身上的閃光點並將其優點發揮出來,揚長避短。

有效的時間管理也是很多管理者面臨的頭疼問題。很多管理者面對開不完的會議、出席不完的應酬、處理不完的瑣事事物,常常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德魯克告訴我們要統籌好自己的時間,消除浪費時間的活動,統一安排好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除此之外,還要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要事優先,告訴我們集中一個有效的時間辦理一件重要的事情等技巧,讓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更加從容。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這些都是我國膾炙人口、啓迪我們珍惜時間名句。既然時間寶貴,那麼我們就要珍惜時間,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規劃好自己的人生。

作爲一名管理者需要經常面臨決策和選擇。做決策和選擇往往有時候很困難,德魯克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了決策的五個要素,供我們在決策時候參考;同時,他要我們在決策過程中要關注反對者的意見,從不同的觀點中汲取營養,從另一個方面讓我們的決策和選擇更加全面,減少失誤的機率。

我國曆史上也有很多皇帝也是敢於直面不同意見的典範,唐太宗就是這樣的開明君主。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徵說:“歷史上的人君,爲什麼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徵說:“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就明智;只聽單方面的話,就昏庸。他還舉了歷史上堯、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等例子,說:”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夠採納下面的意見,下情就能上達,他的親信要想矇蔽也矇蔽不了。古人云“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講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開卷有益,讀好書更是受益匪淺。相信這些書中的精華會給我們每個讀者以精神食糧的同時,對我們的工作、生活產生良好的促動作用,沿着德魯克的指引,在通往卓有成效的路上不斷前行。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13

一本好書,首當其衝想到的就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它不是那種讓人望而卻步的枯燥乏味的充斥着各種各樣大道理、理論的講義書,它更像是一位長者,心平氣和的和你說他的經歷,遇到了什麼樣的事,接觸的哪一類的人,娓娓道來,給你傳授他的經驗、他的智慧。

現在回想,一是“有效性”、二是“時間”、再算上貫徹全書的“卓有成效”,這就是我初讀的感受。成爲德魯克定義的知識管理者,使自己無論是處於學校還是社會還是企業,都能在其中發揮作用,影響着你所在的集體的績效和發展,在我看來,這就是自我價值。我們每個人都在實現自我價值的路上,從小到大,從父母、老師的指點,到如今需要我們獨立的去面對、去解決問題,努力成爲一位有責任感的管理者,而非單純的體力勞動者。

德魯克給了我們實現的方法。

首先,成爲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靠“嘴”肯定是不行的,不管你說的話多麼好聽動人,沒有實際行動,一切都是空中樓閣。如書中所言,有效性並不是一個人的潛能,而是靠努力可以獲得的技能。你有學習的動力,懂得創新的重要性,也敢於和他人、和自己競爭,獨立思考問題背後的問題,總結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實現工作效益,應用在行動上自覺地完成工作目標。

其次,你越努力,確實能創造越多的知識和創意,可有一點,你確定你的努力不是你自以爲的努力?或許你確實付出了時間、精力,你感到疲倦和勞累,但是從你以爲的努力中真的產生效益和得到結果了嗎?還是說你的努力,忙的昏頭轉向、忙的顧不上吃飯、抽不出任何的空閒,長時間的伏案,只是自我感動,只是被認爲有幹勁,被稱爲無效的努力。

努力是否有意義,有很多方面的制約,這裏我認爲以下兩個方面最爲關鍵。一方面,工作者學識淵博,拿我們大學生舉例:進入大學之前,我們都會選擇一個專業,那麼進入大學後,我們會學到的就是該專業的專業知識,但是,我們的課程並不侷限於此,學校還會開設很多與之相關的課程,來拓寬我們的學習的廣度,精而後博;拿企業舉例:管理者往往關注着企業的內部,內部的員工關係、內部的有機聯繫以及各種錯綜複雜的情況,同時,他需要與外部建立起聯繫,能夠在一定時間內得到外部的一手信息,使自己不至於侷促和被動。另一方面,管理時間,具體一點,管理自己的時間。要知道,時間是最珍貴的資源,過去了就是使用了,無法重新來過、無法儲藏、無法購買。我很贊同德魯克的觀點,“要想有效就必須把時間整塊的運用”。人在進入狀態後的工作效率非常高,這個時候,給你一整塊的時間,兩個或三個小時,你完全可以幹完一天大部分的工作,利用碎片時間,只適合做完成後的修改。

德魯克直接給我們點明瞭變得“卓有成效”的路徑,其中也蘊含了很多大智慧,《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能獲得諸多稱讚和呼聲一點也不稀奇,他把社會中絕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簡練到了一個高度,變成了一個或者幾個問題,然後不斷總結,給出了最爲適用的方法,供大家學習和參考;他擔心或許有人不能理解他的方法,舉出了很多通俗易懂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例,既不脫離實際,又能讓人有所收穫;他的文章平鋪直述但絲毫不枯燥,反而引人入勝、發人深省;他的措辭簡潔明瞭,但不乏力量,值得摘錄引爲警語。通讀此書,得出結論:只讀一遍是完全不夠的,次次讀,次次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