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8篇

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8篇

  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篇1

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是大作家羅貫中的著名作品。給我啓發最大的是書中“草船借箭”這一章節。文章講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比自己高出一籌,便心懷嫉妒,甚至一心想將諸葛亮置於死地而後快。他以軍中缺箭爲名,心生一計,讓諸葛亮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由此看來周瑜不僅忌妒心強,而且又十分陰險狡猾。然而,獨具慧眼的諸葛亮卻滿口答應下來,趁着大霧漫天,用草船向曹營“借”了十萬支箭,提前七天順利地完成了任務,使周瑜的陰謀徹底失敗。

“草船借箭”的故事,揭露了周瑜忌妒賢能、心胸狹窄的本性。那麼在今天,我們又應該怎樣對待別人的成績和進步呢?

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高士其和周培源爲我們樹立了榜樣。他們是一對好同學,以前都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求學,高士其學醫,周培源學物理。那時候高士其是學校的高材生,在同學中享有盛名。周培源絲毫沒有妒忌他,相反,總是給予支持和鼓勵。有一次,高士其翻了許多資料也沒有搞懂一道物理題,急得他心急如焚。於是他便拿着題目去找周培源,周培源熱情而又耐心地給他講解,把學到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告訴了他,直到他徹底弄明白爲止。幾十年過去了,每當回憶起這段往事,高士其爺爺總是激動不已,嘖嘖稱讚周培源爺爺樂於助人,不嫉賢妒能的高尚品質。

讀了《草船借箭》,我又不由得想起我自己——小肚雞腸,有時也會產生妒忌心。如果自己考試成績不好,不去分析原因,找出錯在什麼地方,相反,把考得好的同學的卷子拿來,東找西看,希望能找到一些錯誤,將分數與自己拉平。這事看起來雖小,但其實這也是藏在我心靈深處的妒忌心。

  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篇2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然最後他未能成功的興復漢業。但他,告訴了我,敢於冒險纔有機會。草船借箭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當時,諸葛亮被周瑜所逼迫,讓他在不可能的情況下造出十萬枝箭來,於是諸葛亮就算出一個大霧之天,與魯肅一起完成了去曹營“草船借箭”的神奇之舉,痛痛快快地向周瑜交了差。在這裏,我看到了一個敢於冒險的諸葛亮,而不是一個謹慎的諸葛亮。其實諸葛亮自保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可他卻選擇了冒險。他能夠算出哪天早晨江上有霧,他能夠判斷出曹兵不敢出來迎擊,他能夠想到曹兵一定放箭,但是他能夠肯定曹兵不會放“火箭”嗎?一切都是未知。要知道此時諸葛亮的“東風”還沒借過來,大江之上刮的還是西北風,如果曹操靈機一動:“放火箭”!後果會怎麼樣?他一定想過,可他還是選擇了去冒險。因爲他明白,不冒險,自己連機會都沒有了。法國一位叫居友的學者說過:“卓越的人,便是在思想上或在行爲上最能追求,最能冒險的人”。有些人一生碌碌無聞,就是因爲他們沒有勇氣接受人生的挑戰。他們畏懼困難和失敗。有一顆種子,它這樣想:如果我往上長,一定會碰到堅硬的石頭;如果我往下紮根,可能會傷着自己脆弱的神經;如果我長出幼芽,一定會被蝸牛吃掉;如果我開花結果,一定會被小孩連根拔起,還是躺在這裏舒服、安全。終於有一天,一隻覓食的公雞將它啄進了肚子裏。看來,不敢冒險就不能獲得成功,種子永遠就不能開花結果。

我要努力,努力地向諸葛亮學習。敢於冒險,擁抱成功。

  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篇3

很多時候,總有一些人自己不努力,看到別人取得高分時非但自已不努力發奮超過別人,而且還懷着妒忌之心不擇手斷地陷害別人。就像三國演義的周瑜一樣。

文章《草船借箭》主要寫了:心胸狹窄的周瑜看到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水平高於自己,想害死諸葛亮。因而藉口以軍中缺箭爲理由,迫使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三天之內籌備十萬支箭。於是,諸葛亮夜觀天象,借東風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致使周瑜詭計落空。由此可見,有些人爲什麼會有忌妒之心呢?是因爲當別人取得成就時,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敬愛時,作出了貢獻。這種人不但不改掉自己的短處,而且也不發奮努力地去學習他的長處,而是像周瑜那樣妒忌心強,千方百計地陷害他們,這是多麼無知啊!讀了《草船借箭》,我想到了這樣一件事。我們班現在的`數學課代表,她在剛升一年級的時候,她的成績非常不好,但他不氣餒,沒有妒忌別人,也沒有懷着妒忌之心不擇手段地陷害別人,而是仔細地查找自身的不足之處。上課總是聚精會神地聽講,積極思考,大膽舉手回答問題,課後遇到難的題目會和同學一起討論,甚至會打破砂鍋問到底去請教老師,直到自己完全弄明白爲止。

正是她那種孜孜不倦地學習精神,所以每次數學考試都名列前茅。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間,她通過自己三年的努力被老師評爲數學課代表,而且班上的同學們都很佩服的五體投地。想到這裏,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周瑜因爲妒忌心強,不通過自己的努力,總是想着陷害別人,所以會失敗,而我們班的“數學小能人”沒有妒忌心,虛心學習,埋頭苦幹,終於獲得了成功。我們從小就要遠離生活和學習中的妒忌,要做一個發奮努力學習的人。

  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篇4

早就聽說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

今天我讀了《草船借箭》這篇文章,發現諸葛亮果然是一個嫺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的人。在這篇文章中,諸葛亮很順利地完成周瑜交給他的任務——趕造十萬枝箭。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道第三天後會有朦朧大霧,使曹軍不知虛實,他還不停地把船頭船尾調換過來,使兩邊的草人都插滿箭,他還知道第三天刮的是什麼風,使船順風順水,像飛一樣地行駛20多裏,讓曹軍追也來不及……更重要的是他了解魯肅和曹操的性格。他了解曹操做事有分寸,看不清虛實,不會輕易出動,只叫弓手射些箭;他也瞭解魯肅是個老實、厚道的人,所以只把妙計跟魯肅說,不讓他告訴周瑜,要不然就借不到箭了……

我讀完這篇文章心裏想:爲什麼諸葛亮會這麼聰明呢?於是,我查了好多資料才得知:原來諸葛亮讀書與大多數人不一樣,他不是拘泥於一章一句,而是觀其大略,並喜歡吟誦《梁父吟》這首古歌謠,。通過專心鑽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

我們要像諸葛亮那樣專心鑽研,仔細思考,刻苦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像他那樣虛心,寬宏大量,心胸寬闊,用自己的智慧證實自己的成績,而不要像周瑜那樣心胸狹窄,高傲自大,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早日成材,將來爲祖國作出貢獻。

  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篇5

首先,我喜歡魯肅的憨厚,諸葛亮的寬廣胸懷和神機妙算,厭惡周瑜的公報私仇。

大戰當前,周瑜竟然因爲自己的才幹不如諸葛亮,心含妒忌,就公報私仇,絞盡腦汁想壞點子害諸葛亮,十天負責趕造十萬支箭,這明擺着害人,還好諸葛亮神機妙算,早早知道周瑜會出這招,暗中觀察天氣,預料三天後黎明前的時候有大霧,我很好奇,就現在的天氣預報也很難報準三天後的天氣,諸葛亮是怎麼做到的,是不是有什麼祕籍。不管怎樣,諸葛亮在我心裏就是高雅的人,神機妙算的人,應該還是人格魅力不錯的人,不然魯肅怎麼就幫了他。嗯,魯肅真的是一個可以交的朋友,諸葛亮遇到他也是幸運,諸葛亮要跟魯肅借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還有草把子,魯肅都答應,他還讓魯肅保證不能讓周瑜知道,魯肅回報周瑜時果然沒說借船的事,只說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

我連續讀了三遍語文課本里的《草船借箭》,真的很敬佩諸葛亮和魯肅,諸葛亮先生真的太瀟灑了,坐在船裏,叫人擂鼓敲起,自己小酒喝起,和魯肅談笑風生,最後草船借箭成功,人生能如此,真不枉此生。

  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篇6

這個寒假,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裏面有許許多多精彩的小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讓我印象最深,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由於嫉妒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什麼都比自己強,於是想了個辦法想置諸葛亮於死地。他以軍中缺箭爲由,讓諸葛亮要在十日之內造出十萬支箭,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諸葛亮卻胸有成足地答應了,並且立下軍令狀,說不用十天,三天就可以完成任務,如果完不成任憑處置。

諸葛亮運用自己的智慧,讓東吳將領魯肅借了二十條船,每條船上佈置了許多草人,在一個大霧天讓船靠近曹營,並且讓讓船上的士兵擂鼓吶喊,讓曹操誤以爲敵軍打過來了,並且人數衆多,於是命令弓箭手放箭,想以此來擊退敵人,結果,箭都射在了船上的草人上面,就這樣,諸葛亮不費一兵一卒,就問曹操“借”到了十萬支箭,也讓周瑜輸得心服口服。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做人應該心胸寬廣,不要去嫉妒別人,心胸寬廣的人才能做大事。同時我也非常佩服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他運用自己的知識,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同時也讓嫉妒他才幹的周瑜輸得心服口服,我一定要向諸葛亮學習,長大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篇7

學了《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我認識到妒忌的公理是有害的,它既損害了別人,也損害了自己,這樣的事在我的生活中也是常見的。這個學期的幾次數字測試中,我的好朋肆,成績都比我好,我產生了一種妒忌心理,悶悶不樂,總想找機會和她吵架,可她畢竟是我的好朋友,我又不太好意思,讀了《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我認識到了妒忌心理的危害,同學考試成績好,我應該爲她高興,同時自己努力學習,爭取下次測驗中取得好成績,怎麼能不高興呢?這樣一想,心情就通暢了。

在生活中,像周瑜這樣妒忌心強的人,雖然很多,但像諸葛亮那樣心胸寬闊,不爲小事斤斤計較的人也不少。

有一次,在操場上玩耍的時候,有一個同學把我碰倒了,馬上向我道歉,我一咕嚕爬起來,怒氣衝衝的向他吼道:“對不起就完了嗎?"於是我們倆個人鬧翻了。下課後,他對我說:“對不起,你也把我推倒吧!”現在回想起來,他爲了我們的友誼,可以不記前嫌,而我卻認爲他是應該的,我真糊塗!

如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只要克服了妒忌心理,心胸寬闊,才能站得高,看得遠,否則就會像周瑜那樣,害人害己。

  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篇8

《草船借箭》這篇文章講的是心胸狹隘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高自己一招,便心懷妒意,甚至想置諸葛亮於死地。他以軍中缺箭爲名,生出一計,讓諸葛亮十天造出十萬支箭。由此看來,周瑜不僅妒忌心強,而且十分狡猾。然而,獨具慧眼的諸葛亮卻滿口答應下來,趁着大霧漫天,用草船從曹營“借”了十萬支箭,提前七天順利地完成了任務,使周瑜的陰謀又一次破產,從而進一步揭露了周瑜忌賢妒能的本性。

有些人爲什麼會有妒忌別人之心呢?那就是怕別人超過自己。當別人有了好成績,作出了貢獻,受到了衆人的尊重和愛戴的時候,這種償是探究別人取得成績的原因,不是虛心學習,頑強拼搏,取人之長,補已之短,而是譏刺,造遙,甚至中傷陷害,這是多麼愚昧的表現啊!

讀《草船借箭》,我又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忌妒的心理不是也有嗎?如果自己考試成績不好,不去分析原因,找錯在什麼地方,以便腳踏實地學習。相反,希望取得好成績的同學,在下一次考試中也出個大差錯,好和自己拉平。事情雖小,不也是忌妒嗎?回想起來,是多麼慚愧啊!

妒忌這個東西,害處非常大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從小杜絕它,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