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飄》有感15篇大綱

讀《飄》有感1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飄》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飄》有感15篇

讀《飄》有感1

最近,我們學了《魯濱孫飄流記》的梗概與精彩片斷,我感受到了魯濱孫積極樂觀的心態,感受到了心態決定一切。

魯濱孫於1659年9月1日,第五次航海時,流落了荒島。一開始,他整天盼着有過往的商船來救他;後來,他調整了心態,來看待自己的處境,在島上用雙手開闢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子啊荒島上生活了28年多 ,最終回到了英國。如果魯濱孫沒有那份積極樂觀的心態,也許他就不能成功地回到英國。

人生中十有八九都是不如意的事,我們要用好的心態去面對挫折。

上個星期六,是建蘭中學小搖號的日子,我滿懷期待地等待結果,可媽媽卻告訴我:“你沒有,搖中。”我頓時覺得像天打雷劈了一樣。這時,我想起了魯濱孫在荒島上,以樂觀的心態列出了自己的“幸”與“不幸”,於是,我也列出了自己沒有搖中的“好”與“不好”。

“不好”處:我沒有被搖進。大搖號中的機率很小。大搖號搖不進怎麼辦?自主招生被錄取的比較少。“好”處:我還可以繼續參加大搖號。但也有機會可以搖中。就算搖不進,我還可以參加自主招生考試。但只要我付出努力,一定可以進建蘭中學。

沒有搖進,又能說明什麼呢?我要保持一份好的心態。當幸運之神讓我搖不進建蘭時,會給我打開另一扇門。小搖號失敗了,還有大搖號,還有自主招生的考試。我只要再努力一些,就可以憑自己的實力進建蘭中學,相信我會成功!

是呀,心態決定一切,如果你的心態是灰暗的,無論在怎麼精心種植,也開不出燦爛的鮮花,結不出豐碩的果實。所以,請保持一份好的心態吧,它會把你帶向成功之門。

讀《飄》有感2

《紅飄帶獅王》這本書主要講了紅飄帶和它的四個兄長從小就被獅羣趕了出來,成了流浪獅。而後,它的大哥因爲輕敵,被長頸鹿踹死;二哥因爲一時疏忽,而死於 一槍一下;三哥因爲膽小、懦弱,被犀牛用角活活釘死在石壁上;四哥因爲優柔寡斷,失足掉進了沼澤地。最後,只剩下了紅飄帶。紅飄帶歷經挫折,最終終於用自己的 智慧和勇氣登上了獅王的寶座。

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有理想,要先明確自己的目標,還要堅持不懈地爲實現目標而努力。要知道,我們就像一隻小帆船,如果沒有勇氣和風浪拼搏,就始終到達不了終點;如果只有勇氣沒有智慧,只會固執地向前盲目衝,那也隨時會有被大浪打翻的危險。

紅飄帶的故事還使我在學習、生活中也受益匪淺。記得有一次,我去參加大隊委競選,競選演講一抽一簽時,我一抽一到的居然是一!這意味着我要第一個登臺去演講,這讓 我心裏很忐忑不安。這時,我想到了紅飄帶,想到了他的勇敢,我也要學習它,像它那樣勇敢!這樣一想,我平靜了許多,迅速調整好了心態。演講到一半時,更可 怕的事情發生了——我竟然忘詞了!這可怎麼辦?我急得渾身冒汗。這時,我想到了紅飄帶的智慧,我靈機一動,臨時變換了演講詞,使演講順利進行了下去。最 後,我的演講,讓聽衆投來了許多讚許的目光。

同學們,讓我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去戰勝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吧!讓我們人人都成爲“獅王”!

讀《飄》有感3

要說我讀過的好書,可是數不勝數。最近讀的《飄邈之旅》,使我明白什麼是玄幻。

清新洗練搞笑感動的語言風格向我展開了一個修真的故事:“李強本是地球人,後因變故而踏上了修真之路,修真界的法寶讓他欣喜若狂,修真者,仙人、散仙、神人更是讓李強大開眼界。雖然一路上殺戮重重,但那純粹是爲了生存而追求,形成了飄邈之旅。

修真……超脫世俗的的修真,甚至更高一層的修仙、修神。這些李強都已經體驗到了,他們這麼做是爲了什麼?爲了自己孜孜不倦勇往直前的 追求啊!

難道單是爲那無聊的長生不老?

難道單是爲那天下無敵的快感?

難道就這樣毫無意義地苟活?

記得哪位哲人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味地回首倒不如馬不停蹄地追求。很多人都做不到這一點,包括我在內。我經常是有了一點點小成就沾沾自喜滿足萬分,而自己向前衝的腳步也滯留着不前。例如有一次,我有一篇文章發表在《作文大王》上,當時一聽到這個消息,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驕傲早已經充滿了我的頭腦。沒想到又得到一個消息,我的另一篇文章也同時發表在少年智力開發報上。真是雙喜臨門啊!我心裏面樂滋滋的,把媽媽說的繼續努力之類的話都給當成放屁過了,結果我一連幾天沒寫東西,光爲了在桌子前盤算着那筆稿費怎麼花。唉,我現在終於醒悟了過來。

其實追求更多,纔能有更多成功之機。

讀《飄》有感4

獅王的傳奇一生 ——讀《紅飄帶獅王》有感它,是一隻受盡苦難的獅王;它,是一隻被雌獅訓化爲善良、勤勞、勇敢、正直的獅王;它,被馴化成功,卻在登上獅王寶座的那一剎那,所有的馴化努力全都變成了泡沫,它恢復了獅王原有的秉性。

《紅飄帶獅王》是沈石溪寫的長篇小說,講了非洲大草原上一個和獅子有關的略帶傷感的故事。 蜂腰雌獅原本在帕蒂魯獅羣,但因爲對於新上任的獅王“雜毛”殘忍的行爲——把所有未長大的小獅子全部咬死。所以離開了帕蒂魯獅羣,成爲了一個流浪獅子。在流浪的過程中,蜂腰雌獅遇到了雄獅紅飄帶,他們組建成了一個小家庭,蜂腰雌獅決心要把紅飄帶培養成一頭勤勞的雄獅,沒有原來那些雄獅的懶惰,可是帕蒂魯獅羣的獅王殺死了它們的孩子,紅飄帶深受打擊。但當他們這個迷你獅羣又加入了無鬣雄獅這個成員時,紅飄帶地位迅速提升,又變得驕傲起來。紅飄帶奪得了帕蒂魯獅羣的王位,卻又辜負了蜂腰雌獅,殺死了未長大的小獅子,這讓蜂腰雌獅很是悲傷,所以離開了獅羣,繼續流浪獅子的身份。

我有時覺得獅子好可憐,尤其是雄獅。每一隻雄獅都有一個共同的志向:有朝一日能成爲一屆獅王。可在競爭激烈的生存競賽中能立足已經是很難的了,要想成爲一屆獅王更是難上加難。雌獅雖然到哪兒都受歡迎,可捕食獵物的重擔去落在了它們身上,而且每次捕食完獵物,好的東西總是要留給獅王和副獅王享用;雄獅到哪兒都不受歡迎,但它們一旦成爲獅王,就可享盡“榮華富貴”。大自然決定了雌獅與雄獅的這些區別,或許就是爲了生態平衡 我覺得蜂腰雌獅愛子的心理沒錯,她的愛已經昇華,昇華成了一種博愛。那些小獅子雖然不是新獅王的親生孩子,雖然新獅王沒有義務養着小獅子們,但不一定要咬死它們,咬死自己的同類在蜂腰雌獅來說是一種很殘忍的事情,是她所不能理解也不能容忍的事情,這種愛在動物界中是很難被同類所理解的。但是在紅飄帶的眼中,他的這種屠殺幼獅的行爲又是很正常的。因爲博愛和自私的愛的分歧,最終導致了蜂腰雌獅的離去。。。。。。

不管怎麼說,紅飄帶都是一隻堅強無比、無所畏懼的雄獅,它原本有四個哥哥,可都慘死在羅得安大草原上,只有它勇敢地活下來了。它慢慢地成長,爲了成爲一隻能夠在沙漠邊緣生存,會忍讓和剋制的年輕雄獅,它堅強不屈,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決不屈服,最終,它順利地當上了獅王,過上了衣食無憂,兒女成羣的幸福生活。現在獅子處境十分不好,據調查統計,全世界竟尚存一萬餘隻野生非洲獅;瀕危動物亞洲獅至今僅有三百餘隻,還有一種生活在南非開普省的開普獅,於1865滅絕;1922年的某天早晨,隨着一聲轟鳴野生巴巴里獅滅絕,在美國和英國的動物園內還有少數幾隻巴巴里獅,這些成爲了指證人類罪孽的活標本……,現在我真想對人們說:“善待動物就是善待未來的我們!”

它雖受盡苦難,雖傷了蜂腰雌獅的心,可它永遠都是獅王,它是永遠的——紅飄帶獅王!

讀《飄》有感5

這個故事發生在南北戰爭期間的美國。主角思嘉麗在佐治亞州古老的紅土地上與新興城市亞特蘭大的喧鬧聲中上演自己的故事。像女王一樣,思嘉麗用她魔鬼般的綠色雙眼,巡視着自己高貴的雙足踏過的每一寸土地。在這期間她征服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愛她的人不少,恨她的人也不計其數。最後她還是如願了,回到觥籌交錯的上流社會。而這過程中她最大的收穫,是白瑞德這個總愛嘲弄她實則關愛她的男人——遺憾的是,在故事的末尾,瑞德帶着愛女之死的悲痛離開她時,她才明白這一點。

那之前她一直以爲自己愛的是衛希禮,以爲自己最厭惡的是衛希禮的妻子媚蘭。直到媚蘭撒手人寰,她才明白她愛慕的衛希禮只存活於自己的記憶中,她愛的不是希禮,是一個被回憶麻痹的幻影。而殘酷的戰爭與艱難的生活,早已讓媚蘭不知不覺成了思嘉麗最信賴的堅強後盾。

也許是因爲我水平太有限吧,總很難界定《飄》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它包含了太多太多,有關一個女人的情史,一羣人的奮鬥史,一段心靈成長史,一頁在美國曆史上如雷貫耳的戰爭史……一部《飄》,在我的腦海裏如同有聲電影,畫面色彩絢爛,播放了不知多少遍。每次回味,都有不同感受——也許,這就是經典的魅力所在。

我有個小習慣,在閱讀一部自己很感興趣的書時,會看看書的前言。

《飄》的前言是怎樣的呢?最起碼我那兩冊厚厚的綠皮書的前言裏,少見的,看到了對主人公褒貶不一的評價。

有人說,思嘉麗是好樣兒的,她的身上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女性在逆境中爆發的巨大潛力與堅毅。雖然她的私心無數,壞心眼兒也不少,理性得可怕,但自始至終她沒有拋棄過任何一個追隨自己的人,這其中就包括她的假想敵——媚蘭。

有人說,思嘉麗這樣的人根本不可取。原因洋洋灑灑很長一段,但總體表達的是一個意思:她太自私,缺乏人情味兒,情感方面顯得很幼稚。

但在我看來,幼稚,並不是只屬於孩子或者傻瓜的特徵。幼稚,有時它是會跟隨一個人一生的。很多時候在我眼中,成年人的行爲也很可笑、很幼稚。

思嘉麗又爲何幼稚呢?也許是因爲她太不懂得珍惜,又太愛做夢了。她一直不知疲倦地做着關於衛希禮的美夢,儘管她在生意場上叱吒風雲,讓人膽戰心驚。但是在這個夢裏,她永遠是那個天真爛漫的少女。她太不懂得珍惜,不懂得珍惜媚蘭與自己生死相伴的情誼,珍惜白瑞德對自己的真心實意。以至於後來,她只能追悔莫及。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直不缺乏這樣的人吧!也許自己身邊的某個人,或者乾脆就是自己,在某段時間就犯過這樣的錯誤。不懂得珍惜某個人,不懂得珍惜時間,不懂得珍惜手頭有限的財富,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身體……在給自己無意識的放縱中,丟失了好多好多。驀然回首時,燈火闌珊處已是蹤影難覓。

與其成天設想着未來,不如把握住現在,無論結局是好是壞。

有一句話是怎麼說的來着?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這句話說起來簡單,真正把它丟入生活的大染缸裏,還會有多少人記得它、認出它呢?

我相信,世人不會因一個人執着地追逐飄在天邊的東西就指責他,那畢竟這是心中有夢,但世人都會爲一個人在前進的路上丟掉了本來屬於自己的東西而嘆惋。

就像思嘉麗弄丟了白瑞德。

誰也不會忘記瑪格麗特在《飄》的最後對思嘉麗心理活動的精彩描寫,那樣的痛徹心扉而又茫然無助,因爲瑞德終於還是選擇離開他們的家,留給她滿室富麗堂皇卻空寂無聲。不過,瑪格麗特終究是寵愛思嘉麗這個自己筆下漂亮的“綠眼睛魔鬼”的,她寫出了那句傳誦爲經典的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是的,連戰爭與死亡都闖過來的思嘉麗,怎麼會就此倒下?

當然,在這之前,如果學會了珍惜,思嘉麗明明可以過得更幸福。

《飄》留給我們的思考當然不止這麼多,但,光是其中一點也足以讓我們津津樂道。

多年前,瑪格麗特執筆《飄》時,是否也在某個伏案寫作的夜晚曾有這樣的感嘆?

學會珍惜吧!

珍惜你眼前流過的一片雲,因爲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雲。

珍惜屋檐下的一抹陽光,因爲也許明天就是陰雨天氣。

珍惜你身邊愛你的朋友,因爲人生在世炎涼不止,能得到他人真心相待着實不易。

如此,你會發現你人生的行囊中竟然有那麼多寶物,你可以滿懷信心地大步向前。

讀《飄》有感6

衆所周知的,《飄》是一本愛情小說。受廣流於市面的言情小說的影響,大家可能會認爲所謂愛情小說,就是描寫關於生死纏綿、至死不渝的狗血愛情故事。而《飄》絕不是這樣,它是一朵綻放於戰火的奇葩!

《飄》的作者米切爾是一位美國女士,她的美貌一點也不遜色於她故事裏的女主郝思嘉。然而,似乎是天妒紅顏,她的一生比思嘉還要坎坷,甚至,在她49歲那年,無情的車禍奪走了她年輕的生命。

由於家庭的薰陶,米切爾對美國曆史,尤其是南北戰爭時期美國南方的歷史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在家鄉聽聞的大量有關內戰和戰後重建時期的軼事傳聞,耳濡目染的美國南方風土人情,以及她自己的親身經歷,成就了這樣一部不朽的《飄》。

而《飄》的女主人公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形象,或許正如畢曉普所說的“在任何情況下,郝思嘉都是毫不足取的。她吝嗇迷信,還自私自利,簡直無人可比。”“除了她那珍貴的皮膚,土地和錢財,她什麼也不看中。”“她手裏抓着這個,眼裏又覬覦着那個,爲此。她殺了一個前來偷盜的北方士兵,洗劫了他的屍體,結了好幾次婚,購買鋸木廠,剝削囚犯的勞動,行使騙術,無情的把好幾個人送上了西天。”一個有着美貌皮囊的女巫婆。

然而,在我的印象中,郝思嘉是一個令我爲之神往的充滿魅力的女性。我甚至認爲,作爲一名女人,郝思嘉是最成功的典範!

我欣賞她毫不虛僞,充分展現“真我”的性格;我欣賞她不遜色於任何一位有擔當的偉人的責任心;我欣賞她面對現實、不畏懼困難的精神。

首先,何爲“真我”?佛教認爲佛那樣具有八大自在之我即爲真我,是相對妄我的出離生死煩惱的自在之我。

在那個時代,一個女人,無論她多麼聰明,多麼有主見,她都必須把自己表現得柔弱,甚至於懦弱!他們認爲:一個女人,只要結了婚,就必須附庸於她的丈夫。

而叛逆的郝思嘉絕不是這樣。在她慫恿她的愛人衛希禮與她私奔不成後,爲了報復,她給了衛希禮一個響亮的巴掌;她嫁給衛希禮的表哥查理。(然而,戰爭很快爆發,查理死在前線。)她因金錢二婚後爲了不使自己再次陷入無能爲力的困境,毅然決定自己經營鋸木廠,而無畏旁人異樣的眼光。思嘉的真實,沒有隱藏。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她一點都不喜歡她的妹妹,甚至是瞧不上她們。然而,在那個經濟蕭條的時期,她作爲長女,義無反顧地扛起了這個家,這片土地。即使她恨不得把這些通通甩掉,即使她已虛弱不堪。同樣的,她絕無可能喜歡她的情敵媚蘭,但只因爲她對衛希禮的一個承諾,她不顧自己生命危險地保護她,陪伴她,並在媚蘭臨終前答應承擔起照顧媚蘭家庭……

思嘉的責任心是毋庸置疑的,無論她是否願意承擔那樣的一份責任,她都承受並盡善盡美地完成了它們。

思嘉一生坎坷,歷經磨難,支撐她挺過一道道難關、克服一個個困難的就是她父親告訴她的: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第一次經濟危機。每天無數人失業,無數人死亡。爲了生存,思嘉竭盡全力去拼搏,去奮鬥。儘管在某些人眼裏,這些並不都是合乎道德規範的,但至少,她沒有同其他大多數人一樣躺下等死!

她那不畏困難,面對現實的精神與勇氣正是這一個多世紀來《飄》吸引無數讀者的原因所在。

讀《飄》有感7

有一個堅強的人,獨自在孤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有一個聰明的人,獨自在荒無人煙的島上創造生活;有一個勇敢的人,獨自與野人周旋搏鬥;有一個自信的人,他創造了自己一生的傳奇故事。他,就是魯濱孫·克羅索。他十八歲開使航海,歷經數不清的磨難,被命運拋到了這個荒島上。他留下了毅志的火種,拾回希望的木柴,又燃起了熊熊生命之火,又看到了燎燎希望之光。

二十八年的孤獨,二十八年的無助,二十八年的自立,二十八年的苦痛,但正是這次經歷,練就了他的勇氣與毅力。少年時,他野心勃勃,勇闖四方,後來,他流落孤島,雄志未退,用自己的毅力譜寫了一生的傳奇。我們尊重大地母親,願大地母親長壽;我們珍愛生命,願生命之樹長青。但是大地母親卻只哺育一個孩子,但是命運之父卻將一個人置之度外。但這個人沒有消磨毅志,他認爲天地讓他死裏逃生,他就應該活下來,是的,他是對的,大地母親給予他豐碩的果實,生命之父是爲了練就他的毅力,爲世界創造一個有用的人。魯濱孫付出了汗水,也收穫了果實。

《魯濱孫飄流記》是部不朽的歷史傑作,它塑造現代文明,影響人類歷史。魯濱孫在各種逆境中強烈的求生慾望,以致他將其化爲戰勝困難,頑強生活,富於進取的精神勇氣。

我們祝福他,我們讚美他,堅強、勇敢、聰明、機智、自信、頑強都彙集到了這位天之驕子身上。祝福這位英雄,佩服這位英雄,頑強的魯濱孫,創作了一種人類精神財富,這種財富便是:堅強。

讀《飄》有感8

讀完這本書,魯濱孫高大的形象在我心中樹立起來,他爲了追尋心中航海遠遊的夢想,不顧父親的勸阻,放棄了富裕、舒適的生活,踏上了追尋夢想的道路。然而,他卻遭遇了不幸。

在前往南美洲的途中,海上颳起了大風,船上的桅杆斷了,船也翻了,許多人連“救命”都沒來得及說,就被海浪捲到了海里。魯濱孫幸運的活了下來,他被海浪捲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島上。第二天,他在那艘翻了的船上找到了一些生活的必需品。一個人在這荒島上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

爲了生存,他蓋起了一座簡陋的帳篷,在荒島上過着寂寞的生活,他在那艘船上找到的東西很快就吃完了,要想在這生存下去,他不得不去想辦法。他開始打獵,或到海邊去捕魚,他把捕到的山羊畜養起來,漸漸地,山羊越捕越多,他竟有了成羣的山羊,他常常可以吃羊肉,喝羊奶。在那艘翻了的船上,他找到一些麥子,他把麥子撒到圍牆裏,慢慢地,麥子越長越多,到了第四年,他終於吃到了自己種的糧食。

十八年過去了,他依舊在荒島上生活,有一天,他意外地發現有人的腳印,他猜想這附近一定有野人,後來他還發現了野人的行蹤。二十六年後,他與那些野人碰面了,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救下了一個野人,並給那孩子取名“星期五”。並和他愉快地在島上生活着。

有一天清晨,魯濱孫又經過一場搏鬥,救下了內部水手發生叛亂的一位英國船長,魯濱孫與他成爲朋友,船長答應魯濱孫帶他回英國,在船航行了半年後魯濱孫終於回到了他夢寐以求的家鄉。

在荒島上生活了28年,他終於回到了家,他在荒島上開闢了另一番天的,創造了一個不朽的奇蹟,他那份對夢想執着,不放棄的心,值得我們的學習,即使遇到困境,也能在困境中逆流而上、征服困難的精神令人敬佩。

讀《飄》有感9

我在寒假中讀了《飄來的狗兒》這本書,這本書讓你明白什麼是成長,讓你體會成長的樂趣。

這本書是一本講述成長的小說:在“梧桐院”的小小天地裏,一羣中學教師的孩子和鄰家女孩‘狗兒’結成玩伴,玩得上天入地,花樣百出,趣味無窮。聰明的小愛,博學的方明亮,高貴的小兔子,調皮的小山,天真的小水,精靈般的小妹,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狗兒……他們一起捉小魚,捕知了,去圖書館偷書,看連環畫,在漂亮的舞蹈演員面前自慚形穢,體會成長的樂趣。

這本書寫的是孩子們的童年。讀這本書便是在讀七十年代孩子們的樂趣,是發生在那個時代的尖叫,追尋和夢想。這些昨日的影像,它們已經泛黃,可是並不破舊,更不破碎。相反,因爲積澱了歲月的沉渣,反倒散發出懷舊的溫暖。選一個長假,做完作業,帶着感恩的心,讀這本書,你會發現在那個年代父母的工作很忙,在那個時代的孩子們就好像走到你面前,你可以跟他們一起撒歡兒,釋放自己生命的全部能量,而後明白“成長”和“童年”的含義。讀完這本書我就得到一個啓迪,在成長中,有時快樂,有時憂傷。每次遇到事情,不能沮喪,而要用快樂的態度把事情解決,這樣才能做得更好。

讀完這本書我有了許多感想,同學們,你們也讀讀這本書吧,它會讓你有很多收穫,一定!

讀《飄》有感10

正如同“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不同的人來說,“愛”這個字眼所包含的意義都是大相徑庭的。人們用不同的方式去詮釋着愛,收穫着愛:在有的人心中,愛是舉足輕重的,他們苦心經營着愛;相反,在有的人心中,愛是微不足道的,他們肆意揮霍着愛。

而《飄》的主人公之一——郝思嘉——一個桀驁不馴的女孩,就把愛視爲微不足道的。她肆意踐踏着這份青澀的、朦朧的愛。16歲的她,聽說自己的意中人衛希禮將與媚蘭結婚,便想在第二天的宴會上奪回希禮,並與他私奔,沒成想衛希禮竟婉言拒絕了。她惱羞成怒,便在衝動之下與媚蘭的哥哥查理結婚——當然,她只是想讓衛希禮生氣罷了。但不久,南北戰爭爆發,在婚後一週,查理入伍,不到兩個月,便死在了軍營裏。

3年後,北軍包圍了亞特蘭大,當時住在亞特蘭大的思嘉帶着媚蘭回到了塔拉,艱難地生活着。知道南軍投降,思嘉的生活才稍有好轉。但爲了籌集300美元的稅款,她與親妹妹的未婚夫甘扶瀾結了婚。

儘管思嘉已有兩個孩子,但她依舊想着衛希禮。不久,甘扶瀾爲了給思嘉復仇,中槍身亡。思嘉爲了榮華富貴,違心地與白瑞德結婚。雖然瑞德全心全意待她好,但她對衛希裏始終念念不忘。她的三次婚姻沒有一次出於真心,她把愛情與婚姻作爲交易。直到最後她才發現衛希禮的軟弱無能,不值得去愛。倒是白瑞德才是思嘉真正愛的人。當她明白過來時,瑞德卻已離她而去。“還是留給明天去想吧……不管怎麼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在最後,思嘉身心疲憊地說。

但“明日何其多”,在現實生活中,不會有那麼多的明天。消失在人海中的人明天已找不回來,曾經的青蔥歲月也不會再回頭。儘管小說中的'郝思嘉纔剛剛28歲,還是花樣年華,但她卻白白浪費了整整12年的歲月。她爲了一個在內心深處並不愛的男人,辜負了一個以真心對待她的人。她的愛情不是充滿詩意和浪漫情調的那一種,而是現實的和功利的。爲了達到目的,她甚至不惜使用爲人所不齒的狡詐伎倆。原本可以很美滿的結局,卻因她對愛的幼稚見解變得令人嘆息。她一開始的抉擇就決定了她的命運。

但當我們在爲思嘉的愚鈍與幼稚惋惜、哀嘆時,其實,像思嘉這樣的人物就如同空氣——無處不在。當我合上書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的一個朋友——小靜。她的內心很柔弱,表面上卻十分堅強,因爲她是一個單翼天使,父母離異。曾幾何時,她的母親還很年輕,風韻十足,但性子孤傲。她的父親不停地追求她,並與她結婚。可日復一日,她的父親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她的母親,並不喜歡她那喜怒無常、養尊處優的性子,當時只是因爲她高高在上,難以匹及才產生了仰慕之情罷。他們之間的隔閡已不能用深淵來形容,因此他們屢屢吵架,並不因爲顧及小靜就在旁邊而停止下來,反而越吵越兇。最終,在懂事的小靜的勸解下,他們離了婚。雖然到最後,他們還是收穫了自己的自由,但13年的光陰就這樣如流水般地過去了,身上的包袱也變得更重了——小靜母親已是人老珠黃,魅力全消;而小靜的父親則變得膽小怕事、唯唯諾諾。一次錯愛,使兩個人,兩個家庭承受了許多不該承受的磨礪,錯過了許多不該錯過的機遇,浪費了許多不該浪費的光陰。

愛,並不是微不足道的,它很重要。也許有愛時並沒有感受到它的存在,但我們卻不能沒有愛,不能失去愛。有愛,就該好好的去愛。不要把愛當做兒戲,因爲一旦愛了,就要付出諸多努力,付出諸多珍貴的事物;不要把愛當做交易,因爲一旦如此,這場交易就一定會輸得一敗塗地。當你幡然悔悟時,卻猛然發現,自己已一無所有。

然而,當愛已成往事,或許,放手纔是最好的選擇。這時的愛,只會是一個累贅,倒不如放手。人生已經太匆匆,將往事留在風中罷。

讀《飄》有感11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由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編著的冒險小說——《魯濱孫漂流記》,深深地被魯賓孫那種精神感動了。

這本書講了主人公魯濱孫不聽父母勸阻,當上了一名水手,航行在波濤洶涌、危機四伏的海面上。沒想到,貨船在海上失事,魯濱孫被獨自一人困在荒島上,生存艱難。但他並沒有放棄希望,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以人們難以想象的堅強和毅力,以他不倔不撓的意志,勇敢地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魯濱孫還依靠着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開荒種地、砍樹建房、圈養山羊、修造船隻。而且,他還憑着積極的人生態度,救出了一個即將被土著吃掉的俘虜“星期五”。最後,魯濱孫經過了28年的等待,終於找到了機會,迴歸了祖國。

從魯濱孫的身上,我讀懂了他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這讓我想起了“5.12”四川汶川地震中的人們。記得一個叫虞錦華的人,被壓在廢墟下,腿不能動彈,身體極度虛弱,但她沒有絕望,她堅信自己一定能活着出去,並忍着疼痛,鼓勵身邊的同事。最後在震後一百多小時獲救。我想,如果不是因爲她有着堅強的意志,如果不是因爲有着積極的人生態度,結果就會截然不同了。

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不確定的事情,我覺得我們應該像魯濱孫一樣,擁有堅強的意志,不倔不撓的精神,頑強的毅力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同時,魯濱孫的離奇遭遇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絕不能向困難低頭,而是要充滿信心,勇敢地把困難克服。

讀《飄》有感12

小時候比較喜歡看小說,不過剛開始的時候,有種裝模作樣的虛榮在作祟,。喜歡欣賞別人在某個角落,或是灑滿陽光的林蔭中看書的感覺,那種畫面,我覺得是美麗的!所以我也裝着很喜歡看書的樣子,並且陶醉其中!到後來,假戲真做,我真的會因爲看小說推遲做作業。自控能力算是不錯,至少不會在上課時間偷偷地看,但是總是因爲看小說佔用自己的課餘時間,因此就失去了課餘時間和同學談心玩鬧的樂趣。回家後,雖然是完成了作業後纔看小說,可也不免爲了小說熬夜到深夜一點。有點自知之明的我,警覺到狀態不好,最終忍痛割愛地拒絕了任何小說,因爲經不起誘惑,又怕影響學習,所以放棄了小說,一放就是幾十年!

直到完成了戀愛、結婚、生子的過程!

剛看完“飄”,感覺甚是夠味,它的寫法和思想很合胃口!誇張地說還有些愛不釋手,剛看完第一遍,卻已經決定往後的日子裏還會將它再次翻閱,因爲它裏面的感情是真實的。它將人的各種本性看的徹底,對,最欣賞的就是它將人性地展現出來。不會因爲完美主義而刻意將故事中的人物、環境、感情往某個片面發展,而是遵循了人性的各種優缺點,這就是我最爲感嘆的地方了。是的,真實才是最美的,也是最能經受時間考驗並且引起共鳴的!真實總會有種殘缺,但是殘缺本就是一種美!不知道能有多少人真的理解“殘缺美”,能認同它、接納它!我想如果真的理解了殘缺美,生活中就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矛盾了。

因爲“飄”的名望,我懷着好奇心和不服氣翻開了它,最終懷着崇敬和不捨合上了它。我想它是值得我們國人看的,因爲我們的感情太假了。心中明明裝滿了愛,卻因爲所謂的面子,閉口不言,要讓身邊的親人、朋友、愛人去猜測他(她)的心思,猜準的,當然沒錯,可是沒猜準呢,彼此又會難受了。這是何苦呢?爲什麼在彼此都擁有的時候不能將心裏的感情告訴對方?爲何要等到失去了彼此纔開始回憶、開始懷念呢?樂意與不樂意,這種感情本來也是人性該有的反應,簡單直接地展露給對方,讓對方瞭解你、理解你、包容你、直到欣賞你,這不是很好麼?本來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人都有着向善的心,每一個人都是值得愛的,只是我們總會帶着某種先入爲主的偏見或歧視來看待對方。是的,我們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人,他(她)就真的會成爲什麼樣的人。某種情愫是通過肢體感覺的到的,是否真的善意?是否是應酬?我們都能感覺!

所以最珍惜心靈朋友,可以很久不見面,但是每當因爲什麼事情談論起來的時候,彼此是瞭解對方的,是理解對方的。不喜歡虛假的應酬,卻又因爲這種方式很受世人歡迎而不得不做,否則就是另類了!當然這也是生存法則!沒有絕對的厭惡,因爲庶民也沒有多少惱人的應酬。

身邊總會看到一幕,靈堂前,輕輕掉淚,祭文裏念着死者多麼不值得,多麼辛苦和勞累~總之就是爲死者鳴不平,可是如果此刻此人還依然健在,又有幾個人能去感嘆他(她)是多麼好的人呢?爲什麼要等到沒有了對方,纔去念想他(她)的好呢?在有限的生命裏,能不能用珍惜的方式對待對方呢?

因此,某個剎那,我靈魂裏有一種慚愧、羞恥,它如同毒瘤侵蝕,慢慢地逐漸擴散開來,直到我的心抽痛起來。是的,我很慚愧!跟父母住在一起,的的確確是有代溝的,是有各種意想不到的摩擦。但是我一直不甘心,我一直在一廂情願地做着努力,期望她們的晚年能夠和諧地相濡以沫。我想她們這個年紀的主要任務就是鍛鍊好自己的體質,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好好過完這晚霞時光,盡情地享受天倫之樂。可因爲她們的性格缺陷,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樂意,同時我按照自己的要求衡量着她們的狀態,我期望着她們可以達到我對她們的期望值。也許是我倔強,不輕言放棄的個性,讓我對他們還充滿着希望,於是我的理想和她們的現實發生了衝突,結果彼此都難受了。直到現在終於懂得,原來一切都不必做,我該尊重她們的相處模式,尊重、理解、包容她們的性格缺陷,因爲她們已經不能改變了。對也好,不對也罷,讓她們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這纔是對她們的孝呢!所以我不必因爲每天聽那帶着哭腔的川劇而惱怒,不必因爲她們陰晴不定的臉色而迷茫,不必因爲她們爲了雞毛蒜皮的爭吵而痛心,因爲這就是她們的模式呢!

我爲自己曾今設想她們不在我身邊的想法而產生罪惡,感到羞恥!原來我是自私的,我爲什麼要以自己對美的追求來衡量她們呢?雖然我的標準很美,也會讓她們很幸福,但是對於無法辦到的人而言,那種要求對於她們纔是折磨呢!儘管她們的模式會讓我反感,因爲她們總將不值一提的小事變成大事,拿臉色來折磨對方,將和樂的家變成了一種“冷暴力”,變成了精神上的折磨~~~~~~但是,這一切都不是原則上的問題,只是性格缺陷罷了!於是我如夢初醒般頓悟過來:其實現在擁有的一切,在有一天真的失去了她們的時候,我會情願面對她們的臉色呢!因爲這就是真實的生活,它本身就因爲它的存在而美麗!

有她們在,家裏才少了冷清;有她們在,深夜歸家時,才能透過玻窗,感受到朦朧燈光帶給我的溫暖;那是溫馨的,她們一定沒有睡,她們或許在看電視、或許在跟孩子逗樂、或許正在洗漱有她們在,打開房門的時候才能聞到飯香、聞到家的溫馨;有她們在,家永遠是乾淨的;有她們在,我不必忙碌着送孩子上學,接她回家;有她們在,我可以想什麼時候睡就什麼時候睡,想出去就出去;有她們在,我永遠不用洗拖鞋;有她們在,我不用煮飯、不用洗碗,還不知道菜價;有她們在原來生活中,她們爲我解決了很多煩憂,她們爲我在默默付出,而我卻因爲某些表象而不樂意她們。有了她們本能的默默支持和付出,我纔有如此多的精神空間來享受精神世界。慚愧自己險些利用這種精神空間來埋怨她們呢!所以,我是自私的、可恥的傢伙!

“飄”的女主角,因爲一直不懂自己,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一直把他對她的愛當做一把利劍在傷害他,直到將他對她的愛消磨至盡,她才醒悟過來,可是一切都遲了!他已經累了,沒有多少興趣來相信她的悔悟了!而她也只能回到自己的故居,慢慢的獨自舔着自己的傷口,獨自回味起他的好來~~~~~~她甚至期望他繼續用以前的嘲諷來跟她對話呢?只要他能回來!

父母健在,嘮叨也好、埋怨也罷,我願意與之相處,讓其盡情享受天倫之樂!

讀《飄》有感13

《飄》是美國作家米切爾寫的一本經典小說。整部小說以女主人公郝思嘉爲線索,以美國南北戰爭爲背景,以郝思嘉的三次婚姻爲主線,描寫郝思嘉和白瑞德那段壯美動人、幾度悲歡離合的愛情。

其實《飄》我早在小學讀過,但當時讀了點便讀不下去了。最近重新翻開這本名著,一口氣就讀完了。合上書,思維還沉浸在故事情節裏,不能自拔。然而我感觸最深的,是小說中每個人物鮮明的性格。

先說郝思嘉,有人說她是個好人,也有人說她是個壞人。但我認爲,郝思嘉不能用單純的好壞來評價,她不是單純的好人,也不是絕對的壞蛋,在她身上,善惡是那樣的模糊而混沌,又是那樣的對立而統一,然而卻是那樣的真實!她堅強不屈,從亞特蘭大逃回塔拉,面對荒蕪的莊園,精神失常的父親,生病的妹妹和已故的母親,她是那麼悲痛無助,但她並沒有像父親一樣一蹶不起,而是理智地、有組織地安排黑奴工作,甚至親自下田摘棉花,一雙纖纖玉手因勞作而變得粗糙不堪,從嬌小姐成長錘鍊成爲一個堅強到幾乎殘忍的女人,她經歷了多少苦難啊!她有個性,敢作敢當,適應能力強,有人說“她的成功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可是在那個戰爭剛結束的混亂年代,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如果不學會殘忍,就別想在那個殘忍的年代生活下來。她是一個一旦決定了要做的事就義無返顧的女人,她不關心別人的想法,活的就是她自己!而且她是那樣熱切的愛着故鄉的那片紅土!她是有缺點,比如愛慕虛榮、爭強好勝,但這使她更真實。她是如此漂亮又個性鮮明,如男人般聰明,思路清晰,完全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堅強和果斷得幾乎不像個女人。正是她這種性格深深地震撼了我。

接着是媚蘭,正如白瑞德的評價:“她是我所認識的唯一完美的好人,一個非常偉大的女性!”她與郝思嘉的母親是如此相似,一樣善良、溫柔似水,彷彿是一個天使。剛開始我以爲她是那種膽小、隨叫隨從、唯唯諾諾的小女人。但是我錯了,她也是一個勇敢正直的人,但與郝思嘉張揚的個性相比,她相對含蓄許多,郝思嘉是真實得虛幻,而她是虛幻得真實。

再說白瑞德,如同他本人所說,他和郝思嘉是同一類人。他們的性格都是如此頑強,如同風中的小草,有一種韌性,百折不撓。他是一個時髦又非常真實、真性情的人,敢作敢爲從不後悔,痛恨別人對他說謊話,對別人的不屑從不寄放於心,還有對愛的那份執着,一旦認定了就毫無顧忌。他最後的結局是我不願看到的,但對他也許是一種很好的解脫吧!

最後是阿希禮,阿希禮是一個只生活在過去、活在十二橡樹舊的美好生活裏的人,十二橡樹的消失,使他不敢面對現實的殘酷,沒有追求新生活的勇氣,甘心去被生活所淘汰,去找陰影和夢境,十足的一個懦夫!有人同情他,但我認爲他不值得讓人同情他,一個自願躲在過去、不敢也不想面對現實的人,不值得讓人同情。

還有許多人物:嬤嬤、卡琳、查理……他們的形象、性格,如天上的星星,永遠被銘記在每個讀者的心中……

讀《飄》有感14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淺走校園,落花飄零。花之寥寥,葉之清清。悟我與所悟,念我與我念。一切,飄然於心……

飄到了1840年的美國。飄到了南北戰爭的美國。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斯佳麗看着諾大的塔拉莊園,思戀着白瑞德的歸來。可是,物是人非,瑞德早已決心離開。本來女兒邦妮的死就已讓他們之間的感情降到了冰點,再加上斯佳麗對艾希禮的念念不忘,更是讓瑞德和他近乎決裂。此刻,她很孤單,即使她還有塔拉,僅有的塔拉。

時光會飄,飄得遠遠的。當年,16歲的斯佳麗高傲叛逆,貪圖虛榮,寬廣的塔拉莊園宏大壯麗,一望無際。而今,經歷了戰爭的摧殘,死亡的洗禮,塔拉莊園已從輝煌走向荒涼,斯佳麗已從稚嫩走向了成熟。每個人都會經歷一些事情,每個人都會經歷困難挫折。但是挫折其實就是邁向成功所應繳的學費。斯佳麗面對親人的離去,戰火的紛飛,沒有選擇退縮怯弱,而是勇敢面對。我們面對生活中,學習中的一些困難時,也應該直面它,解決它。自古成功在於嘗試。不怕困難,不怕失敗。

在戰火燒遍了亞特蘭大之時,好友梅勒妮卻趕在此時面臨分娩。斯佳麗勇敢的接受了任務。雖然從未做過,但是在瑞德的幫助下,她勇敢、果斷併成功的幫梅勒妮接生了,她在臨危時表現出來的沉着冷靜,果敢決斷值得我們學習。作爲一名青少年,不論面對什麼突如其來的狀況時,我們也應該保持心的鎮定,以及頭腦的清醒。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出我們的無限潛能,進而渡過難關。

戰火會飄,飄得遠遠的。戰爭是一種人類無法言說的痛。戰爭摧毀家園,摧毀生命。“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戰爭貫穿了《飄》的始終,美國南北戰爭,黑人的解放之戰。飄得不僅僅是昔日奴隸主養尊處優的好時光,飄得更是戰火的離去。我們痛恨戰爭,要進行戰爭只有一個藉口,即通過戰爭我們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壞的和平環境中。所以,我們只想生活在和平之中。而今,雖然國際社會中仍有許多不和平的現象發生,但是相比於以前,相比於其他更不幸的人,我們已經很幸福了。

在我沉浸於《飄》的世界中時,我看到的不僅僅是斯佳麗與白瑞德的愛情,戰火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也給我的心靈帶來了深深的震撼。並且那股力量,足以讓我沉思良久。我慶幸生活在如此的和平年代,我慶幸我們可以這樣快樂的幸福的在校園裏讀書。生活充滿希望,未來充滿期待。美好的生活還需要我們努力創造並且珍惜她。亂世佳人,美麗的斯佳麗,勇敢的斯佳麗。我心中永遠的飄……

經典是不變的神話,經典是永遠的歌聲。淺走校園,花開花落。飄飄然,清清語。

飄然於心……

“困難好多,不過還是留給明天去想吧……不管怎麼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讀《飄》有感15

當給女兒讀了一遍《飄着白雲的病房》後,她就要求我再讀一遍給她聽,過後又再要求,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讀,這是沒完沒了的要求啊!看來這本書被女兒看上了。

《飄着白雲的病房》是種子繪本系列中的一本,通過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告訴我們怎麼讓孩子從恐懼中脫離出來,坦然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一切。

莉娜在蕩千秋的時候,聚精會神看着天上的白雲,結果一不小心,從鞦韆上摔了下來,摔破了腦袋。但她不想去醫院,我想這是出於對醫院的恐懼吧!生活中,我們也常碰到不願意上醫院的小朋友,“媽媽,我不想打針!不想看醫生!”這是不是你帶孩子上醫院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呢?孩子的恐懼往往表現在她的話語中,她的行動中。很多時候,我們找不到正確的方法來解決,以至於孩子的恐懼始終存在。而莉娜的媽媽,選擇了用她的愛,她的懷抱,讓莉娜同意了去醫院。在醫院裏,莉娜接受了檢查,拍了X光片,還要住進兒童病房接受觀察。這時候,莉娜又不願意住院了,這時候媽媽又說了會一直陪她,而且第二天天一亮,莉娜的弟弟和爸爸還會來看她。媽媽又用愛讓莉娜釋然了。在兒童病房晨,莉娜遇見了一個同樣看白雲而摔傷了腿的女孩。睡夢中,莉娜中夢見了許多白雲和星星。

很溫馨的故事,有一點感人的故事。

就像繪本封底所說的,孩子天生不是膽小鬼,孩子的恐懼來源於不正確的引導。許多時候,我們會按照自己的邏輯思維說教孩子,疏不知,孩子的世界很簡單,我們給他灌疏什麼,他就會接受什麼。我們說,山上有老虎,他可能會真得害怕去山上;我們說,黑暗很可怕,於是孩子就會害怕黑暗。當孩子產生恐懼心理,我們更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幫助孩子,克服心底的恐懼,並用愛包容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