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左公柳》讀後感

《左公柳》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左公柳》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左公柳》讀後感

《左公柳》讀後感1

人的靈魂是肯定。而人卻某些利益而不惜出賣的靈魂,而又有些人,卻用的某些行動來證實了是個有血,有肉,有魂的人,的靈魂也將被的所裝飾。

學習了《左公柳》一課,文章主要講的是:作者在塞外了一株柳樹,導遊講述了樹背後的故事。而這事的主人公,便是剛毅,睿智,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愛國人士左宗棠。

當我一口氣讀完了這篇文章後,掩卷靜思。我不禁被這六旬老人愛國愛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所震撼和打動。

想想,假如兒女孝順的老人,六旬之時,是在家享清福了,哪還會爲吃穿發愁?哪還會擔心大事?而左宗棠不同,他在平常人享清福的年齡,卻請纓,前往千里之外的茫茫大漠去收復失地。想想,他去是抱着必死的決心去的,要不然他怎麼會擡着棺材上戰場?他那視死如歸的氣勢又能壓倒多少貪生怕死之徒呀!

戰場殺敵必定會生靈塗炭,我相信,左宗棠也明白的道理,要不然他也不會讓部隊邊打仗,邊植樹。再加上戈壁荒涼,多年居住,讓戰爭一鬧,就又會這大漠面積,植樹造林便是必不可少的了。這樹一植,許多鄉民回來了,這絲綢之路又重新打開了。

想到這兒,我不禁有個疑問:爲左宗棠一把年紀還要戰場殺敵呢?假如說是誓死保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那大臣們都主張放棄,皇帝也開始動搖了,他又何必多此一舉?得罪了那些皇室貴族,也會讓皇帝心裏多少有一點不舒適。假如新疆是個聚寶盆,非守不可,他也大可不必請纓,以年歲已高,行動不便等藉口完全可以把重擔扔給別人,也不讓的家人提心吊膽,又可以不用上戰場拼殺,何樂而不爲呢?

可他,在他骨子深處的靈魂,心裏裝的是興亡,百姓安危,的靈魂不正是現在的人正需要的嗎?

《左公柳》讀後感2

讀過的文章千千萬萬,所得的心得體會也各不相同,深觸我心絃的這篇文章便是《左公柳》。

湘軍著名將領,文章中的主人公左宗棠一生一世經歷了種種危機四伏、暗藏殺機的歷史事件,自幼就聰明機智、志向高遠的他多次率兵前往硝煙四起的`邊疆戰場作戰,動人肺腑。自己年經大了,邊塞路遙遠,崇山峻嶺,戰火紛飛,面對的強敵兇狠狡詐,氣勢洶洶,而他仍不顧一切頑強阻敵,英勇奮戰,最終成功。

當我讀到左宗棠力排衆議,奮不顧身請纓時不禁流下了激動的淚水,當時朝廷軍官貪生怕死,眼看就要放棄新疆,左宗棠全然不顧個人安危,堅持己見,自告奮勇堅決認爲不能放棄,他是那樣勇敢,那樣堅定,那樣堅強。而現實生活中的同學們,當老師提出問題時,沒人敢說出答案,一聲不響的坐着,當第一個聲音冒了出來,同學們便紛紛放棄了自己的答案而人云亦云,卻不知自己的答案纔是對的,有的甚至害怕說錯乾脆什麼都不說。

最使我感動涕零的便是左宗棠出征的片段,他拋開了一切雜念,不顧自己年事已高和征戰的重重困難,懷着報效祖國的一腔熱血,毅然決然地率兵出征了,浩浩蕩蕩的車隊走着。突然,我目瞪口呆了,這行軍就行軍,幹嘛擡上一口大棺材?這是幹什麼?原來這是左宗棠自己爲自己準備的,我更疑惑了,接下來仔細一看,才知道左宗棠深知征戰的艱難困苦,早已把個人的生死置至度外,一心想着以身報國,才做出這番驚人之舉。相反,生活中的我們大都碰到困難就畏縮不前,學習中不求甚解,只求完成任務。真是相差太遠了。

讀罷《左公柳》,感受到一種鐵骨錚錚、剛毅睿智的人格,它將永存我心中,成爲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