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推薦]寒假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寒假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寒假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寒假讀書心得體會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1

最近看了學校發的一本書《中國教室的奇蹟》節選,看完頗感震撼。書中主要講的是俞玉萍與她的百合班的故事。她把教育教學的細節做的非常好,她的“名片”,她的期末“頒獎詞”,她的照相機的運用,都深深的啓發者我,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愛學生的方式多種多樣,只要你肯用心,告訴我教育的.方式不是單一的,生活中任何一點小事都能成功“教育”的素材。

俞老師所做的事情都是小事情,但能把這麼多點滴的事情匯聚到一起也體現了她無私的奉獻精神。我們不僅僅要學習她做教育的有心人,更要學習她對待學生因材施教的方法,在教育中不僅要傳道授業,更要學會讓學生體會真情與發揮教育的功能。無論是她寫的那些信,製作的名片、書籤、寄語等,都體現了她的愛心。我們作爲老師有的時候並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是也很少能反思自己的存在的不足。俞玉萍老師說教室不就是出錯的地方嗎,我們怎麼能過分的苛責孩子們盡善盡美,不是應該在錯誤在學習,錯誤就能成爲教學中的“鹽”,使生活變得更加有滋有味。在教學中,俞玉萍老師的善於開發學生的思維更是值得我們借鑑。在平時,我們通常只想着把知識填鴨給學生,並未上升到“思維”。豈不知這纔是教學中最重中之重的事情。學習就是開啓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靈性,絕不是簡單的搬運工作,這點真的值得我深思。

在平時的體育教學課堂中,我對於一些學生老師隨意講話、神思遊離、做小動作有點束手無策。卻在事後又忘記反思,忘記深究原因,想想學生的這些壞習慣,不正是曾經我們也有過的嗎?而做這些不僅僅是單單的批評,而是應該告訴學生好習慣是什麼,樹立好習慣,鼓勵好習慣,用好習慣根治教育中存在的鄙陋。雖然我們高中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價值觀,知道孰是孰非,但長久以來形成的壞毛病不是一夕可以改觀的,依舊需要我們老師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去糾正他們。用以身作則、用正確的方式教導與感染他們。

這本《中國教室的奇蹟》雖然只有俞玉萍老師一人的教育方式,卻一樣深深的讓我震撼,這些優秀的故事讓我不斷回味,它們必將激勵這我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及教育方式,把教育,把體育當初自己終身學習的事業,不斷努力不斷進步,像俞玉萍老師學校,把光和熱散發給學生。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2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既然人類對它有如此高的評價,寒假的閱讀可少不了我。

在這個僅有30天的假期裏,我讀了不少中外名著,如:《魯濱孫漂流記》、《海底兩萬裏》、《福爾摩斯探案集》、《城南舊事》等。其中,《城南舊事》不禁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所有事情都歷歷在目,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這本書其實就好似100階樓梯,每往上走一步,就像踩到了記憶的按鈕,想到的全是童年的“腳印”,聽到的全是童年稚嫩的“音符”。

當讀到“我不懂的事就要問一問”時,我想起了我的一位玩伴:她總是喜歡問爲什麼,而我們呢又得給她解答,答完了又問……就這樣,我們總是向“英子的媽媽”一樣,回覆她一句:“總是問,總是問。你不能自己去學習嗎?”這樣以來,總惹的我們失去玩樂的'興趣,她自己也再無興趣玩下去了。又當讀到“怕什麼,她又不吃人”時,便讓我想起了我自己的經歷:我小的時候非常膽大,真可謂什麼也不怕。有一次走在路上,我看見一個黃蜂窩,我想都沒想變伸手去摸。幸好沒有黃蜂,否則可就慘了。讀到……這樣例子太多了,就恐怕說上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說得完。

而在上一學期,我們學了《城南舊事》的作者英子,也就是林海英描寫了她兒時對讀書的渴望,才成就了我們去知道她的故事,從而回憶起以前的事情。這或許就是一些人讀書的一個原因吧!語文園地裏也讓我們學了不少有關讀書的名言詩句。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要不斷讀書,不斷更換頭腦中的思維,才能跟上21世紀的腳步,纔能有自己成長、發現的地基。讓我們暢讀中外名著,在書的海洋裏盡情遨遊吧!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3

爲了更好地提升本身的素質,在我這個寒假,我利用假期多讀好書,寫出心得。希看通過讀書能有所得、有所收穫、有所感悟,讓自己可以在書中學到更多的東西。讓自己可以在如本日漸喧鬧的城市中找到心靈的棲息地,找到屬於自己的“黃金屋”。在這個假期中,令我很有體會的是高爾基寫的一部小說《童年》。這是高爾基以本身經歷爲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這部小說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家童年的成長經歷,描繪了19世紀末俄羅斯社會生活的畫面。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隨母親往投靠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往"人間"混飯吃結束。外祖父開了家染坊,但隨着家業的逐步衰落,他變得吝嗇,貪婪,跋扈,殘酷,常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腸剝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謝由於染壞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過往。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樹枝抽得失往知覺。他還背後放印子錢,乃至鼓動幫工往偷東西。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整日爲爭取家產爭吵鬥毆。在這樣一個瀰漫着殘酷和冤仇的家庭裏,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醜陋。舅舅們爲爭取家產而爭吵鬥毆的情形使小阿廖沙飽受驚嚇。這一幕真實反映了底層人民沉重的生活狀態,批評了小市民的自私殘酷。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環境裏,也有暖和與光明。這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另外一些人,過的另外一種生活。外祖母慈愛仁慈,聰明能幹,酷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着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像高爾基後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恍如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忘我的'愛豐富了我,使我佈滿堅強的氣力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步成長爲一個堅強,英勇,正直和佈滿愛心的人。

幸福的童年都是類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童年》以小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的生活經歷爲線索,刻畫了一羣性情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這裏有嚴厲而急躁的外公,有慈愛的外婆,有愛飲酒的舅舅,有漂亮而憂鬱的媽媽,還有會舞蹈的"小茨岡";有擡起長腿踢媽媽的繼父,有稱爲"奶奶"的綠老太婆,有孤僻而執著於化學實驗的房客"好事兒",有自殺的小偷彼得伯伯,還有一羣玩草鞋大戰,往雪窖冰天的小島上偷木板過活的仁慈小流浪漢。

而小阿廖沙正是以一顆脆弱而敏感的童心生活在這羣人中,體驗着人生的酸甜苦辣。愛豐富了他,使他佈滿了堅強的氣力往應對困苦的生活;苦難讓他明白,俄羅斯人大多像小孩子似的,喜歡拿哀傷來逗樂,玩弄,不爲做不幸的人而慚愧。正是從這個足跡裏,走出來了一個文學偉人,世界因他而增輝。《童年》,也爲我們認真瞭解一個偉大民族打開了一扇小小窗戶。

讀完這本書後,我不但從中讀到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取得珍貴的精神糧食,而且還學習了作着刻畫人物性情的獨具匠心和簡練的敘事風格。高爾基的生平教會我如何從容平靜地往面對人生的危機與挑戰;我遭到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心靈如雨後的晴空,清新,明淨,一片湛藍。相信自己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也能夠從中取得從容面對的勇氣。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4

隨着近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物質水平顯著提高,但是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並沒有像物質水平一樣飛速提升。所以“哥抽的不是煙是寂寞”“神馬都是浮雲”成爲流行語,也確實反映了我們相當一部分人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重讀紅色經典顯得很有必要,它不僅能構建我們堅實的自我,還能夠在這浮躁的社會環境下帶給我們一分寧靜。近日,我重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又有了新的感悟。

毅力乃成功之本,是一種韌勁,一種積累。荀子有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毅力的表現往往是一個人在挫折中所展示地驚人的一股力量。有了它,人們就不會向挫折和困難低頭,更會堅強的去面對。一次,保爾來到烈士墓前悼念爲革命而犧牲的戰友時,曾默默地想到:“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說:我已經把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種想法在今天很多人看來可能會有點過時,但是我覺得,這恰恰可以解釋他們的空虛與無聊。特別是上了一年的大學,我感到信仰與目標對於一個人至關重要。一個缺乏目標的人能做什麼呢?他能把信帶給加西亞嗎?又有誰會把一艘裝滿乘客的船交給一個猶豫不決的人,有誰會把一個連接生命的舵交給一雙軟弱無力的手?

就說說這本書中主人公保爾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憑什麼使自己繼續活下去呢?是信仰。信仰給了他無窮的力量,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像他這樣,十幾歲就立足殺場,英勇殺敵,熱愛祖國,在戰場上,他受了重傷,身體稍加休養便立即投入革命工作爲什麼?仍然是信仰。年輕的保爾後來疾病纏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有休假療傷的機會他也不願放棄工作。信仰真是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力量啊!

要想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許多名人志士也是在挫折中鍛鍊了自己,考驗了自己,使其成爲千古佳話。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年;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花了30年時間,司馬遷編《史論》歷時20多年等等。古今中外,有誰能夠一步登天呢?人生不如意十之七八,不要自卑,要有信心。因爲挫折是培養目標和信仰的必要前提。巴爾扎克曾經說過:“挫折是塊磨刀石”,再鋒利的刀一直不用,也會變鈍。這時,就需要“挫折”這塊磨刀石使它重新鋒利起來。另外,我們的堅持不應該是盲目的。有時候,找到戰場比學會打仗更重要。戰爭,打的是智謀和策略,打的是糧草和後方。這點應用於我們當下就是注重內修。不是說外在的東西完全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表面平靜下時的暗流涌動。人的一生很精彩,沒有酸甜苦辣,沒有悲歡離合,又怎能有重逢的喜悅?毅力需要堅持,堅持的同時還要有生活節律。生活猶如長跑,一下衝在前面,並不一定就能奪標。相反,如果保持適中的節律,就能取得好成績。

成功者前進的每一步也許是細小的,但他一直前進着,永不停滯,積之一年,十年,幾十年,那就十分驚人,十分可貴了。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其毅力何在?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重重的困難,我們要學會面對失敗的打擊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是,這一切都是短暫的。在突破障礙,戰勝困難後,回顧走過的道路,我們就會領悟到那是磨鍊人生的火焰。多少英雄、偉人、都是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鍛煉出來的。正如人們常說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今天,我們沐浴在這明媚的春光裏,尋找往日的英雄情節,重塑“保爾精神”。爲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讓我們以保爾爲榜樣,去煉就人生,樂觀地擁抱未來吧。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5

今年寒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

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

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

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

它讓我明確了作爲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爲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

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

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

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大。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6

上個星期,我看了《海的女兒》這本書,對其中的第一個故事感到思緒萬千。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海的女兒是海王最漂亮的小女兒,這天她滿了15歲了,她去海面上看看。她看到了一個國家的王子,也是今天生日,她第一眼看到他就喜歡上了他。突然掀起大浪,王子被捲到海里了,海的女兒救了他。海的女孩爲了讓自己有像人一樣的兩條腿,和王子在一起就到一個巫婆那去,用自己美妙的聲音換來了兩條腿。她在海灘旁邊,被王子看見了王子就將海的女兒領進了皇宮。

有位鄰國的來了,王子誤認爲是她救了自己。海的女兒得知後十分傷心,但是海的'女兒現在已經不能說話了。幾天後王子竟然要娶鄰國的公主爲妻,這讓海的女兒更加傷心了。第二天,他們結婚了,海的女兒做了他們的伴娘。當天晚上,她的姐姐們上岸來對她說:你只有殺了王子才能生存下去,否則你會變成泡沫!海的女兒拿着姐姐給的匕首走進了王子和公主的新房,即將要下手時,海的女兒還是把匕首扔到海里,她不忍心殺死自己最喜歡的人。東方的太陽即將升起,最終海的女兒化成了泡沫。

讀了《海的女兒》以後,我被海的女兒的善良和勇敢深深感動了。我想:像她這樣美麗善良的姑娘怎麼會變成大海的泡沫呢?對海公主的遭遇我很同情,也很感動。我以後也一定要做一個像海的女兒一樣心地善良的人。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7

在新冠肺炎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裏再次拿起這本書,認真看了起來。都說父母是最容易的職業,只要你會生孩子,你就能當父母,不用考證,不用過關。算算日子,自己爲人母已三年有餘,自問是否合格,答案是否定的。因上班的緣故,孩子十個月的時候就與我分居兩地,少了陪伴,自然談不上合格了。

寒假到了,收拾行李,我一個行李箱,孩子一個,我們在關係上儘量平等。他學着媽媽的樣子,一手牽着我的手,一手託着行李箱。我們回姥姥家了,在高鐵上抱着孩子,我說這個寒假媽媽希望是溫柔的媽媽。儘管現在看來,我並沒有做到,懊惱!這時才發現,媽媽這個職業,我需要再修煉一下了。趕緊找到這本書看了起來,越看越發現之前的自己多幼稚和愚蠢。好好學習,做個儘量合格的好媽媽!

作爲一名教師,自然知道教育分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並且後者更加重要。開篇第一張就是教養的格局。孩子之間的差距,來自於原生家庭。這就是老師總會說的一句話,同樣都是一個老師教,爲什麼學生的差距如此之大,拋開先天智力因素,那麼客觀環境的影響就顯得至關重要了。父母給予孩子的包括物質條件也包括了精神財富,經濟因素有時無法改變,那麼父母的性格就更爲重要,可以成爲孩子成功的助推器,千萬不要讓原生家庭成爲孩子的天花板。孩子未來的道路有千萬種,不要因爲你的眼界就侷限了他的發展。

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每個媽媽剛剛經歷了痛苦的生產過程,看到皺巴巴的小寶寶都會說一句話,我只希望你這輩子快快樂樂的,你平安健康就好了。隨着孩子的長大,他會不會翻身,會不會走路,會不會講話,變得格外重要,和誰誰誰家的孩子比是好還是不好呢?漸漸地到了學習的年紀,更多的技能要讓孩子學會,成爲金字塔尖上的人。這本身沒有問題,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的,但是需要正確的方法。父母就是要做好引導作用,你希望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首先你要先成爲這樣的父母。這個過程,是相互的,人長大到成熟,沒有正確的時間節點,即便成爲了父母,也許也沒有真正的成熟起來,那麼就需要學習和自我修煉。這個過程,父母在成熟,孩子在成長,這多好啊!世上沒有完美的人,自然也沒有完美的父母,但是都會有擅長的某一方面,發揮極致,培養出情商高,教養好的平凡的孩子。不需要個個都是清華北大,不需要個個都是民族英雄,簡簡單單的孩子,走普普通通的路,一樣也是成功,只要孩子快樂,更加有深度的快樂,那就是成功的人,父母也就是合格的父母了。這條路漫長並且充滿了樂趣,有挑戰也會有挫折,但是隻要方法對,心態好,和孩子一起成長,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這個寒假十分特別也很漫長,多了許多時間用來陪伴,整日不出門的相處,都是一個個災難現場,一會兒孩子哭,一會兒孩子笑,一會兒媽媽大聲呵斥……分分鐘在崩潰的邊緣。我總認爲現在的小孩不會缺乏愛,尤其在我們這樣的家庭,雙獨生家庭,家裏只有一個寶寶,小孩子應該是在滿滿的愛中成長的。直到今天才意識到,沒有意義,低質量的陪伴都是不愛的變現,甚至讓孩子更加的缺乏愛。放下手裏的`事情和手機,把眼睛放在孩子身上,投入在他的世界裏,愛就出來了,絕不是幾件好玩的玩具和迷人的電子設備可以替代的。

書中提到許多家長花高價錢買學區房,上幾萬幾萬的輔導班,有個媽媽花了幾萬塊錢給自己的孩子報名情商培訓機構。怎麼看待這些現象呢,平常心很重要並且要根據每個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來面對社會上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縱觀世界,精英教育已經普遍化,那麼父母能做些什麼呢?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比如名校,這大概是中國父母能想到並且的答案。根據我本身的經驗,從小學起一直到研究生畢業,上的學校雖然不是清華北大這種特別牛的學校但是在本領域範圍也算的上中上等了。高中就讀鄭州外國語學校,當年也是河南省數一數二的高中了,憑藉一技之長有幸進入名校讀書,名校果然不一樣,學生都是全省頂尖的人才,教師也都是省級名師,再來談談自己,學習跟不上一點不意外,好在老師不放棄,同學不嫌棄,自己也必須要努力,壓抑的三年,說痛苦肯定有,說遺憾真沒有,學習這件事真不是努力就有好的結果,那麼名校對一般的孩子來說到底有沒有好處呢?有,比如身邊的同學確實整體素質高,有,比如老師真的有水平。那麼要說沒有,就是大環境會壓的人喘不上氣,再加上不懂自己的家長,心理素質但凡差點的孩子直接就跳樓了。作者提出的一個觀念我也十分認同,那就是比學區房興趣班更重要的,是培養適應未來的孩子。父母絕不僅僅是一個角色,更是一門學問或者學科。從理論到實踐每個步驟都必不可少。名校不是孩子的天花板,父母纔是孩子的起跑線,父母的眼界,興趣愛好,性格脾氣纔是孩子的財富。

暖媽的書值得一看再看,育兒觀念也要與時俱進,這是一本有溫度、有智慧的書,書中52個核心教育理念需要認真解讀,好的教育,好的父母就是讓孩子有權利去選擇他的人生道路。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8

有媒體報道,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在這個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的人最愛讀書,一個是以色列,另一個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讀書64本。另一個國家匈牙利,它的國土面積和人口都不足中國的百分之一,但卻擁有近兩萬家圖書館,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圖書館。匈牙利也是世界上讀書風氣最濃的國家,常年讀書的人數達500萬以上,占人口的1/4還多。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一個崇尚讀書學習的國家,當然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以色列諾貝爾獎獲得者有8個。匈牙利諾貝爾獎得主有14位,涉及物理、化學、醫學、經濟、文學、和平等衆多領域,若按人口比例計算,匈牙利是當之無愧的“諾獎大國”。可見讀書對我們乃至整個國家來說是多麼重要,我們在培養學生讀書習慣的同時,自己也要熱愛讀書。假期我讀了一本南懷瑾老先生的《論語別裁》,給我的感觸很深,同時也讓我體會到國學經典的魅力。

爲什麼叫《論語別裁》呢?我的理解是南老先生對論語的另一種解釋。用自己的獨到見解解譯了一遍,將孔子爲人處世的態度展示出來,教我們懂得一些道理。從《學而》中,我體會到學問的真諦。學問並不是指一個人上了多少學,讀了多少書,即使一個人沒有讀過書,但是他在社會中的處事方法令人折服,那麼我們也可以說他有學問。“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按照字面的解釋就是學問要隨時練習,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有朋友從遠方來,我們非常高興。別人不瞭解自己,心中有怨恨也不能發泄出來,這纔是君子。這裏闡述了學問的真諦,學問無處不在,我們應該經常的領悟,那樣我們才能得到快樂,而不是單單指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現在哪有一個孩子喜歡學習的,一提到學習就開心的?有朋友來了就高興嗎?趕上自己食不果腹時那還能高興的起來嗎?這裏的真正意思是有教會自己做人道理的朋友那樣纔是令人高興的事。明明都知道了有幾人能不生氣的呢?而這裏的真正意思是真正做學問的人即使別人不理解他,那麼他也不會生氣,這樣纔是真正的達到了爲了學問而學問,這樣的人才是君子。我還能深深的感受到孔子立身處世的態度,“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入則孝”,我明白了,這個學生在家裏是個孝子,“出則弟”就是在外面,對朋友,對社會,對一般人就能夠友愛,擴而充之愛國家,愛天下……記得有人說過:要看一個人是否能與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裏是否是一個孝子。這就是“入則孝”,若在家裏,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則孝”,何況在外,怎能做到“出則弟”?與別人交朋友呢?在學校同樣如此,同事之間也要做到“出則弟”,學校是一個大家庭,老師之間要講友愛,講團結,才能把人做好,才能把事做好,才能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教書育人。

“謹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謹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爲人處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謹慎處世而信,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應了別人的事要做到,老師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同時又“泛愛衆”,一個人有了偉大的胸襟,能夠愛人,在學校裏,彼此之間的友愛,對學生的愛,擴而充之,就能愛天下人就如愛自己一樣。假如一個人對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親仁”,就能再親近那些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就能與他人和睦相處,也就能做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了。也就是說,學會了做人,做好了人,還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學文”,熱愛文學的就做文學家,熱愛科學的就做科學家,熱愛藝術的就做藝術家等等,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志向所在,興趣愛好,去量力而行。

在讀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進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當時那個年代對富貴、對金錢的認識。

孔子告訴了我們應該追求富有,這是非常符合我們現實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貧窮,社會怎麼發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掙到錢,幹什麼活都行,但是我們應該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線。該掙的錢我們理直氣壯地掙,心裏塌實,當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幹累活。現實中,確實有這種現象,可以不費力氣,得到一筆錢,可以讓我們變得富有,生活上一個層次,在這個時候,一定認識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線。記得看過一個節目《人與社會》,一個農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如果賣了的話,那麼家裏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爲這幾個青銅器可以賣上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最終他把青銅器上交了國家。孔子的話和這個小故事中我覺得對富有的認識必須保持一份清醒的,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很難的。這需要我們每個人有一定的修養。隨着對教育事業越來越看重,教師的工資也是不斷增長,所以作爲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正確、清醒地面對自己的職業和金錢的關係,爲社會和國家培養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類的。如果你想結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爲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這也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吧。確切地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文明。一個人真正成爲文明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爲這是很高很難做到的要求,所以我們目前的社會總是在反覆提倡精神文明建設。作爲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這個度,雖然孩子們小,但也要將心比心的爲他們想想。當你要求孩子們做某件事時,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嗎?然後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範。正所謂“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論語別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獅子搏物”,“獅子是百獸,獅子何以會是百獸?因爲他對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認真,當獅子要吃人的時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絕不放鬆,當獅子抓一隻小老鼠的時候,也是用全部力量,這種獅子的精神,就是無小大,無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爲容易,如果以爲容易往往出毛病,這就是說怎樣可以做到泰而不驕。”這就是獅子,對任何事都是認真對待。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其實,任何事業成功的人大都是從小事做起的,爲什麼會成功,因爲他們從來不把小事當作小事看。所以對於毛躁的我來講,我要做“獅子”,任何事都當大事來做,竭盡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會成功的。

南老先生最後說“萬事都從做人開始,一個人生,無論做什麼事業——做官、經商、做學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業的升沉成敗,各有變化不同。但無論如何,總要做人。”我們作爲教育工作者,職業要求我們要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有時,在我們的工作中要把計劃落實下去,有時需要做一些說服工作,但是,我們發現,沒有哪一位哲學家會叫賣自己的觀點,因爲這不是說服不說服的問題,哲學的深層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們要學習傳統文化,學一些哲學,這也是提高我們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對《論語別裁》一部分淺薄的看法,雖然未能全部領會,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這都是一種境界,我想這也應該是《論語》的價值和意義吧。最後我也提倡所有人都讀一讀國學經典,領略幾千年的文化底蘊與傳承。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9

這天,我讀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這篇課文沒有特別華麗的詞語,它用簡單的語句把在站臺上的那個背影寫得具體生動,觸動我們的心靈。父親爲“我”買回了“我”愛吃的橘子,使作者淚如雨下。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平時話並不多,也不像媽媽那樣天天教育我。但是父親卻像一座大山一樣,保護着我,指引着我前進的方向。

記得有一次,—邀請我去參加他週末舉辦的生日宴會。我開心地答應了,並和媽媽一起,積極地挑選生日禮物送他。他可是我最好的朋友呢!

可是,週三老師突然說小記者可以去—玩。這下我可左右爲難了:到底去哪兒呢?

—是我的好朋友,他的生日宴會是早就約好了的。可是,我從來沒有參加過小記者活動,真想好好去遊玩一番啊!我自以爲聰明地想到了一個“絕妙”的方法:讓—把生日宴會延期,不就兩全其美了嘛!

我開心地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媽媽還沒有說話,爸爸的臉卻已經沉了下來。他嚴肅地說:“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而且—是你最好的朋友,你不能因爲出去玩而拋棄朋友。愛動腦筋是好事,可是,一旦把‘小聰明’用在朋友身上,你就會失去朋友的信任!”

父親的話讓我非常慚愧,也使我明白了:友誼的花朵是嬌嫩的`,需要我們共同保護它、珍惜它,才能長久地開放。

我的父親就像朱自清先生的父親一樣,雖然他們平時並不嘮叨,但是他們的愛並不比母愛少,他們的愛深沉而內斂,一點一點地浸潤到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讓我們永難忘懷……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10

日本東野圭吾先生的解憂雜貨店使我對小說有了新的認識,故事內容並不複雜,共5個章節,花了兩天的時間就看完了,閱讀完最後一段文字後,內心一軟,眼角也有些溼潤。同時我也看了這部電影。起初我看這本書是被書名所吸引的,偶然間從網上看到了這本書便買了回來。

三個“不良少年”在一次偷盜後無意間闖入了一間廢棄的雜貨店,故事由此慢慢展開。起初,我以爲書中講述的是幾個獨立的小故事,沒想到,越往後看越入神,並且發現這幾個小故事之間存在着一些奇妙的關聯。

雜貨店店主原是一個情場失意的老爺爺,他年輕時和一名女子私奔未遂,閱盡人世滄桑之後開了一家雜貨店,同時兼做煩惱諮詢的解答,那名女子開了一家孤兒院。雜貨店老人用自己的方式認真地回答着那些兩難的選擇。雜貨店老人的做法一直讓他的侄子不解後來也就習以爲常了,他的解答使很多人獲得了內心的安穩和幸福,也改變了他們的命運,更使一些人的命運神奇地聯繫在了一起。

作家東野圭吾自然而簡潔的語言、充滿象徵性的溫暖筆觸輕輕釦動着我的心絃,無論表面上好還是壞的人,都在故事中慢慢展現出了人性中的美好,我終於慢慢明白,這根線,可以說是“救贖”。克朗在一次火災中爲救一名女孩而喪命,女孩最終成爲了歌手,這位天才少女歌手將克朗的音樂一直傳承下去;遭遇家庭鉅變的浩介,沒有選擇跟父母一起連夜潛逃,而是經過努力成了一名木雕師;迫於生活而當陪酒小姐的晴美猶豫要不要當富商的情人,在聽取建議後,最終蛻變成爲商界女強人······原來,上天選擇這三位少年,是讓他們來完成這未竟的“事業”。與此同時,這三個少年在與過去的人對話的同時,也在與自己的內心、良知對話,終於,他們幡然醒悟,決定摒除邪念,迴歸正途。而這一切的一切,不也正是人對自我最深刻的救贖嗎?

真誠與愛是最美的救贖,總能幫助沉浮在生活困境中的人們找回自己,總能引領迷失在選擇岔路口的人們找到真正的歸宿。我想,這救贖是不分時空的,在溫暖對方的同時也能溫暖自己,這是令人感動的,也是值得踐行的道理。書中並不是所有的人物都悉心聽取了雜貨店老人或者是三個少年的建議,但是無一例外的,最後所有曾經收到諮詢回覆的'人們都在浪矢雜貨店重生的那一天寄來了感謝信。

因爲他們要感謝的,是在他們身處困境的時候,能有人傾聽來自內心深處的聲音,無論指導是否具有可操作意義,但是起碼讓當事人感到了安慰,感到自己的疑問被認真地對待着,就像雜貨店老爺爺說的那樣:“不管是騷擾還是惡作劇,寫這些信給浪矢雜貨店的人,和普通諮詢者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內心破了個洞,重要的東西正從那個破洞逐漸流失。人的心聲是絕對不能無視的。”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11

在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那就是《木偶奇遇記》。

《木偶奇遇記》主要講朋友送老木匠一根神奇的木頭,老木匠把木頭雕成一個可愛的木偶匹諾曹。他愛搞惡作劇,還要說謊,後來,因爲匹諾曹說了太多謊,仙女把匹諾曹的鼻子變長,仙女看匹諾曹真的想改,就承諾他說如果他不再說謊,就把匹諾曹的鼻子變短,匹諾曹答應仙女不再說謊,不再做壞事。匹諾曹的一生經歷多次風雨,終於,他變成了一個小男孩,他不再做壞事,成了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沒錯,我們只要勇敢的.面對眼前的困難,就能實現自己的目標,獲得成功。記得有一次老師說要進行測驗,於是我就給自己訂了目標,要考到九十五分,爲了這個目標,我一有時間就複習,試卷發下來,我一看題目似乎很簡單,就很快把題目做完了,還檢查了一遍,自以爲考的不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結果考卷發下來一看,我沒有考到九十五分,我很失望,就想要放棄。可是媽媽告訴我只要勇敢的去面對眼前的困難,並且努力克服,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在以後的考試中我每次都認真對待。

最後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我達到了自己的目標,我很開心。是啊,其實我們只要有勇氣去面對一切困難,不被困難嚇倒,那麼就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12

我未曾見過海洋,但各種書籍無不讚嘆它的美,是啊,海洋美。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走向海洋。

大家應該都知道海洋是地球上遍佈最廣,佔地最大的,大約在佔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點八,佔地面積大約3.61億平方千米,多麼驚人的數字啊!你們看了是不是覺得很好奇呢?那今天我就來說說《走向海洋》這本書吧。

《走向海洋》這本書主要寫了海洋的奧祕及人類與海洋之間的關係,讓人讀了不得不由衷地發自內心感嘆:海洋實在是太神奇了,並且和人類有着密切的關係。

書中最令使我感興趣的在世界上的著名的四大洋之中,這裏面有許多馳名中外的大洋,有: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都是物產豐富的。

當我讀到海洋與中華民族關係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平淡無奇的海洋竟於中國史上戰爭及文物的流傳具有非常緊密的關係如:鄭和下西洋,中日甲午戰爭及海上的絲綢之路。

大多數人在生活當中一定以爲海洋只是一個固定的.稱號,可他們哪裏知道海洋的名稱有着很大的意義,並且和他們是融爲一體的,沒有海洋,就沒有他們的今天;沒有海洋,更沒有他們的未來。一句話,海洋是他們的母親,一直在哺育着他們。所以我們的未來也在海洋的掌控之下,比如說:“躍進號”事件,“長征1號”下水事件。都需要海洋的幫助。不僅如此海洋更給我們的地球增添了蔚藍的景色,讓地球變得更加美麗動人。

看,海洋一直在無微不至的哺育着我們,我們難道對這麼重要的海洋無動於衷嗎?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13

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就特別感興趣,不得不承認這個書名對我們來說很有吸引力。青春、迷茫,類似的字眼對於20多歲的我們來說總有着特殊的意義。總感覺在我們這樣的年齡很難避免得了迷茫、空虛、失落……類似的情緒起伏。我們在上大學,我們選擇各自認爲符合自己將來出路的專業,硬着頭皮讀下去,可是會不會有那麼一瞬間,閒暇下來,你會突然思考自己未來的路在哪裏,將來畢業了出去又要找份什麼工作,專業跟工作一定能對口麼……然後又得不到答案。對未來的各種思考與擔憂讓我們對青春、對生活、對未來的方向越來越迷茫,同時也感到無助。

最早認識劉同是因爲《職來職往》這個節目,一個言辭犀利卻不乏幽默親切的職場達人。《誰的青春不迷茫》這本書介紹了奮鬥小青年劉同十年逆襲人生,寫給都市中焦躁不安困惑迷茫的年輕人,是送給所有年輕人的心靈指南,是送給所有同齡人的成長禮物。30歲的劉同回看自己北漂十年的成長歲月,對自己十年過往經歷進行總結、感悟和思考,在時間和空間的交錯中,用文字搭建了一個屬於他自己成長的立體的世界。

150萬字北漂記錄,跨度十年自我對話,極有力地見證了劉同自己十年裏一步一步地成長與蛻變。看一看他走過的路、發生過的故事以及相逢的人,然後發現我們也會是這樣去成長的。青春不是一個年紀,而是一種狀態,一種成長的狀態。劉同說,經過這些年,你會發現:“每一次低頭,都是對自己的肯定。我們不是變得現實,而是變得更能接受現實。我們都一樣,正處於期盼未來、掙脫過去、當下使勁的樣子。有狼狽、有瀟灑,但更多的是不怕。不怕動盪、不怕轉機、不怕突然。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成長路上,我們不會總是一味幸運地在付出汗水和淚水之後就輕而易舉地獲得自己追求的東西。例如成功、奮鬥路上也會荊棘不斷,路途坎坷,失敗總是難免的。因此成長就是這樣,不是學到就是得到。你成長中所遇到的問題都是爲你量身定做的。解決了,你就成爲了這類人當中的倖存者;解決不了,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可能成爲誰,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到達怎樣的水準,也不清楚自己未來的路在何方,奮鬥的方向應指向哪。成長不易、青春不難。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曾因爲苦而輕易說放棄,只會因爲扛而努力去成長。今天我們輕鬆了,並不是生活越來越容易,而是我們越來越堅強,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大,對自己的期望值越來越合理併爲之付出努力。每段青春都是苦的,但在後半段會有出路的。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成長怎麼會少了磨難與考驗?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妄自菲薄,我們要加油努力,奮發向上,多思考,多交流,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對未來抱有無限的希望、保持無限的動力。要把快樂放在外面,失落放在心裏,把堅強的一面展露出來。真正承受不住了,及時訴說,做最真的自己。所有的.事只要我們儘自己的努力去做就好了,不論結果如何,只要我們曾經爲之努力過、奮鬥過,我們就不後悔。生活中有太多的迷茫,有諸多不順,但是這些都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都不能成爲我們懦弱的藉口。每一次阻礙都是對我們的一種歷練,我們敢於面對,才能成長。智慧、獨特、真誠、有個性,這就是我印象中的劉同。

讀完他的這本書就像是跟着他走過了奮鬥的十年曆程。劉同平靜地講述着自己的故事:一個沒有含着金鑰匙出生、沒有讓人驚羨的簡歷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有夢想而平凡的人生的故事。誰的青春不迷茫?我也不例外,處於大三這個年齡的我也在迷茫的青春中摸索,在摸索的過程中找到自己未來的路。我也有夢想,我懷揣着自己的夢想在青春的路上前進,跌倒了我會再站起,因爲我明白“成長的每次低頭都是對自己的肯定。”人生的選擇會越來越多,人生的挑戰也會越來越多,而我需要做的就是走好每一步,做最真實的自己,不讓自己後悔,不給自己留遺憾。朝着夢想前進,向着夢想出發!希望在未來的八年、十年中的某一天,自己能像劉同一樣說出同樣的話--感謝十年前自己的堅持,纔有了今天的自己!爲了自己能夠活得更加精彩,我會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標前進!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14

作爲一名剛剛畢業不到兩年的英語教師,無論是教學經驗還是專業水平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讀書既可以提升個人的修養,也能促進一名英語教師各方面的發展。對於我們教師而言,想要讓自己的學生變得優秀,首先就要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但是,我感覺自己有太多不足的方面。因此,我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又不知道從何學起。自從加入名師工作室之後,感覺有一盞明燈指引這我並且讓我在教師道路上有了前進的方向。爲了讓自己成爲一名更合格甚至優秀的教師,我利用將近一個月的寒假時間來給自己衝電,我看了一些關於《新教育》、《新課程標準》和《給教師的建議》等書籍,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從中受益匪淺。

《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雖然不是什麼很有名的書,但是它給了我極大的啓發和深深的感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並且每一條建議都談到一個老師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與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典型事例相結合,加上精闢的理論分析,我自己法子內心的覺得這是一本對於一名想要進步教師的好書。比如,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讓我從中真的學到很多,雖未親身經歷,但卻受益匪淺。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

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句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上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比如,上課的時候,一個優秀的老師不只是有課本上的知識,肚子裏還應該裝有其他的知識。這樣,即使不喜歡英語的學生也會因爲喜歡你而喜歡上英語。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讀那些教育專著,從而不斷地補充自己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在現實生活中,我瞭解到許多老師經過多年的教學,認爲自己對所教內容已爛熟於心,沒必要再認真努力地學什麼新東西。我是很不認同有這種想法的老師。首先,我覺得一名老師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內容就越生動有趣,而學生的思維也就越容易跟上老師;其次,隨着信息時代的不斷進步,知識是需要時時更新的',老的東西總會被淘汰的;最後但不只是只有這一點,就是教師在不斷學習和親身體驗學習過程的同時才能更加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制定學習計劃,實施教學過程中才能更容易做出與學生實際的相符合的對策。總之,教師永遠沒有理由停止學習或放鬆學習,而學習就正是在不斷的閱讀中實現。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

“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通過《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們教師,尤其是年輕的教師更要堅持不懈地讀書,讀教育名家的書,吸納各家思想之所長,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而努力。

寒假讀書心得體會15

作爲一名年輕的班主任,我在處理班級一些棘手的事情時會感到有些迷茫,特別是針對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天真可愛、活潑好動,有着較強的好奇心,但是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如何讓孩子們更好地認識自我,認識到問題的正確性,如何與這些充滿童真的孩子進行有效地溝通、交流,對於我來說非常重要。寒假裏,我再一次認真閱讀並細細品味了孫蒲遠老師《美麗的教育》這本書,確實是受益匪淺,感受頗深。這本書,就像黑夜裏的一盞明燈,給我指出了前進的方向,我不再迷茫,也不再困惑,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例子,似曾相識,孫老師是那麼耐心細緻、不厭其煩地去處理去對待,她時時刻刻用她那平凡而偉大的愛心去溫暖着每一位孩子。

孫蒲遠是愛的大師,是脫離了浮華的愛的大師,而《美麗的教育》一書確實值得我們認真閱讀,認真思考。

書上有這樣一句話:班主任是世界上級別最低的主任,但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讀完了這本書,我的確有這樣一個感受。在與家長朋友的溝通中,家長也經常說:"孩子聽老師的要比聽家長的多很多。"還有人會說:"看,這個班孩子的做法真像他們的班主任。""這一看是某某老師帶的班。"其實,這都是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對學生的一種耳濡目染,一種側面薰陶,使孩子在無形中形成的一種定勢,一種傾向。正如孫老師說:"班主任在小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孩子對自己的班主任簡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小學班主任對自己的學生影響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東西將會釀成這個班的班風,班主任常說的話將成爲這個班的.座右銘,班主任的好惡將會成爲這個班學生的是非標準,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性格氣質的形成都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讀了孫老師的書,讓我更加意識到,教育孩子不是光靠老師尊嚴,師生關係的融洽,關鍵在於教師要千方百計營造一種和諧寬鬆的氛圍,這樣孩子才願意接近你,也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你,這不僅需要熱情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更需要師生間的心靈溝通。我從孫老師的身上找到了作爲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具備什麼,要有一顆可貴的童心,我們只有變成孩子,才能懂得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

教育過程中,要把尊重孩子放在首位。從小被人尊重的人,有很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形成完善的人格。而我們不管作爲教師還是家長,一味的希望孩子能聽我們成年人的話,常常忽視孩子的需要,不考慮孩子在想什麼,不體諒孩子的處境,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瞭解孩子的苦惱和心理障礙,只憑着我們想象的情況去教育孩子。一旦孩子的行爲出乎我們的預料,或者孩子沒有按我們的要求去做,我們就可能對孩子不滿意,甚至批評孩子。孫蒲遠老師告訴我們"懲罰是教育失敗的根源",懲罰的結果讓學習吃力的孩子更加自卑,讓常常出現問題的孩子更加自暴自棄,讓本來就頑皮的孩子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讓這樣的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樂。那麼,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不許批評嗎?不是!沒有批評就等於放縱孩子的不良行爲,但是批評的時候,一定要講清其危害,告訴孩子這樣做爲什麼不能夠,這樣做對別人、對自己、對集體有什麼不好。

教育孩子,老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寬容不同於縱容,寬容的前提是理解。教育家陶行之曾說過:要想做孩子的老師,你首先要變成孩子。淘氣是孩子的特點,是正常現象,犯錯誤是難免的,我們不可能限制他,我們要從他的淘氣中找尋身上閃光的地方,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淘氣,這時我們的工作就會變得主動和輕鬆起來,甚至還能夠從中得到很大樂趣。當然,老師對學生的寬容不是對學生無原則的遷就和讓步,他是以學生認識錯誤爲前提的。對已經認識到錯誤的孩子的寬容是啓發孩子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孫蒲遠老師教給我們很多寬容的方法,給膽小而又出錯的孩子一句安慰;給知道自己錯了的孩子臺階下,用顯微鏡找淘氣包優點,給矯情的學生一個存在的空間,包容學生進步過程中的反覆…

讓我們牢記孫老師"寬容與賞識讓教育更美麗,愛心與智慧讓教育走得更遠。"的經典話語,讓我們把寬容、賞識、愛心、智慧給予我們的孩子,老師愛學生,學生感到幸福,老師也會感到幸福;同樣,我們也會得到了學生最真摯的愛。這是所有班主任的幸福,這樣的教育也是最爲美麗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