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目送》讀後感[常用15篇]

《目送》讀後感[常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目送》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目送》讀後感[常用15篇]

《目送》讀後感1

印象中龍應臺的作品都是詞鋒犀利,寒氣逼人,直到讀了她的散文集《目送》,那溫婉深沉的文字,讓心有了一些溫暖,也有了一點傷感。

在《目送》的七十多篇散文中,她敞開心扉,滿紙溫情,細膩地書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遠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自己的脆弱,還有無奈的放手等諸多心境。書中的情節都是我們非常熟悉卻常常會忽略的小事兒,看似平淡如水,微不足道,讀後感受到的卻是深刻的思想和厚重的情感: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書中有許多篇幅是講作者與母親的,她那年邁患了老年癡呆症的母親像個小孩。她牽着惶恐不安母親的手,走在川流不息的香港車站,帶她回家。她提前24小時和母親道別,給皺紋密佈的母親塗粉紅的指甲油和潤潤的口紅。她哄着她,就像當年母親哄着兒時的她一樣,耐心、細緻。還有她寫自己的父親背井離鄉隔海相望的離愁,漂泊一生遙念故土的遊子之情,讓人想起余光中筆下的鄉愁。

最喜歡開篇的《目送》一文,寫的是她作爲母親和女兒兩個角色的感受。作爲母親的她,在兒子從小學、中學,十六歲到美國做交換生一年,直到現在二十一歲就讀於她教課的大學期間,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而作爲女兒的她,追憶自己成長歲月中,與父親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的爐門前,深深地凝望,希望記住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作者寫父親時,父親已經走了;寫母親時,母親已認不得自己;寫孩子時,看到的只是他們的背影。於是她說:“人生走到這樣的年齡階段,是四顧蒼茫,唯有目送。”

不會忘記書中的那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樣的感悟,既有遺憾,又有堅定,讓我們也爲之動情。

想到自己從前每一次的離家,即使知道身後那一直注視的目光,卻都沒有回頭一看,現在情節重演,才能明白爲人父母心中的那份失落與欣慰。孩子長大了,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的視線,父母日漸老去,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的世界。生命就是一場愛的接力,我們目送自己的孩子,同時自己也被父母目送,每個人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體會最複雜的人生情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帶着愛和釋懷,用現在的努力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

這是一本好書,感謝作者,爲讀者帶來一份親情的感動。

《目送》讀後感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題記

“一個推着自行車的女人和坐在車上的孩子”是《目送》這本書的封面,給人一種八十年代的滄桑。本書首篇《目送》講述作者與自己的兒子在兒時、少年、青年、成年時的關係。孩子漸漸成長,鬆開母親緊握的手,向着美好的未來走去,卻留下一片背影給母親。從“他不斷回頭”到“一次都沒有”和最後的'“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作者在淡淡的憂傷中也懂了些什麼……

作者的兒子的成長之路上與母親越來越疏遠,甚至在作者等候他的一個回頭,都等到了不知何時。也許是年少時的一絲叛逆,他厭煩了聽膩了;也許是長大了,他想要更多的自由;也許是可以獨當一面,不再依賴母親了……總是有無數個“也許”, 填補着與母親保持距離的一個藉口。但是,他是否知道,他在母親面前永遠是個孩子。所有在他背後的默默付出與無聲壓力,母親還換不回兒子的一個回頭。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迫切的等待的背後,是無邊無盡的失落。母親用愛養大了兒子,6歲時,兒子還"視線與我凝望的眼光隔空相會”。16歲了,就將一個人的背影拋給了母親。僅僅10年,母子的關係就漸漸從相互告別到獨自目送。此時,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在作者兒子的背影中,我彷彿看見了自己。每週回家,返校時,母親總在耳邊絮絮叨叨:“外套帶了沒”,“學校伙食怎麼樣”,“晚上睡覺冷嗎”……這些普普通通的話語,將母親的情愁,默默地織入我的耳裏。我的舉動也無異於作者的兒子:頭也不回地走了。

無論是龍應臺對她兒子那一回頭的無限等待,還是朱自清望着父親爬過月臺流下的眼淚,都是最親的人沉默的愛。

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如燭光冷映空山穴,點亮微幽的光,是淡淡的憂傷與懷念。《目送》告訴我:要珍惜現在,不要等到一回頭,卻沒了熟悉的目送,留下一個孤單的背影。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但目送,可以有一個回頭,一個笑臉,一個眼神,一通電話……

小小的目送,包含了滿滿的親情。勸君珍惜少年時,珍惜相聚相伴。讓每一次回首都有一層更溫柔的光澤!

《目送》讀後感3

《目送》這本書收錄了龍先生的七十八篇散文,書中寫盡了生活百態——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子女的遠離、友人的關心、兄弟姐妹的攜手。她用簡單直白的文字,透過生活常態去解讀人生,這是她對於父母、子女、家庭、生死的又一思考力作。

在這開篇大作《目送》中,龍先生的開頭很有意思,從自己牽着年幼的兒子去上小學說起,到後青春期和兒子的交流日漸疏遠,從而思及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聯繫也是這樣漸行漸遠。我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逐漸成了一方總是固執地給予,一方總是固執地拒絕。我們都認爲,我們長大了,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也想試試一個人過馬路的時候會不會進退兩難;一個人去外婆家的時候會不會迷失方向,一個人旅行的時候會不會結交新的朋友...那些一個人的時候,是見證我們成長的每一個瞬間。然而我們忽視了一個問題,你之所以擁有一個人生活的技能,是因爲有人陪你經歷了千萬次的失敗,仍舊相信你值得擁有成功。

我在讀到龍先生的那句:“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這莫名的分隔線,好似一把利劍,直扎我內心。

芳華歲月,我們拼搏、進取,努力成爲優秀,更優秀的人。我們說着偉大的抱負,做着關於理想的事,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忙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有着追不完的夢。時間對於我們來說顯得彌足珍貴,我們需要時間去成長,去創造價值,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們的.時間漸漸地被工作填滿了。我們對雙親的奉養日漸遠離,而我們的音訊也不能及時的傳達給至愛之人。

龍應臺先生在《兩本存摺》中,寫下一段話,她說:“你在那一本存摺所賺取的每一分“金錢”的累積,都是用這一本存摺裏的每一寸“時間”去換來的。而且,更驚人的,“金錢”和“時間”的兩種“幣值”是不流通、不兌換、不對等的貨幣——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摺裏的“金錢”回頭來換取已經支付出去的“時間”。任何代價、任何數字,都無法兌換。”

何爲孤獨?念而不能擾,擾而不能留,留而不能久。此爲孤獨。所以所謂父女母子一場,想必還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論身處何地,你永遠是他最牽掛的人。“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卻只給溫暖心愛的人。

從龍應臺先生的書中,我讀到了她對於父親逝去的不捨,對於母親日漸衰老的無奈,對於子女遠離的理解。顯然,在生命的刻度裏,每一次目送都意義深遠,每一份孤獨都飽含深情。都說“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在國家繁榮富強的今天,我們在爲新生活拼搏的同時,也應該擔起家庭的這份責任,別讓每一份孤獨獨自前行。

《目送》讀後感4

“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這句詩並不是整本書的中心,出現的次數也沒有超過三次。但是我卻認爲,這句詩才是最符合龍應臺的。在我的想象中,她應該是一個豐潤的女子,無論身處哪裏,她內心的境色應該是一片海邊鬆散的椰林,沉青與明黃交融的水天一色,疏離與溫柔共存的意味深長。她就像那句詩,既像是孤寂的天涯人,又可以是有着世俗心但仍然可愛的婦人。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每一個女人一生都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女兒,姐妹,母親,最後又回到女兒。在呀呀學語,天真爛漫的童年,她們是父母的女兒,她們生活的中心是父母;在五光十色,熱鬧非凡的青少年,她們是朋友的姐妹,她們生活的中心是朋友;在沉重冗長,默默無言的中年,她們是孩子的母親,她們生活的中心是孩子;在心平氣和,散散漫漫的老年,面對着年邁體危,時日不長的父母,她們顫抖着,又變回了女兒。但是當她們回到“女兒”的`時候,卻又驚訝而又失望地發現,爲什麼爸爸媽媽已經這麼老了?爲什麼甚至有時我變成了母親她們變成了孩子?爲什麼……所有的爲什麼都應爲這一次的回頭和上一次的對視已經時隔太久了。

龍應臺和她的父母也是這樣。在她例行公事的電話問候中爸爸的言語越來越少,直到最後永遠的失去音訊。在她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媽媽也從那個愛美的婦人變成了脆弱如孩童般的遲暮老嫗。因爲爸爸的離去,媽媽衰老得更快,終於有一天,媽媽不認得字了,甚至忘記了她的孩子。媽媽沉浸在屬於她的過去時光裏。“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不願聽爸媽的嘮叨,到我們想要願意去聽的時候,他們可能無法再嘮叨。“這一次的回頭和上一次的對視已經時隔太久了。”甚至有一次你回頭時發現,本該與你對視的人,已經混雜在身邊紙錢的青煙中,煙消雲散了。

我們有一天也會老去,我們不願意只能衰弱地目送着年輕力壯的孩子爲工作奔波的背影;我們更不願意只能後悔地目送着被時間帶走活力的父母的佝僂背影。目送是無奈,是無力,是深深的後悔。時間總是人性地流逝,它讓渴望長大的孩子度日如年;它讓希望留在過去的老人穿梭時光來到未來;它讓我們只能站在原地,目送着一個又一個人因爲一個又一個的原因離開。

“是的,是因爲這樣,因此我對兩本存摺的態度是多麼的不同啊。我在‘金錢’上越來越慷慨,在‘時間’上越來越吝嗇。”爲了挽回錯失良機的回頭,我們學會了對時間的“吝嗇”。我們也該學會,在這太陽東昇西落的大地上,用自然的心,感受那水天相接的廣闊無邊。當然,也爲了我們有一天也會老去。

《目送》讀後感5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喜歡龍應臺了。透過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時刻不同心態的書,一點一滴地觸碰到她豐富細膩的內涵。

而今的龍應臺,在《目送》中,有了更加豐富 深刻的人文關懷 。 爲教育、爲生活、爲生命。

這是一本記錄她生活點滴的散文。在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溫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採訪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親切;記錄了她做爲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

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其實,我們的教育與學生,不正也是如此嗎?

聯繫到老師教育學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真是有道理。孩子終會長大,他們終是要獨立地面對生活的種種。“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書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文中描寫作者目送兒子踏入各種不同的門,兒子的背影,愈來愈高大,但卻從來都沒有猶豫,沒有回頭,這種落寞感,使她回憶起當年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載着她去大學報到,父親因覺得女兒會嫌棄小貨車太窮酸,便在校門口放下她和行李轉頭就走,留下一團黑煙和背影。多年後慈愛的父親過世,作者又在細雨中,目送着父親的靈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爐門,消失在火焰中。

孩子們要長大,總有一天要張開翅膀飛翔,但我們至少可以在他們年少的時候多一些愛的呵護,我們可以以身作則,教會他們更多的生活技能,更多的爲人處世的道理;少些應酬,多陪陪家人,放卻一些無謂的紛繁雜亂,多關心你身邊的人和事,善待他們,這樣當你一次次面對背影的時候纔會釋然。

《目送》讀後感6

讀到這一章節,最後一句,頗有感觸:“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爲智慧必然來自孤獨”。突然想到湯顯祖在《牡丹亭》有《鷓鴣天》一闋,於你,於我,於所有奮鬥路上的年輕人頗有教義,提筆默寫,聊以爲寄——“刮盡鯨鰲背上霜,寒儒偏喜住炎方。憑依造化三分福,紹接詩書一脈香。能鑿壁,會懸樑,偷天妙手繡文章。必須砍得蟾宮桂,始信人間玉斧長。”——題記

在我的大學生活中,有一樣東西是始終不可或缺的。數量不多,但是內容能眩人耳目,不貴,卻彰顯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散發着智慧的光芒,帶着精深的思想,載着作者辛勤的汗水,揹負着歷史背囊,向你緩緩行進。

它能幫你找到準確的人生定位,價值取向,與你分享人生的真諦,他的行文告訴我:男孩,士不可以不弘毅!她的墨香告訴你:女孩,此花莫與羣花比。

緩緩的翻開一卷帶着歷史滄桑感後濃重感的詞卷,那裏記載着太多古人的悲歡離合與浮萍散聚,有無數風流王者金戈鐵馬,逐鹿中原的故事,有山中隱士無心功名,歸園田居的故事,有着無數折腰英雄赤血黃沙,馬革裹屍的故事,還有無數仁人志士,遊走於茶馬古道,奔走相告。

當你對人事迷茫,對故鄉思故人的時候,你會聽到晏殊“不如憐取眼前人”的感嘆。在你蹉跎光陰時,你會聽到李清照“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的悲嘆。當你放蕩不羈,你會聽到李煜“無限江山,一響貪歡”的悔恨。當你感慨流年光轉,韶華易逝的時候,你會聽到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的些許無奈。當你仕途不順,屢遭坎坷,你會感受到東坡“又得浮生一日涼”的豪邁與豁達。當你春夢無痕,遙望月色,思念故里佳人,湯顯祖會對你有所慰藉“則爲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當你沉浸在書海之中,你會無限歡愉,你無須與任何人交談。看似形單影隻,但意不孤獨因爲有的時候,一個人也是獨歡,兩個人卻是寂寞。就像龍應臺所說:智慧必定來自成熟。成熟,是成長的必然產物,猶如那初好的`牡丹,雨後的新竹,或是那傲枝的寒梅,就在一場新雨過後,在你有意無意之間,就會看到怒花新立,竹林穿風,翠綠初新,雲霞翠煙。這也許叫做寂寞開無主吧,就像冷梅那樣,不爲別人讚美,自己傲然怒放,只聽從內心的召喚,在自己的季節裏綻放和搖曳,那沒一片花色與每一縷花香,惹得旅人駐足與觀望。我們讚歎她的盛美,我們可曾知道她在寒風中寂寞的綻放?我們愛聞寒梅的冷韻幽香,怎有知道她曾經受過的冷雪冰霜?我們也會讚歎雄鷹的振翅高翔,但是誰想過他們經歷過怎樣的生死存亡?

《目送》讀後感7

“你要一向往前走,不好回頭,不好做那個只能目送的人。”

放下手中的青花瓷碗,眼前蒙起一陣水霧,模糊的視線中恍惚出現了一個身材矮小的老者,蹣跚着步伐。卻看不清面容,只是佝僂着背,很低很低。

視線漸漸清晰,轉移到了那本攤開着的,龍應臺寫的《目送》,全文充斥着的,是淡淡的憂愁,沒有過多的神態體現,卻能讓人體會到那種在背後目送的心酸,就像一隻小蟲,在你心上撕開一道口子,癢癢的,癢癢的,卻說不清那種痛楚。

文中的母親看着自我的兒子一天天長高長大,自我卻一天天的'老去,原本總繞着自我轉的小蜜蜂似得兒子開始走遠,一點一點走遠,最後消失在天邊的晨曦中。可自我卻無能爲力,就如作者所說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lz13)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想到了外婆,我輕輕摩挲着那只有無數細小裂痕的青花瓷碗,碗底燙着一個“福”字,小時候,每次我去,外婆總會用這隻碗給我煮手擀麪。上初中以來,我幾乎沒見過外婆,手擀麪的味道,早就忘了,只清晰的記得,是外婆身上的味道,暖呼呼的,讓人有安全感的味道。

這天早上,外婆竟來了,她踩着她生了鏽的自開車,給咱們送來了自我種的菜,母親下樓拿菜,我就站在窗口傻傻得看,外婆老了啊,背越來越彎,想起小時候,外婆在地裏種我愛吃的玉米,她的手上滿是繭子,走起路來直挺挺的,健步如飛。看着外婆有點吃力的爬上自開車,我好像懂了,“啊,原來是外婆老了啊。”對啊,我長大了,外婆老了,我目送着外婆騎着自開車慢吞吞的走了。想起六年級那個暑假,離開外婆家的情景。

“你要一向往前走,不好回頭,別做那個看別人背影的人。”我向外婆要了那個青花瓷碗,緊緊握在手裏,在小村黑黑的街道中,對着外婆重重的點頭,要上車的時候,終是回頭看了一眼,沒想,外婆卻也持續着剛纔的那個姿勢,看着我的,街道路燈壞了,看不見他的表情,只是見到他看到我回頭愣了一下,笑着對我揮揮手。

外婆消失在小區的路口,半晌,我才收回目光,成長就像一個人總要拔光毛毛蟲滿身自衛的倒刺時,毛毛蟲的感覺吧。像書裏寫的那樣——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目送》讀後感8

我喜歡龍應臺的書,不是因爲她犀利的《野火集》,是我讀了她的這三本書:初爲人母時,讀了她的《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在安安和飛飛(龍的兩個兒子)一點一滴瑣事的記錄中,我體會到一個母親的款款柔情;追隨者孩子成長,我又讀了她的《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讓我提前作了思想準備—孩子終將長大,我們要知道如何與十八歲的他溝通;最近,我關注了她的《目送》,說實話,看到思考“生死大問”這樣的'推薦語句時,我真的不想看這本書,因爲我不願思考這麼沉重的問題—雖然我們終將面對。最後,還是難以抗拒龍應臺的魅力,我買來此書,讀完書中第一篇文章《目送》,我已經滿眼含淚,難以抑制的想寫些什麼了。

《目送》前半部分是寫的媽媽目送安安的幾個場景:他上小學的第一天,媽媽送他到學校,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十六歲安安到美國做交換生,機場的告別,安安“閃入一扇門,悠忽不見。我一直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也沒有。”他二十一歲時,媽媽目送安安坐公交車去上大學,“一會公交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文章的下半部分,寫到了自己的父親:博士學位讀完之後,我回到臺灣教書。到大學報到的那一天,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我。離開時,頭伸出來說:“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後來父親生病了,龍應臺去看他,“護士接過他的輪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輪椅的背影,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然後沒入門後。父親辭世送別時,龍應臺寫到:掠開雨溼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孩子是父母永遠的牽掛,從小到大,我們會有很多次的送別:他入托的第一天,看着他被老師領進教室,含着淚回頭看着你,口裏無奈的說着:“媽媽,早來接我。”上大學時,他消失在一羣歡快的孩子中,快樂的揮揮手給你道別;工作了,他回家探望你,離開時坐到車上,搖下窗戶,對你說:“回吧,媽媽”,然後你就看着他的車子一溜煙離開,留下你孤獨的站在路口,朝着遠方,久久凝望。

可是,我們又都是孩子,年少時,我們需要父母的呵護,或許離開父母時,會回回頭,向身後的他們告別;但當我們長大成人時,在一日日的忙碌中,着急趕路,或許我們都忘記了向身後的背影揮揮手,或許我們忘記了兒時的我們是怎麼樣的離開。而他們,卻默默地遠望着你的背影,似乎要站成一座雕像,在你人生的道路上,他們永遠在凝望,他們在說:孩子,雖不必追尋,我卻永遠牽掛。

《目送》讀後感9

在《目送》中,我們讀到了另外一個龍應臺:不再談犀利的社會議題,不再關心國家大事,而是以溫婉細膩的筆觸,來描繪生活中的平凡之美,充斥着對親人的眷戀和對命運輪迴的敬重,向我們講述了一場場生命的“目送”。

龍應臺,之前沒有讀過她的文字,但是在我的印象中,不知爲什麼是一個有些激進的女子,也許是因爲一些道聽途說。後來知道了她的《人生三書》,講育兒與人生,《目送》是其中第三本。

這一本,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的,是朱自清的《背影》。人生,歸根結底,是一場一個人的旅行。這種生而爲人的孤獨感,會以各種形式襲來,或和緩,或暴烈。有太多的時刻,我們要目睹太多的人離開,有形式上的,實質上的,或短暫,或長久,或永遠。兒女的長大成人,朋友的日久疏離,親人的疾病纏身,以及塵世最終極的告別 - 死亡。對這種孤獨感,認知應該是第一步,之後就是面對,最終希望可以達到平衡與超越。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彷彿昨天還抱在懷裏,嬉戲玩耍的幾歲小兒,轉眼就成了個頭比父母還高的“大人”,從對父母無盡的依賴,到追求精神和人格上的完全獨立,是每個身爲父母之人的必經之旅。這過程中,做父母的,會有多少的不適應,又會有多少的不捨。

“而愚鈍如我會開始求索生死大問是因爲父親的死亡,像海上突來閃電把夜空劈成兩半,天空爲之一破,讓你看見了這一生從未見過的最深邃的裂縫、最神祕的破碎、最難解的滅絕。” 痛徹心扉,每個人都會有的經歷,大悲的深淵,如何安渡?“ 我們只好相信:蠟燭燒完了,燭光,在我們心裏,陪着我們,繼續旅程。” 愛如蓮心之燈,是我們心中永遠不滅的光,而我一直相信,至親至愛之人,永遠不會真的離開。而生命之旅中的愛與陪伴,希望是那一條可以載我們抵達彼岸的船。

既有相遇,便有別離,任憑緣分再怎麼美好,也無法阻擋自然規律的輪迴。 父母牽着孩子的小手一步步從時光深處走來,一個身影漸漸挺拔,兩個身影漸漸彎曲,最後,無論誰先放手,已長大的孩子都躲不過一個人前進的'命運。 有些必要之路只准一個人走,有些風景只能獨自欣賞。龍應臺說:“所謂父母,就是那些不斷對着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伸張的人。”遠足的孩子們離開時的步伐是輕快的,因此他們沒有想到過再回頭看一眼父母,也只要再多看一眼,他們便能輕易發現,不苟言笑的父親淚溼眼底,多愁善感的母親已將晶瑩揮灑於離別的路上。只是,不約而同的,他們的嘴角都有一抹歡欣的笑意,輕淺卻如此清晰。

時間無情,帶走了青春,偷走了快樂,卻永遠帶不走你對父母的真心。珍惜與父母陪伴的一分一秒,勿留“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目送》讀後感10

寒假回家重新拿起了《目送》,想起當初是不是太衝動,將它買回家卻沒怎麼仔細去看看,或者是看了一點覺得乏味,擱置一邊;又或是看過之後記得不清,又忘記了。都有可能吧!再次翻開這本書,不知道爲什麼突然有種說不出的傷感,一種悲涼又帶著無波的感覺。或許我已經開始明白龍應臺在書中寫的一話了吧。像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親身經歷過一遍了。那天的我不正是這洋送走爸爸;那天的媽媽不正是這洋送我離開。拿起一支筆,想了想,在書的扉頁上寫下:“雖然記不住什麼,但是會好好的去看。”可能只是一時的'感觸讓我一時興起。

昨天,我,回家了。在學校的最後幾天,一直在想,回去之後,怎麼和隔開很久的同學,朋友見見,聚聚;怎麼玩好;怎麼開開心心把所有的心情都給這個假期。在回家的車上,很無聊,很難耐,不知道是我在失望什麼。終於在四個小時之後,我打開了那扇隔別數月的門,看看沒什麼變化的家,原本激動的心情像是被什麼輕輕的靜靜地撫平了一般,很平靜。看著媽媽上來問了句“吃點什麼”,拎過行李,原本想了很多的我,卻只想好好吃點媽媽燒的東西,好好在自己的浴室洗個澡,好好地在椅子上坐著和媽媽聊聊天。

或許洗過澡之後,人變得清醒許多,我有點失落,有點後悔,有點不開心。只是對自己的不滿。果然,家纔是自己最好的歸宿,爸爸媽媽纔是自己最好的依靠。沒有特別的歡迎會,沒有特別的熱情似火,就像是平常地一件小事,真的很平常。

龍應臺曾陪著母親聊天,其實不算聊天吧,只能算是回答母親的問題,一遍一遍又一遍,好像很幸福。她也曾和兒子在英國遊玩,不是嶄露頑態,和兒子一起走過,讓兒子說說自己,好像很幸福。讓人羨慕,其實不必。我,我們不都已經在幸福之中!不想什麼偉大,盛容,繁華,驚心的纔是幸福,幸福一直就在這洋平凡地呆在你我的身邊。

將《目送》輕輕放下,看著封面上的那對母子,想著想著,是不是有很多感覺,卻又表達不了。

以下摘錄一些句段:

她曾經是個多麼沉溺於美的女人啊。六十歲的她和三十歲的我,曾經一起站在梳妝鏡前,她說:“小晶,女人,就是要漂亮。”。

當他垂老時,他可以回鄉了,山河仍在,春天依舊,只是父母的墳在太深太深的草裏,老年僵硬的膝蓋無法跪拜。鄉里,已無故人。

才子當然心裏冰雪般的透撤: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闖;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有時候,我們用眼睛看得見的“壞”去量時間。

三四個人。開始談起自己親身碰觸的經驗。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死亡至深處不無魂魄。

《目送》讀後感11

在一個寂寥無聲的夜晚,我拿出一本書,翻開有些泛黃褶皺的紙張,觸摸書上的一字一句,是作者情感的寫照,是生活的點滴,更是帶給我們的深刻的啓示。

當她的作品引領我在繽紛的情感世界細細品味時,我再次融入到作者的心境中去。她的文字像涓涓細流般,靜靜的流淌。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卻能深入讀者的心靈,樸素的言語中透露出的是身爲一個平凡人的她如何去感慨這世間喜怒哀樂,文字平實卻有着深深的寓意。似是和一位故交娓娓的講述着自己的經歷……

這是我第二次讀《目送》了,確切的說是第一次認真的讀,這是一篇讀後讓我有些酸楚和落寞的文章,龍應臺在文章裏的每一種感覺都撕扯着我的心,直叩着我的靈魂。每一句話都值得發人深省,每一個字都值得回味留戀……

《目送》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當我讀到“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時,我的心有種難以言喻的痛楚!繼續閱讀“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我的心再一次顫抖,也是在追問未來的自己,或許將來的我會選擇另外一種方式?“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一個人聽音樂。”每每看到這裏,我總是隱隱下定決心,堅信自己在長大後可以關心自己的`家人,給予他們晚年的溫暖。但是,真的只是在長大以後嗎?有時,我因爲一些小事和家長起衝突,“解釋”卻遲遲不來。於是將自己鎖在一個封閉的盒子裏,又試圖從縫隙裏找到那些沒來得及被我維護的愛。矛盾的我也許和作者的孩子一樣,那是因爲我們沒有真正的長大,在“幼稚”與“成熟”間還缺失了一個機遇。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我想,任誰看到這樣的文字,都不免在心裏發出一個共鳴的震顫,包括我。

就像現在的我,徘徊在對過去的緬懷與回憶,和對未來的期盼與憧憬之間。但我覺得,我會選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吧。儘管以後的生活裏會迎來太多太多挫折與苦難,或是作爲一個平凡人過完風平浪靜的一生。我都會勇敢去面對,追求最真實的自己,肯定最好的自我。

我從書籍的世界裏脫離出來,那鮮明有力的字句還在我的腦海裏迴盪,熟悉的書籍、筆靜靜地躺在潔白的書桌上,柔柔燈光散落在四周,待耳機裏的一曲罷了,新的希望與黎明一定在不遠處顯現。

《目送》讀後感12

去圖書館借龍應臺的《目送》這本書,是在剛和母親通過一通電話的午後,她照例叮囑我工作再忙也要按時吃飯、多運動、注意身體,我也是照例不停“嗯嗯”應之。我承認我借這本書的初衷是被那段廣而傳之的話所打動,想要一窺整本書的究竟,那段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或者看過——“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所以在翻過了“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的第一部分裏幾篇散文後,它就一直躺在書架上,直到最近工會搞閱享讀書活動,我又把這本書給撈起來繼續閱讀。

在這本散文集裏,龍應臺用近乎白描的.筆觸,勾勒了兒子長大、父親去世、母親漸衰、兄弟姐妹漸行漸遠的人生歷程,但其中的深情卻讓我產生了一種悲涼之感,那份感同身受讓我萬分心疼我的父母。人生行至中途,會面臨種種尷尬和困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年危機,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靈魂想要突圍再攀高峯,而肉身已然重重枷鎖不復年輕矯健。

我的父親近幾年的脾氣越發倔強古怪了,我能感覺到他還是很關心我,但是我們溝通起來卻並不順暢,仔細回想,這種改變是四五年前奶奶意外腦溢血去世後開始的。彼時我還在讀研究生二年級,那天考完試回家在火車站,父親開車來接我,在三岔路口,他沒有走回家的那條路,我問他是不是走錯了,他突然就哭了,哽咽着告訴我奶奶去世了,我們現在去殯儀館。後來我才從母親那兒知道前因後果:在我回家的前兩天,奶奶在父母都在上夜班的一個晚上突然腦溢血,從牀上摔倒地上,爺爺進屋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懷着沉痛的心情料理完奶奶的後事,父親明顯越發沉默了,我猜他很悲傷也很自責。我毫不懷疑父母把最多的愛和關懷都給了我,人類的愛是動態傾斜的,總是上一代向下一代傾斜,父母看子女,看到的是生機活力更是自己的延續,而子女看年邁的父母,好像看到未來的自己,衰老、緩慢、病痛、糊塗。我們會害怕,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變成那樣,所以一個通常意義上上有老下有下小的中年人,一般會把火熱的心和大部分的關注放到子女身上,而往往忽略老去的父母。這是一種自我投射,是人類延續基因所決定的不公平,這也可能是我父親自責的根源。所以奶奶去世後,父親加倍對爺爺好,盡最大努力照顧好老人家,害怕再有遺憾。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走了,人生就只剩歸途。作爲獨生子女,我想都不敢想如果有一天,父母真的走了自己該怎麼辦?所以第一次看到那首倒敘的詩,眼眶就溼潤了,後來央視把這首詩改成了一則公益廣告,逢看必流淚。

《目送》讀後感13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

在大學推薦的50本經典書籍有這本《目送》,作者在這本書中寫出三代人的交系,都是生活中點滴記錄,讓我感受到人生纔剛剛開始。一個人,出生、學走路、學說話、讀書認字、畢業、工作、買車買房、談朋友、結婚、生子、孝敬父母。前三十年是認識朋友用加法,後三十年身邊的人一個個從身邊離開用減法,生與死,活到七老八十的時候熟悉的人一個個從這個世界去了另一個世界,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不無道理。

所以,當父母們老了的.時候,即使他們不再像從前一樣漂亮、聰明、善解人意,變得滿身都是老人斑、開始愚鈍、行動緩慢笨拙、脾氣也開始不好,或許獨自出門就會迷失在某個他不知道名字的街角,或許因疾病癱瘓在牀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顧,或者覺得總是不厭其煩地每天打電話給你,只是因爲他們孤單寂寞。永遠不要忘記他們在我們小的時候是如何對我們好的,而現在,他們只是回到了小時候,是個需要你去照顧的老小孩。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在你不知道要幹什麼的時候,那就對父母孝順,那是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做錯的一件事情。父母,真的很需要我們。

我們無法抗拒時間的力量。你不可避免地走向那看起來望不到邊界的時光軸。我們或早或晚地會學會一些事情,那些不重複的色彩一點點編織起來。我們學到了什麼,便目送了什麼的離開。生命裏又多了些什麼新的東西,那些東西逐漸積累、交織,而且你完全不能說它類屬哪一類,它是所有。《目送》這本書也許就是想表達這個,那些故事、那些人零零散散的聚不成堆,卻又無法將它們抽離,因爲他們是整體。生命裏的不可或缺。

我們目送着燈光下漂浮的塵埃四處懸遊,目送着每天人行道上密集的人羣與自己擦肩而過,目送着時光定格在那裏的老街裏的一隻花朵獨自開敗,目送着悲歡離合、舍與不捨,好多東西就是你直到死也不會知道,但我們所擁有和我們用盡一生去學到的東西讓我們感到滿足,不斷探求,覺得世界有着好多驚喜,自己不曾被拋棄。直到最後,目送着自己走向盡頭。

那時,有人會爲你吟唱輓歌,爲你獻上白菊,目送着你。這就是生命的交替,一直重複下去,這就是世界。生命有着美到不真實的美麗、深邃、憂傷,我們如此鮮活地活着。

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14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段,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摘自《目送》

每次看到扉頁上的這段文字,心中總會感慨一番,覺得作者有種悲涼的味道,也許這也是天下的父母都有的而且不可避免的,除了生死離別之外最痛苦的事情。

目送。

目送孩子,華安,華飛。十七歲,正值最叛逆的時刻。

他只是勉強地理解着母親的溫情,厭惡但又不便在展示在臉上,勉強讓離他很遠的母親抱住他的影子,空蕩蕩的影子。或是有時在用餐鄙視着母親引以爲傲的學識:“你怎樣才明白?”以自己相對前衛的思想,抨擊着母親那“過時”的觀念,講述着屬於自己的新潮流,排斥着母親發自內心的'感慨,施行着自我的風格,不可理喻着關於母親對於人生的見解。也許這就是代溝吧,可怕的代溝。聽着母親電話中幾十年如一日的“固定”話語,不禁心生惱怒,以同樣的方式“贈送”給母親,使母親的心,變得傷痕累累,也變得落寞了。

目送。

目送母親,一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只記得從前的點點滴滴,忘了身後的繁華世界。

她總是在做同樣的事,在問同樣的問題,期盼着女兒的迴歸,疑惑着“你是我女兒嗎”的問題,有時雖然應對着自己的真正的女兒,卻依舊不認識,還一向在喊“女兒女兒,我的女兒呢”。無奈,她永遠都不明白了。也許她剛剛問過的問題會再問一遍,剛剛吃過的零食會期望你再給她一份,她認爲自己沒有吃。她是最需要照顧的,也是作者的感情寄託,但,她什麼都不明白了,讓做作者感到無可奈何,花兒總是要落去的,小草總是要枯萎的,再參天的大樹總有一天也會轟然倒下。使一個作爲女兒的心,傷感了,也用心了。

目送。

目送父親。一個軍人,年邁的老人。記着故鄉,有着尊嚴,意志堅定的老軍人。

他送作者去大學,以前,卻只是送到一個無人、靜靜的地方,不想讓女兒在大學裏出醜――他開的車子不夠好。雖然他很想繼續把女兒送到校門口,但是這樣的車子實在不適合送一個大學教授。在他看來,女兒的面子比自己的願望更重要。他的尊嚴似乎更不容易被侵犯。以前,他會念着《陳情表》,而音,變得婉轉悽楚,會聆聽着《四郎探母》,而潸然淚下。如今,他卻魂歸了,故里是他一向想去的地方。可滿足了他,卻使女兒心中無助、孤寂又深了。

目送,用眼睛,一個最簡單的動作。在小路這邊呆呆地望着遠去的背影,那孤寂、黯淡而又落寞的眼神,曾爆發出強勁的力量――妄想把背影追回來,然而,又倏爾佈滿了堅定、擔憂、不捨的堅定目光。只得看着背影漸漸遠去,消失在深深的巷子後頭,不能做什麼,只能用目光將所有的情感揮霍在這茫茫的空氣中,看着它們像一粒粒微塵,落到各地,消散。這是不可改變的結局。

目送,用眼睛,更是用心,送別,屬於自己的親情。

《目送》讀後感15

上井歸來在家時,偶然在妻子的書桌上發現了一本書——《目送》,信手翻閱書序《你來看此花時》,一段契合心境的文字頓時躍入眼簾,讓我難以釋手。

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段,作者敘寫自己送兒子去上學,幼時手牽着手穿過幾條街,母親看着兒子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兒子往前走,不斷地回頭;待到兒子十六歲赴美去做交換生,卻已是很明顯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作者一直等候兒子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沒有,一次都沒有;再往後,兒子就讀她任教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乘母親的車。此種落寞,讓她回憶起自己當年由父親送去任教大學報到,直到小貨車轉彎不見,

她還站在原地。

或許是自己還年輕,作者傳達出的某些情感我尚不能徹底體悟,但我在心底早已深深地感激龍應臺能用冷靜、隱忍的筆觸,以真摯、樸素的方式,展現自己曲折的心路,分享並表達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

的感情、最刻骨銘心的傷痛。即使龍應臺說了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但我依然感激於他的分享。

《目送》關注的是作者自己的人生親情感悟,收錄的73篇散文,寫父親的離逝、母親的衰老、兒子的成長、朋友的牽掛、兄弟的同行、失敗與脆弱、失落和放手,不見刀光劍影,唯感清風拂面、動人心絃,處處都有我們

感同身受的親情滋味,篇篇皆是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書中還插有作者“走在路上凝望時間”的自拍照片,溫馨有味,情趣盎然。

文章兩次寫了這樣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

,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句話映照出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以及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讓身爲子女的我們逐漸明瞭人世中親情的牽絆,不僅是當下的感動,亦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

“作爲父母的子女,作爲即將成爲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龍應臺告訴我們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是啊,在這世上,路終歸要一個人走,只是希望我們今世的緣分能

夠更長一些、希望我們此生的凝望能再久一點……誰也贏不了和時間的比賽,誰也輸不掉曾經付出過的愛,再多的“傷逝”與“舍”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在幻變的歲月中我們唯有心懷感恩堅定前行,學會懂得花滿春枝的悲

歡,學會珍惜身邊至親的眷念,學會目送自己的時光和故事,學會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