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薦】目送讀後感15篇

【薦】目送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目送讀後感15篇

目送讀後感1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喜歡龍應臺了。透過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時刻不同心態的書,一點一滴地觸碰到,她豐富細膩的內涵。

《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她,是那樣慈愛而溫柔,用一個母親的赤誠愛意,溫暖孩子成長過程的每一步,給安德烈和飛利浦一個沒有遺憾的童年。

《親愛的安德烈》中的她,是那樣小心翼翼,在安德烈步入青春叛逆期時,用理性的頭腦,謹慎的文字傳達自己的關切,爲他分擔成長的煩惱。

而今的龍應臺,在《目送》中,有了更加豐富多變的內涵。

這是一本記錄她生活點滴的散文。在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溫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採訪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親切;記錄了她做爲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

翻開這一本《目送》,竟然能讓我從頭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覺——彷彿一個飽滿欲滴的石榴果,輕輕擠一擠,眼淚就要往下掉了。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圍世界的植物、動物、風景……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最動人心絃的那種種感覺。讀起來,便連呼吸,也充滿了共鳴的激動。

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卻與日俱增。昔日爲了孩子,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是因爲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她是這樣優秀清醒的女人,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着怎樣的責任,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所有的精彩,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象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對孩子時,優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親一樣,困惑而挫敗。不同的是,她聰明和懂得控制的頭腦,使得她在面對孩子的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壓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們做爲一個獨立的人所理應擁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驕傲和銳氣,在洶涌的母愛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選擇讓步。《母親節》,原本以爲會是一個溫暖感人的故事,沒想到透過安德烈寄來的一封電郵,讓人在一篇既凸顯了母親的瑣碎,又記錄了母親的無奈的幽默小文中,讀到她心底深處那份無從說起的寂寞。

在面對的父母時,仿若在呵護柔弱的嬰兒,那般的溫柔耐心,細細私語。她知道“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卻再也找不到歸程的旅人”,她知道“媽媽想要一個家,不是一個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滋滋香氣,丈夫從身後捂着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快遞拿印章來’……”她年邁衰老甚至開始神志不清的媽媽想要的,只是那樣平淡而幸福的時光,在那段時光裏,凝聚着她一生豐盛的記憶,她的愛情,她的家人,她全部的留戀……

她也在書中寫戰爭的殘酷,貧窮的無奈,寫自己在一日日的生活中,漸漸黯淡下來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經相信和不相信的東西,在陌生的小巷見到的年幼的童工,父親離世後巨大的傷痛,一點一滴細微的觸動……

目送讀後感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目送》

無數次在朋友圈讀到這個句子,每一次都是如鯁在喉,難以言表,“龍應臺”三個字充滿了神祕。終於有機會拜讀《目送》,幾乎是逐字去讀,不想丟掉任何一個細節。讀出了什麼呢?讀出了父母的憐惜和體恤、朋友的牽掛、兒子的離別;讀出了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癡呆;讀出了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還讀出了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從牽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着年邁母親如帶着女兒一般,思及她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整本書娓娓道來,滿滿的不捨與無奈。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大概就是在兒女長大之後,父母還未老去,在兒女有能力回報父母的時候,父母仍然在身邊。我期盼着這件美好的事情能夠發生在我和父母身上,給予我一個報答父母的機會,讓我和父母一起慢慢地變老,一起靜靜地幸福。想到自己每次回家,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這是你爹做的你最喜歡吃的麻辣魚;不用你收拾,快去休息會;這是給你留的火雞蛋;晚上不要睡那麼晚……年齡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感受到有爹孃在,自己永遠是孩子,有爹孃在的地方,纔是家。我們像一根漂泊的風箏,線,永遠在父母手中,那是一種生命的支撐。他們的世界很簡單,只有我們;我們的世界太複雜,裝得太多。在時光無聲的腳步中,父母越來越老了。衰老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每年,都在一點點地累積,或者在母親的脊背,或者在父親的頭髮,注視着,端詳着,不僅淚水漣漣,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恐懼。“我們都知道了,母親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揪心的痛……

目送,有的送別一時,有的則是送別一世。

“他的嘴不能言語,他的眼睛不能傳神,他的手不能動彈,他的心跳愈來愈微弱,他已經失去了所有能夠和你們感應的.密碼,但是你天打雷劈地肯定:他心中不捨,他心中留戀,他想觸摸、想擁抱、想流淚、相愛……你告訴自己:注視他,注視他,注視他的離去,因爲你要記得他此生此世最後的容貌。”

“他躺在你面前,黃巾蓋着他的臉。是的,這是一具屍體,但是,你感覺他是那麼的親愛,你想伸手去握他的手,給他一點溫暖;你想站起來再去親親他的臉頰、摸一下他的額頭測測體溫;你希望他翻個身、咳嗽一下;你想再度擁抱他瘦弱的肩膀,給他一點力量……”生命的支撐沒了,內心深處會有一處被抽空的感覺,存在的根據也會變得恍惚可疑。我佩服龍應臺的勇氣,能直面這個殘酷的畫面,只爲永遠記住這個瞬間。字裏字外的柔情,是滿滿的不捨與無奈。

父母那些被時光添加的東西:蹣跚、遲緩、軟弱,讓我們意識到生命無限的脆弱,認識到人生這個悲劇。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大限,只好等待着,那必將到來的日子,別無選擇。只願當這天到來的時候,我們不會懊悔,不會內疚。作爲兒女,在他們老邁衰弱時,我們曾經盡力照料呵護過,盡到了自己的一份責任。面對着一個鐵一樣的定局,我們做出過最好的抵抗。

目送讀後感3

“我慢慢了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看到這段飽含傷感的文字,我一怔。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無奈,憂傷,深邃,明瞭。我無言,似乎有太多的感覺想要表達,卻又抑制在心頭,或許,我還太年輕吧。

龍應臺用她罕見的溫柔低迴的筆觸,寫下父親的逝去,母親的老去,兒子的離去,兄弟的情誼,還有對人生的感悟。溫情的語言,柔和的筆調,沉澱了人生的悲歡離合,我一次次地咀嚼回味,開始懂了些什麼。

在我一次次地抱怨作者兒子固執、不體諒母親的同時,我想起了自己,難道我不是這樣的嗎?尤其在《十七歲》這篇中,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母親遞過特意爲兒子準備的傘,被他拒絕。“這麼小的雨。”兒子說。“會感冒。”母親說。“不要。”兒子說。但細細的雨卻濡溼了他的發。這段普通的對話喚醒了記憶中自己的樣子,有太多的時候,我就跟文中的他一樣,對於母親瑣碎的話語感到不屑。有時,會憎惡母親遞過來的傘,感覺它佔空間,認爲一點小雨不會把我怎麼樣,直到天空落下大雨,纔開始懊悔沒有接過媽媽給我的傘;有時,會討厭母親在我週日回校前過於囉嗦的囑咐聲,“這個星期天氣會轉涼,多帶件衣服”“每天都要記得吃鈣片”“認真學習,不懂的多問老師”……我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這些囑咐是多餘的,母親這些話像是一種對我的不信任,不懂事的我這樣理解她的好意。當龍應臺看到一些新鮮的東西興奮地指給兒子看時,他卻讓母親不要用手去指,覺得母親像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孩,他甚至與母親保持開距離,認爲母親的行爲令他尷尬。這一幕着實讓我厭惡,開始懂得龍應臺作爲母親的悲哀。但我的腦海中也浮現出自己的樣子,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我越來越不想和母親出門,她那個大嗓門總是讓我在外面無比尷尬,所以我寧願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裏也不和她一塊出去。可我卻忘了,小時候的自己總是在商場吵吵嚷嚷地要這個、要那個,母親只是看着我在貨架前跑來跑去,默默地提着籃子,把零食玩具一樣一樣地放進去,任我吵,憑我鬧。所以我現在怎麼能去嫌棄母親呢?懊惱,悔恨。品讀《目送》,我漸漸明白母親的良心用苦,發現自己的種種行爲給母親帶去了太多的心酸。

回想以前,更多的時候,是母親看着我漸行漸遠,在我走出家門時,背後一句句的囑咐聲後,是無言,她目送我,直到我消失在樓梯口。像文中的他一樣,我沒有回頭,只是匆匆地走。龍應臺的'落寞也恰恰是我母親的落寞。但她卻一次又一次,在我成長的道路中,無言目送,沒有責怪,沒有抱怨,看着我長大,看着我走遠。

我很幸運有愛我的母親,不管那時光,是停留還是不停留?記憶,是長的還是短的?這都是在漸行漸遠的背影裏對生命的無言。不管那一條河裏的水,是新的還是舊的?每一片似錦的繁花,輪迴過幾次?這都是母親在淚眼朦朧的目光中對孩子深情的送別。

讓我們在向前奔跑的時光裏偶爾回望吧,回望母親蒼老的容顏,回望母親心酸的身影。

目送讀後感4

得空逛了一次書店,偶然瞥見角落裏的它——《目送》,封面是我最喜歡的綠色,看着並不晃眼,讓人感到安靜祥和,是大自然的味道。

數(除)了書名以外,看見了醒目的“龍應臺”三個大字,一下子倍感熟悉。小時候媽媽看了很多她的書,以前看了《孩子你慢慢來》,總覺得我和他的性格大同小異,就很滿意的把它抱回家研究。

愜意的窩在沙發裏,撫摸着書的封面,我彷彿深深的沉入了這片綠色的“樹林”。在龍應臺的爸爸去世的同時,她的媽媽也在漸漸地向衰老。死亡走去;在她感嘆沒有在爸爸生前好好善待他的同時,也在不遺餘力的在明白要好要珍惜之後照顧着她的媽媽。

媽媽確實已經很老了,龍應臺的兩個兄弟每天都陪在媽媽身邊,照料她,但縱使她已然老到什麼都不記得,但她仍然記得她有一個“雨兒”這應該就是母愛的力量了吧。媽媽是一個很耽溺於美的女人,曾經勞累不堪的她已如一盞枯盡了所有油的燈,但此時的她仍然要去化妝,隆鼻,文眉,紋眼線。從她身上我可以看到女不爲悅己者容,只爲了讓自己開心。我開始喜歡這位“年輕的老奶奶”。

即將步入成年行列的十七歲的華飛屢次拒絕了身爲母親的龍應臺的接機,送傘各種關心。華飛的心理,每一個曾經作爲孩子的人都有過,父母們總是不厭其煩的關心我們,而我們總是一臉嫌棄地厭惡的推開,或者直接遠遠地走在前面,把他們孤獨地拋在身後,而那些日漸彎曲的背影中所包含的,一定是那時的我們所不瞭解的。

我也曾和華飛一樣孩子氣的認爲媽媽在公衆場合大驚小怪是很丟臉的事,總是對路人投來的目光很敏感,有時甚至會對媽媽的行爲感到生氣,每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我總是以冷冷的口氣迴應我的.媽媽,而當我讀到《十七歲》這一篇時,當我以母親的角度對待這裏的每一件事時,才深深地體會到了作爲母親的心理,才明白了“不必追”這句話在每一個身爲父母的心中的含義,這是埋藏在他們內心極深極深處的,既有苦澀又有甜蜜之處。

而我,以及和我年齡相仿的同齡人們,都如華飛一樣,排斥,厭惡,甚至怨恨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我們總認爲自己已經擁有了獨立生存的能力,我們不再像孩子一樣地需要父母小心翼翼的呵護,現在的我們,試圖掙脫父母的懷抱,逃出我們所生存的溫室,渴望着我們的生活圈以外的大千世界,認爲這時候的我們,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去完成自己遠大的夢想,而被生活所被折磨得疲倦不堪的父母們有時會願意讓我們嘗試着,放手一搏,也許這答案早已註定,但經歷過的我們發現,在21世紀,我們這些孩子連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又怎麼能去追尋那個我們渴望已久的,世界呢?惆悵的青春,叛逆的歲月,是該出去一搏,而這個時代,真的適合我們嗎?當我們感悟到了這些,開始打算重新開始時,也許會發現,已經晚了。

莎士比亞說過,時光會刺破青春的華美精緻,也許確實是這樣,當屬於青春時間過去,逐漸成熟的我們沉澱下來,青春,只會成爲匆匆流年中那一種美好的回憶。

合上書,也許,着(這)書面的顏色,就是青春沉澱下來的顏色。

目送讀後感5

耳邊拂過清風,微透涼意,輕輕翻開書頁,書香迎面,指尖摩挲着頁面,在龍應臺細膩的文筆中,沉沉地醉去……

這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是對生命的目送。

當一位母親在家門口目送孩子離去時,必是面帶不捨。離去的孩子是否能回頭望一眼,看一看那個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的人?也許某一刻,當你回首,她依舊佇立門口,用充滿不捨的目光望着你,目送你離去;也許某一天,當你厭倦了漂泊的生活歸來時,她已不在。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她)的背影漸行漸遠。”

我愛這本書,也愛這句話,這句話一次又一次地撞擊我的心房。當我們追求一個又一個人生夢想時,幾時會注意身後飽含深情的目光?幾時會發現那目光中的不捨與依戀?也許多年後的一天,在你家門口也會上演一場“目送”。等你的孩子走遠驀然回首,依然可以看見你佇立門口,看着你的目光追尋他(她)遠去的背影。那一刻,你是否渴望你的孩子跑過來,告訴你他(她)會記得常回來看看。可他(她)沒有,因爲他(她)不知道,自己要走的路有多遠,你的'牽掛又有多長。

“我遞過一把爲他預備的傘,被他拒絕。‘這麼小的雨’,他說。‘會感冒的’,我說。‘不要’,他說。細細的飄雨濡溼了他的頭髮。”這是龍應臺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我卻失神了,自己不也是這樣嗎?多少次,父母遞過傘,我總是固執地不接,哪怕細雨淋溼頭髮,也弄不明白是出於一個怎麼樣的心理,只記得當時父母眼中閃過一絲的失望。其實那傘就是父母的愛——充滿着暖意與親情,卻被我們無意之間的冷漠,丟棄於角落而不知何時在風中飄散了。想到這裏,心像是被揪住。

這時,心中竟莫名地有些驚慌。

龍應臺的父親去世三年了,她仍無法釋懷,因爲她覺得自己父親在世時,她一直沒盡到爲人兒女的責任。我也有些怔神:就在前些日子,我又發現媽媽的頭髮有一根白髮,雖只有一根,卻讓我心驚不已。多少次,我將它剪了,可它又固執地長出來,在黑髮間白得那樣顯眼,像一根錐子,深深刺痛着我的心。在我父母老時,會不會像龍應臺父親一樣,孤身一人,返回故鄉,寂寞茫然地度過晚年?想到這,心又一次被狠狠攥住,抽疼抽疼。

每次我們外出學習,有哪個父母沒有站在家門口看着自己兒女的背影漸行漸遠?有哪個父母不在期待兒女可以回過頭看自己一眼?但我們沒有回頭!任父母頭上白髮漸多,皺紋漸深。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想起回頭,也許當我們想回頭時,父母已不在。

不!我不要這樣!我不要等父母老去才懂得後悔!我才初中,父母還沒有老去,我可以每天給他們一個擁抱,我可以……剎那間,我又找回了心的方向。現在明白還不遲,對吧!我可以對父母說聲“我愛您”,我還可以幫父母洗洗腳、做做家務。

龍應臺說:“不必追。”可我說我們就得追,大步追,努力追,趁父母尚未老去。

放下書,又一陣清風拂過,是那樣的輕柔。媽媽走來,端了一杯牛奶,奶香消散了我心中的寒意。我開顏一笑:現在明白還不遲。不是嗎?

最後,我只能誠懇而尊敬地對父母道一聲:爸、媽,感謝你們給我無私的愛,讓我在你們的愛中綻放精彩!此生,能做你們的女兒真幸福!

花落花開,雲捲雲舒,但願時光停駐,讓我永遠做你們的女兒。

目送讀後感6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生命的注目禮——《目送》讀後感。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是龍應臺散文集《目送》的開篇要義,也就是因爲讀到了這句話,讓我毫不猶豫地買下了這本書。

《目送》分爲三個大篇章:“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講述了龍應臺與父母、兒子以及朋友在生活中的小故事;“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是以小見大,對生活中很隨意的事物所激起的思考和感悟;而最後一篇“滿山遍野茶樹開花”則是通過日記體的形式,記錄了父親最後日子裏的身心變化。如果說是時間雕刻了我們的生命,那麼龍應臺用文字爲我們拭去了雕塑上的灰塵,讓我們更清晰的'看到生死之門間的點點滴滴,而正是這份清晰讓我們明白很多事情只能目送,不必追,這是一種無奈,然而目送之間也充滿着喜悅的存在,生命就是這樣令人悲欣交集着。龍應臺寫此書時,50多歲,所面對的是病危的父親,有些癡呆的母親和獨立而叛逆的兒子,書中用了很多對話的形式反映了家庭的交流,而這些對話讀來也讓人感慨萬千:“爸爸,是我,讀後感《生命的注目禮——《目送》讀後感》。今天怎麼樣?做了什麼?”“在寫字。禮拜天你回不回來吃飯?”“不行呢,我要開會。”……“是我,爸爸,今天好嗎?什麼痛?”“腳痛,忍不住吃雞,痛風又發了。”“不是知道不能吃雞嗎?媽媽不是不准你吃嗎?你偷吃的是吧?”……“媽媽,是我,爸爸能說話嗎?”“一天都沒說一句話。”“把聽筒給他,我還是試試看吧。”……“你是哪一位?”“我是你的女兒。”“你怎麼都不來看我,你什麼時候來看我?”“我昨天才去看你,今早剛離開你。”……“我發現一隻長尾山雉,興奮得指給華飛(兒子)看——他卻轉過身去,一個快步離我五步之遙,站定,說:‘拜託,媽,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來實在太尷尬了。你簡直就像個沒見過世面的五歲小孩!’”我們從這些對話中一定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人生雖各不相同,但都大致如此,我也常因工作不回家吃飯;我母親也曾責備外公偷吃油條;我外婆也愛不停的講述幾十年前的往事;我爺爺彌留時也一天都沒說一句話;我也曾覺得我母親沒見過世面,一起出行很尷尬……這些都是我們眼中生命歷程的一部分阿,只是我們一目十行,甚至根本不入法眼,沒有向這些過程行注目禮,有時候想起來了往往已經來不及。

所以我非常慶幸自己在26歲的時候就讀到這本書,提前懂得了一些到時候才明白的事,得以重新審視自己對於親人、朋友以及生命的態度,免得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至少在大家尚能互相清醒感知,目光尚炯炯有神的時候,讓對方明白這一段路上有我們的深情厚誼。我也非常希望自己的親人、朋友也能讀一讀這本書,加深理解,因爲生命的目送是相互的,你目送着我,我也目送着你,若是能夠目光交處,會心一笑,一切皆瞭然於胸,我們的生命必將多一些寧靜安詳之美,少一些遺憾和追悔。

《目送》是一本深邃美麗的生命筆記,悲歡離合、生老病死,龍應臺用筆尖在夜空中爲我們點上星星,發幽微之光,引人仰望沉思。讓我們記得打開這本書,記得生命的注目禮。

目送讀後感7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龍應臺的《目送》一書,字行間流露着讓人不禁觸景生情的感動與親情。而在這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龍應臺與父親之間的親情。

父親,是一位慈愛、關心女兒但又孤單,寂寞的老人。他全心全意地陪伴着女兒,但卻只能“目送”她的走遠。女兒由於工作的繁忙又或自己家庭的瑣事,不能陪伴父親,從以下這一段便可以看出兩者的矛盾。

“‘禮拜天可不可以跟我去開同學會?’他突然在後面大聲對你說,隔着正在徐徐關上的鐵門。鐵門‘哐當’一聲關上,你想他可能沒聽見你‘沒時間’的回答。”

讀完這一段,我不禁觸目傷懷,“大聲說”、“徐徐關上的鐵門”、“沒時間”等字眼,讓我觸景生情。父親想與女兒一起去同學會,唯恐女兒不願,直到最後才鼓足了勇氣大聲說,但最後仍遭到女兒的冷漠拒絕,在鐵門“哐當”一聲關上的時候,父親心中多麼失落與孤寂,這樣的場景直擊我的心房,讓我感到悽入肝脾。爲龍應臺父親難過的心情感到傷感,同時也爲龍應臺的工作繁忙感到無奈。是的,在現代社會中,有多少兒女也同樣如此爲了奔波勞碌工作而不能陪伴父母,甚至不能陪他們吃頓飯?這種遺憾,也許只有年邁的父親才能體會吧。

而不珍惜年輕的時光,待到父親的油盡燈枯時,再想回頭挽回以前的點點滴滴,卻怎麼也回不去了。

“你要陪他出去散步,發現他無法從沙發裏站立起來。他的身體微微向右傾斜,口涎也就從右邊的嘴角流出。他必須由你用兩隻手臂去拉,才能從沙發裏起身。他的腿不聽腦的指揮,所以腳步怎麼都邁不出去。他的手,發抖。”

這一段則講述了龍應臺想陪伴父親出去散步,卻發現父親已不再年輕了,他變得瘦弱、年邁,甚至不能行走。“口涎從右邊的嘴角流出”、“無法從沙發裏站起來”、“發抖的.手”都指向着同一個事實——父親已不再健壯了,父親年輕的時光已經逝去,他在慢慢走向生命的終點。龍應臺可能想起,是時候該陪陪父親了,但當她回來時,卻只能“目送”着父親的離去了。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在《注視》這一篇中,有一段讓人傷感得落淚的字語:

“他的嘴不能言語,他的眼睛不能傳神,他的手不能動彈,他的心跳愈來愈微弱,他已經失去了所有能夠與你們感應的密碼,但是你天打雷劈地肯定:他心中不捨,他心中留戀,他想觸摸,想擁抱,想流淚,想愛……”

這是父親瀕臨死亡的時刻,死神在父親的身上環繞,他心中的確不捨,他想兒女、妻子、朋友、親人,而他失去的,是與你們感應的密碼。死亡像一把鎖,人們拼盡了平生的氣力渴望去打開,但父親卻失去了與親人們感應的密碼。那些悲傷的字句,真是透骨酸心。

龍應臺的《目送》一書,是一本生死筆記,道盡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生死離別,它深邃、憂傷、美麗、傷感。親情的那些感人心脾的瞬間,真真正正地打動了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龍應臺與父親之間的親情,或許正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年老父母親的願望,也許只是希望我們多多陪伴他們,放下工作,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他們。多陪陪父親去散心;多幫幫母親的家務,別在“目送”父母親離去時,還抱有遺憾。

《目送》所傾訴的,也許就是這個道理。

目送讀後感8

龍應臺的《目送》一共由74篇散文組成,取第一篇散文題作爲書名。書裏,作者用真摯、細膩而又優美的文字,捕捉生活裏常被我們忽視或者極易消失的情景片段,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細細品嚐,你會發現,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也許是龍應臺的《目送》爲何受廣大讀者喜愛的原因吧。

我在讀《目送》時心裏總有一種酸楚,不免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因爲在書裏,我隨時隨刻,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找到自己的曾經,找到我們沒人幾乎都有過的那一剎那,那一瞬間,這就是作者龍應臺帶給我們精神上的靈動、震撼和共鳴。生活裏,幾乎每天都會真實的演繹着書中那樣平凡而動人的情景鏡頭---目送、父女、母子、兄弟、姐妹、朋友。

“今天我們吃鮪魚”“媽,我不吃魚”“吃魚有益於健康”“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魚”……讀這本書不僅有這樣場景對話裏真實的感觸,深深的感動,更有對人生以及對生活的思考:我們應當爲生命留白。

我們都知道,國畫中的“留白”,爲審美思維提供了想象、品味、鑑賞的'空間,也讓作品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和魅力。而生活中的留白,則是把自己交換給自己,停下匆匆的腳步,放置久已勞累的心靈,如閒雲野鶴一樣地逍遙,如山澗小溪一樣地自如流淌,讓疲憊的心得以舒心地休憩和修復,從而增加生命的質量。

然而生活裏,很多時候,房子、工資、成績……填滿了我們,使我們整日疲於奔波勞累,忙於應付。忙着事業,忙着生活,卻不知究竟爲何而忙?浮躁的社會,忙碌的生活,矇蔽了我們的心靈,扭曲了我們的生命。我們是否留下時間想過,能與父母、親人相望的日子在一天天減少?難道要經歷最後的目送才能頓悟嗎?驀然回首,才發現我們已然喪失了生命中的真諦,這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在奔波勞累之餘,爲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片空白,靜靜的享受生活呢。

正如書的扉頁所寫:“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成長時,父母已然老去。我們唯有停下腳步,多陪陪他們,多陪陪親人,時常送上一句寒暄,一杯熱茶,一個擁抱……

也許,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懂得珍惜,學會讓自己沉靜下來,純粹起來,爲生命留白,讓父母有更多的目光落在我們的臉上,莫讓我們徒然地目送父母逐漸消失在那人生小路的拐角處。別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便是人生最快樂、最幸福的事情了。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多麼閒適的生活狀態!,當我們覺得生活太擁擠、太喧囂、太華麗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要放棄和舍予,這就是爲生命留白。留一點空白,去看看草葉花瓣的精緻美麗,聽聽蟲鳴鳥語的浸人心肺,去體會陽光、炊煙的輕柔舒緩,去領受雨水雪花的慈祥滋潤,還有音樂繪畫的出神入化、賞心悅目,友情愛情的銷魂蕩魄、感天動地。

爲生命留白,在我們自己的世界裏種花育草,且用心灌溉,相信收穫的一定是世間最美好的心靈花園。

目送讀後感9

讀龍應臺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正是這段話,觸動了我心,讀起這本書。

作者說她不喜歡離別,總覺得萬分難過,遠行也不想讓人送,害怕一個轉身看到落淚的雙眸,也不喜歡去送人,更恐懼無奈的不捨。是否真實的文字最能打動人,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想起成長的很多階段,看着親友的背影離去,像一幕幕電影投射在字裏行間,與作者感同身受。小的時候父母工作忙,市裏剛辦起一所寄宿小學,我就被送進去讀書,週末才能回家團圓,週一一早再被送回去。老師的管教很嚴,微笑的面孔下沒有一顆慈母的心,犯些不睡午覺的錯誤就等同於挑戰教育權威了。我不是很乖巧的`孩子,卻在那個階段變得格外安靜聽話,每週回家成了最期盼、最快樂的事,可週一還要被送回學校,望着母親匆忙離去的背景,我幼小的心裏竟然升騰起一種怨恨,像是被無情的遺棄在孤島中央,與自由世界冰冷的隔絕了。那時沒有考慮過母親的感受,想象不到她背過臉時的表情,直到多年後我考上大學,坐在開往異鄉的火車上,隔着玻璃窗,看到站臺上的母親,努力剋制的表情在車啓動的那一刻,眼裏泛出淚光,而那時的我渴望掙脫父母的管束,像剛學會飛翔的鳥兒迫不及待的離開巢穴一樣,歡快的搖着手臂和家鄉、和父母親人揮別,在好奇心和新鮮感的驅使下興奮浮躁,

也就讀不懂母親的淚,讀不懂她的傷心難過了。那一刻,像極了書中的兒子,我們的成長如急速奔馳的火車,用遠離的背影告訴站臺上的母親:不必追。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當我經歷了找工作的艱辛,體會到成年人的責任與勞累,當初以夢爲馬意氣風發的鬥志被生活修剪得支離破碎,在巨大的理想與現實落差之下,在最抗拒成長的日子裏,我卻悲傷的發現,父母老了,挫折還在。像書裏寫的“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永遠也無法忘記那是怎樣的一條路,我站在鄉間的土道邊,等着母親來看我。那是上班後第一次被分配到北方一個小縣城的工地工作,母親不放心,非要來看我,背了好多的行李,顛簸了兩天才到達項目部。看到母親的那一霎,我彷彿又回到小時候,站在校門邊翹首期盼,等待她來接我回家。我們在鄉下溜達了一天,短暫的相聚很快迎來了別離,母親要回去了,執意獨自去趕火車,只讓我送到路邊公交站就好,我故意拖延着踱步,挽着她的手,心裏盼着車子晚一點、再晚一點到,可偏偏話沒說完,車就來了,隨着母親的一聲“回去吧”,車門猛地一關,突突突的開走了。我悵然若失的站在原地,望着絕塵而去的汽車消失在眼簾,母親叮囑的話似乎還縈繞在耳邊,她用全部的愛和心血引領我通往未來的人生之路,卻留給我漸行漸遠的背影,告訴我“不必追”。

感謝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讓我感激現在所經歷的目送,都是愛的凝望,雖然摻雜着難捨與無奈,至少我們都知道歸期,至少我們可以聚首,至少我們還有機會彌補虧欠的愛。希冀如作者所言“再多的遺憾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的和解。”

目送讀後感10

有情懷,有生活,有領悟。父母、子女、兄弟、朋友,生活形形色色大多離不了如此幾樣。我們有時候不懂,得到又失去,相遇又離別,這生活她變幻莫測,到底爲了什麼?

讀《目送》,有感動,有驚異,又不時地在學習,我們的人生太短,於是在書裏初次體味那些朦朧的意境。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的記憶裏永不可消卻的是朱自清的《背影》裏站臺送別,父親笨拙地背影,那份父子之愛在我們心裏平添暖意。然而,龍應臺寫下的卻是一道道背影裏的無奈與悲涼。不斷的送別中送別者的寥落與離開者的沉默,大概都凝聚在那句“不必追”裏了吧。

“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米,但是同樹同根,日夜開合……”我們這一代人都是獨生子女,沒有一個親生的兄弟和姐妹,甚至從未體會過與同齡人日日夜夜共同成長的生活。我們不知道,人到中年的兄弟姊妹聚在一起究竟是怎樣的心境;我們或許看過自家父母與兄弟姐妹的相親相愛,亦或是陌生疏離;又或許看過新聞裏刀槍相向的兄弟;我們或許疑惑不已,於是翻開手中書籍——終於得知,兄弟與姐妹是“同樹同根,日夜開合,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的歲月靜好。

“車子騎到海灘,風輕輕地吹,像夢一樣溫柔,但是你看見,那是一片不能走上去的海灘。”我們降生在沒有動亂的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大陸,和平是我們所知道的,國家的發展與日益強大是我們所知道的;我們僅僅知道和平鴿銜來了橄欖枝,大地一片祥和,沒有硝煙與戰火,喧囂裏滿是幸福的歌。我們卻不知年幼的我們竟如此無知啊!“全球有兩萬六千人因爲誤觸地雷而死亡,大地裏還有一億一千萬枚地雷等着被‘誤觸’。”就像如今的東北仍有未被髮掘的毒氣彈,這其中的悲哀,究竟是這大地的無聲哀嘆,還是人類自己默默承受的淒涼?

“老天,你爲什麼沒教過我這生死的一課?你什麼都教了我,卻竟然略過這最基本、最重大的第一課?”我看着作者詢問蒼天,我試着揣度,那一刻,看着即將逝世的父親,她的心中是悲傷還是放下呢?我未曾親眼注視死亡,我僅僅一次一次的聽說,曾經與我說過話的人,曾經與我一起玩耍的人,她已不在人世……而我所體會到的,是周圍人強加給我的極度悲傷。我不知道要以怎樣的心態面對死亡,我也一直難以理解爲何一個人會在這世界上憑空消失,留下的僅僅是人們對他的思念,或是早已泛黃的照片。讀着龍應臺的文字,我才慢慢了解,面對死亡,不論是自己還是別人,唯有放下與釋然,纔是最好的表達。

母親的老,父親的逝,兒子的'成長,兄弟的共行;或是自然的變換,生活的變化,鮮花的盛開,遠古動物的滅亡;又或是國民軍的流亡輾轉,戰火留下的死亡的痕跡,時間的飛奔流逝……我們也曾經歷過的,未曾經歷過的,或者永不能經歷的那些世事無常,大概就是所謂的人生。

書的封底寫道“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這亦或是一本人生之書,有親情,有友情,有生與死,有毀滅,有纏綿的生活。

目送讀後感11

多少書值得回味,多少情可以重來。人生是單行道,從起點出發,只有一個終點,舊時光回不去,但卻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記憶。龍應臺的《目送》引發了我諸多的感慨,沒有過多的華麗辭藻,《目送》只是一件件小事的堆砌,最終建成了人生的大廈。

回首盡是繁華處,終是一人闖天下

露天場裏熱鬧而又喧囂,密密麻麻的一片人海,令人震撼。蔡琴的歌聲是一條柔軟的絲帶,拂過四五十歲的一代人的心,今晚的蔡琴一襲青衣,衣袂在風裏翩翩蝶動,鎂光燈閃爍,提問聲不斷,然而在繁華下,蔡琴是一個孤獨的人,正如她所說,你們聽了我的歌,卻聽不出我的故事。自丈夫楊昌德的去世,蔡琴便只剩下一人。而此時的沈中山卻躺在重症監護室,城市中的燈火與他無關,掌聲笑聲,歌亦與他無關。有時候人生不就是這樣: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闖。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從我們呱呱落地到我們慢慢變老,我們都只是一個人。

理不清的人間事,剪不斷的母子情

龍應臺是一個外省人,教育是一條垂到井底的繩子,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繩子跳出井來,父母孤注一擲地將全部希望寄託在她身上,她從小便不被要求做家務事,但因爲做了母親,她看食譜,做蛋糕,將孩子們的生活瑣事處理得井井有條,是愛讓她改變。當孩子長大,她又變成了個不會燒菜做飯的人,不懂得照顧自己,吃變質的食物,當安德烈教會她做牛排時,她說:“好,我學會了,以後可以做給你吃”,海風徐徐地吹,一枚濃稠蛋黃似的月亮在海面升起,正如安德烈的赤子之心,他所需要的是她的健康,而不是讓她做給他吃。母子情在書中散開,在我心中激起漣漪,因愛而成長,因愛而懂得,因愛而美好。哪怕母子分隔多年,時光依舊難擋濃濃的情感。

你忘記了世界,卻忘不了我

母愛是當她老年癡呆,當她分不清左右,當她不知道你是誰,但她依舊唸叨着你的名字。與母親打電話的龍應臺,第一句話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兒。”對方總是回答:“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母親忘記了全世界卻依舊忘不了自己的女兒,她與時代脫節不懂得洗溫泉,她與記憶脫節記不清自己的兒女,活在一個人的`世界裏默默記掛着你。母愛是年輕時您送我一次次遠行時朦朧的淚眼,感恩是您陪着我長大,我陪着你,慢慢變老的行動。龍應臺的故事洋溢着親情的味道,悄悄潛入你的心,讓溫暖綻放。

今朝有酒今朝醉,忘卻昔時烽火連

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觸碰;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正如金門的歷史,今日金門旅遊興起,可誰曾想過這片土地曾沾滿了多少鮮血,1958年的秋天,這個小小的美麗的島在四十多天內承受了四十七萬枚炸彈從天而降。這裏的孩子,註定沒有在沙灘上嬉戲的權利,這裏的大人沒有見過家鄉的版圖,每天生活在恐慌之中。這樣的金門,你還有要去旅遊的慾望,或許當你踏入金門的一片森林時,你不知道腳下踩着的是什麼,是骸骨,還是地雷。

讀完了《目送》,我感受到最多的是情,也感受到了龍應臺對政治與歷史的緬懷,一篇篇小故事被娓娓道來,一份份小感動充盈着我的心,在《目送》中,我找到了黃金屋,也找到了顏如玉。

目送讀後感12

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

  ——題記

外婆走的時候,我才5歲。那天早晨,媽媽突然接到電話,便急匆匆地帶着我去醫院。在醫院裏,所有人都在哭,我不知道他們爲什麼如此傷心,只是不知不覺中自己也跟着哭了起來。當人們要將外婆的棺材擡上車去火化場時,我清楚的記得,媽媽和阿姨哭着喊着趴在棺材上,好像有千萬分的不捨。那時,我站在門邊,默默的看着。

現在我才知道,那時媽媽的淚水是多麼沉重,在外婆那慈祥的微笑下,她從出生到牙牙學語,從蹣跚地學會走路到吟誦詩歌,從一個天真的孩子到成家立業,外婆在她的心中早已是一個溫暖的懷抱,一個永遠的依靠。

而《目送》中龍應臺的父親也曾經是在貧窮和戰亂的狂風暴雨中撐起一把巨大的傘的人。孩子們記得他的暴躁,也記得他的固執,但更記得他的溫暖,他的仁厚。他用眼睛毫不遲疑地告訴孩子:父親的愛,沒有條件,沒有盡頭。

但終於有一天,到了最後的時刻,是分手的時刻了。她無法接受要與父親久別的事實,讀到這裏,我的眼前彷彿浮現出悲傷的一幕:父親躺在醫院的病牀上,“滿身插着管子,機器在撐着他的心臟跳動,他的眼睛睜得大大的.,但眼神一片空茫”,她跪在父親的身旁,緊握着他的手,含着淚注視着他,她想要記住父親此身此世最後的容貌。

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原來父母與子女的緣分是那麼珍貴,那麼短暫。父母犧牲大半生的精力來養育子女,看着孩子們一點一滴地成長,他們一直希望孩子們能夠懂事,理解父母。但孩子們卻終究未能夠明白。父母繼續任勞任怨,因爲他們相信總有那麼一天。等到子女們如夢初醒時,卻再也挽留不住什麼。太遲了,時光不會等人。歲月已將他們的青春燃燒,他們都變得蒼老無力。子女們便再也不能擁有孝敬父母的機會了。而父母呢?嘔心瀝血地付出,卻來不及享受子女成功後的贍養與回報,就成了子女人生的匆匆過客。而留下的只是無數美好的回憶和遺憾。

正如龍應臺所寫:“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爸爸,大家都在這裏了,你放下吧,放下吧。不就是塵埃野馬嗎?不就是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嗎?在河的對岸等你的,不就是你朝思暮想的‘愛己嗎?你不是說,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爲春,五百歲爲秋;你不是說,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爲春,八千歲爲秋?去吧,帶着我們所有的愛,帶着我們最深的感恩上路吧,爸爸上路吧。”她最終還是放手了,她釋懷了,她決定讓父親安心地走。

這一刻,我真的很敬佩作者龍應臺,面對生死離別,即使是對自己最親的人,她居然能夠看開,看透。我想,她心中定有千萬分不捨,但也許是她經歷了太多,看了太多,纔會······

人固有一死,沒有人能夠掌握生死,這是世間的規律,也是生命的奧祕。

所以,無所謂生,無所謂死,人生如夢亦如風,誰都猜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現在的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徘徊。對於身邊的親人,朋友,甚至任何一個人,都要好好珍惜,在他們活着的時候,多爲他們送去溫暖。

當一個生命即將從這世界消失時,誰都無法阻止。只能在最後一刻向那個生命揮手道別。

她環着母親的腰,說:“媽,你看,他穿得暖暖地走。”

目送讀後感13

《目送》這本書,我閱讀了很久,因爲書中的很多片段總是能讓我回味很久。在第一部分中,龍應臺寫出了她與父母孩子之間不一樣的親情。而其中他與兒子華安、華飛還有母親之間的感情最讓人最捉摸不透。

書本的第一篇《目送》的開頭就寫到了龍應臺和兒子華安之間發生的小故事:華安十六歲到美國做交換生,臨別前沒有回頭看母親一眼;上學不願與母親一起,即使同車也要戴着耳機……在後面文章中,龍應臺又談到與兒子華飛的故事,讀起來,着實讓人有些奇怪。

在《十七歲》一章中,華飛種種“嫌棄”母親的行爲看似確實有些不妥。但是仔細想想爲什麼,就會發現這已經是當代年輕人的常態。在《愛情》一篇中,華飛把他所謂的“愛情”說得頭頭是道,讓母親十分詫異,這應該就是所謂的有“代溝”吧。

這使我想起之前在電視節目裏看到的一個片段:一個母親苦口婆心的對眼前一身打扮時尚,話裏還帶着幾句英文的留學回國的女兒說了這樣一段話:“我省吃儉用供你上大學,可不是爲了讓你有一天可以在我面前表現得高高在上!”

這句話又讓我聯想到華安和華飛。十七八歲,青春最好時,這時的人總會和父母有些彆扭,包括我們這些剛上初一的孩子,都覺得自己長大了,感覺父母的很多東西都太“老派”。想擺脫父母的約束,不認同父母的`想法,或像華飛一樣“嫌棄”他們和自己不在一個時代。但有一點是不會變的,無論我們怎樣任性,他們都會一如既往的愛着我們。

看看龍應臺與母親之間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這位老母親很多事情都已經不記得了,甚至連她的“雨兒”都會忘掉。她的一生是有意義的,培養出了三個博士和一個優秀的商人。記得在《散步》一篇中有一句這樣的話:“她從夢魘中醒來,乖順地點頭,任我牽着她的手,慢慢的走。”從“乖順”、“任”這些詞中都可以看出母親對我的依賴。她現在像個小孩一樣,聽“雨兒”的話,就像孩子們小時候總是很聽她的話。我覺得孩子有父母之間的交往是很有趣的,像是一個循環。想象一下,很多年以後,你的父母也會像孩子一樣跟着你,因爲,愛是相互的,誰都一樣。

而更令母親念念不完的還有她的“家”。讀到《回家》一篇,我十分感動,是母親對家最真實的渴望打動了我。她要的“家”,是一段永遠回不去的時光——過着最平凡的生活,和所有的家人一起,就足夠了。她深愛着家裏的每一個人,龍應臺也一樣,誰都一樣。

很多人會想,同樣是孩子和母親,龍應臺和孩子的關係爲什麼那麼不一樣,難道華飛和華安不愛母親嗎?我想不是的,只不過在這個年紀,他們不能接受這樣的表達方式,有不一樣的表達方法罷了。

其實龍應臺也在《十七歲》一篇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我頓時失神;自己十七歲時,曾經多麼強烈憎惡媽媽堅持遞過來的雨傘。”我讀完後發現,每個家庭都很相似,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往往是從小時候的依賴到青春期的疏遠,最後到父母老年時期又回到小時候的那樣關係密切,只不過換成了父母依賴着你……

這是不同的感情,卻是同一種愛。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又讀起這句話,又想起他們的故事。無論是華安、華飛與母親龍應臺,還是龍應臺與母親,這是不同的感情,卻是同一種愛。

目送讀後感14

老實說,作爲一個孩子,我可能還未曾親自目送過其他人遠去,畢竟年紀還小,就算有過,也不會有過多麼複雜的情感,也不曾有過如此多的感概與思緒。

但是,被目送的經歷,我有過多次,不知爲何,記憶中的一個個片段始終格外清晰,清晰到那一次離別的每一點細節,清楚到每一句叮嚀,一聲離別的話語,還有那一雙雙眼睛,那一雙雙目送兒女們離去的眼睛仍然清晰地浮現在眼前,那是目送兒女遠行的眼睛。

我總記得,每次稍遠或稍長的分別,比如去軍訓、去夏令營等,只要有條件,都是父母雙雙一起爲我送別的。每次與父母分別時,父親總是默默地爲我從車上取下行李後便又會靜靜地回到車裏,讓母親陪我走到大巴車上,而我與他的別離似乎也格外的簡短,短到有時我甚至還來不及去再與他道一聲“再見”,給他一個擁抱。可是我永遠忘不了,那雙最後望向我的寫滿並非都是不捨,而是一種鼓勵、堅定與信念的眼睛。我當然知道其實他內心會有更多的擔心和不捨,只是那一瞬間眼神的交錯給了我足夠安心,讓我感覺到什麼是後盾,讓我明白,我不止一個人。

母親每每也總會催促我早點上車,好找個靠窗的座位,別再暈車了,我也總會聽話,一個人拿着包走上車,挑個靠近窗戶的座位坐下,然後再靜靜地多看幾眼媽媽的身影。媽媽也會快速地找到我的位置,然後同樣靜靜地看着我。

其實,我心中也清楚的很,在那平靜的目光背後,又是怎樣複雜的思緒,不捨、擔心、緊張、期待、信任、鼓勵,或許都有,或許還有更多。這天下的父母,又有幾個不是心疼兒女的呢?每個人都是在這種自相矛盾中經歷別離,逐漸成熟起來的。我衝窗外的媽媽搖了搖手,示意她快點走,畢竟她工作很忙,還要加班加點,她見了也點點頭,卻仍站在那裏沒有挪動半步,又朝我揮了揮手,讓我別管她。看着目不轉睛望向我的媽媽的`眼睛,頓時,一股酸澀在心頭無限蔓延,親愛的媽媽,你可曾知道,我怎麼捨得又怎麼可能願意離你遠去呢?

車子最終還是發動了,然後緩緩地駛離了,望向窗外,是一直在朝我招手道別的母親,哦,對,還有那角落裏那輛一直未開動的車子,父親還是沒走。車子越行越遠,母親的身影從漸漸模糊到消失。可是,我卻能感覺到母親目光的追逐,我知道,縱使我在天涯海角,您的目光也從未離我遠去,是吧,親愛的媽媽?

機場上,我打開了書,翻到了這篇名爲《目送》的文章,讀了一遍又一遍,淚水也忍不住悄然落下。爸爸媽媽,您們也如此嗎?也是在目送我的背影漸行漸遠嗎?您們也會目送我長大然後離您們遠去嗎?您們也會捨不得嗎?也會倔強地想我像小時候一樣留在您們身邊嗎?我恍然明白,原來目送並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宿命,我們總會有那麼一天,在目送中長大成人,然後目送我們的父母老去,目送我們的下一代長大。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着一次又一次目送,我們目送時間的流轉,目送歲月的遠去,目送一天一天來了又去.......我們根本不必追,因爲,追不到。

後來,我逐漸明白,我們的一生啊,便是對生命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15

時隔兩年,已是大學生的我再重溫這本書,已是不同的心境。

獨自身在異鄉,無處安放的思念匯聚成河,順着微弱的電流流淌至家的那一頭。

深夜,耳機裏迴響淡淡的鋼琴曲,開水的水汽嫋嫋起舞於空氣中,我將心神漸漸沉入文字裏。

墨香氤氳,夜色正美。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十二年的求學生涯,我們原本天真懵懂的眼神逐漸被世塵沾染,成熟而深邃。父母額頭的皺紋也恰如時光的刻痕。

青春的對立是腐朽。

離家,離開爸媽無微不至的照顧。再也不能嚐到那些熟悉的.菜的熟悉的味道,再也不會有人在我深夜學到疲乏時送上一杯熱騰騰的牛奶,再也不會有機會抱怨那些瑣碎的嘮叨,再也沒人陪我在牀上一邊看電視一邊評頭論足。

少了那個人的身影,除了習慣,別無選擇。 如此,便更加珍惜每次的通話時間,會笑顏晏晏地說着最近的趣事,偶爾撒嬌賣萌發發小脾氣。其實心知千言萬語都抵不過一句:我好想你。

身與身的距離遠了,心與心的距離卻在接近。

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書裏說,“爸爸得了老年癡呆症,便只會窸窸窣窣地低頭小碎步走路。”

想起有次媽媽突然問我,“如果我得了老年癡呆症,不會被你嫌棄吧?”明明是一句不經意的玩笑話,我誇張地笑:“怎麼可能?不會的,你放心好了。”

從不知他們是這般缺乏安全感,也不敢想有一天那雙一直溫柔的眼,會變得渾濁而茫然,不敢想有一天會聽到一聲傻傻的問:“你是誰?”。

小時候你不曾放開我的手,長大了我又怎會放開你的手。我只想牽着你在人生這條路上,走一會兒,再走一會。

遠離家鄉,遠離舟山,似乎並不只簡單地意味着再也呼吸不到質量爲優的空氣,不只意味着再也吃不到海鮮,而是明白徹底作別那過去的時光。

只是固執的追尋兩個城市的共通點。只是總會想起曾經的那些人,那些故事。

每每在這個陌生的城市看見一家熟悉的店、一個熟悉的牌子便高興地說“我們那裏也有”。路上偶爾會撞見一張似曾相識的臉,恍惚間想起當時明媚陽光下的笑臉。

晚自修結束回寢室的路上,想起高中時自己也曾這樣走在晚自修結束回家的路上。冷冷的風環繞,整個人瑟縮在外套裏。然而一擡頭,卻早已不是記憶中的朗朗夜空,繁星滿天,眼前唯有沉沉的霧霾籠罩,如揮散不去的陰靈,模糊了視線。

終歸,不是家。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我們總要學會長大,學着獨自去面對生活裏的風風雨雨。身邊或許不再有無話不談的閨蜜,不再有那個陪你嬉笑打鬧無所顧忌的同桌,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認識一批新的朋友,去擁抱這個嶄新的世界。

“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停筆,耳機裏的音樂還在緩緩流淌。這個夜晚,這些淡淡的文字,大概是我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