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通用10篇)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6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語里仁篇》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通用10篇)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 篇1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本章主要解釋君子的做人原則。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論富貴貧賤與道的關係;第二層次說君子成名之道在仁;第三層次說君子如仁者安於仁,窮困潦倒還是疾速緩慢始終堅守仁的做人原則。

一般說富貴貧賤是指現實中人的處境,有時人們還會說貧窮富裕高貴卑賤,孔夫子這句話富貴與貧賤相對,因此,這四個字沒有用其引申意義,也沒有褒貶的意思,就其本義而言,僅僅表明人在社會中境遇,富就是有財富,富裕;貴,在社會中處高位,是指爲官的人;貧指沒有財富,生活拮据,貧窮;賤,表示在社會中位卑,從事具體事務的人,“踐也,卑下見踐履也(《釋名·釋言語》)”。富貴貧賤是社會中普通人的一般生活狀態,是個事實,古今一樣。離苦得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這是現實人的基本訴求。如果一個人僅僅停留在物質需要滿足這個層次上,那麼,這個人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而在儒家的世界裏,人之爲人的意義在於要超越基本慾望滿足這一層次的人,成爲真正的君子。

什麼是君子呢?《論語》學而章有“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里仁章後文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顏淵章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一般認爲君子一是指古代的統治者與貴族的通稱,如:《春秋左傳·桓公十二年》引詩經語:“君子屢盟,亂是用長,無信也”。《孟子·滕文公上》說:“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君子也指人格高尚的人,如孟子說君子有不戰;荀子說君子博學。《周易·乾卦》卦辭:“九三,君子終日乾乾。”漢代班固的《白虎通·號》:“或稱君子何?道德之稱也。君之爲言羣也;子者丈夫之通稱也。”宋代王安石《君子齋記》:“故天下之有德,通謂之君子。”當然,君子還有其他的意思,這裏無須多言。結合《論語》原句,基本可以確定“君子去仁,惡乎成名”的君子即指人格高尚的人。

什麼是道呢?把“不以其道得之”與“成名”“違仁”等句聯繫起來分析,這個道就是“安分守己、推己及人”的做人原則。這個原則在《荀子·榮辱》也可得以印證,荀子說:“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則異矣:小人也者,疾爲誕而欲人之信己也,疾爲詐而欲人之親己也,禽獸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慮之難知也,行之難安也,持之難立也,成則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惡焉。”與君子相對而言的小人使用的是惟利是圖,偷巧使詐獲得富貴的道,而君子則不是,君子坦坦蕩蕩,堅持自己的原則,身體力行地做事,平等待人地處事。也就是說君子已經超越物質滿足的這一層次的需要。君子的成名在於立德、立功、立言,而“三不朽”的成就纔是真正的成名。儒家堅持自己的價值取向,珍惜個體的名譽,絕不會以不擇手段而臭名昭著,與其這樣的成名,倒不如默默無聞。因此,真正的君子就會表現在無論什麼時候遇到什麼事情,無論是急促緩慢,還是顛沛潦倒都時時刻刻不離開仁道,違背仁性,須臾之間都不失掉人的尊嚴。

看看今天,爲名爲利者何其多啊,爲求成名可以露光,還要曝光,拿隱私當新聞,拿本能當真情,個人的慾望與媒體的逐利導致無良效應成倍放大,學術可以造假,評估可以糊弄,學分可以交易,權力可以尋租,人人沉淪。不見君子,人何以期?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 篇2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此句須反覆誦讀,方能真正體悟聖人之殊勝意。“仁者”是儒家價值的中心,人希賢、賢希聖、聖希天是士君子的成人之路,也是人性自覺、自尊的必然選擇。賢人、聖人、天人構成了儒家價值的果位次第,層層遞進。發什麼心,成什麼果。

孟子說過一段話:“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內心所懷的念頭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尊敬他。假定這裏有個人,他對我蠻橫無禮,那君子必定反躬自問:我一定不仁,一定無禮吧,不然的話,他怎麼會對我這樣呢?如果反躬自問是仁的,是有禮的,而那人仍然蠻橫無禮,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問: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問是忠的,而那人仍然蠻橫無禮,君子就會說:‘這人不過是個狂人罷了。這樣的人和禽獸有什麼區別呢?而對禽獸又有什麼可責難的呢?’”

如此看來,“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自有大義在那裏,大義就是仁者愛人、惡人的標準。進一步解釋,“惟”是“只有”、“僅僅”的意思,有強調的語氣。“能”是“能夠”的意思,指有能力做。“好”、“惡”是動詞,分別指“喜歡”與“痛恨”。“人”與“仁者”相關,這句話就是:只有仁者能夠喜歡有仁的人,能夠痛恨無仁之人。聯繫里仁一章、二章之句義,仁是內在於人的,而且需要人自身的努力保有仁性。能夠這樣做的人就是仁者。仁外化爲天地萬物之性就是化生孕育萬物之生,仁內化於社會文物制度就是禮義廉恥,在孔子的政治世界裏就是克己復禮了。所以這句話也可以解釋爲只有保有仁性的人,能夠根據儒家知禮義廉恥之大義喜歡仁人或痛恨不仁之人。

所以朱熹引用遊酢的話:“好善而惡惡,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繫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無私心,所以能好惡也”。朱熹根據一般人的好惡突出仁者的好惡,仁者有其正,這個正就是那個大義吧。針對宋代士大夫的生活風氣,朱熹與遊酢所指的宋代的那個仁者就有無私心的大正大義了。其實,仁者能夠好人惡人不僅會隨着時代變化呈現出不同的意義,關鍵還在於對仁義這一話語的再闡釋罷了。成就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合格公民,也未免不至於是了。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 篇3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本章孔子旨在告訴我們貪生怨。《說文解字》曰:“放,逐也”。《廣雅》以“放”爲“置”。《莊子·天運》有語“放風而動”,“放”是依賴,依靠的意思。《新唐書·隱逸傳序》引用孔子語義,曰:“放利之徒,假隱自名。”“放”是追逐的意思。後儒孔安國也說:“放,依也”。他認爲每事依利而行是取怨之道。宋代士大夫多用心於義利之辯。今不妨引用不同學派之代表性解讀,綜合參考之。理學家程頤在《程氏經說》中說:“心存乎利,取怨之道也。蓋欲利於己必損於人”。程伊川把義和利對立起來,以損人利己爲招怨之道。王荊公後學陳祥道在《論語全解》中說:“利者,外物也。求在我,所以寡慾也;求在外,所以多怨也。所謂多怨者,不怨已多怨乎人,人亦怨乎已”。清儒認爲陳祥道多雜老莊思想,寡慾說可證清儒不虛也。然而就“多怨”至簡的說法,陳用之解釋爲自己與別人互相埋怨倒也比較中肯。湖湘學派張栻《癸巳論語解》多經朱熹編輯,敬夫、晦庵二人已是多年朋友,可以把《癸巳論語解》看做朱夫子贊成的解釋。張敬夫說“放,依也。放於利而行者,凡事毎求便利於己也。怨,由不得其欲而生。彼雖每求便利而事亦豈能盡利於己哉?不得其欲則怨矣。其胸次擾擾,無須臾以寧也。若夫君子正己而已,無所求利,故無不足。而奚怨之萌哉?”

綜上所述,“放於利而行,多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做事的原則是逐利或者憑利益行事的話,那麼,當他做事損人利己時他就會招致對方的怨恨,如果他自己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就會埋怨社會或者別人。其實,古今一人,凡人就有慾望,都有需要。而如何才能夠滿足自己的慾望、實現自己的需要卻有不同的方式和路徑,中國的道家智慧是清心寡慾,道法自然。佛家的智慧就是緣起性空,因果報應。儒家的智慧就是崇德立業,推己及人,以仁爲本。今天重新審視孔子的這句話,有了更爲開闊的對待人生的考察視野。多怨的人往往多有心理依賴,習慣於依賴個體、依賴家庭、依賴單位、依賴社會,而一旦撤掉依賴或者依賴不在,自然就會充滿抱怨。抱怨他人者自然會被他人抱怨。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現代社會,儒家的啓示就是培養自我實現的主體性與擔當意識和遵法守德的人生價值的取向。如此,方可樂天知命、少生埋怨。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 篇4

作爲儒家的代表作,論語,在中國文化中佔了極爲重要的地位,它的理念是中國人處事的指導是中國人做人的標準,它是滋養中國文化的精神土壤,古時候便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論語提倡積極入世,以克己復禮的思想給衆人約束自我智慧於他人的治理理念,讓人們能夠更好的創造一個有人心的社會,在於天下他彙集了天下,人在於個人,他指導人們實現自我價值,這份傳承至今的思想影響了一個又一箇中國人,甚至給海外也帶來了思想的碰撞。

論語讓我直面自己,摒棄壞習慣,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時會會遇到一知半解或者一點也不懂的狀況。可是爲了讓自己顯得聰明的,或至少不太愚笨,就假裝自己已經很懂了,可事實上這纔是真正的愚笨,想知道自己哪裏不懂並不恥下問,或恭敬地向老師詢問纔是智慧的體現呀,所以在我們提升自己的過程中,要遵循孔夫子的話纔能有所提高,做到能夠舉一而反三。

論語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學習這件事,論語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於學習,喜歡學習更能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得到益處,把學習當做愛好去做,學習的效率更能提高,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多學學着,專心多問多思考,才能讓自己更好的學習,更能沉浸在其中。

當然論語最重要的還是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這其中有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淡薄思想有攻自後而博澤於人的寬容態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虛精神,也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的進取態度,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昂揚志氣,在今天的中國這些品質都被我們的追求,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擁有這樣的品質,營造出一個大同的社會,論語無疑是一個權威的指導。

後世的許許多多的思想都源自於論語文人墨客們需要他給予治國的指導,武將們也需要他洗滌內心的力氣,而我們更需要將他細細研讀,從少年到中年到老年,它會給予我們最積極的建議,讓我們在社會中有所一代論語之光將第三10而至,萬事生生不息,論語是我國文化歷史遺產的一個瑰寶,也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應該值得品鑑的一本書。論語影響了我,我從以前的,不懂裝懂,到不懂就問,我認爲我已經明白了這道理,自身的聰明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實質上的。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 篇5

《論語》是孟子與其說徒弟所編,雖然是幾千年前所編的,但或是讓全球、讓老百姓,更要我獲益匪淺。

子謂:“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中心思想是爲人處事要求真務實,不可以將信將疑。我一直把這句話作爲耳邊風,不以爲意,直至六年級危教師講這句話時,纔要我對他造成了興趣愛好。親人老說我學習培訓情況下不清楚好方法,可是我卻一直打斷她們,這才造成我考試吃完大虧。

還記得那就是桂花樹脫下她的普普通通,逐漸顯露光輝時,我卻在考試場上犯了愁。伴隨着一生聲吹哨聲,數學考試開始了。剛開始答題,有的同學們卻發愁了,眉頭緊鎖,可是我卻遊刃有餘一般。我就用鄙夷的眼光看了看她們,從心裏將她們狠狠地取笑了一番,纔再次解題,寫着寫着,我的面色卻驟然一變,死死的盯住這道題,一隻手撓了煩惱,用嘴啃着另一隻手,身上不斷地出汗。這時候,我好像看到學生們對於我指手畫腳,基友對於我堅起的拇指已慢慢往下,這打斷了我的思路。這道題是老師說了很多遍的呀!原是那樣悔恨的我,卻被想像所打斷,氣惱到眼睛基本上噴出來本質的火苗,因此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在試卷上亂蒙開過。因爲這道題造成我後邊的思路錯亂,人的大腦早已奔潰。寫完後因爲我沒有查驗,僅僅拿手精神不振的,悔恨的,捶了捶腦殼,便在腦子裏回憶老師上課的關鍵點,可關鍵點都是與同學玩樂,唯一聽見的一句話是:“誰也有不容易的?”我看了看學生們也沒有伸手,也沒有臉舉起手來,這才“一錯導致千古恨。”我灰心喪氣,像霜打的茄子一樣沒精打采地垂在桌子上。試卷發出來後,你媽在了分數線上,這很有可能對差等生而言是陽光明媚,花開富貴;可對於我而言毫無疑問是一個瓢潑大雨。上語文課堂時,我像失了神一般,卻猛然聽見“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一看原先危教師在講這則《論語》呢!這使我禁不住回憶了一下自身在數學教學上的行爲,因此我迅速把這句話在心中唸叨了幾次,當做自身的人生格言。

從那時起,因爲我像桂花樹一樣漸漸地顯露自身的光輝,無法阻擋。而求真務實的精神實質也是刻印在我的心裏。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 篇6

今天,我看完這本書的前一半的內容,感覺受益匪淺,我大致認爲這本書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我們有深刻的啓發,一是爲人,二是爲事,三是爲學。今天,我就第一個方面展開分析。

在爲人方面的名句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禮之用,和爲貴。——《學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等等。

孔子認爲:“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這些內容給我的第一個啓示就是:做人要正直磊落。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第二個啓示是: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纔有意義。孔子還認爲,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

第三個啓示是: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而》)即: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

《論語》是一部非常高深的著作,值得我們反覆研讀,我會繼續研究,以更好指導我的人生。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 篇7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非常好的書:《論語》。國學大師錢穆曾說過:《論語》應該是一部中國人,人人必讀的書。這樣的書,肯定含有有無限的智慧。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弟子言行的書。全書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童,是我國首個語錄體散文。其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引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論語》作爲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爲起到過重大影響。直到近化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作爲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售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啓發論辨,侃侃而談;或富於變化,娓娓動人。讓我獲益良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一句的意思是,幾個人同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這讓我想起了一篇文章《古魯的`三位老師》,他的三位老師一位是乞丐,一位是狗,一位是小男孩。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老師,媽媽教會我要出衆,弟弟教會我要寬容,我的好朋友教會我要真誠。這說明了老師無處不在世界萬物皆爲我師,只要你誠心學習,在哪都能找到老師。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這句我也深有體會,我不是生下來就知道一切的人,我是愛好古代文化並能勤敏地追求的人。孔子是萬世師表,但他的學問不是一生下來就有的,他也是靠自己不斷去學習,不斷去提高,豐富自己的知識,對文化的認識才得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成果,這裏告訴了我們要不斷去學習,要去追尋,探索知識。

我現在正值學生時代,不能偷懶,要努力學習,因爲我不是“生而知之者。”

《論語》中富有無限智慧,就連商業大亨馬雲也說過:《論語》是人類真正的智慧。是我重複看,不斷看,受益最多的書。這書也將成爲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 篇8

孔夫子的《論語》語言深奧,作爲一名中學生,我除了知道《論語》是孔夫子和他的學生們的語錄,其它的也只是略懂一二。即使人們常說:“半部《論語》,行天下。”但是以前我對它一點也不感興趣。直到,今年暑假我讀了這本富含哲理的儒家著作。

論語中,我認爲最富含哲理的一條,莫過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是處世方法。意思是:自己所討厭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別人的身上。不是嗎?自己不喜歡的事或物,怎麼可以強施到別人身上呢?舉個例子吧:開學時,xx要發新課本給同學,如果她/他發現有一本課本缺了個角或有破損,就馬上發給了別人,這就是錯誤的做法。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爲自己想的少,爲別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間該多麼的美好,多麼的和諧啊

論語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幾則,莫過於“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一則說孔子想住九夷那蠻荒之地去,大家覺得奇怪,就去問他怎麼去住那麼落後的鬼地方呢?他卻答“君子住在那,又怎麼會閉塞落後呢?”此話又說到了兩個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環境的好壞,畢竟自身內心的清淨重要於外界環境的清淨。二是人改變環境,還是環境改變人,有一則小故事說把胡蘿蔔放到開水裏,胡蘿蔔變軟了,把雞蛋放水裏,蛋清蛋黃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開水裏,水就成咖啡了,這足以說明三種對於外界環境的態度,是“窮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直到被環境慢慢改變還是與環境對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變環境,孔子正是說,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變環境,那裏就不會閉塞落後了。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應該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應該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應該要假若發現了自己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必須得勇於改過,不能故意不改,並裝作沒發現;做人,就應該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態度來做事,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是我們必讀之經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 篇9

《論語》是孔子與其弟子所編,雖說是兩千多年前所編的,但還是讓世界、讓人民,更讓我受益匪淺。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主旨是做人要實事求是,不能似懂非懂。我一直把這句話當做耳旁風,不以爲然,直到六年級危老師講這句話時,才讓我對他產生了興趣。家人總說我學習時候不知道好方法,而我卻總是打斷他們,這才導致我考試吃了大虧。

記得那是桂花褪下她的平凡,開始展露光芒時,我卻在考場上犯了愁。隨着一生聲哨響,數學考試開始了。剛開始答題,有的同學卻犯愁了,眉頭緊鎖,而我卻如魚得水一般。我用輕蔑的目光看了看他們,從心底將他們狠狠嘲笑了一番,才繼續答題,寫着寫着,我的臉色卻陡然一變,死死盯着這道題,一隻手撓了撓頭,用嘴啃着另一隻手,背上不停地冒汗。這時,我彷彿看見同學們對我指指點點,死黨對我豎起的大拇指已緩緩向下,這打斷了我的思路。這道題是老師說了多遍的呀!本是這樣懊悔的我,卻被想象所打斷,氣憤到雙眼幾乎噴出實質的火焰,於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在卷子上亂蒙開了。由於這道題導致我後面的思路混亂,大腦已經崩潰。寫完後我也沒有檢查,只是用手有氣無力的,懊悔的,捶了捶腦袋,便在腦海中回想老師講課的細節,可細節全是與同桌玩耍,唯一聽到的一句話是:“誰還有不會的?”我看了看同學們都沒有舉手,也沒好意思舉起手來,這才“一錯造成千古恨。”我垂頭喪氣,像霜打的茄子一樣無精打采地垂在桌子上。卷子發下來後,我倒在了及格線上,這可能對差生來說是豔陽高照,喜上眉梢;可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上語文課時,我像失了神一般,卻猛地聽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一看原來危老師在講這則《論語》呢!這使我忍不住回想了一下自己在數學課上的所作所爲,於是我很快把這句話在心裏默唸了幾遍,當成自己的座右銘。

從那以後,我也像桂花樹一樣慢慢展露自己的光芒,不可阻擋。而實事求是的精神更是印刻在我的心中。

《論語里仁篇》讀後感 篇10

學德,學禮,學態度;學智,學道,學做人;必以《論語》學先。

——題記

古有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其中《論語》最爲接觸較多,它是儒家經典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對後人深有影響。本書從世間多方面概括,講述了人應爲,人應不爲的各種事情。從《論語》中,可以讓我們悟到許多人生中事物的一些道理。

《論語》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明白,無論何時都要向別人虛心學習,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知之爲知,不知爲不知”,讓我明白學習上應該抱有求實的態度,任何時候都必須誠實對待自己知道或不知道的事情,不讓自己處在半壺水響叮噹的狀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讓我明白,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約束別人的想法,應該不自己不想去做的事,換個角度儘量去接受它,不要固執的讓別人去完成,那樣就打破了和諧;“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讓我明白了,在讀書的過程中不能對自己的衣着過於注重,不要以求知爲藉口而與人攀比,這種行爲完全辱沒了讀書的真正用意,不能做這種人兒讓別人瞧不起。還有許多言語讓我感慨萬千,讓我從中領悟到不少道理,給了我不少的人生啓示。

這幾天,我對《論語》又有了近一步的認識,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看孔子的爲人我學會了品德;看弟子對孔子的行爲,我學會了禮儀;看學生積極向孔子學習,我學會了學習的態度;看孔子出事鎮定自如,我學會了鎮定;看孔子以諸多的行爲和方法來教育學生,我學會了他的智慧;看《論語》記錄的孔子的話,我學習了做人的道理。也許有時一件相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去對待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當國家與國家發生矛盾的時候,大多主張兵戎相見,而孔子主張以“仁”治理天下。這本書對我們青年的影響力着實不小,我們應該更深一步地去了解它,讓它對自己以後的人生產生更大的幫助。

四書之一的《論語》,值得去讀,值得去看,因爲它給你的人生影響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