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1

柳州的名聲,有一半是因爲柳宗元。

餘先生客寓柳侯祠旁,在夢中竟覺得“柳宗元跨過千年飄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傷。”於是第二天一早,先生便去了年代久遠的祠。

柳侯祠是古樸、寧靜的,正如柳宗元本人,靜聽腳步,從漫漶走向清晰,又從清晰走回漫漶,漸行漸遠。

而後便介紹柳宗元的點滴。躍然紙上的,是一位不羈的中國文人。從永州返回長安時,喜氣籠罩着他——畢竟從前,價值對他來說還是未知數;而世俗則讓他選擇了功名。當皇上陰慘一笑,一筆將他撥到柳州。

悽楚煩懣,令他自嘲:“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爲嶺外行。”他不知,這兒會成爲他的祭祀,被後人敬仰千年——只因他留下一札皺巴巴的詩文。

官貶柳州,也無所謂,亦是無所畏——有什麼要怕?不是官場上的'提線木偶,而是有血有肉的文化人格,創造出有濃郁文化氣息的小天地,揮灑筆墨,潑出一份寧靜、淡泊……

“中國文人的命運,在這裏裸裎。”

這就是讓我們冥想的文化,我彷彿看見了陶淵明棄了京都的嘈雜,在鄉間吟誦“採菊東籬下”的閒情;我彷彿看見了林和靖隱居山間,以梅爲妻,以鶴爲子,吟詠這“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釋然。這就是喧囂後的寧靜,才氣涌入心靈,蔚成方圓。

時代的扭曲與不公未能改變他們——這些才學之士的品格,與他們構築成的燦爛的文化。

這便是冥想後,得到的放鬆吧。

結末·蒼老與新生

讀罷《文化苦旅》一書從古到今的文化從腦中飛快地閃過。有知名大家的文化,也有小老百姓帶來的市井文化。交織在一起後,一幅蒼老卻年輕的畫卷便鋪開來。

文化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輝煌。蒼老的畫卷已經被先人描繪,這本書只是其中小小一部分的剪影;然而新生的文化,卻是由我們編織出來的。

我們的文化,能讓後人再撰一部《文化苦旅》嗎?

不得而知。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2

“他的生命奔瀉出淋漓而又灑潑的墨色與線條,躁動的筆墨後面遊動着不馴和無奈。”餘秋雨先生這樣就座談論他。

徐渭,鄉間老人常稱“徐文長”,他的故事不盡傳說。他曾遭遇複雜的家庭變化,參加過抗倭鬥爭,九次自殺未遂,還因誤殺妻子而坐六年大牢。他的一生在平常人看來幾乎是不可思議的,甚至是癲狂的。但正是這種富有悲劇性的人生,讓徐渭在他的作品中注入了情感。他是一位畫家,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才華橫溢,具有充分國際可比性的大藝術家”,但這份偉大的藝術背後是他一生的不幸與坎坷。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人生經歷像徐渭一樣的人即便是有,也無法做到將生命中的淒厲化爲一幅幅本體悲劇的色彩和線條。

一幅優秀的藝術作品,必定是作者用盡畢身所學,傾盡身心,將自己的思想與情感,亦或是愁緒與思索融入其中。而懂得欣賞的人總是能夠在萬千庸常的作品中一下子被吸引,透過這幅作品搭建起和作者溝通的橋樑,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描述的心境,深入靈魂,瞭解他的生命經歷和變化,這是一幅好作品本身應具有的魅力。

生活中的人們無法時常接觸到這些與心靈相契合的生命之作,自然而然無法真正理解作品的意義,以及作品背後的人的情感。而因這種時空限制上的人與藝術的隔離又孕育不出能真正描繪藝術的藝術家,造成了如今“人疏離藝術,藝術疏離人”的惡性循環。

我們首先要親近藝術,體會這許許多多描繪多樣內心世界的美,才能讓越來越多的`藝術親近人,消除人與藝術長久以來的隔閡。反觀藝術家們,或許有時是他們深遠而犀利的眼光,特立獨行的表現無法引起普通人的共鳴,於是他們的作品漸漸埋沒在歷史的塵煙中。如果現代藝術家們能從精緻入微的筆墨趣味中尋找生命的契合點,我想可能會更好。

畢竟,“人民和歷史最終接受的,是坦誠而透徹的生命”。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3

他,是敦煌莫高窟的罪人;他,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然而,很不幸。他,一個農民、道士,竟成了莫高窟的主人,把持着中國燦爛的文化!

當他將這些璀璨的文化以最廉價的價格所有的賣出去後,我們在心痛,所有的人都在心痛。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哀。

這是文化苦旅的第一章,正是這一短小的篇章,讓我看了以後無言以對。敦煌莫高窟,這是古老的中華民族留下的最珍貴的文化遺產。本應建立特別保護區,本應有學者來看管。不幸的是,沒有人在意這些,沒有人關注民族的文化,最終落入這個道士手中。而藝術對他來說,是那麼礙眼,用粗劣的石灰遮蓋洞窟的絢爛,將藝術的石像改成可笑的雕塑。儼然,這成了一間農舍。但是,去阻止他,又有何人?這裏,是他的地盤,閒人勿擾。而當時,如果政府不腐敗,如果能關注一下這震驚世界的文化,那麼,如何會輪到這個道士指手畫腳呢?只可惜,他們只會在收禮時笑納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古玩,哪有閒心去那沙漠的敦煌看看呢?

文中有一段這樣寫道:“當冒險家斯坦固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啓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是啊,心在滴血,這可是中國最寶貴的文化啊,怎能讓外國人以這樣廉價的方式大量拿走啊!他們是強盜,但是國人不珍惜這些文化財產,又與強盜有何差別呢?

就這樣,中國的.文物被淪落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現在的國外博物館內還陳列着中國的很多文物。那時的中國在睡眠之中,而現在,這隻沉睡中的雄獅已經醒了,我們將屬於我們的寶物一件件地贖回來。我們在止痛,一點點的縫補着那時因無知而留下的傷口。

總算這些傷口還能彌補,只是繞了一個大圈子。我們贖回來的不僅僅是這些寶物,還有我們中國人的尊嚴,爲過去中國人所受的屈辱而討回來的尊嚴。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4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會離去的終將離去。

——題記

我曾拜讀過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當時,我對《家住龍華》這篇文章並沒有什麼深刻的感受。然而幾天前,我又想起這篇文章,便又找出書,讀了一遍,卻讀出了一種獨特的共鳴。一定會有人說:“我讀過,是一篇很淒涼的文章,你一個學生,能有什麼共鳴?”不要着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是啊,我並沒有感受過那種與同仁陰陽兩隔的感覺。可是就是這樣,我生出了一種發自心底的贊同。我想,這種苦澀我也曾有過吧。我在他鄉,坐在草坪上,仰望星空,在浠瀝的小雨中吐露自己的內心,自言自語的說出來,苦笑着,便有苦澀。臨行前,要回鄉了,望了望身後即將離開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有過一段美好回憶的地方,卻是又有一些苦澀,一些冷清。

在生命的幾十年裏,總有一些自己所悲傷的'吧?朋友,知己,卻如那熟悉的陌生人,莞爾一笑便閃過了,生命是獨自走來又獨自走去的。正如他所說,“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飄然而來,溘然而逝。”

有一位哲人說過,我們一生會與十萬餘人相遇,與數萬人打招呼,與數以千計的人成爲朋友,與數百個人成爲知音,與幾個人親近,可到了最後,只有你一個人。

我希望,告別不會痛苦,因爲弱勢的我不能承受如此的悲傷,我更希望,沒有告別。他是教授,我是學生。有如此共鳴是我的榮幸。我想靈魂不一定歸於冷清與沉潛,希望他們歸於內心的平靜吧……

“希望也只是希望罷了,何況這實在是一種奢望。”

這是餘秋雨先生在本書的自序中說的最後一句話。作爲遊歷國內“文化山水”之人,他的希望即是筆下的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而我的確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了,這人文山水所留給他的苦澀與釋然。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5

讀到這裏我的腦中也開始了一片慘白,可這也只是悲劇的開始。有時候會想一想,事情到了什麼程度纔可以說是悲劇?莎士比亞寫出了《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他們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悲哀,就已經是悲劇了。可是一個民族的悲哀又該怎樣訴說?還有什麼比失去自己國家文化更爲悲傷事情?一個民族的悠久的文化都沒有了,這個民族怎能不消亡?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這天早晨,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的門戶。一門永久性的學問,將靠着這個洞穴建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將爲這個洞穴耗盡終生。中國的'榮耀和恥辱,將由這個洞穴吞吐。

有時候真的很高興中國並不是沒有不懂書,不重書之人。很是慶幸文化遺產沒被搬空,還剩下了一些。但是王道士既不懂書又不重書,他用這些書交換來了一些銀兩,一個山洞的經卷,只是換了些銀兩!我卻根本不可能去恨他,他什麼也不懂。所以將這些恨轉給了斯坦因他們,可惜我沒有深厚的學識,我不能像餘秋雨說的那樣攔下他們的車,比比學問的高低。我不想聽他們說些什麼:我們無力研究。只是想請他們停下車:什麼都成,就是不能這麼悄悄地運走祖先給我們的遺贈。斯坦因他們的行爲是強盜的行爲。強盜又要如何研究敦煌文化?

餘秋雨比我想的要深。這是一定的。

攔下了又能怎樣?

我不經又嘆息了,要是車隊果真被我攔下來了,然後怎麼辦呢?我只得送繳當時的京城,運費姑且不計。但當時,洞窟文獻不是卻也有一筆送京的嗎?其情景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沿途官員伸手進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兒歇腳又得留下幾捆,結果,到京城時宜零零落落,不成樣子。

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說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這句話中就說得不太舒心。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他停住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6

待到隨着年歲漸趨穩定的人倫定位、語言定位、職業定位以及其他許多定位把人重重疊疊地包圍住,最後只得像《金色池塘》裏的那對夫妻,不再企望遷徙,聽任蔓草堙路,這便是老。

讀書心得:

前言

一大早,除了上課還要處理很多瑣事,包括做五個小孩的思想工作,花了40多分鐘;與一位來訪家長談話,花了30多分鐘,忙得頭暈腦脹的。本想寫的讀書筆記沒有如期完成,甚至連好友的生日幾乎都要忘了,隨便的發了條短信敷衍了事。中午回到家吃過飯後,習慣地打開電視想看一下新聞,卻總覺得心裏有事放不下,總覺得自己該幹什麼......

昨晚無故失眠。在看了餘秋雨先生的散文《青雲譜隨想》之後,本以爲又會有一個甜美的`睡眠(我一直對朋友說自己的睡眠質量是很高的),但卻無故失眠。夜越深,腦子卻越清醒,這段時間因閱讀而滋生的各種想法和以前、最近對生活的零碎感悟都不約而同的紛紜杳至,讓我無法入眠。直到我把它們紛紛在腦子裏過上一遍,整理得大致清楚了,它們才放過我,讓我安然入睡。

20xx年5月23日中午12時25分,此時的我知道該幹些什麼了,我應該打開電腦,寫下自己對生活、對人、對事、對文章的想法。不要讓它們被日常生活中的繁瑣之事所吞噬,不要因爲自己的一個不留神,不要因爲自己腦子裏瞬間閃過的偷懶的念頭,把一些值得記住的東西遺忘掉。

一位網友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沒有經商者的精明;沒有從政者的魄力;我只能專心做學問了。就憑這句話我就認定他在學識上,做人做事的態度上遠甚於我。而我呢,在已流逝的歲月中專心於何事了呢?有沒有如他這般明確的前進方向呢?

在今天,就讓我開始專心地做好這件事吧,專心地寫下生活所悟、工作所得、讀書所想吧!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7

讀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於文化的理解。實則,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壓迫,一種力量!文化是美麗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憤的,是包容一切的!一切,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世界;而世界,對於某些人來說是文化了。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廢墟》一文了。

雪峯是偉大的,因爲滿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爲處處漂浮着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爲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爲有白髮,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這個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告誡!沒有廢墟,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我們,沒有亞洲、沒有歐洲、沒有美洲、沒有非洲、沒有大洋洲,當然更沒有中國!廢墟是必然的,他的建築者從壘上第一擔土的時候就知道,不管這建築多麼雄偉、多麼壯麗,依舊有他日後的落寞與孤寂;不久,廢墟會被掩埋,將會有新的`非虛誕生。它的過程是同樣的,終有一天他會驀然倒下,沒有昔日的雄偉與一切,最後甚至被人淡忘這個就像人生,每一個人都是一方建築,由往年的輝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終究免不過變成廢墟;社會也是這樣,一個建築到了,另一個新的建築就會產生來取而代之。再美麗的人生,終於會成爲廢墟的。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上;歷史的悠遠建立在廢墟上;文明的初始建立廢墟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上。

廢墟不僅如此,像作者所說,如果在現代,黃鶴樓可以裝電梯;阿房宮可以作賓館;滕王閣可以闢商場。這個不是繁榮,這個纔是文明真正的廢墟!荒漠化感情、淡忘以往、摧殘文明,若是圓明園重建,得來的是一顆沒有恥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強盜的劣跡,昨日的中華文明!

有時,或許廢墟比建築要好得多。廢墟真正表達的,似乎是唱響一曲對於現代的文明的悲歌,廢墟,是現代的產物,是現代的建築,或許它的重要不能與天安門、故宮相比,但是,後兩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國古人的偉大,前一者讓我們永記恥辱,還有一種渴望,一種呼籲!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8

打開書的扉頁,看到的是這麼一句話:“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這句話迫使我對這本書產生了一種迫切的好奇,恨不得可以一股腦的把它全部塞進腦袋裏。但是我做不到也不能這麼做,一本好書是值得我去細細的啃讀,而不是一個勁的囫圇吞棗。

我是一個沒有旅行過的人,什麼名勝風景、文化古蹟、生態花園等等我都沒有很真的見過,熟悉這些美麗風景也只是影視屏幕上的一剎那,模糊、虛幻、沒有方向感,這些華麗的美麗都顯得那麼的沒有真實感。從《文化苦旅》這本書的扉頁到尾頁就像是在作者的帶領下旅遊了一番,西湖、天一閣、道士塔裏的莫高窟等等景象一幕一幕在我的腦海中滑過,是那麼的清晰、真實、質感。就像作者初遊西湖時的'感受,如臨故地,我也像是曾經去過這些地方看過、玩過、感受過。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所受的波折也跟其歷史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改進、創新、變革。文化遺產的幾經磨難後有的還屹立於世,有的銷聲匿跡,有的破爛不堪,有的失去原來的本色,沒有了以前的原貌,有的保存稍好。文化,不只是只有物質文化這一種,還有一種非物質文化的精神文化。各國、各民族、各地的風俗人情,傳統習俗都可以稱爲非物質文化。

除了在作者的帶領下游歷一番外,還有是認識到了作者的思想、看物看事的方式。反觀現代社會中又有幾個人能完全理性的看待事和物呢?我想應該不會有很多吧!但是作者做到了,當我們大夥嚮往上海,羨慕上海人的時候。作者卻是理性的思考、合理的分析,講述上海人的無奈,考證上海的由來,敘述上海的波折、災難、變化,對上海和上海人做出了一個全新的定位,讓我一頭熱的心趨於平靜。不再盲目、衝動,面對像上海這樣大都市的誘惑時也可以心平氣和了。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9

王道士和我一樣也姓王,但讀了餘秋雨先生所着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後,我不知是該爲他辯還是該罵他,或者說既不辯也不罵。作爲原本是湖北麻城的一個農民,他大概小時候因家貧沒有讀過什麼書,或者說是沒有接受過系統而規範的教育,以至於不太明白眼前這些敦煌文物的價值。一個沒有學過什麼知識的農民又能對他苛求多少呢?對於一個貧困的農民來說,眼前這些文物是不能餵飽肚子的,遠沒有那些洋大爺們口袋裏沉甸甸的銀元來得實惠。至少那些銀元可以換來糧食和土地,甚至這一輩子都不敢想有的老婆與孩子。

一個農民又能想得多遠呢?無非是一家人的溫飽或者是一個人的溫飽罷了,而洋大爺們呢?用幾個小錢就能騙取人家的國寶,當然是非常之樂意與這樣一位中國傳統的農民老道做一筆有賺無賠的划算買賣的。所以罪不在王道士,或者說敦煌文物大面積遺失之罪不能全怪在王道士一人之身上。

外國人能夠如此輕而易舉的從王道士一人手中,用極少的銀元購走大批敦煌莫高窟裏價值連城的文物,這與當時清政府對敦煌文物的'漠然視之,有直接的關係。一個農民有如此的膽量與權利出賣世界級文物,晚清政府對敦煌文物的輕視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餘老先生認爲不喊一聲我好恨!不足以解心頭之恨的話,那麼我覺得,愚昧無知的王道士固然是該恨,即使他是筆者的家門,筆者我也絕不會對他有任何的姑息。但簽署喪權辱國條約的清政府就更可恨!因爲有這樣無能的政府,纔會有這樣肆無忌憚的農民,因爲有這樣肆無忌憚的農民才最終導致了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這些都不是單個的事件,這是晚清政府的無能和腐敗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10

第一次聽說《文化苦旅》這本書還是在上中學的時候,直到上大學時纔買了一本認真來讀。古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長智慧的機會,也使心靈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洗滌。

我細細讀着書,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遊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作者走過的每一處地方,似乎都蘊藏着那麼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我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曆史,每當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齊,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我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裏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向在想,爲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