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6貧困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2016貧困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誰的貧困程度深對誰的扶持就多。下面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了2016貧困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貧困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2016貧困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1】

近期,結合上半年全市 雙聯行動調研督查,我們對全市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的整合組建及工作進展等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組建及工作進展情況

按照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及駐村駐村幫扶工作相關會議精神和領導批示要求,我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心繫貧困羣衆、精心組織安排、服從工作大局,經過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7月15日,全市537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已全部組建整合到位,共選派駐村幫扶幹部 2568名,平均每個工作隊達到4.78名。從性別上看,男2093名,女475名;從身份上看,掛(任)職幹部392名,大學生村官308名,包村幹部938名,雙聯幹部2142名(部分隊員身份上有重疊);從來源上看,省直單位54名,市直單位222名,縣(區)直單位753名,鄉鎮1256名,國有企業283名。駐村工作隊長533名(兼任兩個村工作隊長4名),其中處級幹部75名,科級幹部 394名,科級以下幹部64名;省上下派幹部26名,市上下派幹部117名,縣上下派幹部342名,國有企事業單位下派幹部48名。在組建過程中,各級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省市要求,嚴格審查、整合力量、優化結構,保證了駐村幹部的整體素質。由中央和省、市委組織部分別從中央、省、市直單位新選派 5名、24名、80名幹部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由各縣區委組織部將290名原來在非貧困村掛職的幹部和大學生村官調整到貧困村工作。

自7月16日全市駐村工作隊全面組建以來,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集中培訓全員覆蓋。市、縣(區)委組織部、雙聯辦、扶貧辦等部門聯合開展了以學習解讀省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政策、推進雙聯行動與扶貧攻堅融合聯動爲主要內容的集中輔導培訓活動,統一了思想,明確了任務。據統計,全市各級共舉辦輔導培訓活動126期,參訓人員2730人(次)。二是對接落實及時到位。全省駐村幫扶視頻會議之後,全市537個駐村工作隊主動與村上銜接,開展摸底調查,掌握貧困戶家庭收入、主要經濟來源,亟需解決問題等情況,分析致貧原因,找準致貧因素,爲幫扶工作提供準確依據。同時,及時公佈了駐村工作隊隊員的工作職責、聯繫電話,方便羣衆聯繫。三是幫扶措施精準有效。駐村工作隊結合實際,緊盯“六個精準”,理清幫扶思路,制定完善幫扶計劃和幫扶項目需求清單,細化幫扶措施和辦法,積極做好黨的方針政策宣傳、矛盾糾紛排查、精準扶貧數據上報等工作,爲全面開展幫扶工作打下良好基礎。慶城縣在貧困村和貧困戶兩個層面,探索推行了“531”穩定脫貧工作法,着力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和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四是考覈管理及時跟進。制定下發了《全市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管理考覈實施辦法》,嚴格落實考勤登記制度,堅持記寫駐村工作日誌。市委組織部、市農村工作部(雙聯辦)組成督查組和暗訪組,對駐村工作隊開展工作情況進行督查,確保駐村幹部能夠沉下去、住下來、幹起來。華池縣要求駐村幹部全部吃住在農戶,與羣衆一起苦、一塊幹,瞭解羣衆需求,幫助解決問題,增進與羣衆感情。

  二、存在問題

從調研和平時掌握的情況來看,雖然我市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組建迅速,整體結構合理,人員素質過硬,且大多數能及時到位開展工作,已架起了貧困村“精準滴灌”的“管道”,但與省市委的要求相對還存在着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和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爲:一是思想認識有待進一步統一提升。一些駐村幹部對省市要求沒有完全掌握,沒有從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沒有嚴肅認真地對待,存在觀望和邊走邊看思想,沒能真正按規定的職責謀劃和履行職責,工作沒有實質性進展;二是農村工作能力亟待進一步培訓提升。一些駐村幹部對農村工作不熟悉,缺乏羣衆工作經驗,加之不注重學習,又沒有參加過實踐鍛鍊,對基層的情況不瞭解,對羣衆的思想不掌握,一時很難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點;三是協調配合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工作隊成員來自各個方面,加之到位不是很齊,在力量上沒有統籌安排,在工作方面沒有形成分工,隊長和隊員之間,隊員與隊員之間勾通不夠。工作隊與所在村“兩委”、鄉鎮黨委等方面也缺乏應有的銜接勾通;四是服務保障還需要進一步跟進。由於工作隊才組建,加之一些貧困村村級陣地建設滯後,個別單位對下派駐村幹部支持關心不夠,造成一些工作隊在住宿、吃飯、辦公、用電、用水、交通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

  三、工作建議

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組建和及時到位,是做好駐村幫扶工作的一個起點。今後,各級各單位要繼續盯緊抓實工作隊的作用發揮,按照《關於全省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力量整合和加強管理的實施辦法》、《全市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管理考覈實施辦法》要求和省、市委的部署安排,按照“素質強、全覆蓋、嚴管理、作用好”的思路,組織協調抓好駐村幫扶幹部的業務培訓、工作督查、協調服務、考覈獎評等各項工作,確保管理措施落實到位、工作隊作用發揮到位,爲全市扶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要強化教育培訓。要集中時間對駐村工作隊員進行一次全面培訓,認真學習農村各項方針政策、法律法規、黨建業務、產業知識和項目知識等,明確駐村工作方向和主要任務,掌握農村工作方法,增強搞好扶貧攻堅的主動性。要邀請各級扶貧部門的業務人員、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領導幹部進行授課,集中開展扶貧攻堅熱點難點問題討論,推廣駐村工作經驗和有效辦法,進一步啓迪思路,形成共識,爲紮實做好駐村幫扶工作提供重要依據。

二要強化管理考覈。把從嚴管理作爲履行駐村職責的主要手段,制定符合實際的駐村工作隊管理辦法,規範駐村工作。要保證駐村時間,下派單位不得以工作爲由,隨意調回,保證在村工作有效日在90%以上。要堅決防止“渡金”和“走讀”現象,實行駐村工作日誌制度,推廣華池縣駐村工作隊吃住在農戶的典型做法,拉近與貧困羣衆的距離,確保駐村工作落到實處。要強化駐村工作隊考覈,對錶現優秀的幹部表彰獎勵,優先提拔使用,對考覈等次較差的幹部,嚴肅問責。

三要強化人文關懷。強化下派單位與駐村工作人員之間溝通協調,在業務指導、物力保障等方面,大力支持駐村工作人員;在生活、交通安排方面,給予適當補助,爲駐村工作隊創造良好環境。落實好駐村幹部休假、節假日正常休息制度,保證他們既有旺盛精力工作,又有時間舒心休息,激發開展幫扶工作的活力。

  【2016貧困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2】

爲貫徹落實縣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準確掌握全鎮精準扶貧工作現狀,對照“六個精準”要求和“五個一批”路徑,找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更加有效地推動扶貧攻堅工作開展,根據縣委辦公室關於做好精準扶貧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近日,本人通過現場瞭解、走訪農戶、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對全鎮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貧困現狀。東青鎮地處縣城以西13公里,轄22個村(社區),130個村民小組,7165戶,20422人,其中農業人口18361人,幅員面積6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927畝。全鎮以傳統糧油、核桃、花生種植和畜禽養殖爲骨幹產業,2014年農民人均純純收入7435元。按照精準識別相關要求,2014年6月,鎮黨委、政府按照“三公示一公告”的程序和“一高一低一無”的標準,組織村(社區)組篩選識別出全鎮貧困戶788戶,2574人,貧困發生率14.65%。其中貧困村5個,貧困戶197戶,660人。按貧困戶屬性分,低保戶佔21.4%,其它戶佔78.6%;按致貧原因分,因病、因殘、因災致貧佔83.64%,因學致貧佔3.43%,因缺產業、資金、技術、交通條件差致貧佔12.93%。行路難、住房難、飲水難、就醫難、增收難在5個貧困村和其他非貧困村均不同程度存在。

(二)致貧原因。通過調研分析,個人認爲貧困村和貧困戶致貧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一是保障低。村民雖普遍購買了醫療、農業、小額人身意外傷害等政策性保險,但保障水平不高,因病因災致貧返貧的情況在農村尤爲突出,佔貧困戶戶數的80%以上;二是勞力缺。全鎮外出務工人員佔總人口的48%,在家留守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兒童,基本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佔85%以上,讓其接受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就更是困難;三是產業弱。作爲傳統的旱山鄉鎮,東青鎮產業結構單一,種植業以傳統的水稻、小麥、油菜、花生等糧油作物爲主,養殖業以小家禽、生豬爲主,增收致富門路窄,農業抗風險能力弱;四是投入少。長期以來,由於鎮本級財力有限,對各貧困村基礎和產業項目資金投入少,已遠不能滿足各村發展需要;五是基礎差。5個貧困村均是離場鎮較遠的偏遠村,坡陡溝深,不但自然條件差,水、電、路、村級活動陣地等基礎設施建設都較爲滯後,羣衆生產、出行時有不便,嚴重影響致富奔康的工作進度。

(三)減貧成效。2014年以來,鎮黨委、政府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1號文件精神爲指引,先後培育家庭農場8戶、專合社7戶、業主大戶30戶,加快了發展產業,致富奔康的步伐。借力市縣幫扶部門的真幫實扶,在完成東明、高峯兩村76戶、238人脫貧解困的同時,今年1—8月重點實施東林、東臺兩個貧困村的涉農整合扶貧項目和各戶的產業脫貧內容,脫貧人口新增84戶269人。由縣人大辦公室幫扶的東林村硬化3.2公里村組道路工程已全部完工,投入扶貧專項資金80萬元。由市扶貧移民局幫扶的東臺村村委會改造和1.5公里村道路硬化已完成初驗,投入資金30萬元。由市住建局幫扶的志願村已完成500畝核桃產業園的新植和村級活動室的主體工程建設,投入資金60萬元。鎮黨委、政府多次召開精準扶貧工作現場會,在全鎮範圍內以現場展示、先進促後進等方式,加快各村貧困戶產業脫貧的進度,確保全年脫貧173戶541人的既定目標能順利完成。

  二、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和認識不到位。調研中發現,疲倦厭戰的情緒和觀望、等靠的思想在部分村組幹部、貧困戶中存在。一是認識片面。部分村組幹部、貧困戶對扶貧工作的認識還停留在“輸血扶貧”的老路,認爲扶貧無非就是給項目、投資金,前期寄予希望值過高,看到規劃的項目並非大幹快上、資金也並非動輒千萬,就認爲上級對扶貧工作有敷衍之嫌;二是定位模糊。部分非貧困村的村組幹部認爲項目都集中在貧困村,本村只有貧困戶產業脫貧的相關內容,是貧困戶自己的事,提不起興趣、打不起精神,沉下心來思考借力扶貧發展本村特色產業;三是自立意識不強。

看到各級對扶貧工作日益重視,部分貧困戶產生了依賴思想,認爲各級的幫扶理所應當,過多強調自己的困難,以缺勞力、身體差、年齡大爲由,只想走“政策兜底”的路子。甚至還有按脫貧規劃種養一季,拿到3000元產業扶貧資金就不幹的應付式想法。

(二)貧困戶識別不精準。2014年6月,各村(社區)雖按程序評議出貧困戶,因對後續配套政策不瞭解、對可能出現的矛盾預計不足,導致部分村(社區)出現對象識別不精準的情況。一是有打平均的想法。各戶困難程度相差不大,單獨評哪一戶都難以服衆,於是由各戶推選一戶來承頭,有項目和資金安排時,各戶都平均參與分配;二是有公益集資的想法。與第一種情況類似,不同的是有資金安排時,由承頭的戶拿出國家項目資金,用於組集體內修水、築路等公益事業;三是有還情報恩的想法。調研中發現鎮內有2個村在貧困戶評議過程中,在村民提名環節把關不嚴,把給村組捐資修路的在外務工成功人士在家的父母納入政策享受範圍。針對以上三種情況,今年8月在全縣開展“五個一批”統計時,我鎮按申請、評議、公示的步驟集中調整了貧困戶享受對象13戶,使扶貧對象更加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