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必備】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合集九篇

【必備】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合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啓下的作用,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學工作總結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合集九篇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教學語言是教師完成使命、履行職責的手段,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是接通師生心靈的橋樑。因此,教師的語言修養直接決定着教學效果和教育質量,直接影響到教育事業的成敗。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一般包括講解語言、問題語言、評價語言。講解語言主要是指教師在知識傳授中使用的語言;問題語言是課堂教學中特有的語言,主要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爲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而精心設計的課堂問題;評價語言是教師針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而給予的即時評價語言。教師教學語言的優劣,直接關係到教學效果,關係到學生成長。因此,教師應重視錘鍊教學語言,使教學用語規範、生動,富有吸引力,讓課堂教學富有成效。本文試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提高課堂教學語言的魅力。

一、運用生動精煉的講解語言,寓教於樂

教師的講解語言應富有美感。古人說:“語鬚生動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只有生動真切的語言才能給學生逼真的印象,教學語言越生動,越有利於信息的傳輸,越能引發學生積極地思維,越能使學生產生深刻而良好的情感活動,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語言表達得準確、生動、具有美的感染力,應是教師的基本功力。

教師的講解語言還應做到“三精”。主要是指語言上的精煉,講授上的精當,知識上的精要。而語言上的精煉,是指課堂上不說空話、不講套話、閒話,字斟句酌,“惜字如金”,以一當十。精心設計課堂,反覆修改課堂語言,變深奧爲淺易,化平淡爲有趣,使呆板變生動,視抽象爲具體,用風趣、幽默、準確、簡約的語言講述有較大容量的知識,使之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爲此,教師要反覆修改教案,抓住精華,突出重點,講授要精當,知識上要精要,讓學生易懂、好記。近則如校園中粘貼的格言、警句,遠則如近幾年“感動中國”節目中的頒獎辭,都可以視爲經典、精華之作。

二、設計適切有效的提問語言,啓迪思維

要實現有效教學,必先從實現“有效提問”開始。那麼,如何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呢?本人認爲,課堂提問不能隨心所欲,應講究一定的策略。

提問要難易適中,應提“跳一跳,夠得着”的問題。提問過易,學生不需要經過思考便能對答如流。這樣的課堂,看似熱熱鬧鬧,其實毫無意義,說白了就是浪費時間;提問過難,超出了學生的思維水平,會使學生有高不可攀的感覺,易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思維僵滯。有效提問應以學生原有知識基礎爲起點,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縮短現有知識水平與預定目標之間的距離,使多數學生通過認真思考能夠做出回答,使學生的思維強度達到“最佳狀態”。教師在課堂上應循循善誘,因勢利導,深入淺出,多用疑問性提問、疏導性提問、鋪墊性提問,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受到啓迪,探求新知識,掌握新內容。如此一來,難度較大的問題採取鋪墊遞進式,化整爲零,先易後難,能使學生始終感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從而始終保持活躍的思維,主動而積極地學習。

提問要集中有效,應提富有探究性的核心問題。備課時,教師要對課堂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使所提問題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減少提問的隨意性,減少無意義的提問,同時要注意控制提問的頻率和節奏。教師的課堂問題要富有啓發性,能夠促使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如,我在教學《猴王出世》一課時,在學生整體把握了文本的主要內容,品讀了關鍵語句後,提出了一個學生極感興趣的問題:“請問,你能從文中的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石猴是當之無愧的美猴王,可以成爲衆猴的領導?請從文中找到關鍵信息,爲他寫一寫‘引薦稿’。”學生在經過默讀思考後,緊扣文本內容得出了一系列令人稱奇的答案:出身不凡、社交能力強、敢爲人先、關心羣衆、沉着冷靜……思維異常活躍,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達到了一個新境界。

三、實施巧妙靈動的評價語言,激勵進取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堂教學評價應該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方式爲主,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由此可見,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即時評價具有重要的導向激勵功能,通過多元的評價,就能夠喚醒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從而把他們帶入瑰麗的知識殿堂。

教師的評價語言應關注學生思維過程的深化,並不斷引向深入。由於受學生認知水平的侷限,學生對材料和問題的理解往往是表層或者單一的,有時候學生的回答只答對問題的一個方面,另外幾個方面需要教師的啓發和引導;有時學生的思考遊離了主題,偏離了材料,教師應充分運用自己的教育機智,根據情況對學生進行適時的點撥和引導,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師之爲教,不在於全盤授予,而在於相機誘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一個旁聽者,也不是一個單純的傾聽者,應該是一個有效的提升者。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敏於從學生的積極思維中捕捉有效信息,並及時提示、啓發、引導,優化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教師的評價語言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提煉,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教師作爲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還擔當着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重任,這也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因此,當學生髮言時,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傾聽,從學生的精彩發言中總結出良好的思維方式和值得借鑑的優秀方法,並且推而廣之,引導學生自覺運用,從而達到引領學生學會學習的目的。例如,我校一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合適的方法使表達更生動、形象、具體”時,在學生課堂練筆後交流的環節,注重從學生精彩的表達中總結寫法:“你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春天的景物描繪得如此形象,值得我們學習!”“我聽出你寫這段話時運用了先概括寫再具體寫的方法,真不錯,同學們也要學會運用哦!”“瞧,這一組排比句使你的習作增色不少!”通過這樣的點撥提煉,漸漸達成了“授之以漁”的目的。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擬定教育性談話內容的時候,你時刻也不能忘記,你施加影響的主要手段是語言,你是通過語言去打動學生的理智與心靈。然而,語言可以是強有力的、銳利的、火熱的,也可以是軟弱無力的。”作爲一名教師,要想打動學生的理智與心靈,必須悉心琢磨自己的語言,堅持不懈地錘鍊自己的語言,使教學語言能對學生產生吸引力、感染力,產生春風化雨般的魅力,從而成就富有生命活力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李如密。教學藝術論。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

[2]魏麗傑,魏麗華。教師言語藝術。濟南出版社,20xx.

[3]薛炳羣。小學語文有效教學評價。齊魯書社,20xx.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9班和10班的語文教學工作,爲了更好的總結經驗教訓使自己不斷提高,現將這一學期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改革課堂教學

新課標要求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爲主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的能力。課堂上我們力求做到:問題由學生提出,方法由學生尋找,難點由學生突破,習作由學生點評,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着流動的陽光。學生在互動中求知,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同時,自己也明白,老師總是牽着學生的鼻子走,學生是不可能走遠的。那就應該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由要我學習變爲我要學習。

對於教案的設計,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努力使教學設計既有新意、又能激發學生的思考。重視學生迴歸課本,讀書時注意一定要將讀書落實到實處,給學生留出交流讀書感悟、閱讀疑問的時間。

二、注重對學生的能力訓練

知識的傳授不是教學的主要目的,教學更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能力的。

1、加強書寫訓練與背誦練習

小楷書寫內容爲讀一讀、寫一寫的字詞、要求背誦的古詩詞、文言文、以及課下注釋中的重點解詞、譯句。我們要求學生在寫小楷時要做到兩點:一是書寫清楚工整,達到練字的目的。二是不能照着書抄寫,要在背誦後默寫,而且寫完後一定要對照課本查找錯別字。

本冊課本有兩個單元的文言文,絕大多數要求背誦全文,課外還有十首要求背誦的古詩詞,背誦任務相當繁重。我們把大量的背誦任務分散到每一天,減輕了學生集中背誦的壓力,效果很好!並且,每班都以背誦闖關的形式鼓勵學生背誦,老師也可以通過闖關記錄,更詳細的瞭解每位學生的背誦情況。

2、把作文練筆落實在每一天

學生每人準備了一個摘記本,摘錄課本、或從課外閱讀中讀到的好詞、好句、好段、甚至短篇。摘記的任務可以在課上,也可以在課下完成。不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負擔,反而會促進他們去閱讀。尤其是樓道里設置了開放讀書架後,學生們課外閱讀的內容更豐富多彩了,也爲學生寫摘記提供了方便。

摘記其實就是學生作文的一個素材庫,記錄下來,隨時翻閱,等到寫作時就可以信手拈來。早自習學生們背誦好了課本內容後,也可以讀讀自己的摘記。對於摘記本的檢查,我們採用兩人一組互查互學的方式。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廣泛的閱讀面,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也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人文素養。在每週一篇摘記的同時,每人每週一篇週記或小作文。由於勤練筆,我發現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明顯的提高。

在教學之餘,把自己的教學感悟、教學反思及時整理。只有這樣教育才會常教常新,永葆青春!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3

剛剛過去的一年裏,我對教學工作要求非常嚴格,不敢有任何怠慢,認真鑽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地向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經過一學年的努力,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以下是我在本學年教學的一些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首先,在教學上

我認真備課、上課、聽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爲了上好課,在備課上我做了下面的準備工作:

1、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2、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二、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材的精練、實用、高效,教師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環境的舒適等外因,最終只有通過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活動才能起作用。因此這一學年我通過各種比賽、評比活動致力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學習詩歌單元就開展了詩歌朗誦比賽,學習唐詩、宋詞就開展了“詩詞大戰”的活動,學習古文單元就舉行了“有獎競猜”活動,等等。這些活動進一步幫助學生養成了主動探究性學習的學習習慣。學生基本能夠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了。

精講課本範文,學生學習語文,主要還是依靠教師對課本範文的講解,因此,在對課本範文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真做好教學中的每一步工作,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備課深入細緻,教案書寫工整詳細,能做到教材、資料、學生齊備,真正做到了有備而上。所以在課堂上我胸有成竹,揮灑自如。由於高度的投入,飽滿的熱情,加上啓發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率高,課堂氣氛很活躍,對課本範文的

掌握度較高。這學期,由於多媒體的投入,學生不僅能聽而且能看,我抓住了多媒體的優勢,把它很好的運用到教學上,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上課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在此基礎上,我係統地搞好專題練習,如語音題、字詞改錯題、修改病句題、古詩名句默寫題等,有計劃地紮實了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功底。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三、做好課後輔導工作

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學生愛動、好玩,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

四、閱讀教學長抓不放

高中階段,語文明顯處於弱勢的地位,學生課餘用於學習語文的時間很少。而語文教學不能單靠課堂教學,必須依託課外活動。只有解決好這個問題,語文教學質量纔有可能提高。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我儘量保證每個星期都騰出一節課作爲閱讀課,另外結合作文教學,經常給學生們朗讀一些高考滿分作文,還把一些學生寫得好的週記、作文作爲範文朗讀,經常開展作文交流活動,並且採取互批作文的方法,這並不意味着我的偷懶,而是我有理由相信,這種活動能夠使學生在批改的過程中,互相學習,發現別人的長處,加以學習,找出別人的缺點,加以警惕。通過這些途徑,學生們的閱讀面得到了很好地拓展。

五、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要想學生們成才,必須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我經常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與能力。如舉辦詩歌朗誦比賽鍛鍊學生的朗誦能力;開展演講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上講臺表演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等等。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得到較大的提高。

六、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高中學生心理比較敏感,總有很多問題和矛盾,這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之一。我在平時有佈置寫日記的習慣,學生心裏有問題,很容易反映在日記本上,我根據學生反映的情況,逐個找學生談心,儘量解決他們內心的矛盾,使他們能定下心來學習,效果很明顯,學生在談過心後都有好轉的跡象。

在個人工作方面,我除了備好課、上好課之外,還積極參加教研組活動,認真聽取其他老師的課,享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培養多種興趣愛好,不斷擴寬知識面,爲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學是無止境的,在以後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爭取將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嶄新的層次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本人從20xx年9月中旬開始,在學校教學第一線擔任語文教學工作,回顧這幾個月走過的路程,收益良多。現將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從教以來本人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爲語文學習打下紮實基礎同時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開發智力,培養想象和創造力,增強世界意識,使學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近幾年,爲適應學生就業需要,學校對全校的語文教學工作進行着改革。本人結合的實際情況學習了別的`教研工作者的新設想,訓練發展學生的興趣,擴大學生知識領域。具體做法如下:

1、認真備課,堅持提前備課,做到深入鑽研教材寫好教案,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衆長,提高教學水平。

2、提高教學質量,利用多媒體等直觀教學,培養學生學

習語文的興趣。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3、注重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把課前預習、訓練拓展等環節結合起來,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文學習與課後訓練相結合,做到聽、說、讀、寫協調發展。在寫作教學方面,將課堂作文和課下練筆結合起來處理,既完成了教材規定的寫作教學任務,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4、做好語文背誦。一般來說,學生善於背誦和記憶,我利用學生在這方面的優勢,加強學生的背誦和記憶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5、關心愛護和轉變差生。總體說中職學校的學生的語文基礎較一般,當學生取得一點點進步時,我就給學生很大的鼓勵,使學生充滿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6、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爲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

好的基礎。

總的來說,通過學校領導的關懷指導以及師生的共同努力,本人語文教學取得了一點點進步,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獲得較大提高,但在工作中也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如我們年輕的語文教師在工作經驗和教學方法上還存在較大不足,需要向優秀的老教師借鑑學習和改善提高,教師對中職生需要語文知識的把握還要在實踐中加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主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在學校領導的正確指導下,在老師的互相協作下,我將不斷鞭策自己,繼續紮紮實實幹好本職工作,力爭使語文教學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5

時光匆匆,緊張的一個學期已經接近尾聲了,回顧一學期來所走過的足跡,我們小學語文高段組在學校統一領導下,緊扣課標,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爲目標;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本;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爲主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實施新課標,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通過紮實的教研活動,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認真學習理論,更新了教育觀念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爲“無水之本,無源之水”。爲加強修養,提高素質,我們組學習了《語文課程》、《走進語文課程》等理論書籍,爲教師提供廣闊的視角,以最大限度地轉變教師觀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力求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支撐深化我校的語文教育改革。如:習作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中我們有許多的困惑,於是我組就針對習作教學開展了三次專題講座:《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作文教學》、《小學作文開放式教學的探索》、《提升小學作文教學的品質》。

二、抓好常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和質量

課堂是教師的立身之地,踏實有效地做好教學常規工作,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份內之事,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紮實做好“教學五環節”,尤其是注重備課、上課、反思三環節。

1、以生爲本,培養學生的能力。

課堂中,以學生爲主體,重在充實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多方面思考、比較、分析,培養學生概括、判斷能力、聽說讀寫能力。提倡老師在教學中運用綠色語言,讓學生在溫和、寧靜的情感中學習,使學生喜歡上語文課。

2、以本爲本,深入鑽研教材。

每一節要精心備課,確定每課時的教學目標、重難點,精心構思教學。把培養學生的能力作爲主要目的,選擇恰當精要的補充練習,增加上課的非預設性,做到“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需要一缸水”的教學態度。

3、課後反思,受益無窮。

每一節課後或者每次聽課後,要有一個交流反思的時間。這有時比上一堂課給教師的感受更多,在這點上我們組還欠缺。

三、互相學習,分享經驗。

我組成員能按開學初制訂的計劃,認真、積極地投入到教研活動。本學期我組共開出了五節實踐課。王小青老師執教《一夜的工作》,向我們傳達了“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之間的文本對話過程”,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邵小平老師執教的《蝙蝠和雷達》突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要適度進行拓展,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這是上好科普文章的祕訣。王雪飛老師執教《猴王出世》再次向我們證明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讀、悟”是實現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最好橋樑。胡豔麗老師執教《威尼斯的小艇》讓我們明白“教爲學服務”,課堂上學生是主人。陳新宵老師執教的《最好的老師》,正如其題目怎樣的老師是最好,像陳老師一切爲了學生的老師就是最好的老師。

整一學期以來,我們組所有老師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工作,默默無聞地奉獻,我們有喜悅也有悲傷,有成績也有不足,但我們會繼續努力。在漫長的教研道路上,我們會加倍努力,積極改進不足,一步一個腳印地奮力前進!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6

我校語文教研組共有23位教師,其中中學高級教師4人;市學科帶頭人2人;榮獲省春蠶獎、金華市先進教師優秀班主任、教改之星、義烏市優秀教師、園丁獎、教壇新秀等榮譽的有二十餘人次;學歷達標率100%,語文組全體老師敬業愛崗,求真務實,在教學改革中取得顯著的成績,98年度被評爲義烏市先進教研組。

語文組的第一個特點是教研活動紮紮實實。近六年來,連續進行了《義務教材初中語文教學系列教法訓練實踐》、《語文課怎樣實施素質教育》、《怎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創造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等市以上的課題研究,開設了市級以上公開課、觀摩課十餘次,教研中心級校級公開課、教研課經常不斷。充分發揮備課組、教研組的集體智慧,集體備課,集思廣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由吳璀長老師牽頭編寫的《初中語文自習輔導》一書,培養了學生自習能力,有力促進了教法、學法的改革,得到市、地語文教研員的充分肯定,著名語文教學專家錢夢龍先生爲此題寫書名。20xx年5月在市教研室陳興祿老師指導下,成功地組織承辦了義烏市初中語文實施課堂教學常規現場會,三位老師作了專題發言,介紹了教研組建設和如何上課、備課的體會,兩位青年教師上了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觀摩課,得到與會者一致好評。全組老師積極撰寫論文,近五年來,在各級報刊發表和市級以上獲獎的論文達六十餘篇,其中國家級6篇,省級12篇。

語文組的另一個特點是第二課堂有聲有色。《朝花》文學社已出版《朝花》14期,發表了學生優秀習作一千餘篇;小記者團近年來在各種報刊發表文章達150餘人次;近五年來學生在市級以作文競賽中獲獎達一百多人次,其中國家級39人次,省級4人次,地市級55人次。文學社還確定專人負責流動圖書箱的借閱,校內閉路電視和廣播站的校園新聞採播,舉辦了普通話比賽、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專題辯論會、自編自演、現場作文競賽、軍營生活體檢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邀請作家作文學講座。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出版的《中學生》在1997年第10期,以整個封二和4個版面的篇幅,向國內外宣傳推廣“朝花”文學社的經驗和習俄,每篇佳作都由知名作家爲他們寫了評析。20xx年8月,“朝花”文學社被評爲“全國優秀文學社百家”,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等單位頒獎並確定我校爲全國中學生文學社課題研究基地,陳志勤等三位老師被評爲優秀指導師。

迎着新世紀的曙光,語言語文語組全體教師團結一致,敬業愛崗,求真務實,以現代教育技術爲武器,正向着創新教育的更新目標邁進。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7

一學期的辛苦終於可以畫上圓滿的句號,一學期的勞累也可以暫時停歇。爲了更好的總結過去,展望新的未來,我對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做了以下總結。

一、注重到位的預習

進入高年級,開始學會放手。提出“四步預習法”:讀課文三遍並標記自然段,劃記生字詞並書空三遍,給生字注音並組詞,寫至少五處批註。檢查預習“四看”:看朗讀流暢與否,看生字聽寫的正確率,看概括文章的能力,看書本上留下的痕跡。預習不到位老師堅決不開講。因爲要求到位,檢查嚴格,因此學生基本上能按要求完成預習情況。爲新課學習做了良好的準備,上課更顯輕鬆自如。

二、注重以點帶面

新課程的編排意圖以主題單元呈現,但是有些主題意識並不嚴密緊湊。課與課之間顯得有些散,如何更加強烈的突出主題,讓學生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有一條更明顯的線,既貫穿整個單元的教學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打開學生視野。這是在教學過程中一直思考的問題,以點帶面不失爲一個好方法。

三、注重積累運用。

語文是百科之首。學語文最終的目的還是爲了運用。要讓腦海裏有源源不斷的詞句汩汩流出,要讓學生有流暢自如的表達,開口就能出口成章,侃侃而談,廣博的積累非常重要。詩詞歌賦,經典散文,成語歇後語……多年以來,一直帶領學生堅持閱讀,堅持摘抄,堅持練筆,也堅持修改。給學生樹立這樣的意識:“文章是改出來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個學期下來,除按要求完成5篇大作文,7篇小作文以外,還進行了15次小練筆,。爲了調動學生習作興趣,在作文講評,優秀習作展示等方面想出了很多花樣,深受學生喜愛。爲了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鼓勵學生天天寫日記。

四、注重營造氣氛。

要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先讓學生喜歡你的人。拿什麼讓孩子喜歡?除淵博的知識,親切的教態以外,幽默風趣的語言,信手拈來的故事都顯重要。“什麼是語文?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偶像薛瑞萍如是說。雖然沒有那樣的底氣和魄力,不過比較注重營造良好的氛圍。因爲課堂是師生雙方共同營造的一個場。及時捕捉課堂信息並調整教學思路有助於有效課堂的正常進行。在孩子略感枯燥的時候,在有孩子開小差的時候,在有些孩子感到吃力的時候,老師風趣的語言,精彩的小故事,隨時加進來的一條新聞或者用某個人口頭所做的文章等等,都能達到很好的救場目的。教師很自然的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到課堂中來,又很好的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很多時候,師生就在那些調侃中重又回到正常的軌道。

總之,這學期,除了做好教學工作之外,我也沒有放鬆自己,認真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我不斷地充實自己,積極參加堅持聽優質課,虛心向別的老師求教,以使自己的業務能力進一步提高。 當然,過去的已經過去,我們總結過去是爲了讓未來更有經驗可循。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在新的學期裏,我們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不斷地提醒自己,讓自己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8

在這一學期裏,在學校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順利的完成了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回首一學期的工作,悲喜交加。悲的是面臨初三畢業的普通班學生,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喜的是部分學習的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總之讓人歡喜讓人憂,故總結如下:

一、在思想上,我努力地去找那些在學習上失去興趣的學生談心,給予他們關懷,給予他們愛,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也從中得到一些啓發,學生都需要賞識,你去賞識他,信任他,他纔會對你有好感,對你信任,你說的話他纔會認真的去接受,有什麼知心話纔會和你說,從而我們也從他的語言裏知道他想幹什麼,也就會因材施教了,會有更好的效果,我深有體會。

二、在教學上,我緊緊圍繞數學教學大綱,樹立教學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循循漸進,由淺入深地給予備課,講課,複習。而且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認真的去聽各科老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方法,所以也順便完成了聽課任務。因爲是普通班,主要抓的是基礎,所以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上多加強鞏固練習。採取的方法是利用早自習,其它的課給予輔導,主要是爲了讓學生對某些題採取多見面的方法,來加強學生的記憶,與此同時也加強了對典型知識的積累。在複習的時候,緊緊圍繞中考說明的要求標準,進行由淺入深的系統複習,在複習的時候爭取讓學生做一節,師生共同覈對一下答案。在模擬考試的時候,針對同學們的掌握情況,每一套模擬試題,都邊講邊複習,達到舉一反三,漸漸地同學們對模擬試題適應了,最後幾次模擬考試,成績有所提高。再次在義務教育教材的基礎上,及時滲透新課程標準的部分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達到所學內容能靈活掌握並會應用。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9

《絕句》是蘇教版語文第十冊《古詩兩首》中的一首古詩,詩的意境優美,作者視角非常獨特,借“杏花雨”和“楊柳風”讓讀者感受春天的獨特氣息,文章意在讓學生品讀出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設計時候,我安排了四個環節:讀正確、有節奏的朗讀、品讀詩的意境想象詩描寫的景象,最後在有感情的朗讀中感受詩人對生活和大自然的熱愛。這樣的設計,我是一種嘗試,設想總是美的,但現實總是很殘酷、無情的,課堂上熱熱鬧鬧,學生似乎全身心當然投入,討論的很激烈,但熱鬧背後究竟是浮躁還是真正的討論?

(一)朗讀有情嗎?

朗讀在語文課堂上是必不可少的,成爲語文課堂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我也毫不吝嗇的將時間放在朗讀上,出示課題後,我要求學生自由朗讀古詩。檢查學生的朗讀,糾正個別字的讀音,個別讀,分組讀,在讀正確之後我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人詩詞都是可以用來唱的,有一定的節奏感,誰能將這種節奏感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於是學生根據語感在朗讀中作適度的停頓,一個個搖頭晃腦朗讀的不亦樂乎,的確有音律美,之後的“有感情朗讀”卻“慘不忍睹”,討論品讀古詩的意境後,學生對古詩有一定的理解了,我問到:“你能將你的感受防在你的朗讀中嗎?”“能”學生異口同聲,“老師給你們時間練習”學生練的不亦樂乎,但是在個別朗讀時出現問題了,朗讀不是發自內心,學生沒有動真情,“能將你們的感情放在裏面嗎?”“能”,於是讀書的聲音響亮了許多,其實這是一首柔媚的古詩,適合用輕柔的聲音徐徐吟來,學生響亮的讀書聲恰恰破壞了詩的意境,課臨近結束的全班齊讀和上課開始的朗讀沒有多大的進步,我想:我失敗了,一節語文課的朗讀應該有鮮明的層次感,每次的朗讀效果是不一樣的,而我指導學生的朗讀卻是機械的、千篇一律的,只有個別學生能夠做到將自己的感情真正的防如朗讀中,忽然嚮導了薛特,想到了他的指導朗讀方法,學生讀書沒有味道,我沒有指導學生用情。

(二)理解到位了嗎?

對於古詩的理解,我一直很頭痛,以往的古詩理解都是以失敗告終的,這節課我改變了方法:我先將古詩中比較難理解的字詞先出示討論——杏花雨、楊柳風、短蓬、理解了這三個詞語整個古詩也就可以知道大概了,出示了這三個詞語我將發言權叫給了學生,“這三個詞語你理解了嗎?理解幾個說幾個?”“短蓬就是有蓬的小船”,“杏花雨”是春天杏花開的時候下的雨,但是楊柳風的理解學生分歧很大,有人說“想楊柳一樣柔軟的風”有學生反對“從圖上看是透過楊柳吹來的春風”整個教室似乎變成了一個充滿火藥味的辯論廠,雖說時間上超出了我的設想,但是,我想經過激烈討論手的理解應該是深刻的,思維在激烈的爭辯中撞出智慧的火花,學生結合課文插圖,聯繫生活實際,真正理解了楊柳風,而後的理解古詩環節,我由於考慮到時間不夠,便忽略了學生,忽略了他們的感受,尤其是最後兩句詩的理解“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當我指名回答時,學生連起來理解語言組織上出現了問題,一時間教室裏面出現了冷場,大家似乎都在思考,而我卻殘酷的打破了這份思考的寧靜,機械的講解了,將答案灌輸給了學生,我殘忍的剝奪了他們思考權,其實,課堂上時間拖延又有什麼關係,學生思考就是在學習,只有經過真正思考過的知識才是真正屬於學生的,現在,我灌輸給他們了,教學任務完成了,但學生收穫了嗎?這樣的理解是不到位的。

(三)“生成”也精彩

我上課總是喜歡設想,(雖然這是不正確的)以爲學生的回答總會和我想的一樣:我討厭“生成”,突如其來的回答總讓我束手無策。

上課前,我習慣地設想了,在“品讀古詩,走進詩人”這一環節中,因爲這一環節是這節課的重點,因此我預設了很多,目的是爲了讓學生感受詩人熱愛生活嚮往大自然的情感,理解了古詩後我問道“俗話說見字如見人,讀文章也能夠了解作者,現在你瞭解志南了嗎?”“我感覺他是一個很率真的人,年紀這麼大了,自己還撐着小船,柱着柺杖”“我覺得他很會享受生活”“他似乎很喜歡春天”……學生暢所欲言,但我總覺得理解似乎還欠缺了點,正想着如何講學生的理解引向更深的程度,一個出人意料的回答出現了“我覺得這個志南有點呆有點傻”全班鬨堂大笑,我正打算讓他坐下,忽然靈機一動“你怎麼會說他傻呢?你能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老師覺得你很有勇氣,”“因爲他下雨了還出去……”“不對的,那時候的雨是杏花雨,是作者想去享受了所以纔出去的”“是啊是啊,那時作者喜歡春天才這樣做的”“是的,我也認爲作者是很喜歡大自然的”同學們不等我點名就急着反駁,在七嘴巴舌的“伸冤”中學生更走進了志南,這個“生成”讓我更順利的完成的教學目標,“生成”並不可怕,每節課或多或少都有“生成”,如果能夠鑽研教材,“生成”也會成爲很好的資源,“生成”也會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