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10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1

在微博上被安利,沒想到一個下午一口氣看完了三集。

閒暇時也喜歡逛逛博物館,雖然不免有走馬觀花、附庸風雅之嫌,但每次看到那些厚重的青銅、親切的木雕、樸拙的陶、精緻的瓷、飄逸的書、靈動的畫跳出歷史課本真切地呈現在眼前時,都會覺得捕捉到了歷史的餘香。以往也被展廳的設計、文物的鋪陳驚豔過,但是卻不知道一件文物在來到大衆眼前之前,是如何洗去了千百年歷史的塵埃,才讓我們得以一窺她的魅力。在修復師用他的雙手吻醒她之前,她還一直都是個睡美人呢。

我本以爲文物修復是個需要屏氣凝神、謹小慎微,讓人大氣不敢出一口的工作,但是北京故宮文保科技處的這些手藝人顛覆了我的觀念。他們把玩一件文物的神態是如此輕鬆自然,一拿一放行雲流水,如果不是因爲長時間和這些古董打交道,是不會如此泰然和默契的,何況,他們的眼中還透露着親切、欣賞與寵愛。

他們每日朝八晚五地工作在紫禁城內,日復一日地修補着那些窮盡一生也無法修完的藏品,走路時踏過坑坑窪窪的青磚,給院子的“宮廷御貓”餵食,一起從那些師父、師爺甚至明朝人、清朝人種下的樹上打下澄黃的杏子,逢週一閉館像當年溥儀一樣騎着自行車穿過空空蕩蕩的太和殿前廣場……這樣的生活,和紫禁城外車水馬龍的北京城,有種輕微的脫節感。

他們之中不乏年輕人,大多是來自中央美院、清華美院的藝術專業學生,與他們的師父相比,他們接受過完整的高等教育,會利用現代測試儀器分析顏料成分種類,工作時藉助Google Glass拍照攝像,女孩子笑着向攝像師吐槽不能塗粉底、不能抹香水、不能做指甲。他們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來到這裏工作,在學校時被要求創造性思維,到了這裏又被要求按規矩做事。故宮裏的時光好像都比外面慢一點,他們是需要那麼一點時間去適應的。

他們是這些文物得以繼續保存的希望,是決定故宮文物未來命運的人。故宮文保科技處在今天仍然沿襲傳統的師徒制,言傳身教,耳提面命,新老血液的更替間,傳統文化就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他們爲故宮帶來更加先進的技術、更加活躍的思維、更加活潑的氣息。不知道在今天這個時代,還會不會有人如馮忠蓮老師一般願意付出十年時間臨摹一幅《清明上河圖》,但這些在故宮內默默雕琢修補的師徒們,已經值得我們的敬佩。

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有兩次幾乎溼了眼眶。

第一次,王津老師帶着徒弟們將鐘錶的蓋子蓋好,上了發條,忽然間所有的器件都運轉起來,那些精緻的金屬小零件全都像活了一般。天鵝轉頸,又復雞鳴犬吠;閣窗輕開,漫看輕舟流水。這種奇妙的感覺就像看到《博物館奇妙夜》裏面沉睡百年的歷史人物忽然甦醒,着叩擊人的心扉。

第二次,木器組的屈峯一邊雕琢着一尊佛像,一邊娓娓道來內心告白。他說,中國人講格物,就是以我觀物,以物觀我。你看一個人雕的佛像就知道了,佛像最不好雕,有的人雕出來的是奸笑,有的是淫笑,要怎麼雕出來那種神祕的純潔的微笑,那很難。一個人來到世上,總想留下點什麼,他做一個東西,這個人本身就已經融到這件東西里了。文物修復師在修復文物的時候,也是有自己的理解和審美放進去的。文物它是個死的,我們要它幹什麼,我們傳承文物是爲了傳承文化。修好的菩薩像要被運走,或到庫房或到展廳,離別之際他倒生出依依不捨之情來。看着工作人員忙着打包固定,他打趣着說:“這可是菩薩,你們就敢這麼捆着。”

文物是文化的載體,沒有文物,我們的文化將無所依附,無法傳承,無法通過一次又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傳播我們民族的價值和審美。文物修復師就是這些文物忠誠的守衛者,慈愛的守護者。今後再次參觀博物館時,我想我會對那些玻璃櫃裏的文物有種不一樣的感覺。我願用心感受它們從容沉穩的呼吸吐納,我願靜靜聆聽他們講述的精彩故事。我會關心它在千百年間經歷了怎樣的戰火、硝煙、流離、輾轉,我會想象是多少代人的悉心保護和細緻修復才成就了它今天的'容光煥發。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2

這其實是一篇我看完《我在故宮修文物》後感。這本紀錄片力薦。

其實,“匠心”和“匠人”並不算新概念,只是覺得近年來重新被關注,又一次熱乎起來。這種“熱乎”正好說明了一種缺失——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凡事都講究高效率,一切都變得“快餐化”的今天,安安靜靜的手工藝人越來越少了,那些願意花時間、用雙手去打磨製作一件藝術品的心態顯得彌足珍貴。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值得被珍惜、尊重對待,尤其對於快要消逝的那部分。

我依稀記得我的小時候,樓下會想起彈棉花、磨剪刀、修棕綁的叫賣聲。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天氣,爸爸媽媽把家裏的棉被抱去樓下,彈棉花的是一對老夫妻,一聲聲,我看到棉花絮在陽光裏飛舞起來又飄落的樣子。彈過的棉被睡起來是溫暖的生活的氣息。而今,壓在身上厚重的棉被已經被輕薄保暖的蠶絲被所替代,全杭州彈棉花的店家大概只剩下河坊街歷史街區上一家了。

同樣是年幼時,每年立冬之前,外婆會來家裏給我翻棉襖,我幫着她把棉絮撐起來,一層一層鋪上去。棉襖鬆軟,陪伴我一整個冬季。而如今,外婆年紀大了,再也翻不動棉襖了。這門手藝也沒有傳承下來,我早已不穿棉襖好多年,習慣了羊毛大衣的輕薄,連羽絨服都覺得有點累贅。

長久以來,爸爸大概算是保持着一種“匠心”,除了以前畫畫,平日裏在家會自己買石頭來做雕刻,做小景,或者刻印章。每次他給我看,我拿到手的時候覺得格外珍惜。我一直覺得在他退休後,他應該是能夠靜下來繼續雕刻畫畫的人。

跨年的時候去北京,在故宮珍寶館裏看到已經失傳的點翠工藝,翠鳥藍色的羽毛被一絲絲粘在金銀之上,規整得嚴絲合縫,腦海裏想象着工匠在日光之下歪着頭拿着鑷子,一點點小心梳理粘貼的模樣。還有累絲工藝,將極細的金屬一點點彎曲疊加成繁複的.花紋,其中花費的氣力和精力都難以想象。

反觀我自己,很容易就能發現我們到底失去了什麼。且不論那些巧奪天工的手藝失傳了,我們失去的其實是“心”。

失去了那些耐心和恆心,我們更多地從創造者轉變爲了消費者。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促使製造業越來越發達和高效,機器取代人,是大家的共識。手工藝固然好,但是實在太慢了,加之人工成本遠高於機器,利益驅使之下我們不願意再等待一件手工藝品的完成。但不能否認的是,多數手工製品有其自己的特色且工藝、質量上乘,只是數量稀少。

以上冗長的鋪墊,是我看這部記錄片的心態。

關於故宮的紀錄片有很多,之前的《故宮》和《故宮100》從歷史和建築的角度剖析過,而這部《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切入點,是描寫故宮文物修理廠工作人員們的日常工作,小卻新奇。文物修復家是很多人好奇的職業,在故宮裏修國寶是怎樣一份工作呢?很多人是帶着好奇去看。

這是目前爲止唯一一部成體系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3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用年輕的視角走進古老的故宮,第一次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祕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紀錄長片總長三集,每集展現幾類關係密切的文物修復和性情各不相同的修復大師。第一集講述青銅器、宮廷鐘錶和陶瓷的修復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寶鑲嵌、織繡的修復故事,第三集爲書畫的修復、臨摹和摹印。

除了感受到中國古代匠人巧奪天工的手藝,爲古代文物之精美歎爲觀止以外,更多的是臣服於這些“文物醫生”和他們的“文物復活術”。多數畢業於央美、清華美院的他們,在工作之後就不會再有藝術創作,文物修復是嚴謹的工作,不能自由發揮,而是要盡最大程度保持原貌。在修復的過程中,要細心細心再細心,耐心耐心再耐心,這樣一坐就是一整天。大概在外人眼裏,是極其枯燥無聊的工作。

然而並不,這裏面有對話,是貫穿古今的對話。修復人和工匠的對話,修復人和上一任修復人的對話。經歷整個工作過程,能夠獲知鮮爲人知的故事。

這裏也有傳承。所有的文物修復師都有拜師學藝,手藝與技能代代相傳。在現今社會裏,這種古老的關係好像只有在紫禁城內才得以完整保留下來。

當然,紀錄片也描述了他們的工作環境、工作日程等等,看起來偌大的紫禁城和無聊的修復工作會因爲院子裏的植物和動物們開始鮮活起來。

紀錄片裏最喜歡的一個師傅,是鐘錶修復家王津老師。片中從事一輩子故宮鐘錶修復的他在廈門的一個展覽上碰到一個臺灣鐘錶收藏家。收藏家驕傲地把視如珍寶的一塊表給王老師看,王老師只是很淡定。他一生看過精巧的表無數,他大概無法理解收藏家的興奮點在哪裏,宮裏宮外真真是兩個世界。

王老師並不是不屑,相反,他內斂靦腆、溫暖謙遜、執着冷靜,具備所有可以擔當鐘錶修復業泰斗的品質。他看着一些展品哭笑不得,有些尷尬地以這樣的方式進入一個現實世界,想來還是安靜的故宮更加適合他這樣的人。

也不知道爲什麼,總覺得作爲大國工匠,應當具有他這樣的品性和堅持。莫明地很喜歡他。

看完紀錄片,很想也去故宮修文物。知道自己沒有這樣的資質,心嚮往之。也許是希望,自己面對這樣一份工作,能夠沉下心來做一點事。

後來想明白,小到能夠靜下來寫文章,大到過好自己的生活,也需要一點“匠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