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我在故宮修文物影評觀後感

我在故宮修文物影評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還是瀏覽新聞的時候看到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介紹,後來又看到其他人的推薦,然後在我沒劇追的時候想着去瞟兩眼。但是看了,哪兒只是瞟兩眼的事情啊,三集看完,意猶未盡。紀錄片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傳家》《旗袍》《舌尖上的中國》《互聯網時代》,現在又多了個《我在故宮修文物》。

我在故宮修文物影評觀後感

有人說那是最好的一個職業,工作在中國地價最貴的地方,接觸的是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曆史的國寶,工作要求是朝九晚五,下午五點一定要下班,不能加班。因爲五點以後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光線不好。還有人說它就是故宮的招聘宣傳片。看完三集不能忘記的是,鐘錶組的王師傅修理鐘錶的時候專注的神情,逛展館的時候看到自己花費大半年修復的鐘表呆呆的在櫥窗裏不能動的時候的傷心,還有想起自己快要退休不能再修可稱爲臻品的鐘表文物時的落寞。王津師傅帶着徒弟去參加鐘錶屆的博覽會,一個大叔向王師傅展示他收藏的懷錶一直強調自己的表是伊麗莎白女王送給其女兒的禮物時,王師傅那看透世事的笑容。半集紀錄片讓人看到了一個鐘錶工匠傳承着的中國匠人精神,認真,負責,儒雅,內斂。所以王師傅已經成了很多很多人的男神。

還有 陶瓷組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學霸美女,看她就知道了什麼叫勝在氣質。她騎着自行車走在故宮院牆裏面時,旁白道:上一個這樣做的人是溥儀。還有木工組去打杏子,拿着蓋過文物的紙去接故宮裏面長熟的杏子。故宮院裏面的貓,老師傅開過每天必經的七道院牆門給這些野貓喂貓糧,據講這些貓是宮廷御貓的後代。幾百年的時光,一個王朝覆滅了,曾經壁壘森嚴無比輝煌的宮殿成了人們遊玩時候的去處,曾經的貴人現在也不知在何方,一直守着故宮的竟然是這羣貓。

書畫組的師傅又幽默又樂觀又懂得生活,工作閒暇之餘還會彈彈吉他。看着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感覺無比自豪,看着自己的徒弟感覺後繼有人自己就很幸福。曾經的前輩馮忠蓮先生花費十年臨摹了《清明上河圖》,現在她的那幅《清明上河圖》也成了一件國寶。他們看着面前書畫的修復痕跡就可以看出上一個修復這幅畫的人有什麼樣品性甚至什麼樣的相貌,他們在和歷史對話。修復曾經的畫絹,通過現代的高科技儀器看到了曾經修復過的部分和原畫材質明顯的區別,師傅開玩笑說,這個匠人把畫修成這樣,被皇上發現那肯定要砍頭的。不知道是百年前的哪個年前的匠人讓現在的儀器找出了不認真工作的證據。

看到最後,有一句話,中國是需要這樣的匠人精神的。故宮修復技藝的傳承一直是師徒制,雖然現在有了正規高校畢業的年輕人但是他們進入故宮以後還是要重複一遍他們的前輩經歷過的所有程序與考驗。中國的現代教育學過俄國學美國,爲了和時代接軌爲了發展科技文明,我們總是想找到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上過了13年的學,從小到大的老師粗略一算有了五六十位了吧,只講數學,老師的數目一雙手也數不過來了。想到了電影《師傅》裏面的一句話:他學會之後,敬我如敬神。這就是技藝和傳承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