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觀後感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導語:作爲目前爲止唯一一部成體系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3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用年輕的視角走進古老的故宮,第一次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祕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觀後感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觀後感精選【1】

首先,這部紀錄片以文物修復爲主題,裏面幾乎集中了國內最頂尖的藝術品,包括鐘錶,字畫,陶瓷,漆器,織品,在故宮塵封了許多年,有很多甚至是第一次公佈於衆,精妙絕倫,巧奪天工,真的大開眼界(我印象最深的是“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而且對這些文物的背景介紹也可以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瞭解歷史,很有意思,很長知識。

然後呢,這部紀錄片想表達的最核心的我想還是“匠人精神”。這些中國最頂尖的文物修復專家,很多人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地,靜靜地,從事着一份偉大又平凡的事業。說偉大,是因爲他們用自己高超的技藝把千百年前的珍寶以它們最完美的姿態呈現給現代的人們,這彷彿是跨越千年的相遇,讓人震撼和感動。說平凡,是因爲他們就像巷子裏最普通的工匠,看起來那麼的隨和,彷彿手裏拿的不是一件價值連城的文物,只是普通的一個鐘,一個表,而他要做的只是儘自己的力量修好它。你也可以從這部片中看到傳承,一批批的年輕人猶如新鮮的血液注入故宮,延續着傳承着老一輩手藝人的技藝,以及他們對文物的熱愛,對文物修復的執着。這不禁讓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思考:不僅是文物修復,還有很多文化遺產方面的手藝需要當代的年輕人去傳承和發展,其中很多工作都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冷靜,我們有責任像老一輩匠人一樣讓我們國家的文化一直流傳下去,不僅如此,我們更要學習的是這些匠人腳踏實地,充滿熱愛,專心致志地去對待自己的工作,這對我們以後從事職業也是積極正面的影響吧,現在浮躁的我們真應該好好靜下來,看看這些大師們是怎麼對待工作的,一輩子真能做好一件事,也是功德圓滿的。

最後,這部片子沒有枯燥的說教,沒有刻意的煽情,很多生活的小細節流露出這羣幹着特殊工作的匠人的清苦,其實也不是清苦,因爲他們心裏是滿足快樂的。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觀後感精選【2】

機器的轟鳴聲、剪刀劃過紙張的聲音、硬刷子在木頭上的沙沙聲……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剛開始,就展現了一個貌似裝修房屋一樣的現場。

作爲目前唯一一部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用新穎的視角走進古老的故宮,第一次系統地梳理了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祕世界頂級文物的“復活”技術。

5年前,《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製片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雷建軍走進故宮,編寫了10萬字的有關故宮文物修復的調查報告,他希望拍攝故 宮裏的手藝人,做一個真正體現當代故宮的片子。於是,3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誕生了,該片最近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CCTV9)播出。

故宮西北角有幾排房子,與坐北朝南敞亮的宮殿不一樣,這幾排房子東西排列,被稱爲西三所。昔日這裏是冷宮,如今這裏是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辦公場所,裏面幾十位技藝精湛的修復專家便是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主人公。

2015年,成立於1925年的故宮博物院迎來了90週年華誕。爲此,故宮博物院在2015年陸續舉辦了一系列重量級展覽——石渠寶笈特展、故宮博物院汝窯瓷器展、清代萬壽盛典展等。

其中有一個特殊的展覽是位於故宮神武門城樓的“文物保護修復技藝特展”。特展是故宮博物院首度舉辦以文物保護修復爲主題的修復技藝和成果展,展 覽分爲古書畫裝裱與修復、木器修復、紡織品文物修復、漆器修復、陶瓷修復、囊匣設計製作、鐘錶修復和百寶鑲嵌修復等11個單元。每個單元從代表性的修復案 例出發,以展陳修復後的實物爲主體,從文物損傷狀況、技藝、傳承譜系、文物修復過程等幾方面進行梳理與展示。

故宮浩瀚的文物收藏及龐大的古建築羣之所以能歷經風霜仍以“如初”的面貌示人,正是緣於故宮博物院已傳承60載的文物保護、修復技藝。

這些經過修復的文物出自何人之手,其實並非人們想象中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老者。在這一羣人中,即使年近60歲的老師傅,看起來也只有40多 歲。《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導演葉君說,與人們想象中的氣氛肅穆、戰戰兢兢面對文物的狀況不同,修復國之瑰寶的現場很日常化,“這些老師傅在宮牆裏,環境安 靜,生活節奏慢,每天看着這些賞心悅目的東西,自然年輕”。

從故宮地庫裏取出來的屏風已經封存了近300年,珍貴的紫檀木邊框,彰顯財富的螺鈿鑲嵌,鑲銅壽字,在經年累積的塵土下,隱隱若現。如果沒有修復師們精湛的技藝,這些曾經華貴無比的屏風,還會以這個模樣,繼續在故宮某個角落裏殘破下去。

他們視自己爲普通的故宮工作人員,但其實,他們是頂級的文物修復專家,是給故宮文物“治病”的醫生。他們的着裝言談與我們無異,同時生活在工業時代,但他們的手藝,卻有幾千年的生命了。

他們師傅的師傅,是中國古代“士農工商”中的“工”,如今這裏依然保留着師徒制。

2015年初,故宮博物院想拍攝一部關於“工匠”的紀錄片,曾經參與過《故宮100》的導演葉君順理成章地成爲此次拍攝的導演。

《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出品人蕭寒說,在創作的時候就明確,這部紀錄片要做的不僅僅是故宮裏的物件,還有這羣文物背後的手藝人,希望打動觀衆的是有感情、有溫度、有情趣的人。

爲了呈現出現代化的故宮,葉君和他的團隊在故宮裏拍攝了近4個月。師傅們以爲他們呆幾天就會走。當時正值春夏,這羣年輕人卻像“蒼蠅”一樣,天天都在。

葉君說,他也曾拍過幾天就完事的紀錄片,但是人物都是扁平化的,“這次是紀實紀錄片,需要長時間的拍攝,很短的時間師傅們也很難掏心掏肺”。故宮裏的人給葉君取了個外號——“葉問”,一個姓葉的,總是問這問那的.人。

與修復的師傅們同勞動、同吃飯、同聊天,這支拍攝團隊不僅獲得了師傅們的信任,有些還成爲朋友。故宮裏嚴格遵守朝八晚五的工作時間,紀錄片的工作團隊卻不會在5點收工,只要師傅們不反感,下班後還要跟着。

於是鏡頭裏,儒雅內斂、開朗外向、年輕活潑,各具特點的修復師們展現了故宮的另一面。也因此,一個青春化,讓年輕人看得下去的紀錄片便產生了。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觀後感精選【3】

這是一部紀錄片,一部慢節奏的快速敘述紀錄片,內容不多但以小見大。

具體的內容就不劇透了,諸位可以先去看看。

就說說自己的觀感吧,有位老者即將退休,然而故宮的很多地方並沒有去過;還有位說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沒有做,似乎過了年紀。人這一輩子幾十年,沉下去做一件事,過去也就在不經意之間。難免會有遺憾,和朋友討論過人的時間,其實感覺人自身的時間與公共時間是不匹配的,自己的時間是與經歷所匹配的,經歷得多了,時間也就長了。

人這一生總是要做些讓自己可以回味的事兒,不談什麼偉大,不談什麼值得,就讓自己心裏唸叨唸叨,起碼不孤單。

這世上不會沒有遺憾,也不會都是值得的,那麼先做吧,不然就遲了。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觀後感三

之前,我對文物的認識就是年代比較久遠的物品,前幾天在《週四放映室》觀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之後,這種看法有了改變。這些器物經過了論百上千年的時光,見證了朝代更迭、世事變幻,它們身上凝結的是歷史變遷,是古老的故事。

觀看該片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文物本身的精美,還看到了文物修復師的默默付出。他們在故宮深處,付出自己的青春。有的16歲就進故宮當學徒,到現在五十多歲了,一輩子獻給了這些文物。日復一日枯燥的工作和生活,反映了文物修復師們對故宮修復技藝傳承有序的堅守。

如今,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文物,不僅代表着古代的文化與工藝,更凝聚了文物修復師的技術與藝術素養,是古代與現代交匯的展現。讓我們對古代文物持有一份珍惜,對其背後默默付出的文物修復師持有一份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