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央視董卿《朗讀者》觀後感

央視董卿《朗讀者》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朗讀者》是一檔門檻很高的節目,它不僅是關於讀書,深層的落點其實是情感。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央視董卿《朗讀者》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央視董卿《朗讀者》觀後感

  【央視董卿《朗讀者》觀後感1】

在這個星期,老師讓我們觀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朗讀者》節目。剛聽老師說完,我很好奇,難道這個節目是一羣人在朗讀嗎?那該多無聊呀!爲什麼老師會讓我們看這種節目?

等看了之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並不是我想的那樣。嘉賓都是一些知名的人士,而他們的朗讀,也不是平白無趣,而是發自內心,充滿真情實意。當節目剛開始時,主持人董卿阿姨就簡潔明瞭地告訴了我們第一期節目的主題:遇見。在我心中,遇見這個詞是相當平常的,不就是一個人碰見另一個人嗎?當我看到一個人時,我才發現遇見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他就是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他曾經想當宇航員,可是沒能當選。這時他"遇見"了他的父親,是他的父親鼓勵他,使他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他選擇了新的行業,並且經過多番波折,當上了總裁。看完之後,我感慨萬千:人生是多變的,但有許多人都因失敗而沮喪。可他們都未曾想過,或許他們走另一條路,便可登上人生巔峯,可他們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了放棄,在一條路上跌倒不起。哪怕當不上白領,董事長什麼的,只要勇於挑戰,不畏失敗,總有一條路適合自己。

通過這個節目,我受益匪淺,明白了許多做人道理,

  【央視董卿《朗讀者》觀後感2】

文化魅力是文化類節目的魂。從早些年馬東主持的《文化視點》到後來的《百家講壇》,再到近年來的《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都曾贏得過好評。究其原因,是文化魅力起了作用,這類節目讓觀衆見證了在建構知識、分享智慧層面的價值。《朗讀者》雖然以“朗讀”命名,但不是一檔讀書節目。用董卿的說法:“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朗讀者》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筆者特意看了第一期濮存昕朗讀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師》,的確很有味道。節目從真摯的人生故事出發,用文字抵達情感,幫助觀衆去了解和理解朗誦文字背後蘊含的寬度、厚度、濃度,進而品味人生價值。

文化魅力不是自封而是品出來的。電視節目尤其是文化綜藝類節目,是一道觀衆的精神大餐,其是否和口味,不是掌勺的廚師自誇出來的,而是觀衆品味出來的。以往,也有些綜藝類節目注重感人,但靠的是煽情刺激觀衆,且形成了套路,時間久了,觀衆並不買賬。《朗讀者》要贏得好口碑、辦得有魅力,就要避免刻意煽情追求明星效應,而應該在朗讀的同時注重講好故事,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生故事,傳播思想、傳遞情感、傳承精神,滿足受衆在疲憊的忙碌之後迴歸內心寧靜的慾望,感受朗讀傳達的力量。

文化魅力要“有意思,也要有意義”。廣電總局曾對真人秀節目給出一個“有意思,也要有意義”的標準,我覺得,這個標準適用於所有的文化類節目,《朗讀者》也不例外。論有意思,《朗讀者》選擇的朗讀素材,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詩,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電影戲劇劇本,由觀衆熟悉的擅長朗誦的演員和文化人擔任嘉賓,當文字在朗讀人的二次加工下帶着自身的情感再次傳遞出來時,容易把觀衆帶入情景之中,震撼心靈。而每期節目以一個主題詞作爲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將值得尊重的人生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這樣的節目就會更有文化、更有意義。

總之,《朗讀者》這類文化節目打動人,不是拼顏值、拼人氣、拼演技,而是拼內涵、拼境界、拼文化魅力。這種文化魅力,不僅靠現場燈光、道具、舞美的精心打造,更要靠主持人和嘉賓的修養,讓觀衆深切感受到朗讀的情真意美,進而產生共鳴,心靈受到感動和愉悅。

  【央視董卿《朗讀者》觀後感3】

文化類節目在近期製造了個小高潮。繼《中國詩詞大會》之後,董卿以製作人、主持人雙重身份推出的文化類節目《朗讀者》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開播。嘉賓們唸詩,讀散文和家書,分享曾經打動過,甚至改變過自己生命軌跡的文字。首期節目以“遇見”爲主題,有知名演員濮存昕、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衝,也有從四川成都鮮花山谷裏走來的普通夫婦等。

前幾年網上曾經流行一個句式,前面任意填詞,而後面固定的是:“你慢些走,停下飛奔的腳步,等一等你的靈魂”。這一流行句式,反映的是在消費主義當下,人們面對慾望的不斷膨脹,越來越擔憂“娛樂至死”,越來越擔憂道德的荒蕪和心靈的空虛,越來越擔憂精神文明長期滯後於物質文明。

這種集體反思,是有意義的。但有必要思考,這種滯後和脫節到底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到底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可以把問題置換成,當物質這根時針從6點向12點邁進時,精神這根時針會是停留不動,還是邁步向前?以一種歷史的眼光看,精神長針應該還是隨着物質時針向前進的,甚至還有可能在某一點重合。當然,這種重合不會隨便到來,需要我們的憂思,需要我們的自覺,需要我們的奮進。但不管如何,一定要相信,精神時針永遠都存在一種向前的自發力量。

任何一種流行現象的出現,特別是持續出現,背後一定有着深層次的原因。先是《中國詩詞大會》大火,接着《朗讀者》跟熱,雞年以來,文化類節目製造了個小高潮。這種高潮的出現,應該不是偶然的。其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在消費主義當下,人們依然有着精神文化的需求。這也是人們公認的,這一熱點與當代國人強烈呼喚傳統文化迴歸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是國人文化自信的體現。看看這些年來的`國學熱、藝術熱,會有更樂觀的判斷。

需要辨析的是,這種小高潮的到來,是不是意味着文化類節目,特別是文化的春天到了?對此,恐怕還不能過於樂觀。董卿認爲,“我並不認爲因爲《中國詩詞大會》或者《朗讀者》得到了大家的關注,就標誌着今天中國文化類節目開始大火,或者說真的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現實中成功的文化類節目還很少。甚至在現實中我們看到,還有許多阻礙文化類節目,阻礙文化發展的因素存在。比如收視率的問題,就曾經讓無數人們爲之叫好的文化節目成爲過去。

在文化供給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必提的兩個概念。擺好兩者關係,是所有文化企業的責任,國有文化企業更應該如此。《關於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從大方向上講,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可以統一的,但具體到一檔節目未必統一,而且這種統一併不是自動實現也不會輕鬆實現,需要具備一定的技巧。這就更需要對文化類節目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扶持。如果只講經濟效益,那麼文化類節目的春天永遠不會到來。

《朗讀者》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它起碼是個風向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人們永遠都有精神文化的需求,隨着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深入人心,這種精神文化需求還會有更強勁的表現。如果我們表現出高度的文化智慧,還會出現更多現象級文化節目,也必然能夠更好地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