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看央視《朗讀者》觀後感

觀看央視《朗讀者》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朗讀者》每期設置一個主題,由五六位嘉賓分別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並朗讀能表達自己情感的文字,董卿負責串聯。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觀看央視《朗讀者》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觀看央視《朗讀者》觀後感

  【觀看央視《朗讀者》觀後感1】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世間一切,都是遇見。

就像,

冷遇見暖,就有了雨;

春遇見冬,有了歲月;

天遇見地,有了永恆;

人遇見人,有了生命。

遇見《朗讀者》,

會有什麼?

很少看電視的我,被中央臺的這檔節目吸引了。這檔節目就是由董卿擔任製作人兼主持人的《朗讀者》。從頭到尾,一個小時出頭,沉浸在他人的故事和朗讀中,到現在,還覺得餘味深長。

我們太需要一些高質量的電視節目了。你看,人們都在看什麼?“跑男”“快樂大本營”“非常6+1”……在娛樂至死的大環境下,在蹦蹦跳跳唱唱鬧鬧吵吵嚷嚷瘋瘋癲癲中,人心跟着日益浮躁。

《朗讀者》無疑是一縷清新的風,跟隨春天的.腳步一起吹來,吹面不寒,溫暖動人。作爲一檔文化類綜合節目,它的特色在於:在人的日常生活與視野裏提煉出文化的高度。董卿介紹說:《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們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

《朗讀者》第一期的主題詞就是“遇見”,主持人有一段美妙的詮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見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恆;人遇見人,有了生命。”聽這樣一段話語,真讓人驚豔於文字的魅力,在生活累累的瑣碎裏,幸好還有文字!

而我喜歡《朗讀者》,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它的一個理念。製作人認爲,朗讀不只是技巧,朗讀更應該是傳情達意的一種方式,人人都可以是朗讀者。所以節目組堅持讓普通人也有機會上臺朗讀,像這一期裏鮮花山谷那對普通夫婦,如此真摯、美好、單純,朗讀着朱生豪的情詩,真是再好也沒有了。在北京和廣州,節目組在街頭設置了“朗讀亭”,都是爲了讓普通人能機會借文傳情,讓朗讀成爲更多人表達情意的選擇。

桂秋老師在朋友圈發話:我一直對那種爲朗誦而朗誦有點不以爲然。而《朗讀者》完全不是“朗讀學”意義上的朗讀類節目。很多人與其說是被許淵衝先生等人所感動,不如說藉由着這些人,又重新發現了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一些東西,所謂握撥一彈,心絃立應。

我不禁回覆:說得好!因爲老師道出了我想說卻說不出來的話。

那麼,去遇見《朗讀者》吧。

  【觀看央視《朗讀者》觀後感2】

週六晚八點,我準時打開電視,觀看《朗讀者》,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讀者》的第一次"遇見".

就像董卿阿姨在節目開始的時候說的那樣,有時候,就算遇見也沒有什麼印象,有的"遇見"卻會從此改變我們的生命。這改變生命的"遇見",濮存昕就經歷過。他小時候是一個殘疾孩子,被同學們嫌棄,體育課上跑步的時候,也沒人願意和他一組。同學們甚至還給他起了個綽號——"濮瘸子".我想,那時候的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幸運的是,他遇見了榮國威榮大夫,榮大夫爲他做了整形手術,那是他生命中的轉折點,他從此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樣了!可以跑、可以跳了!這對榮大夫來說,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手術,是他做的許許多多手術中的一個,也許他對此毫無印象。但對濮存昕來說,這是他生活中最美的"遇見".他朗誦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師》節選,內容講的是老舍對曾經將自己領進學堂的劉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會對幫助過我的人心存感激。

還有蔣勵,他和他的三個同事都曾擔任過"無國界醫生",在戰亂和災難中救死扶傷,平均每天接受四十個新生嬰兒,在工作中,他們隨時"遇見"生死。《答案在風中飄揚》讓我們明白平靜的生活多麼值得珍惜。柳傳志"遇見"失敗,許淵衝"遇見"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見,是多麼美好,願我們一生中,都擁有無數次美好的"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