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2017年央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

2017年央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導語:隨着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在春節期間的異軍突起,央視當家主持人董卿也瞬間成爲衆多國人的新女神。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朗讀者》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7年央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1】

董卿和馬東一樣,是個聰明的媒體人。馬東做《奇葩說》,雖然打着奇葩非主流的稱號,但是本質和內涵還是正確說話的技巧和發現生活中更多閃光點,所以《奇葩說》的火爆絕非偶然,因爲它觸到了人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而董卿似乎也摸到了門道,《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讓更多人開始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再加上《見字如面》的加持,熒屏上又開始刮來一陣清風。

在這種情況下,《朗讀者》應運而生。

第一期的主題是“遇見”,我覺得最明智的地方在於沒有把視線只侷限在名人身上,而是涵蓋了各個行業,發掘出了更多震撼人心的故事,比如這一期當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女醫生蔣勵、鮮花山谷夫婦、還有翻譯家許淵衝先生。尤其是許先生,當他講到林徽因的故事的時候痛哭流涕,我也不禁淚目,似乎在他那飽含深情地語言之後,也能感受到當時那種熾烈的情感。

所以,光朗讀是不夠的,朗讀只能夠讓我們知道原來還有這篇文章,喚起一些文學的情懷,更重要的還是故事的分享,因爲每一段故事的背後,告訴我們的都是銘記與感恩。

是的,現在太缺少這銘記和感恩了,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步子也邁得越來越大,不經意間總會錯過很多可貴的美好,忘掉很多讓自己感動的瞬間,而《朗讀者》的出現就是告訴我們,這些你不經意間錯過的東西,可能纔是你人生最大的價值所在。

就像許先生說的,生命價值的衡量標準不是在於你過了多少天,而是在於你記住了多少天,這句話仔細品味,真的很動人。

看到接下來《朗讀者》將要邀請的嘉賓,有斯琴高娃、蔣雯麗、王學圻這樣的資深演員,有劉震雲、鄭淵潔這樣的著名作家,可能還有很多文體界的知名人士,但是我更希望看到的還是那些默默無聞的人走上這個舞臺,就像《奇葩說》是很多和這個主流社會有些格格不入的人的發聲場所一樣,《朗讀者》同樣可以讓這些平凡而又了不起的人站上這個舞臺,說出他們的故事,我想這會是這檔節目最大的創新與突破。

最後說一下文化類節目重新迴歸大衆視野的問題,距《百家講壇》的火爆正好十年了,十年前是國學熱,十年後是文學熱,這樣的文化情感迴歸終究是一件好事情。很多人說《奇葩說》可以火恰恰印證了現在很多人不能好好說話,而《朗讀者》火爆也是說明中國人對於文學的熱情已經大大地消減,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中國終究是一個以文載道的國家,文是這個國家的根本,多一些這樣節目的出現,可能會把我們從浮躁消極的心態中拉出來,多關注一些文學的珍貴性以及生活的美好,我們應該持積極的態度,而不是貶斥與打壓類似節目的興起。

《朗讀者》畢竟只出了一期,雖然開局很驚豔,但接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節目組勿忘初心,繼續呈現出更多好的感動的故事與我們分享。

以上。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2】

看了四五期的見字如面,偶然看見《朗讀者》。第一反映是模仿,都是以“大家”讀的一種形式呈現。

然後許多人跳出來說《朗讀者》是董卿出任製片人,在見字如面播出時朗讀者已經進入剪輯階段了,無抄襲可說。

當然對於非誠勿擾這類節目火之後,各大衛視相互創新模仿,種種類相親節目串出來,所以也不知無模仿你說是否真假。

當然不否認現在熱度和評分來說,朗讀者略勝一籌。

剛播出便帶着許多標籤:董卿主持,讀信,名人等等。

客觀來說。董卿遠勝於見字如面那兩個聒噪的主持人,場景佈局更華麗,有名人有普通人,更有如今我們不知名的偉大的藝術家。

比起網劇製作的見字如面,有些在老大哥平臺播出董卿主持豆瓣評分9.2的朗讀者。見字如面好像被甩了幾條街。

對我來說,我更喜見字如面。片頭佔5分。朗讀者意在走近大家,片頭採訪許多人讀信,節目訪談加朗讀,以小見大。確是喜人,但在那麼富麗堂皇的佈局下將小人物,朗讀文字搬上去,總是有點過於耀眼,難以放下。

在著名翻譯家許先生與董卿的交談裏,我溼了眼眶。只爲依舊可以熱淚盈眶的許先生,而不是節目。

在見字如面第一期歸亞蕾讀蔡琴寫給楊德昌的信時,我更爲撼動。這一次,有爲節目。

雖然女主持人一直在各種解讀搶話,男主持人一直插不上話,蔣勤勤林更新的朗讀被各種人吐槽沒感情。

但在一個不大不小的空間,一張講臺一封信一個人站在那,就彷彿能觸到歲月的影子。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3】

按照一般人的印象,讀書是一件艱苦又無聊的事。

把一件艱苦又無聊的事做成綜藝節目,有火的可能嗎?

在《朗讀者》之前,答案是:不知道。在《朗讀者》之後,答案是:有!

刷完兩期,赫然發現:《朗讀者》節目組絕對是不動聲色的心機girls&boys!他們把我們平時都忽略了的讀書方法悄無聲息地用在了節目裏,或者,換句話說,這檔節目的本質就是一位學識淵博、懂讀書、也懂你的人在教你讀書:

  第一課:帶着自己的人生經歷讀書

濮存昕和鄭淵潔都絕好地示範了這一點:

濮存昕小時候因小兒麻痹症被同學叫“濮瘸子”,只到遇見醫術高明的榮國威大夫,才終於成爲一個健康的孩子。這樣改變終身命運的遇見只是濮存昕個人的獨特體驗嗎?並不,幾十年前的老舍先生寫過的《宗月大師》就早已記敘過類似的經驗。

鄭淵潔小時候被學校開除,父親的一句:“孩子,沒關係,我在家教你”,成就了一位童話大王。這句話在一個孩子心中的分量,要在成年以後看《愛迪生傳》時因同樣的一句話哭得稀里嘩啦才得以體現。

在書中找到與我們有着相同際遇的人,帶入自己的際遇和所思所感,才發現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早有人經歷過,你的怨恨嗔癡、喜怒哀樂,都同前人如出一轍。正是在這種代入感中,我們被慰解、被啓發,而這,正是讀書的重要樂趣和意義。

  第二課:帶着自己熟悉的情感讀書

已播出的兩期《朗讀者》,選題都很有意思:遇見和陪伴,這是人人都會有共鳴的話題。而所涉及的情感,除了無國界醫生、蔣雯麗這樣的志願者的大愛之外,更多的還是親情、愛情這些人類最基本的情感。

這就會有一個好處:每個人都能夠在裏面找到最打動自己的那段。

新媽媽們會記得“如果沒有你,這一百天就會像它之前的一百天以及它之後的一百天一樣,陷入混沌的時間之流,綿綿不絕而不知所蹤”,並覺得它表達出了自己初爲人母無法說出的喜悅和感恩,戀愛中的人會被“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打動,好像短短一句就道盡輾轉心頭無以言表的甜膩和思念。

人的情感是相通的,這是一切藝術形式能打動人的前提。當我們帶着豐富的情感去讀書時,就能夠敏感地捕捉到作者流淌在文字裏的感情:無論是文字表達出來了的,還是沒有被表達卻顯而易見的,都讓人感同身受。

可能有人會說:我要那麼多豐富的感情幹什麼?老實說,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我自己的答案是:爲了作爲一個人應有的.推己及人的不忍。這種答案也是不合時宜吧!那麼,我再找一個理由:科學家的研究已經表明:多看小說有助於提高人的情商。

  第三課:帶着生命的困惑讀書

日常生活的錯綜瑣碎、困惑迷茫,總是在一層又一層的追問中,指向孤獨、生命的意義等這些看似宏大的哲學命題。當然,書也不能給我們一個明確且唯一的答案,但無數前人窮其一生的追問和探索會幫我們打開思路,撥開眼前的迷障。

蔣雯麗說:演戲可能不能作爲一輩子的工作,但公益是可以做一輩子的。生命原本沒有什麼意義,是珍惜生命的人,給了自己的生命以意義。每個人的終極問題在於:你自己給自己生命定義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推翻、重建、再推翻、再重建之後,總是有一種毫無來由的自信:我會找到它,並踐行。

Linkedin關於奧斯卡獲獎影片的推送,用了這樣一個標題:奧斯卡把獎頒給了大多數人的生活真相。《海邊的曼徹斯特》這一從頭至尾都沒有劇情反轉的電影,讓作者感嘆說:承認吧,並不是所有下過雨的天空都會冒出彩虹。

好的藝術作品會帶領你看到生活的真相,另一部分好的藝術作品也會給你的追問以回答:既然一切從結果上來看,都毫無意義,我們爲何還要堅持?甚至,活着?

不管別人怎麼欣賞,滿山的百合都謹記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導:“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林清玄

  第四課:帶着未被滿足的好奇心讀書

今後你們會碰到很多很多你們不知道的、不能理解的事情,也會碰到很多你們覺得美好的、開心的、不可思議的事物,這個時候,作爲一個人自然地想了解更多、學習更多。連自己生存的這個世界都不想了解,還能做什麼呢?不論任何學習,只要人活着,就有很多不懂的東西,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麼都懂的樣子,那都是騙人的。進了好公司也好,進了好大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那就有無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間,人就死了。——《女王的教室》

這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部日劇《女王的教室》裏面的一段臺詞,當學生在公開課上想要刁難老師時,問出了一個難題:“我們爲什麼要讀書呢?之前老師已經說過不管怎麼學習,就算進了好的大學、好的公司,也沒有任何意義?”天海祐希飾演的老師給出了一段精彩絕倫的回答。

《朗讀者》第一期,讓很多人都記住了許淵衝這位96歲高齡的老爺子,在許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用週末時光睡覺的時候,他卻要再向夜晚偷時間來完成自己的讀書、譯作。若不是有將創造美、發現美作爲人生最大樂趣的好奇心,還能有什麼能讓一位高齡老人活得神采奕奕、充滿盼頭?

好奇寶寶在知識面前總會顯得貪婪,很快就會發現,父母、老師、周圍的人都無法解答你所有的問題,這個時候,書籍就是最好的選擇,一則因爲它們夠多,二則不會煩你,縈繞心頭的問題得以圓滿解答時的欣喜,非同道中人不能體會。

  第五課:找到適合自己的經典

《朗讀者》中所選的,大部分都是經典,名家如莎士比亞、老舍、冰心、林清玄等,名著如《瓦爾登湖》。而節目中所選的,又是這些名家的經典篇章、名著的經典片段,所以,基本上每一頁書中都有能夠打動人的金句,自然能吸引觀衆。

猶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吃柚子,恰好是一個水分不足、還帶着苦味的劣質柚,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柚子在我心中就等同於難吃的水果。一直到後來,在同學的慫恿下,又再次嘗試吃了一次,發現跟我小時候的記憶完全不同:原來它是這麼美味的一種水果!

書籍何嘗不是如此,對一個不經常讀書的人來說,聽到所有人都在大談讀書的種種好處,就決定找一本看看也是有的。結果發現,既不能引起自己的共鳴,也沒有可供學習的乾貨,情感的訴求和理性的訴求都不能滿足,看它何用?

至於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經典,有兩個方法:一是多看,當自己的“掃雷”師。看得越多,就越知道哪些適合現階段的自己。另一個就是追隨與自己閱讀品味類似的人,看她重點推薦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