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觀看央視《朗讀者》第三期觀後感

觀看央視《朗讀者》第三期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朗讀者》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它起碼是個風向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人們永遠都有精神文化的需求,隨着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深入人心,這種精神文化需求還會有更強勁的表現。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的觀看央視《朗讀者》第三期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看央視《朗讀者》第三期觀後感

  【觀看央視《朗讀者》第三期觀後感1】

“朗讀者”第三期麥家的朗讀——致兒子的信,絕對催淚。麥家希望爲大衆代言,把自己特殊性的感受變成一種普遍性的感受,他提出一個重要的命題。男孩子的叛逆,是一種生命現象。關鍵是如何來面對。

如何解決男孩子的叛逆,這幾乎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爸爸去哪兒。在很多漫畫中,爸爸是沒有臉的,或者只是一團雲霧。孩子對爸爸的印象模糊不清,在孩子的成長中,爸爸是缺席的。但在孩子的不良印象中,爸爸卻又是堅硬的。

孩子的成長,一定伴隨着孩子和父親的戰爭,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在西方《灰姑娘》中,灰姑娘被告知,當她父親出門的時候,將會被一根樹枝把帽子碰下來。她一定要把那根樹枝折下來,插在土裏,長成一棵樹,有一天這棵樹上會飛來一隻小鳥。

這段話意味着什麼?

父親的帽子是尊嚴和不可侵犯的,代表着父親的權威形象。那個把父親帽子碰到地上的樹枝,於是有了象徵意義。灰姑娘把這根曾經打倒父親權威的樹枝培養成一棵小樹,並且吸引來一隻小鳥。意味着一個人,唯有戰勝父親的權威,才能如小鳥一樣,獲得真正的自由。

我們的教育中,常常是母教氾濫,父教缺失。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讓我們認識了一個沉着冷靜,勇救他人的小英雄形象。然而,這種宏大敘事的背後也有隱憂,如果司馬光不是施救者,而是溺水者,而且旁邊沒有另一個救他的“司馬光”。司馬光究竟該怎樣辦?

我們歷來都強調“他救教育”,很少關注到孩子們的“自救教育”。然而更多的時候,是我們首先得學會自救,其次才能救人,否則你連自己都救不了,還能救誰?

如何自救,做一個能夠拯救他人的強者,往往需要我們的父親。但父親還是一如既往的缺席了。我們的教育常常從美德出發,着眼於公德的弘揚,關注的是社會效益,何曾在乎過具體的人。比如見義勇爲、捨己救人、捨身爲公等等。“他救教育”固然重要,“自救教育”也必不可少。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我們的母愛教育源遠流長,蔚爲大觀,與此相應的是,我們母教也大爲興盛;但很多時候,我們忽視了父親的愛,以及與此相聯的父教。

從傳統教育中的嚴父慈母,一直到現在的父主外母主內,孩子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孩子媽的.事,父親只管掙錢。只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母親把孩子交給父親來“執行家法”,要不然家庭教育基本上沒有父親的事。

父親扮演這種角色的尷尬,也使得父親和孩子失去了天然的親近感,避躲父親成爲一個趨勢,賈寶玉就是典型的一個例子。母親教育孩子時,常常說,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告訴你爸爸了。這種教育,父親其實並不在場,並基本上淪落爲一個符號。可以說,父教的缺失已經成爲當前中國教育的一大隱患。

不久前,孫雲曉先生對“中美日韓高中生的比較研究”顯示:高中生的首選傾訴對象中,中國父親的排名是4個國家中最低的。

對於這一結果,我們一點兒也不奇怪,只覺得十分有趣。我們的父親不大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對孩子的要求卻是最高的。這是典型的“小投入、大產出”的急功近利的思想。也許他們是這樣想的。“我負責掙好錢,你們負責讀好書。”這兩者就像是一個契約,一種交換,否則孩子就辜負了老子,就沒有良心,就是不孝。

我們不妨和日本作個比較,日本的教育是鼓勵孩子做普通人,我們的教育是讓孩子做非凡的人。中國的傳統一向是不甘心平凡,這當然有積極意義,但非凡畢竟是極少數,僧多粥少,這就是矛盾所在。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阿德勒認爲,兒童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母親之愛和父親之愛。無論缺少哪一個方面,孩子的成長就是殘缺的,不完整的。

母親之愛的作用,是給予孩子一種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親的任務是教育和指導孩子怎樣爲人處事,怎樣面對將來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一個好母親的愛不應該成爲孩子成長的障礙,也不應該助長孩子的依賴性。母親應該相信生活,不應該惶恐不安並把這種情緒傳染給孩子。她應該希望孩子獨立並鼓勵孩子最終能夠離開自己。

父親的愛應該堅持某些原則並對孩子提出要求,應該是寬容的、耐心的,不應該專橫而粗暴。父愛應該幫助孩子認識自身的力量和能力,建立自信,最終讓孩子成爲自己的主人,從而能夠擺脫父親的影響,獨立的健康的成長。

孩子嬰幼兒時期,以母親之愛爲主,孩子感到安寧,溫馨,安全和溫暖,建立起對世界的初步認知和聯繫。到了小學階段父母之愛,責任各半,感性和理性匹配,規訓和教化同在。到了初高中階段,母親之愛的影響力逐步下降,父親應該承擔主要的教育責任,但我們正是因爲傳統的思想影響,以及應試教育的擠壓,使得父教嚴重缺失,又因爲男教師的嚴重缺乏,使得孩子人生教育中陽剛一面大爲欠缺。這對孩子健康的個性,健全的人格發展極爲不利。

和諧的教育,應該是孩子在母親之愛和父親之愛的交融中成長,並在青春期,通過對父母權威人格的降低中,通過叛逆或者是打碎,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價值底座,然後健康地陽光地成長。

而我們應該樂於看見孩子們對我們的背叛,這也是他們成長的必須。麥家曾經十幾年沒有叫過一聲父親,而他的孩子也十八年在和自己對抗。爲了避免當初的那個宿命,麥家軟下身段,用準備了18年的時間,給兒子寫一封信。“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變得小心翼翼了,那不是因爲懼怕,而只是因爲愛。”

“孩子像河流一樣唱着歌流去,衝破所有的堤壩。但是,父母卻像山峯那樣留在那裏,憶念着,滿懷依依之情。”

這是泰戈爾的詩歌:儘管有一點痛,但我們還是快樂。因爲孩子走了,前程萬里。

  【觀看央視《朗讀者》第三期觀後感2】

選擇,其實並不是問題。人的每一天每一秒都要經過一次十字路口,都要經歷一次選擇。

選擇是本能。運動的時候,血脈在選擇。靜止的時候,細胞在選擇。入夢了,便是五彩斑斕的神經在選擇。早晨,從夢裏踱出來,就要選擇是擁抱醉人的陽光,還是轉身回去蝸居在狹小的夢中。若是陰霾或雨雪,就要選擇是挑戰厚重的自然魔障,還是囚居在水泥鋼筋築牢的籠子裏。穿什麼樣的衣服出門,往往會再三斟酌,除了醉鬼和流浪漢,即便是小學生,邋遢的老漢,關上房門之前,都會問或被問,穿什麼好呢?因爲有時候穿衣服無關美醜。這是潛意識的、自然而然的反應,是無需深思熟慮的抉擇。

選擇是智慧。智慧只在生活裏。洗臉不過是一汪清水撲面,是選擇清涼還是溫熱;早餐是精細還是簡易,這都是生活品質的衡量,意味着是選擇過粗糙還是精緻的生活。這一點只在潛移默化間,雖然選擇是雙向的,選擇了粗糙,粗糙也會黏住你。選擇了精緻,精緻也會趨向你。升學、就業、升遷、婚姻、遷移、生死都面臨着選擇,都是大考,無不是聰明與愚蠢、幸運與不幸的爭鬥。當然,選擇時不急,選擇後不悔,纔是最重要的,是真正的智慧和幸運。

選擇是修爲。開不開車走不走人行橫道,是親近善還是擁抱惡,是利他還是利己,工作是得過且過還是精益求精,是道德與責任在爲人選擇。是欣賞美還是發現醜,是快樂地度過還是滿面愁容地面對,是活的真實還是過的虛幻,是要渾渾噩噩還是要明明白白,這是天性與意念在爲人選擇。這些選擇是長期修持的結果,是骨子裏紮根而浮現於表面的彩釉。

世間離不開選擇,人生不怕時刻面對選擇,不管是風和日麗還是雨雪霏霏,不論是走馬長安還是古剎晚鐘,只要是有選擇,總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