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看《朗讀者》第六期觀後感

觀看《朗讀者》第六期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導語:董卿曾介紹稱,《朗讀者》不是朗誦節目,不是語言節目,而是人生節目和情感節目,這裏不僅有在各領域推動社會進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朗讀者》第六期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觀看《朗讀者》第六期觀後感

  《朗讀者》第六期觀後感範文【1】

最近,一檔新的電視節目刷爆了朋友圈,許許多多的公衆號也爭相推送,而豆瓣評分也達到了9.4,這檔節目就叫做《朗讀者》。

《朗讀者》是一檔由中央電視臺推出,董卿擔任製作人的大型朗讀類真人秀節目,節目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節目旨在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

有影響力的明星與平凡又偉大的素人相結合的嘉賓陣容,真實的故事,難忘的經歷,無不打動着觀衆,直戳人心。在你的人生中,有沒有這樣的一次遇見,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你?

濮存昕講述兒時經歷,以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師》感恩改變他一生的榮大夫;柳傳志分享學習愛情經歷,朗讀兒子的結婚致辭與大家共勉;中國詩譯英法第一人許淵衝回憶往事,曾翻譯林徽因《別丟掉》送給女同學,卻因對方有了另一半無奈天各一方,五十年後收到回信,各安天涯。“一樣是明月,一樣是滿山燈火,只有人不見,夢似的掛起。”當時的愛情是美好的,雖然時光不復,佳人不再,每每憶起這段回憶,總是那樣美好,如綠野山間的溪流,夏日傍晚的清風,夢似的掛起。

張梓琳講起作爲世界小姐那一年的故事,將劉瑜的《願你慢慢長大》送給自己的女兒,“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願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無國界醫生蔣勵講述那年在戰火紛飛的阿富汗,拯救一例例生命危急的產婦,接生三千多個嬰兒的故事。鮑勃·迪倫的歌詞《答案在風中飄揚》,感動了不知多少人。一直認爲,戰地記者是個非常崇高的職業,一直很敬佩他們,卻一直忽略了無國界醫生,這些志願者們,在和平年代,遠赴戰亂地區,拯救着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可歌可泣。

結婚二十六載,一直保持着互相爲對方寫情詩,讀情書的習慣,因爲愛人一句無意中的話,他用十年的時間,爲她種出了中國最美的鮮花山谷,他們的愛情是浪漫的,是多少人所向往的。真正的愛情,不是有多少錢,住得起多好的房子,而是用心,對愛人的每一句話都很用心,對愛情很用心,至死不渝,不離不棄。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一段段小故事,一段段文字,深入人的內心,這些文字,這些故事的背後,又蘊含着怎樣深刻的人生哲理,雖然纔出了第一期,卻以深深地打動了人心,好久沒有這樣的文化清流了,這檔節目,竟然讓不喜讀書的我,都有了看書的慾望,中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們瞭解的,知曉的,真是太少太少。

謝謝《朗讀者》,讓我們知道了那麼多不爲人知的故事,引起了人們的思考,喚起了人們讀書的慾望,希望後來的節目,如第一期一般,不會讓人失望。

  《朗讀者》第六期觀後感範文【2】

《朗讀者》第五期的主題詞是:第一次。

下面是董卿的教科書級的開場白,流暢的文字直擊人的靈魂深處,又給人以盡善盡美的享受。

“人,這一輩子,

要遇到很多很多個第一次,

劉震雲第一次給《安微文學》投稿,

拿到了七十多塊錢的稿費,

立馬就請女朋友去吃飯;

許鏡清老人第一次在人民大會堂,

擁有了屬於他自己的一場音樂會,

但是他爲這一天等了三十年;

王學圻二十年前就第一次當導演了,

可是這部電影拍到最後就剩下三個人

讓他欲哭無淚。

這都是非常寶貴而難忘的第一次,

因爲他們意味着我們的成長。

就像作家汪曾祺所說的,

人的第一次,

往往需要勇氣,

但是第一次也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因爲它是探索,是挑戰,是機遇。

所以說,如果你的人生,

能夠擁有越多的第一次

也意味着我們的人生越豐富,越多彩!”

01

第一位朗讀者:王學圻,1946年3月19日出生,中國著名演員、導演。

王學圻說,1998年的時候,不知爲什麼,楊麗萍請他這個從沒有導演經驗的演員,去做她的自傳體電影《太陽鳥》的導演。

隔行如隔山,沒有導演經驗的王學圻克服了重重困難,讓電影《太陽鳥》從前期籌備到最終成片,一下子花了5年的時間。堅持到最後的時候,劇組僅剩三人。最終,來源於楊麗萍真實的生活閱歷的影片《太陽鳥》終於在第十五次的剪接後審覈通過。這部電影獲得了第二十二屆蒙特利爾電影展評委會大獎、第五屆大學生電影節藝術創新獎。

時隔近20年,王學圻在舞臺上與大家分享他第一次當導演的故事時,他時而開懷大笑,時而神情凝重,時而滔滔不絕,時而陷入沉思。

“這是自己第一次做導演,在這5年裏,我幾乎放下了其它所有工作,期間的經歷現在回想起來,對於我來說是一段痛並快樂的經歷,記得每次送審甚至連出租車都不敢打。”王學圻坦言道。

楊麗萍之所以選擇王學圻,正是看中了他的堅持。而王學圻把第一次導演給了楊麗萍,也是看中了楊麗萍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

王學圻給大家朗讀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選段,並把它獻給《太陽鳥》的所有的攝製人員。

“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爲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爲夢想奮鬥,爲人生每個第一次努力!

02

朗讀者 柯潔

第二位朗讀者:柯潔,中國圍棋職業九段棋手,浙江麗水人。

柯潔六歲開始學棋,1997年出生的他,未滿20歲就拿下4個世界冠軍。被譽爲天才棋手,同時也是在世界第一位之上停留時間最長的中國棋手。在他的世界裏沒有第二名這種說法,如果不是第一,就是失敗。

今年1月,谷歌宣佈推出真正2.0版本的阿爾法圍棋。對人工智能來說,圍棋一直是一個禁區。

柯潔說:人工智能是沒有經歷過棋手所經歷的苦,它不知道從排名倒數第一到世界冠軍的感覺,沒有積澱,沒有感情,也就沒有傳承的意義。專業棋手揹負的是一種責任,傳承這種傳統文化的責任,這也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棋手的原因。

柯潔並不畏懼與阿爾法圍棋的對弈,他說:“就算阿法狗打敗李世石,但它打敗不了我。”

2017年4月,柯潔將於浙江烏鎮挑戰AlphaGo,進行人機大戰。

最後,柯潔給大家朗讀的是《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篇的其中一段,用來獻給未來更加強大的自己。

03

朗讀者 許鏡清

第三位朗讀者:許鏡清,86版的《西遊記》總作曲人。

那首百聽不厭的《敢問路在何方》就是出自許老之手。這是他第一次爲大型電視連續劇作曲,除了那些膾炙人口的歌曲,西遊記裏上百段配樂也全部是他創作的。

一個人的一生都有許多難忘的第一次。對於許鏡清先生來說,人生最深刻的第一次莫過於舉辦音樂會,2016年12月,這首伴隨着無數人成長的曲子在人民大會堂裏兩度響起,拉開了作曲家許鏡清“2016《西遊記》主題音樂會”的大幕。這場音樂會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是在網友的衆籌下與大家見面的。

爲了這場音樂會,許鏡清先生三次落淚,第一次是心臟病發住院時,那是傷心的眼淚;第二次是音樂會當天在臺上,那是感動的淚水;第三次是音樂會舉辦完,回到家嚎啕大哭,那是欣喜的淚水。

雖然他人生的第一場音樂會來的晚一點,是在70歲那年。

但他說:這是我輾轉了30年的心願。只要我活着就不晚。

許鏡清先生朗讀的是巴金先生的散文《燈》,謹以此篇文章獻給所有熱愛《西遊記》人們。

04

朗讀者 劉震雲

第四位朗讀者:劉震雲,著名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茅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委會委員。

2016年,劉震雲的兩部作品《我不是潘金蓮》和《一句頂一萬句》電影版上映,掀起熱潮。

《我不是潘金蓮》是劉震雲第一次創作以女性爲主角的作品。電影《一句頂一萬句》是劉震雲與女兒劉雨霖的第一次合作。劉震雲的兩個第一次都爲他帶來了成功。

臺上,劉震雲講了:第一次作品發表在《安徽文學》,70多元的稿費,用在了請女朋友吃飯上。那個女朋友就是現在的太太,兩人濃濃的情意,使得現在的家庭十分和睦。劉震雲開玩笑說,現在家庭和諧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囉嗦。

他還講了和女兒相處的故事,稱女兒爲雨霖導演,女兒叫他劉老師,就是在家也是這樣。

他說:他和女兒基本上不噓寒問暖,很喜歡和2分鐘內能搞定事的人打交道。

從節目舞臺上我們還看到了這位中國優秀作家、編劇鮮爲人知的睿智又風趣幽默的另一面。

最後,他爲大家朗讀了自己的作品《一句頂一萬句》選段,送給喜歡這本書的讀者,和這部電影的觀衆。

05

朗讀者 王珮愈

朗讀者:王珮瑜,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位京劇老生,是京劇餘派的第四代傳人。

王珮瑜被人們譽爲小孟小冬。

她16歲就得到了京劇前輩的讚賞和提攜,23歲拿到了全國戲劇梅花獎,25歲出任上海京劇院一團的副團長。在如此完美的履歷當中,在衆多的第一次當中,她不斷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如今,王珮瑜更多時候是以京劇文化推廣者自居。不僅在各地開辦公開課、清音會,還走進大學、中學甚至小學校園裏推廣和普及京劇。前不久,因爲在某檔網絡綜藝上的驚豔表現,王佩瑜還曾引發過網友的熱烈討論,被稱爲“京劇推廣第一人”。

王珮瑜朗讀了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致獻京劇前輩孟小冬。

東坡詞自有橫槊氣概,王珮瑜的唸白更是朗讀出這恢弘氣魄、豪氣意韻。當傳統詩詞遇見國粹京劇,竟是這樣一般絕妙風情。

06

朗讀者 楊利偉

朗讀者:楊利偉,楊利偉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

2003年的10月,38歲的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在太空飛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實現了中國人千年的飛天夢想,使得中國成爲繼前蘇聯、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舞臺上,楊利偉分享了他難忘的“第一次”飛行。他說:“其實這個第一次絕不僅僅屬於我,它屬於我們共同奮鬥的航天人,屬於在座的以及電視機前的每一位炎黃子孫,它屬於我們深愛的國家和民族,甚至屬於全人類。”

當董卿問到當時是否會擔憂風險問題時,楊利偉坦言道:“我們身爲軍人,本身就準備風險和犧牲,存在風險是載人航天的正常現象,這不會動搖我。”

同時,楊利偉表示特別想借《朗讀者》的舞臺,表達對戰友、同事以及爲中國航天事業做出貢獻的背後的每一個人的敬意。最後,他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學院學生朗讀了自己的作品《天地九重》。

是啊!我們的一生會經歷許多的第一次,難忘而又寶貴,他意味着我們的成長。

其實細想來,每一個人都在第一次過自己的人生,不是嗎?這條不能回頭的人生道路上,正是許多不能忽視的第一次讓我們從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未來。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