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

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K 次

家,簡單一個字,能引起無數人的情感共鳴。因爲家是每一個人最初的記憶,也是外面最終的歸宿。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

  【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1】

週六晚上,我和朱嫂正襟危坐,一起觀看了中央一套晚8:00播出的情感類綜藝節目,董卿主持的《朗讀者》第九期。六位嘉賓引領着我們走進了幾個不同的“家”,感受着他們家庭的悲歡離合,冷暖人生。

“家,簡單一個字,能引起無數人的情感共鳴,因爲家是每一個人最初的記憶,也是我們最終的歸宿。莫爾說爲了尋找想要的東西,我們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而中國古人則推崇,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家是個人通向外界的重要的紐帶,在今天的這期節目裏,讓我最有感受的是作家樑曉聲的那句話,每一個人都有現實的家園,書本可以構建一個精神家園。家,真的是一個充滿內涵又充滿溫暖的詞。”——董卿開場白

家,是一個有溫度的詞,它不僅是我們身體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港灣。倦鳥歸林、魚翔淺底,落葉歸根,這都是對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尋着一種歸宿。

潘際鑾,焊接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的名字,大多數人很陌生。

他是我們國家第一條高鐵鐵軌的焊接顧問,是我們國家第一座自行建設的核電站秦山站焊接顧問,他參與籌辦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清華大學》焊接專業。是我國焊接技術發展的奠基人之一。

雖然潘老的科研價值上千億,但老人家生活簡樸,淡泊名利,今年90歲高齡的他,心裏想的依然是:還能爲人民做什麼樣有意義的事情?

潘老一上場,我着實吃了一驚。他明顯一副年輕態,西裝革履,步伐穩重,精神矍鑠,吐字清楚,樂觀開朗,談笑風生。

說到“家”,潘老的家人更是令我瞠目結舌,那是一家子的學霸啊!

父親是清朝末代的秀才。潘老自己畢業於《清華大學》;大哥潘錫圭畢業於《浙江大學》機電系,二哥潘際元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姐姐畢業於《天津大學》、妹妹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老伴李世豫也是北大才女。

場上,潘老始終面帶微笑,侃侃而談。他講述了自己爲了專注與科學研究,錯過了孩子出生的時刻,老伴不怪他;他事業心太重,老伴不怪他;他不會說情話,張口焊接,閉嘴科研,老伴也不怪他。

六十年來,潘際鑾老先生的科研成果造福了無數中國人,唯獨冷落了老伴李世豫,他從一無所有到成爲中國焊接專業泰斗,風雨六十年,老伴一直沒怪過他。

有人說,越活到現在,越羨慕爺爺奶奶那個年代的生活。那個年代的人很穩,做一份工作,就堅持了幾十年;研究一個專業,就用了一生的時間;愛上一個人,就是一輩子。

現如今的他,仍然以《清華大學》爲家,每日騎着自行車,載着老伴穿行在清華校園裏,不遜色於熱戀中的情侶,是校園裏一道美麗的風景!

最後,潘老攜手近九位清華大學以及西南聯大的功勳級校友們,共讀清華大學救國會的《告全國民衆書》,獻給清華大學、獻給偉大的祖國。

“全國民衆,人人都應負起保衛中國民族的責任!我們的.目標是同一的:自己起來保衛自己的民族!我們的胸懷是光明的:要以血肉和頭顱換取我們的自由!”

大師風骨,民族脊樑。那壯觀的場面,震撼全場觀衆。

家,是靈魂棲息的彼岸,是心靈停泊的港灣;是我們在風雨中的信念,是挫折痛苦後的溫暖。

我愛我的小家,更愛我們共同的大家!

  【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2】

人生的旅途上,多美的風景都比不過回家的路。無論春運的人潮再怎麼洶涌,無論回家的路有多少雨雪阻隔,心的方位永遠指向家。家文化把中華大地變成巨大的磁場,磁吸着每個人的心思和情感。故鄉和家庭有如此強大的親和力與凝聚力,造就了億萬人流穿越大地的律動,造就了獨具特色的春節傳統。

千百年來,人們心中的信念有着一個固定的歸屬,這個歸屬就是家。從“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到“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鄉愁是不滅的明燈;從“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到“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親情是綿遠的牽掛;從“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到“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家國是永恆的話題。對家的精神歸屬浸潤在血脈中,融入到文化裏,成爲民族的文化基因。

史學大家錢穆先生曾說:西方的宗教爲上帝教,中國的宗教則爲“人心教”或“良心教”,中國人做事以良心爲出發點。西方人以教堂爲訓練人心與上帝接觸相通之場所。中國人不必有教堂,而亦必須有一訓練人心使其與大羣接觸相通之場所,此場所便是家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它教授給我們的內容,有無私而厚重的親情大愛,有接人待物的基本功課,有家國天下的濃厚情懷。

家是親情的港灣。對親人的情感,不會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般斤斤計較,也不會虛與委蛇、虛情假意,它最需要真誠的愛、無私的愛,而不是錙銖必較的等價交換。親情之愛恰如投進湖面的石子,盪開的層層漣漪,由近及遠,而能夠達到的最遠距離,往往就是我們在社會中跋涉的距離。兒行千里母擔憂,這是父母的無私責任;事親以敬,則是子女對父母的義務。由親情出發,便有了“父慈子孝”,做父母的要像父母的樣子,做子女的要像子女的樣子。正是在這種家庭責任和擔當氛圍中,我們識曉了人生大義,讀懂了生活哲學。

家是社會的細胞。羅素有一個耐人尋味的觀察,孝道並不是中國人獨有,但中國文化已達到了極高的程度,而這個舊習慣依然保存。中華文明綿延至今,文化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之所以能生生不息,與對孝道和家庭的重視休慼相關。正因爲這種對家庭的責任,家成爲由私及公的必經橋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了與親人之間最真誠的愛戴,往外推己及人也纔會格外有力。由家而國,這樣一種自然而然的推擴,讓仁愛精神成爲文化精髓,讓家國情懷成爲民族品格。

出則安邦定國,歸則立業興家。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我們的根脈。雖櫛風沐雨,我們仍會風雨無阻在春節這個節點一致奔向那個叫做家的地方。因爲家,是我們心靈的皈依,是我們共同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