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看《朗讀者》第八期觀後感

觀看《朗讀者》第八期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導語:《朗讀者》節目在與大衆分享和品味經典作品的同時,也以春風化雨般的潤澤力量傳遞了一種文化上的自信。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朗讀者》第八期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觀看《朗讀者》第八期觀後感

  朗讀者第八期觀後感【1】

雖然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孝子,但許多人雖心存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卻總是以爲來日方長,停滯了回家的腳步,他們感動很多,行動很少,想得很多,做得很少。盡孝對很多人來說,永遠是“未來時”和“未完成時”。

有些東西一旦錯過,將永遠沒法彌補,盡孝就是。畢淑敏曾說,“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時間是不等人的,如果等到你自以爲擁有了可以孝順能力的時候,可能已經爲時已晚,父母可能吃不動了也穿不了,有的父母也許會遠離塵世。

所以,不論你走多遠,不論你多忙,不論做了多大的官,不論你掙了多少的錢,別忘了是父母給了你生命,教會了你說話和走路,教會了你做人的道理。我們永遠是父母的寶貝,是父母的牽掛,永遠也走不出父母的視線和心裏。

你聽了是不是也很有感觸呢?在省教科院附小,每週四進行的這項活動,學名叫“童心說事”,因爲參與的都是孩子,說的都是孩子的心裏話。

校長張翼文說,之所以推出這項活動,主要是想給孩子們提供平臺,展示自己的觀點、愛好與特長等等,學校的辦學初衷,正是“一切從孩子出發,亮出孩子”。

數據顯示,去年4月至今,將近一年時間,已有220名學生登上“童心說事”的舞臺,佔學校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參與面很廣。該校老師羅茜莎告訴錢報記者,最近在“學校文化或活動等印象最深的內容”問卷調查中,“童心說事”也位居前列,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已經當了幾次聽衆的五年級學生華翰銘說:“每次去聽‘童心說事’,我和其他小聽衆都會早早地吃完飯去旋風舞臺,整個大廳可就熱鬧了!每次聽完都收穫不小。‘童心說事’不僅鍛鍊了上臺同學的膽量,而且讓臺下的聽衆在歡樂中學到了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啊!”

家長也持相同觀點。五年級班主任朱斌品報料,現在參加“童心說事”,爸媽跟孩子一樣積極,經常在班級羣裏問這事——

“啥時候輪到我們班的孩子去講?”“我家孩子有沒有機會上臺?”“聽說家長可以陪孩子上臺一起說,我能提前報名嗎?”……

  朗讀者第八期觀後感【2】

近日,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火爆熒屏,朗讀的莊嚴感賦予了這檔朗讀性節目獨有的精神面貌和氣質,使它與時下某些油腔滑調、痞裏痞氣、沒有正經、缺少底線的娛綜節目區別開來。朗讀賦予了讀者莊重的情感體驗和怡情審美的精神愉悅,它的魅力來自於真情實感的外化和其中所蘊含的超功利的神聖之美。朗讀從來不只是嘴皮子上那點事兒,而是從心底裏流淌出來的歌聲。它是深沉隆重的內心表白和直擊心靈的情感活動,是讀者對作者的一次莊嚴致敬。通過朗讀,讀者和作者瞬間打通了“任督二脈”,將彼此對生命的感悟和體驗融爲一體,讓智性的文字轉化成富有感染力的聲線,共同完成對文字音色內涵的塑造和養心怡情的審美創造,讓人在詩詞意境中領略生命的大美和莊嚴。

在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著名長篇小說《朗讀者》中,朗讀作爲一個聯結肉體和精神的載體,串起了二戰後一個關於羞恥與謊言、反思與救贖的故事。朗讀在劇中不僅是愛情的表徵,更是一種神聖的儀式和指向靈魂深處的告白,同時也是女主人公漢娜的生命得以延續的主要動力。它以這種最得體、最莊重的方式,傳達出戰爭帶給人心靈深處的創傷,給人以一種肅然心動的力量,而這力量正部分來自於朗讀所帶來的真誠和莊重,它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沖刷心靈污垢、將人導向光明的能量。

基於朗讀藝術莊嚴的詩意體驗和脫俗的端莊氣質,誦讀文化一直有着廣泛的羣衆基礎。特別是近些年,隨着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興盛和傳播,《爲你讀詩》《爲我讀詩》《我們讀詩》《讀首詩再睡覺》等微信公衆號和各種文學羣、詩詞文化朗讀羣相繼活躍起來。人們通過手機APP軟件錄製配樂音頻,藉此表達對優美文字的賞讀和對生命靈性的體悟,爲奔忙的靈魂探尋一片詩意的棲息地。此外,北京單向街書店的流動朗讀盛宴、北京植物園曹雪芹文化中心的品紅課等讀書沙龍活動和網絡電臺,也通過現場和微信平臺互動等方式,定期與觀衆誦讀曹雪芹、魯迅、加繆、海明威、蘇珊·桑塔格、伍爾夫、辛波絲卡等大師的作品,通過文字音律之美回望歷史、品鑑經典,享受與大師同頻共振的情感體驗和精神快感。在歐美國家,朗讀作爲新書銷售的“敲門磚”一直是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心靈傾訴和情感交流的有力手段。歐美作家在新書籤售時往往要面對公衆朗誦自己的作品,藉着朗讀,作家向讀者展示自己的新作和心路歷程,讀者也借這個機會滿足了“看下蛋雞”的好奇心。在臺灣文學界,朗讀在有些作家眼裏被視爲另一種凝視。臺灣文化總會爲臺灣著名作家錄製了“爲臺灣文學朗讀”的錄音,爲臺灣文學界保留了幾代文學家真實而深情的聲音文本。這其中有黃春明開朗說故事的笑聲,鄭愁予時而激昂時而柔情的朗讀,白先勇用溫柔的聲音朗讀《永遠的尹雪豔》,王文興以地方口音朗讀《背海的人》,司馬中原用詼諧的聲音說鬼故事等,百位作家不同的聲音質地和口音,一如他們的作品般特色鮮明,交融出臺灣文學深情多彩的面貌。在臺北城南歷史博物館到中正紀念堂的南海路一帶的站牌邊,設置有文化總會“爲臺灣文學朗讀”的錄音,只要用戶連上手機,就可以聆聽鄭愁予、余光中、洛夫、瘂弦、張默等臺灣著名詩人用他們自己的聲音朗讀的自己的詩作。不僅如此,臺灣文化總會爲監獄裏的服刑人員製作了文學錄音節目,以期透過文學藝術這種溫柔、安靜的力量讓犯人們走上新的人生路。實踐證明,他們看到了生命改變的可能。可見,朗讀不僅能使語言凝結成詩,使文學插上翅膀,還能消除身體裏淤積的濁氣,沖刷心靈的塵埃,撞擊生命的火花,觸動心底最柔軟處的神經,使人生的價值得以光亮。更重要的是,它是讀與思的結合、口與心的交匯,既悅耳又悅心,兼具美學品格和力量,蘊含着強大的生命感召力。

在當前這個過度娛樂化的年代,綜藝節目《朗讀者》如一股清流,把人們從單純娛人耳目的視覺和聽覺的暴力中超拔出來,爲公衆構建了一個朗讀的空間,召喚出人們心底潛藏的讀書熱情,這正是它積極的文化意義之所在。固然,我們不能寄希望於幾檔文化綜藝節目就能改善閱讀的貧瘠並抵達文化的深處,但它至少爲誦讀營造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情境,用深沉而樸素的情懷守望了初心,讓國人從中重拾對生命的感動和敬畏,在淡淡書墨香、琅琅讀書聲的繚繞中走向雅緻、走向深邃。

  朗讀者第八期觀後感【3】

要說近來最火的電視節目,《朗讀者》肯定名列其中。

不久前,朗讀亭被請進錢報記者所在的浙報大院,結果天天都有人捧着書本或文稿在亭子外排隊,想做一回“朗讀者”,其中有不少是聞訊趕來的中小學生。而事實上,杭州早有學校領先一步,去年春天就在校園裏開闢出專門場地,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登臺成爲“朗讀者”,在全校師生的面前,讀讀自己喜歡的書,講講打動自己的故事。

換言之,杭州的“校園朗讀者”比今年央視熱播的《朗讀者》更早問世!

這所有超前意識的學校,是浙江省教科院附屬小學,位於杭州拱墅區,在半山腳下。

每週四中午,是省教科院附屬小學小朗讀者雷打不動的展示時間,每班輪流派代表上臺。

上週四,錢報記者去當了回聽衆,一羣熱心的娃朝教學主樓下一指:“他們都在那兒說。”

果然那裏有一方醒目的紅色舞臺,舞臺背景是一幅鮮豔的油畫,畫中的孩子們正在開心地嬉戲,油畫上還寫了四個字“旋風舞臺”。

對省教科院附小的孩子們來說,旋風舞臺就是最棒的朗讀亭。

中午12點,舞臺還是空的,臺下聽衆卻已翹首以待。小朗讀者來自五年級,聽衆是一到六年級的學生。有小聽衆向記者報料,因爲場地有限,各班同學是輪流來聽的,每回每個班5個名額,所以能來聽覺得很榮幸。

沒過幾分鐘,主角們登臺了,聲情並茂地開始講述自己的旅行故事。稚嫩的聲音,卻說得有條有理,連旁聽的老師們都忍不住點贊。

錢報記者打聽了下,該校小朗讀者的素材非常豐富,有讀經典名著的,有講歷史人物故事的,有談論各地風土人情的,有說動植物的,還有點評時事的,包括不久前的老虎傷人事件。他們的講述都是從兒童的視角出發,看待世界,非常打動人心。

讓語文老師侯偉印象最深的,是六年級學生陳思涵和小夥伴一起講“孝”。

小朋友們從甲骨文演變、《說文解字》開始解析“孝”字的來歷,又通過《周易》、《儀禮》、《禮記》、《詩經》等先秦文獻,分析“孝”的含義,然後借用一則唐憲宗斷案的故事講到中國的孝道文化。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