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漂着金子的河觀後感精選黨員篇

漂着金子的河觀後感精選黨員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導語:《漂着金子的河》由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求是影視中心聯合攝製而成,影片取材於獲稱“中國最美村官”劉國忠的真實事蹟。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電影《漂着金子的河》觀後感,歡迎大家參考!

漂着金子的河觀後感精選黨員篇

  漂着金子的河觀後感【1】

《漂着金子的河》取材自**澤普縣“中國最美村官”劉國忠的真實事蹟,澤普是“澤普勒善”的簡稱,因澤勒苦善河得名。澤普勒善,塔吉克語,意爲“黃金之河”,河有沙金,故名“漂着金子的河”。

觀看本片後,非常感動。影片用紀錄片的手法,通過藝術再造,充分展示**農村“維漢團結一家親”的真實情況和**幹部“紮根基層、務實爲民”的光輝形象,是一部學習先進典型,學習身邊人物的優秀影片。

劉國忠是**澤普縣古勒巴格鄉科克墩村村支書。科克墩村全村只有59戶人家,劉國忠一家是這裏唯一的漢族人家。1998年擔任村支部書記後,劉國忠帶領科克墩村告別了無電、無路、長期喝苦水的歷史,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也從十幾年前的不足300元,增加到2012年的7000元,94%的村民住上了安居房。在科克墩村羣衆心目中,劉國忠就是他們最堅實的靠山。但劉國忠本人家裏卻十分窮困,住的是破舊的土坯房,最值錢的傢俱,是一臺18英寸電視機、一臺舊冰箱。2013年,劉國忠收穫了“中國十大最美村官”的殊榮。也就是在這一年10月,劉國忠與妻子在騎摩托車回家的途中意外摔倒,終因傷勢嚴重,搶救無效離世,享年62歲。

做爲一個70年代出生,在**工作生活20多年的幹部,影片中的一幕幕場景,再現了對**這片熱土的眷戀和感動。回想,六七十年代,我們的父輩們,像劉國忠同志一樣的熱血男兒,不遠千里,紮根**基層,在建設大美**,維護**社會穩定中付出了巨大的貢獻,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可謂可歌可泣。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央**經濟工作座談會後,中央加大了對**的支持力度,全國各省對口援疆工作如火如荼,**大地一派新氣象。2014年,自治區黨委決定機關幹部21萬人利用三年的時間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各族幹部深入農村基層一線,開展扶貧幫困,攻堅扶貧,各民族團結一心,爲**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穩定做出了很大貢獻。

今年是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年”。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做爲檢驗檢疫一名幹部職工,我們要立足本職工作,高度重視民族和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緊緊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這一主題,要始終堅持把做好民族工作放在關係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高度來抓,始終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爲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大事來抓,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紮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年、雙擁共建和“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等主題教育活動,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取得顯著成就。

**歷來就是祖國大家庭不可分割的部分。維護祖國統一、維護**穩定、維護民族團結是歷史賦予我們每個公民的神聖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新形勢下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必將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凝聚身邊的人自覺投身於**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具體實踐中,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起到積極的作用

  漂着金子的河觀後感【2】

國內少有聚焦南疆地區民族團結和基層幹部的電影,以“中國最美村官”劉國忠的真實事蹟爲藍本的《漂着金子的河》,是其中一部。

由上海援疆指揮部、求是影視中心聯合攝製的《漂着金子的河》已於近期製作完成,且成功入選2016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電影展映單元。昨日,該片於電影節舉辦了首映式,6月14日還將於上海影城專場放映。

劉國忠是新疆澤普縣古勒巴格鄉的科克墩村支書。科克墩村全村只有59戶人家,劉國忠一家是這裏唯一的漢族人家。

1998年擔任村支部書記後,劉國忠帶領科克墩村告別了無電、無路、長期喝苦水的歷史,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也從十幾年前的不足300元,增加到2012年的7000元,94%的村民住上了安居房。

在科克墩村羣衆心目中,劉國忠就是他們最堅實的靠山。但劉國忠本人家裏卻十分窮困,住的是破舊的土坯房,最值錢的傢俱,是一臺18英寸電視機、一臺舊冰箱。他曾說:“村裏現在還有五戶貧困戶沒有蓋新房,我想等他們都住上新房後再蓋吧,這樣可以和他們做個伴。”

2013年,劉國忠收穫了“中國十大最美村官”的榮譽。也是在這一年10月,劉國忠與妻子褚富蘭在騎摩托車回家的途中意外摔倒,終因傷勢嚴重,搶救無效離世,享年62歲。

上海援疆指揮部於是有了將劉國忠搬演至大銀幕的想法,並將該片列爲第八批援疆重點文化產品。

導演兼製片劉春彥稱,影片拍攝前,編劇組在劉國忠生前所在村子生活了3個月,先後撰寫了31稿劇本, 最後定下來拍一部“去英雄化”的真實電影——不拍劉國忠的生前事蹟,而是拍他車禍去世後衆人的反應,同時,用紀錄片的手法拍故事片:有真實的人物、事件、環境和情感,帶着對英雄人物和真實事件的敬畏,重現人們心中的劉國忠,捕捉現場細節。

2015年12月,影片在澤普縣正式開機。來到科克墩村實拍時,劉春彥又碰到了頭疼的問題。他說,最初參演劉國忠妻子、兒女的都是他從北京帶過去的專業演員,“鏡頭往那一看,不對,假的,怎麼看都不行,演員要拿掉,得重新寫劇本。”劉春彥只能邊拍邊改劇本,同時,他大量起用了當地民間藝人、縣歌舞團演員以及劉國忠的家人(妻子和兒女)、鄉親本色出演。除了劉國忠大哥由山西太原話劇團團長扮演,大部分羣演爲非專業演員,演的90%都是真人真事。

拍攝現場有4臺攝影機同時開拍,因爲素材太多,剪輯工作也是出乎意料的難。最後,劇組請來了常年給徐克、吳宇森、王家衛剪電影的胡大爲,效果確實不俗。

  漂着金子的河觀後感【3】

雖然時間越來越久遠,但我仍然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見到後來被我常稱爲“老劉”的劉國忠,是2008年10月中旬的一個下午,我到該鄉任黨委書記不久。在全鄉最偏遠的科克墩村的.小麥冬播地頭上,我見到了消瘦單薄、渾身塵土、滿頭銀髮、憨態可掬的老劉。溝通完當前工作,我提出到他家去看看。

正如影片中的畫面一樣:楊樹枝圍成的柵欄裏,四間破舊的土坯房早已裂開了縫,家裏連一件像樣的傢俱都看不到。只有用了幾十年破舊不堪的矮桌、木頭沙發、幾口木箱,老劉說是結婚時置辦的。我怎麼也不敢相信,這是老劉的家。當問及老劉,怎麼不把房子修修,這樣住着不安全時,他憨憨地說:“村裏現在還有5戶貧困戶沒有蓋新房,我想等他們都住上新房再蓋吧。”

此情此語,讓我心酸之餘對老劉肅然起敬。那天我在老劉家用了晚飯,聊了很久。從老劉樸實的話語中,我瞭解了科克墩村的變遷;瞭解了他在這裏一呆就是幾十年的執著,我瞭解了他要給村裏通柏油路、通自來水、建安居房等一個個心願。晚上,我們又一起走訪了幾戶村民家。從維吾爾族村民對老劉敬重的眼神中,從他們對今後美好生活的憧憬中,我更加理解了老劉。

影片還記述了那次特殊的“上訪”。那是2011年的一個冬天,窗外大雪紛飛,再過幾天就是春節。鄉信訪幹事急匆匆地跑進時任鄉黨委書記的“我”的辦公室,氣喘吁吁地說:“書記,科克墩村十幾個村民來上訪了。”我心想,科克墩村幾十年無一人上訪,怎麼一來就是羣體上訪。我當即跑出辦公室,一眼見到該村十分熟悉的村民空都孜,我一邊把羣衆請到會議室,一邊向空都孜瞭解情況。當聽到村民是爲了阻止老劉退休的事來找鄉黨委時,我才鬆了口氣,並答應羣衆代表,儘量做通老劉的工作,讓他繼續帶領大家幹。

原來是幾天前,鄉黨建辦按程序對科克墩村換屆選舉人選進行羣衆推薦。老劉又一次以全票被推薦爲村委會主任候選人。在宣讀推薦結果時,老劉說:“我年紀大了,幹不動了,我退下去,讓年輕人幹,你們還是推薦別人吧。”話音剛落,村民們就七嘴八舌地說起來:“劉書記不能退休。”“科克墩村不能沒有他。”再後來就出現了村民們到鄉里集體“上訪”的一幕。

第二天,我把老劉請到辦公室,面對年過花甲、滿臉滄桑和十分疲憊的他,我怎麼也無法開口讓他再幹下去。可面對村民的苦苦哀求,我還是告訴了他鄉親們的心願。老劉久久無語,最後說與家裏人再商量一下,3天后給我答覆。

3天后,老劉來到我的辦公室,他說:“我想通了,羣衆需要我,我就繼續幹吧。”

一個月後,老劉在科克墩村“兩委”換屆選舉大會上,第六次以全票當選爲村支書兼任村委會主任。加上擔任村委會會計、村委會副主任的時間,他在村幹部崗位上整整幹了43年。

幾十年來,老劉把一生的心血獻給了科克墩村,獻給了科克墩村的村民。幾十年“深藏”偏僻落後的小村莊,老劉心裏始終裝着羣衆,時刻想着羣衆,一切爲了羣衆;始終與困難羣衆對比,與貧困農民同甘共苦。正是這種不管深藏地裏多久、依然閃閃發光的“金子精神”,支撐了羣衆心中的那片“天”,支撐了自己心裏的那杆“秤”;支撐了數十年如一日他對羣衆的大愛、對黨的事業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