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十二公民》觀後感大綱

《十二公民》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導語:《十二公民》改編自1957年的美國影片《十二怒漢》,。該片講述了當代中國一個由富二代“殺人案”引發了最爲激烈的法庭智斗的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十二公民》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十二公民》觀後感

影片開頭,是某法律大學英美法補考模擬法庭現場,其實這一設定就給我們提供了一整套司法制度。影片介紹了十二位不同經濟條件、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生活經歷的公民圍繞一起命案展開的關於嫌疑人是否有罪的辯論。我認爲,片名之所以叫做“十二公民”而非“十二陪審員”,是因爲其實這十二個人並不全符合作爲真正陪審員的條件。美國的陪審員制度對於陪審人員有嚴格的要求和篩選體系。一開始是初選。首先與案子有關的人員,包括與原告或被告有聯繫的人不得入選。

另外一些職業有可能產生思維傾向的,比如律師、醫生、教師等等,也不能入選。此後其餘的候選者還必須通過十分嚴格的審查,來刪除一些由於環境和經歷所造成的有心理傾向的候選人。

而影片中八號是檢察官,六號是外科醫生,而一直認爲嫌疑人有罪的三號,則是一個與兒子有着重要矛盾的父親,對於嫌疑人與父親素有嫌隙這種情況易產生代入感,以致無法客觀判斷。這些都體現了影片中的陪審團與真正的陪審團的差異。

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應該就是八號陪審員通過兩位證人的證詞再結合老人自身的身體情況和居住環境還原案發現場,找到時間上的矛盾證明老人證詞有誤,證實了嫌疑人的無罪可能。而實際上影片主體也是各位陪審員對於證詞的推敲,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改變了陪審員們的投票結果。然而實際上,在美國,這一工作檢方和辯方做的,相當於我國的原告與被告雙方。影片中的兩位證人應屬於檢方證人,那麼辯方的責任就應是通過提問或出示其他證據檢驗證人及其證詞的真實性,已達到辯護目的。這一過程叫聽證。顯然這又是中西司法制度中的又一差異。

我們可以看到,剛開始除了八號陪審員,其他十一個人都是在聽取兩段未經仔細審查的證詞之後便輕易地相信了嫌疑人有罪。然而這種輕信,會使很多人遭受五號和九號陪審員同等的`命運,就像五號說的“萬分之一的錯誤,那對於一個當事人來說那是百分之百的災難”,也像八號說的“所謂的百分之百,往往是我們四捨五入的結果,而真相往往是在那些小事裏頭”“決定一個人該不該槍斃,這事不該吹毛求疵?”“關係到一個國家法律未來是否公正,不該吹毛求疵?”。這就是司法公正的意義,也是法律工作的意義。我們的參與往往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所以法律必須是嚴謹的,吹毛求疵是身爲一個法律人該有的態度。

8月25號,我的一個朋友跟我說我是一個鑽牛角尖的人,當時我不以爲然。後來我想,人家那麼評價我,一定是我自己沒察覺到,但又給了人家那種感覺,我才發現,我是喜歡把一件事情的性質、定義弄得很明確,表述的很精確。那麼往往就會把事情放到一個很具體的條件下,以至於產生鑽牛角尖、吹毛求疵的效果。而現在我很慶幸能得到這樣的評價,因爲法律再用它強大的力量保護了我們這個龐大的社會的同時,也具有同樣的力量去毀滅一個受冤者的一生,而我們學法律的,以後既有可能成爲一名使用這一武器的戰士,也可能會成爲誤用了它的劊子手。想要正確地使用它,對於各方面的嚴謹是必不可少的。

“無罪假定”,這是美國司法制度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即不論嫌疑犯被指控的罪行有多麼嚴重,不論檢方手中掌握的證據看上去多麼有力,在他被宣判有罪之前,必須假定其無罪。而這一方面大大減小了公民受冤失去自由的可能;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導致罪犯最後會因檢方證據不足而逍遙法外,這就導致了美國的社會治安問題。然而在犯罪率走高的背景下,美國公民仍頂着支付重大代價的危險,堅持保護公民最基本的自由,的確體現了他們對生命、對自由的高度尊重。

然而,中國與美國大不相同,大到意識形態,小到公民生活習慣,方方面面都是不同的,這就註定了,美國司法制度不同於我們,並無好壞之說。我們能做的只是在對比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是單純的肯定或否定。影片中,十二名陪審員辯論中的亂象是可見的,這證明至少暫時,這一制度還不適合我們。

影片也反映出了社會中的各色人物,但就思想覺悟、文化水平方面,的確良莠不齊。但是,從另一角度我們也看到,我們的社會,有越來越多的理智、有判斷力的公民。而就像片尾展示的,這樣一場開誠佈公的辯論之後,人們互相感染、瞭解,卸下了刻薄、冷漠的武裝,化解了偏見與誤會,成爲了互相體諒、尊重的朋友。一切都變得明朗和溫馨。我想,這也是法律的意義,在公正平等的思考之後,是光明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