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十二公民》觀後感(精選10篇)

《十二公民》觀後感(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導語:《十二公民》除了前幾分鐘政法學院大學生補考,找家長來幫忙當陪審團這個設置有些不合常理之外,主要情節部分,可以說基本挑不出錯。以下是小編整理《十二公民》觀後感(精選10篇),歡迎閱讀參考。

《十二公民》觀後感(精選10篇)

  《十二公民》觀後感1

今天,我有幸欣賞了由美國經典電影《十二怒漢》改編的電影《十二公民》,看完之後我感觸很深,整體來說這是由十二個人的爭辯組成的電影,這也是一種對法律另一種角度的思考,也就是十二個角度的判決,爲什麼這麼說呢?

從劇情來講,《十二公民》講述的是在一次大學的考試中,學生組成模擬西方法庭,審理的轟動當時社會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而這12位學生家長組成了陪審團。這些人來自社會的階層,有着千差萬別的身份和地位,在他們聽取學生法庭審理後,學校要求他們將對本案做出最終“判決”。這12名陪審員互不相識,但按照規則,他們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達成一致,才能結束審判,否則他們的子女將無法畢業,他們被關在屋裏,討論着在當時輿論下已經“水落石出”的案子。在一開始除了八號先生外,其他十一位成員都想着是儘快結束這場討論。在第一次投票中,就有十一個人認定富二代有罪,一切證據都指向這個富二代有罪,只有八號先生認爲富二代無罪,八號先生經過各種努力和求證,最終成功說服了另外十一改變想法,認定爲富二代無罪。在影片的結尾也證實了富二代是無罪的,兇手另有其人。那麼爲什麼說這是十二個角度的判決呢?首先,我們仔細觀察電影就會發現。其實,這十二位公民所坐的椅子各不相同,有高貴的皮椅、木板凳、鐵椅子。這絕對不是無心之舉,而是在告訴觀衆其實這十二個人代表着他們所在的不同階級、不同身份,這就是有趣的地方。

下面我們來挑幾個分析,我們就主要說說衝突最多的三、四、八號的角度,三號陪審員只是一名脾氣不好的出租車司機,但是他的生活經歷卻十分特殊,他的兒子因爲違逆父親的意願離家出走而且老婆也因此離婚,因此他心懷“對逆子的不原諒”的想法,可最後他正視自己錯誤的負的面情感全面崩塌,改變了有罪的想法,這樣有着特殊家庭經歷的就是從家庭的經行判斷的,所以他代表家庭角度的判決。四號先生是一個富商,這是一個有着特殊色彩的身份,因爲人心底裏有着幾分仇富心理,會被猜忌,在影片中他的生活也被多次討論,這樣的生活讓他非常多疑,在案件中他也是保證懷疑的態度刨根問底,當證據足以說服他時纔會改變想法,所以他是多疑的判決。而八號陪審員,可以說是電影主導者,其實是一個真正的審查官,他的工作致使他不輕易做出決定,除非證據確鑿,否則他在陪審裏面一直堅持疑犯無罪,這是一種正義的責任感的驅使,所以這是責任的判決,這些判決有着自己不同的責任,他們本來方向不同,但是在八號的責任驅道下,他們各盡所長,最終全方位的判決富二代無罪,而且事實也在影片結尾說道,富二代竟然真的無罪。

這就給我們一個反思,這就是人思考問題的片面性的存在,一個人只會從一個角度思考問題,這就容易造成錯誤的判定,就像本片,他們十二個角度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功能,來判斷富二代是否有罪,單拿出一個大都會認爲富二代是有罪的,這種片面的角度就會無形中殺死一個無辜的生命,想起來還是十分可怕的,而對於我們個人來講,思想的片面往往阻礙了我們個人的發展,就像井底之蛙,不聽一聽別人的意見也許還會斷送了自己,所以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應該多多聽取別人的意見,不用完全的相信,只需要擴展自己的眼界,古人曾說“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別人的意見就像是積木,不是讓你壘更高,而是讓你壘的穩。

  《十二公民》觀後感2

《十二公民》這部電影是個令人深思的好電影。它的演員班子和導演與其他電影的不一樣,他的導演徐昂和演員何冰、韓童生等主要演員都是話劇界的老戲骨。他們對人物性格的刻畫與表現更加深刻。

影片的主要內容是:暑期一所政法大學內,未通過英美法考試的學生補考。他們組成模擬法庭,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審理社會上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12位家長組成了陪審團,在聽了學生的法庭審理之後,對本案作出最終判決。但按照規則,只有12位家長達成一致意見,審判才能結束。由此,他們開始激烈討論。在這次討論中經歷大大小小的討論12次,第一次與最後一次投票結果更是天差地別。最開始一個人認爲富二代無罪,其他11個人都認爲有罪,最後一次全部認爲他無罪。在第一次投票的時候,3號陪審員問8好陪審員爲什麼投無罪,8號陪審員這樣回答:我是覺得,這事我們不說清楚,想明白了,隨隨便便把手一舉,就把這孩子推到了死路上,這樣不行。我們爲何對生命如此苛刻?因爲我們總是去相信,或者是選擇相信別人說的事實,而不做深入的思考,而不做質疑了?就因爲如此,一條生命可能在無知的口水中淹死!10號陪審員說8號陪審員吹毛求疵,8號陪審員說:決定一個人的生命,這不該吹毛求疵?雖然這是令人震驚的弒父案,但是人們好像只顧得去跟隨大衆的觀點,作爲談資,而忘了去關心事件中的人到底發生了什麼,只相信既定的事實,而對真正的剖析卻當作沒事找事,都成了熱情的陌生人。

12位陪審員素不相識,職業也十分廣泛,有教授、出租車司機、房地廠商、保安等。在討論的過程中,也都牽扯出很多人的傷心事。3號陪審員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離家出走的兒子、4號做一年半冤獄,7號賣東西被保安追趕……一件案件的討論觸發瞭如此多的個人不願言說的事,而這些被引發出來的事有令人唏噓感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楚呀!除此之外,討論過程中還引發了地域歧視、冤假錯案、女大學生等敏感話題,使這部影片提供給我們更深刻的思考。

在第12次投票時,堅持認爲有罪的3號放下了個人的情感因素,投了無罪。誰也不能隨隨便便宣佈一個人有罪,除非證據確鑿!這應該是我們看待事情的立場。

  《十二公民》觀後感3

第 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於2015年06月20 日舉行,頒獎禮第一次全面公開評審全過程,最終《十二公民》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五項大獎,成爲大贏家。

一部偉大的電影,無需大製作、大場景,亦無耀眼的明星,而是要讓每個觀衆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解讀,進而反思現有的生活。《十二公民》成功了。

影片開始,用幾個簡潔的鏡頭陳述了暑期一所政法大學內,未通過英美法課程期末考試的學生迎來補考,組成模擬西方法庭,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審理的正是一樁社會上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12位學生家長組成了陪審團。這些人來自社會不同階層,有醫生、房地產商、保安、教授、保險推銷員等。他們在聽取學生法庭審理後,將對本案做出最終“判決。這12名陪審員互不相識,但按照規則,他們必須達成一致,才能結束審判。第一輪投票,就有11人認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證物證都指向這一結果的情形下,這位年輕的嫌疑犯離輿論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遙。所有的線索都被逐一討論,隨着審判的進行,疑點出現,每個人背後的故事也浮出水面,最後產生的結果也與一開始舉手表決的局面大相徑庭。

一直讓人好奇的8號陪審員的真實身份在電影的最後一刻才揭曉——人民檢察官!正是他的堅持,案子一步步抽絲剝繭,最後戲劇性反轉,十一個人終被他一個人說服。面對其他陪審員一致意見的壓力,他不爲所動,堅持法律,體現了維護法律尊嚴的精神,給熒幕前的觀衆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律意識啓蒙課,也引發我們深深的反思。

在當今一個法治理念還未深入人心的時代,網絡卻異常發達的國家,公民往往更願意利用自己樸素的價值觀來對當事人進行輿論宣判,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網絡陪審員,僅僅憑藉媒體或者其他人口口相傳的一些片段,就輕易的給當事人定罪而不去相信司法機關嚴密的調查和專業的判斷。這部電影就給了我們理性的洗禮,讓我深深地知道何爲‘理’,如何做到‘理’。

電影向我們展示了目前社會和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希望促使民衆反思現狀,進而提倡法治精神、迴歸人性的美好。這或許就是電影《十二公民》給我們的最大啓示。

  《十二公民》觀後感4

真理與偏見,微觀其實就是宏觀的縮影。——題記

一樁證據確鑿的血案,一個法院存疑停審的決定,卻正提供了一份機緣讓十二個素不相識且身份各異的人共聚一堂,開展了一次關於兇手的討論。

樓下老大爺的證詞,街對面女人的目擊,與被害者的複雜關係,蹩腳的不在場證明,一切似乎都將兇手指向了富二代,然而,真相真的是這樣?

舉手表決“富二代是否有罪”,十一個人贊成“有罪”,一人投”無罪“,到底是一個人的錯誤,還是十一個人的偏見?

答案總是毋庸置疑,真相卻常常出人意料。

這世上有人風光無限,揮金如土,卻也有人從來無人關懷與在意,還穿着胳肢窩處開線的衣服。所以當他第一次可以上電視時,一直夾着自己的手臂,生怕被人看出自己的窘迫;第一次受人矚目時,一直努力地使自己瘸了的腿顯得不那麼瘸,而彆扭地走路;第一次自己的話受人重視,甚至要被人印到報紙上時,不自覺地便歪曲了本不是如此的事實,而坑害了一個無辜的孩子。

這世上的人們,同樣的兩隻胳膊兩條腿,同樣的血肉,同樣的靈魂,卻似乎從來不存在平等之說,憑什麼是河南人就天生狡詐多計,憑什麼富人違法背德而不能勤勞致富,憑什麼從牢獄中出來的人就都是罪大惡極而不可能是被冤入獄,在陰冷潮溼的獄中煎心日日復夜夜後終於得以釋放,可迎來的卻只有數不盡的白眼和唾罵,就好像一顆心被千刀萬剮後還要扔進冰窟。

也許是這世上的人們都太忙太忙,A有他的店鋪要開,B有他的房租要收,哪來的時間討論什麼真兇是誰呢?你看網上人人都那麼說,你看證據證人都那樣擺在那裏了,你看那兇手是個富二代肯定從小就驕奢蠻橫,這便是真相有什麼好懷疑的呢?但世上根本不會有百分之百的事,而是人們理所當然地四捨五入,可真相往往在那些細枝末節中,萬分之一的錯誤對當事人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災難啊!勞碌而冷漠的人們怎會懂一個人在獄中用指甲蓋劃牆數着過日子,整整四百多個日日夜夜地煎熬後被告知自己是被冤枉時那種世界崩塌的感受,怎會懂一個人無辜被安上一個滔天罪名,萬人唾罵,人人指責的絕望?幾年前聶xx案,呼格案血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即使最後終於真相大白,但終究人死不能復生啊!

所幸正義總是存在,在八號先生的引導下,人們終於漸漸認識到此案的疑點重重,漸漸摒棄了個人偏見和彼此矛盾,團結在一起共同揭開了層層迷霧,最終以十二比零一致通過”富二代無罪“。法院最終也還了富二代一個清白。其實在一生最寒冷的際遇中,總會凝結出一些直入人心的溫暖,冬季並不能將一切凍結,比如那些流淌的風,陡峭的樹,比如那些充滿愛的心。也像文革中那位可敬可愛的姑娘安慰老大爺所說,忍忍吧,會過去的,終究能迎來柳暗花明。

最後,真理屬於人類,謬誤屬於時代。謬誤難免,只希望人類可以用愛與希望融化冰雪,使得一切,爲時不晚。

  《十二公民》觀後感5

影片開頭,是某法律大學英美法補考模擬法庭現場,其實這一設定就給我們提供了一整套司法制度。影片介紹了十二位不同經濟條件、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生活經歷的公民圍繞一起命案展開的關於嫌疑人是否有罪的辯論。我認爲,片名之所以叫做“十二公民”而非“十二陪審員”,是因爲其實這十二個人並不全符合作爲真正陪審員的條件。美國的陪審員制度對於陪審人員有嚴格的要求和篩選體系。一開始是初選。首先與案子有關的人員,包括與原告或被告有聯繫的人不得入選。

另外一些職業有可能產生思維傾向的,比如律師、醫生、教師等等,也不能入選。此後其餘的候選者還必須通過十分嚴格的審查,來刪除一些由於環境和經歷所造成的有心理傾向的候選人。

而影片中八號是檢察官,六號是外科醫生,而一直認爲嫌疑人有罪的三號,則是一個與兒子有着重要矛盾的父親,對於嫌疑人與父親素有嫌隙這種情況易產生代入感,以致無法客觀判斷。這些都體現了影片中的陪審團與真正的陪審團的差異。

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應該就是八號陪審員通過兩位證人的證詞再結合老人自身的身體情況和居住環境還原案發現場,找到時間上的矛盾證明老人證詞有誤,證實了嫌疑人的無罪可能。而實際上影片主體也是各位陪審員對於證詞的推敲,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改變了陪審員們的投票結果。然而實際上,在美國,這一工作檢方和辯方做的,相當於我國的原告與被告雙方。影片中的兩位證人應屬於檢方證人,那麼辯方的責任就應是通過提問或出示其他證據檢驗證人及其證詞的真實性,已達到辯護目的。這一過程叫聽證。顯然這又是中西司法制度中的又一差異。

我們可以看到,剛開始除了八號陪審員,其他十一個人都是在聽取兩段未經仔細審查的證詞之後便輕易地相信了嫌疑人有罪。然而這種輕信,會使很多人遭受五號和九號陪審員同等的命運,就像五號說的“萬分之一的錯誤,那對於一個當事人來說那是百分之百的災難”,也像八號說的“所謂的百分之百,往往是我們四捨五入的結果,而真相往往是在那些小事裏頭”“決定一個人該不該槍斃,這事不該吹毛求疵?”“關係到一個國家法律未來是否公正,不該吹毛求疵?”。這就是司法公正的意義,也是法律工作的意義。我們的參與往往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所以法律必須是嚴謹的,吹毛求疵是身爲一個法律人該有的態度。

8月25號,我的一個朋友跟我說我是一個鑽牛角尖的人,當時我不以爲然。後來我想,人家那麼評價我,一定是我自己沒察覺到,但又給了人家那種感覺,我才發現,我是喜歡把一件事情的性質、定義弄得很明確,表述的很精確。那麼往往就會把事情放到一個很具體的條件下,以至於產生鑽牛角尖、吹毛求疵的效果。而現在我很慶幸能得到這樣的`評價,因爲法律再用它強大的力量保護了我們這個龐大的社會的同時,也具有同樣的力量去毀滅一個受冤者的一生,而我們學法律的,以後既有可能成爲一名使用這一武器的戰士,也可能會成爲誤用了它的劊子手。想要正確地使用它,對於各方面的嚴謹是必不可少的。

“無罪假定”,這是美國司法制度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即不論嫌疑犯被指控的罪行有多麼嚴重,不論檢方手中掌握的證據看上去多麼有力,在他被宣判有罪之前,必須假定其無罪。而這一方面大大減小了公民受冤失去自由的可能;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導致罪犯最後會因檢方證據不足而逍遙法外,這就導致了美國的社會治安問題。然而在犯罪率走高的背景下,美國公民仍頂着支付重大代價的危險,堅持保護公民最基本的自由,的確體現了他們對生命、對自由的高度尊重。

然而,中國與美國大不相同,大到意識形態,小到公民生活習慣,方方面面都是不同的,這就註定了,美國司法制度不同於我們,並無好壞之說。我們能做的只是在對比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是單純的肯定或否定。影片中,十二名陪審員辯論中的亂象是可見的,這證明至少暫時,這一制度還不適合我們。

影片也反映出了社會中的各色人物,但就思想覺悟、文化水平方面,的確良莠不齊。但是,從另一角度我們也看到,我們的社會,有越來越多的理智、有判斷力的公民。而就像片尾展示的,這樣一場開誠佈公的辯論之後,人們互相感染、瞭解,卸下了刻薄、冷漠的武裝,化解了偏見與誤會,成爲了互相體諒、尊重的朋友。一切都變得明朗和溫馨。我想,這也是法律的意義,在公正平等的思考之後,是光明與溫暖。

  《十二公民》觀後感6

電影《十二公民》講述的是12位政法大學畢業生的“親屬”,作爲一場真實案件的陪審團進行案件分析審判的過程。電影一開shi一邊倒11:1審判有罪,但是唯獨8號對案件證詞懷着非常多的疑點,並逐步與其他11位陪審員進行激烈的推理,推理期間交織着每位陪審員的個人感情、直覺、價值觀、經驗,輾轉曲折,但最終秉着對生命的尊重以及對真理的執着,所有陪審員一致以無罪通過陪審裁決。通過電影有以下幾點收穫:

1、對生命權的敬畏: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生命是作爲公民權利的主體而存在的前提,是公民最根本的權利。面對生命權,人人都需要懷着敬畏去對待,這是自然人的最高人格利益,是人得以存在的體現。

2、對待他人容易標籤化:人們容易根據自己固有的感情、直覺、價值觀、經驗等,非常輕率地、絕對地根據他人的羣體身份而下定論,使得認知與現實產生偏差,如電影中對“富二代”、“保安”、“乾爹”、“店小販”等固化認知。標籤化容易造成對相關羣體的誤傷,扭曲社會認知,擴散負面情緒,同時也契合當今媒體的“眼球經濟”需求。

3、理性思維非常重要:我們學習過數學推理過程都知道,每一步的結論都依賴充分嚴格的公理、定理依據。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容易忽視這種推理化理性的思維,本質上是大腦的慣性是“節省能量”,因此容易用直覺進行判斷。理性思維要求對事務進行觀察、比較、分析,進行數據邏輯推理。在電影中8號陪審員帶領大家不斷用理性+數據+實踐進行推論,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懷着“算一本帳”的思路多學習理性思維的益處。

非常推薦大家看一看這部電影。

  《十二公民》觀後感7

首先,從整體來看這部電影是是一部小成本電影。鑑於其實翻拍黑白片《十二怒漢》,無形中給演員們的難度增加了很多,沒有華麗的場景,沒有絢爛的愛情,有的只是一間寬敞而又壓抑的上個世紀的車間,彷彿在訴說着我們曾經的那個純真年代。影片的背景是某個政法大學,模擬法庭是現代的大學生,陪審團是那個年代的青年,這個時代的中堅力量。那個年代的大學生如八號陪審員一般富有探索精神,信仰事實,獨立思考,這個年代的大學生亦像辯方律師一般渾渾噩噩,跟風浮誇,藐視生命。彷彿在斥訴着教育的淪落。大學沒變,變的是裏面的人。令人困惑的是,多年以後,人們依然只能從大學裏的舊人那兒獲取營養。

影片人物刻畫細膩飽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演員都是影帝,感覺很真實,幾乎感覺不到拖拉硬拽的做作。

一場簡單的討論會開始了,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場多餘的討論,舉個手就完成了。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恰恰是對現實的一種莫大嘲諷,人性的冷漠在如今深入人的骨髓,抹殺我們的最後一點良知和判斷,我想把它稱爲“人性的慢性死亡”。

一號陪審員,陪審團長。工作認真盡職,有自己的性格,典型的社會中堅力量。

二號陪審員,笑面佛,處事和事佬,有自己的想法,也深知自己的實力水平不高,小心謹慎,應該是一個大學老師或者政府官員。

三號陪審員,出租車司機,俗稱車伕,本部影片的副主演。社會小人物的一個縮影,尊重傳統,亦有幾分封建。深受“一切奮鬥爲了家庭,爲了後代”思想影響,忽視自己的個人追求,以及老婆孩子的個人想法。典型的“控制型教育”家長,忽視子女的主觀意識。也折射出了現今開放式教育理念與傳統教育之間的巨大矛盾。最終落了個妻離子散,然人唏噓不已。本片中他七號的二人組讓本片增添了許多喜劇色彩。不得不提,此人演技讓人拍案叫絕。

四號陪審員,地產商,一個在現今社會備受爭議的一個集體。有錢,有勢,生活富足。三號的“資本家論”和7號的“花錢擺平事論”讓他大爲光火,同時也反應了現實嚴重的“仇富”現象。而這個集體本身也有許多道德爭議,比如說“養大學生”。

五號陪審員,一個蹲過冤獄的社會青年。可以斷定他是一個有別於蹲過獄的人,他依然堅守這自己的良知,儘管現實對他如此的不公,他依然堅毅,接受現實的挑戰。

六號陪審員,一名醫生。尊重生命,尊重事實,明白事理,社會的骨幹力量。

七號陪審員,小商販,俗稱跑腿的,亦是社會小人物的一個縮影。渴望被尊重,在社會中摸爬滾打,練就一身拍馬功夫,儘管生活很艱辛,仍然堅守着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底線,尊重追求事實的人,讓人敬佩的辛酸。熒幕中滑稽詼諧的形象與嚴肅的討論會形成鮮明對比,讓沉悶的討論顯得生動色彩。

九號陪審員,建國初期的富家子弟,因爲時代原因,受到巨大的心理創傷。一次好心人的幫助徹底改變了他的價值觀,深知“雪中送炭”的真理。心理自卑,渴望獲得別人的尊重,觀察細緻入微。 感覺這個大叔年輕時候應該超級帥!

十號陪審員,貧民區房東一枚。談話的時候,總有那麼一些人喜歡大聲喧譁,打斷別人講話,說話不動腦子,完全不顧及他們感受,想到啥說啥;總有那麼一些人當他一開口,你就想趕緊離開;總有那麼一些人以偏概全搞一些“某類人”歧視;沒錯說的就是十號,開口就招人厭的主。還好他還是尊重事實的,不至於冥頑不化。個人覺得這個演員演的炒雞好,甩扇子瞪眼大叫一聲,然後就口若懸河根本停不下來。

十一號陪審員,保安一枚,質樸、純真、善良、兢兢業業。曾多次在十號發言中躺槍,迫於無奈只能隱忍,有不錯的主觀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形象可愛,讓人倍感親近。

十二號陪審員,牆頭草一枚,面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討論,沒有堅守的主觀意見,跟風嚴重,是普通民衆的一個縮影。十二號表演滑稽,言語樸實而不失詼諧,有很強的喜劇感染力。

至此,讓我們返回本片的主角八號陪審員,一個重新審讀案件,審讀事實,審讀人性的最後力量。讓我們正視那些“不重要的細節”、被忽略的“小概率事件”。一個高齡老人的所聞,和一個近視眼女性在深夜的所見,將一個“富二代”少年推向了深淵。我們習慣性的將人分類,然後將他們貼上標籤,習慣性的以爲一切。事實可以給我們經驗,但經驗卻讓我們看不清事實。

就像《狩獵》中那樣,偏見一旦形成了,對被偏見人來說就像跌進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任憑如何的吶喊,依然蒼白無力。感謝少部分像八號這樣的力量,在我們都被扭曲的時候,將我們拉回了正軌。

  《十二公民》觀後感8

一樁看似證據確鑿的案件實際上漏洞百出,全是破綻,就這樣一部沒特效場景不變甚至演員都屈指可數的電影,引來了我們一陣一陣熱浪般的掌聲,就是這樣一部電影,讓一個又一個“屏奴”擡起了頭加入了這場頭腦風暴。這部電影,引起的不僅是我們一個多小時的全神貫注,更多的是引起了我們的思索。

若像電影中一樣,突然有一天,我也有選擇的權利,而且還是針對另一個人的生殺大權,我們會毫不加思考地去發表自己的見解,去做出一個看似有道理、實則漏洞百出的選擇嗎?

影片中所展現的十二個人的行動與表現引起了我的深思。“生死亦大事矣”,這是從孔孟時代一直流傳到今天的訓言,想必一個成年人應該明白。但這十二個人在第一輪投票時,僅有一個投出無罪,其餘都投有罪。他們的客觀公正、嚴謹細緻又在何處?

我想,面對決定一個人的生死這種大問題一,我們應該保持絕對的冷靜,消除偏見,以全面客觀的角度來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出一個真正正確的選擇。

但現在的我們,是一支爲祖國行使權力、爲法律維護公平、爲公民主持公道的武裝力量。假如我們不能像劇中那個檢察官一樣,冷靜而準確地做出正確的判斷,那麼人民的公道甚至國家的威嚴也就無從保障。我們,也就不能揹負起保衛祖國、守衛人民的重任,倘若不能冷靜、正確而公正地做出判斷,我們和那些犯罪的人也就沒有任何區別,甚至,比他們所做的更要令人髮指。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是對公民的基本要求,更是對我們軍人的基本要求。在執法時,我們必須秉承着一顆鐵面無私的心,不可在其中摻雜一絲一毫的個人情感,更不可以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不再進行自己的思考。這樣的行爲註定是愚蠢的。劇中體現了許多對於有錢人的偏見、對外地人的不信任、對犯罪或犯過錯的人的不體諒、對不孝的錯誤定義,先入爲主的隨隨便便幾句話便能確定一個人的生死等等一系列不公平不正義的行爲。看電影不光只是看其中的熱鬧或是什麼,要從其中學到什麼纔是關鍵。放下一切偏見,拋開自己之前的認知,真正地從零開始思考、去調查,這樣才能真正的作出公平而又正確的決斷。

其實不光是斷案,在平時生活中我們也該這樣,學會傾聽但不去相信,要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感受去判定某一件事情的性質,當然,固執己見只會讓你越陷越深,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行越遠,真正地迷失方向。一顆鐵面無私的心,一顆公正的心,一顆能平等看待所有人的心纔是我們需要的,甚至是一種必需品。

“言無刀鋒,卻能傷人”我想,我要把這八個字送給更多更多的人。

  《十二公民》觀後感9

《十二公民》主要內容是一個富二代被指控在出租屋殺死了賭博酗酒拋棄自己的親生父親。圍繞這個案件,十二個陌生人要組成陪審團,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內,達成一致意見:有罪或無罪。根據法庭和新聞提供的信息,十二個陪審員出現了11:1的有罪判定。然後故事自此開始轉折,一個人說服十一個人,最後完成了12:0的大逆轉。

電影翻拍自1957年的美國電影《十二怒漢》,是一部十分經典的影片,因爲其神一般的故事這個電影被先後翻拍過好幾次;每次回顧這部影片,黑白的畫面,那個年代特有的打扮以及談話內容,無一不表現出濃濃的時代氣息。影片一開始出現的法院的鏡頭把觀衆直接帶入故事中。接下來在空間不大的討論室內,每個人都在和身邊人淺淺地搭話。聊着一些無關的事情,語氣裏帶着那個年代的美國人特有的驕傲。隨後工作人員將門鎖上,在封閉的空間和炎熱陰暗的天氣中,討論開始。一樁看似證據確鑿的殺人案件,投票表決爲11:1的緊張情況。由一個攪局者所發起的合理懷疑。其他人從最開始的反對到漸漸被說服,每個人都說出了自己的觀點,最後奇蹟地變成了12:0。每個人的"怒"充斥着討論的整個過程,劇情緊張,跌宕起伏,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推理元素讓人看後大呼過癮。

在看《十二公民》之前,我已經先後看過日本翻拍的《十二個溫柔的日本人》和俄羅斯翻拍的《十二怒漢:大審判》。幾部影片都是根據原作進行的改編,對比可以看出中國版的《十二公民》忠於原作,劇情幾乎一致;而老片新拍多少會讓人覺得有些無味,但是《十二怒漢》卻是一個特例,因爲這部影片的劇本翻拍了這麼多次,還會是會吸引你乖乖地去看。

神劇本不怕翻拍,並不只是因爲它的故事吸引人,我覺得比起故事本身,整個劇本就像一個框架,只要稍做改動就能將其搬到另一個國家的大屏幕上去。故事中體現出來的社會背景很容易讓觀衆有一種代入感;原作本來就是由一個話劇改編而來,所以背景對於故事來說十分重要。1957年的《十二怒漢》中被指控的是一個來自貧民窟的孩子,那個年代人們對於貧民窟出身的人有很大偏見,這一點在影片中也有所體現,而這部電影一出就狠狠打了那些偏見黨的臉,這也是電影受歡迎的原因之一;1991年日本翻拍的《十二個溫柔的日本人》被指控的是一個女人,有人指控她殺了自己的丈夫;電影就像其名字一樣,因爲溫柔,所以一開始有十一個人投無罪,然後攪局者試圖引導大家投有罪,結果最後的判決還是無罪。日本的翻拍很有意思,陪審團裏出現了女性,而且被指控的也是一個女性。整部片子都在表現對女性權利的保護,同時日本女權也是一個社會的敏感話題,容易引起關注。此外,整個電影中表現出來的溫柔與壓抑也讓人印象深刻。再來說俄羅斯翻拍的《十二怒漢:大審判》,這部影片長達150多分鐘,故事講得極其詳細。被指控的對象是一個車x的孩子,這也成功製造了一個敏感話題;而陪審團的十二個人,電影名字中的"怒漢"只表現了"漢"字(十二個人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叔)。影片的亮點在於最後並沒有單純達成"無罪"這一共識,有人考慮到了那個孩子被判無罪後出去會被真兇追殺。我覺得這一點補充得很好,讓影片更加豐滿的同時,故事發生的背景也得以體現。

最後來說一說我們拍的《十二公民》,這一部或許是所有翻拍裏和原作最相像的了,很多情節都照搬了原作,如眼鏡,匕首之類的線索,但這些都不影響電影本身的表現力;首先說說演員,電影的演員陣容堪稱豪華。何冰、韓童生、高冬平、李光復等都是在話劇界被視作國寶級演員的人,有這些人蔘與演出,演技自不用說,觀衆看起來也會更有興趣。其次電影中被指控的是一個富二代,本身就是容易引起話題的角色;此外是故事的發展,原本覺得在中國要翻拍這個是不大現實的,因爲我們根本就沒有什麼陪審團制度。沒想到竟然用大學補考給開了一個虛擬法庭,還請來了家長做陪審團。說實話我現在還是覺得這個故事設定太虛幻了,現實生活中根本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但就是這樣一個強行的設定讓故事發展下去了,所以我還是挺佩服導演的想法的,腦洞簡直連黑洞了。整個電影中充斥着"中國特色",每一個人的形象都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最後何冰所演的角色竟然是一個檢察官,影片的這個設定讓我覺得有些缺陷,本來是由十二個普通人展開的討論,其中一人說服十一個人這一點也一直是我最爲欣賞的地方,因爲大家都是普通人,所以才顯得那個人更有魅力,可這裏的竟然是一個專業人員。這種感覺就好像是普通玩家遇上了人民幣玩家一樣,把我的感動還回來。不過檢察官給你科普帶你飛,完成了一次與民同樂的普法教育,聽起來也還不錯。雖然滿滿的都是CCTV12 的即視感,但觀賞性還是很高的。除此之外這部電影還開創了戲劇電影的新類型,這樣一來國產電影又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十二公民》觀後感10

35分鐘前,我看完了十二公民。現在,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寫一些東西。

小的時候,我的老師喜歡讓我們寫讀後感、觀後感。當時每次都是應付了事,從來沒有一種憋了好久的話需要說出來的感覺,也從來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說,當時根本就沒有想法。可能是時間的推移,也可能是片子的緣故,現在看完影片的我十分興奮,不免慨嘆,有什麼事不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呢?

我看過不少的影評,基本我看過的片子我都會去找影評看。他們有的聊文化,有的聊社會,有的聊演員、導演,有的聊現實,可很遺憾,水平不足,我現在只能去完成我小學時未的作業,我只能聊聊感受。

是兩個字,碰撞。

影片的主體是一個陪審團,在討論一個“富二代‘殺’父”的案件,然而大家的慣性思維都認爲事情和媒體宣傳的毫無差別,這時一個“不安分”的原子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並慢慢擺出自己的看法與立場,去推翻世俗的眼光,之後的就是不同原子間的碰撞所爆發出來的能量。

當你舉手之間有一個人的性命時,我們需要一盞客觀的燈,去照亮真相。

影片的主體自然是這十二位陪審員,他們並沒有自我介紹自己的工作具體是什麼,可在劇情的發展中,逐漸的描寫了自己的工作環境、生活狀態,讓觀衆可以瞭解到。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巧妙的方法,讓觀衆在看電影的同時去代入臺詞的環境,從而自己知道了這位演員所扮演的角色,同時也獲得了獎勵式的喜悅。

最主要的一位,是我們的八號陪審員——陸剛,他在整個過程中就是那盞燈,同時我認爲,他是整個電影節奏的把握者,所謂碰撞,所謂理性的碰撞,必然是思考後的,而不是一味的蠻莽。導演和編劇很好的利用了這個角色的冷靜沉穩,讓這個碰撞變得理智起來,而不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鬧劇,這個影片的節奏感也因爲他的把控變得讓人可以激動,也可以思考。表演者何冰,語氣、氣息、眼神很好的卡住了臺詞,無聲的抒情片段也處理地很舒服,可以說是爲整個電影打下了基石。

影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碰撞中所必須的阻力。而且是那最不理智,最主觀的阻力——三號陪審員、七號陪審員、十號陪審員。他們的不理智來自於主觀,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並且因此充滿戾氣。這個從河南來的富二代的身上,已經被大衆貼上了“目無尊長”“外來人員”“富有”的標籤,而這又恰恰觸碰了三號、七號與十號的戾氣,從而丟掉理智,一味從衆。這很像當今的網絡,很少有人在乎真相是什麼,他們只知道怎樣做自己可以被滿足,怎樣可以發泄自己對這個社會不滿,而那個可憐的生命,則變成少數,成爲多數人的沙袋。這幾位也是由很好的演員扮演,作爲整個影片的進行下去活力。

看到有人說,這是話劇演員在熒幕上過把癮。我想到了我看到他們的獨白的心理活動,確實可以牽動你的心絃,每一個字的語氣、氣息,臉上是猙獰或是平淡,把握的分寸都可以保持在0。5個毫米內。那是最合適的狀態,說出又不說死,給足你的理解空間。

電影配樂從來都是藝術,這部片子讓我印象比較深的都是幾次鋼琴低音的單音,走勢是向上,在安靜的時候聽,他就是希望,並且也起到了把控節奏的作用。

最後,以我拙見,還是談談我從電影中看到的思想。我覺得這句話是從那個小賣部老闆的嘴裏透漏出來的,“他不就是想讓我明白,一個孩子的命比冰棍兒重要嗎?”。在生命面前,在尊嚴面前,那些縱容自己的不理智都是低賤的,自己的不理智可能是因爲快要融化的冰棍,可能是因爲叛逆的孩子,可能是因爲眼前的絕望與無助,可這都不應該成爲你去傷害他人生命和尊嚴的理由。

困了,不寫了,影片中的老人、醫生、保安、被冤判的青年則代表了另一角度,希望有心人得之。

自己的文筆還是很差勁誒,不過寫完還挺開心的,《十二公民》,好作品。如果之後有觀看者也有想法想要表達,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