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十二公民》的觀後感5篇

《十二公民》的觀後感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5K 次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爲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十二公民》的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十二公民》的觀後感5篇

《十二公民》的觀後感1

前天看完了電影《十二公民》,感覺已經好久沒有看到過這種能讓人花時間思考的影片了,影片中,十二位陪審團的成員,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有數學老師,有的士司機,有房地產的老闆,有學校門口賣雜貨的,有做保安的,這樣一個羣體,組成的陪審團,在辯論中,各自都從自己的角度發表自己的看法。匝一看,應該是公正公平的判決方式。但是,電影一開始,就冾如現實中一樣,表現出社會底層人員思考問題簡單,對生命的冷漠,甚至把法律賦予他們的權力,當成兒戲,花一小時去辯論是浪費時間。辯論開始,是十一比一的這樣一個局面,判定被告有罪。但是在8號陪審員抽絲剝剪的方式下,一條一條的將各種證據找出疑點,一條一條的反駁,最終以12票通過,判定被告無罪。

電影結束,留給觀衆的, 是一個完美的結局。但是,從電影中我卻感到一個更令人不安的想法,那就是這種西方式的大陪審團制度,本身也存在一個很大的漏洞。首先,組成陪審團的人員是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文化層次,也是各不相同。那麼,在陪審團辯論中,那些思考不嚴謹、想法不周全的陪審團人員,可以直接被駁倒,直至忽略。最後留下的,就只能聽見社會精英的聲音。在辯論當中,社會精英們可以指鹿爲馬,把白說成黑,因爲剩下的人,根本不夠成辯論桌上的對手。最後,那個被告,是否有罪,就成了某些社會精英的意識形態當中的觀點,可以翻雲覆雨。其次,那些暴戾的犯罪分子,在被社會精英們翻雲覆雨的辯論後,重新走入社會,又成爲了這個社會不安定的因素,但這卻已經超出了社會精英考慮的範疇,社會精英們只是考慮辯論桌上的勝負。

這部電影,留給我的,想法很混亂,如何才能找到個正確的辦法,毫無頭緒。也許這正是導演們留給觀影者的問題。

《十二公民》的觀後感2

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我們卻用它尋找光明。

故事和十二怒漢差不多,只不過這個是一個富二代殺父,比起十二怒漢,十二公民是發生在中國的,他更能反應社會的那些問題。

看完後其實最先想到的便是看客這一形象,他們雖然在討論中,但一開始其實都是看客。無知迷茫,按照網上的那些就下定論,想當然,不去深入思考。就像是是被人捏住了脖子的鴨子,高高擡起頭彷彿對這件事高度關心高度有見解,可實際確實麻木的去關心罷了。這不單單是影評中的幾個人,這的的確確是這種社會現象,普遍存在於我們身邊。鍵盤俠噴子這種我們熟悉的`詞彙便是最好的證明。中國人直到現在,骨子裏還是麻木的。社會輿論,人肉,以及你肯定在大街上見過,出了車禍一團人在旁邊看着,議論紛紛,卻沒點實際的。8號則不同,或許,我們做不到他那樣,但至少我們不該就隨輿論,就妄下定論,一件事往往可能並不是表面想的那樣。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憐之點,所以事情只有看到它背後所藏的,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

其實故事很簡單,無非是8號一個個說服其他人。但是這進程中的每一個人都那麼的耐人尋味。他們都是這個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的投影。3號,反抗到最後的那一個,其實看得出最後他已經明白自己錯了,那個富二代也許真的不是兇手,但他不舉手,爲什麼?他身上是有問題,但是什麼導致了這個問題?現代社會的孩子,的確是有他說的那種問題,所以他也就自然認爲富二代也是如此,因爲那是普遍現象。獨生子女自私,狂妄自大,這應該纔是問題的本源。

這部影片無情的揭露了我們所處的社會形形色色的問題,但與此同時,其實也顯示出了人的積極向上的那一面。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個5號,混混,但他知道什麼是善良。

這個世界有光明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黑暗,就算知道這樣的追求是無休無止的,我們依然要選擇勿忘初心。

《十二公民》的觀後感3

電影《十二公民》講述的是12位政法大學畢業生的“親屬”,作爲一場真實案件的陪審團進行案件分析審判的過程。電影一開shi一邊倒11:1審判有罪,但是唯獨8號對案件證詞懷着非常多的疑點,並逐步與其他11位陪審員進行激烈的推理,推理期間交織着每位陪審員的個人感情、直覺、價值觀、經驗,輾轉曲折,但最終秉着對生命的尊重以及對真理的執着,所有陪審員一致以無罪通過陪審裁決。通過電影有以下幾點收穫:

1、對生命權的敬畏: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生命是作爲公民權利的主體而存在的前提,是公民最根本的權利。面對生命權,人人都需要懷着敬畏去對待,這是自然人的最高人格利益,是人得以存在的體現。

2、對待他人容易標籤化:人們容易根據自己固有的感情、直覺、價值觀、經驗等,非常輕率地、絕對地根據他人的羣體身份而下定論,使得認知與現實產生偏差,如電影中對“富二代”、“保安”、“乾爹”、“店小販”等固化認知。標籤化容易造成對相關羣體的誤傷,扭曲社會認知,擴散負面情緒,同時也契合當今媒體的“眼球經濟”需求。

3、理性思維非常重要:我們學習過數學推理過程都知道,每一步的結論dou依賴充分嚴格的公理、定理依據。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容易忽視這種推理化理性的思維,本質上是大腦的慣性是“節省能量”,因此容易用直覺進行判斷。理性思維要求對事務進行觀察、比較、分析,進行數據邏輯推理。在電影中8號陪審員帶領大家不斷用理性+數據+實踐進行推論,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懷着“算一本帳”的思路多學習理性思維的益處。

非常推薦大家看一看這部電影。

《十二公民》的觀後感4

一、普通人斷案不比精英斷案差,英美法系的法庭陪審團制度有其科學性與合理性。

影片中,一羣未經過法律專業訓練的12個普通公民,就能判斷刑事案件的事實,這就是英美法系的法庭陪審團制度。美國舉世矚目的黑人棒球運動員辛普森殺妻案被判無罪,就是法庭陪審團認定的無罪。我國是法庭陪審員制度,雖然一字之差,但效果天壤之別。

我國的刑事案件的事實由法院(經過法律專業訓練的精英或一二個法庭陪審員)認定,但仍然冤假錯案不斷,近幾年涌現出來的呼格、趙作海等冤假錯案即可證明這一點。

由此可見,精英斷案比普通人(法庭陪審團)斷案高明不到哪裏去,有些案件憑普通人的良心就可以斷案,正如影片中的8號法庭陪審員堅持無罪的觀點爲,就是他就認爲一個20出頭的小夥子被判死刑,是不是要慎重些,再討論討論,這就是良心。斷案方面,精英的良心不會比普通人的良心好到哪裏去,甚至有些時候表現更差。

英美法系的法庭陪審團制度就是普通人斷案,讓更多有良心的人去判斷案件事實,值得我國法庭陪審員制度去借鑑,一兩個法庭陪審員太少,又擺脫不了陪而不審、陪襯的尷尬現實。

二、影片結尾處8號法庭陪審員回去取檢察官證,立顯檢察官正義、求真的高大上形象,殊不知這與現實中的形象相去甚遠。這實爲畫蛇添足的拍馬之景。

三、影片中坐過冤獄的法庭陪審員一句話,印象深刻,送給現在的公檢法人員銘刻於心,這句話是:“萬分之一的錯誤,對於一個當事人來說,那就是百分之百的災難”。

《十二公民》的觀後感5

十二個陪審員,每個人身上都有段故事,討論案情的同時也把自己的生活帶了進來。影片裏最出彩的角色我感覺是由老戲骨韓童生飾演出租車司機。作爲典型的北京胡同老人,對現實不滿、與孩子溝通不夠、整日罵罵咧咧,在模擬陪審團會議中,性格缺陷、社交遲鈍、對於其他人逐漸提出的疑點熟視無睹, 原本以爲這部改編自《十二怒漢》的片兒只會叫好不叫座,影院排期也不多,意外的是看的時候挺熱鬧的。劇情簡單來說是十二個爺們兒機緣巧合以模擬法庭陪審團的身份湊一塊兒坐在一屋裏討論了倆小時富二代弒父的案件。全片兒106分鐘裏面起碼100分鐘都是一個場景-衆人圍着一個長條桌爭論、投票,全靠對白和演員的表現力撐起來的。對白很精彩,故事改編的很接地氣很符合國情,人物個性也巧妙的與其背景相結合。 電影裏有些人總是帶着先入爲主的偏見對人不對事,比如仇富、比如排外、比如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只有放下偏見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還有對生命的尊重,任何一個人決定都會關係着一個孩子的生命,所以哪怕有一點質疑都值得“浪費”時間去“吹毛求疵”。還有就是詮釋了司法審判的目標-不是把罪犯繩之以法,甚至也不是追求真相,而是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不受到政府的侵犯。(當然不是說抓罪犯和找真相不重要,只是這兩點應該是公安機關要做的事。) 其實一部好電影有時候不需要什麼花裏胡哨的特效,它需要僅僅是貼近現實生活的真實,而且把國內當前的很多心理問題糅合在內,擴大了題材內容。最後一幕揭示主人公是個檢察官,好感動,畫龍點睛之筆,給人一種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