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最後的審判》觀後感

電影《最後的審判》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影《最後的審判》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電影《最後的審判》觀後感

Une intime conviction ,原原本本的意思是“內心確信”,或者稱之爲“自由心證”。不知道爲什麼要譯爲“最後的審判”這樣一個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名字。

整個電影都圍繞着自由心證展開,主角也是一位一審的普通陪審員,一位假設的爲自己的確信、心證執着到底的人。一方面,著名的法律格言寫在法學的教科書上,似乎深入人心,比如無罪推定,不得自證其罪……幾乎人人耳熟能詳;另一方面,絕對違背“法律格言”的事件卻總是層出不窮,不管古今中外,幾乎是偏見一般深深紮根現實,在“真相”面前,沒人會在意那幾個法律格言。在19世紀初,當內心確信出現在法國拿破崙刑法典裏,上述法律與真相的糾葛,不是緩減、減輕,而是史無前例地加重、積壓在了陪審團的內心之中。我們每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是裁判者,我們的依據也是不可言明的內心和良心,或者說是一種常識。最後,真實與否、罪與非罪的判斷,完全成爲不可預測的`個體化行爲。換言之,我們既能爲自己的心證找到充足的理由,也可以完全憑藉成爲常識的偏見來給出結果。自由心證的結局似乎真的成了卡夫卡的小說: 我們在逃離真相、逃離法律的過程中,完成了真相和法律預設的結果——心證是無謂的,良心也是無謂的。

當然,電影並未展開這麼多反思,只是執着於一點: 我們不能因爲自己的偏見判決一個人有罪,定罪必須找到堅實的證據,否則即推定無罪。問題就在於,也許真相、正義本身也是一種偏見,而這種偏見對於結果毫不在意。所以,如果說自由心證是正義的支柱,那麼,非正義也與正義並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