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舌尖在中國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1

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等待,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衆多美食家(chihuo)的期盼中姍姍來遲,而且是以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態展露出來,作爲首個周首播的央視節目,舌尖二可謂是吊足了胃口,賺足了眼球。

舌尖上的中國這麼受觀衆歡迎,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因爲其中的美景美食,更多是因爲那些美食是人們記憶中故鄉的味道,以及伴隨着故鄉味道的親情故事,惹起了人們對故鄉的無限眷戀之情。該片就是抓住這一點在撩撥着遠離故土的人們的離愁,撫慰着他們的別緒,讓人味蕾大動、夢繞魂牽。甚至有人誇張地說是: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是一邊流口水,一邊流眼淚。故曰:名曰舌尖,實至心頭!

除了美食和親情之外,這一集電視片中還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後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爲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爲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爲最後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臺。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這些都是在歌舞昇平的春晚類節目裏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關民生!

《舌尖上的中國》裏說善待“麥客”是祖輩的傳統,而在我的故鄉,這些花生客們能不能得到善待,純粹要看主人的意思了。

這一集中印象比較深的另一個情節是,養蜂人老譚的妻子在他們星夜轉場到下一個放蜂地的時候不無感概地說:“養蜂的樂趣就在於自由,不受人約束,我們就是享受這點自由。”。養蜂人工作的餐風露宿和遷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處漂泊的自由自在這一點卻又讓人心生羨慕而心馳神往。除了少數生活中的幸運兒,安逸舒適和自由自在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之,只能根據個人的需要和偏愛而取捨和選擇了。

片子最後還是迴歸到了腳步上來,麥客們要回鄉,苗寨的夫婦要遠行廣東,老譚要繼續啓程尋找花源,夫妻船又要上海狩獵。人,一旦行走起來,腳步是根本停不下來的。

舌尖二,在極度浮躁的今天,像是春日裏一場小雨,溫涼適度,沁人心脾,讓人有冷靜下來的感覺,也讓人能夠有所回味,有所發現。至於發現的是什麼,那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的觀後感不能代表誰,也許連我自己也不能完全代表。我想,只要能引起一些人們的思考,哪怕僅僅是給人一些舒適的感覺,也許這個片子的目的就達到了。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2

守在電視機前涎着口水觀看《舌尖上的中國》,看過也如同嘗過一般,口齒留香,回味無窮。呈現在眼前的就是饕餮盛宴,卻只能望梅止渴。但也可以讓遠在天邊的遊子也能共享媽媽做的飯菜。看後《舌尖上的中國》,最大的感悟有以下幾點:磁性的解說,誘人的美食,美食的由來,美食與家的關係。

磁性的解說:“在這座繁華的大都市裏,人們最懷念的還是記憶中的老味道,”隨着這渾厚的男中音,讓那些司空見慣的食物都鮮活起來,頓覺舌尖上的味蕾被激發開來,不自覺的口水都淌在了嘴角。每個字每句話都那麼韻致得當,飽含着李老師對國家山川河流的熱愛,用打動人心的低沉聲音慢慢地敘說美食的來自不易和無處不在的奇妙歷程。“自然食物是對人類最好的饋贈,五穀雜糧通過烹飪變得香而不油。”跟隨李老師這娓娓道來,耳朵享受極了,通過《舌尖上的中國》,我成了李老師的音迷,心裏平靜而感動,隨着他活色鮮香的敘述,也讓心隨之去到祖國的大江南北。

誘人的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裏每一道食物對我們在夜間(10:30)看電視的人羣來說都是可口的美食,記得那晚上看到卓瑪和媽媽尋找松茸,慢慢地也跟隨着她們的腳步一起尋找,然後看着用酥油滋滋地煎制,真狠不得鑽進電視機裏面去偷吃幾片,哈哈,偷吃過鬆茸,又跟着白馬佔堆一起冒險去償償野蜂蜜,看着那晶瑩剔透地蜂蜜澆在一道道美食上,唾液就由喉嚨一直漫延開來。吃罷甜點,老譚夫妻的自制豆花又快出鍋了,白白嫩嫩的,配以提神的香菜,清涼的薄荷,酥脆的花生,酸辣的泡菜,這就是最有愛的家常菜,就一個字:爽!!還有一道道燜煮燉的紅燒肉,聽着它咕嘟咕嘟的沸騰聲音,看着它冒熱氣兒,視覺和聽覺那享受真讓人受不了,舔屏吧!吃貨們!!

美食的由來:

麪條,麪包這些原來在我們看來多麼容易得到的食物,但通過《舌尖上的中國》才明白是多麼的不易,看到麥客要多麼辛苦才能割下一畝地的麥子,這一畝地的麥子又要經過多少人的勞作才能成熟。麥子變成麪粉又要多少道工序才能再變成可以食用的美食,感謝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和自然的饋贈。

看着莉莉爸爸釣跳跳魚,那是何等的困難。每個爸爸都是愛孩子的,爲了愛吃跳跳魚的女兒,這位慈父居然也用好幾年的學習練就了一手本領,用6米的釣杆僅用1/8秒的時間捕捉跳跳魚。這就是滿滿的父愛,令人感動!!

我也算是從南闖到北,吃過老家地道的麻辣小吃,也吃過廣味十足的南方菜,感嘆做一枚中國的吃貨是一件幸福的事。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3

中國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同時,豐富複雜的地理環境也成就了中國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多種多樣的食物原材料造就了各地區各具特色的美食,我們把它叫做大自然的饋贈。然而中國人也學會了用自己的雙手勞動換取這饋贈,他們遵循着大自然的規律,打撈,採摘,挖掘,在收穫的同時也埋藏着新生,用這樣的方式迎接着下一輪的饋贈。懷着對大自然的感激,懷着對大自然的憧憬以及對大自然的無線依戀……

《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以“大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轉化的靈感”“時間的味道”“廚房的祕密”“五味的調和”“我們的田野”七個專題全方位的將中國文化與中國飲食結合在一起,使得兩者合二爲一,使人獲益匪淺。

然而,其中猶使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中國人對食材的靈感,創造與改進。用牛奶做成奶豆腐,配上醇香的奶豆腐,喝上一口,彷彿聽見了遠方草原上的悠長粗獷的牧歌。

就連原來簡單到極致的食材,豆腐,讓我驚訝的是,那份清寡竟然也是一種境界,一種氣質……古人稱讚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於清貧,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順其自然”。這讓我重新認識了豆腐這種食物,也讓我懂得了什麼叫真正的恬靜與寡慾。進而,人們從豆腐中又衍生出毛豆腐,油豆皮等等美味的食物。這便是轉化的智慧。

然而,食物的美味從某一程度上講也是時間的作品,時間是食物的摯友,時間也是食物死敵。可是智慧的人們創造出風乾,醃臘,糟醉和煙燻這樣的方法,讓鮮食相比更加有風味的美味。它們便是時間的產物。然而,我從中也學到了中華民族對世道人心的一種感悟。我想時間的味道也是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與故鄉,親情,堅忍深深融合在一起,紀錄片中的一句話覺得說的特別好:“才下舌尖,又上心尖,讓我們分不清哪一種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廚房是創造美食奇蹟的載體,沒有人會想到各種或精緻,或樸素,或鹹,或淡,或酸或辣的食物都是從那一方小小的隔間裏製作出來。然而,這樣的藝術品並不僅僅是調料食材的簡單搭配,而是製作者內心情感的宣泄與對用餐者的深深祝福吧。然而我也想用紀錄片本集結尾當做這段的結尾:“廚房的祕密,表面上是水與火的藝術,說穿了,無非是天地萬物之間的和諧關係。因爲土地的無私給予,因爲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所以廚房的終極祕密就是——沒有祕密……”

人與食物,人與文化,其實就是一個大整體,人依靠食物獲取身體上的康健,依靠文化獲取精神上的康健,而食物呢?又依靠着人的創造力煥發出極致的價值,文化靠着人的傳承一直經久不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得不說,二者中和起來真正形成了一個國家的質感與內涵,也使一個國家真正做到了內外兼修。這應該就是《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所想達到真正效果吧!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4

憑着各大網站和網友們的強勢推薦,我也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這部極具美感的紀錄片。伴隨着色澤圓潤的畫面,一段段故事也隨着鏡頭偏轉娓娓道來。倘若不看標題,你些許會認爲這是一檔旅遊節目,美麗的山川,充滿人文氣息的旁白,無知無覺中便將你引向寬廣中國的某個細微之地,大美山川,一方水土下造就的子民,以他們獨特的方式與自然結合,爲了生存與天相爭,同樣也是爲了生存他們竭力保護這片土地、菏澤、山川。

這是一部人文氣息十分濃厚的紀錄片,這也使它區別於傳統飲食節目快餐文化。影片把觀衆帶入一種經驗的體驗,結合民風俗韻,或是上山採摘、下河捕魚亦或大海遠行。記錄的是一種最純碎的生存狀態,取食材之出處,經過經驗的加工,讓每道野味見證大自然與人類最親密的接觸。

這同樣也是一部馥郁濃香的自然哲學饕餮,你會體味到在不同環境中,人們如何學會適應自然,廣闊天地間,工業文明的轟鳴突然銷聲匿跡,最原始的人力勞作才賦予這些勞作者生的希望。反思現代社會的急功近利、浮躁喧譁,我們本以爲脫離了那看似骯髒的土地,便容易產生一種妄念,正是這種虛幻,才使得我們藉助現代工具,無限制的開發自然,竭澤而漁。終有一日,我們纔會幡然醒悟脫離開鋼筋水泥、高樓大廈,什麼纔是我們真正的根基。從影片可以看出,西方的環保理念並不比我們早,但真正做起來,我們便相差甚多。舉例來說,你在歐美會看到最純潔、最乾淨的自然,在瑞士河流清澈見底,瑞士人爲了保護河流,連雨水都要收集起來,經過處理再匯入河中。影片透露着天人合一、萬物共生的自然哲學,也希望藉助這份對生命感動,喚醒人們自心底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有人說看了此片發現自己更愛的家鄉了,也有人因爲它愛上了別人的家鄉,總之,它會通過每個人的味蕾,喚起每個中國人內心,濃濃的鄉土情懷。中國很大,但中國的城市往往千城一面,僅存的幾點區別的就是那巷子裏飄散出的、還未泯滅的鄉土氣息。前不久,遇到一個驢友,要遊覽我的家鄉,當我還在向他解釋這條街道破舊的原因時,他www.說他所要尋找的就是這樣的街道,最原生態、最市井的,那樣才能找到這個城市的味道。另外,每個人味蕾中總有種味道一息尚存、揮之不去,可能是母親的味道也可能是愛人的味道。因爲,飯,盛滿了愛,那個愛你的人把她的心思也一同融入其中,你出門在外久久未歸,還是那個愛你的人爲你留着那口飯。中國人見面打招呼見面常說,吃好了嗎?吃好了,便身強力壯;吃好了,便心寬體胖。

一部紀錄片,記錄着的是悠久回憶,同樣讓我們借古明今。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5

今天老師花兩節課的時間,讓我們看了兩集舌尖上的中國。它不僅給了我們視覺上的衝擊,也給了我們靈魂上的衝擊!最開始看是是陶醉於那誘人的食物當中,接着看下來是欽佩與勞動人民的不是當中,最後是感嘆於中華五千年的飲食文化當中!

在看第一集的時候,看着那些誘人的食物,不得不勾起我們的興趣認真的去傾聽每道食物的神奇與誘人之處。在此片當中,它都有詳細的介紹,每道食物的具體做法,它的講述也是蠢蠢欲動。讓我們邊看邊驚歎,甚至還留着口水。在觀看那些美食的同時,那些樸實的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通過觀看這部片子,我瞭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隨着辛勤的汗水。就像春筍的挖掘,那些有經驗的勞動人民就知道在什麼時候挖的春筍最鮮嫩可口,知道什麼地方可以挖出春筍,挖出春筍後又該如何的保護好那些竹子的根系。知道挖出的春筍該如何保存。正是因爲有了他們的辛勤勞作,纔出現了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美食。正是因爲他們勤勞的智慧,才能使得每一道食物完美的呈現在我們眼前,我由衷的佩服他們!

當然,在這部片中,我也感嘆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飲食文化。就像那些傳統的習俗,在除夕晚上,北方人喜歡自己做饅頭,包餃子吃。通過自己的手工製作,做出可口的食物。這樣的習俗一代接一代的傳下來,雖說,在當今這個機械化的社會,自己親手和麪蒸饅頭、包餃子的人越來越少,但是還是有人傳承下來了,在這裏我也希望不要讓這種文化消失,有着更多的人可以傳承這種習俗。繁衍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片中我也看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辛,他們爲了生活,爲了讓孩子上學,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用自己的體力換取一些錢。就像片中的挖藕兄弟,每年九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挖取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的一種長在水裏的美食——藕。說到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到大自然對於我們人類的厚愛,我也希望作爲人類的我們不要鼠目寸光,肆意的虐取!從他們兄弟兩上看到了他們的艱辛勞作與樸實。他們說在大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種親切感,就感覺那些藕是通過自己的雙手挖出來的!由此可見,他們是多麼質樸的人,如今的我們在餐桌上隨處可見藕,卻不知道這些藕的背後有着多少故事,流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汗水。當我們在享受餐桌上的每一道美食上,我們都要想到那些勤勞的勞動人民,感謝他們的雙手,讓我們享受如此美味的佳餚!

雖說還只看了兩集,但是這兩集卻讓我受益匪淺!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6

20xx年5月,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播出了一部與飲食有關的紀錄片。播出之前,並沒有人對這部片子寄予厚望。因爲整個拍攝在資金、技術、經驗等多方面都受到制約,相關的宣傳也寥寥無幾。

然而隨着片子的播出,那些誘人可口的美食、深厚的人文情懷、豐富的飲食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大量的觀衆,成爲人們津津樂道、口口相傳的優秀紀錄片。其實,這部片子我們都不陌生,就是《舌尖上的中國》。

很多人將這部片子的成功,歸結於中國人對於飲食文化的喜愛:食物的滋味不僅僅侷限於舌尖之上,它可以承載幾代人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活傳統、風俗文化,它反映了人們的偏好,也反映着人們的性情。人們之所以對飲食的話題樂此不疲,除了滿足口舌之快,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人間百態,家常世情。

誠然,將飲食作爲拍攝的視角,是這部片子立意上的高明之處。但是,沒有攝製團隊背後的付出,也很難有製作如此精良的作品。在第二季的《舌尖上的中國》裏,導演組特意增加了一集花絮內容,向觀衆們展示了這部深受歡迎的紀錄片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在我們的想象中,拍攝美食節目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尋遍祖國大好河山,品嚐名揚四海的各大菜系,探訪幾近失傳的民間祕製。但真實的情況是,爲了拍攝到最爲壯觀的捕魚盛景,攝製組需要忍受零下30度的嚴寒;爲了記錄下葡萄成熟最新鮮的一刻,他們隻身穿越酷熱乾旱的荒漠;爲了尋找難得一見的野生食材,他們更是翻山越嶺風餐露宿。除了旅途的艱辛、環境的惡劣,攝製組還面臨着各種技術上與設備上的問題。爲了能更好地呈現壯觀的全景,團隊反覆調整航拍的方式,克服技術條件的限制,精益求精。我們看到的每一幀精美的畫面,就如同新鮮的食材,只有經過千萬道工序、“煎炸烹煮”,最終才能呈現給觀衆一道生動的文化大餐。

觀看這個紀錄片的花絮,讓我感觸頗深。攝製組的一位導演曾說:“一切成功的祕密,都來自於笨拙的探索。”做好一道菜是這樣的,拍好一個片子也是這樣的。其實,在我看來,做好任何一個工作都需要不畏艱辛,反覆嘗試。

我們都知道煤炭行業目前處於相對低迷狀態,市場供過於求,企業效益下滑。面對這種嚴峻的行業形勢,許多人工作的積極性也大不如從前。實際上,我們不能僅僅因爲眼前的得失而失去對工作的動力,失去對企業的信心。越是在這種困難的環境下,越不能選擇消極逃避。不論是處於生產一線的員工,還是在管理崗位上的員工,都應該在日常工作中,反覆摸索,精益求精,改進優化工作方式,提升工作的效率;學會如何解決工作中的難題,應對各種壓力,這樣我們才能在崗位上有所收穫,幫助企業從細節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最終使企業走出低迷的困境。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7

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這幾天,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不僅僅吸引無數觀衆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

本來,無論從選題還是從播出時間來看,《舌尖上的中國》都只能算是熒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紅熒屏,帶給我們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透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溫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觀後感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的高度……一部作品爲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一位網友的評價,指出了該片的成功所在: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反觀當下許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場面……什麼都不缺,卻惟獨少了真實;什麼都盡心盡力,卻惟獨沒有真誠。

有一個不太悅耳的說法:美國人喜歡拍科幻片是因爲找不到歷史,中國人喜歡拍穿越劇是因爲不展望未來。這樣的武斷結論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問題卻發人深省。如果滿足於閉門造車,沒有對現實的觀照,或者只關注少數人錦衣玉食的奢靡,卻無視普通人豐衣足食的願望,不管是穿越歷史,還是暢想未來,都不可能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文化體制改革正在深入推進。轉型的挑戰、創新的壓力,考驗着每一個文化從業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陳舊空洞的說辭中打轉;有一些人以種種束縛爲由,在改革創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評質疑時,歸咎於觀衆的“審美取向”和論者的“外行身份”……作爲商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能夠充滿細節與溫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就應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能夠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就應深思的問題。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8

昨天終於看了期盼已久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邊看邊和妹妹聊天,但是看到麪食,職業割麥人那裏,不知爲什麼心裏酸酸的,看到熟悉的割麥場景想起了以前我家也有這樣的割麥人來的,他們大多從河南來,我們叫他們小河南,因爲小的時候家裏沒有那麼多人幹活,除了爸媽就我和姐姐能幫忙,那時最討厭過麥秋和大秋,因爲我也要下地割麥子,那時56月份,天氣熱,而且麥穗癢人,之後是捆麥、打麥這些會把我的假期全部用光,對於這些至今記憶猶新。割麥真的是個體力活,看到那些割麥人,再看到那些現在的收割機,我只能說社會進步終將把古老的東西湮沒在歷史之中,看到他們的臉我只看了無奈和哀傷,他們真的是最後的割麥人了,在現在除了可能偏遠的山區,基本上平原地帶的麥子從種到收全部是機械化了,他們真的是要被歷史遺忘了,我只能說,現在人基本沒見過和經歷過以上我說的那些所以他們不知道失去的是什麼。

看到小花菇那裏,我感嘆時間成就的美味,也只有那些最貼近他們的人才能品嚐和體會,但是老人獨自一人的晚餐,讓我鼻子發酸,現在的人都太急躁,喜歡快速的生活,什麼都要快速,連生病了都要立刻藥到病除,其實根本不可能,時間真的是藝術家啊,他雕刻了不同的人生,但是又有誰能真正的瞭解他呢。

感覺這一集的編導不是在拍美食,而是在拍生活,獨居老人、割麥人、留守兒童,社會底層的老百姓的生活,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看到留守兒童那裏,我真的很有感觸,我上大學時去過支教,那些偏遠山區的孩子真的是需要有人照顧,他們的父母去千里之外打工,他們需要翻幾座山去上學,早上5點鐘起牀去上學,下午3點鐘就下課,因爲他們有好長的山路要走,回到家還要自己洗衣做飯寫功課,他們的父母一年可能只能回家一次,其餘時間也只是在電話裏叮嚀安慰了。這些社會問題沒接觸的人只會覺得這與我無關,別人的事我管不了,這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感覺和心態,有時真的也是愛莫能助,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連一點自省都沒有,那麼這個國家會怎樣呢,在這裏我深深的體會到了編導的用心,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曾經有過璀璨的歷史文化,但是現在現代化的進程已經快要將這個國家席捲一空了,食物是個好的媒介,它承載着歷史、傳承、人情、文化、還有就是情感媒介,每個人看到食物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從小吃到大的味道,家鄉味,希望我們的家鄉味能夠留下來繼續傳承下去,不要讓她真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以食物的力量。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9

在吊足人們胃口之後,CCTV於上週五終於開始播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我因爲有事沒趕上首播,今天有點閒暇就迫不及待地在騰訊視頻補看。第一集《腳步》里人物、故事和美食都來自農村和底層老百姓,編劇爲什麼這樣選擇,一種可能因爲編劇來自農村有強烈的鄉下情節,也可能是因爲比較偏愛不經繁複處理簡單加工的的食材本初味道,不過這只是我的猜想,也許後面幾集中會有變化。故曰:名曰中國,實則故鄉!

舌尖上的中國這麼受觀衆歡迎,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因爲其中的美食美景,更多是因爲那些美食是人們記憶中的故鄉的味道,以及伴隨故鄉味道的親情故事,惹起人們對故鄉的無限眷戀之情。該片就是抓住這一點在撩撥着遠離故土的觀衆的離情,撫慰着他們的別緒,讓人慾罷不能。甚至有人誇張地說是:一邊流口水,一邊流眼淚。故曰:名曰舌尖,實至心頭!

不管怎樣,這一集電視片中還是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後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爲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爲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爲最後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臺。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這些都是在歌舞昇平的春晚類節目裏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關民生!

第一集中印象比較深的另一個情節是,養蜂人老譚的妻子在他們星夜轉場到下一個放蜂地的時候不無感概地說:“養蜂的樂趣就在於自由,不受人約束,我們就是享受這點自由。”。養蜂人工作的餐風露宿和遷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處漂泊的自由自在這一點卻又讓人心生羨慕而心馳神往。除了少數生活中的幸運兒,安逸舒適和自由自在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只有根據個人的需要和偏愛而取捨和選擇了。

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說:我們正經歷太多的歡樂與痛苦,但中國人能苦中作樂,把喜悅通過美食呈現。我們在關注生存的同時,更注重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中國有句古諺:民以食爲天。當人們衣食無憂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對自我意識和自由選擇的追求。“無自由,毋寧死”的聲音曾經震耳發聵,生存和自由,同樣重要,不過最好是由此及彼的和平漸進關係,正處於這個轉變過程中的中國現在可以說是亂象環生,不過人們珍視自由、追求夢想的一天也不會太遠了。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10

4月18日晚,暌違兩年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終於被端上電視熒屏的餐桌。一以貫之的解說詞、熟悉的配樂、行雲流水般的旁白和畫面,都讓《舌尖2》維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有觀衆直呼“觸動靈魂”,口水和淚水齊飛。

如果說《舌尖1》開創了國產紀錄片的歷史,那麼,《舌尖2》無疑仍在繼續創造更多的第一。央視1套每週五晚九點的首播,央視多頻道多時段的重複播出,每週只播一集的.“追劇”範兒,大型綜藝節目般的廣告投放,不菲的國內國外版權收入,以及大型電商同步跟進的營銷大戰,都將國產紀錄片的市場地位,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們開始意識到:好的紀錄片,相比肥皂劇與娛樂秀,不僅收視率可以更高,經濟效益也可以更大。“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會成爲一個響亮的品牌,不只是名字取得有新意,也不只是因爲“吃貨”越來越多;而是因爲,這是一部對美食充滿了敬意的紀錄片,它滿溢着對自然饋贈的感恩,對草根勞作的歌詠,和對中國飲食文明的禮讚。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更爲鮮明地加強了對社會文化層面的挖掘:從人開始,敘事起興,入眼觀感,入心情感,美食成爲背景,靈魂感受觸動。雖然也會有人覺得,故事略顯喧賓奪主,對食物描述太過匆忙,但是一部主題爲“探討人與食物關係”的紀錄片,本來就不只是一場美食盛宴,它不是“天天飲食”的菜譜,更不是“美女私房菜”。

《舌尖》躍出屏幕之外的,有一種媽媽的味道、兒時的味道、故鄉的味道。就像第一集“腳步”中的養蜂人逐花而行,很多人都遠離故土成爲異鄉之人,擁有幾千個味蕾的舌頭,卻頑強保存着來自兒時、來自故土的味覺記憶。《舌尖》讓人有種衝動,想要回家再吃一頓媽媽做的飯,跟媽媽學做一道家鄉菜,奔波路上永遠帶一點家鄉美食,認真對待我們的一日三餐。

對家庭溫情和血緣親情的渲染,也是《舌尖》的動人之處。這是一部美食紀錄片,卻看不到酒店的名廚,只有民間的廚房。用一種平視而非俯拍的角度,講述着市井美食與草根生活,市井味與人文味的和諧混搭,讓人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以美食見人生,將美食寄託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當中,既是《舌尖》的最大特點,也是其最爲成功之處。真正流連“舌尖”的美味,不是價格昂貴的“高大上”美食,而是藏在自然深處溢滿草根味道的食材,以及那些親近它的人,春夏秋冬的辛勤勞作,苦辣酸甜的生存故事。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11

看《舌尖上的中國》的時候,那時候的確和杭州的舍友看得口水快流一地了!她忍不住去買了各種料理去包了她那邊的特色餃子,而我就嘗試着弄了鍋刀削麪,結果!結果就慘不忍睹了!題外啦!雖然沒有做美食的天份,對美食功課還是偶爾那麼看看的。但我的天份好像只限於吃和口頭上的“做法”!待自己動手就等於又糟蹋一些食物了。就像武俠電視劇裏的有些人一樣,知道不少各家的“武學祕笈”,自己卻連“點穴”都不會!好在我還是有那麼一招半式可以糊弄。

一般人好吃,但大多食不知味,要能粗辨味者,始可言吃,但真正能入味之人,又不在乎吃了,像那些大和尚,一杯水也能喝出許多道理來。我算是與佛比較有緣的,在外公爲主股東資助建設在山頂上的廟宇,住了幾年,香火也算是吃了不少!最記得的就是一年廟會和廟裏的女主持還有幾位師傅在松樹旁的狐槭亭煮了一壺又一壺的開水給來往虔誠拜佛的香客喝,依稀記得有談到“第九味”!可至今也沒弄懂什麼是“第九味”。正常味有八:酸、辣、苦、甜、鹹、澀、腥、衝、,而辣、甜、鹹、苦是主味,酸、澀、腥、衝是四賓味,屬偏!所以主菜以正味出之,而小菜就多偏味。有人說:吃是爲己,穿是爲人!這話有時想來的確有些意思,吃在肚裏長在身上,自是一點也肥不了別人,但穿在身上,漂亮一番,往往取悅了別人!所以大體是不是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大多胖子是不是都比較自私!呵呵!說笑一下!

辣!有人說是百味之王,有些菜酸甜鹹澀雜交,謂之爲:風塵味!沒有意思!辣之於味最高最純,不與他味相混,是王者的氣象,有君子自重之道在其中。用辣宜猛,否則便是昏庸君主,人人可欺,國焉有不亡之理?而甜則是“后妃之味”最解辣,最宜人,如秋月春風,但用甜則尚淡,纔是淑女之德,過膩之甜最令人反感,是露骨的妖媚,真真就是紅顏禍水了。鹹苦兩味之理;鹹最俗,而苦最高,常人日不可無鹹但苦不可兼日,況且苦味要等衆味散盡方纔知覺,是味之隱逸者,如晚秋之菊,冬雪之梅;而鹹最易化舌入口便覺,看似最尋常不過,但很奇怪,鹹到極致反而是苦,所以尋常之中往往有最不尋常之處,就看你怎麼用它了。

在看《舌尖上的中國》時,每看見一個我吃過的東西,便感覺要跳起來似的告訴舍友:這個、這個、我吃過!可好吃了!便開始給她描述那些味道,聽得她笑嘻嘻的要流口水了!看到播到窯洞裏的阿媽、草原上的阿婆在缺乏維生素和蛋白質的環境裏,拿着一種叫面或者鮮奶的東西可以玩出百般花樣的智慧!我心底有了一種真誠的尊重、對人、對事物的尊重。從此聽到覺得不可思議的食物,不會忙着鄙薄,而是驚歎過後:教我!怎麼做?也許當我們懂得了那些食物,纔會懂得那些人,纔會懂得一些鄉愁。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12

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這幾天,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不僅吸引無數觀衆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

本來,無論從選題還是從播出時間來看,《舌尖上的中國》都只能算是熒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紅熒屏,帶給我們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溫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觀後感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的高度……一部作品爲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一位網友的評價,指出了該片的成功所在: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反觀當下許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場面……什麼都不缺,卻惟獨少了真實;什麼都盡心盡力,卻惟獨沒有真誠。

文化體制改革正在深入推進。轉型的挑戰、創新的壓力,考驗着每一個文化從業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陳舊空洞的說辭中打轉;有一些人以種種束縛爲由,在改革創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評質疑時,歸咎於觀衆的“審美取向”和論者的“外行身份”……作爲商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溫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應該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13

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這幾天,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不僅吸引無數觀衆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本來,無論從選題還是從播出時間來看,《舌尖上的中國》都只能算是熒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紅熒屏,卻帶給我們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溫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的高度……一部作品爲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一位網友的評價,指出了該片的成功所在: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反觀當下許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場面……什麼都不缺,卻惟獨少了真實。什麼都盡心盡力,卻惟獨沒有真誠。

有一個不太悅耳的說法:美國人喜歡拍科幻片是因爲找不到歷史,中國人喜歡拍穿越劇是因爲不展望未來。這樣的武斷結論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問題卻發人深省。如果滿足於閉門造車,沒有對現實的觀照,或者只關注少數人錦衣玉食的奢靡,卻無視普通人豐衣足食的願望,不管是穿越歷史,還是暢想未來,都不可能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文化體制改革正在深入推進。轉型的挑戰、創新的壓力,考驗着每一個文化從業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陳舊空洞的說辭中打轉。有一些人以種種束縛爲由,在改革創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評質疑時,歸咎於觀衆的“審美取向”和論者的“外行身份”。作爲商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溫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應該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14

央視紀錄片頻道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最近十分火。我一口氣將七集全部看完,還意猶味盡。這檔節目確實做得非常成功,很好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紀錄片模式,整部片子唯美真實,充滿了人情味,讓觀衆看到了久違的人們對大自然饋贈的珍惜和情感,攝影更是此部片子的一大特色。

《舌尖上的中國》在呈現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是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所謂“天人合一”,在這裏也能完美體現。誠意麪對食物,精心烹飪,然後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給心愛的人,這是廚房和美食的祕密。一位澳門76歲老阿婆和老伴兒做了50年蝦醬,老伴兒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製作蝦醬,食物裏滿是對老伴兒的懷念。其實,這就是節目想告訴我們的,有感情的東西纔是美食。

每一道美食背後,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傳統和關於食物樸素而精彩的故事,通過美食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

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項目運營部主任,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美食專欄作家。1965年生於安徽靈璧,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主修攝影,同年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爲攝影美學,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臺。他的美食理念:“美食不是技術,絕對來自民間”,做紀錄片的理念:“擺事實,不講道理”。

看完了陳曉卿的資料,對於此片在攝影上的成就也就有了完美的答案——只有具備極高美學修養和熱愛生活的導演才能做出如此專業的片子。陳曉卿說一部好看的片子決定於題材、預算和創作者,三者缺一不可。此部片子的題材關於“吃”,與所有人息息相關,必然會受到關注。一個好的製作團隊更是這部片子成功的關鍵所在,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然也。這樣想來,《舌尖上的中國》能出自這樣的團隊之手也是理所應當的。

“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國》給我們詮釋了一個精彩的美食世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還有許多方面,希望有更多更廣的傳統題材展現在觀衆面前,諸如:歷史、自然地理、旅遊、文化、宗教禮儀、文房書畫、收藏等等,希冀中國未來能涌現出更多優秀的導演和專業的團隊,帶給國人更加好看的作品,摒棄商業利益,更多地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不僅可以愉悅我們的眼球,更能淨化和感染我們的精神和心靈,讓我們感恩於祖先並且熱愛養育我們的這片土地。

相信只有這樣的節目才純淨、質樸、感動,才更有生命力,爲觀衆所喜愛。

舌尖在中國觀後感15

這個紀錄片我對它一直以來都算蠻有情感的。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它,並沒有認爲它的人物故事佔比太多,其實正是有了這些人物故事我才更覺得有可看性。

中國人的情感文化已經綿延了幾千年,它寄託於各種各樣的形式中,可以說食不離情、情不離食。就拿我個人來說,我生於安徽、長於江南,我的骨子裏早就烙下了江南飲食的印記,幸好如今也不算離家太遠,飲食文化都相近,也算是一種幸運之事。不過我的骨子裏可能是個對於食物文化包容性比較強的人,各地的食物不管是否正宗,我都願意嘗試嘗試。只不過囿於時間、地點和金錢無法實現,那麼能有這樣的一個作品能夠讓我見識到更多的世界、更多更廣的文化也是極好的。只是吃固然能夠喚起人內心的饞蟲,但是真正讓人感動的仍是寄託於食物中的情感,更何況有些食物的製作方式已經傳承了千年以上,在千年以前是否也有人和我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享受一樣的食物,這種情感的紐帶跨越了時間和空間、跨越了思想和文化走到了我的面前,讓我得以感知。今日是重陽節,按理說對於現代人,其實關於這個節日的記憶已經相當淡薄了,我們基本上已經忘記了應該用何種方式去紀念這樣一個節日,可是食物不會,便是三歲小兒也明白今日該吃重陽糕了,這就是事物的魅力,它不僅僅擁有它原本的味道,更承載着人類賦予其千百年不變的情感寄託。舌尖正是傳遞了這樣的價值取向,它拍攝的手法厚重,也不會讓食物的情感表達流於表面,很多人覺得舌尖關於食物的部分較少,或許是一帶而過,並不詳細講她的製作過程,雖然有些可惜,不過事物總是在那裏不是嗎,比起食物,能夠給我們展示那些我們並不知道的、知道了但丟失的傳統制作方式,不也很好嗎。

在歷史的長河中,農業始終是一個國家的根基,可是誰又會再去了解我們是如何播種、如何收穫,這些糧食蔬菜是經過怎樣的工序被送到我們的餐桌上的,人與自然本身就是一門學問也是一個奇蹟,我們現在的旅遊業主張迴歸農村、迴歸自然,自然與我們的食物是息息相關的,幾千萬公頃的梯田、各種各樣的原始的耕作生產方式,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一些人在幹着我們聞所未聞的事情,正是這些奇蹟才構成了我們整個的人類文明。有時候,能通過這樣的紀錄片瞭解到,也是非常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