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故宮觀後感6篇

故宮觀後感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看完某一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爲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宮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故宮觀後感6篇

故宮觀後感1

一座座輝煌的宮殿,雄偉的中遠景拍攝。故宮,這座集合了無數工匠心血的建築羣展現在我們面前。一直都很喜歡看這種具有人文風味的紀錄片。很高興,這次能有幸看到《故宮》,自覺收益匪淺。

一座單純的建築是不會給人帶來什麼感覺的,只有經過時間的洗禮和人事變遷才能煥發出它的光輝來。紀錄片《故宮》充分挖掘了其中的特別點,整個紀錄片分成十二集,分別從紫禁城的肇建,建築羣的建造佈局,和其中所反映的中國五千年的禮儀制度,紫禁城的文物來全面介紹。一口氣看完十二集是不實際和不可取的。每集裏的人文底蘊是需要沉澱的。這裏不僅是個建築羣,更重要的是這裏曾經居住過十幾位皇帝,這裏曾經見證着中華民族的興盛衰落。

參考了網上的一些資料,覺得分析的很有道理。比如縱觀《故宮》的整個影片,我們不難發現,正如該片的總編周兵在談及故宮的創作理念的時候,突出強調的:創新。他說:“一部片子好不好,關鍵在於有多少原創性的因素。在於觀點和信息的創新;在於藝術創造力的創新;在於新技術的使用。”的確,看完故宮,也許印象最爲深刻的就是那些利用電腦特技重塑當年的情景。《故宮》採用了國際先進的動畫技術和借用了電影的多種拍攝手法。3D製作結合實景拍攝,延時攝影(如故宮上空的雲),定點拍攝,這爲提升整個《故宮》的品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樣,在《故宮》中,電腦特技給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幅故宮的場景:從前門外,快速地向北移動,經過天安門,沿着故宮的軸心穿過了整個紫禁城,然後鏡頭上移,展現了故宮的全景,或者倒過來走位。這樣的空間感的突破無疑更加立體和真實地展現了故宮的全貌。

在《故宮》中,這樣的手法隨處可見,在展現北京城千年的變遷中,原本的圖片說明和解說詞給觀衆的印象只能還是抽象的,但是,通過電腦的技術的處理,以動畫的形式,展現了北京的歷史變遷,真實,直觀。給觀衆的印象非常深刻。在展現故宮的機構和建築過程時,使用三維動畫,展示了故宮的主殿構造和建築的過程,同樣非常直觀而明白易懂。同樣是主殿,在展現他曾經歷過火災而焚燬時,不是用傳統的卻又很枯燥的解說詞來交待,也不是用真正的火災場面而增加成本,而是使用了模擬場景,更加真實而經濟。技術的更多運用,使得以上的問題得以含蓄的展現,使得紀錄片的個性化的風格越來越明顯。在一般的紀錄片中,個人的觀點總會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缺少個性化。畫面的展現同樣爲了追求真實性而缺少個性。但是技術的使用在減輕解說詞的作用的同時,增加了畫面的表現語言和個性特徵。《故宮》正是在展現着這樣一種個性。多雲的天空凸現了歷史的厚重感,翻滾的烏雲和季節瞬時變化,展現了歷史的變遷。畫面整體色調呈暗黃和黑色,顯得莊重而深刻。

很佩服創作故宮的電視工作者們,她們要拍攝的不僅是部紀錄片,更重要的是挖掘其中的人文底蘊。同時,紀錄片與新聞不同,它展示的不只是結果。對於那些無法拍攝到的珍貴歷史和失之交臂的重要事件,除了通過採訪、口述的方式去追尋,另一種方式就是“真實再現”又稱“情景再現”。這樣不僅使事情經過變得完整,還可以使故事的講述節奏起伏,留有餘味。真實再現要借鑑劇情片的敘事手法、電視散文的寫意手段,在保證歷史真實的前提下,渲染氛圍,調動觀衆的情感參與。

在看紀錄片之前,我對故宮的印象只不過是從那些講述清朝故事的戲劇中獲得,什麼養心殿,太和殿的只知道其名不知道其來歷。現在通過《故宮》,讓我看到了近五百多年中國政治歷史的變遷。也知道了明清兩代社會大致是個什麼樣子的,特別是第一集裏講述如何建造紫禁城,古代人民的聰明和才幹讓我這個現代人心虛不已。當然,我也爲鴉片戰爭後中國的衰落給紫禁城帶來的災難而感到痛心。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人民又是世界上最勤勞的人民,故宮這樣雄偉的建築就是勞動的結晶。

故宮觀後感2

只有3集,完全不夠啊。

曾在故宮的神武門展廳,參觀過故宮文物修復展覽。這次通過紀錄片,更詳細瞭解文物背後的故事,認識諸位身懷絕技的文物修復專家,倍感親切。正是有了這些樣貌普通,猶如掃地僧那般深藏不露,甘於寂寞,苦心技藝,才能使千年的中國燦爛文明,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才能讓後世子孫,有幸能瞻仰古人的傑作。

文物修復,惠及萬代;殘破腐壞,改頭換面;巧奪天工,舊貌新顏;精絕技藝,代代相傳。

文物修復不僅是技術,也是藝術。除了技藝之外,此紀錄片重點是讓我們看到的是,這些身處深宮的文物修復工作者,日復一日枯燥而又有趣的工作和生活,寬鬆的工作氛圍,以及故宮修復技藝傳承有序的堅守。整個紀錄片,生動有趣不枯燥。

你既能看到修復技術人員們沿襲師徒傳承製度,工作上嚴謹認真,也可以看到他們閒暇時,種花植樹,養鳥鬥貓,歡鬧地打杏接杏,收穫果實。

這羣人似乎一進宮,就與一牆之隔的浮躁塵世格格不入,但每個人各有性格,卻又各有包容。

很喜歡古畫修復的組長楊澤華,工作休息時,彈着吉他,貌似和故宮、古畫以及他的工作性質並不協調,但卻感到了他的特立獨行和個性。當古畫修復完成之後,他操着地道北京腔,給人介紹畫中人物,那個像趙本山,那處曾經被一個技術拙劣的前人修補過,發現了畫中的小祕密……那份得色和驕傲,溢於言表,個性分明而可愛;喜歡第三集的一段真實記錄,裱畫的老專家,在裝裱完工後,對不完美處的遺憾;喜歡木器組屈峯組長有關格物的那段話,喜歡他在遼金代觀音木雕像修復完成後,讓旁人尋找修復痕跡時,那份可愛的炫耀;當觀音像被搬走時,全體木器組的人們站在門口,依依不捨送別的眼神,也令人感同身受;感動漆器組的年輕的小閔組長和夥伴們,忍受大漆的味道和過敏,堅守着最傳統的技法。讚歎之前殘破不堪的古瑟,舊貌換了新顏之後的驚豔;絲織品組的陳楊組長,爲了職業使命,忍受枯燥,自己親手緙絲,令人稱道。

因爲故宮禁菸,有煙癮的王有亮老師傅,坐在乾隆生母寢宮壽康宮的炕上,審視、檢查剛就位的紫檀大櫃,然後畫風一變,忙騎着車,跑到故宮院外抽菸過癮。

還有鐘錶修復組、鑲嵌組、青銅組、瓷器組等等,普通、默默無聞而又身懷絕技的專家們,他們擔當着承上啓下的重任,每天觸摸歷史,是一羣令人羨慕而又令人敬重的人們。

當然,在紀錄片中也暴露出故宮管理的嚴重不足。看到修復辦公室裏工作場地的雜亂,就體現了中國人的粗糙和不講究,和管理的落後。工作室裏沒有專業的修復臺,真擔心誰走路不小心,掛到或者碰到文物,造成文物的損壞。辦公室裏沒有恆溫恆溼裝備,沒有專業冷光照明,這些溫度溼度自然光對紙張、絲織物都是嚴重損害;尤其看到歷經千年的遼金木雕觀音像,在精心修復完工後,放在一個鐵架子推車上,沒遮沒擋,由一幫非專業的搬運工,送去慈寧宮的雕塑館。當時真想穿過屏幕,來到現場,最起碼,在捆紮繩帶底下墊塊海綿,哪怕一疊厚紙呢,也不能繩子直接就和文物生碰啊,真擔心在故宮坑窪的路上,一個顛簸或不小心,把文物硌壞,或者,綁紮的繩子、帶子,把所剩不多的金漆磨掉。另外,同在故宮裏面,文物的運送,不應該有修復組專業人員隨行嗎?

還有,織物組的美女們在清理珍貴屏風時,邊幹邊笑,其樂融融。但你們是不是應該戴上口罩呀,飛沫裏的蛋白質和有機物,落到絲繡品上,容易滋生黴斑,也容易產生蟲蝕吧。

看來,故宮的技術管理還是遠遠不夠。真希望他們夠吸取損壞宋代哥窯盤子的教訓,制定科學嚴謹有效的流程和5S管理,避免歷經千年倖存下來的文物,在我們這代損壞。

故宮觀後感3

前不久,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是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工匠精神”,我想《我在故宮修文物》莫過於對中國匠人精神的最好詮釋吧。

被網友譽爲“故宮男神”的鐘表組王津師傅,修復過最複雜的鐘當屬20xx年修復的“老人變戲法鍾”。這座古董鍾由瑞士鐘錶大師路易斯·羅卡特公元1829年(道光九年)製造,共有七套傳動裝置,70多釐米高。鐘有多套動力系統,鍾裏的戲法老人,手中的豆子、小球可變色。運轉時,鐘頂小鳥不斷張嘴、轉身、擺動翅膀,身下圓球隨之轉動,三個圓盤也同時不斷變色轉動。爲修好它,王津和專家、助手耗時一年。

龍袍的緙絲,熟練工織一天只得幾寸。乾隆的御稿箱(漆器)有120層漆,顏色還不同,漆工一整夜爬樹割膠,得漆8兩。馮忠蓮師傅臨摹《清明上河圖》,花了整整十年!這些看讓去讓人驚訝的事情就是每個故宮修復師的日常,也是每個人的寫照。樸實無華卻執着深耕,沒有對這份工作的癡愛、執着與耐心,是無論如何也沒法一呆就是一輩子。

宮廷內外,兩種世界。《我在故宮修文物》之所以能一舉成名,是因爲它戳中了現代社會的痛點——浮躁。我們總希望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快最高的收益,渴望輕鬆的工作卻不願付出艱辛的勞動。工業化大生產帶來的大量快消品,衝擊着那些精益求精者的生存,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經典在現在社會很好被人提及。企業不再專注於改善產品性能、注重用戶體驗上,而是把大量的今天投放到如何做好營銷快速吸引眼球獲取利潤上,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看起來那麼的可笑,卻很實用。但短期的效益並不能代表長期的發展,這些年人們更願意花大價錢去國外買衣食物品,也不願在國內買更低價的產品,這其中似乎不僅僅是盲目崇洋媚外那麼簡單。

截至20xx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爲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而中國的百年企業似乎還沒有。日本一直被稱作是購物者的天堂,不像中國的商業市場,充滿同質化的連鎖品牌,在日本,追求個性化、極致化的體驗被看做最重要的。這與日本本身的社會文化相關。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就推崇“匠人文化”,“匠人精神”不僅是日本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也是一份厚重的歷史沉澱。

不像國內很多人對“匠人”的否定和誤解,認爲匠人是守舊落後的代名詞,甚至是手工業者的低技術活。在維基百科日文上,有一段對於“匠人氣質”的定義是這麼說的:“追求自己手藝的進步,並對此持有自信,不因金錢和時間的制約扭曲自己的意志或做出妥協,只做自己能夠認可的工作。一旦接手,就算完全棄利益於不顧,也要使出渾身解數完成。”

就拿日本的電飯鍋說事,三菱電器在研製一款新型電飯鍋的時候,就邀請了3000人在全日本壽司店進行品嚐,找到了最適應日本人口感的米,再通過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研究此種米粒的烹製過程,最終選定了製造電飯鍋內膽的竹炭材料,然後再派出幾個小組在全日本搜尋最理想的竹炭原料,用3000度的高溫燒製3個月時間,最後再取精去糟選取精花產物做成新型電飯鍋內膽,儘管此類電飯鍋售價較高(約合7000多元人民幣),但憑藉着在米制烹飪上的獨一無二的優異表現得到了市場的熱捧。

這樣子的執着、精益求精試問哪個消費者不能被征服,而國內的又有哪家能做到如此。不僅企業如此,手工匠人們更是如此。日本名叫NobuoOkano的手工匠人,他花了30多年的時間在舊書修復工作上。凡是他經手的書,沒有一個是不能被修復的。這類人對自己的手藝有着近乎神經質般的追求,不輕易被金錢所動,耐得住性子去執着的追求,去實現他們心中的那份追求。

故宮觀後感4

故宮古器,流傳至今,一般人觀賞古器時只會嘆於文物的精美、皇家的奢侈,卻從無想過文物展出背後的,卻是有着一羣默默無聞的專家、技藝高超的匠人,日復一日地做着那枯燥而又精細無比、不容有誤的工作。《我在故宮修文物》這一系列紀錄片即是記錄了這樣的一羣人,他們在無數人嚮往的故宮裏工作,他們親手觸碰過價值連城的皇家文物,他們見證着一件又一件文物從破舊到恢復原貌。他們,就是中國傳統四大階層“士農工商”中唯一傳承有序的“工”;他們,就是最頂級的文物修復者;他們,就是原本這一輩子都不會被公衆所熟悉的既普通又偉大的幕後工作者。

該紀錄片以輕快的節奏、年輕的視角,重點記錄了衆多還未現世的抑或是世人無法見之精細的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領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此片第一次完整呈現了世界頂級的中國文物修復過程和技術,展現文物的原始狀態和收藏狀態;第一次近距離展現文物修復專家的內心世界和日常生活;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這部紀錄片不僅一下子把我們與這些巨匠拉近了距離,而且給森嚴的紫禁城帶來了一絲生命的氣息。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故宮90週年的獻禮紀錄片,3集的劇情設置也是圍繞着故宮工匠們爲了準備大慶而修文物的故事。而整個紀錄片中我感觸最深的片段就是鐘錶組的王津老師看着他花了那麼多的時間修復好的鐘表,本來整個鐘錶上了鏈條後,鐘錶上會有多隻銅質麻雀揮舞翅膀,結果展出的只是個靜態展品,王津老師看着他花了很多心血的作品卻無法展示真正原貌對着鏡頭說心疼,讓觀衆的我們也跟着有點心疼他了,多可惜啊!我們既可惜他們的修復的心力,又可惜了這些文物被遮住的光華。紀錄片還有一個片段時王津老師去參加一個古代宮廷鐘錶的展覽,面對着臺灣收藏家的自豪炫耀與展示,王老師十分淡定,只因在他心裏,這些鐘錶的意義與他平時手中修過的鐘表不可同日而語。這既是一個鐘錶修復師內心的驕傲,也是對中華民族曾有過的偉大精粹的自豪。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還得知了我們過去所不能瞭解的故宮的工作與生活。故宮的工作是嚴格的,他們在工作過程中不能在故宮裏面煮水、吸菸;故宮的生活是有趣的,工作人員會在裏面移樹種、打果子,這又拉近了我們與那感覺無比冷清的紫禁城的點點距離。故宮中的文物修復工作者採取師徒制,也正是這師徒傳承、薪火相傳的制度,讓冷冰冰的故宮溫暖了起來。

然而,在該片中,讓我印象深刻還有這樣的一句話,織繡修復組中的陳楊說到,年輕的一代都忍受不了緙絲了,因爲太費工費力費時間,織造的時候特別費眼睛,現代人已經不再會選擇這個了,但是,陳楊的職業感卻在潛移默化中推動着她去承擔這樣的一個責任,而這,就是這些匠人們的偉大之處。

“匠人們內心的強大,比戲劇化的人物更具有感染力”,這是一個網友對這部紀錄片的評價。透過這麼一部紀錄片我們不僅能看到衆多精美文物,更是讓我們看到那一位位平凡卻值得我們每一人去尊敬的文物修復師,他們的言談舉止與我們無異,和我們同樣生活在機器工業時代,他們的手藝卻有着幾千年的生命!《我在故宮修文物》裏,專家沒有板起面孔說話,沒有像說明書一樣介紹與修復相關的專業知識,它以生活化的手法刻畫人物,刻畫了師徒傳承的情懷,以及他們對於職業的驕傲熱情,同時片中還穿插了修復工作者打杏兒、養貓、移樹等接地氣的日常,這一切將一羣默默無聞但技術出神入化的手藝人帶到公衆面前,讓我們瞭解了這麼一個偉大的職業。

雖然該片只有3集,短短150分鐘,卻是導演葉君、蕭寒用了5年時間進行調查,攝製組工作人員跟文物修復師一起生活了4個月,後期做了6個月才製作出來的、如此精良,讓我們既感動、讚歎於幕前,又讓我們佩服於幕後的紀錄片,怎麼能讓人不喜歡呢。

最後,致敬中華民族的精粹,致敬默默無聞而又無比偉大的文物修復師,致敬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

故宮觀後感5

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落成。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

紫禁城城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佔地面積達720,000㎡。有房屋980座,共計8704間。四面環有高10m的城牆和寬52m的護城河。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門和北面的神武門現專供參觀者遊覽出入。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爲中心,兩側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殿,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爲“前朝”。北半部則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三宮及東西六宮和御花園爲中心,其外東側有奉先、皇極等殿,西側有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等,是皇帝和后妃們居注舉行祭祀和宗教活動以及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稱爲“後寢”。此外還有齋宮、毓慶宮,重華宮等等,前後兩部分宮殿建築總面積達163,000㎡。

故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築羣。其中太和殿最爲高大、輝煌,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在此舉行盛大儀式。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兩代北京宮城內最高大的建築, 其殿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建築面積達2377平方米,也是中國現存古建築中規模最大的木結構殿宇。屋頂的角獸和斗栱出跳數目也最多;御路和欄杆上的雕刻,殿內彩畫及藻井圖案均使用代表皇權的龍、鳳題材,月臺上的日規、嘉量、銅龜、銅鶴等只有在這裏才能陳設。殿內的金漆雕龍"寶座",更是專制皇權的象徵。太和殿是皇帝舉行登基大典,慶典及接受文武百官朝賀的地方,如遇有將帥受命出征,也要在太和殿受櫻

乾清宮是後三宮的主要大殿,高20米,宮外形爲面闊九開間,左右還有昭仁殿和弘德殿兩座小殿相連。兩盡間爲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寧宮。平時除皇帝居住外,也經常在這裏召見宮臣,披閱奏章,處理政務,甚至還在殿中接見外國使臣。

整組宮殿建築佈局謹嚴,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所以說,在封建帝制時代,普通的人民羣衆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起牀了,起牀了,大懶蟲們帶好你們的小小懶蟲出發了”。徐導遊在賓館樓梯間大聲叫嚷,望着剛剛走過凌晨三點的鐘表,我們不情願地打開了房門。

付伯伯對徐導遊說:“小徐,這剛剛3點,我們頭纔剛着枕頭,就叫我們,幹什麼啊,我們大家剛剛爬了山海關,都極度需要睡眠呢!”“對埃”大家異口同聲地紛紛抱怨道。望着導遊神祕的笑容,大家都很迷惑,不知從幾號房裏聽着傳來一句話“徐導遊昨天說帶我們去天安門看升國旗”,一聽,大傢伙二話沒說,個個匆匆收拾了一下,帶着一絲倦意下樓吃早餐去了,可能我們都比較興奮,這頓早飯很快吃完了。賓館離天安門很遠,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地車,在車上,因爲太困了,所以大家都在打呼嚕,睡大覺,車停下後,首先聽到一片驚呼,雖然才四點多,天空中有些朦朦朧朧的霧但仍可以領略天安門的雄偉風采。

在廣場中央的城牆中有一顆大國徽,城牆下面左邊有九大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右邊也寫着九個大字: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中間貼着中國革命領袖毛澤東毛主席的相片,相信此時此刻每個人心中都翻騰着紅色的波浪,每個人心中都感慨萬千,是啊,沒有老一輩革命先烈的奮鬥,哪來我們今天的大好生活,一眨眼6點了,國家儀仗隊過來了,一首國歌奏樂,激發了人們的無窮幻想,看完升旗後,大家紛紛開始參觀天安門,在觀察中我還發現了天安門有一個獨特的地理優勢,天安門北面是人民大會堂,西面是毛主席紀念堂。

故宮觀後感6

故宮一直是我國一個著名景點。和故宮有關的紀錄片很多,但是和故宮中的人有關的,卻寥寥無幾。而這部《我在故宮修文物》即其一。其他紀錄片往往是大段大段地向觀衆灌輸事實,而這部影片,傳達給觀衆的卻是有情節、有感情、有血有肉的故事。

在巍峨的宮殿裏,在紅磚綠瓦間,在一扇扇硃紅色的大門後,有一羣可愛又可敬的人們。他們是大師,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過着平凡的生活,卻有着不平凡的身份。他們是藝術家,卻見證着歷史。

他們是文物修理者。

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從世界各地運來的文物修好以便於展出和保護。在保證文物質量的前提下,還需要儘量還原和保留文物本身的特點。

在展館裏的文物,都散發着莊嚴肅穆甚至高不可攀的氣息,那一塊塊冰冷的玻璃,彷彿把它們和我們隔絕了好幾個世紀。但在他們的手中卻是那麼近,那麼真實與親切。而他們,也給予了文物最高的待遇,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使一件件文物在他們手中再現英姿,重放光彩。這一來一往,形成了一次次跨越歷史的交流。他們彼此影響着,給對方留下自己的印記。一個在表面,一個在內心。就如同木器組科長屈峯先生在雕刻一件佛像時所說:“每個人對佛的理解不一樣,這也跟人的性情有關。你看有的人刻的佛,要麼奸笑,要麼淫笑,還有刻得愁眉苦臉的,很難刻。佛像一刻就知道,那個味道很難把握,怎麼能刻出那種神祕的純淨的微笑,那是最難的。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你看,我們從過去最早的時候說‘以玉比君子’,玉就一塊兒破石頭,它有什麼德行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行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說古代故宮的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想辦法把自己融到裏頭去。人在這個世上走了一趟,都想在世界上留點啥,覺得這樣自己纔有價值。很多人一般都認爲,文物修復工作者是因爲把這個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價值,其實不見得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方面,他在修這個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已經把自己也融到裏頭。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幹什麼,要文物的目的就是爲了要讓它傳播文化,對吧,不是說文物就是爲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兒,那沒有什麼價值。”

是啊,一件文物,只要真正接觸到它,體會它,感知它,就會發現,“物”只是它的載體,而它承載的文化,是活的,且不朽的。

對歷史與文物感興趣的,難道只有那些喜歡懷舊的老年人嗎?在這裏,這種想法不成立。因爲這裏每年都會招聘四五十位應屆的大學畢業生。這些年輕人在一些老師傅的指導下,感受着蘊涵在文物中的生命,感受着歷史中的鮮活。他們耐心、負責、誠懇、專注地工作,卻又不時地散播歡樂與青春。這兒彷彿是個與外界隔絕的新世界,沒有大城市特有的那種焦慮、緊張的工作氛圍,取而代之的是執著和從容。工作之餘,他們也可以去院子裏栽幾棵樹,收穫一些果實,喂貓,養鳥,與同事們一起享受生活。這樣平穩、安定的生活,再加上這份有意義的工作,是多少人嚮往的啊。

他們改變了故宮,也改變了他們自己。相信他們在故宮度過的每一寸時光,都是他們畢生中最珍貴的回憶。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有幸光臨故宮時,看到展館裏那些完好如初的文物,是否還會想象它們曾經歷的所有故事和默默爲它們付出的所有人?是否能感受到那種鮮活且強大的力量深深地震撼着我們的心?

感謝這部紀錄片,讓我重新認識了故宮那些充滿意義的文物,以及故宮那些有着不平凡的工作與生活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