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八佰觀後感(合集15篇)

八佰觀後感(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8W 次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八佰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佰觀後感(合集15篇)

八佰觀後感1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題記

南面歌舞昇平,紙醉金迷;北邊灰暗殘破,屍橫遍野。一條不算寬的蘇州河隔開了天堂和地獄。

如今,那座滿目瘡痍的四行倉庫依舊佇立在那裏,像一顆頑固的釘子,將那段兇險荒誕的歲月與繁華錦繡釘在一起。

不知在座諸君是否想過,如果我們置身於那個山河飄零破碎的年代,會作何選擇是獨善其身,還是捨身爲國?故事的主人公其實是一羣逃兵,是農民,開始也只是想着打掃戰場,不會有性命之憂。所以當他們面對殘暴的日本軍隊時,本能地選擇了逃避。但就是這羣小人物,將國人在面對生死,面對國家存亡的抉擇與變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端午,一個連槍都不敢開的新兵,一個想逃離戰火的農民,一個想回家的孩子,眼睜睜地看着無數戰友倒在血泊之中,眼睜睜地看着叔叔被日軍凌遲處死,眼睜睜地看着一個個小夥子綁着炸彈跳樓自爆。一次次殘暴的現實捶打着他稚嫩的心,端午的抗爭意識也逐漸覺醒,終爲護旗而獻身。我在老家讀過私塾,沒去過縣城,我就想看下上海長什麼樣子。我娘還在家裏等我,你放了我吧,我想回家。很難想象,一個如此單純甚至有些懦弱的孩子最後面對死亡時竟不再恐懼,只有平靜。七月哥,團座的親信,在對小湖北說我死了之後,你補上的時候是那樣的從容淡定。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當將士們面對日軍鐵甲無力擊破,只得靠士兵用身體綁上大量手榴彈,瓦解敵人的銅牆鐵壁時,他們沒有害怕,沒有退縮,有的,只是對敵人無盡的憤怒!那句綁緊點,直戳我們內心。那自爆前的聲聲怒吼穿破長空,震撼着租界中的同胞,也穿越時空,深深震撼着熒屏前的我們!

彼時,四行倉庫的處境不能不讓人聯想到當時的中國。半壁江山傾頹,中華存亡旦夕,可謂百事休敝,大廈將傾。中華民族到底是浴血反抗,還是做個所謂的順民?《八佰》提醒着你我,和平盛世的美好,皆是前人苦難英雄血淚鋪就。

白馬舞翩躚,夢迴銀槍雕鞍。壯士去兮難再返,且把青天白日還!

當全人類的災難具體到每個個體身上,其不能違抗的強勢難以言說。好在中國人信命,卻不服命,若天地無眼,不見人間疾苦,便教人爲改命,即便拼個身亡形銷,也總會有人爲中華民族之存續而戰鬥。古岳飛于謙如是,今八百壯士如是,明日你我,亦當如是!

八佰觀後感2

這部電影給我的觸動是很大的,主要講述了幾百名官兵的故事,其中大部分還是剛補充過來的湖北保安團新兵,加上少部分從淞滬戰場下來的老官兵,他們被安排到四行倉庫,電影開篇他們士氣低落,面對戰爭惶恐不安。一開始只是被動進行防禦作戰,當中甚至有人想要逃跑,但是經過了幾場戰爭,卻發現日本軍隊正在圖謀準備偷襲自己的同胞,也看到對岸人民對他們期盼的目光,愛國之心越來越被喚醒,這讓官兵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最後光榮地完成使命被載入史冊。

這部電影給觀衆帶來了極大的視覺衝擊,河兩岸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一邊是衣着光鮮亮麗一邊是荷槍實彈。

天堂這邊的人想到地獄去。感觸最深的是一位大學教授把妻子的項鍊丟下樓捐獻出去,最後拿出櫃子裏的槍,朝着日軍的方向開火;賭場的人看似放浪不羈,關鍵時刻也會拼了命的衝過橋,給對岸的戰士送去電話線;在看到一場戰爭勝利的鼓舞下,決心加入抗戰隊伍的青年學生,雖然三個中已有兩個爲戰爭獻出了生命,但剩下的那一個也從不後悔加入抗戰。

地獄這邊的人也想去天堂,端午、老算盤、小湖北從最初的膽怯想逃跑,到最後的克服恐懼奮勇殺敵,這些都源於他們對河對岸美好生活的嚮往。

四行倉庫保衛戰之所以能夠震驚中外永垂史冊,除了戰鬥本身的英勇和壯烈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爲這是一場被全世界圍觀的戰鬥!地面上在進行着激烈的戰鬥,而空中各國的觀察員們則拿着望遠鏡悠閒的觀望,正如黃曉明飾演者所說戰爭的背後可能都是政治,戰場戲臺,這種事兒全世界絕無僅有!極大的諷刺着這些英雄們這幾天的艱辛抗戰與無畏犧牲。在這些政治者眼裏生命不算什麼,謝晉元團長說過他們沒有退路,因爲他們在上海就還在。這個民族還沒覺醒,一旦覺醒將無人戰勝。後來國民黨和共產黨一起合力將日本趕出中國,將中國解放出來。這一過程中少不了各方勢力的團結。

2020年,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經歷了疫情。在疫情中,我們中國也表現出了其他國家不曾有的團結一致的舉動,我想這就是我們勝利的原因。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將銘記先輩們爲了今天美好的生活而流下的血液和付出的艱辛,不忘國恥,在我們心中四行倉庫裏的八百壯士們無疑都是英雄!

八佰觀後感3

今天上完了週末補習班,媽媽答應我的要求,帶我去看新上映的電影《八佰》。

電影開始之前的氛圍讓我震撼,每個人都屏住呼吸,盯着屏幕,現場氣氛安靜,雖然還沒有開始,甚至屏幕還沒有亮,大家都非常期待,因爲中國軍人值得被期待。隨着安靜的氛圍,電影開始了,片頭的故事就非常激烈,被衝散的隊伍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休息,可是卻看到了日本人對中國軍人處刑,刑法惡劣,不忍直視,被發現後也沒能逃躲毒掌。

僅有的400軍人在四號倉庫,意味着中國軍人要面對四萬日本軍人,他們爲什麼要選擇留在倉庫,就是爲了身後的平民,爲了他們中國軍人沒有退縮,勇敢抵抗。四意味着死,中國軍人也有家,有妻有兒,可是他們肩負重任,在他們眼裏只有國家,把生命於不顧,把身體當作一張紙,一個抗日工具。

一河之隔,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原本的農民也逐漸大膽,拿起槍對準敵人,拉起阪口。誰都會期盼天堂,就如現在的我們,沒有中國軍人的守護,我們可以在中國生活的舒舒坦坦嗎?不可能的。軍人也不想死,但是他們死了,死的人就會更多。中國軍人在那麼小的倉庫裏面對敵人的百萬大軍,日本人用車,用芥子毒氣,用戰鬥機……可是中國軍人只有一把槍,一副精疲力竭的身體,但是卻可以守住好多天。電影中有一個小男孩叫小湖北,年紀可能和我差不多,甚至更小,可是他並不害怕,他的那一句話讓我觸動:老子不怕——一個正直上學堂的孩子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他原本可以在家裏好好學習,可是天有不測風,日本的侵略導致他們無論可退,只好爲了國家做點什麼。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爲軍,爲父報仇,爲國盡忠,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恥辱。

《八佰》是一段真實的歷史故事,是屬於歷史的每一個人的故事,也是現在我們所要銘記的的歷史。通過觀看這部電影,使我深刻地體會到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發奮圖強,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報效先烈,讓先烈們知道,中國不但保住了,而且更強大,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我們中國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

八佰觀後感4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的生命如稻草般脆弱,可一旦做了平常人做不到的事,那就不再平凡,不再平庸,變得堅不可摧。我們存在於這個時代,就必須肩負起這個時代的命運,無論是鼎盛還是衰敗,每個人都有責任去做這個國家的支柱,一個人或許是渺小的,但所有人都是同一條心,那一定是不可摧折的!

回顧歷史,顯得的當下存在太美好,與那時的人們比起來,爲什麼我們可以這麼幸運?

革命烈士用滿腔熱血譜寫着這個民族的魂魄,可一旦這個民族病了,只憑屈指可數勇敢的、無畏的人民是不夠的,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是不能留給外人的!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國家在遭受危難時是不容易被打敗的,從古至今,頑強的精神一直流淌在革命的路上。

1937年10月,上海淪陷,遍地狼藉。從影片中看到,一江之隔一面的大地上富麗堂皇,燈紅酒綠,河水上映着對岸臺子上的戲子,滿臉洋溢着笑容,臺下人在喧鬧中有說有笑,孩子們在寬闊的街道上輕盈的跑着,時不時回回頭看看自己的父母有沒有跟上來,路邊賣糖葫蘆的專心收着錢。這邊沒有硝煙,這裏是租界。

一面的大地上,千瘡百孔,骯髒的水潭裏沉寂着泥土和血跡。倉庫的樓被摧殘的奄奄一息,樓內壯士滿身傷痕,一個又一個生命在支撐着這片土地。第二日,日本人向四行倉庫攻擊我們沒有足夠先進的武器,即使日本人即將炸破樓梯,我們也沒有辦法……只能用一個又一個生命揹着炸彈去破壞日本人的進攻,壯士們連續的把自己投入敵羣,就是這樣才阻止了日本人進一步攻擊。可上海四萬萬同胞呢?去哪裏了?還是在租界裏面貪生怕死,每天一推開窗子,聽見的就是槍聲、炮聲,就看見四行倉庫的人拼命與敵人抗爭。每個人都是血肉之軀,誰又不怕死呢?還是眼睜睜的看着這片土地被各國列強瓜分,還是看着同胞們白白地失去生命,上海之所以淪陷,並非中國人少,而是我們不夠團結,如果同一條心,我們或許不會讓壯士們用身體當炸藥,活生生的被炸死。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國民族正是有這些精忠報國的人,這個民族纔沒有亡!追溯歷史,這個民族有過興盛,有過衰敗,卻從未懼怕過!

拯救中國並非是靠四行倉庫內的800人,壯士們的犧牲,只是爲了點醒這個民族,點醒我們的魂魄,抗日的精神在於頑強,在於活着,生命給予這個民族最純真的感情,因爲這裏是我們的家。

八佰觀後感5

故事的背景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日軍侵佔上海,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作爲上海最後一道防線,英勇抵抗了四天四夜。

電影的名字是八佰,之所以是“佰”而不是“百”,我的理解是“佰”更能體現人文主義,歌頌人的精神。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這就是電影《八佰》呈現的畫面,它所帶來的並不僅僅是絕望與希望相纏繞所呈現出的一種震撼,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相交雜的心靈撞擊。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說過:“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河的這岸是“滿目蕭然”,河的那岸卻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一反差的確讓人心酸與憤怒。“天堂”充斥着愚昧與麻木,“地獄”充滿了不屈與堅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獄,而“地獄”承載的卻是我們這一民族的脊樑。

影片中的人物刻畫十分真實,並不是單純的非黑即白,而是摻雜許許多多的灰色地帶——租界的民衆、起先想要逃跑無意抗戰的士兵、開賭場的大姐等等。他們不是純粹的“黑”,也不是純粹的“白”,他們是等待被“喚醒”的一個個“灰色”的靈魂。正是這種對民衆循序漸進的敘述手法,從麻木愚昧到感動再到奮起抵抗,直擊觀衆內心,很多人的眼淚也是從這一刻開始流下來的。坐着說話不腰疼的戲子開始爲英雄們擂鼓吶喊,平時吊兒郎當的賭場小夥兒明知必死無疑卻要冒死過橋送電話線,隔岸看戲的洋人拿起槍加入抗日的隊伍……這些鮮明的反差無不催人淚下。

然而《八佰》的愛國,又是一種極受爭議的愛國,正如黃曉明出演的特派員所說“他們的熱情,改變不了戰局”,與其無謂的犧牲,不如退避三舍,韜光養晦,但是如果不是這一場場看似實力懸殊的頑強抵抗,怎麼能激起四萬萬國民共同抗日的熱情,如何能取得偉大勝利?所以八百戰士的這一場戰鬥,是必輸和必要的戰鬥,進退維谷,左右爲難。

電影終歸是電影,有太多無法表達的東西,也有太多經過藝術處理過的情節,戰士們浴血奮戰更像是一場做給全世界的表演,衝橋片段也略顯浮誇,活下來的人都被關進租界的戰俘營……尊重客觀史實很有必要,作爲一部藝術作品運用一些處理手法也無可厚非,最重要的是我們欣賞了一部好的作品,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八佰觀後感6

電影《八佰》取材於一九三七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講述了日軍攻打上海時,“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抗日曆史故事。實際上只有四百二十人蔘加了戰鬥,爲了壯大聲勢,謝晉元副團長對外號稱有八百人,此即“八百壯士”的由來,就是這“八百壯士”用智慧和勇氣抵抗日軍四天四夜進攻的故事。

隨着一聲警報聲響起,一支來自民間的保安團的隊伍從田地裏走出,到達上海。這時狂風肆虐、暴雨如注,上海的閘北已經變成一片廢墟。電影開始了,戰鬥也打響了。

四行倉庫的一邊是富麗堂皇、聲色霓虹的“天堂”租界,另一邊是戰火紛飛、一片狼藉的“地獄”戰場,中間隔着蘇州河,一座橋把兩邊連了起來。

在戰鬥中,日軍爲了尋求突破口,在坦克的掩護下,拼命的挖掘牆洞,企圖在牆內安裝炸藥把牆炸開進入四行倉庫。戰士們集中火力,猛烈的向日軍開火,還是無法讓日軍的坦克停止,四行倉庫瞬間危在旦夕。陳樹生髮現如此危險的境況,爲了阻止日軍爆破牆壁,他把手榴彈綁在自己的身上,從樓上縱身一躍跳下與敵人同歸於盡。“捨生取義,兒所願也。”這就是陳樹生留給母親的最後的話。後面的戰士也奮不顧身的跳了下去,他們保衛了四行倉庫的第一步入口處,他們用生命來守衛着四行倉庫,爲祖國而戰。

在租界的人們看到了一幕一幕英雄們勇敢戰鬥的場面,被戰士們的勇敢、忠誠而折服,他們把家裏的很多東西都送入四行倉庫,藥物、食品等源源不斷的送來。

伴隨着太陽從東方升起,一面嶄新的旗幟在四行倉庫樓頂上屹立。勇士們矗立着,面向迎風飄揚的旗幟,敬着軍禮。突然,日軍的戰鬥機從南岸飛來,瘋狂的向樓頂掃射,日軍的目標就是想把旗幟打到,但是四行倉庫的戰士們拼死守住旗幟。前一排的戰士倒下了,後一排的戰士前仆後繼,無論是生還是死他們緊緊地握住旗幟不放,要讓旗幟屹立東方。旗幟就是軍魂,旗幟就是民族的希望。

電影結束了,電影院裏傳出哽咽的聲音,包含着我的眼淚。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八百壯士”爲了民族,爲了國家,他們拼盡全力,英勇抵抗。正是這種保家衛國的頑強鬥爭,纔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是未來和平的守護者,更要銘記戰亂紛飛的過去,和平來之不易。時刻提醒自己,勿忘壯士,銘記英雄,勿忘歷史,共鑄和平。

八佰觀後感7

戰火綿延,硝煙瀰漫,人仰馬翻,血染中華大地······

“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爲有你們,上海還在!”老鴰在屍橫遍野的土地上悽慘地叫着,陣陣喘息聲在四行倉庫蔓延·······從而四行倉庫成了最後的希望······

對面是天堂,而我們這兒是地獄,對面租界歌樓的商女在唱戲,對面租界的富家太太在打麻將,對面租界的叫賣聲徹夜未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獄唱後庭花。”所有人都迷住了,“快,快,加固南牆防禦·······”對面的光照亮這裏的夜,相顧無言,卻勝似萬語千言,他們不得不被拉回現實,“我在老家讀過私塾,沒出過縣城,就想看一眼上海長什麼樣。”“我就是害怕,我怕我死掉了,死了什麼什麼都沒有了。”很多人害怕着,但山河破碎,男兒許國,日本人宣言稱三小時內完勝倉庫,可他們奮不顧身綁着炸藥,用自身的重量砸進日方鋼板陣來阻止形成,看到這兒我的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想到現在我們的小康社會都是他們先前在負重前行,他們肩上不止有家庭還有身後幾十萬百姓同胞們。

“明天,我們將接受更猛烈的攻擊”他們決定在第二日一早升上國旗,背水一戰!“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國旗不倒,只要人在,國旗就不能倒!中華人民就不屈服!“國人皆此,倭寇何敢?”

記得,有一個片段,租界爲倉庫送來物資,當時女記者問:“再這樣抵抗下去的意義是什麼?”“意義?這裏是我們的家!”

“委員長之所以讓你們留守至今,本來就是給西方諸國看的 !”洋人們知道這次戰鬥中國人根本不可能贏,但他們依舊被國人這種寧死不屈的精神所打動。

他的名字叫“端午”,家人一定有個讓他安康的祈願,家鄉的晚稻還沒收,他卻永遠留在四行倉庫。家書會泛黃,相片會暗淡,唯有那些曾用生命守護過去,會誓守在時光中,始終榮耀········英雄不死,祖國無殤,故土燃燒,戰士誓衛家園。手足同心,共享和平之夢!

勿忘國恥,爲國所用!

八佰觀後感8

以一條蘇州河爲界,一邊是天堂,另一邊便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當主動請纓的壯士們一個一個從樓頂高喊出自己的名字無畏躍下引爆自己時,不僅喊醒了河對麻木的民衆更是炸醒了民族的熱血。當國旗被升起國民歡呼叫好時,當一雙雙國人的手伸出時,中國人的抗戰情緒才被真正的喚醒了。

邯鄲金隅太行團支部孔祥卿

中國軍人誓死捍衛上海四行倉庫的的戰役在歷史上被稱爲四行倉庫保衛戰。四行會戰在歷史戰爭的長河中算不上規模最大、最激烈的戰役,甚至在淞滬戰役中並不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但該戰役在民衆的心中卻是意義重大的,是人民抗戰意識空前高漲的引線,在四行倉庫房頂上他們升起的不僅僅是旗幟,更是堅定不移的信仰,是國家的希望和人民抗戰必勝的決心,作爲一顆種子,去叫醒更多的國人。

邯鄲金隅太行團支部範弘芳

八佰壯士他們只是一羣普通人,可能是家裏的父親、丈夫、兒子,可恰恰是這樣一羣普通人,在面對日軍猛烈的進攻時從樓頂無畏躍下引爆自己,寧死也要堅守陣地。在國家大義面前再普通的人都可能成爲民族英雄。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八百壯士們的愛國精神讓我們感動,犧牲精神讓我們敬畏,抗戰精神值得我們傳承。願所有人牢記: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作爲金隅太行人,我們也應以史爲鑑,知恥而後勇,奮發圖強,在工作中做努力奮鬥,爲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邯鄲金隅太行團支部劉涵

影片的最後戰士們撤退到了租界,被租界軍隊繳械並集中看押到了兵營,無法撤離上海,直到最後被日軍俘獲。歸根結底還是那時的中國不夠強大,上海流離的百姓竟要靠租界保護,撤離的國軍被羈押,強如日軍面對租界時還是要看各國臉色給幾分面子。一句話:弱國無外交,只有讓人民羣衆覺醒來使我們的祖國的國力越來越強盛,纔會有如今天這般的話語權。

邯鄲金隅太行團支部李天龍

趙雲七進七出,以一敵百。而八百壯士們面對的浩浩蕩蕩的日本軍隊,同是毫不退怯。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片中多次出現了白馬,一開始白馬受驚四處逃竄,如同剛剛入駐四行倉庫時驚魂未定的守軍戰士,膽怯畏戰;而後白馬重新出現來到四行倉庫就好比國軍戰士堅定信心,誓死守衛;最後出現的白馬則或許意味着新的民族希望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片中直接同白馬產生交流的小七月和小湖北是八百壯士中年紀幾乎最小的,漢室中興待後生國家的復興與民族的希望正是寄託在這些具有民族熱血的晚輩的身上。

八佰觀後感9

看頭條、抖音還要彭水推薦刷爆了話題,昨天晚上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部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可歌可泣的戰場故事。戰事的發生地在蘇州河邊,一邊炮火連天,一邊燈紅酒綠,在故事的推進中,人性不斷的昇華:有人在慷慨赴死,有人在醉生夢死;有人膽小懦弱,心中所想皆是自己的利益,也有人將民族大義置於個人之上,不畏生死;當然所有人都是在戰爭中發生蛻變,與衆人產生共鳴,形成“蝴蝶效應”將劇情推向高潮。

劇中兩個劇情給自己感慨良多:

1、升旗事件,明知升旗是一種挑釁,會遭受毀滅性打擊,但還是堅定的舉行了升旗儀式,因爲旗子代表着一種“捨我其誰,我們一直還在”的精神,代表着一種團隊凝聚力、感染力的呈現。

其實我們在生產管理中也是同樣如此,當我們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有時候結果不如意,不是我們的團隊能力不強,而是我們缺少一個“舉旗手”、缺少一面旗幟,沒有它們團隊就沒有奮鬥的目標和方向,就沒有使命必達的決心了;因爲“旗幟”很多時候就是團隊的一支強心劑,不是說它的本身有多強,而是在乎讓團隊每個人發揮出最強;旗幟就是一個風向標,代表着團隊奮鬥的目標一直都在,我們不迷茫;旗幟是一種吶喊,讓別人都知道我們一直在努力。旗幟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的意義。

2、小人物們的成長:電影中基本讓每個人都在快速成長,小到怕死的小湖北,大到老兵油子“羊拐”,包括事不關己、開賭場的“容姐”,其實這些人快速成長(電影雖然有些誇張),離不開把自己當成事情的主角,避無所避之時,自然成長就快了。容姐因爲小刀的死而改變;小湖北因爲自己在乎的人不斷離去而快速成長;羊拐因爲看不懂的幾封信而刺痛自己的內心,有了先大家後小家的概念。

在我們在做團隊管理和激勵也是一樣,戰火和責任不是我們某個人的,而是我們團隊每個人的,只是個人的能力大小、職位高低不一樣,所處的“戰鬥”環境、所擔的責任大小不一樣而已,但所有人的行爲一定是爲團隊目標而戰鬥,也只有在各自崗位上的戰鬥,才能真正洗禮出我們需要的戰士,真正的戰鬥才能快速提升我們每個人的能力。

一個時代需要英雄、舉旗人,一個團隊也需要英雄、舉旗人,因爲有了他們,時代和團隊才能看到希望,在“戰火”中才能淬鍊出我們的鋼鐵意志。

八佰觀後感10

《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堅守在上海市區的最後一支中國部隊,這是由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團長謝晉元率領的四百將士——爲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有“八百人”,這“八佰壯士”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以這一彈丸之地抗擊瘋狂進攻的數萬日軍,激戰四晝夜,斃敵200餘人,接到撤退命令後,英勇頑強過橋進入租界的故事。

什麼是一場戰爭的勝利?

消滅。是的,“贏”,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消滅對手——狹路相逢勇者勝!當豺狼虎豹進犯我們的家園,怯懦自私的“老鐵”,端起了槍,加入抗爭,成爲了勇猛之士;對母親的割捨不下的“羊拐”,端起了槍,加入抗爭,成爲了勇猛之士;要帶弟弟回家的“端午”,端起了槍,加入抗爭,成爲了勇猛之士;十幾歲的“小湖北”,端起了槍,加入抗爭,成爲了勇猛之士……這就是那“八佰壯士”,在敵我軍力差距懸殊的情況下,“四行孤軍”每個人心裏都明白:這是一場必死無疑的戰鬥,此戰,就是赴死。

死,是血淋淋的開始。樹立起旗幟,主動挑戰可能面臨更快速地毀滅,偃旗備戰可能還能堅持兩天——爲鼓舞士氣,振奮人心,他們選擇了升旗,“我們爲中國而生,死不足惜”!爲此,“八佰壯士”用暴露在屋頂的生命迎接日寇飛機的掃射,前赴後繼護旗不倒:一個班的戰士,衝上來,被擊中,血肉橫飛,倒下去;再一個班的戰士,衝上來,被擊中,血肉橫飛,倒下去;再一個班……沒有畏懼,沒有退縮,沒有屈服,太可怕了,爲這無畏的犧牲,我哭到顫抖,他們秉持的信念屹立不倒,用生命換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陳樹生身系炸藥,從三樓跳下去,跳到手榴彈打不透的敵人的鋼板護甲裏面,爆炸!義無反顧,鬥志昂揚,然後一個接一個的年輕生命都用這樣的方式與敵人同歸於盡……原本是毫無意義的作秀——當時正值九國公約會議召開,  伸手,牽手,拉手,抗爭,奮戰……

生命真好,戰爭過後廢墟的鏡頭切換,隨之而來的是高樓林立,陽光溫暖,充滿活力的新世界。

這纔是勝利的光芒。

八佰觀後感11

人來人往的大街上,飄蕩着歌劇院裏優美歌喉,充滿了舞臺上高昂的戲腔,小販的叫賣聲在這裏遊行,五彩繽紛的霓虹燈晃得人眼花繚亂,明亮如白晝。

歡樂在這裏定居,它和這座城一起開懷大笑。這是天堂。橫屍遍野的廢墟中,是烏鴉駭人的鳴叫,是炮火恣意地怒吼,是日本人兇惡地吶喊,是傷員悽慘的悲史鳴。這兒的一切黑壓壓的,燒焦的屍骨,炮火肆虐的痕跡,不計其數的子彈。它永遠是灰濛濛的。一個叫恐怖的客人久坐不去,和這死寂的城一起,蒙着黑紗,顫抖着默哀這是地獄。有誰能想到這個天堂和地獄的分界線只是一條小河,同是上海,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它們近在咫尺,卻沒人能擅闖。它們有着天壤之別,只因爲那個天堂有個別名:英國租界。日軍號稱:三天就能打下四行倉庫。三天?三天!用四百人的骨髓和皮肉組成的拳腳。還有人也不敢打的槍也不會用的人拿子彈抗敵?讓他們對戰用活人當靶子的日本人和他們鐵打鋼造的大塊頭?我又不住地緊張起來。

但我們中國人用智慧,用毅力築起一個巨錘,狠狠地砸破了日本人的諾言。可是這巨錘染上了中國人猩紅的鮮血,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讓人不禁感嘆:中國人是好樣的!可日本人不會善罷甘休,又放狠話:三小時打下四行倉庫!三小時?三小時!只見一輛形似挖掘機的爆破車緩緩朝倉庫使來,日軍身上籠罩着一個鐵盾,攏成一個圓,像一個龜殼,慢慢襲近倉庫,有鐵盾的保護,子彈純屬無用之功!炸藥丟下去,又一次次被扔上來。還能怎樣?只有人體爆破!倉庫裏已是排成一條長龍的隊伍,人們胸前背後都是一圈的炸藥,灰頭土臉的面容洋溢的滿是自豪,他們視死如歸:爲了國家,這算什麼?這比日本人張牙舞爪要厲害得多!一個個英勇的戰士,負擔着炸藥,滿懷着愛國的心,從樓下朝龜殼一躍而下,每一跳就是一簇黑煙,就是一顆決心。這讓身在天堂那一邊的人悲嘆:日本怎敢亡我中國。是啊!怎敢亡我中國。越是在危難時刻,中國人越是頑強。

《八佰》給我們詮釋了中國人民的魄力與愛國之心,你們注意到了嗎?它爲什麼叫八佰,可他明明只有四百士兵!我想是因爲能增大聲勢,更因爲中國人的愛國之心,英勇之志已經遠超過它本身。

八佰觀後感12

《八佰》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在1937年淞瀘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故事。

其中的三個場面令我心中波濤洶涌,熱血沸騰。第一個場面是日軍來臨,他們有防彈盾,組成了一個大盾往倉庫裏攻擊,國民黨用槍打不破,他們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彈,跳下去犧牲自己,炸了日本人。當時我的眼淚就已經繃不住了,嘩嘩的往下流。他們這種捨命爲國家的精神,讓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當然,有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槍,不敢往前衝的逃兵,也讓我心裏對他們的所作所爲不屑一顧。

第二個場面是他們在第三日的時候。要把中國國旗立起來。當時是國民黨國旗,並不是五星紅旗,當時的國旗是另一個角上是藍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紅色的。他們說:在自己的領土,要立起自己的國旗,不能讓日本人給佔領。日本人開着飛機用炮彈掃射他們,那個場面看的我氣憤不已,當紅旗緩緩落下的時候,有一名戰士雖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撐着,他不讓我們的國旗倒下。當時我真的情緒是非常的激動的。他爲了自己的國家,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意讓國旗倒下。當時租界的對面,中國同胞都在看着他們。那些戰士們說,我們的同胞在看着我們,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們要好好的.守護着他們。

第三個場面就是英租界答應讓國民黨戰士衝向他們那邊兒,但是中途會有日本人用槍或子彈掃射他們。他們中途被射到了好幾個,但是戰士們拼命的往前爬,他們的團座說:“不要戀戰,不要回頭。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們每個人都活着。”聽到團座這句話時,我已淚流滿面。他們纔是真正的中國人,他們是保護我們國家的真正的中國人。說愛國,護國不是口頭上的保護,他們是用行動這樣做的,當時我看到他們這種愛國情懷,不顧一切的往前衝的這種精神的時候,我已經泣不成聲。心想是什麼樣的人這麼偉大,爲了我們不顧自己的母父親、孩子就這樣往前衝,只爲的是保護我們國家,保護我們的同胞。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我的口罩已經被我的淚水打溼。眼睛都已經哭腫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單單只是爲了自己,還是爲了我們整個國家!我愛中國!中國加油!中華加油!

八佰觀後感13

“炮聲隆隆,震撼大地,晨星閃閃,迎接黎明”

那時,槍聲四處瀰漫,勇敢的戰士用盡生命守護着四行倉庫,守護着中國。俗話說的好:“天堂離地獄僅有一步之距”那電影中的800壯士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們此刻在如地獄一般的地方浴血奮鬥着,只爲守護上海,保衛國家。

1937年,正是抗日時期,中國派了一個師的軍力去壓制上海的日軍,最後卻只剩了幾百人。那時他們只有420人,卻對外宣稱有800人,他們的勇氣和力量遠不止800人,日軍想盡一切辦法,甚至動用了重炮飛機及一切危險的武器,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扛下來了,他們以付出生命爲代價告訴全世界:中國大不可侵!他們也用自己的行動向大家宣言:中國人不會放棄!

這部電影也是對歷史的真實還原,電影中的每一個人都同仇敵愾,雖然他們也有想過放棄,甚至已經從排水口處遊了出來,但他們又堅定的遊J回去,在那裏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生死的歷練,成爲了不畏犧牲,勇敢奮鬥的英雄們!他們一心爲中國,一心爲人民!

電影中這樣一個場景更讓我驚訝不已。當日軍準備擺好鋼板陣,向四行倉庫進攻時,英雄們爲了守住上海,一個接一個地綁着炸藥跳了下去,一個又一個的人民戰士只爲擊退日軍,而不惜自己的生命,一聲又一聲爆炸的聲響,使我們以及租界內的人震驚不已,日軍三小時攻下四行倉庫的想法也不了了之。

800壯士的無畏是我十分驚訝,他們可以放下一切去保護國家,他們也可以放下一切趕走日軍,即使家中還有年邁的雙親和幼小的孩子,也要爲了人民,爲了國家付出一切。

他們之中雖然沒有多少人存活下來,但他們無堅不摧的精神早已改變了戰局,改變了一切。他們用鮮血染紅了國旗!激起中國人民充滿熱血的心,他們譜寫了新的歷史,造就了新的輝煌!

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四行倉庫,不僅僅是上海,而是整個中國,是所有中國人在對付外來敵人時的那種決心!他們的英勇無畏給中國千千萬萬人民做了代表,他們就像那升起的五星紅旗一樣,充滿希望。

五星紅旗承載着希望,承載着光明,他們用生命守護着這面旗幟,永遠也不讓它倒下。

中國歷史悠久綿長,數千年來,一位又一位的壯士拋頭顱,灑熱血,爲自己的國家而戰!叫他們一聲英雄,理所當然!這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榮譽,用努力換來的證明,用生命創造的輝煌!

他們的精神被其他革命先輩傳承,他們堅定的信念印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他們的鮮血灑在那飄揚的五星紅旗裏……

八佰觀後感14

這個週末我看了《八佰》這部影片,讓所有人都銘記了四行倉庫的歷史。

四行倉庫位於上海市靜安區,整部電影就講了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一場由謝晉元帶領的432名戰士在四行倉庫與日本人對抗的故事,但他們卻向外宣稱八百壯士,這就是爲什麼叫《八佰》的原因了。

影片開頭,大部隊進了四行倉庫住了一道道防禦工事,埋了許多地雷。小湖北是被收留的,在這裏他結交了一個夥伴小七月。第二天早上日本大軍攻來了,許多人衝進倉庫,但他們中計了,全部身亡。門外還有很多的日本人,他們停下進攻商量對策,倉庫內戰士們把日本人的武器裝備全部收集起來開始訓練,突然無數個介子毒氣彈砸進倉庫,大家手忙腳亂帶上防毒面具,沒有的就尿溼毛巾捂住口鼻,整個倉庫叫聲一片空氣中瀰漫着橙色毒氣。團長大喊:“打開排風扇!快!”毒氣從倉庫南面散了出去,而南面就是租界是英國人的地盤,租借的人紛紛向中心跑去,河邊空無一人。過了半天,好多日本人從水道溜進倉庫,嘴裏銜着刀,就這樣一場在倉庫內的戰爭開始。一個小時後,我方損失好多士兵,但獲取大量刀器,這麼一場一場的戰鬥打了四天,最後所有士兵在英國的幫助下快速過橋,影片結束。

整部影片裏有許多令人震撼又感動的片段。我對陳樹生烈士身捆手榴彈跳樓,與敵人同歸於盡的片段最有感觸。當日本人用鋼板頂在頭頂時,大家朝下扔手榴彈,可總會被彈開,於是一名叫陳樹生的烈士把十幾個手榴彈用線串起,捆在自己身上,走到牆邊缺口,英勇地拉下了所有引線,跳了下去,嘴裏還喊着:“娘,是孩兒不孝了!”說完,縱身一躍,用身體砸開了日本鬼子的盾陣,手榴彈爆炸了,頓時破壞了鬼子的陣型。陳樹生捨身殺敵令我感慨萬千,他只有21歲卻能做出這麼英勇的決定,我想一定是因爲他心中想着國家,不顧個人安危。而且他肯定想着如果我不跟着跳下去就沒辦法阻止日本人,就會讓他們把牆打穿,我們也就失敗了。這正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所說的一樣,我們都要有陳樹生的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遇到困難不退縮,勇往直前。

《八佰》是一部令人震撼,又令人感觸的影片,我真心推薦大家去看看,牢記歷史不忘歷史!

八佰觀後感15

週末,我和家人一起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看後,我深有感觸。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第88師262旅524團副謝晉元率四百二十餘名戰士(對外號稱八百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

“賣報了!日本人說只用三個小時就能攻下四行倉庫!”這次的報紙在租界轟動一時,很多外國人都在下注,看看究竟是中國人能堅守抵抗,還是日本人會強行攻佔。這邊是天堂,那邊卻是地獄。

四行倉庫的牆體正被敵軍扒開,並被粗魯地塞進了一個個炸藥包,只要外面一炸,裏面的人就必死無疑了。但是,日本人還是小看了中國人民的精神,一個個戰士,揹着炸藥包,一邊喊着自己的名字,一邊縱身一躍,在那些日本人驚訝的眼神前,綻放出自己生命中最後的光輝。我看到這裏,不禁熱淚盈眶。是啊,假如沒有他們的跳躍,哪有今天中國的飛越呢!

在面臨堅守兩天的重任的同時,團副謝晉元在徵得了大家的同意後,毅然決然地命令士兵第二天一早,就將軍旗升起來,儘管這樣會激起日本人的怒火,但他們不怕,因爲他們是中國人。

軍旗升起之後,果然激怒了日本人,敵人一次又一次地對軍旗進行掃射。我們的戰士,第一批死了,第二批補上,第二批死了,第三批再補上。這面軍旗,不僅是國人不屈精神的凝聚,更是用戰士的生命染成,高高地舉起來的。看到這裏,我眼眶泛紅,淚水滑落了下來。

一根電話線,一座橋,一個狙擊手。

一根電話線是連接兩岸的工具,一座橋是連接兩岸的通道,但是一個狙擊手,他是阻斷連接兩岸的人。租界裏的人,任務是跨越橋,穿過狙擊手的封堵,將電話線送進四行倉庫去。這談何容易?但是仍有一大批中國人請願,去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槍,兩槍,三槍,四槍……橋上躺滿了屍體。終於,有人爬到了最後一個橋墩,但是在他向外爬出的那一瞬間,子彈擊中了他,他將手中的電話線,連同自己的生命,一起扔了出去。我的嘴角忽然一熱,滿嘴鹹苦。

我想,電影開頭那隻鑽入洞中的白鼠,不正是對那些躲在租界裏的中國人的臆像嗎?但是,在中國士兵無懼生死、奮勇守衛的過程中,他們漸漸變了,變成了一匹匹白馬,馱着像趙子龍一樣的戰士們護國殺敵。

先烈們,中國已站起來了,已傲然挺立在這個地球上,願你們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