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年月日》的說課稿

《年月日》的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年月日》的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年月日》的說課稿

  《年月日》的說課稿1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年月日》,這是青島版小學數學義務教育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信息窗二第26到29頁上的年內容。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與教具準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時間單位是抽象的計量單位,學生在一年級下學期認識了鐘錶,二年級下學期瞭解了時、分、秒,並且在上一節課學習了24時計時法。隨着年齡增長,年、月、日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因此,教材注意聯繫實際,使學生初步瞭解較長時間單位年、月、日的有關知識。

教材是讓學生初步瞭解天文知識的基礎上,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助於學生形成較長的時間觀念,有利於學生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基礎知識經驗

布魯姆說過:對教學影響最大的就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那麼,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時分秒的知識並對年月日有一定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學習的。

2、學生的能力

心理學家表明:8到10歲的孩子處於各種能力發展的過渡期,思維由直觀到抽象、想象由模仿到創造,並且他們的自覺性、主動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強,探究能力。所以,能進行一定的抽象思維,並具備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

通過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藉助生活經驗,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通過觀察、比較會判斷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

2、過程方法:通過探索與交流,幫助學生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歸納概括和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大月、小月的記憶。

  教學難點: 平年、閏年判斷方法。

教具

2012和2013年的年曆卡、課件。通過這些教具,可以使學生直觀地發現規律,學到知識。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設疑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這一環節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

工商局的人到一個食品店檢查,僅通過食品上的保質期就很快判斷有兩種食品肯定不合格,一種是保質期到2013年9月31日,一種是保質期到2014年10月30日。

看日期,兩種食品並沒過期,爲什麼判定不合格呢?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從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年 月 日)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充滿疑惑、好奇、興趣的狀態下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

2、觀察比較、探究新知

在探究新知這一環節我分四步進行教學。

(1)瞭解年月日的來歷。學習第一個小紅點“年”的知識。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進行觀察,並給學生介紹第一幅圖是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它們都繞着太陽轉。第二幅圖是太陽、地球、月亮的運行圖。根據三者的運動規律,使學生知道年月日的來歷。

在瞭解了天文現象的基礎上,讓學生讀一讀圖中的數學信息,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約是一年;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是23時56分4秒,大約是一日。

教師補充信息:月亮圍繞地球公轉一週的時間大約是一月。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年月日的來歷,讓學生了解天文知識,將數學學習與科普教育相結合。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約是一年;誰能描述一下“一年有多長?”可能有學生會說,12個月、365天,也可能會說兩個學期、從今年的今天到明年的今天,去年生日那天到今天生日那天……

對於學生的回答,我們要做出合理的評價,通過學生的交流,能感受到“年的長短”,加深了對“年”理解。

爲什麼一年有365天和366天不同的情況呢,引出平年、閏年,這就要了解“月”的相關知識,接下來學習第二個小紅點。

(2)學習第二個小紅點“月”的知識。

本着“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觀察年曆卡交流想法,在交流中讓學生的.想法得到完善,在交流中學會思考,然後交流彙報,板書知識點。

根據板書詮釋大月和小月的含義。接着介紹記憶大小月方法。

介紹兩種方法:課本27頁兒歌、28頁拳頭記憶法。

最後爲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很好的吸收,我設計了“我報月,你聽好,大月點頭,小月擊掌”遊戲。

【設計意圖:進一步加深對大月小月的記憶。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學習的快樂。】

(3)判斷平年、閏年

對於判斷平年、閏年這一教學難點,我採用提供科學依據和小組合作交流來突破的。

首先充分利用電教手段,讓學生看一段小資料:課本29頁知識長廊和27頁的小博士的話。

地球繞太陽轉一週需要365天5小時48分46秒。爲了方便,將一年定爲365天,叫做平年。這樣,每過4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來,把這1天加在2月份裏,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閏年。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但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纔是閏年。

設計意圖:根據這樣的理論依據,說一說你對“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但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纔是閏年”的理解

然後,出示了2000年到2013年二月份的天數,通過讓學生認真觀察、討論,自己發現四年裏有三個平年和一個閏年的規律,並經過計算得出閏年的年份與4的關係,從而學會判斷方法。

設計意圖:這樣既加深了理解、記憶,還培養觀察、概括能力,突破了教學難點。

重點說明2000年、1900年和2100年的判斷方法。

不用計算,想一想:1984年是閏年,1985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呢?1986年呢?1987年、1988年呢?

1988年是閏年,再過幾年還是閏年呢?你是怎麼想的?

(4)綠點部分“日”的知識

相對於年月來說,日是較短的時間單位,並且學生剛學習了24時計時法,所以很容易理解體會一日的長短。在這裏教材藉助“卡通電腦”讓學生了解還有比“年”大的時間單位“世紀”。

3、自主練習、鞏固新知

(1)填一填 對所學知識的一個簡單回顧和整理。

(2)判一判 變式練習。

(3)連一連 對平年閏年的理解鞏固。

(4)猜一猜 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意圖:練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有基礎題到提升題,根據孩子的心理特徵,練習的形式多樣,力求照顧到所有學生,即要考察基礎知識,也給學有力的學生創造繼續發展的空間。

4、首尾呼應、解疑答惑

設計意圖:解決了學生心中的疑惑,讓學生學會一種判斷僞劣產品的方法,體會年月日的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孩子不要買不合格的食品。

5、暢談收穫、昇華認識

設計意圖:本着“小課堂、大社會”的教育理念,本節課的總結采取,自我評價、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惜時教育。

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的眼睛,教學的靈魂,爲課堂起到導航的作用,我的板書設計如下:從板書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本節課的知識點,重點難點一目瞭然,有利於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系統。

總之,本節課中創設富有生活味的數學情景,力求學生感受到年月日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爲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臺,充分的體現“充分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爲本”這一教育理念。但本節課的教學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年月日》的說課稿2

我是新站鎮中心校的王小雨。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42—44頁《年月日的認識》一課。

  一、教材分析及學生分析

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先組織學生利用年曆進行活動,並注意聯繫實際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初步瞭解年、月、日、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及相互關係。接着給學生介紹了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及大月、小月的記憶方法,從而引出全年天數的計算方法。最後,給學生歸納整理出所學時間單位的一覽表,以便學生記憶時間單位和單位間的進率,爲應用到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奠定了基礎。

我班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時間單位時、分、秒方面的知識,大多數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認識,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能獨立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並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教學中,學生可能對年、月、日概念有理解上的困難,對此,我將利用課件進行“三球運動”的演示。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及理論依據與落實設想

《課程標準》對這部分內容提出的要求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同時又指出:“數學教學目標不能只侷限於‘雙基’,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依據《課程標準》對教學要求的闡述,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和學生知識基礎及能力水平,本着“服務於學生”這一教學理念,我確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記住每個月的天數;初步學會判斷平年、閏年。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索與交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培養數感,培養觀察、概括和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參與探索實踐活動中學會合作、交流與簡單的評價,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教學難點是:發現並掌握大月、小月的記憶方法,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三、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

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採取“引導—探索—發展”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採用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並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優化教學,進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同時,將運用激勵性語言、肢體語言等多元化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

  四、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年曆卡、年曆轉盤。

  五、教學流程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分五個環節。

環節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深知這一道理的我在導入時創設情境:“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嗎?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今天是我生日。一大早,我就吃到了香噴噴的生日蛋糕。真高興!可是我的朋友芳芳卻特別難過,因爲她今年已經九週歲了,可只過了三個生日。你們想知道這是爲什麼嗎?然後藉機引出課題。

環節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在導入的基礎上,我分三個層次來進行教學。

第一層:教學年月日間的關係

本着“以學習爲主體”的思想,我大膽放手,先讓學生觀察2003年和2008年的年曆,將收穫在小組內交流。學生彙報時,我着重啓發:每用天數是多少?然後板書知識點,課件演示太陽、地球、月亮三者的運動規律,使學生知道年月日的來歷,在腦海中形成時間觀念。最後指出:“只要用心觀察,你會發現我們身邊有許多數學知識。”

通過以上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不僅掌握知識,而且去思考知識,詰問知識,評判知識,並在小組合作中將自己的想法得到交流、完善。

第二層:學會識記大月、小月的方法

《課標》中提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引導學生探索識記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這一理念下設計的。

首先我向學生詮釋大月、小月的含義。其次,讓學生結合板書說出一年中大月、小月的具體所指。在學生認識它們的基礎上,我進一步明確:“想和12個月寶寶交朋友,首先要記住它們。你們有什麼巧妙的辦法?”接着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想出辦法來。學生彙報後,我出示幾種識記方法,幫助學生記憶,拓寬思路,再通過課件演示,指導學生學習左拳記月法。

爲了讓學生所學知識能夠很好的吸收,我設計了“我報月份,你聽好;大月點頭,小擊掌;平月來了,伸胳膊”的遊戲。

第三層:平年、閏年的認識、計算和判斷

因爲學生觀察事物往往帶着隨意性,所以我先提出問題:“在觀察年曆卡時,你們發現了什麼問題?”學生會很容易發現兩張年曆中2月份不同。於是我抓住這一點,指出:2月是28天的那一年是平年;2月是29天的那一年是閏年。(課件出示)並讓學生到課本44頁中尋找答案。隨後指導學生計算全年的天數,提出合理的計算方法。

對於探索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這一教學難點,我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突破。首先,創設和平、閏年交朋友的情境,然後課件出示1992年—2003年2月的天數,引導學生觀察並在小組內討論。根據學生的彙報,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探訪“四年一閏”的規律,並通過計算、討論等手段引導學生髮現: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公曆年份是整百數時,必須是400的倍數纔是閏年。總結判斷平、閏年的方法後,再次提起芳芳生日的問題,引導學生解釋原因。

環節三: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基礎題:

1.吃水果,做遊戲

課件出示幾種水果圖片,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然後回答水果後面的填空題。

2.動動腦,來判斷

課件出示判斷題,學生以搶答方式進行。

開放題:

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不尋常的日子。

環節四:拓展延伸,迴歸生活。

知識的擴展延伸以再現生活的形式展開,能把學生從數學課堂帶到廣闊的生活空間,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因此,我出示一個自制的年曆轉盤,學生觀察後,引導他們展開想象,課後也動手設計一個。

環節五:暢談感受,交流收穫。

本着“小課堂,大社會”的教育理念,本節課的總結將採取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進行,並引導學生談一談應該如何對待時間,對學生進行惜時教育。

  六、教學效果預測與反思

我想:通過以上環節的教學,在課上,同學們都將以全部的熱情和精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積極思考、自主探究,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獲得樂學、愛學、會學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是生活中存在的,真正的成爲學習的主人。

各位評委,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年月日》的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認識年、月、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六冊第二單元《年、月、日》的知識內容。

2、年月日的有關知識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到的,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繫。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積累了一些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經驗。教材把學生已有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和經驗作爲重要的課程資源,分三個層次組織學生的觀察和探索活動。

一是通過讓學生在年曆卡上找自己生日的活動,瞭解學生對年月日的認知基礎。

二是先讓學生獨立地觀察年曆卡,發現每個月的天數不一樣,並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每個月的天數,引出一年有12個月,幾個大月和幾個小月。再讓學生通過塗顏色,凸現大月和小月的排列規律,促使學生主動的發現規律,並用規律來記憶。

三是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出20xx年全年的天數,想想做做力求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通過從年曆卡查找一些重要的節日和紀念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結合本年齡段學生的特徵。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結合生活經驗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個月,分大月、小月和二月及每個月的天數。記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知道20xx年全年有365天。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判斷、推理和整理知識的能力及合作的意識。

3)在從年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等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提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的興趣,並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品質。

4)基於以上的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相互的關係。教學難點是:記住各月的天數。

  二、說教學程序

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我是這樣設想的: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今天小小特別高興,因爲明天是他的生日。你願意告訴老師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嗎?學生回答自己的生日。讓學生拿出年曆卡,找出自己的生日。你對年月日的知識有哪些瞭解呢?同桌討論,然後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是:數學來源於生活,由生活實際引入新知,通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生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有一種需要學習的迫切感。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第一層次初步認識年月日

1、請已經找到生日的同學圈出自己的生日。指名學生講臺上交流,並在年曆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

2、繼續觀察年曆卡,你發現了什麼?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後在小組內交流。那怎樣把剛纔發現的一些有用的信息整理出來進行研究呢?在小組內議一議,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學生彙報方法。請同學再進行比較,用哪種方法來整理最合適?教師小結。讓學生將自己的發現填在書上的表格裏。

3、認識大月和小月觀察表格,你們發現了什麼,學生各抒己見。學生利用表格小結:一年有12個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0xx年的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設計意圖是:讓學生觀察年曆卡,通過獨立思考發現有關年月日的知識,給學生的學習活動留下了較爲充分的空間,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列表、閱讀教科書的活動,既豐富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又促使學生主動地將知識條理化、結構化。

  第二層次記住大月和小月

1、請同學用彩筆給表格圖色。想一想,有什麼辦法很快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教師參與活動,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組織交流。如果沒有學生交流利用拳頭來記憶大月和小月,則由教師講解。指名用拳頭數一數。

2、說自己的生日在大月還是小月。設計意圖是:讓學生把表格裏的大月、小月塗上不同的顏色,目的是讓學生主動的發現大小月的排列規律,引導學生利用排列規律記憶哪個是大月,哪個是小月。這樣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鞏固深化,實踐應用

1、想想做做第1題在獨立完成的基礎上組織交流。

2、想做做第2題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再在年曆裏圈出來。你們還知道哪些節日和紀念日嗎?學生回答,並適時地進行一些思想品德教育。

3、計算全年的天數師:同學們,你們能計算出20xx年全年的天數嗎?學生獨立計算,並選擇不同的算法反饋。

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在年曆卡上查找一些重要的節日和紀念日,既讓學生經歷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四)總結概括,拓展延伸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知識?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疑問嗎?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不但讓學生對一節課的內容進行回顧,還讓學生對一節課的活動進行發思,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把課堂學習活動向課外延伸,有利於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促使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本節課在教法的選用上,我努力遵照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新理念,依據課本又拓展了課本,創造性的使用了教材。爲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讓學生多動手操作,多動腦思考,多動口交流,通過觀察法、操作法、討論法的合理運用,變“學”數學爲“做”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