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精華】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錦集六篇

【精華】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心得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心得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錦集六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物理學史》由金剛主編,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主要介紹了自然科學的基礎科學——物理學——發展的梗概,分爲古代物理學、經典物理學、近代物理學,對於現代物理學的兩個基礎領域天體物理和粒子物理也做了概要的介紹。本書較爲突出地介紹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取得的成就及其對於世界科學進步的貢獻。此外,部分章節後還附有閱讀材料,主要介紹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有代表性得人物和重大事件。

幾百年前,物理學叫自然科學,被人們看成是哲學的一部分。牛頓的一部經典物理學著作就取名爲《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是牛頓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的發源地。學習物理學史會告訴我們,許多物理學的新發現與哲學思潮有聯繫。能量守恆定律與轉化定律的發現受康德哲學的影響,反過來又成了辯證唯物主義的重要依據之一。物理學的進展往往給哲學的進展提供新鮮例證,而哲學也常對自然科學指出前進的方向。

物理學作爲一門科學意味着能夠更多的創造出人們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在我看來,要想完整表達物理學史對我們學習的要求,應做到以下幾點:

1、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句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帶着興趣去學某樣東西的時候,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學史記載人類揭開世界奧祕和令人興奮的探索歷程。不論是否喜歡歷史,大多數人都是喜歡聽故事的,因爲孩子最早的認知就是從故事中體味和形成的。以故事的形式講歷史學生更易接受。

2、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培養觀察和分析問題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觀察和實驗既是研究物理學的基本方法,也是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物理學史中描述許多科學家善於從不被注意的一些平常現象中細心地觀察與思考的事例。比如倫琴一生在物理學領域中進行過大量實驗研究工作,一次實驗中,他偶然發現包有黑紙的底片被曝光,但他從沒放棄過着一個細小現象。正是他從這種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使他發現X射線從而獲得諾貝爾獎。學生在瞭解物理學史知識的過程中便可認識到注意觀察和認真進行實驗是學好物理學的關鍵。因此在今後的學習中要有意識的觀察,親自動手實驗,逐步培養勤觀察、勤思考的習慣,這種能力的培養在今後的工作中將受益無窮。

3、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培養質疑精神和提出科學問題的能力。

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首先表現在懷疑和批判的精神。科學史上大量實例表明,不囿於傳統理論和觀念,還迷信權威和書本,是科學創造的思想前提。衆所周知,在愛因斯坦之前,洛倫茲和彭加勒已經走到相對論的大門口,只是由於未能擺脫絕對時空觀的束縛,纔沒有最終邁進相對論的門檻。正是由於愛因斯坦拋開了“絕對運動”和“靜止以太”的觀念,並深刻地審查了“同時性”概念的物理學根據,才創建了狹義相對論,引起了人類時空觀的巨大變革。

4、通過學習物理學史,學習物理大師的科學方法和進行科學思維的訓練。

物理學研究中建立了許多理想模型,理想過程、理想實驗、運用了觀察和實驗,類比和聯想,猜測和試探分析和綜合,佯謬和反證方法,科學假設方法等等,物理學史中有大量的生動事例說明科學大師們熟練而巧妙地運用這些方法取得重要成果的過程。利用這些事例,可以對學生進行具體的科學方法的教育。比如講“自由落體運動”時,介紹伽利略用歸謬法駁斥亞里士多德“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落得快”。伽利略指出:“如果從塔上落下來兩個同體積的球,其中之一不另一個重一倍,按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重的不輕的快一倍。如果將兩球綁在一起,重量之和大於重球,下落速度應該比重球快。但如果兩球是獨立的,他們應該比輕球快,比重球慢。一件事情卻出現兩種結果,證明理論有誤。”愛因斯坦在創立相對論過程中,設法用真實實驗來說明,設想了大量的理想實驗,理想模型,成爲物理學史中的一朵奇葩。

5、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服務於物理知識的掌握。

任何理論的建立都不是某個人突發奇想而出現的。都有其發生、發展、成熟的過程。有的需要一個人一生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完善一套理論。1687年,牛頓發表了《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這部鉅著總結了力學的研究成果,標誌了經典力學體系初步建立。這是物理學史上第一次大綜合,是天文學、數學和力學歷史發展的產物,也是牛頓創造性研究的結晶。但是這些成就並不能只歸功於牛頓一人,因爲在牛頓之前就有很多科學家在這方面做過大量有成就的研究,並取得大量成果,這位牛頓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和資料方面的基礎。牛頓在一封給胡克的信中寫道“如果我看得更遠,那是因爲站在巨人的肩上。”人們通常認爲他指出的巨人是伽利略和開普勒。其實他完成的綜合工作是基於從中世紀以來世世代代從事科學研究的前人的累累成果。

6、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培養科學精神。

所有的科學家,都不能脫離他所在社會,他首先是一個社會人,然後他纔是一個科學家。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既能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以造福於人類,同時也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消極後果。

遙想兩千三百多年前,亞里士多德提出物理學的概念以來,物理學真是歷盡榮辱興衰,但最終衝破了神學的桎梏。在科學的海邊探望的孩子牛頓,奠定了物理學的基礎,三百多年來,物理學已發展成爲一門以人類進步、社會發展休慼相關的學科。物理學作爲一門最基礎的自然科學,它的發展動力是深深地植根於人類對真理的非功利追求上,正是這種非功利的追求給人類帶來最大的收益。它的發展從來就對人類社會思想、文化發生巨大影響。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主要動力便是科學精神,現代科學精神的典範和集中的反映就是現代物理學。以現代物理學爲代表的科學精神,是人類進步的一面旗幟,它將高高飄揚在未來的歲月中。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學習科學家的優良品質,刻苦學習,向科學的高峯勇敢地攀登。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對一個教師來說,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是一種真正的備課。蘇霍姆林斯基認爲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着作。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裏,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裏,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是滄海之一粟。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教師要建立起自己的藏書,使之成爲自己的老師,每天去向它們請教。那麼,“每過一年,你的科學知識都變得更豐富”。工作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偉大着作中還精闢地揭示出一個讀書的真理:學生智力的發展取決於閱讀能力。“這幾年的的`教學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如果閱讀對於學生成爲通往知識世界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沒有必要花費許多時間給學生補課了。”他認爲,學習發生困難和形成差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書,“拼命使用他的記憶機器”。正因爲“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都不閱讀,那他就連教科書也讀不好”。如果我們真的想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那就要“讓他們走到學校圖書館的書架跟前去,讓書籍從沉睡的巨人變成青年時代的摯友”!

閱讀優秀書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爲我們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誨。他說:“我堅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自己對自己談話,訴諸自己的良心,這纔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從人類的道德財富中給自己找到榜樣的人,只有那希望從這些財富中爲自己的心靈吸取最寶貴的東西的人,才能達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爲,只有當每一個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跡的書時,纔算達到了教育目的。” “書籍對少年來說,並不是真理的倉庫,而是內心體驗的源泉。”在他看來,一個人在少年時代和青少年時期讀過哪些書,會影響甚至決定人的一生。

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而其中最重要的習慣應該是讀書的習慣。學會讀書,愛好閱讀,是“學會學習”的最主要內容。而要讓閱讀成爲學生的自覺習慣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師。教師的讀書風氣能影響和帶動學生的愛好。 “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地豐富着,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複昨天講過的話,那麼,閱讀就會成爲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當書籍成爲教師的第一至愛的時候,喜愛讀書便會成爲學生的第一愛好。從一定意義上說,教師的讀書愛好,決定着一所學校的校風。

我堅信,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是教師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學校辦成學習的團體,是辦學成功的必由之路。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家庭教育書籍,是在長春的聯合書城。當時和好朋友一起去買書,爲了湊夠買300元錢的書就可以辦一張會員卡,我就毫不猶豫的聽了書店工作人員的介紹買了這本書,理由是這本書書是師大附小的老師推薦給家長看的。

回到家之後,利用空閒時間慢慢品讀,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遍後,又挑重點地方讀了第二遍。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她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培養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從實踐中摸索出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倡導和諧的親子關係,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自己的孩子,18年的時間,她培養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同時被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本書重點記錄的她的女兒在小學階段成長的點滴。

讀完此書,作爲教師的我才感覺到對自己兒子的教育與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顏。在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上,我沒有像作者那樣給孩子寫“下水”作文;在培養孩子的耐心時,我不會像作者那樣陪孩子一起玩拼圖,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輸得起”的人生態度;在節假日,我沒有把逛書店作爲孩子休閒交流的地方,讓孩子泡在書海中學習和感受……這一樁樁事例,無不體現出作者的出發點,都是基於有利於孩子成長來考慮的。

此書讓我的收穫頗豐,現在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讓孩子泡在書海中。以前我總是說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讀課外書,其實是我沒有找到正確的引導的方法。首先家裏要有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父母更要和孩子一起讀書,這一點和我校的親子共讀是一致的。讓孩子讀感興趣的書,哪怕開始的時候和學習的書並沒關,但是當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後,他就會不知不覺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書,這是名著和文學書籍就會走近孩子的視野中。從我兒子的身上我就明顯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以前的兒子從來不讀課外書,是一本校園文學書《淘氣包馬小跳》讓他愛上了校園文學。那次我和他一起去書店買學習用品,兒子自己挑了一本《淘氣包馬小跳》。回到家後,我陪兒子一起看,兒子一看就上癮了,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看,看完後,又央求我給他買另一本。

看到兒子有主動讀書的願望,我沒有吝嗇錢,在網上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共20本。看到兒子捧着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後,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全套16冊和《漂亮老師和壞小子》系列。現在每當我和兒子去吉林或者長春的時候,孩子最愛去的地方不是遊樂園,而是書店。我們母子都喜歡在書海中漫步,暢遊。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已經有幾十本了。這中間包括校園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現在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每天我家睡覺前都會看到我和兒子各持一本書在牀頭品讀,雖然是個讀個的,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閱讀。

二、愛在自由裏。孩子不是機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長,教育不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做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要因爲虛榮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績方面和別人攀比,在孩子小學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學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他把各方面基礎都打紮實了,正如厚積而勃發。在給孩子學習時間的同時更應該給孩子玩的時間,有的時候,玩中也是一種學習。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相信是每個爲人父母的最大的心聲。

讀完此書,收穫還不僅僅是這些,我會把我學到的教育理念不單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會用在我的學生身上,讓我的學生們也在陪伴與自由中快樂成長。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不僅僅老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爲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爲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爲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衆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纔是美,只有“真”纔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爲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爲原則。

我覺得,作爲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說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爲,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爲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爲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爲孩子們着想,在爲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只有當他成爲自己的主人並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爲,我們才認爲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這樣的紀律具有靈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採用。但它包含一個偉大的教育原則,它不同於舊式教育裏那種絕對的,不容辯駁的高壓政策下的”不許動“的原則。

這一段話給我的教學路程上點燃了一盞明燈。回顧自己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說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希望他們安靜。可是這種”約束“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說的、想做的慾望卻更強烈。因爲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爲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瞭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閱讀了這段話語之後,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爲教室的主人。

作爲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爲這種”不許動“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慾望。所以不管用什麼活動,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紀律。在自由之後所獲得的紀律。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麼時候,孩子纔是他自己的主人,當他成爲自己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新教育行動在全國如火如荼的開展,我們也積極的參與其中,《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又一次的讀了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開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

再一次的重讀新教育,這一次對對它的理念:“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燃起我對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這句話,不只說我們教師要過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學生也應該是幸福的。

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行動就有收穫。朱永新教授說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會成功。是的呀。在人生的漫漫長河中,我們總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實現的卻很少。原因有很多種,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沒有去行動,沒有去堅持。我們不需要華而不實的話語,我們不需要誇誇其談的口號,我們只需要踏踏實實的去做、去行動,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而整本書裏,我感受最深的是沒有教師的幸福,就不會有快樂的學生。教師是教育活動的支撐點,一切爲了教師,爲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共同發展進步,心得體會《《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讓教師和學生一樣,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悅感。我們校長也常說,一個學校發展的最最核心的的東西就是教師用自己的專業發展帶動學校的發展,進而去影響學生的成長。那就很清楚了,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也就不會有學生的成長;沒有教師的快樂就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教師不快樂,他就沒有激情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那麼幸福的教育生活從何而來?

一個人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讓我們精神起來!因此我們教師應該把閱讀當成一個自己的習慣,就像每天起牀、吃飯一樣,每天讀每天都有收穫。在收穫中成長,在收穫中快樂,自己快樂,孩子們也就快樂了。

朱永新教授還說過:“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積極的態度,真正的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每個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一種挑戰自我的勇氣,一種超越的精神。這樣每一個老師、每一位學生都要成功、都會成功。

爲師者,不斷提高自己,用心閱讀,用心成長,用心總結。讓我們在新教育這條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