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送東陽馬生序》讀書心得範文(精選5篇)

《送東陽馬生序》讀書心得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心得了。現在你是否對讀書心得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送東陽馬生序》讀書心得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送東陽馬生序》讀書心得範文(精選5篇)

  送東陽馬生序讀書心得1

讀了這篇文章,我想到了現在一些學生犯了錯誤,當老師教育他們時,這些學生不僅毫不理會,還露出特有的“招牌”動作——翻白眼。把頭轉向一邊,抖着腿,時不時還瞪老師一眼,甚至“出口成髒”與老師對着幹。這種師生之間因尖銳的矛盾而發生的衝突幾乎每天都會在我們的身邊上演,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想,現在的師生關係是怎麼了?我們國家是以“尊師重道”爲光榮傳統的啊!孩子對事情的認知是由淺入深的,他們在生活中有很多行爲習慣是需要教育者(包括家長,老師,學校,社會)糾正的,他們的很多認知是需要教育者引導的,這當中,老師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是一個國家精神文化的傳播者,爲什麼他們的教育對很多學生的效果卻是那麼微弱呢?這種微弱背後的隱患讓人擔憂啊!人們常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無私地授予無知的孩子們以知識,而這些學生卻“恩將仇報”。當這些學生看到宋濂的尊師態度時,會不會爲自己的這種無知可恥的行爲感到羞愧呢?

當宋濂拜師後,看到同學們都穿着綢緞,戴着珠寶“燁然若神人”,並沒有感到自己寒酸低微,而是依然沉浸在學海中尋求知識,探索奧祕,求得真知。這是“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而我們有的同學卻相互攀比:比吃、比穿、比玩、比打扮。好像別人比自己的衣服漂亮、昂貴,就感到臉上無光;吃的比別人差、零花錢比別人少,就會覺得沒面子。錯了,大錯特錯!難道你的學習成績比別人差,只因爲你比別人穿得光鮮、時尚就會讓人把你看你“天才”嗎,就會原諒你的愚鈍和懶隋嗎?

我們應該向先哲宋濂學習,學習他勤奮苦讀,遍觀羣書,鍥而不捨“弗之怠”;學習他尊師重教,援疑質理時,“俯身傾耳”;學習他不慕虛榮,一心向學,日後“業精德成”。

或許我們不能取得像宋濂一樣的成就,但我們可以在先賢光芒照耀下做一進取向上的人。

  送東陽馬生序讀書心得2

《送東陽馬生序》是選自宋濂的《宋學士文集》。文章先敘述作者青少年時求學的種種艱辛,然後聯繫馬生求學的優越條件,這樣,我們不難就可以得出其中之一道理:一個人是否學有所成,關鍵在於自己的專心與否。

文章中提到宋濂自己小時候讀書的情況——“餘幼時即嗜學。學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在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宋濂小時候讀書的環境是那麼惡劣,家中無錢,問人借書,寒中抄錄,而自己的學習態度是勤奮好學,刻苦鑽研,專心求學。因此,他後來有名望有地位,詩文成就高。由此看來,一個人是否學有所成,關鍵在於自己的專心與否。

其實,學有所成並一定要在順境中、逆境中、優越的社會年度中、機遇中才能達到的,最重要的也是自己,自己的專心與否。

外國有這們一則故事:貝多芬小時候跟外國的老師學唱歌和彈鋼琴,由於貝多芬對彈琴方面有興趣,學得比較好(若跟其老師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老師看好他,並想把自己畢生精力傳授給他,但貝多芬的語言跟其老師的有所不同,導致他聽不懂、理解不了。因此,貝多芬在那時起,在練習彈琴之餘,還要學老師的語言,他很認真——一天有20小時,他的眼睛是有光線射進去的。皇天不負有心人,2個月之後,他根本把該語言學到七七八八了。這樣一來,貝多芬就可以得到老師的指導,最終在世界上有名義;有地位,對於第六交響曲,我想人人都有聽過、聞過。

誠然,學有所成、成纔不是三心兩意,亂來就可以達到、實現的。而是要努力、勤奮、艱苦、刻苦鑽研,再加上自己對學習的專心。

  送東陽馬生序讀書心得3

一個人若是有非凡的成就,必定從小就可以看出他的與衆不同,就算條件再怎麼貧苦,也阻止不住他強烈的求學的心,他就是宋濂。

宋濂所寫的《送東陽馬生序》讓我們真實的瞭解到他求學的艱辛,但他用超出常人的毅力戰勝了這些常人無法承受的苦難,和她相比我們簡直是太幸福了!

宋濂小時候家境貧寒,連一本書都買不起,要想讀書只能去有書的人家借來抄還要定時的還回去,冬天天氣寒冷連墨都凍成了冰,可還是堅持按時抄完,這是一種多麼令人敬佩的精神呀!

現在的許多學生把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歸咎在家境上,說是沒得到最昂貴的教育才不會有好成績,可是你和宋濂比簡直就是一個天堂一個地域,不用你和父母要,父母就把所有課外書全都買好,可你能看幾眼?就算一個新華書店擺在你的眼前,你一樣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人。

現在許多中學生都追求時尚潮流要展現個性,每天執着於穿衣打扮不思學習進取,只要比周圍同學稍差一點就回家吵着買新衣服,但是宋濂每天短褐穿結、縕袍敝衣和富家子弟待在一起,但是一點也不羨慕別人更不自卑,因爲他一心只想着學習,再也容不下其它事了,這樣的境界豈是普通人能達到的。

宋濂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前進的方向、奮鬥的目標、克服一切困難的動力,他儘自己最大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所謂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老師經常和我們說,只有風雨過後纔會見到彩虹,少年苦不是真的苦,老年苦纔是真正的苦以勉勵我們,讀完《送東陽馬生序》我還明白了一點要想成就非凡的大業,就要經歷克服常人所不能的,宋濂就是這樣,宋濂經歷克服多少難以想象的艱苦,但他從未放棄,所以一切順風順水的我們更要努力,努力向宋濂看齊。學成後爲爲國家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送東陽馬生序讀書心得4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封建社會,中國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上長期獨領風騷,它的成就代表了全人類在封建時代所達到的水平,是世界科技文化發展史上輝煌燦爛的一頁。 在這個“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時期,明初的文學家宋濂,在他的這篇贈序中向世人展示了一代大文豪艱辛的求學歷程,勉勵後人在優越的學習環境中更應勤奮、專心致志地學習。

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爲例子,使同爲學生的我感到這似乎不是幾百年前的故事,而是我的身邊事,更使我知道求學路上一路坎坎坷坷,我們應不畏艱辛,勇於探索,才能業有所精,德有所成。

古人因家境貧寒而借書親手抄寫,雖然辛苦卻一點也不放鬆,抄完便跑去送還,不敢超過約定的期限,終於有機會看到各類書籍。而面對着父母爲我買的一大堆書,我卻很少細心地讀過,真不敢與古人相比。古人向先生請教問題時畢恭畢敬,遇到先生訓斥、呵責時,他的態度變得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辯解,直到先生高興了,纔再次請教。面對古人在如此艱難的.求學條件下,對知識的渴望與決心,我羞愧得無地自容。古人爲了求學,不畏天氣寒冷,即使四肢都凍得動彈不得,一日只吃兩餐,穿戴不如他人也全都不在乎,而我們豐衣足食從不爲受凍捱餓擔憂,也沒有奔走的勞累,更不必親手抄書,但仍學業不精通,那隻能怪我們用心不專一了。

從發生在古人身上的一件件“平凡”的事我終於明白勤奮與艱苦是相互聯繫的,有了主觀的勤奮,一切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在我們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仍然需要勤奮求學,這樣才能業有所精,德有所成,將來才能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一份力。

  送東陽馬生序讀書心得5

我非常佩服古代的那些爲科舉考試而讀書人,我佩服他們能夠有那麼有恆心。他們把四書五經讀了上百遍上千遍,但是他們度不會感到厭煩,他們認爲想要爲國家做貢獻,做這點努力是必須付出的,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也許有許多人讀書是爲了追求功名利祿,有人會認爲他們很貪財,會鄙視他們。其實這並不可恥,因爲他們能夠吃國家的糧食,拿國家的銀子,都是他們那麼用功的讀書,所換來的報酬。在宋濂的這篇贈序中就向世人展示了一代大文豪艱辛的求學歷程。

讀過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想就是我太幸運了。

從時間上,我慶幸我沒有生在封建社會,而是生在了二十世紀,不必被當時的制度所壓着,我喜歡我現在的自由。

從家庭條件和生活上,我非常地同情他。他小時候因爲家貧以至於買不起書,他只好把從別人家借來的書抄一遍再還給人家。即使是在冬天,墨汁都結成了冰,手指都很難彎曲,他依舊會依照約定的時間抄完後送還給人家。他怕沒有名師指導,經常跑幾百里路去請教問題。冬天在深山巨谷中行走,皮膚都龜裂了也渾然不知。他總是穿得破破爛爛,但他從來都不羨慕那些身穿綾羅綢緞的人。

看看我們現在的條件,你如果想看書,父母就會給你買;你如果有問題不會,父母就會給你請家教;你的衣服破了舊了,就會給你買新的衣服。我們的任何條件都不比他差,但是學習卻沒有他那種用功刻苦的精神。

作爲90後的我們,的確要好好的反思一下,是不是我們的條件太好了,讓我們只懂得享受,卻不懂得利用。我們總是在叫苦叫累,可是仔細的想一下,中國古代時的人爲什麼能受得了,而我們去受不了呢?缺少一種想要刻苦學習的信念而已。現在的我們很幸運,我們要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