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心得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孔融讓梨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1

中國自古以來,就傳承着禮讓兄弟姐妹的美德。

一天,我在讀《三字經》,當讀到“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時,發現這個章節裏,有一段關於“孔融讓梨”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在春秋魯國,一位名叫孔融的四歲小孩,十分懂事聰明。一次母親端上一盤梨來,叫孔融先拿來吃,俄日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梨,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母親問他爲什麼這樣做,孔融說:“哥哥比我大,大的梨應當給哥哥吃。”

讀完之後,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這樣懂事,他的一舉一動,機靈的、巧妙的回答深深吸引了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孔融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慚愧。孔融是最小的一個,現代社會中,長輩有好的,有大的東西,總會毫不猶豫的給最小的孩子,無比溺愛他,無比呵護她。

想到一天晚上,爸爸媽媽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電視劇。我看了看錶,快七點了。糟糕!我最愛看的歷史記錄片快開始了,於是,我連忙拿起遙控器換了臺,爸爸媽媽見了很生氣,狠狠地批評了我,我還生氣的跑回了房間。此刻想想真是不應當呀,怎樣能這樣呢?

此刻想起這些事來,心裏真不是滋味,《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我應當尊老愛幼,謙虛禮讓。讓我想到在生活中應當尊重別人,這讓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也要學會謙讓別人,這樣才能夠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是我們小學生應當具備的傳統美德。

養成這樣良好的禮讓習慣與美德,你纔會受益終身。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2

今日,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中華上下五千年》,我興致勃勃地看了起來,從中明白了我們中國許多具有優秀美德的故事。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孔融在六歲那年,他媽媽買回來一些大大的甜滋滋、水靈靈的梨,洗的乾乾淨淨後讓孔融分給他的哥哥和姐妹們,而孔融卻留下一個最小的梨給自我,媽媽十分不明,“孔融,你爲什麼留下一個最小的梨給自我呢?”孔融笑了笑說:“夫子說過,不管做什麼事情,首先應當想到的是別人,而不是自我,所以大的就留給他們吃吧!”媽媽聽了之後,連忙點了點頭,說:“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真爲你感到驕傲。”

孔融小小年紀就明白關心別人,令我萬分敬佩。此刻有不少孩子被父母當做心肝寶貝,十分的寵愛,所以孩子根本不明白關心父母,關心他人,什麼只想到自我,以自我爲中心。其實我也犯過這樣的錯。

有一次,我放學回家,看見冰箱裏有一大瓶果汁,我一打開,“咕嚕,咕嚕”地把果汁全喝完了。爸爸媽媽下班回來,打開冰箱看見果汁沒有了就問我,我說“全喝完了!”爸爸媽媽沒說什麼,可是我感到十分愧疚!

我從孔融身上學到了關心別人的優秀品質,我也認識到自我以前犯了好多的錯誤,我必須要改正這些錯誤,

我真的很期望所用像我一樣犯過這種錯誤的同學,都能像我一樣,知錯就改,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3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看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沒讀懂意思。今日,我最終把這個故事深一層的意思讀懂了。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在他四歲時,就已經很有教養了。一天,鄰居給孔融家送來了一盤梨,孔融的兄弟姐妹們一哄而上,爭搶那些又大又好的梨子。但孔融卻站在一旁,沒有去搶。那裏寫出了孔融很懂事,會謙讓兄弟姐妹,讓他們先挑選,自我纔拿剩下來的吃。

父親見到亂哄哄的場面,十分生氣,讓站在一旁的孔融給大家分梨吃。孔融先把兩個大的分給了父親,母親,然後把好的依次分給了哥哥,姐姐和弟弟,而把最小的一個留給自我。父親問孔融爲什麼把最小的留給自我,孔融回答:“哥哥,姐姐比我大,應當吃大的,弟弟比我小,我也應當讓着他,所以我就挑了個最小的。”父親很滿意,還誇獎孔融謙恭禮讓呢。那裏,又一次突出孔融很懂事。

孔融長大後,做了北海太守。他爲人寬厚仁慈,廣交朋友,善待有學問的人,成爲受人尊敬的人。孔融讓梨這件事上,不但使他的兄弟姐妹受到教育,還爲世人做出了榜樣。從孔融的成長,我也懂得了小時候不但要學習文化,還要養成良好的思想品格,長大才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材。

這一遍看完後,我懂得了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學會謙讓,我們之間就不會產生矛盾,矛盾不存在,我們的社會就會和諧;社會和諧,我們的社會就是禮貌社會;社會禮貌了,經濟就會騰飛,我們的生活也就會更加完美。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4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是我在很久很久以前聽的,可是它卻讓我難以忘記。尊老愛幼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做的,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呢?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在很久以前,有個小孩叫孔融。每個人都誇他很聰明。有一天,孔融的母親買了幾個梨回家,當梨端上桌子時,媽媽把最大的梨給了最小的孔融,可是孔融卻不要,將這個最大的梨讓給了哥哥。

這個故事使我受益匪淺,也讓我不禁想起了我在生活中的種種。孔融他願意也毫不猶豫地將最大的梨讓給了哥哥,而我呢?我不僅僅沒有這樣做,還總是與弟弟搶東西。我身爲姐姐,卻比當弟弟的孔融還要差得多。每次吃水果,我總是第一個衝上去挑,東挑西挑,必須要把最大,看起來最美味的拿來吃,堅決不留給父母或弟弟。我不禁感到一絲絲的內疚與後悔,並且,不僅僅如此,吃飯時,總會有一些很美味的東西吃,只要飯菜一端上來,我就會毫不猶豫、急匆匆地去把好吃的東西全部夾在碗裏。媽媽每次都教育我要學習“孔融讓梨”的精神,可是我總將她說的當耳邊風。

有時候在坐車時,有些比我小的小朋友和老奶奶站在我旁邊,可是我卻看了她們一眼,就坐在那裏了。有時,這些小朋友會用可憐巴巴的眼神望着我,就算我的心再怎樣虛,爲了我個人的利益,我的心還是控制住了雙腳。

此刻想起,不禁後悔莫及及自責。我以前太自私了,只爲自我着想,從來沒想過別人。我連那麼小的孔融都不如。尊老愛幼應當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事,做什麼事都要爲別人着想,不要滿腦子都是自我的利益。

孔融,是我們每個人的榜樣,在生活中,我們能夠做的還有很多——讓位置給老少;將好吃的留給別人等等。

讓我發揚孔融的精神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吧!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5

中國集郵總公司專門配合今年”六一“發行的《孔融讓梨》郵票,設計推出一款愛心郵冊。該套郵票由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岳母刺字、聞雞起舞、曹衝稱象、鐵杵磨針、囊螢映雪、程門立雪等8個著名的歷史典故組成,宣揚謙遜、智慧、好學、堅韌、互助、愛國的優秀品質,讓全國的青少年認識並牢記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和諧社會風尚。

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有一天,家裏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孔融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裏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爲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當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孔融:”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當把大的留給弟弟吃。“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孔融四歲,明白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我經常和表弟爲了一盤好菜,爭得面紅耳赤。都想自我能多吃一些,根本沒有研究別人。我覺得自我和孔融相比,太自私了。以後,要像孔融那樣,明白尊敬兄長。他的品德是我們從小就應當學習的。謙讓是中華民族孔融讓梨讀後感500字的傳統美德,有時是一種尊重,是一種寬容,是一種貢獻,是一種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矛盾的救濟藥。它能夠讓我們的生活和諧,作爲學生的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這種美德,這樣我們的社會纔會變得更加完美。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6

我看了一本好書,其實我已經看了三遍了,這本書是《孔融讓梨》對我影響深刻。

我喜歡孔融,他把最大的梨讓給了自己的父母親,卻把最小的梨吃了。我覺得孔融尊敬長輩又很懂事,值得我們讚揚和誇獎,這本書是我看過的最好的書中的幾分之一,我看過的最好的書還有很多很多呢!

我知道了這本書中給了我一個很重要的到理,就是:要尊敬長輩、懂禮貌。我喜歡這本書,它是讓我懂得道理的大寶庫。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7

在我的學習生活中讀過數也數不盡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在我的記憶裏印象十分深刻,你想明白是哪個故事嗎?故事的資料是什麼呢?那麼讓我給你細細道來吧……

我最最喜歡的故事是《孔融讓梨》,《孔融讓梨》這個故事繪聲繪色地記敘了:孔融家有七兄弟,他排行老六,一天,朋友給他家送來一筐梨,全都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孔融便選最小的梨,把最大的梨讓給兄長吃。人們都覺得十分奇怪。都紛紛問他爲什麼不拿大梨吃,他卻回答說:“哥哥年齡大,應吃大梨,我年齡小,當然應當是吃小梨哦!”“孔融讓梨”的.故事至今傳爲美談。

當我讀完《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後,一股對孔融的敬佩之情從我心底油然而生。孔融尊敬兄長的品質值得我學習,他的虛心謙讓令我欽佩,他在一大筐梨中選了一個小梨!在他能夠選大梨的情景下,他卻毅然選擇了小梨……從他身上我學會了謙讓,。明白了與人分享是一種歡樂的事。當我們遇到類似的事情時,不能自私自利,更不能自我只爲自我着想,而是要懂得虛心謙讓……僅有這樣貌別人纔會和你交上真正的朋友!

是啊,謙讓是我們交好朋友的最好的方法。有一次,我家來了一個小客人,他是我的小侄子,他剛進門,我們倆人便玩耍起了,他問我說:“我們來玩你的玩具吧!”我說:“好吧!可我的玩具可沒有什麼好玩的呢?”“那兒,那兒不是有現成的嗎?”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指着我家的貨櫃中央。我定睛一看,那不是我的兩個心愛的玩具和“百寶箱”麼——搖控車和螺陀,百寶箱裏可裝有我18個奧運項目的比巴卜模型,這可是我的寶貝啊!我平時連碰他們一下都捨不得,可他此刻說要玩,我當然不會同意,我剛要開口說不行,這時我想起孔融來,只覺得兩頰滾燙,“幹”與“不幹”在我的心裏直打架呢,但最終謙讓戰勝了自私。“好吧”我對小侄子說。,於是我和小侄子又開心的玩了起來……那一天是我記事以來玩得最開心的一天······

可見,一個人具有謙讓是多麼重要。,朋友你學會謙讓了嗎?學會了與人分享歡樂嗎?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8

孔融是我國教育家孔子的第二十代嗣孫,他生活在東漢末年。孔融從小聰明好學,並且懂得謙讓有禮。長大後,他成了文學家,是文明史上著名的建安才子之一。

孔融兄弟七人,他排行老六。有一次,全家圍在一起品嚐鄰居送來的梨,母親拿了一個最大的梨給孔融,孔融沒有接受,還從盤裏一個最小的梨,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哥哥年紀大應該吃大的。”

讀了這個故事,我學到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師長,友愛謙讓的美德,是每個人應該懂得的。我一定要向孔融後學習,做一個謙讓有禮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9

孔融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們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聽見過這個名字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說了:“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翻譯成現代文是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餘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爲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着他。故事雖很簡短,但是卻體現出了4歲的孔融的道德素養。現在,人們經常用《孔融讓梨》這個故事來教育我們要謙讓有禮儀。

說到謙讓有禮儀,就想到了中國的傳統美德。謙讓,是人文舉止中最或不可缺的一部分,它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整體素養。說到這兒,我又想起了我身上所發生的一件事。

二年級憑七彩星,我和我的最要好的朋友丁敘源同時被選上勞動七彩星,但由於不能同時出現兩個,所以必須在我和丁遙(丁敘源的曾用名)這兩個人裏面刪掉一個。七彩星可是一個榮譽啊!我們倆哪捨得放棄,我們邊上樓梯邊說:“刪掉你!”“應該刪掉你!”就這樣耍嘴皮子。其實在爭鬥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應該讓着丁遙一點啊,我畢竟比他大,和一個比我小的人爭,實在是不好吧。到達我們的二(3)班後,吳老師看看我們倆個,問:“你們兩個人誰放棄奈?”我挺身而出,對吳老師說:“那……還是我放棄……。“吳老師笑着點點頭,說:”也好,你比丁遙要大幾個月呢,你做的很好。“在一旁的丁敘源也很疑惑的看我。不知我爲何讓出名額。事後,吳老師讓下一次七彩星評比在上,但我卻一直沒等到,吳老師忘了……不過我還是要爲我做出的事自豪!對麼?

記住做一個學會謙讓的人,做完這件事後,你一定不會後悔!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10

小故事《孔融讓梨》我讀了四遍,孔融四歲能把大梨讓給小弟弟,開始我有點不服氣,我也能做到;可是,把大梨讓給大哥哥,我可能做不到。過年在外婆家,我與堂哥、表哥他們在一起時,常常爭大東西、好東西吃。

爸爸、媽媽告訴我:尊老愛幼是做人的美德,對大人、老人要尊重,對小孩要愛護和謙讓。讀了《孔融讓梨》後,我覺得爸爸、媽媽講得有道理。媽媽八十多了,以後,爸爸、媽媽有好東西買給我吃,我一定先給奶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