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心得吧。那麼你會寫讀書心得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孔融讓梨》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1

中華自古以來都傳承着禮讓兄弟姐妹的傳統美德,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感受到古代的小孩子都這麼懂得禮讓,何況我們現代人呢?

孔融讓梨的故事主要講了在孔融四歲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個學生來看老師和師母,並帶來了一大堆梨。客人讓孔融把梨分給大家吃。在爸爸點頭同意後,小孔融站起來給大家分梨。他先拿個最大的梨給客人;然後挑兩個大的給爸爸、媽媽;再把大的一個一個分給了哥哥們;最後,他纔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客人問小孔融爲什麼撿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紀最小,當然應該吃最小的。客人聽了孔融的回答直誇獎他。爸爸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孔融是最小的一個,在現代社會中,長輩有好的,有大的東西都會毫不猶豫的給最小的小孩子,無比溺愛他,呵護她。這也成爲了現代常見堪稱幾乎的現象。尤其是獨生子,家長團團圍着一個小孩,就像一羣龍守護一顆明珠一樣。“孩子,巧克力吃不吃呀?”“喝水嗎,換飲料吧?”“冷了嗎?”讓人不禁感嘆道,這比慈禧還享福啊!這就導致了孩子不懂禮讓。

我就是個“嫡系皇子”。因爲哥哥住在姑姑家,逢年過節也很難來一趟。家裏雖說這有三口人,但那兩個大人無非不圍這我團團轉?我也要學習禮讓,可去哪學呢?家裏只有我一個“嫡子”啊!謙讓是人和人相處必不可少的一種美德,懂得謙讓的人能和同伴和睦相處,能深受同伴歡迎。但是,在生活中,不少家長不懂得謙讓的內在含義,喜歡無原則地要自家孩子謙讓。記得有一次,我才那麼小,和鄰居家的小孩玩,爺爺端過來兩隻蘋果,說給我們吃,而那兩個蘋果一大一小,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挑了一個又大又飽滿的,而那個小孩更是被寵愛得不得了,就嚷嚷着要拿大的,我們就因爲一個蘋果鬧得不可開交,你爭我搶,後來爺爺把那個小蘋果換了個大的才平息了這場無理取鬧的戲碼。長大後回想此事,真是有感而發!唉,現在每家每戶都有一個蜜罐,每個獨生子都在蜜罐裏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當我問爺爺爲什麼不鍛鍊我禮讓的時候,爺爺滿不在乎,只是拋了一句“禮讓了就是懦弱的人啦,你要去爭去搶啊”。可我認爲,不學會禮讓,而去爭搶,就像後宮裏的你爭我鬥一樣,這纔是懦弱的表現,這纔是不懂事不聽話。

現在的我們該怎麼做呢?在朋友之間要互相禮讓,互相謙讓,不要你爭我搶,鬧得一團糟。人與人之間不要咄咄逼人,要你讓我我讓你,才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儘管自己是個“嫡系皇子”,也要像古人學會怎樣禮讓。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2

小故事《孔融讓梨》我讀了四遍,孔融四歲能把大梨讓給小弟弟,開始我有點不服氣,我也能做到;可是,把大梨讓給大哥哥,我可能做不到。過年在外婆家,我與堂哥、表哥他們在一起時,常常爭大東西、好東西吃。

爸爸、媽媽告訴我:尊老愛幼是做人的美德,對大人、老人要尊重,對小孩要愛護和謙讓。讀了《孔融讓梨》後,我覺得爸爸、媽媽講得有道理。媽媽八十多了,以後,爸爸、媽媽有好東西買給我吃,我一定先給奶奶吃。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3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了孔融爲家人讓梨,自己吃小的.,給人家吃大的。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知道了要團結友愛,尊敬長輩。

我的同桌王澤亮有個雙胞胎哥哥叫王澤陽,他們在和父母吃早飯時,早飯不多,最後還剩一個生煎,父母要他們兩兄弟吃,他們互相推辭後,最後給了父母。這樣的家庭氣氛,多讓人感動呀,這兩兄弟不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孔融嗎?他們尊敬長輩,因爲父母要去工作,體力消耗大,容易飢餓。

我很喜歡看寓言故事,最近看了一個故事:有兩隻小羊,過獨木橋,誰也不讓誰,還互相鬥毆,最終誰也沒有好果子吃,紛紛落入水中。這個故事與《孔融讓梨》形成了對比,孔融爲家人讓梨的孝心讓後人們一直流傳至今,廣爲流頌,而這兩隻小羊過獨木橋的故事,雖也被人們流傳,但是卻成爲了人們心中的反面教材,人們經常用這個故事來諷刺那些不懂謙讓的人。

在生活中,其實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父母每次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小時候我將這些含“愛”的食物囫圇吞棗的吃進肚裏,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而現在,有時還是這樣,認爲父母就是應該給我的。可是,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實在是太羞愧難當了。從此之後,父母得我的食物,我也會讓給父母。而且還感到,互相謙讓,還能增加生活氣氛,增強親密感,其樂融融。

我們都應該讓長輩與親人得到快樂,自己隨後。“百善孝爲先”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人人都應該明白。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從點滴起,感恩父母,感恩長輩!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4

我看了一本好書,其實我已經看了三遍了,這本書是《孔融讓梨》對我影響深刻。

我喜歡孔融,他把最大的梨讓給了自己的父母親,卻把最小的梨吃了。我覺得孔融尊敬長輩又很懂事,值得我們讚揚和誇獎,這本書是我看過的最好的書中的幾分之一,我看過的最好的書還有很多很多呢!

我知道了這本書中給了我一個很重要的到理,就是:要尊敬長輩、懂禮貌。我喜歡這本書,它是讓我懂得道理的大寶庫。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5

中國集郵總公司專門配合今年”六一“發行的《孔融讓梨》郵票,設計推出一款愛心郵冊。該套郵票由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岳母刺字、聞雞起舞、曹衝稱象、鐵杵磨針、囊螢映雪、程門立雪等8個著名的歷史典故組成,宣揚謙遜、智慧、好學、堅韌、互助、愛國的優秀品質,讓全國的青少年認識並牢記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和諧社會風尚。

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有一天,家裏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孔融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裏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爲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當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孔融:”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當把大的留給弟弟吃。“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孔融四歲,明白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我經常和表弟爲了一盤好菜,爭得面紅耳赤。都想自我能多吃一些,根本沒有研究別人。我覺得自我和孔融相比,太自私了。以後,要像孔融那樣,明白尊敬兄長。他的品德是我們從小就應當學習的。謙讓是中華民族孔融讓梨讀後感500字的傳統美德,有時是一種尊重,是一種寬容,是一種貢獻,是一種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矛盾的救濟藥。它能夠讓我們的生活和諧,作爲學生的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這種美德,這樣我們的社會纔會變得更加完美。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6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千古流傳。今天,我翻開《神童點子故事》,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給爸爸的圖片,我迫不及待地讀起了《孔融讓梨》故事。呵,孔融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歲的一天,爸爸從集市上買來了一些金黃的鴨梨,他讓孔融先吃一個,可是孔融在籃子裏挑了許久,卻撿了一個最小的留給自己。原因是自己年紀小,應該吃小的。

讀到這裏,我才知道,“年紀小,應該吃小的”,說得太好了。以前,我總覺得,我是小孩子,應該多吃點。每次媽媽讓我選吃的,我總會比了又比,選了又選,哪怕只大一點點,也是好的啊!上學期,我被評爲“有孝心的好少年”單項獎,我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點。每一次餐桌上有什麼好菜,我就先夾給媽媽,對她說:“媽媽,請吃!”每次中午學校發餐點時,我總是迫不及待地遞給媽媽,對她說:“媽媽,你吃吧。”直到看着媽媽吃下,我才放心地離開。每天晚上,我總是把熱水袋衝足電,交給媽媽,對媽媽說:“媽媽,請你捂腳。”

在姐姐十歲生日的宴會上,服務員端上了一大盤烤鴨。我拿起一塊麪,夾了一些鴨肉和蔥,蘸了醬,把兩頭裹起,卷好。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想:你們可別以爲我是個“饞嘴貓”,我可不是做給自己吃的!我放下筷子,用雙手將烤鴨遞給媽媽,大聲地說:“媽媽,您吃!”在衆目睽睽之下,媽媽接過網我遞給她的烤鴨,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讚不絕口,說:“高梵晟真孝順啊!”“我也要讓我的孩子向高梵晟學習。”我聽了,心裏美滋滋的:看來,我都成爲大家學習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樣了,我一定要做得更好!

現在,我才知道,孔融四歲時就懂得謙讓,而我新年都九歲了,這麼做也是完全應該的。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後,我要用一顆善良的心去關心、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要做一個當代的小孔融。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7

孔融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們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聽見過這個名字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說了:“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翻譯成現代文是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餘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爲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着他。故事雖很簡短,但是卻體現出了4歲的孔融的道德素養。現在,人們經常用《孔融讓梨》這個故事來教育我們要謙讓有禮儀。

說到謙讓有禮儀,就想到了中國的傳統美德。謙讓,是人文舉止中最或不可缺的一部分,它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整體素養。說到這兒,我又想起了我身上所發生的一件事。

二年級憑七彩星,我和我的最要好的朋友丁敘源同時被選上勞動七彩星,但由於不能同時出現兩個,所以必須在我和丁遙(丁敘源的曾用名)這兩個人裏面刪掉一個。七彩星可是一個榮譽啊!我們倆哪捨得放棄,我們邊上樓梯邊說:“刪掉你!”“應該刪掉你!”就這樣耍嘴皮子。其實在爭鬥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應該讓着丁遙一點啊,我畢竟比他大,和一個比我小的人爭,實在是不好吧。到達我們的二(3)班後,吳老師看看我們倆個,問:“你們兩個人誰放棄奈?”我挺身而出,對吳老師說:“那……還是我放棄……。“吳老師笑着點點頭,說:”也好,你比丁遙要大幾個月呢,你做的很好。“在一旁的丁敘源也很疑惑的看我。不知我爲何讓出名額。事後,吳老師讓下一次七彩星評比在上,但我卻一直沒等到,吳老師忘了……不過我還是要爲我做出的事自豪!對麼?

記住做一個學會謙讓的人,做完這件事後,你一定不會後悔!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8

中國集郵總公司專門配合今年”六一“發行的《孔融讓梨》郵票,設計推出一款愛心郵冊。該套郵票由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岳母刺字、聞雞起舞、曹衝稱象、鐵杵磨針、囊螢映雪、程門立雪等8個著名的歷史典故組成,宣揚謙遜、智慧、好學、堅韌、互助、愛國的優秀品質,讓全國的青少年認識並牢記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和諧社會風尚。

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有一天,家裏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孔融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裏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爲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孔融:”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我經常和表弟爲了一盤好菜,爭得面紅耳赤。都想自己能多吃一些,根本沒有考慮別人。我覺得自己和孔融相比,太自私了。以後,要像孔融那樣,知道尊敬兄長。他的品德是我們從小就應該學習的。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時是一種尊重,是一種寬容,是一種貢獻,是一種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矛盾的救濟藥。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和諧,作爲學生的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種美德,這樣我們的社會纔會變得更加美好。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9

孔融是我國教育家孔子的第二十代嗣孫,他生活在東漢末年。孔融從小聰明好學,並且懂得謙讓有禮。長大後,他成了文學家,是文明史上著名的建安才子之一。

孔融兄弟七人,他排行老六。有一次,全家圍在一起品嚐鄰居送來的梨,母親拿了一個最大的梨給孔融,孔融沒有接受,還從盤裏一個最小的梨,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哥哥年紀大應該吃大的。”

讀了這個故事,我學到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師長,友愛謙讓的美德,是每個人應該懂得的。我一定要向孔融後學習,做一個謙讓有禮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