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美術老師讀書心得

美術老師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老師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老師讀書心得

美術老師讀書心得1

通過對這本書的學習,讓我對兒童寫生畫教學的方法有了新的認識,讓我能與實踐相對照看清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現就個人的幾點體會談一談:

一、通過學習,讓我對兒童寫生畫教學方法有了新的認識。

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每當我面對兒童寫生畫指導時,總是不知所措,不懂得采用怎樣的方式、方法去指導學生寫生作畫,而認爲是教師講理論、示範是唯一的方法。在過去的指導過程中,我都是先擺靜物(或選景),然後分析物體的形體結構、造型,再通過示範最後是學生作畫,老師個別輔導,而且在輔導過程中,我大多去幫學生改畫,學生畫完後,展示講評這一過程、方法去輔導的。

另外在選實物上,不懂得根據兒童的年齡心理特點去選取兒童熟悉且感興趣的實物讓學生去畫,總認爲學生作畫應由簡單到複雜,所以選的實物過於簡單,讓學生無內容可畫。而在改畫中,我沒有注意保護兒童的原創性,不懂得如何去引導。

教學的結果是大部分學生作品簡單,構圖不合理,而且一些畫得較好的學生作品也和老師的範畫如出一轍,沒有個性,通過這次學習,讓我領圖到現代兒童繪畫指導方法的真締,也使我懂得在課堂繪畫寫生課的指導過程中如何去落實新的課改理念,改變自身的指導方式。現就書中帶給我們的指導方法概括如下:

1、是精心選擇課題,課題內容是兒童熟悉的、感興趣的、符合訓練目標和兒童心理特點的。

2、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分析實物的外輪廓和形體結構,色彩關係。

3、是讓學生欣賞名家的作品,感受作品的美感和畫家的處理方法。

4、是學生寫生、老師不斷的啓發、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觀察實物細節,讓兒童有內容可畫,並引導學生如何組織線條或處理色彩關係等;在構圖方面,讓學生先設立主體、畫出主體,主體要求要畫大、突出,再引導學生自己組織畫面,完成作業。

5、作業展示、點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沒有親自去示範,只是不斷的引導,畫法上也不作統一要求,讓學生從感興趣的地方畫起。如果初次上課,必要作示範時,教師也不過是畫一局部,讓學生懂得從何畫起,教學生如何用筆、用線、上色等。這種方法我認爲非常適合現代兒童寫生畫的指導,也很符合新課改的理念要求。

二、通過學習,讓我瞭解了兒童畫創作的指導方法。

過去,我去創作畫指導上,方法過於單調,不善於引導啓發。讓兒童不從下手,創作體裁與兒童的生活脫離,沒有很好的收集各種形象資料讓兒童去感受,特別是連環畫創作,學生無法完成。通過學習,讓我對兒童只創作的指導方法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決定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去實踐、嘗試,走出我省農村美術教育的新路子。

三、通過學習,能有機會吸取好的經驗,確實獲益匪淺。

從書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從書中,我們看到了一種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與追求的敬業精神,看到了哪種勤奮好學,刻苦研究的學習精神。對藝術、知識的追求與渴望深深的打動了我。如講在聽課時,認真的做好記錄,對於名師講課,要多反思體會,學習與實踐能結合的經驗,在教學中敬業精神、學習精神和探知精神,我要不斷學習,不斷吸取更好的教學精華。

以上所述,乃是我在這次讀書學習中的一點膚淺體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和學習工作中,我將以實際行動,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力爭做一名優秀的小學美術教師。

美術老師讀書心得2

今天,精讀《給老師的建議》一書中“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一篇。我想用一個詞語概括心中的感受,怎奈翻遍腦中所有的詞彙,竟找不出哪一個詞可以淋漓盡致的表達我的敬佩之情。語言有時候就是如此的蒼白無力。

整篇文章使我最難忘的是這樣一句話:“如果學生沒有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前進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麼這堂課對他來說就是白費了。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是啊,想想自己平時的課堂,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了嗎?自己總是在用一個標準來要求無論從認知還是心理上都不一樣的孩子。更另人無法容忍的是,當一個認知能力稍差的孩子沒有達到自己所謂的標準的時候,自己更是像民工工頭一樣,以冷冰冰的白眼相加。自己雖然從某種程度上得到了發泄,可是,可是,我可憐的孩子呢?那時候你們是什麼感受?老師對不起你們啊!

我又想到了平時的公開課,爲了課堂結構的緊湊和學習的深度,在制定學習目標的時候眼裏總是那一部分好學生,對於學困生來說,這不是一架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梯嗎?那些被我遺忘的孩子們啊,你們站在底下是怎樣無奈的擡頭望啊。

美國的教育家杜威,他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強調:“我們學校老師規定給學生的學習任務,應該是他們易於達到的,不應該是高不可攀的,是呈階梯狀的。要讓兒童一步一步去實現,並能從中得到收穫與樂趣。做到“教育隨時都是自己的報酬。”

是的,以後無論在什麼時候,我不再指定統一的目標讓不同的孩子去達到。我將動腦思考,怎樣設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在進行腦力勞動!讓孩子切身感受到進步的樂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哪怕他們的進步是微小的。

美術老師讀書心得3

平時由於忙於教學,一直很少有時間能靜下心看看書,有時間也是做一些繪畫之類的練習,自打靜下心看了這兩本書以後,我才覺得光有實踐也不行,還需理論指導,理論很重要,是知道你正確實踐的方向標,因爲它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文化瑰寶。下面就這本書,結合平時的教學,談談我個人的一點收穫,因我的水平有限,觀點比較膚淺,還請老師批評指正:

1、正確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美術的教學一直都是臨摹、寫生創作相結合進行學習的,而興趣是進行美術學習的關鍵,學生沒有美術興趣,也就談不上學習美術,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次再談方法。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各種不同學習美術的方法無論是自學還是教學都離不開直接認知與間接認知兩條基本途徑,爲我們改革美術教學選擇教學途徑提供可靠的依據。

美是客現存在的,現實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培養學生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是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來的美術教學的首要任務。但是,不經過美術學習和培養的人明明生活在“美”的身邊,卻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於缺少美的“發現”,即審美。美術教育就是要通過審美活動,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體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審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特別是現代社會媒體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不知道什麼是美,奇裝異服,怪異髮型甚至都覺得是美。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識別水平和鑑賞能力,培養學生健康的、高尚的審美能力。初中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身心發展的速度加快,他們的審美心理也明顯的由低級向高級發展。但是如果不能正確引導,學生的審美觀將會扭曲向不健康方向去發展。

2、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美術教學既要遵循教學教法的一般規律,又要結合美術這一學科自身的特徵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審美喜好來設計教學的程序和步驟。首先應加強美術作品的背景知識進行必要介紹外,不要急於從歸納思想內容到概括藝術特徵的程式化教法,學生會感到很枯燥而不想聽,更不想再去審美了,也審不出美了。可以從作品本身,從分析意象,情節,造型,色彩,線條到藝術表象入手,編成故事,啓發引導學生去探究作品在構思與立意上的特點及整體藝術風格和藝術表現方面特徵,使學生真正學習到美的方法。

對於欣賞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動地進行“再創造”,這就要依賴於學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是審美活動中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說,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鑑賞和藝術創造。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常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獨立觀察的欣賞,讓他們沉浸到欣賞對象中去,運用已知的美術知識與理論進入到對作品未知的個性特徵的探尋。

在教學過程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形象思維來分析、研究、綜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對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綜合,進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打開自己的想象空間。

3、在感受認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師經常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暢所欲言,自主發表個人的欣賞見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交流欣賞體會中達到互相啓發的目的。在培養孩子審美素質時,必須使之樹立健康的審美觀,才能辨別美和醜,從而愛美,並接受美的陶冶。教師的審美觀點對他們也起到直接的指導作用,所以,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教其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如:在繪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能直接看到教師作畫的具體過程,讓他們在掌握繪畫技能的同時,感受教師的每一筆和每一畫所表現的對大自然和社會生活進行審美觀。在教學中,要充分運用這些範例及大師名作來進行講解,感悟作者的審美品質。

美術老師讀書心得4

人說:讀書足以移情,足以,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爲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假,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就是一次與大師的對話,與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會讓人收穫非淺。

前段時間學習了楊景芝老師的著作《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這書是一本兒童美術教學法研究方面的專著,書中具體介紹了通過美術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發展的教學經驗,以及通過長期探索而建立的兒童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作者在書中根據自己切身經歷和進行的教育實踐研究,以美術教育發展的新觀念,全面系統地分析和論述她對兒童美術教育的認識和體會。

本書作者楊景芝是我國著名的兒童藝術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學實踐經歷,以經過近二十年對兒童繪畫能力發展的教學實驗研究,她總結的教學理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倡導意義、作用。楊老師在兒童藝術教育實踐中一直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每前進一步,心中都裝着國際藝術教育變幻的風雲,同時也沒有忘記與中國特殊的國情和人情相結合。

正如楊老師表示的:“我試圖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兒童美術教育途徑,我不贊成脫離兒童實際的傳授知識技能爲目的的美術教育學科中心論,反對用模仿的教學方法壓抑兒童創造力。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學內容完全從兒童興趣出發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致使教育產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後果……我主張美術教育依靠發展兒童知覺、美感和創造性,促進兒童成長。”楊老師不管對她的理論還是實踐,都浸透着一種愛心,誠如她在書中指出的“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出發點。”這裏不僅有對其從事的藝術教育事業的愛,還有對她的教學對象的愛,對兒童作品的愛、對兒童在繪畫中表達的天真爛漫的個性和情感的愛。另外,楊老師的藝術教育和實踐還具有嚴肅性和認真性。本書洋洋20餘萬字,涉及了藝術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楊老師多年心血的結晶。

《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一書,分爲上、下兩篇,上篇是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從走進基礎教育天地談起,到具體闡述美術教育與人的素質發展。從兒童接受美術教育的心理特徵分析,到構建開放性教學實踐體系的具體做法。下篇是兒童美術教學方法研究。具體論述了楊老師的教育觀和教學方法,以及多年來總結的“教的藝術”。楊老師通過上下篇理論與實例的論述,讓我們全方位、多角度的瞭解藝術教育特點,及兒童藝術教育的一些科學教育方法。

在書中,我特別欣賞的是楊老師提出的“從愛心出發進行教育”的主張,她在書中指出“在兒童稚嫩的心裏最看重教師對他的態度,教師的愛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發兒童的學習熱情。兒童的學習動力常產生在對教師的眷戀。”確實,愛就是力量,它能給人勇氣,它能催人奮進。相信,我們的美術教育一定能芝麻開花節節高,也會培養出更多藝術的花朵。

這是一本好書,一本可以成爲美術老師辦公桌上的專用書。楊老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理論成果,爲藝術教育開闢了一片淨土。

美術老師讀書心得5

最近讀了《中國教師最需要的新理念》這本書,書中談到了“教育要強調個性,健全人格”,並且理論聯繫案例深入淺出的進行了探討,作爲一名美術教師,我深有感觸。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說:“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的個性。”偉大的德國詩人歌德也曾說“一棵樹上很難找到形狀完全一樣的葉子,一千個人中也很難找到兩個在情感上完全協調的人。”這說明個性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一種價值,世界的豐富多彩、人類的千姿百態也正源於此。

學生在美術活動中比在其他教育活動中能更大程度地張揚和展現自己的個性。因爲美術課程是一種綜合性、活動性強且活動結果無對錯之分的課程。在這種以美的薰陶爲主的活動中,學生的個性得以全面自然地釋放;性格、氣質、情感得以自然流露;手、眼、腦得以協調發展,溝通了其物質層面與觀念層面的關係,促進了個性的內化和健康發展,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能力、智力、人生觀和情感價值觀等綜合素質。

因此,在美術課堂中引導學生形成社會共同價值觀的同時,也應努力尊重、保持和發展學生的個性。要培養學生獨特的個性,就是要使學生的個性得到自由的發展,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形成開拓精神、創造才能,提高其個人價值。因此,我們的教育就要具有個性化,就要在教育過程中重視受教育者的需要、興趣、創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嚴、人的潛能。在教學中通過情感的滲透、傳達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來實現學生的個性發展,促進人的個性自主和諧發展。

(一)在教學情境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教師是創設情境的主導者和調控者,通過各種方式、手段,有意設置一定的情境氛圍,讓學生產生激情,主動參與,釋放激情,在這一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個性化探究慾望、創造慾望,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

(二)在教學內容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教師要靈活地掌握課程的內容,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從學生的生活、興趣出發,選擇一些具有時代氣息的知識內容,深入淺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施展自我的個性魅力。

(三)在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開拓思維、綜合的運用多種材質,充分發揮學生的自由表現力,促進個性的形成。採用集體合作的方式,加強相互間的交流,增強體驗,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張顯其個性。鼓勵想象,求異創新,畫畫要畫出個性。

從美學的角度來說,風格,是指美術作品顯示出的一種格調和氣派。藝術風格,是藝術作品整體上呈現出來的獨特面貌。它和人的風度一樣,不僅具有獨特的外形特點,而且還顯示出內在的精神氣質。藝術作品顯示的是藝術家的個性。是個人風格。所以,個人風格就是藝術家在作品中呈現出的有別他人的獨特個性。獨特性,又是藝術家的鮮明個性的顯現,也是藝術家創造精神的表現。這種獨特性是藝術家觀察事物的一種獨特視角和藝術表現的獨特技巧在長時間的藝術創作活動中所形成的。

中國書法裏的“顏筋柳骨”,就是說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兩個人楷書不同的個人風格——顏體豐腴、柳體瘦勁。在中國的美術欣賞中,常以“雄偉、秀麗、豪放、典雅、古拙、飄逸、沉着、奇險、質樸、空靈、濃豔、淡雅、蒼老、稚拙、縝密、疏野、高古清新、率真、自然、平淡等詞語來欣賞、評價不同的個人風格”。所以,我們要在長時間的教學實踐當中,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個性。尤其是在創作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畫出個性來。

我們通過以上的教學活動,一定會使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明確一個良好的學習流程,即:構思——選擇製作材料——學習、運用不同的創作形式、技法、進行大膽、自由表現——個性化風格形成。這樣,學生能夠找到適合展示自我獨特個性的藝術語言,培養學生對於審美的個性情感,最終成爲一個具有獨特藝術個性、獨特審美修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