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通用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通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通用,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通用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抱着一種完成任務的態度去看的,因爲要交一篇讀後感。但是在我通讀朱永新的這部著作之後,才發現爲什麼學校建議我們來讀這樣一本書。對於像我這樣剛剛走上講臺的新教師來說,這確實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書籍。

“教育的理想是爲了一切的人,教育的理想是爲了人的一切。”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書寫在《新教育之夢》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爲熱愛和未來的詩,教育是一個讓人充滿期待的夢想。一番翻閱以後,他超凡脫俗的熱情和誠懇的文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書中,他是這樣向我們暢談着遠大的教育理想,他爲我們展開了一幅宏偉的教育藍圖。

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夢》“教育理想”系列摒棄了“書齋式”研究,紮根教育的沃土,圍繞構成現代教育諸要素的核心詞彙——德智體美勞課程、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以對教育的至愛、激情、理性和建設態度,向我們描繪了理想的“教育圖景”,闡述了作爲教師、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員的教育主張。這樣的教育著作因其避免了過多“博大精深”的理論闡述和學術語彙的堆砌而能直指教育實踐本質,引起了一線教師的共鳴,成爲廣受歡迎的教育學著作。

所謂理想,就是對未來事物的想像或希望。朱永新先生憑着對教育的至愛和理解,利用自己遊學講學、出訪考察的機會,以教師、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員的多重身份和國際視野、專業眼光,向我們介紹、描繪了一幅幅理想教育圖景:比如在《理想的學校》中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全世界十所最好的特色學校;在《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中向我們詳細介紹了蘇州、上海、南京等地有聲有色的學生社會活動、體驗教育基地;在《理想的校長》中乾脆自己提出創建校園文化氛圍的具體建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理想之所以不是空想或幻想,就在於它是有根據的(紮根成功的教育實踐),它是合理的(符合教育發展要求)。至於在書中俯拾即是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等教育素材更是讓人大開眼界。對一切與教育沾邊的人而言,《新教育之夢》是一本現代氣息濃厚的教育資訊集,一本如何做好教師、好校長、好學生、好家長的“教育指南”。

有人認爲朱永新先生對中國教育“理想”有餘,批判不足,這種將理想和批判人爲對立的思路殊不可取。我以爲,作者之所以有理想,除了“心中有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現實有缺陷。不破不立,朱永新先生對教育問題的批判不可謂不尖銳。比如,在《理想的德育》中,他批判說“學生最不滿意在課堂上和辦公室裏用兩種聲音說話的教師,最不滿意用那些連自己也不相信的東西來征服學生的教師,最不滿意那種盛氣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師”;在《理想的教師》中,他批判說“我們的不少教師,沒有愛心,不是擔任教書育人的角色,而是擔任‘教育警察’的任務,不是肯定成績,而是發現缺點。在《理想的美育》中,他批判說“我常常看到天真無邪的孩童欣賞昆蟲之間的廝殺,欣賞蚯蚓被踩成兩截之後的掙扎,欣賞受傷後的蝙蝠無助的顫抖……這樣的孩子無論他在學校表現如何品學兼優,我認爲其人格構成都是有缺陷的。”他對名校校長們說:“你得意可以,但不要忘形,因爲不是你的教學水平特別高,而是你的學生造就了你和你的學校、你的老師。”(《理想的教師》)這些批判因爲立足學生、教師、教育研究者、代表社會公平的教育行政官員的角度,所以能直指教育“病竈”,至深至切,刀刀見血!

朱永新先生是一位清醒的現實主義者,他深知,“我們不能希望所有的教師都能夠成爲理想的教師,那是永遠不可能的,因爲人是有差異的,人的價值觀也是有差異的。”朱永新先生又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想主義者,他說:“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起理想的火焰,才能使我們整個民族變得強盛,變得有凝聚力,我們才能在與世界各國的競爭中站住腳。”教育沒有理想,既是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

朱永新對於“理想的教師”提出了八點要求。這些要求爲我指明瞭努力的方向,同時也讓我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這句話給我的印象最爲深刻。任何一個崗位都充滿着競爭,教師間的競爭往往又是多於合作的。目前,教師這個行業的職業特點,工作制度,評價方式都需要競爭。但是作者在書中說,一個不善於合作的教師走不了太遠,因爲這個社會是需要合作的社會,社會如此,教師職業也是這樣。從書中,可以看到作者對教師間合作的渴望和信心。“只有雙贏才識真正意義上的競爭”這句話說得多好啊!當今社會除了競爭,合作也是非常重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就呼喚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社會需要合作,教師也要學會合作。教師要成爲受歡迎的教師,作者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換位,二尊重,三互惠。這三點建議同樣也在告知人們怎樣學會合作。

從《我的教育理想》到《新教育之夢》,一股“理想旋風”正在中國教育界興起。朱永新先生成功實踐了這種新的教育理論文體——“教育理想”文體,而且“教育理想”的“專利”也不再屬於朱永新,千千萬萬的教師們正將這種理想具體化、系列化。在教育在線網站上,我就讀到了許多教師寫就的教育理想:理想的語文課堂、理想的語文教師、理想的班主任、理想的教育科研等等。這種理想是建設的,也是批判的。我們堅信,當整個教育被理想的光澤和批判的鋒芒照耀時,那將是多麼美麗和純潔!每一位教師都將從教育理想中尋找到差距和動力,尋找到職業的魅力和尊嚴!而站在建設與批判的交點上實踐並書寫自己的教育理想,正是新時代教師的職業選擇!

《新教育之夢》告訴我,智育不能獨領風騷,也不只是一串阿拉伯數,或是一紙文憑,一張入學通知書,它“應該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創造,健全人格,爲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德育不再是空中樓閣,它還應讓學生“自警、自誡、逢勵”在“陶冶情操、磨礪意志的過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習慣”,讓學生在“自然的活動中養成德性,在遊戲和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體驗和感悟道德的境界”;體育不只是追求四肢發達,它應“體現奧林匹克精神,培養學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強’,並能完善自我,體現人性之崇高”;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閒消遣,它“應該引導和教育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優化生命,激揚生命”。

我們怎麼辦?讀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夢》,又一個問題在輕叩我的心扉。

如果你是教師——那麼你“應該是胸懷理想、善於合作、充滿愛心、富有創新、勤於學習、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如果你是校長——那麼你“應該是一個能夠清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與使命,具有奉獻精神和人文關懷的人”;如果你是學生——那麼你“應該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熱愛生活、富有理想、朝氣蓬勃的人”;如果你是父母--那麼你“應該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養孩子追求卓越、獨立自主、持之以恆、勤儉節約等個性品質和良好習慣的人”。

如果說今後我還將有夢,那麼我將永遠記住那本書——《新教育之夢》,是它讓我懂得“我們的教育不能沒有夢”,是它告訴像我這樣的新教師應該做怎樣的夢,也將是它激勵我爲夢的實現而奮然前行。

作爲一個剛剛走上講臺的新教師,在自己還很迷茫的時候我讀了這本可讀性很強的書。感謝學校開展的這次讀書活動,讓我聆聽朱永新的新教育思想,讓我審視自己所做一切的意義,讓我尋找到一條自我突破自我發展的道路。我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將來,新教育理想一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