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端午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

端午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6K 次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
  端午節的演講稿1

同學們:

今年的6月16日是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吃糉子、嘗鹹蛋、賽龍舟等形成了端午節獨特的風俗。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爲人正直,學識淵博,在楚國擔任重要職務。因爲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屈原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心如刀割,他懷着滿腔悲憤,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汨羅江。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涌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屈原死了已有2300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

同學們,屈原因爲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00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幽幽端午情》。

同學們,五月五日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產生於戰國時期,經過很多朝代,一直源遠流長,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被世人蒙上了一層紗,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揭開那神祕的面紗吧。

讓我們穿越時空去看看春秋戰國時期的感人故事吧。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主張聯齊抗秦,因此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而被去職,被趕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的都城,他眼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他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人民衰痛異常,就在江面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並且以蘆葉包餡料投入江中,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後來人們爲紀念屈原這位英雄,將五月五日定爲端午節。

端午節怎能忘記吃糉子呢?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中國百姓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糉子的餡料種類繁多,北方常用的是小棗;南方則有豆沙、水果、鮮肉、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爲代表。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一直盛行,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各國。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句俗語表現了端午節熱鬧歡快的情景。當今的端午節不單是紀念屈原,而且也在展現人們和諧幸福的生活。

最後祝大家節日快樂。

  端午節的演講稿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說的就是過端午節的情景。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相傳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爲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據說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爲了餵飽魚蛟蝦蟹,讓它們不去吃屈原的遺體。

在我們長壽之鄉如皋,至今也保留着端午節吃糉子,插艾葉,戴香囊的習俗。每年端午節,奶奶都會從河邊採來新鮮的蘆葦葉,清洗乾淨,先放在水裏煮一煮,同時把準備好的糯米浸泡後晾乾。一切都準備好之後,奶奶就開始包糉子了。每次她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接着在裏面放入糯米,最後用棉線把糉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糉子“寶寶”就誕生了!奶奶還喜歡根據各人的口味在糯米里加入紅棗、紅豆、火腿等“點綴”。那些穿着綠衣的糉子在爐火上煮着,還沒出鍋呢,空氣中就已飄蕩着葦葉的清香,饞得我直流口水,恨不得先抓起一個吃起來。

端午節前夕,奶奶還會特意買來艾葉,掛在門上獲放在櫃子上,媽媽則要替我佩戴五顏六色,香味四溢的香囊。爲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爲人們認爲,五月是個危險時期,很多人都會生病。而香囊裏面的艾葉和雄黃有着辟邪驅瘟的神效。

我愛上了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哦,又到一年糉子飄香時……

  端午節的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我叫xx,是xx學校初三的學生。很榮幸來參加這次演講比賽。今天我想爲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等等,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最廣爲人知的當是戰國時期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了。據說,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爲了打撈屈原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形成了吃糉子的習俗。於是,端午節也就慢慢地被後人沿襲了下來。

端午節的時候,南北方的習俗也不太相同。北方人喜歡在這一天吃糉子和雞蛋。而南方人則會在門上掛上艾草、菖蒲等來驅除毒氣和不祥之物。有些地方,人們還會在端午節這一天喝雄黃酒以驅蟲解毒!

端午節最盛大的活動莫過於賽龍舟了。龍舟,與普通的船不太相同,一般都是用木頭雕成的,然後塗上彩繪。船尾大多數也是用整塊木頭雕制,上面刻着鱗甲。賽龍舟前,先要請龍、祭神。正式開始時候,現場鑼鼓喧天,人聲鼎沸,氣氛十分熱烈。

除了賽龍舟,不同的地區都有不同的過節方式。在這裏我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雖然我已經說了很多,但這也只是端午節的一小部分,如果你感興趣,那就親自去中國體驗一下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

謝謝大家!

  端午節的演講稿5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端午節快要到了,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

但是今天的端午節,更多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就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到江河,是爲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爲雄,它們各國之間爲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火連天。

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便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面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卻無能爲力,於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紛划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屍體,並拿來了糉子投入江中餵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屍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划龍舟,吃糉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糉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我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不僅僅因爲它能吃糉子和綠豆糕,更因爲它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端午節的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文化。

今天是6月16號,農曆五月初一。到本週五,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歷史上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糉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爲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要職。因爲他堅決主張抗擊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至極,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如:《離騷》、《天問》、《九歌》等影響深遠的詩篇。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絞,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船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涌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屈原離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會永遠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讓我們懷着對偉大愛國之士的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在此,請接受我對各位的節日祝福:端午節快樂!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