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推薦)實用的中學生演講稿

(推薦)實用的中學生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衆,使聽衆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學生演講稿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實用的中學生演講稿

中學生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問世間什麼最美麗,是明媚的陽光?是靈動的山川?還是微風吹拂着的波瀾?我說:最美麗的是我們跳躍的青春!對於我們,青春已經伴着我們走進了高中的學校,大家活躍在這美麗的學校中,拿着課本,揹着書包,青春的臉盤上洋溢着陽光的氣息,青春的夢想更是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裏編織。

青春的夢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是燈,照亮前行的道路;是火,點燃期望的燈;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可是,如果我們空有夢想而不付諸於行動,我們將一事無成,就如同一萬個零不如一個一。夢想好比是巨輪的羅盤與燈塔,能夠指引着前進的方向,而行動則是夢想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搖籃、是夢想衝鋒的戰旗、斬棘的利劍,任何夢想,僅有腳踏實地得去努力才變得有意義。

有一位哲人說過:“夢裏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牀上。”它形象地告訴我們:人不能躺在夢幻式的夢想中生活。“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合抱之木,生於毫未,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些都是古人的語言,告訴我們切莫空想,要從點滴開始做起,把夢想真正賦予於實際行動中。

當然,實現夢想的路上免不了坎坷崎嶇,我們需要有決心,有信心,有不畏艱難、鍥而不捨的精神,應對挫折,我們不能望而生畏,就此卻步,要拿出克服困難的勇氣,不懈地去努力,應對成績,則不能沾沾自喜,不思進取,要戒驕戒躁,以此爲動力去爭取更大的成功,因爲,青春正在賦予着我們活力、力量,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有絲毫的`懈怠,從而消磨浪費它,我們要在不斷追求與奮鬥中揮灑青春的色彩,讓青春飛揚!

正是青春的活力,鼓舞着我們的鬥志;正是青春的芬芳,陶醉着我們的心靈;正是青春的奮鬥,成就着遠大的夢想,昨日的夢想,就是今日的期望,今日的夢想,就是明天的現實!放飛我們的夢想,相信你有改變的力量!放飛我們的夢想,心手相通一齊努力的方向!放飛我們的夢想,讓大海掀起巨浪!讓我們夢想真正在行動中啓航!

有人說,能爬上金字塔頂的動物僅有兩種,鷹和蝸牛。雄鷹博擊長空,對此我們毫無疑問,而對於蝸牛,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即使在別人看來它是多麼微不足道。因爲它明白金字塔頂有它的夢想,要明白塔底到塔頂的“道遠”距離需要的是持之以恆的一步步艱難拔涉。

生活中,不乏一步成功的雄鷹,而更多的是蝸牛,我們在現實與夢想的路途中長征,我們不斷攀登,期望有一天能登上生命中的最高峯,體會“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成功,在現實與夢想的途中,隔着無數的艱難,或是荊棘,或是坎坷,或遇深淵,或遇高山,這些都是在考驗我們生命的強度與韌性。

尋着古往今來的道路,我探頭仰望天邊的星空。夢想與現實交軌在人的生命中,讓我們用胸懷天地的壯志凌雲擁抱夢想,用虛懷若谷的情懷書寫現實中人生華美的篇章吧!

中學生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思前.食後.厲行節約》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追溯其由來,在1972年同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範圍內研究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爲紀念這一標誌着人類環境意識覺醒的日子,6月5日被定爲世界環境日,“思前.食後.厲行節約”作爲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旨在反浪費食物和食物損失,鼓勵人們減少耗糧足跡。

民以食爲天,食以糧爲先。糧食作爲特殊商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我國是人多地少的發展中國家,人均耕地面積僅爲 1.4畝,佔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二,而人均糧食佔有量竟比唐宋時期還少了200多公斤。近幾年隨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糧食消費需求不斷增長,而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氣候變化等對糧食生產的約束日益突出,可是在這種糧食供需將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的情況下,我國每年仍有近300億公斤的成品糧被浪費在飯店、餐館、食堂和家庭餐桌上。

浪費食物,意味着所有食品生產的資源和投入的浪費。舉個例子,生產1升牛奶需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和16000升牛的飼料。當牛奶在食用中被浪費的時候,整個生產過程中所佔用的可居住土地、水資源都會被不同程度地消耗,產生的溫室氣體最終也會被白白排放。

初步統計,在我們學校的食堂裏,每天中午被倒掉的飯菜約有150公斤,每月按20天計算,一年被倒掉的飯菜就達到了36噸。然而這只是我們一所學校在一年中每天的一頓飯所浪費掉的糧食,如果全國人人一天浪費一粒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數字必定更是觸目驚心。

當你面對着滿桌好菜漫不經心地挑挑揀揀時,你是否知道在全世界仍有1/7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每天有超過20170名5歲以下的兒童死於飢餓?當你埋怨飯菜不可口、隨意傾倒吃剩的飯菜時,你可曾想到地震災區中還有很多與我們同齡的夥伴,他們頃刻間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園,他們是怎樣的`缺水斷糧啊?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萬物維艱。”糧食生產,從播種到收穫要經過多少道的勞動程序,要付出多少辛苦和汗水,每一粒糧食都是那麼的來之不易,我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既是對糧食生產者及勞動人民的尊重,更是維護人類共同的生存權利。節糧是一種美德,節糧是一種品質,節糧更是一種責任。

因此,我們一定要養成惜糧如金、節糧成習的良好風尚,做到: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不攀比,以節約糧食爲榮,浪費糧食爲恥;不偏食,不挑食,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剩菜;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在看到浪費現象時勇敢地制止;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要打包帶回家。從另一個角度,我們可以有目的地選擇對環境影響較小的食品,選擇購買本地食品也意味着食品不必在世界各地之間運輸,從而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

讓我們共同努力,切實提高我們每一個人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爲建設節約型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謝謝大家!

中學生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你一天天長大,可是你的父母卻一天天變老了。你平時有沒有看過他們的模樣?你有沒有仔細打量過他們?他們的模樣已經老到什麼程度了呢?你知道不知道?他們或許已經變得很老了,由於新陳代謝的緣故,人總會自然變老的,但如果老得太快衰老得太早那就不正常了。

這些年來,他們爲生活奔奔波波,爲工作勞勞碌碌,爲孩子憂心忡忡。你或許還常常跟他們頂嘴、吵架,惹他們生氣傷心,你的學習又不怎麼理想,你的行爲總讓他們很不放心,他們常常爲你將來的前途和出路擔憂發愁,他們還能年輕到哪裏去?況且他們身上可能還有很多病痛,他們又捨不得上醫院看醫生,怕檢查怕住院,老這麼硬撐着,他們的生命有沒有危險?他們能活多久?無論如何你都要抽點時間,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看一看你的爸爸媽媽!是時候了!

如果你沒有了父母你的學習和生活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父母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掙錢供你讀書的'?他們過得好不好?他們對你好不好?你常惦記他們嗎?你常問候他們嗎?你還時常跟他們有說有笑嗎?你還常常牽着他們的手上街嗎?你很樂意讓他們來學校看你嗎?在同學面前你能很自豪地介紹他們嗎?你知道他們的生日嗎?你記住他們的生日嗎?

你現在還是個學生,是個未成年人,是個消費者,還不需要爲父母承擔什麼責任,如果你的父母生病住院,你去看一下他們,他們就很高興了,甚至別人還誇你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可是,在你長大成人,自立成家,你也有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你的父母生病住院,你去看一下就行了嗎?

如果,需要開刀,需要幾成幾十萬,才能治好他們的病,甚至才能保證他們的生命的時候,你將怎麼辦?你能拿得出多少?你肯不肯去借別人?爲了他們健康和生命,你能不能全力以赴?就象當年他們對你一樣?萬一有一天,你的父母突然撒手離開了你,你哭一下,流幾滴眼淚,別人或許也會誇你是個孝順的孩子。可是,在很多後的將來,你回想起來,回想起父母的疼愛父母的恩情父母的容顏,你僅僅哭就行了嗎就夠了嗎?